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学基础概要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学基础概要重点范文1
关键词:高职;中医护理学;教材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56-02
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中医学的传承关键在于临床实际应用。做好高职中医护理的“教、学、做”,掌握技能操作,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教学之重。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选择举足轻重,既要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还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热情。编写教材以及进行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适应性。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掌握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护理教材首先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突出中医学的特点。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用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及健康人实施调护,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病痛为目的。可以参照现代医学理论,但绝不能强搬硬套。中医概念要清晰、条理要分明。中医护理是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以藏象理论为中心,以功能现象为特征,辨证研究人体的功能现象。
真正让高职学生了解传统中医护理,就必须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还要认真了解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体会到岐黄之术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当然,在临床上实施中医护理术也是对现代护理的补充。
以整体护理为纲要,
以点带面分解实施
中医护理学应该体现出整体观念理论,要以整体护理为纲要,结合自然界变化规律,建立人体脏腑有机一体的理念,杜绝“一症一护”的狭窄思维。脱离整体施护的单一护理不是中医护理学的精髓。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孕育着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的理念。整体护理体现在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方面。
整体护理,既重视人体内在生理、病理的特点,又重视邪气与正气的关系;既重视疾病在临床征候表现中的辨证施护,又重视针对疾病本身特有的病因辨证地求因施护的特点。不仅注重局部病变,更强调从心理、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调护。
以基础护理为准则,
完善急救手法措施
高职护理课程都是以基础护理课程为奠基,延伸到临床各专科护理。然而,医学护理学种类繁多,临床分科护理则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建立在基础护理之上,以基础护理为准则,把基础护理的原理、方法贯穿于临床各科护理之中。像护理职业道德、护理原则、护理规范等。中医护理学是在基础护理学的基础上,完善护理中的应急手法、护理手段,采取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特色治疗护理措施,弥补现代医学护理的缺遗,使几千年传统护理方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
在急诊中,运用针灸、推拿等措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如针刺开窍醒神、针麻手术、手法捋筋整骨、刮痧放血泻火解毒等。再如康复过程中惯用的推拿手法,帮助病人调整气息、平衡气血阴阳、缓解病痛、恢复体力,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护理方法。通过运用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法,既弘扬了中医古老的岐黄之术,使之造福于人类,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护理的不足,古为今用,中西合璧。
以传统护理为特色,
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是辨证施护,以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关注因人、因地、因时的护理准则,根据临床各科的特殊病人,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不同于现代医学护理,但并不冲突。二者相互为用、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各尽其能。如骨伤科的康复推拿护理;中风病人后期的针灸康复;中药保留灌肠缓解腹胀、腹痛以及毒素的排泄代谢;妇科常用的中药离子导入。再如传统的刮痧法、放血法、熏洗法、拔罐法、冷敷法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方便、实用、有奇效,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中医护理学重点在于技能操作。只有具有熟练的技巧,临床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因此,理论与技能操作学时以1∶1为合适,只有多动手才能熟中生巧,尤其是针灸、推拿等,应经常训练、反复钻研、不断探索操作规律。
以强化技能培训为
重点,修正教材编写思路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除了掌握基础常识外,主要是对中医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中医护理技术像针灸、刮痧、拔罐、推拿、药熏等种类繁多。多年来,这些技能只有中医师掌握,护理人员仅做配合。古往今来,中医临床医护是不分开的,因此,医护分家的体制不适合中医临床的需要。
高职中医临床护理学员必须掌握、应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技能技术,发挥传统中医的特色,更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所以,培训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的传统技能,必须打破医护分家的西方医学模式,真正让中医护理人员配合中医临床医生,共同解决治疗、康复、保健及愈后的问题。
学习中医护理技能,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手法练习应贯穿在学习过程始终。像针刺手法练习、推拿手法练习、刮痧拔罐工具的选择应用、中药透入操作、中药熏洗方法等等。教材中除了理论讲述外还要配合课件的应用,以增强直观印象。教师的演示操作与学生的操作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实际,使高职护理学员缩短学习与实践的距离,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人员。
《中医护理学》教材具体应分为两大模块:一为中医常识,包括传统医学的发展及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炎黄子孙的荣誉感。只有了解掌握了中医理论基础,才能应用和指导临床实践。二为技能培训练习。以演示、观摩、操作练习为主,让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真正掌握中医传统的技能技巧,服务于临床应用。
课程的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
笔者在《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先后研读读了几个版本的《中医护理学》教材,感觉在讲授时都很不适应,为什么不适应呢?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格局较乱,既有中医印象,又有西医痕迹;既有基础护理内容,有掺杂着临床护理知识;只有个别病案的护理,缺少整体护理的常识;基础护理理论要求太多(像护理道德、护理准则、护理规范等),技能护理操作太少(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具体练习)。其次,教材与《大纲》相脱节,高职护理学员将面临着国家“执业护士考试”,而考试大纲内容是其重点。再次,课时分配缺少实用性,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的学时比例失调,还是安排为1∶1为佳。基础护理课内容也不应出现在专科护理学中,要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中医护理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培养高职学生中医护理的技能技巧。以实际、实用出发,按照中医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传承传统医学的精华,使中医护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为护理工作拓宽思路,充实临床护理业务。
参考文献:
[1]张春明.老年中医保健[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9.
[2]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郭靠山.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金玉忠,李云端.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姚军汉.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周萍.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奚中和,俞大祥.中医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中医学基础概要重点范文2
学生自由组合,6人为一个讨论小组。各小组对舌象分析、讨论、提出问题,然后推选代表发言,阐述其对舌象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给出舌象的正确诊断,使学生心中初步形成机体在舌象上脏腑气血阴阳变化的标尺,有助于中医思维的形成。笔者收集和整理临床病例,认真筛选,病例涵盖各论疾病中标准的病、证的舌象和病、证演变后的舌象及治疗后的舌象变化。每个病例后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性问题,讨论课前将附有舌象图片的病例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在讨论课中,围绕病例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新问题,分析解疑,最后总结归纳。在此过程中,教师控制讨论节奏,适时启发和引导学生。例如,小儿咳嗽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但常因辨证不准确而影响疗效。为了让学生掌握辨病辨证要点,笔者在完成讲授肺系疾病课堂内容后,安排2学时的讨论课。预先将在临床拍摄的咳嗽患者不同证的舌象及病例信息发给学生,并给出问题:该患者诊断什么病?易与何病混淆?诊断什么证?易与何证混淆?诊断依据是什么?选用何种治疗方法?如何谴方用药?舌象为你提供哪些判断依据?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了咳嗽与感冒、肺炎喘嗽的鉴别要点;养成观察舌象、以外推内的思维习惯,认识了咳嗽中风寒证、风热证、痰热证、痰湿证、气虚证、阴虚证的辨证要点,逐步形成中医的临证思维方式。
将进入中医儿科学教学的2006级针灸推拿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两个班级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人采用舌诊的PBL教学法,对照组28人采用传统方法授课。期末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考核评估教学效果。
教师评价。我院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中医儿科学为考查课,以往学生常轻视本课程。采用舌诊的PBL教学法的观察组学生无旷课现象,教学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师生互动交流积极,学生思维活跃主动,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照组学生时有缺席,教学气氛沉闷,师生缺乏交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热情不高,不易发现学生知识漏洞。
学生评价。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共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回收率100%。两组教学问卷调查意见比较见表1。3.3成绩比较见表2和表3,期末两组学生同时完成病例分析和理论知识考试,均按百分制计算成绩,成绩分为四等85~100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及格,0~59分为不及格。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学生病例分析成绩的优良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中医学基础概要重点范文3
对于中医人才的残酷现实,御源堂负责人徐文波也深有感触。在参加某中医大学的校园招聘会时,徐文波发现,他们是惟一一家到来的诊所,周边都是药厂、医疗器械公司等等。御源堂自然也就成了整个招聘会上最受学生欢迎的一家。中医医院岗位吃紧,学了中医的学生们,被迫刚出校门就要选择成为医药代表或者其他职业。“中医学院每年培养那么多学生,都去做药代(医药代表)了,没几个去做临床医生的,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徐文波向我们感慨道。
这是整个中医行业所面临的尴尬。近年来,一方面中医教育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中医人才却在不断萎缩,中医医院不姓“中”,中医人不姓“中”,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忧虑。在中医的传承链条上,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出现了问题。
这与社会大背景不无关系。近百年来,随着西学东渐,西医逐渐主导了中国医疗市场。从民国时期的《废止旧医案》、《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到20世纪初期的消灭中医言论,中医和中医学一直处于被审视、被验证、被质疑、被改造的地位。甚至一度面临“活着,还是死去”,这种哈姆雷特式的问题。薪酬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的“直降”,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涉足中医领域,甚至就连从业者也出现“大逃离”的现象。
而这种动荡,以及社会的普遍“轻视”,直接导致了中医行业人才的衰落。就在“消灭中医”的言论甚嚣尘上的时候,2006年,《南方周末》曾发表文章称:“民国初年,中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50万,现在只有27万人。而据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估计,其中只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而中国著名中医人数,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不足500名”。
中医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人,没有人,中医就“虚”了。近年来,社会大众对中医的态度有所回升,各行业的人才以及资金也开始流入,对于中医行业而言,或将是一个契机。“像梁冬在传媒领域很有经验,还有的人是擅长管理的、擅长IT的……”徐文wWw.LWlm.Com波认为,应该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大家一起合作把中医做好。
对于这些有志于弘扬并传承中医的从业者,以及社会人士而言,前路并不轻松。中医漫长的成长周期、现有医疗体制的限制,以及亟需提升的待遇、社会认知,都是他们不得不去逾越的障碍。
社会地位、财富“双不沾”理想在现实面前“却步”
“大家都说医疗质量下降了,为什么下降?七块的挂号费,这医生真的只值七块钱吗?理发的人一个月5000元,医生学了二十多年,5年大学,再加上3年的硕士生、3年的博士生,拿多少钱?”鲁兆麟曾经在台湾长庚大学授课,“那里,一个教授100万台币一个月,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他可以静下心去做研究,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
据了解,博士毕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中医,月收入大约在3000~4000元左右。而根据职友集网站上,北京2012博士毕业生工资收入水平调查,截至2012年5月26日,平均工资为6654元。中医要达到这一平均水平,大概要经过3~5年的努力。社会地位、财富“两不沾”,让中医师处境尴尬。
“年轻的医生需要静下心来去钻研,然后入到中医的门里面,但是现在这种社会收入结构和分配,真的是让人提不起这种兴趣”。成长周期长、前期收入少,成为阻碍人才进入中医行业的第一道门槛。邱琳提醒后辈们:“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中医,必须先要做好安贫乐道的心理准备。如果你没有安贫乐道的心理准备,就不要进入这个行业,因为你肯定做不好。”
中医不像西医有量化的标准,中医强调传承和实践,成长周期长。从搭脉、问诊到处方,往往需要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一般一个西医毕业生3~5年就可以在临床上发挥作用,中医则需要六到八年。加上市民喜欢找老中医看病的传统思想,更是延长了年轻中医师的成长周期。
“选择中医的时候就要明白,真正功成身就的时候,肯定在40岁以后了。”固生堂董事长涂志亮称,“学中医的人前20年很苦,收入很少,不要指望出来马上买车、买房、娶媳妇。”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诱惑。当看到身边的人大把大把赚钱的时候,要能够平衡自己。
“中医说句实在话,真的就是一个字--‘熬’,在熬的过程中再去填充。可现在的学生往往还没开始怎么“熬”,就中途放弃了!”鲁兆麟深感无奈,心态已经成为他挑选学生的首要条件。
时代变了,人心浮了。快节奏的生活、物质化的社会,让人很难潜心于学术的钻研和探究。
“刘景源老师自己都不带博士生了,他觉得没意义,带了学生把自己的招牌都毁了。”邱琳觉得很悲凉。她曾经与很多老中医交流,大家的共识都是现在好学生难找了。某中医药大学院长在与她交流时感慨:现在很多博士生,连那个学术思想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论文东抄一段、西抄一段。
兆麟堂负责人韩女士戏称,现在都是有家底儿的“贵族”子弟,才来学中医。在邱琳那里,好几个博士生家里都是三代以上的中医。当经济基础成为了中医入门的前提,它所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大批喜欢中医的人被挡在门外。
“以前一个中医可以保一方平安,包括预测流行病,那多牛、多受拥戴啊!过去,中医可是给贵族看病的。”徐文波认为,中医应该得到应有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到这个行业。
以西医管理中医被体制“瓦解”的职业能力
陈启锋并没有行医执照,身为太极正骨的第四代传人、多家中医保健机构的顾问,这不能不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民间医生都是在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中医药管理局认可后,给你一个村医资格证,干了几年以后,可以参加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
但是,对于民间中医而言,大多数人是没有学问的。“考试刚改了,不用考英语和西医了,原来还考英语和西医的知识,别说让民间中医考了,就是让现在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考,都不好过,听说通过率也就8%左右”。
在地方,民间中医仍是维持百姓健康的一支强大的力量。陈启锋称,民间医生当中有很多“高手”,“很多人都说民间中医保守,不愿意把自己的方子或者自己的技术外传,这是错误的。曾经有个民间的老中医跟我说,一个好的方子能治好多人,也能吃死很多人,他不敢乱传。没有悟性、没有灵性的人,他是不会给你的,宁可带到棺材里去。很多民间医生都想找到合适的传承人。”
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大量的民间中医并不能进入医疗体系,甚至被认为是“上不了台面的”,自然也就谈不上解决传承的问题了。因为整个医疗体系全是学西医的人在管理,学西医的人根本不懂中医该怎么做。
如今,在中医学院《黄帝内经》成为了选修课,而很长时间内,西医理论都是中医考试的必考题。中西“混搭”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混乱。
这让邱琳哭笑不得:“《黄帝内经》对于中医是非常重要的,李济仁(安徽省名老中医)老爷子讲《黄帝内经》是一绝,他们家到他儿子已经是第15代了,都是这样子教的。《黄帝内经》蕴含很多人生的智慧,如果把它学通了,你的德行和道行自然就在那里了。”她感慨,中医没有真正的中医教育,甚至比起以往的教育模式,还倒退了不止二三十年。 转贴于
千百年来,中医一直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承。虽然看似效率比较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顺应了中医本身的教育规律。
“现在学中医正骨的,为什么传承不下去,因为正骨如果不从小开始练武术,手上没有刚柔结合的力量是练不成的。我上次看到一个老师,手法很厉害,他说这种手法必须从六岁开始
练,九岁开始练也有可能练成,但是几率非常小,九岁以后绝无可能练成”。陈启锋称:直到现在,中国也没有一套真正适合中医的教育模式。院校体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医的传承问题。
不仅仅是教育体制,即使是在中医的管理上面,一直以来,也是以西医管理中医的局面。“中西医结合,本身是个很毁中医的事情。本来是两套体系,最后变成了用西医的标准要求中医,对中医没有任何推动作用,甚至是反作用。”中医西制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医自身体制的建立,还极大地破坏了中医行业的发展和传承。
中医讲求整体观,一个好的中医一定是个全科的医生。北京兆麟堂负责人韩女士认为:医院模式并不利于全科中医的培养。“现在,中医里面也分妇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拆得越多、能力越小。”
“现在的中医,已经没有‘大家’了。”在孔医堂董事长孔令谦看来,真正的“大家”,他的经验、学识首先是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广大民众的。他要有很好的觉悟和德行,最后再以他的聪明才智回馈给老百姓。
“现在很多医生,人都不会做了,哪儿来的‘家’?”孔令谦称:“目前的现状是:三个学医的,一个分到协和、一个分到区级医院、一个分到基层社区医院了。在评职称的时候,协和的医生可能当了正教授了,区级医院的可能就是个副教授,而基层医院的也就是个主治医生,但是可能正教授的水平还不如这个主治医生。”
甚至有一些以西医为主的医院,还出现了“轻视”中医“技术含量”的现象。
有些医院,本来是西医大夫,因为医院的安排,被调到中医科,自己看了些书以后,按照他对西药的理解,去下中医的处方。邱琳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或许,这样的案例有些极端,但是目前医院的管理体系,并不适合中医发展,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医的共识。
正安堂创始人梁冬认为,中医就应该体现市场的作用,让资源自由配置。“以前,肯尼亚大象濒临灭绝。后来,国家就把1000多头大象分给不同家族养育,国家再收录。现在,肯尼亚象牙数量已经比十年前翻了五倍到十倍。如果真正放开,让所有人‘炒大夫’,就像以前民国一样,让好大夫自由执业,允许他们凭本事凭诊费立足,他敢收一万的诊费还有人来,一定是有这样的市场价值。如果一个顶尖的中医学了二十多年,一年都挣不到100万,凭什么让一个售楼小姐一年赚100万,天理何容啊!”
普遍培养到重点选拔重新树立中医意识
徐文波一直想建立一个真正的中医医院,尝试一套中西医融合的模式,包括中医器械的研发,但是在这里西医是为中医服务的”。
长期以来,经过多次“倡西灭中”大浪的冲击,中医人才比例越来越低。
清新国医的创办者杨志勋教授认为:现在的人普遍对中医常识知之甚少,更别提平日对自己健康的管理了。出身中医世家的杨志勋,在退休后义务开办了一个中医学习班,以《黄帝内经》为内核,将中医理论、中医思维教授给孩子们。
“他们将来并不一定非得从事中医行业,但是通过这里的学习,他们会对中医有个基础的了解,并且可以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进行管理。甚至,他们可以将中医宣扬到他们工作生活的领域中去。”杨教授自豪地对记者说,他的学生有的已经在小区内“开班授课”了。
相较于“布道者”的中医知识普及,“授业者”的道路显然更为艰难。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传承人,成为“纠结”的重点。在没有一个更加创新合理的模式出现时,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坚持“师徒”的模式,尽管他们的方式各不相同。
北京兆麟堂负责人韩洁,将中医传承分为三个层次:师生、师承、师徒。“真正的中医精髓一定是师徒才可以掌握的,必须在每一天对师傅的鞍前马后中,才可以体会和领悟”。鲁兆麟现在最小的徒弟刚刚上初一,用他自己的话讲,自己最喜欢和徒弟们“聊大天儿”。或许,他的徒弟们就是在每一天的“聊大天儿”中,跟师傅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治病救人。
“中医是经验医学,如果不跟在老师身边,从做人上开始,那就很难学到他的精髓,道行比技术更重要”。邱琳认为,至少从目前来看,中医还必须走师徒的方式,让更多热爱中医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到名家身边学习,也成为了她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我们有一些比较好的名老中医资源,我希望这些对中医有追求的孩子,能够学习到他们的临床经验”。
作为企业的公益项目,固生堂更是将为学生和中医“结对子”,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我们设置了固生堂名中医传承栽培奖学金,每年从广州中山大学研究生学院的临床学院,选择20个学生,我们这边再选20个导师,导师出门诊的时候,学生去跟师抄方,导师出学术著作的时候,学生也帮忙编纂整理”。这种“师徒”学习为期一年,涂志亮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企业自身的人才储备。
在职业人才的培养上,徐文波的想法相对大胆,她希望能够引入日本的职业培训机制,以职业培训来促进中医的传承。
中医学基础概要重点范文4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中图分类号:R259.74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1-2336-05
Discussion of TreatmentofUicerative Colitisby Means
ofthe Therapy UsingPungentDrugs forDispersionandBitter DrugsforPurgation
ZHOUJianhua1,ZHIChenyang1,LangBing2
(1.The First AffiliatedHospitalto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chun 130021,Jilin,China;
2.Changchun Publical Traffic Hospital,Changchun 130021,Jilin,China )
Abstract:Objective: Toelaboratelygeneralizeandanalyseusingthetheoryofpungentdrugsfordispersionandbitterdrugsforpurgationtoteatulcerativecolitis. Methods:Therearedriedginger(RhizomaZingiberis ), pungentinflavorand warminpropert scutellariaroot(RadixScutellarias )andcoptisroot(RhizomaCoptidis) bitterintasteandcoldinnatureinthe3recipes,thatis, BanxiaXiexindecoction(Pinelliadecotionforpurgingstomach-fire) ,Sheng jiang Xiexin decoction( Fresh ginger de coctionforpurgingstomach-fire)and GancaoXiexindecoction(licoricedecoctionforpurgingstomach-fire).Theconcurrenceofcoldandheatsyndromesimilarto BanxiaXiexin decoctionaretheconcurrenceofbothspleen-coldandstomach-heat . spleen-coldleadstolucidYangfailingtorise , hencediarrheaoccurs . Stomach-heatmay resultinfailureofdecendingofthestomach-qi , thatitproduces vomitting.Sincedisturbanceofthespleenandstomachinascendinganddescendingcausesepigastricfullness,thereforevomitting,diarrheaandfellingfullnessintheabdomenoccur .The3 recipesareappliedvariouslyonthebasisofthedifferentSymptoms. Results: Asthecourseofthediseaseofulcerativecolitisislong , thediseasehastheconcurrenceofbothdeficiencyandexcess,elimination easelyimpairsthevital-qi andreinforcementeaselypreservesthepathogenicfactors,there forethediseasemustbetreatedbymediatingrecipes.Inthecourseofthedisease,whetheritisdeficiencyorexcess,dampisalwayspresent,whichmaybeeithercold-dampordamp-heat,sothateliminatingdampisaveryimportamttherapy.InTreatiseonSpleenandStomach writtenbyLI Dong-yuan ,heresolutelyopposedtreatingdampwithtastelessdiuretics,because"usingrepeatedlytheprescriptionshavingloweringactionshouldmakeyang-qi tobeexhausted , thoughyinghadbeenrecovered,thatthe wind-drugshadtobeusedinordertocurediarrhea ".Thesatisfactoryresultswereobtaineronthebasisofthedirectionsin TreatiseonSpleenandStomach.Bloodstasisisapathologicalproductandalsoasubstancemaking thecourseofthediseasetobelong,hencetheetiologicfactorsofbloodstasishadtobegotridoftomakethedegreeofillnesstoberelieved.
Keywords:Ulcerative Colitis;Pungentdrugsfordispersionandbitterdrugsforpurgation;Banxia Xiexin decoction;Shengjiang Xiexin decoction;Gancao Xiexin decoction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难治的慢性疾病,在西方国家比我国多见。据统计每10万人群中发病率为:英国799;德国109;法国110;瑞士17.6;新西兰41.3;美国42[1]。据世界医学杂志报道:在美国约250000人患病,其年门诊量25万人次,住院数2万人次,每年损失100多万工作日;我国尚无精确统计,但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太原学术研讨会报道为3065例。经检索1997年各杂志对UC报道文章300余篇,不完全统计其病例数约2500例,在此前40年报道不足1000例,显示该病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笔者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运用辛开苦降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将笔者的体会介绍如下。
1 辛开苦降法概要
1.1 历史沿革
辛开苦降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张仲景列“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是辛开苦降法的先河,用于痞证的治疗中。此后,成无己、尤在泾等在诠释半夏泻心汤时对辛开苦降有关内容进行过论述,特别是明代医家张秉承明确指出“半夏泻心汤”中“黄芩、黄连与干姜”的配伍时“一升一降,一苦一辛”,对辛开苦降法的实质已有所论及。“辛开苦降”法的明确提出当首推叶天士,叶氏继承前贤经验,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了“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的论点,认识到辛苦合用则“苦寒能清热除湿”,“辛通能开气泄浊”,并在辛开苦降法原则指导下化裁出多个治疗脾胃及湿热诸疾的泻心汤类方。继之,吴鞠通也认识到“非苦无能胜湿,非辛无能通利邪气”。提出了“苦与辛合能降能通”的论点,揭示了辛开苦降法的实质内涵。至此,辛开苦降法的确立日臻完善[2-3]。
1.2 立法及特点
辛开苦降法是仲景治疗外感热病以脾胃为本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枢纽运转,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之运行。若太阳病误下,苦寒药物损伤脾阳,或素体脾胃虚弱,正气抗邪无力,于是热由外陷而寒自内生,寒热错杂于中焦,脾胃升降因而失和,从而出现一系列气机逆乱,阴阳不和之临床见症。如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脾不升清而有腹泻肠鸣;上下阴阳不能交通又见上热下寒证,寒热互结心下更见心下痞满之症等。然无论临床表现如何,其病机总以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为特点,其病因不外乎寒、热、湿几个方面,其性质则虚实并见,标本同病。而施治用药,纯用苦寒之品直折其热,则脾阳愈伤;妄投辛热之剂专祛其寒又更助其热,皆非病机所宜。仲景则遵《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旨,以辛热祛寒与苦寒清热药相互配伍组方。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
(1)调整气机升降: 顺应生理特性。辛温药,辛主宣通,能理气健脾开痞,温能温阳散寒;苦寒药,苦主降泄,能泄痞健胃,寒能清胃中之郁火,辛苦同用,能达到清热和胃,顺气降逆,使中焦痞结得开,呕吐能平,气机升降得宜。
(2)反佐从治:①去性存用增疗效,② 寒热互制防过偏,③通达阴阳开格拒。若用大剂量的辛温药或苦寒药治疗寒证或热证,病人不能受纳药物而发生格拒情况时,可按“从治”之意,反佐少许相反性能的寒药或热药作为引导。辛开苦降法之代表方剂半夏泻心汤始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其所主之证为少阳误下,脾胃气伤,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不利,升降失常,阴阳不调,寒热互结,中焦痞塞不通之痞证。方中半夏、干姜,味辛性温,行走散通,可助脾气上升。相须为君,以辛助辛,辟阴通阳,开泄湿浊,畅通气机。辅以黄芩、黄连,苦寒沉降,下气燥湿;二药寒凉,遏制辛燥之药化热之势,又可救弊于已成,清泄湿热内蕴中焦之证。四药相合,辛开苦降,燥湿和胃,协同受理中焦。此外,在重剂祛邪的同时,兼以扶正补虚,固护胃气。以人参、甘草、大枣为佐使,补中和胃健脾,可迅速恢复受损之胃气。全方配伍,辛开苦降甘调,泻不伤正,补不滞中,气机通畅,升降复其司职,清浊归还本位。
总之,辛开苦降法是仲景在《伤寒论》中运用较多的一种重要治疗法则,主要运用于邪热与寒、痰湿等互结中焦,胃气壅滞,升降失调,肠腑不和,肝胆疏泄不畅,以致胃肠、肝胃、胆胃不和,表现为心下痞满,脘胁疼痛,呕吐酸苦等症的寒热不调一类病证。辛开苦降法应用中药药性、药味的配伍,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伍灵活,变化多端,遣方用药,丝丝入扣,依本法组成的方剂,有的药是味数之差,有的仅用量之变,历经千年,久用不衰,依一法而应临床之多证,恰当精妙,疗效卓著,不仅为后世医家之典范,而且在今日临床实践中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另外,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将病机属于寒热不调的一类证,不管在哪一经出现,不论是寒热互结,还是上热下寒,尽管在具体病证中,病变部位不同,寒热多寡不一,皆本《内经》旨义,治法与组方用药,都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为原则。诸如上述各方都是根据这一治则组合的。正如清•何梦瑶《医碥》所云:“寒热并用者,因其人寒热之邪夹杂于内,不得不用寒热夹杂之荆,古人每多如此,昧者訾为杂乱,乃无识也。”此乃中医治病求本之根本法则也。纵观当今诸病,慢性杂病已跃居首位,此类病证,病因病机大都寒热夹杂,虚实兼有,单纯用温、清、消、补等法已很难奏效,只有针对复杂病机,施以复杂之治法和相应的方药,才能取效。[4]仲景此法是很值得我们深入领会、研究应用。
2 对3个泻心汤及“辛开苦降(泄)”法的认识
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许多著名方剂,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显著,沿用两千年而不衰。其中,不少方剂体现了辛开苦降之法。具有辛开苦降作用的用方大致可分为辛苦温与辛苦寒两类。
《伤寒论》中的5个泻心汤,都是针对“心下痞”而设,其中大黄黄连泻心汤证、附子泻心汤证,属“热痞”范畴;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属“寒热错杂痞”范畴。这里重点讨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寒热错杂痞的成因,是脾与胃的升降之机不利所致。脾主升,胃主降,中焦气机调和。若脾升与胃降两个方面失调,则气机痞塞于中焦,出现心下痞证。换言之,心下痞证的成因关系着脾和胃两个方面,所以在认识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的寒热错杂之情时,既不能离开脾,也不能离开胃,不能单纯责之于脾之不升或胃之不降,而应该同时考虑。在认识寒热之邪错杂于中时也应如此。首先应明了,所谓“寒热错杂于中”,绝不是寒与热两种邪气同时存在于脾和胃,而是寒与热两种邪气分别存在于脾和胃,存在于不同的脏腑中。对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来说,所谓“寒热错杂于中”,不是脾寒胃热,就是胃寒脾热。以药测证,这3个泻心汤中,均有辛热之干姜和苦寒之黄芩、黄连。仲景用干姜温中补脾阳(见理中汤)、以黄连、黄芩清胃热(见大黄黄连泻心汤)[5]。所以,所谓半夏泻心汤类的寒热错杂心下痞,实际上是脾寒与胃热两个方面的错杂。脾寒则清阳不升而腹泻下利,胃热不降则呕,脾胃升降之机失司则气机痞塞于中,心下痞乃成。因而寒热错杂的心下痞证的临床表现为上见呕(恶心),中见痞,下见利。应当依据不同的情况使用。
2.1 半夏泻心汤证(痰气痞)
临床表现:心下痞塞不适,呕吐或恶心,腹泻、每日2~3行、不成型,脉弦滑,按之无力,舌苔白腻。
治法:和胃涤痰,调中消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
方义与分析:《伤寒论》所载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因误下以致脾胃升降失调,寒热互结,出现心下痞满的病变。本方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寒热并用,治疗心下痞满颇有佳效。属于“八法”中的“和”法。它与小柴胡汤仅一药之差,小柴胡汤多一味柴胡,半夏泻心汤无柴胡而多一味黄连。所以,一和少阳之气,一和脾胃之气,为后世医家开辟了和解法的治病途径。半夏泻心汤又是治心下痞的代表方,因为半夏有治“伤寒寒热、心下坚”的特长,而成为“心下痞”的代表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心下痞”由脾胃阴阳之气不调而起,阴不得阳则生寒,脾寒不升则作泻;阳不得阴则生热,胃热之不降则上逆。溯其原因,又在于脾胃的斡旋无力,枢纽废弛之所致。因此,方中半夏辛开以散痞气之结,起到和胃降逆作用;干姜辛散温中;黄芩、黄连既可苦泄苦降,又可清热燥湿,用以降胃气之逆;人参、炙甘草、大枣以温补中气、健脾益气,以助升降之力;七药合用共奏辛开、苦降、温补之能,和解心下寒热之纠纷,以利二气往来之路。所以,方中寒热并施、补泻并赅,以调和脾胃,则心下痞自已,下利自止。
半夏泻心汤是一首集辛开苦降、寒热补泻于一体的方剂。方中半夏、干姜味辛性温,能行能走,能散能通,可助脾气升。在方中相须为君,则以辛助辛,辛甚气烈,辟阴通阳,药宏力专,其畅通气机,开泄湿浊之力尤猛。辅以黄芩、黄连,苦寒沉降,下气燥湿,助胃气以降,使垢浊滞气以下而泄,氤氲之湿随燥而化,且二药寒凉,性存于味,既能防患于未然,遏制辛燥之药化热之势,又可救弊于已成,清泄湿热内蕴中焦之征。四药相合,辛开苦降,燥湿和胃,协同发挥燮理中焦,恢复中焦气机正常升降的作用。此外,由于误下伤胃是诸证产生的根本,故当在重剂祛邪的同时,兼以扶正补虚,顾护胃气。故仲景以人参、甘草、大枣为佐使,味甘补中、和胃健脾,在方中联合应用,可迅速恢复受损之胃气,助脾胃之气运转舒展。胃气得充,中焦得健,则升降复常藉气机流转之力开痞散结;且气催药势,助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之属苦降辛通。全方配伍,辛开苦降甘调,泻不伤正,补不滞中。使脾胃调和,气机畅通。升降复其原职,清浊归还本位,最能体现仲景组方用药的圆机活法,也能展示辛开苦降法的精义所在[6-7]。
2.2 生姜泻心汤证(饮气痞)
临床表现:心下痞硬,时时嗳气、带有“食嗅”味、腹泻(比半夏泻心汤证症状重)、肠鸣、或胁下疼痛、脉沉弦无力、舌苔多呈水滑。治法:补脾和胃,温散水饮。
方药:生姜泻心汤(生姜、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方义与分析:
生姜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功能调和寒热,散水治痢,和胃消痞。主要用于治疗水热互结,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之症。其主治的痞证为少阳病误下伤中,水热互结于心下所致。生姜泻心汤是由半夏泻心汤减干姜用量,加生姜组成。此因痞夹饮气,非生姜不能健脾散饮而消水气。清人吴谦则主张本方加茯苓以利水饮,验之临床其可信。方中生姜量大为君,功在通阳散结、涤饮,配以半夏可加强开结、消痞、涤饮之功。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意在寒热并用,有辛开苦降、消痞散结、和中止痢,加强其清热燥湿止痢功效。人参、甘草、大枣相配意在甘温补益脾胃之气。《施氏续易简方》认为,治大病新瘥,脾胃尚弱,谷气未复,强食进多则停积不化的“食复”,症见干噫食臭、胁下有水,腹中雷鸣、下痢发热最相适宜。实验研究已经证实生姜泻心汤试验组大鼠肠黏膜下层水肿带较模型组轻微,证明本方剂不仅减轻了燥热之性,又加强了化散水气之功,止泻同时又不致便秘。同时,已有资料证实药方中人参、大枣等健脾益气药物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化裁―― 加用生姜而减干姜用量。生姜有和胃散水消饮之功,钱天来谓之“辛而能散,温而能走,故以为宣扬开发之主,流通其郁滞阴浊之气,鼓动其传化转运之机。”周岩曰:“散逆气,逐阴邪……生姜尤不可缺。”水为阴邪,得辛则散,故仲景每用生姜发散水气。本方以生姜为君,且干姜、半夏辛散之品同施,则其和胃散水消饮之功更倍于平时。此外,生姜味辛性湿,黄元御谓之“疏利通达,下行肺胃降浊阴,善止呕哕而扫腐,清宫除道之力虽为迅速 ”故方中生姜不仅能和胃散水,且可与半夏、干姜开散痞结,降逆泄浊;合黄芩、黄连、人参、甘草之属共达辛开苦降甘调之效。此外, 由于本方以四两生姜为君,故仲景减少了干姜的用量。其目的,一则防辛散太过耗气伤中,二则可免寒热之气有所偏胜。
2.3 甘草泻心汤证(客气上逆痞虚痞)
临床表现:心下痞硬、胀满、心烦不得安、腹泻、日数十行、肠鸣、水谷不化、脉来濡缓、舌质淡、苔薄白。
治法:和胃补中,消痞止利。
方药:甘草泻心汤(炙甘草、大枣、人参、干姜、半夏、黄连、黄芩)。
方义与分析:用以治疗脾胃虚弱,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下利频作,水谷不化等症。功能平调寒热,补胃散结消痞。其主治的痞证为半夏泻心汤证再度误下、胃气重伤所致。治疗采用寒热并用、补胃散结消痞的方法。甘草泻心汤,即在半夏泻心汤原方的基础上加重甘草的用量。该方证的形成,是由于误下伤中,胃气不和是痞硬形成的根源, 胃虚气逆,升降失司是诸证产生的基础,气机不畅,湿浊壅聚是运纳失常的产物;反复误下,屡伤中气是病状加重的因素。故其治疗当安中缓急,标本兼顾 方中重用甘草四两以为君,收益胃补中缓急之效[8]。《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急者缓之”,“以甘缓之”。甘草味甘性平,功擅缓急和中,重剂用之则缓急懈痉之力更强,况伍以人参、大枣甘缓平和,补中守土,使药入胃后,先缓急迫呕利之势,兼补屡下中气之虚,中气得旺,脾胃有主,使半夏,干姜、黄芩、黄连才能发挥其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作用。
从以上3个泻心汤来对比,他们发病的特点,都具有“痞”和“下利”,其中甘草泻心汤的痞、利程度为最重。其不同的是半夏泻心汤证兼有呕吐,生姜泻心汤证兼心烦不得安。临床应用时,并不拘于“呕而肠鸣,心下痞”或“但满而不痛”,只需抓住虚实寒热错杂之证,皆可临证加减用之。
为什么用3个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呢?因为,绝大多数的溃疡性结肠炎会出现下利(腹泻)、腹部痞塞感(不适闷胀感)以及肠鸣等症状。因此,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表现选择应用这3个泻心汤。
3 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医理论认识
对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侵犯大肠(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以大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肠道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目前研究尚未明确其发病的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烂,或伴黏液或脓血,里急后重,腹胀腹痛、肠鸣等,属中医“泄泻”、“久痢”、“休息痢”、“痢疾”、“肠癖”的范畴。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古代文献中有许多与之相似的描述,如《内经》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腹横闭塞,下为飧泄”;《伤寒杂病论》云“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时复发者,以病不得尽故也,当下之”;《诸病源候论》云“休息痢者,胃脘有停饮邪气或动或静,故其痢乍作乍止,谓之休息痢也”。根据UC以慢性发病最为多见的发病规律和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的病势转变及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的症候学特征,将其列为中医的“休息痢”中较为恰当。
中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多因饮食所伤,或(和)情志失调,或感受外邪,导致脾胃受损,纳运失常,水谷停滞,湿郁热蒸,下注大肠,湿热蕴结,阻滞气血,与气血相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司,肠络受损,腐败成疡,化为脓血,混杂而下。
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为脾虚,胃热为发病之本,湿热为发病之标,血瘀肉腐为局部病理变化。初起多为气滞湿郁,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脾胃大肠,实证居多。日久不愈,脾胃受损,易转为湿热夹杂,多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从临床的舌象看,患者多为舌淡边尖有齿痕,舌苔多为白腻或黄腻。但患者多遇寒凉即发病。由此可见,是脾有虚寒,胃有湿热,乃脾虚胃热、湿热蕴结之象。虽病位在大肠,但其属脾胃系统,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黄帝针经》云:‘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皆属足阳明胃’,……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营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所以,UC的辨证应以脾胃为核心,同时临床也有脾胃不调、寒热错杂的表现证实了这一点。
另外,从UC的临床过程看,多是缠绵难愈,病程较久。根据叶天士的“久病入络”的理论,推测病人有“瘀血”的病理改变,根据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充血、出血、溃疡等病理改变,也证实“瘀血”的病理存在。
因此,判断UC的病理变化是脾虚胃热、湿阻血瘀、寒热错杂。
4 应用“泻心汤”的体会及理解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中,均有辛热之干姜和苦寒之芩连。仲景用干姜温中补脾阳,以芩连清胃热。因此,所谓半夏泻心汤类的寒热错杂证,实际上是脾寒和胃热两个方面的错杂。脾寒则清阳不升而腹泻下利,胃热不降则呕,脾胃升降之机痞塞于中,心下痞乃成。而见呕、利、痞之证。根据其症状的不同,三方可以变化使用。很多临床报道提示,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都取得了理想疗效。由此可见辛开苦降法不仅适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对于其它原因导致的脾升胃降功能失常,都可以用此方随症加减治疗[9]。由此可以看出辛开苦降实乃治疗脾胃病之大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有学者提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应具有以下几点作用:(1)抑制细胞因子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2)能抑制增生反应和IL-2的产生;(3)能抑制肥大细胞所释放的炎症介质;(4)能减少干扰素和FNF-a联合作用所致的杯状细胞损伤;(5)能清除结肠黏膜花生四烯酸的合成;(6)能清除氧自由基[10]。
用半夏泻心汤等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其对黏膜的保护作用有关。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对半夏泻心汤进行的药理试验,发现半夏泻心汤的确具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理学基础。如:(1)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半夏泻心汤具有明显清除O和OH等自由基的活性,并可阻碍自由基生成系统[11]。(2)抑制前列腺素样物质等炎症介质生成:加濑义父的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对大鼠大肠黏膜中前列腺素E2具有抑制作用,而其作用与剂量有关。(3)止泻作用:加濑义父的研究还发现,半夏泻心汤对炎症性腹泻具有抑制作用[12]。(4)具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具有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使之趋于平衡的作用[13]。(5)具有诱导消化系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14]。以上几点药理作用有利于UC的治疗,并可作为临床参考。
目前中医药治疗UC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些疗法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尚存在许多问题:(1)中医辨证分型无统一认识标准。(2)科研设计不尽合理:对照组选择不合理,缺乏公认标准分组;病例样本分配缺乏随机性,可重复性差,缺少盲法,前瞻性研究。(3)中药药理研究仍较肤浅,选方用药缺乏针对性,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仍不多,拆方研究少。(4)远期疗效报道少,故远期疗效尚难肯定。从临床角度来看,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方法多样,副作用相对较少[15]。总体来看, 中医中药临床治疗近期缓解率约30%~95%,总有效率为88.7%~100%。但是,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寻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及现代医学取得的成就,对中医药治疗UC的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1)抗氧化作用;(2)调节NO异常;(3)抑制炎症介质,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血液高凝状态[16-18];(4)细胞凋亡;(5) 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细胞免疫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5 结 语
仲景的著作中,有许多方剂是具有辛开苦降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如三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等。但三泻心汤的辛开苦降(泄),专作用于脾胃,属于“和”法。在此基础上,抓住UC的“下利”和“痞满”两个特点,而应用3个泻心汤。
5.1 抓住病机要点
①脾虚胃热,寒热错杂―“痞”、“利”、(呕)―辛开苦降(泄);
②湿邪阻滞,与胃热相合,而成湿热,愈加缠绵―舌苔黄腻―清热化湿;
③“久病入络”,瘀血内阻―病程长、便血、镜下肠黏膜充血―行气化瘀。
5.2 用药体会
①本病病程缠绵,虚实夹杂,攻则伤正气,补则益邪,故必须用“和”剂以治之;
②本病或虚或实,“湿”的存在往往贯彻始终,或为寒湿,或为湿热。所以,祛湿亦为治疗大法。但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坚决反对治“湿”,用“淡渗之剂治之”,这是因为“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故必用升阳风药即差”(调理脾胃经验)。故在临床实践中,接受《脾胃论》的指导,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③“瘀血”是病理产物,亦是使病程缠绵的致病物质。治疗上必须阻断产生“瘀血”的原因,清除“瘀血”,使病情转入良性的轨道。所以,在上述的基础上,加用“行气活血”的药物。
5.3 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体会
①认真研读,深刻领会:经典著作年代悠久,言简意赅。但文字晦涩,不认真研读,无法体会古人的精神实质;
②经典著作或名著之间互参:对于经典著作的理解,我们可能不如古人之间理解的深刻。如:关于《内经》对脾胃的认识,恐怕多数人不如李东垣理解的深刻。对于“辛开苦降(泄)”之法,也不如李东垣理解的透彻。对于“瘀血”的产生,也不如叶天士、王清任认识的深刻;
③参悟:古人的著作之间,表面看是联系不大的,往往都遵《内经》之旨,而且有些著作表面是专著,而实际杂病亦在其中。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把两个以上的看似无关的著作中的内容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 布图雅.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3):68.
[2] 张庆荣,买买吐松.“辛开苦降法”初探[J].天津中医药,2005,5(22):428.
[3] 张仲景,述,王叔和,撰次.伤寒论[M].钱超尘,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李怀生.《伤寒论》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初探[J].光明中医,1998,4(1):22.
[5] 赵鸣芳.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思路及作用机理分析[J].江苏中医药,2005,10(26):210.[6] 杜作栋,玉英.半夏泻心汤及类方证因机辨析[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5(12):363.
[7] 张海啸,史载祥.半夏泻心汤的临证应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6,4(21):205.
[8] 李福章.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124例[J].光明中医,2006,11(21):11.
[9] 魏玮.辛开苦降法与脾升胃降[J].中医杂志,2004,15(9):715.
[10] 李桂贤.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0):27.
[11] 吴发义,顾武军.半夏泻心口服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大鼠血清MDA和SOD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6):14.
[12] 加濑义父,早川晃正,石毛敦,等.半夏泻心汤止泻作用研究[J].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5,46(6):92.
[13] 温武兵,张桂珍,叶向荣.半夏泻心汤调和胃肠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2):66.
[14] 刘喜平, 李沛清.半夏泻心方配伍与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关系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中医杂志,2006,2(47):135.
[15] 连建学,刘宏平,刘卫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J].陕西中医,2006,2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