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事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事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事例

传统文化的事例范文1

论文摘要:戏曲的表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觉系统,今天戏曲在视觉媒介的作用下被日益地视觉化和影像化,影响到了戏曲形态的呈现和观众看戏方式的变化,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观众的戏曲审美。

视觉文化是在媒介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解读模式,但是“将‘视觉’等同于‘图像’,从而与‘语言’相区别有可能会使我们误入歧途。”其实,视觉文化有别于印刷文化,不在于“图像”取代了“文本”,而在于我们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并不是只有电视、电影、摄影、网络、广告我们才能纳人到视觉文化的研究之中,而其实一切视觉的东西都可以纳人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内,视觉人类学早已证明,“其实,人类早就‘进入过’读图时代了。”而国际视觉文化协会主席马焰教授也说“视觉世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维世界,它处在永恒的流变之中。……如果文化和社会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那么,中国这条正在从沉睡中觉醒的巨龙,正是追溯丰富的视觉文化之源的最好所在。”所以,突破视觉文化研究的局限,在中国背景下,在中国文化视域之内,需要对视觉文化进行新的更新和发展。“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网络视听等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而不同视觉媒体构筑了一个大的视觉“场”,这个视觉“场”显然对人们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中国独特视觉符号的戏曲,从文化形态上来看,有别于印刷文化,作为综合的视听艺术在现时生着“视觉化”的转向;从戏曲传播的媒介形态角度来看,其也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戏曲媒介文化系统,不同的视觉媒介形态构成不同的戏曲视觉“场”,并对戏曲观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在这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中,观众不停的穿越“场域”,调整戏曲的视觉欣赏状态和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的戏曲审美,这为我们观察视觉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以及观看的“视觉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这种可能也许会成为我们丰富视觉文化理论的新的资源,正如周宪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视觉资源,因此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对这些传统资源的吸纳和改造必然造就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发展出一些独特的视觉文化理论来”。

把戏曲媒介研究和视觉文化相结合起来,不是凭空而想的,是因为戏曲作为综合艺术本身对戏曲视觉的重视,同时戏曲在和不同的视觉媒介结合的过程中,其视觉性被进一步的强调和放大,戏曲被“媒介化”的过程,就是戏曲被进一步的“视觉化”过程,“戏曲从可以只听到非看不可,是戏曲从舞台到荧屏的一个重大飞跃。”这个过程一方面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戏曲媒介形态,但同时这个过程也影响到戏曲本身的美学特质,更影响到戏曲观众的审美感知。

一、戏曲视觉

戏曲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同时也是有着强韧生命力的艺术。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表演和音乐,形成了以视听为主的综合艺术。听觉当然在戏曲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戏曲的视觉性也非常的突出,况且戏曲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视觉的呈现,同时戏曲的脸谱、服装、虚拟化的动作等等,都在加强着它的视觉表达。戏曲视觉有着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观物取象打造独特舞台视觉。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中国传统美学观物取象的影响下,融汇了其他艺术的审美样式,形成了独特的舞台审美风格,同西方写实的戏剧艺术不一样,中国戏曲侧重于程式化、虚拟化的表现,“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洲”、“瞬息间前朝后代,方寸地万水千山”。在空旷的舞台上,演划船拿一船桨、船桨翻飞,伴随着舞蹈般的表演,将观众带人相应的情景之中。这种表演方式需要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但不照搬现实生活的原态,对现实进行拣酌提炼,形成可重复的可复制的一目了然的程式化表演方式,而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观物取象原则在戏曲艺术中的体现”再如人物个性的脸谱化,通过人物性格特征的外化,让人们做到忠奸可辨、良芳可察。观物以立象,立象以尽意,亦是传统戏曲舞台形式的审美特征,“‘立象’不是在舞台上设立具体写实的舞台景物,而是在‘简约’的美学原则下,使舞台景物化为具有主观思想的视觉符号,让‘空灵’的舞台充满了意象编织的网络,从而获取舞台形式的内在精神韵味。而戏曲韵味和戏曲意象相联系,构成了丰富的戏曲观看和审美方式。而中国戏曲独特的审美方式,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味”、“感”、“象”的辩证关系,在现时代仍然具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味、感、象”是“中国哲学精神失落与重建的重要尺度,也成为审视、反思视觉文化的一个出发点与参照系。”

第二,戏曲视觉构造独特的艺术场域。

戏曲视觉对于戏曲空间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观—演”的戏曲空间中,戏曲的服装、脸谱等,一是让演员进人到戏曲演出之中,更重要的是也让观众进人到一个异于平常生活的途径当中,“戏曲的装扮是要求帮助演员转化为剧中人物—尽管戏曲的转化有它不同于写实话剧的若干特点,但它毕竟是一种转化。二是便于改扮,使一个演员可以借助于不断更换面具兼演多种角色。戏曲的涂面化妆可分为美化化妆(俊扮)、性格化妆(脸谱)、情绪化妆(变脸)、象形化妆(动物象形脸)。而无论哪种化妆方法,都是为了造成一种超越于平常的艺术效果。戏曲在广场—剧场—影视的演变过程中,戏曲视觉所构造的艺术“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和现实生活有联系,同时又保持着一定的“审美距离”。在戏曲构造的独特艺术场域中,演员可以忘记自己的身份,观众忘记周围的一切,并不断地进行着观演双方的互动。“在民间,各阶层的人们往往将看戏娱乐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节日、某种习俗联系在一起,与自己的艺术兴趣联系在一起,这就构成了以‘戏乐’为核心的戏曲文化生态环境。”而在这种“戏乐”的戏曲生态环境中,和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使观众获得了一种异于现实生活的满足与艺术享受。

第三,舞台形象建构独特“情感之域”。

中国戏曲表演者有三重演述身份:演员、行当、角色(剧中人物)。“演员是现实生活域中的人,行当属于审美游戏域中的演述者,角色则是剧情虚构域中的人物。他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搬演、观众的接受、剧场气氛的调节、商业化经营等需要,灵活地改变演述身份与剧场观众进行不同语境的审美互动交流。”而三种身份共存于舞台形象之中,高行健先生把它称之为“中性演员状态”,他认为“当表演者同时以一个叙述者、被叙述者,甚至以她/他自己的社会身份出现,并向观众介绍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时,‘中性演员的状态’边在其中起到效用;一种在演出者、角色和观众间交流的特殊关系也由此产生”。

而颜海平先生把这种“交流的特殊关系”称为“情感之域”。而无论如何,这种“交流的特殊关系”和“情感之域”的完成,都是通过可视的舞台形象来达到的,并在在观众观戏的过程中,在戏曲舞台的呈现中,实现了“情感之域”中的“特殊交流”。因此,戏曲的视觉不仅作用于人的视觉,还营造了一个观演交流的重要空间,共同穿越生与死、情与理的界限,获得一种人性的升华和净化。戏曲视觉,构成一个戏曲的“气场”,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之域”,更是启动了观众的能动认知,孕育着新的创造的可能。

由此可见,戏曲视觉是和戏曲演出、观众互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和中国独特的审美原则、能动的“情感之域”紧密相连的,是一个无法拆解的完整整体。而戏曲在农村的传播过程中,戏曲相对稳定的艺术概念、审美趣味和形式规则,形成了农村人独特的审美感受,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同时,通过看戏活动,村民共同的凝聚了不同的群体活动,形成了一片独特的艺术场域,这片艺术场域和村民现实生活密切相连,但同时又拉开距离,带给村民独特的审美享受,超越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而这种独特的戏曲场域在“媒介化”的过程中,却逐渐的衰落,戏曲视觉性的不断强调与放大,也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戏曲整体的和谐和美感。伴随着电影、电视等戏曲媒介对戏曲的日益渗透,农村的戏曲视觉场域变得更加的丰富、复杂,而理解戏曲视觉的变迁由此带来的戏曲场域的变迁对村民戏曲审美乃至日常生活的影响,成为理解村民在媒介所构造的视觉文化氛围中如何生活的一把钥匙。

二、媒介空间中的戏曲“视觉化”

戏曲“视觉性”主要是由写意构成的,通过剧场(广场、剧院)所营造的环境,通过切末,通过虚拟性的动作和表演来实现的,而电视视觉是一种写实的,首先给你的感觉是电视的视觉真实,靠的是视觉说服取胜。戏剧视觉重点在营造环境,营造一种艺术环境,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中,带给你的是一种“可感的真实”。想一想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根本没有剧场,各方面设施也很差,撂地为台就能吸引成百上千的观众,这跟戏剧视觉有很大的关系,正是戏曲视觉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场”,在这个“场”中是脱离了日常生活的局限,并且吸引观众的目光,“召唤”观众的参与,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熏陶。本来我们在戏剧场所营造的氛围中,能够走进戏曲中去,能够去欣赏程式化的动作,华服奇脸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在“戏乐”机制中去达到演、述、观众的三者的交流,实现中国戏曲艺术感动人,进而调动人的“能动性”的作用。而站在传统的角度上看,媒体文化是十足的异类,它的光怪陆离有极大的诱惑力,它以诉诸感官的娱乐来破坏大众,“破坏的是传统文化的想象空间和形而上的惯性。”但是,由于传统戏曲本身作为独有韵味的视听艺术超强的适应性,也使戏曲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新的电子技术的冲击和影响下,不但没有走向衰亡,反而被电子媒介“视觉化”,“影像化”,总体上适应着不同时代人对于戏曲观赏的需求。

而随着电子媒介的加入,戏曲视觉空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广场到剧场到荧屏,从祠堂到舞台到影像,戏曲的视觉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西方的文化学者认为如今已经进人到一个“戏剧化社会”,“正如我们所在的20世纪,在电影、广播和电视方面,戏剧的观众经历质的变化……戏剧以各种新的方式被纳人到日常生活的节奏之中。”尽管西方的“戏剧”观念和我们所谈的“戏曲”有很大差异,但是其无疑也点到了戏曲在现时代的存在事实,更启发了我们对戏曲在“戏剧化社会”中独特价值的思考。戏曲视觉空间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着戏曲内在的变化,也影响着戏曲的视觉呈现。在广场或者说在农村的“空场儿”上,戏曲更是成为一种“狂欢化娱乐”的视觉呈现,具有着别样的价值和意义。而戏曲进人影视,其视觉空间更是从三维变为二维,从广场进人到百姓的客厅、卧室,从舞台进人到屏幕,这样的视觉空间的变迁,一方面是视觉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戏曲视觉呈现和戏曲视觉传统的变迁,这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构成了一种张力,一种互动。但是,在电视视觉营造的真实环境中,“去”远距离的展示一种虚拟性和程式性动作,总是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于是,为了进一步的吸引观众,电视就尽量用写实代替写意,展示戏曲艺术特质的细部,去展示一些夸张性的动作和独特的唱腔,比如《三岔口》和川剧的《变脸》,用戏曲艺术的细部替代了戏曲的整体,于是,戏曲的“雅化”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断增强戏曲电视艺术表现的视觉性,加强舞蹈、灯光的烘托,加强写实的表演,艺术在这样的不断暗示下脱离了老百姓,脱离了生活的舞台和现实舞台。

但是,戏曲视觉又实现了和电视的对接,因为电视看重的是戏曲视觉的表现能够被充分的被电视所吸收和改造,正如丹尼尔·贝尔在分析当代视觉传播盛行的深层原因时候所说:“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都市世界,大城市的生活和它限定的刺激及社交方式,为人们看和想看(而不是读和听)事物提供了优先机会。其二,就是当代风尚的本质是渴求行动(和冥想相反),寻求新奇,追求刺激。而恰是艺术中的视觉元素最好地安抚了这些冲动。”正是戏曲艺术中的视觉元素满足了当代人对另类视觉的需要,因此首先被拿出来,作为影像的资源而大加利用。戏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表征,在众多的宣传片,比如申奥(奥运会)、申博(上海世博会)乃至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其都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戏曲被影像化,一方面安抚并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冲动,同时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认同”。

而戏曲通过视像媒体进行传输的过程,是其进一步“视觉化”的过程,这不仅是其独特的视觉性(表演、服装、脸谱等)的又一次视觉重组和呈现,而且是戏曲视觉形式、戏曲视觉空间的重要变化。这样的改变,绝对不是由舞台的表演向图像录制表演这么简单,以戏曲电视为例,“电视戏曲,也称戏曲电视,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电视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新兴艺术品种。它指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舞台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及电视视听语言来表现戏曲艺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

而有些学者主张对戏曲进行电视化的改造,让戏曲更要的适应电视的表现需要,比如剧本要增强戏剧冲突,减少戏剧的叙述性,回归传奇的叙事艺术,人物的塑造要突出个性而反对平面化和脸谱化,结构更要严谨和紧凑,语言要符合人物的特点和剧情发展,在表演上要实现功能转换和风格擅变,而不能有太多的舞台痕迹和程式化的表演,要根据电视写实性的特性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去表现,尽量减少不符合实际的舞台性的舞蹈动作和唱、念、做、打,要注重表演的体验性和人物内心的挖掘与细节的展现,而不能留下做作的痕迹。在音乐上他也主张进行充分的改造,可以融合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的成分,让音乐更能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在造型上,更是要舍弃舞台上的脸谱化造型,恢复本真的服饰和装扮,按照电视剧尤其是古装电视剧的要求进行改造。而这些同样也有人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电视排成的戏曲片完全依靠“镜头语言”、“实景拍摄”、“音乐粗暴拼凑”、“消解方言”、“剥夺剧场观众”,认为“至今方兴未艾的戏曲电视剧则对戏曲表演艺术的特质造成了几乎彻底的摧毁。喷怒之情是溢于言表,在这里无法对此做出评价,但是笔者认为,戏曲多种媒介形态的多元共存对戏曲来说是好事情,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推动了戏曲文化的传播。但是,我们不能认为现代传媒技术传播戏曲方便快捷,就认为戏曲电视化是戏曲发展的必然出路,更不能把戏曲的发展看作是要么“作为舞台剧场艺术加以保护”,要么“戏曲电视化”这样非彼即此的二元对立。尤其是在农村,戏曲文化氛围还比较浓厚,多种戏曲媒介形态共存,戏曲视觉和戏曲视觉化构成了农村丰富的戏曲文化生态,这需要我们实证的认识多种戏曲多种媒介形态存在的现实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真实的评判戏曲视觉化的“功”与“过”,才能在戏曲文化的多元互动中真正发展中国的戏曲艺术。

三、戏曲视觉文化研究之意义

在目前,戏曲是多种媒介形式共存的,或者说戏曲构成了多种的视觉空间,在这方面,笔者曾经对河南省许昌县兴源铺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这里存在着戏曲舞台演出、戏曲电视、戏曲电影乃至他们主动创造的电影和戏曲节目等多重戏曲媒介空间,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戏曲视觉空间,这个戏曲存在空间为村民既提供了公共性的视觉空间,同时又提供了私人性的娱乐空间,既满足了个人群体生活的需要,也满足了日常生活放松的要求,并且多种视觉空间的存在和转换,更是为村民开辟新的视觉空间提供了视觉经验和审美经验,所以才会有兴源铺村民的拍电影的事件,才会有他们组织自己的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戏曲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视觉空间的变迁也对观众的戏曲审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戏曲从立体的呈现变成图画式的流动,从仪式性的表达变为娱乐性的释放,从公共活动领域变为私人生活领域,戏曲的审美韵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戏曲的感知方式和感受都有了显著的不同。人的感知构成方式—即它活动的媒介—不仅取决于自然条件,而且取决于历史条件。从电子媒介、戏曲和观众的关系来说,戏曲在过去是人们尤其是农村人的主要的集体娱乐方式,戏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们的情感都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戏曲艺术那一招一式都撩人心魄的程式、精妙绝伦又感天动地的表演,和着那或铿锵、或动人的旋律,和着戏曲“以情感人”的魅力,早已沁人到农村素朴的观众心中,化作他们文化的记忆和岁月的性情,戏曲艺术巨大的娱乐价值、道德教化和认知价值④,就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作用。

传统文化的事例范文2

 

《周礼天官冢宰》载:“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日成”为反映旬度经济收支情况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旬报。所谓“参互”,即随时检査问题,由司会决断、确定赏罚;“月要”为反映月度经济收支情况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月报;“岁会”为反映年度经济收支情况的文书,相当于现代的年报。财物保管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的会计报告的参交互考,进行互相核对、检查其是否一致,从而达到相互约束和监督的作用,体现了最初的“审计”思想;《管子立政》中提到“三月一复、六月一计、十二月一著”中所指的三个月一计、六个月一汇、一年一总结,也体现了“时时监督”的理念。

 

二、对会记人员专业素养建设的贡献

 

会计文化是会计工作的灵魂,而人是会记文化的灵魂。鉴于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如果想组织开展好会计文化建设,需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会记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夏朝早期,会计还只是指一种计算或统计方法,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载:“孟尝君要到封地去收债,便贴出告示:‘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可见到战国时期,会计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能,需要专门学习了。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也出现了专门的“会计”。

 

此外,提高专业素养需要重视四项建设:一是职业技能建设。作为会计人员,基本功必须过硬,即要有较强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经验。孔子提出了“会计当而矣”,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具体说是要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管子》也提出“明法审数”,要对各个收支方面数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宋朝《会计录》中记载的“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式会计报告”,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一公式加以总结,既可检查日常记录的正确性,又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起到了全面、系统、综合反映问题。这些都给了我们的会计专业素养建设很大的启示。另外,专业素养建设尤其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首先从理论上入手,进行会计文化理论的研究,以此引导会计人员的理想、思维、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应围绕会计文化的主题,对新时期的会计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公共关系学等的关系问题开展理论论证,宣传和树立新的会计文化观念,激发人们对会计文化的兴趣,加快会计文化建设的步伐。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在岗培训,扩大培训面,增加培训机会。重点加强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会计理论、财务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基本建设管理等理论与实务的培训,提供学习平台,使会计人员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形象建设。会计人员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塑造会计人员良好的形象,从品德、语言和仪表等方面提升会计人员的品味。三是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如果缺乏职业道德,缺乏政策观念和纪律性、原则性,在复杂的环境中就会为所欲为,所以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服务社会。四是诚信建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中庸》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对会计而言,诚之者,会计之道也。诚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品质,表达了会计人员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要加强诚信建设,需做好以下七点:一是要加强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二是组织开展好诚信教育;三是制定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四是加强考核的适时指导和监督;五是宣传会计良好的职业品质,塑造会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六是宣传先进典型事例,提高会计人员美誉度。七是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人员诚信档案。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客观性,可对会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对其工作范围、诚信度进行跟踪记录并进行量化考评。

 

三、对会计文化环境建设的贡献

 

会计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形成与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会计环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或制约会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最终影响会计活动。加强会计文化的环境建设要做好三点:一是加强会计文化的经济环境建设。会计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因此,会计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载有“吾治产业,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这些对我们今天的经济管理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应加紧建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配套的各种机制和体系,使之适应会计的本质要求。二是加强会计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会计人文环境建设是影响和制约会计管理活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会计人文环境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凝聚性。

 

企业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会计人文环境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三是加强会计文化的信息环境建设。会计信息环境建设包括会计软件研发、咨询与实施、应用、日常维护等方面。科技的进步、会计管理思想的创新与会计相关法规的更新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化工作。因此,会计信息化已经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会计法规和制度建设的贡献

 

要组织开展好会计文化建设,会计的法规和制度建设不可或缺。会计的法规和制度是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是经济法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执行会计法规和制度,可以保证会计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政方针、政策,保证会计工作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正确进行;可以使其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真实、及时,更好地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更圆满地完成会计的任务。中国最早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战国时期的《法经》,他对会计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秦时的《云梦秦简》中《效律》规定了官府物资财产及度量衡的管理的法律。其中对会计人员规定很多,如“尉计及尉官吏节有劾,其令、丞坐之,如他然。”。当时,已经出现定式简明会计记账方式,“出”和“入”作为记账符号已在秦代一致通用。唐朝是我国古代会计法规和制度建设的最高峰。李吉甫所著《元和国计薄》是我国第一部官厅财计著作。将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收人和支出等进行比较,开创了我国财计分析先河。另有《唐律》中上计律:“若朝集使及计帐使之类依令各有期会,而不违不到者,一日答三十,三日加一等……。”

传统文化的事例范文3

说起愚园路1088号,这个并不存在的门牌号,一些老食客可能已经猜到,这就是“福1088”的所在。这座以经营精品本帮菜为主的会所餐厅,开业5年来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口碑,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了解,这座老宅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0世纪20年代,愚园路、镇宁路一带曾是老上海的富人区,这一区域在过去是一片花园,花园四周有一排排的别墅,方家别墅就是其中之一,而大军阀的财政部长――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方旭东,正是这栋别墅当时的主人。

解放后,这栋三层楼的别墅和许多其他上海别墅一样,被分给了“七十二家房客”,直到10多年前,才由方旭东长孙媳妇――上海仙锦福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傅亚芬女士回收。公司总经理方元,是方旭东的曾孙,也是这栋洋房现在的少主人,从小住在二楼的他也和母亲一样,对这栋老宅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

“我母亲一直很心疼这所房子,励志要把它一间一间买回来。后来,在回收镇宁路375的同时,还把李鸿章小儿子以及阜新面粉厂老板孙家的房子一起买了下来。三栋别墅有1200平方,如果租出去每个月的租金至少也有好几十万,当时我母亲不同意,说自己家的房子只有自己懂。”方元向我们回忆道,“结果,我们把三栋别墅之间打通后开餐厅,定位是做本帮菜的高档餐厅会所,餐厅的名字就叫――福1088。”

为了恢复别墅初建时的风貌,在海外学过设计的方元曾专程去上海档案馆,调出镇宁路别墅的设计图纸,由于年代久远,设计师的姓名落款都已经显得非常模糊。但是,凭借着并不十分完美的原始设计图纸和家中老人尚存的点滴记忆,母子俩还是将解放后人为搭建的墙面一一拆除,基本恢复了别墅的原貌。与此同时,包括欧式碎花墙纸、柚木木条地板、雕花柚木护墙板、水磨石壁炉在内的细致装饰,他们也是费尽心思,从上海拆迁的旧房子、古董店一一觅得来,安装在自己的别墅内。

“当时装修、买古董,花了很多钱,但是我觉得很值得,因为保护性的修缮能让老房子升值,而胡乱的装修只能破坏老房子的结构,加速它的死亡。”方元对此津津乐道,“后来,我们还邀请以前的邻居回来,在老宅里举行了一次大聚餐,很多老邻居都非常惊讶地说,住了几十年,现在完全不认得了!”

成功的秘诀

对普通百姓来说,越是高档的场所,越是充满神秘感,会所餐厅的经营者们,显然深谙此道。他们经营的餐厅,且具备一切私人会所具备的私密、高档和个性的餐厅,向消费者诉说着老上海在摩登时代的流金岁月,并让你用舌尖去感受那个时代,大户公馆人家所具有的生活品味。

“可以举一个食材方面的简单例子,来说明什么是30年代大户公馆人家所具有的生活品味。就说最简单的鸡毛菜,我们几乎是买3斤,扔2斤,只挑口感最鲜嫩的上桌;再说牛肉,大块的最好的牛肉,经过厨师切块,方方正正,完全没有杂筋。”方元解释道,“即使发烧到40℃,包括有机蔬菜、本地特色蔬菜、海鲜、鱼在内的食材都是我自己在采购。而且为了保证新鲜,我们的食材不进冰箱,存放时间也不会超过12个小时。”

30%的环境、30%的菜色、30%的服务以及10%的运气,是方元自己归纳的餐馆经营秘诀。如果说,在这些会所餐厅的小楼里,每个房间的布置,大到餐桌、银器柜,小到吊灯、摆设,每样都是老上海的西式珍品,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中用餐,让人仿佛重回旧上海的上流社会,感受苦苦追寻的梦中上海。如果说,蟹粉与吐司条、鹅肝与葱油饼、松茸与炸猪排,这些看似相距甚远的原料经创意搭配和精心烹饪,不止令你舌齿留香,且从舌尖感性地体会了什么叫海派风情。那么会所餐厅的服务,在餐饮业界也是别具一格,侍应生很有可能会熟谙来访的每一个熟客,熟知他们的口味和喜欢的包间,心细如尘的服务如旧时公馆大宅里的老管家,令你一进门就有一种走进金粉世家的华贵感。

去会所餐厅品味历史的宾客,几乎都会对会所餐厅的环境、菜色、服务反馈了极高的评价,而这些评价正是会所餐厅经营者不断摸索,继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经营“福”系列餐厅至今,方元始终认为,不同于其他行业,餐饮业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的经营行业。餐饮经营者既要抓生产管理,又要抓销售服务,几乎结合了所有企业的管理特点,因此做餐饮是最辛苦的。

“厨师是餐厅的灵魂,这句话我只能部分同意。我们的主厨卢师傅,是一个极富想法,认真负责且略带执着的人。在工作时,我们是相互扶持的好战友,在生活中,我们也是亦师亦友的好朋友,在思想上,我们更是高度统一的好伙伴。”方元对这位主厨有着极高的评价,与此同时,他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位员工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不同于其他餐厅,我们所追求的是提供最高品质的服务,因此我认为我们餐厅的每一位员工都是餐厅的灵魂。好比我们的地板每天都会打蜡,即使今天晚上一个客人都没有,我还是会要求员工打蜡。因为清洁也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经营理念,就是要给人一种清洁、舒适、高档的感觉,一种宾至如归的态度。”

1039、1088与1015

不少有上海情结的名人名流都爱去各种会所餐厅用餐,开在洋房里的餐厅在某种程度上为这些人还原了想象中的老上海。从最开始2004年的“福1039”,到2007年的“福1088”,再到2010年的“福1015”,“福”餐厅经历8年发展至今,已成为拥有3家风格相同,但定位迥异的系列餐厅。

“这三家餐厅的定位完全不同,比如说最近2年才开的1015,人均消费在600甚至是1000元以上,开创的时候就是想为企业家、社会名流提供一个商务宴请的平台。相比之下,用家里祖房做的1088,人均消费在500元左右,定位也稍微低一些。1039则更适合大众,人均3、400元,像一些白领、IT、一般企业的基层管理完全负担得起。”方元介绍道,“现在餐厅慢慢发展了,从一家变成了三家,我也曾经想过要连锁,要上市,要继续发展壮大。但后来发现,这与当时开办福餐厅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同时也放弃了构建中央厨房的想法。”

传统文化的事例范文4

【关键词】内省;心理模式

与西方文化通过向外索求而不断前行的心理模式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倾向于内省,这是探讨中西文化区别时已经形成的定论。在探讨的过程中,西方学者曾经否定内省对于研究的作用,康德认为,要运用自我观察的内省来研究是不可能的,孔德甚至认为内省法的“研究结果与这种方法的荒谬性成正比”,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才逐渐认可内省的问题。但是整个西方心理学,对内省的认识却又都停留在方法层面,对其研究改进主要表现为操作性的加强上,对其心理模式的研究也是以西方思维模式为桎梏,故而难以真正的契入。笔者认为,要探讨中国文化中内省的心理模式,需要以西方思维方法和研究模式来开拓视野,但是根本而言,还是要以中国传统模式来契应,可惜,当代中国,真正拥有传统思维模式,心理归属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师更是寥若晨星。这里,我们只能通过哲学思想与内省模式的对应简单的进行一些探讨。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应天道与人道相呼应的内省心理模式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根本的思想,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同源,人的繁衍生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破坏自然的同时,也就是破坏自身的生存基础;就形而上而言,天又是宇宙人生的根本,又称为道、元、玄等等,一切统摄于天,天是人精神的寄托和归属;但是在天面前,人又不是盲目无能的,传统文化早已经认识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认为天地因人而有灵,人是承载天地的灵性。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出现也不足奇怪,而且从对世界的探索而言,必然的回归内省,其理由的消极方面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其理由的根本出发点则就是天人合一,了解了自身,也就了解了宇宙;其理由的积极方面则是人不了解自己,又如何了解他人,更何从谈起了解宇宙。故而内省是传统文化中研究人道,呼应天道的必然选择。由此,中国传统社会构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内省的社会构架和伦理秩序,在这样的秩序下引申出来的种种行为模式,种种科技人文的成果,则也同样暗含了悲天悯人的大爱情结,虽则当事人未必如此认为,或后人观之缺乏现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

从传统文化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儒释道三家汇流,其得以成功的秘密也同样在于天人合一的境界,由于客观上科技不发达致使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而言,人的物质构成也确实来源于自然界。如此认识的前提下,天人之道合一所必须要选择的修行功夫就产生了,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有修性与修命之学,这些学问对中国传统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都影响巨大。这类学问有流弊,例如的产生,再如明代汉族政权的覆灭等等也都与之相关,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精华的确是认识天人关系,认识自身与宇宙的一种途径,有其朴素的价值。

二、身心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应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内省心理模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身与心的合一,是天与人的合一的缩影,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反求诸己,则形成了身心合一的哲学模式,也就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内省心理模式。毫无疑问,身为客,心为主,心是身的主宰,身按心的波动来行动。所谓身心合一,并非是让心能指挥身这么简单,而是达到无思无碍的状态,到达一个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大学》有言,修身在于修心,修心在于知、止、定、静、安、虑、得以及格物致知的系列功夫,其目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为至善?按心脉相续的研究来说,至善是坤卦文化的极致,即如孔子在《易辞》中写的“洗心退藏于密”,如佛家所说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如道家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果今后西方文化可以接受中国文化的包容,那么这个至善也就是:神按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

由对客观现象退而思之的再认识,到摈弃杂念,与客观世界合一共融的新生,这是中国传统身心合一哲学思想的内省心理模式。其胜处也是其流弊产生的最大障碍,什么是其胜处呢?明末清初的学者分析的非常好,但凡学者,自宋明理学熏染,都求一个豁然开朗,万事具备的境界,故而坐谈心性,实际上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枉费了韶华,耽误了国家。原因很简单,佛家说:有所求皆苦。只要是求一个境界,那就是走向了错误,绝不可能有身心合一的成就。

三、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应认知与行为相协调的内省心理模式

传统文化的事例范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家族式管理;权变管理;激励制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我国管理的发展。

“贵和持中”: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的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在管理上它是有不足之处的。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中国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处于中华文化圈边缘地带的东亚及东南亚诸国,也不同于西方一些新兴发达国家,他们的文化形态具有明显的次生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具有丰富内容并包含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和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只能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当然,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抱残守缺,同时也不可连根拔起;既不可背负上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同时也不能走向民族虚无主义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表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人。

市场经济一旦走出其初始阶段,那种以物质刺激为手段的经济人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便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主要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已经从传统的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技术和文化经济时代,社会总需求和个人总需求已不能再完全用物质范畴来涵盖。换言之,物质的概念已成为过去时,人的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物质消费也越来越变成文化的物质。日本是二战以后最早复兴并迅速跨入经济强国之门的国家。日本的成功恰好在于把中国的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的经济人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识到它是西方市场经济在机制方面的优越性,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有机结合的产物。由此,可以认为,中华文明遭受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大多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在于我们缺少市场竞争的机制,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人观念正暗合了当代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理念。

传统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重形式轻效率。传统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导致在行政管理中爱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2. 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在行政活动中表现为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3. 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皇权、官权使权威观念影响极深,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专制、集权,家长制,行政民主难以实现。4. 重共性轻个性。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以致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5. 追求等级不尚平等。传统社会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严重,在行政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极强的等级性和依附性,严重影响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民主进程。6. 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7. 注重治国经验忽视制度研究和机构设计。

在行政思想、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观念和意识、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当中要革除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保留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在行政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廉洁、高效、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将大打折扣。但要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它肯定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就是中国企业成长慢(国企)、寿命短(私企)的原因。因此,中国企业面对入世后国外大企业的竞争,若不能迅速成长和有机整合,就会面临生存乃至淘汰的危机。对家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跳出“家族主义”的框架,吸收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科学思想,对我国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朱俊红,陈福集,梁祥君;人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杨晓玲;;关于企业文化与国情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传统文化的事例范文6

中国的传统体育重视体育教育的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精神情感放在了首要地位,“仁德”、“仁礼”成为了体育追求的最高层次,在表面浅显直观的身体运动后面,蕴藏着本民族丰厚的道德思想内涵,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武德”。在古代中国,非常讲究“练武之人先修德”,现代的竞技体育也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以成败论英雄”,纯粹体育于比赛的胜负相对于体育道德、体育精神来说总要推居二线。具有教书育人功能的校园体育文化更应该在“德”上面下功夫。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身体文化,更是一种身体语言,它具有多种文化的融合。它具有教育、导向、娱乐和育才等多方面的功能。

一、加强学校体育道德宣传

(1)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与传统道德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身体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品德素质与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2)进行体育知识讲座

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把传统道德融入体育的极好的机会,邀请校内外体育专家、运动员配合体育教学任务进行讲座,介绍国内外体育赛事、体育形势、体育文化等,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3)组织体育观摩比赛

通过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学生观赏比赛,如NBA、世界杯足球赛等,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能力。

(4)开展体育知识竞赛

学校组织体育知识竞赛简单易行。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组织班级、年级甚至全校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1)营造健康体育文化

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克服许多由体育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困难,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

(2)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

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运动队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同时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建设学校体育文化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三、开展体育道德实施活动

(1)弘扬民族体育文化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看到乡民们在冬闲的日子里娱乐,于是对子贡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能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他主张“居无求安”主张要参加适当的运动和劳动,而且把“射”(射箭)和“御”(驾车)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以达文武双全之目的,极富教育性。中国古代把体育纳入教育的时间相对较早,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中,一直接受着“礼”的影响,其中,“礼射”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可见古人在由于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的体育运动面前,都将传统道德根植于体育运动中。

我校以艺术节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包括综合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班级三人制篮球赛、班级男女混合排球赛、班级拔河赛,师生象棋赛,教师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投篮赛、飞镖比赛,以及文艺汇报演出等。把深藏在体育文化的底蕴之中的传统道德理念,及现代体育 “更快、更高、更强”、“团结、友谊、进步”、“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精神,渗透到活动中。艺术节成为我校“弘扬体育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窗口,成为广大学子施展个人才华,发挥各自特长的广阔舞台。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健康文明、团结向上、高雅清新、竞争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一学年下来,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过的很充实,也很开心,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而且也促进了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的友谊,有利于更好的完成学习和教学工作,创设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2)培养团队精神

开展班级间的小型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由年级组组织的比赛,以班为单位,规模小易实施。

体育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强烈地取胜欲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竞赛中不可能取得胜利。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场所,需要团结和协作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已经为我们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也启示着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由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处的社会不断前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体育竞赛,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既要有力争胜利的顽强竞争意识,又要懂得与同伴和队友的团结协作,才可能达到目的。而体育的这种“模拟社会”的功能,是体育运动所独有的,同时对中学生品质的培养有很好的帮助。同时,通过观摩与参与,让师生懂得了尊重规则、尊重裁判,提升了自我素养,真正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理念。

四、创设校园体育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