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民俗特色;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要在保护融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事业,探索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弘扬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效益。而如何利用开发民俗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则关系到国家、地区旅游事业有无吸引力、有无民俗特色等问题,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发利用民俗特色发展民俗特色旅游事业的重要性,但对民俗的开发与利用还缺少科学性、实践性与规划性。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指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内容,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俗等。
1、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具有集体性,民俗在生产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即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文化的产生与传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行为等。
(2)民俗具有类型性,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民俗在形式或者内容上的大同小异也是造成民俗类型性的原因之一。
(3)民俗具有传承性,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伸与发展。
(4)民俗的变异性与稳定性共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进步,民俗文化也会随之有着不同的变化与发展,虽然民俗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演变,但归根结底还是具有稳定性,根本不会改变。
2、民俗旅游的主旨
民俗旅游通常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陌生的地域领略异域风情的行为,主要以欣赏游玩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现在的民俗旅游已经和自然风光、山水古迹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
二、民俗旅游的范围与价值
1、民俗旅游的范围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产,其价值呈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将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传统现代、观赏体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反映出民俗地域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民俗区域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性质的旅游,民俗旅游以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俗活动等为旅游资源,其在形式上有突出的民族性,能在视觉上与心灵上满足游客的需求。
2、民俗旅游的价值
由于现在人们过度关注民俗旅游的形式,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的丧失,源源不断出现一些大量的伪民俗,打破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型,导致旅游地的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民俗文化独有的特色被外来文化同化甚至渐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建立在丰厚的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理论上讲应该是利于弘扬传承民间文化的,但是现在,在许多地方,民俗旅游的开发反倒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侵害,致使民族文化只剩表面形式,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也逐渐被商业价值所取代。
还有许多学者专家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显著特点在物质文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也就是说,一边在物质生活方式上飞速超越符合国情的消费,或错误地效仿西方文化信仰等,一边在民族习俗等行为观念上不加以区分地全面追求古旧宗法礼俗等。
三、民俗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民俗旅游虽然日渐成为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但我国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原因有:第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刻,虽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目前为止,没能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比皆是。第二,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区具有思想观念的局限性,这些地区的居民通常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比较保守,不能充分意识到资源的可开发性。
四、如何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1、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
社会上现有的旅游方式多以民俗陈列馆、民俗设施等为主导,例如满族风情民俗馆等都属于以静态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这类文化陈列馆的优势在于可以向游客充分地展示当地民俗的文化价值,让游客大饱眼福,也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单纯只具备观赏性的旅游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所以,动静相结合的、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游览方式则更受游客的追捧,这种动静结合的游览方式则更可以让游客身临其中,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满足与愉悦自身,大幅提升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
2、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民俗本身还具有可移动性,民俗活动除了在当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外,还可以转移到自然风景区,与其他旅游风景区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还可以利用民俗旅游拉动民间特色工艺。
3、进行原地浓缩、原生自然式改革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戏曲 发展 三大基础
一、群众基础
戏曲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和生活态度来看,戏曲艺术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太重要的位置。中国人常常把自已经历的生活设想成一台戏,所以在日常的俗语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人生就如一台戏,你方唱罢我登场”;把某个重要的人的出现叫做“粉墨登场”;把没有结果的事说成“没戏”;把某些人背后的支持者称作“后台”;等等。可见,戏曲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几乎合为一体,亦真亦假了。所以戏曲与中国人是血脉相通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劳动人民普普通通的劳作生息之中。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戏曲、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乃至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中京剧艺术与中国画和中医药一起被称为三大“国粹”。戏曲艺术之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它的群众性。戏曲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是一个疆域宽广、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戏曲艺术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各地域之间人们很少交流,形成了“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语”的语音各异的状况。这种语音种类的繁多现象,是产生诸多戏曲种类的基础。戏曲的唱来自于日常的“说”,声腔旋律的基础来自于语言的音调,在各地语音基础上产生了各地的戏曲声腔,使用地方戏曲得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地区面对戏曲发展的颓势,提出了“振兴戏曲”的口号,加强了领导力量和宣传力度,加大了投资拨款的数额;但其所想挽回的,却依然是古典戏曲时代和革命戏曲时代的往昔辉煌。岂不知世易时移,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已经不同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戏曲已经无法再走前两个戏曲时代的旧路了。
对于市场经济到来后中国戏曲的这一历史阶段,按其必须投身国内外文化市场并在其中作为流通商品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特征,可以称之为商品戏曲时代。和市场经济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划时代意义一样,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又一无比辉煌的新纪元。商品戏曲无疑是古典戏曲和革命戏曲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商品戏曲。首先戏曲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责无旁贷地担当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由社会制度保障,我们今天的商品戏曲不会使戏曲人才重沦为卖艺糊口、生死无着的艺术乞丐。艺人既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又是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戏曲由国家给以政策性扶持和保护性投资是应该和必须的。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开拓市场。而这市场,其实就是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要受市场规律调节,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要顺从戏曲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后的游戏规则运行,实现经济效益。这就必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协调一致。否则将受到惩罚:或在市场滞销,或在市场亏本,或被市场淘汰等等。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是以市场赢利来主导生产和销售,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以演出市场的观众爱看来决定排戏和演戏。
我们不必担心市场经济会加速戏曲没落。其实正好相反,正是这潜力无限的市场大潮,才是激励中国戏曲全面更新换代,最终以适应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强大推动力。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一季春夏发一季新花,一种社会经济生活必然养育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芬芳。自然经济培育了古典戏曲,计划经济促成了革命戏曲,市场经济也一定能催生出更绚丽迷人的商品戏曲。她必然是在汲取前两个历史阶段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社会土壤,生新根、发新芽、吐新枝、开新花、结新果、升新华,繁荣旺盛,生机盎然。
三、文化基础
戏曲源于民俗文化,但在其与民俗文化的漫长交融、分裂、撞击中,一方面其独立的形态品格逐渐形成,一方面民俗文化中的情感、精神和思想性逐渐“分工”转移过来,戏曲成为民俗活动、庙会活动的核心内容,成为“每赛会必须演戏”的法则。民俗活动是一个杂烩,精神的、物质的、生活的、艺术的等等,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节日庙会等形式保存并发展。戏曲情感的传达使它的精神性、思想性(包括)在民俗活动中有更多的深入和侵蚀,成为精神、思想集中的一个集散场。渐渐地,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精神意蕴上升为民俗文化的精神层面,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思想灵魂,所以戏曲演出成为了民俗文化必然的和最为重要的构成。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这种民间的演出观众总是“如醉如痴”、“万人空巷”,形成民间轰轰烈烈的演出。演出及祭仪所赋予的功能和意义,使得演出所具有的这种思想性和精神性成为整个民俗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精神所在。
戏曲与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这种关系,建立起中国戏曲生存、发展的有效机制。纵观世界戏剧发展的历程,其他一些古老的戏剧已经成为博物馆艺术。但中国戏曲则不然,它千百年来流行不衰,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始终与民间与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相依相偎,没有脱离它生存的环境和土壤,成为民众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栖息地。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变化,戏曲也在变化。新陈代谢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和真理,但中国戏曲不仅没有消亡,没有成为博物馆艺术,而是发扬光大,走向了全国,在各地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戏剧种。中国戏曲的历史代谢正是在民俗文化、民俗活动中完成的,有衰落,有消亡,但根深叶茂,此消彼长,病树前头万木春,有更多的符合民众审美趣味和期待的剧种、样式诞生。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规划;独具特色;文化传统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重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规划为题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绿地规划之中。
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表征载体,它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当今城市更加注重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机遇下,绿地规划不仅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还要充分将城市的地域文化融入绿地建设中。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精髓的城市绿地可以展现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并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城市绿地建设必须结合地域文化保护,通过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形成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绿地生态网络。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良性发展与建设,其特色集中反映在适应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蕴含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相协调并满足弹性运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城市绿地规划不仅仅是绿地空间自身形态与品位的定位设计,更要重的在于绿地的空间与城市历史背景与地域文化条件可以实现有机的融合,使绿地系统空间规划具有复合功能。在实现将地域文化合理的植入绿地规划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加强城市绿地整体性结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部形象。城市绿地直接关系到城市大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其建设目的、环保功效众人皆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象,绿地不仅反映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如果只从城市公园绿地去反映城市历史,远不能体现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必须在充分理解城市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结构解构重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
(2)以公园绿地为基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增强城市印象。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化建设较大比例,因其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最直接、有效地反映城市文化。游客以休闲的心情了解城市文化,体验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化所蕴含的凝聚力和城市精神也会影响游人,加深城市印象,进而增强对城市理解,提高公园游憩质量。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园绿地建设,分级别、有重点体现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融于公园绿地建设中,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3)充分挖掘地域性古迹文化。城市生活赋予历史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城市绿地的建设与古迹文化保护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融入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为大众文化,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理想、信念、情趣、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是民众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的真实体现。对民俗文化的具体分析,可提炼出具体的物化形态,例如各具特色的民间用品、民间工艺、民间戏曲等,进而转化为绿地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园林小品、雕塑等景观要素中予以体现,弘扬民俗精神,彰显城市大众文化底蕴。
(5)反应一定的宗教文化。宗教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通过系列的宗教活动影响人的思想情 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宗教文化受各类文化影响并趋于融合。因而,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体现其多重文化性,结合特定的历史街区,展现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4
民俗作为一种兼具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复合体,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和创造出来的,与生俱有培养个体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和生成道德情感的功能。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应是一个真真切切的道德情感发动、生成并提升的积极体验过程,因而在“道德体验”维度上探究民俗的德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 “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
在弄清“道德体验”的内涵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体验”的基本内涵。“体验弥漫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一个人人熟悉,人人又不甚了解的概念。”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外界事物或情境引起自己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之为“体验”。作为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体验”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各自的理论内涵,教育学领域也不例外,如朱小蔓教授认为:“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通过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裴娣娜教授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情感)感受”;刘惊铎教授则认为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其中不仅含有混沌的直觉领悟,也含有理性的反思。
尽管教育学术界对体验的含义尚无最后的界定,但是从上述看法我们基本可以理解:体验既是人的情感本身,又是一种理性和感融的认识活动。个体在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中,在已有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明晰了“体验”的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体验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刘惊铎教授认为“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感性个体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世界之中,个体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关系世界发生了含有价值判断的融通性领悟就是道德体验。体验者对周围生活世界关系的领悟越强,其行为的道德性也越高。王如才教授从中小学生道德素质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体验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再综合体验的内涵,我们可以将道德体验理解为:是人理解人生与社会的方式,也是人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形态,它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的道德信息,在内外交融的形态下由体验者进行内外全息感悟,进而领悟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境中的道德关系,形成对事物及其关系意义的自我建构和价值生成的理解。与一般的体验不同,道德体验着重强调对道德观念的体验,人与人的沟通和了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体验,认识自我的人生状态和道德水平。
2 “道德体验”的基本特征
道德体验主要具有个人性、情感性、推及性等基本特征。
(1)个人性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各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世界观各异,其体验过程及体验结果也自然就会有差别。正如瓦西留克所说的:“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道德体验是主体将外在的情景和规范纳入自己的品德心理结构,引起品德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以促进自己的道德发展。道德体验是一个精细的、独特的心理、情感过程,主体在亲历某道德事件或道德情境时获得的感悟、情感和意义,都是主体个人的,不能相互替代,即“我”的体验是无法对“你”说出来的。
(2)情感性
海德格尔曾说,人是用他的整个身心、整个存在,而不是单用他的反思来理解他自己的。人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由情绪和情感揭开的,而不是概念。在道德体验的过程中,情感是相伴相随的。主体在亲历的道德事件或道德情境中,总是习惯性地将现实的事件或情境同自己现在的体味和感觉相联系,产生体验的出发点便是情感,通过从以往的情感积累出发去感悟现实情境的意蕴,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意义,最后的终结点也是情感。因而,道德体验是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活动。
(3)推及性
道德体验的推及性,体现了道德情感的渗透作用。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将自己“置身局中”,带着情感领悟对象之间或对象情境中的道德关系,产生的体悟会积淀到他的潜意识中去,在后来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这种积淀在潜意识里的体悟便被诱发和唤醒,引起体验者自觉地展开新的体验,从而对凝结于其中的情感和智慧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多次这样的体验循环,使体验者不断生成自己的道德境界。
二、民俗的基本含义和分类
1 民俗的基本内涵
民俗,一种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动态性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民俗是什么?在英语中,它是folklore,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于1946年将其作为学术用语正式提出,他界定的概念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古时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著作《礼记・缁衣》中就有对民俗的记载:“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则民不惑矣”。民俗学中,“民俗”就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指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谚语、故事、艺术等的集合体。这是当代在我国能够被多数学者所认可的民俗定义。
2 民俗的分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民俗研究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兴旺发达时期,众多学者把民俗分类重新提了出来,但是学者依据的分类标准不同,对民俗的分类也各有差异。现今比较通行的分类是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四大类。
(1)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又被称为“实体民俗”,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和能够直接感触的有形产品形式。包括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器用民俗。如皖南的徽州古民居、美轮美奂的苗族服饰、银首饰等。
(2)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是与家族、社会集团有关的民俗,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是一种集体行为方式,也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包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家族、宗族;由于职业、信仰、爱好和某种需要而组成的民间组织,如一些商人自发组成的商会;各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岁时节日民俗等,如在我国各族人民共度的春节、中秋节,还有象征美好生活的“傣族泼水节”等。
(3)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是广大民众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的
结晶,是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民俗事象。包括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口头艺术等。这类民俗在我国尤为丰富,如我国古代的“四大神话”与“四大传说”,还有父母教育子女要勤学的谚语如“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
(4)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巫术、民间信仰、道德礼仪、禁忌习俗等。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信仰的图腾(保护神),如仡佬族以葫芦为图腾;蕴含博大精深的“永年太极拳”等,都是我国的精神民俗。
三、基于“道德体验”的民俗的德育价值
民俗总是与人类生活相生相伴的,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体验中。优良的民俗,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还可使体验主体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乃至道德素质与境界的提升。
1 个体道德观念在民俗世界中孕育
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常常不是出于哲学思辨和逻辑的推理甚或道德的说教,而是通过大量实际生活中的种种习俗和事象得到仿效、遵循,或从禁忌的习俗中得到约束和回避。从落地伊始一直到自然地回归,作为生活中的个人都离不开民俗的海洋。现代社会大力弘扬的民族道德观念、社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观念,如团结抗争、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公正无私、诚实友爱等自古便在民俗世界中有广泛的反映,蕴含丰富道德教化意义的民间故事和谚语警句在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中无疑独具特色。在广西壮族人民中广泛流传瓦氏夫人在明嘉靖年间带兵在上海一带抗击日本倭寇保卫国家安全的事迹、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抗日游击队的事迹、让人津津乐道的山东沂蒙山区人民顽强抗日的事迹,各族人民就是利用这些经久不衰的事迹培养子孙后代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孝的观念和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孝道故事,如汉代的郭巨“为母埋儿”、汉代的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几乎成为每个家庭中教育子孙怀孝、行孝的活教材。再有汉族谚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纳西族谚语“只要辛勤耕耘,土地就会肥沃”等是劝告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勤劳学习,自强不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学蜜蜂共采花,莫学蜘蛛各结网”等强调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交往中要真心实意、诚实友爱。就是这些无所不在的民俗,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体验主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生成,它远比学校通过道德说教方式向个体灌输某些道德观念来得有效。
2 个体道德情感在民俗世界中丰满
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人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其在生活过程中积极情感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民俗生活的体验中浸满着情感,进而又促发着他产生新的特殊体验,情感在循环的体验中不断地得到丰满。传统节日在我国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不仅具有修养生息和娱乐功能,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如端午节是我国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在内的民俗节日,也许根本没有人会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辞句,但是通过吃粽子、赛龙舟,讲屈原的故事等民俗活动,对于屈原的爱国精神,人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和鼓舞。又如清明节祭祖先的习俗,使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产生对先贤的崇敬和对祖先的感恩追孝之情。又如重阳节登高远望、插茱萸的习俗,早在一千多年前年仅十七岁的王维在异乡遥想家乡遍插茱萸的情景,就已定格成游子的乡愁象征,今天很多人也许在重阳节不会登高和插茱萸,但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形象一定会在人们的脑中回荡,激发每个人对亲情的愈加珍惜,更深意义上还体现了他乡之客的民族情感,就像漂泊台湾的余光中先生便在这一意义上自诩为“茱萸的孩子”,这位“怀国与乡愁”的代表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盼望祖国统一的民族情感深深融合在一起。今天的个体也许不是诗人王维,也不是海峡彼岸的余光中先生,但是在这一传统节日的体验中,个体的家庭情感和爱国情感随之愈加浓烈。
3 个体的道德境界在民俗世界中提升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社火;特色;保护;研究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手臂,张中国之掖(腋)下”之意而得名。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不仅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为河西走廊的咽喉重镇,蕴藏着深厚的民间艺术根基。
社火起源有两种传说:一是“护清官”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个清官叫庄王,他“察民情,知民俗,体民疾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某年朝里出了奸贼诬陷庄王聚众谋反,皇上降旨要将庄王满门抄斩。老百姓得悉后,大家出谋划策营救庄王全家。此时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老百姓们就把庄王一家全部化装成社火。庄王化装成卖膏药的,男眷化装成鼓子,女眷化装成拉花,儿童化装成和尚娃(捧槌娃),其他杂役化装成傻公子、丑婆予、大头和尚以及帮场人物等,混杂在百姓中逃出城去,庄王得救。留下了每年春节办社火的风俗。二是火化蒲州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山西蒲州,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美满的生活。有一年东海龙王的儿子化做人形来到蒲州城里游逛,他在市街上看准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想霸占她,当他调戏这位姑娘的时候被几个老百姓揍了一顿。他回到龙宫向龙王诉说蒲州百姓的许多坏话,龙王十分生气,请求玉帝惩处蒲州百姓。玉帝降旨火化蒲州,关圣帝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意拯救蒲州百姓,她变作老妪来到一个人家求食。这家人热情款待了他,临行时留诗一首:“正月十五月浑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庭堂外,夜过了时凶化样。”这家人不解诗意,请老学究破解,老学究端详一阵说:“哎呀,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救难于你家。诗中说正月十五,月色浑黄不明,南方者丙丁火也,有火灾。要你在门前挂个红灯,这样就可以化凶为吉”。这家人把挂灯避灾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亲友,老学究也告诉了自己的亲友,一传十,十传百及至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城里家家挂起红灯,远看一片火海,关胜帝君向玉帝报说:“蒲州已经火化”,玉帝站云端见蒲州一片火海,信以为真,遂做罢论。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民间社火的历史内涵是祭祀社神的一种仪式,“社”就是土神的意思,“火”就是“火把”,“火堆”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社火已经成为人们过年时,民间大众娱乐的一种方式和迎新春的一种仪式,更是广大的农人为城市居民送上的一份节日礼物。
张掖社火集中展现了张掖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它涉及舞蹈,曲艺,音乐,美术,等综合门类,形式多样,包括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形式,如:锣鼓队,彩旗队,舞狮,大头和尚,牧童骑牛,踩高跷,赶驴回娘家(跑驴),跑旱船,唱小曲,打太平鼓,棒槌等。主要的人物形象有:忙婆子(丑婆)膏药匠,打搅儿,花丫头,神鬼形象包括: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骨精,等白蛇传中的白蛇和青蛇,还有好多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和贼寇。
一、张掖社火表演的特色
1.彩旗队
彩旗队一般由十到十二人组成,走在队伍最前面,彩旗的颜色也有讲究,一般为红色,绿色和黄色。旗手身着古时的军装,头上包着黄色绸带,气势高昂。彩旗队主要起渲染节日气氛和号召作用。
2.锣鼓队
有两面或两面以上的大鼓和铜锣、钗组成,演奏者手持鼓槌,透过黄色或红色头巾。服饰与彩旗队的大致相似,大鼓置于装有轮子的小车上面,前面有一人拉至前行,锣鼓队气势磅礴,鼓声响彻云天,以示趋吉避凶。
3.高跷队
高跷,也称跷子,其高度不一,高跷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张掖及其周边县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为多见。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其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如前面所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白骨精,白蛇传中的白蛇和青蛇的表演,都是在高跷上进行表演的。
4.舞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张掖的舞狮也是另有其特色,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舞狮方式,还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想象,如:雌狮和雄狮成为配偶以后,他们相互嬉戏,并且进行,待他们在围场转几圈以后,由小孩们扮成的小狮子钻出雌狮的肚子,表示生育,颇有特色。
5.打搅儿
表演者将张掖的民间故事编成顺口溜,通过说唱形式讲述一些幽默故事,达到活跃气氛的效果和目的。
6.牧童骑牛
牧童骑牛节目其特点:一是形象,道具是用柳条编成牛的头前半身和后半身均有黑色的布料做成,表演者将道具披在身上,就是牛了。再有一小孩骑在牛上假扮牧童,手持竹笛。二是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可双人或多人表演,伴奏简单,只有鼓点,人人可以表演。三是艺术性强。
二、张掖社火的影响
(1)社火维系了个人与群体、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提倡了祖宗观念、孝养观念、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通过参与社火表演,这些认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营造了亲睦祥和的气氛,培养了善良、正直、奉献的人格风尚,对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人文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三、张掖社火的保护与传承
民间社火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众多民俗事象和民间文化艺术的综合体,集民间风俗、音乐、美术、文学、戏剧、历史文化于一体,中国民间社火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文化意蕴深厚。造型和装饰涉及众多民间美术领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目前民间社火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民间社火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艺术水平逐年下降,造型和装饰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意味在淡化,民间社火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能力;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55-01
创意无处不在,设计改变生活。创意产品设计需要融入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提炼、概括,以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地域手绘融地域文化、乡土特色、民俗特征为一体,它与创意设计结合能够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创意产品的设计概念
产品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材料、线条、符号、颜色等要素将产品呈现出来,以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的实践过程。从本质上讲,产品的设计从来都与创意紧密相连,可以说任何一种产品的出现都是人们创意思维的集中体现。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人对个性化的强调,以及信息技术对于创意产品的推动,使得人们对于创意产品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创意产品设计是对新的社会需求、社会意象的捕捉、加工、组合过程,它不仅需要设计师掌握独特的设计手段,还需要其在产品中融入对生活的关注和对艺术的理解。
二、手绘对创意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多元化艺术的不断发展,手绘艺术逐渐从艺术家们的画纸上走出来,进入到产品设计之中,现如今我们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软装设计、空间设计以及工业产品设计中,随处都可以看见手绘艺术的身影,而这些手绘艺术不仅从艺术的角度丰富了产品的内涵,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从经济的角度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从而带动了产品的销售。
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往往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生命力,手绘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给予了设计者足够的创意空间,允许其在自由的想象中表达艺术思想,而这与创意产品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从理论上讲,创意产品不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过程都凝结了设计者的创造力,因此,在现代计算机绘画软件的支持下,手绘艺术的理念和技术对于实现产品的创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应用原则。地域手绘融合了地域文化,它不仅具有手绘艺术的基本特征,也具备了一定的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的特征,因此设计者在将地域手绘应用到创意产品设计中时,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1.个性化原则。从现代人对产品属性的追求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品的个性化,因此地域手绘艺术在应用中,应该根据本身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内涵,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意象性,从而保证在实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2.情感互动原则。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地域手绘在应用于创意产品设计时,一方面要通过独特的艺术魅力,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该通过情感互动,使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情感连接,进而产生一种的精神寄托;3.差异性原则。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于地域创意产品的手绘艺术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设计者在运用手绘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欣赏人群的不同结构、不同偏好开发产品,从而从市场的角度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
(二)应用途径。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一张绘有手绘作品的明信片,还是一个印刷着手绘图案的生活用品,都体现着设计者对产品创意与艺术审美的追求,而这种不同于标准化、大批量的工业生产的产品设计与消费形式,已经成为品牌模式的重要发展趋势。
从生活类创意产品来看,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还包含了独特的使用价值,例如手绘地图就突破了传统地图的局限,它不仅将城市的基本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磁介质上,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城市中的某一类特点进行集中展示,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从环境创意设计来看,利用地域手绘艺术来提高环境的审美效果,拓展环境空间已经成为现代手绘环境设计者的一个主要的设计方向,例如时尚创意手绘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居设计者的选择,他们可以利用手绘在墙面上设计出一幅幅流动、立体的相框图像,同时利用夸张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地域手绘的艺术特点,而这样的艺术设计不仅可以为房间增色,也可以为使用者带来心灵上的愉悦。
四、结论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手绘艺术的青睐,以及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手绘艺术开始了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的过程。地域手绘由于包含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征,其在艺术表达形式上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应该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利用个性化的手绘艺术不断设计出既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也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创意产品。
参考文献:
[1]李中扬,李僮.地域新轨迹――以地域视觉文化为特征的创意明信片设计研究[J].设计,2015,(01):136-145.
[2]施并塑.以画代言,以图表意――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5,(06):109-110.
[3]磨炼.基于地域及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5,(22):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