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样本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样本的概念范文1
面子对抗宪法
目前的中国,官员向百姓道歉已经不再鲜见,但一些细节证明官员选择道歉经历着巨大的精神困惑,这种困惑往往并不来自于他们是否认为自己做错了。2004年8月1日晚,银川市市长刘学军因为该市爆发出租车停运风波发表电视讲话向市民道歉,在部分官员如银川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刘福祥认为这应当算作“一次进步”的同时,“在多数银川官员看来,政府的妥协使其颜面尽失”。“颜面尽失”一语道破了“道歉”背后所隐藏的中国人的“爱面子”集体人格。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何况是高民一等的官员,不道歉原是为了要面子。自 1894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出版《中国人的素质》,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人“面子要紧”这个观点以来,“面子”便成为研究中国社会的一把秘钥。按照鲁迅的分析,面子是分阶层的。每一种身价,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一一即便现在是法治社会了,但让我们的父母官们“不要脸”,这成何体统?其实“体统”也被鲁迅归作“面子”的一种。官员如果低头,不但“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且还会造成“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的乱世。而“面子文化”的另一位研究大家林语堂说过:“在中国,脸面比任何其他世俗的财产都宝贵。它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更受人尊敬。”
鲁迅把那些死要面子爱做戏的人士称作“体面的虚无党”。“一做戏,则前台的架子总与后台的面目不相同。但看客虽明知是戏,只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够为它悲喜,于是这出戏就做下去了;有谁来揭穿的,他们反以为扫兴。“‘面子’一词以表面的虚饰为主,其中就包含着伪善的意思。把自己的过错加以隐瞒而勉强做出一派正经的面孔,即是伪善;不以坏事为坏,不省悟,不认罪,而摆出道理来掩饰过错,这明是极为卑鄙的伪善。”这种以“表面的虚饰”隐瞒实际,就是精神胜利法,他手中的工具便是“瞒和骗”。一一你瞒我我瞒你你骗我我骗你,如此往复,谁信你,你又信谁?如今诚信危机成为我们社会的第一大痼疾,还是基于鲁迅早巳骂过的国民劣根性。
既然是痼疾,鲁迅和林语堂那个时代就已经为有识之士所深恶痛绝了。林语堂说:“在每个人失掉他的面子以前,中国将不成其为真正的民主国家。平民无论怎样,总没有多大面子。问题是到什么时候官僚阶级才肯放弃他们的面子?等到街巷闹市之间消失了面子,我们才有安全的交通。等到法庭上面消失了面子,我们才有公平的裁判。等到内阁各部之间消失了面子,而以面子统治的政府让给了法治政府,我们才能有一个真实的民国。”这番良言放到今天仍旧振聋发聩。
道歉确保面子,在制度上是主动认责,在道德上则是向“仁义礼智信”的“信”靠拢。无论是深处社会重大事件中的官员还是那些因为某些个人问题而公开道歉的知名人士,除去通过道歉公开承担责任这一制度性的进步外,对于我国目前遭遇的“诚信危机”都可谓是有利的弥补。
鲍威尔的用语和立场
爱面子自然并非中国人所特有,只是在儒教文化背景的礼俗社会中生活的中国人这里具有特殊的表现。美国人则拥有另外一种确保面子的方式和手段。
2001年4月1日,中国南海突发的“EP- 3”撞机事件使中美两国关系再度遇冷。在我国政府强硬立场下,美国总统布什和国务卿鲍威尔都对中方飞行员失踪和飞机坠毁表示了真诚的遗憾(sincere regret)。鲍威尔表示,他代表美国政府向中国人民和王伟的家属深表遗憾(very sorry),并就美方飞机未经许可而进入中国领空和降落中方机场向中方深表遗憾(very sorry)。始终没出现过 Apologlze这样的正式道歉用语。而鲍威尔在美国机员离境后则翻脸不认账,就中美军机相撞事件,美国没有什么好道歉的。他说,如果美国向中国道歉,即是表示美国做销了事情,并愿意承担因犯错而要负的责任。
这是英语的“道歉”文化一个经典的例子。除去“撞机事件”背后的政治角力因素,鲍威尔只用“sorry”面对中国政府以及随后又表示美国没有做错事情故而不道歉,或多或少反映出美国人的国民性格。一些学者经过统计学样本分析认为,美国文化背景决定了美国人在致歉时常辩解自己应负的部分责任,较少采用直接道歉(apologize)的方式,而多采用轻化或最小化自己责任的道歉方式,鲍威尔的sorry实际上是轻描淡写的耸耸肩而已。事实上,在一种个人主义的富有冲突性的社会交际模式中,意见的冲突和据理力争被认为是一种民主的表现。通常的情况是,一旦冲突发生,美国人多采用减弱事件的严重程度或责备他人也有责任,或质问责任的前提以质疑责任的存在等方式来减轻自己应负的责任,鲍威尔前后的言行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撞机事件”后中国政府以强硬立场要求美国道歉和中国官方与民间一直以来对日本不就道歉的愤怒,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中国人对于道歉这一行为的态度。中国政府在发出道歉要求时的英语用词都是apologlze或其名词形式 apology。事实上,中国人比起美国人也更习惯于采用“直接道歉”的方式。
中美文化背景下还存在另一些“道歉文化”的不同。譬如中国人很少向家庭成员道歉或致谢。这种现象在父母与子女间尤为明显,然而绝大多数美国父母直接道歉。
日式道歉方式的语言雾障
因为历史原因,在中国人的眼里,日本似乎没有道歉的概念。但这个民族又给人一种很讲礼貌的感觉,因为他们常常在90度鞠躬后,“对不起”(すみまもん)便脱口而出了。作为东方民族,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有直接道歉的民族习惯,他们同样认为,如果讲许多理由就意味着辩解或表示自己没有错,只讲一句“实在对不起”,并深深低下头,才是忏悔之意最真诚的表达,这是面子人格在日本的表现方式。这是中日两国相对于美国道歉文化的不同之处。
中文的“对不起”、“不好意思”相对应的日语正是すみません。除了道歉,它还有打招呼的用法,引起对方注意,相当于中文的“喂”的招呼语。但用すみません来表达“对不起”,是道歉用词中情感最轻佻随意的一个,作为日常用语,在一些情景中它甚至还包括“谢谢”的语义。因为日语中过于频繁的道歉语使用,某些词语其实丧失了实指功能仅是形式用语和礼貌用语而已。如果日本政客把ぁみません用于战争的反省道歉,中国人是有理由怀疑其诚意的。
据新华社报道,2001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英雄纪念馆之后讲了如下一番话:“参观中国人民纪念馆,我再次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悲惨,谨向遭受侵略而死难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道歉和哀悼。”一些人因此感慨日本政府终于公开道歉,然而另一些人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提醒国人,小泉并不是正式的道歉。“人民论坛”一位网友这样分析道: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日本首相所用的词是“抱歉和哀悼的心情”,这里的抱歉在日文里用的是o-wobi,是一个敬语名词,如果要用来道歉,后面必须用动词,而不是用来修饰另外一个名词。而这个“抱歉和哀悼的心情”是小泉的谦逊,只不过是表明了他的个人情感,而不是向别人道歉。
日本是一个有着复杂道歉习惯和用语的国家。在这个上尊下卑等级森严的社会,在语言的使用上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歉用语的运用也不例外。这些词语在日常各种场合调剂着日本人之间的交际关系,然而当它们被用于中国,因为其复杂性,我们则必须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