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历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的发展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的发展历程

农业的发展历程范文1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发展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水资源短缺,降水分布不平衡,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使农业生产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变,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有水库大坝的灌溉工程、消除洪涝灾害的各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水利建设工程,这些过程不但能够保障农业的高产、高效,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但关系着农业生产的未来的发展,农村的经济腾飞,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着长足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也有了大幅度的进展,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我国能够更好的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有了很大的保障。总起来说,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意义非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华民族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伟大的中华儿女和自然界的许多灾害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艰苦的斗争,尤其是水灾和旱灾,如大禹治水,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所以,只有通过抗洪救灾,疏通水道,发展水利工程,才能总结治理洪涝灾害的成功经验,也才能更好的造福人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从上一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的耕地面积就开始减少,但是,水利建筑工程却有很大发展,灌溉面积也出现成倍增加。由于一些先进的灌溉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彻底解决了我国粮食缺乏问题。使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并奔向小康。所以,现代农业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这也是我国的设计要求。

第二,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更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即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三农”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我们国家的富强。所以,只有很好的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为工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打好基础,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国际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我国的很多农副产品大都来自于灌溉良田,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直接影响着灌溉耕地的变化,从而对农副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受到灌溉农业用水量的限制,因此,只有合理利用灌溉水源,才能增大灌溉面积,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这无疑给水利工程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灌溉水源,实行低消耗高能效的灌溉技术和水利工程设施,是我们水利工程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使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协调一致,才能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更加和谐幸福,社会更加稳定发展。

现代农业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连,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制定以下几点措施:

(1)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有长远规划,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所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根据本乡镇或自然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同时,各政府主管部门要抓住重点、统筹安排,按步骤、有计划的合理配置水资源,要讲求实效,加强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设计施工,使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和管理规划更加合理、科学、有效。

(2)积极招引资金,打开投资之门,推动农村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第一,要力争国家政策性资金的使用,从而使农村综合工程开发资金和大型灌溉工程配套设施的后续建造等资金的应用,逐步实现改造盐碱地,改造中低产田变为优质良田,灌溉区域建筑物的维护和建设,分步对灌区设施实行改造,使灌溉地区的主体工程和田间灌溉设施有序统一,灌溉能力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资助基金,按计划、分步骤的对一些旱地、洼地、沙荒等进行全面治理,同时要对农田里面的水利工程和水渠进行系统的节水施工改造,进一步提高田间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使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向着现代农业的高水平发展。另方面,要扩大招引资金的渠道,尤其是一些乡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改造和建设,在政府资金补助的同时,积极引领农民力所能及的投资并义务出劳动力,最大限度的推动农村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

(3)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推行新技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化资源,建立起合理的、准确的网络化系统。充分利用各灌溉区域水资源,尤其利用好喷灌、滴灌等现代节水技术,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大力兴修水利,才能提高灌溉质量,为现代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也提高了防止洪涝灾害能力。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有足够的技术资源和资金,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为实现人民达到小康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农业的发展历程范文2

1水利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健全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各种各样的粮食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国家统一修建水利工程,有利于降低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的成本,防止农民在开渠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帮助他们避免了自己开渠灌溉的麻烦,降低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成本;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多样,而且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国家中的水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河势,改变农业灌溉的水质和水温,使其变得更加有利于自然灌溉。健全的水利工程更有利于为各种鸟类和水禽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地,提供更好的避难所,而各种鸟类又是许许多多农业害虫的天敌,进而更好地保证农业生物链的正常运行,而这则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进而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更有利于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部分环保技术措施有利于各种动物的快速成长,有利于各种植物的快速生长,从而有利于维持农业生态平衡,大大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2防止农业生产遭受洪涝灾害

作为产生农业生产研究人士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我们都知道农业生产最怕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力巨大,而国家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措施,不断建立比较完善的防洪体系,而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各种措施都这些有利于防止农业生产遭受大型的洪涝灾害,在枯水期或干旱季节的时候,水库可以放水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灌溉水,防止大片农作物枯死;而在洪水期或将于充沛的季节,水库可以贮蓄多余的雨水并对洪水进行拦截,以更好地防止降水过多或洪水泛滥而淹没大片田地,造成农业破坏,同时贮蓄在水库的水更有利于在旱季的时候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更有利于保证广大农村地区的安全。

3有利于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粮食生产的多样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在粮食方面也要求五谷杂粮都要吃,在蔬菜方面也要求进行绿色生产和多样化生产,以保证身体的健康,而这无形中要求农业生产的多样化,要求农业生产的高产量,而作为促进农业生产高产量的重要因素—水利建设便显得更为重要,不断加强水利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产生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水利基础的保障,为各种粮食生产和蔬菜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改变广大农民群众靠天吃饭的消极现象,提高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多样化。

4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来源

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短暂的时间性的就业,增加他们的额外经济来源,而这不仅有利于自己他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使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来投资于自己的农村生产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所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各种农业生产工具,而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而粮食产量的提高又再一次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来源,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其余的则用于农业生产,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5结语

农业的发展历程范文3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现状;重要作用;发展策略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对促进农业发展、人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当今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节水抗旱技术等进行简要分析,并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提供几条可行性建议,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1 农业水利工程

为了达到防洪、灌溉、除涝、供水、发电、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而修建的所有工程的统称。用于控制、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及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能培养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作出贡献。

2 农业水利工程的现状

2.1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无法满足水利建设技术、管理的需求。由于工作条件艰苦,且待遇相对较低,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国有水管单位的42万职工中仅有15000人是高级技术人才,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一点,我国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高级人才极其欠缺。

2.2 农业水利设施不完善

我国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都是之前建设的,大多都是一些小型工程,这些工程的设施都已非常老旧,有的甚至都超过了使用的年限,对设施的维护、维修力度不够;另外,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足,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改造水利工程是一项异常艰巨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地方政府对支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资金支持。

2.3 对农业水利的规划不够完善

农业水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只有制定一个详细的、科学的、长久的规划,才能实现农业水利设施的长久使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很多水利工程都缺乏完善的规划,对水利工程规划相关的衔接工作做的还不够好,甚至对于建设的核心区也没有一个全面的计划,这样就造成建设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例如:建设目标不明确,难以控制进度等。

3 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3.1 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水利工程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就是粮食,而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可以建设农村饮水工程来保障农民的饮水,供水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减少或避免各种流行疾病的产生,因此,农业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人民增收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3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生态文明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或缺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为防洪、供水、生态等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要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4 农业节水抗旱技术

4.1 节水抗旱栽培技术

深耕深松技术指以土蓄水,进行深耕深松,以便加厚土层,增加土壤的透水性,从增加土壤的蓄水量;选用抗旱的农作物品种,也可以达到节水抗旱的目的;在旱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5%左右,因此,要合理增施有机化肥,以肥补水,降低单位产量作物的用水量;防旱保墒的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耕种技术保持和维护土壤的水分;地面覆盖保墒技术,可选用一些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覆盖,例如:薄膜、秸秆覆盖。

4.2 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像田间地面灌水、管灌、波涌灌溉、畦灌技术等。其中,田间地面灌水技术可以节水20%,在习惯大水漫灌的的地区,可进行推广使用,长沟改成短沟,可以有效控制田间灌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水的利用效率;也可采用管灌,一般可节水40%左右;采用地面灌溉技术和微灌技术,可节水80%以上。

5 发展策略

5.1 加强整治

要对农业水利工程和设施加强整治,对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田的灌排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5.2 进行总体的规划

为了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就要根据我国新增的粮食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规划,由市、县组织,各乡镇负责实施,编制灌溉区总体规划,增加灌溉渠道和配套设施等,保证不打乱自然排水流势,立足实际,合理布置灌溉区,例如:在资源充足的地区,科学选择沟、渠,新建一些灌区,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农田灌溉面积,也为农民灌溉农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灌溉农田投入的成本。

5.3 改进、完善农业水利新机制

对于完善农业水利工程新机制,需要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优势,要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财力的支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议市、县将中小型水利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每年拨出专款,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另外,政府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建设水利工程对农民的好处,进而激发农民自动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去,有利于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问题,有利于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

5.4 以重点县水利工程建设带动其他水利建设

为了扩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范围,就要加强重点县的水利工程建设,以拉动其他地区水利的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以保障农业正常生产,实现旱涝保收的目标。

5.5 实施水利惠农政策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按照区域面积,实施惠农政策,例如:实施电费、水费的补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实施水库管护财政补贴,确保水库正常运转,避免大旱之年无水可用现象的发生。

5.6 积极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

加快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像小塘坝、小水池等。建设时,要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管道输水等,增强抗旱的范围和面积。

6 结 语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论述,进而对其重要作用和农业节水抗旱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农业水利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魏为.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分析[J].湖南农机,2011(01).

[2]于德军.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0).

[3]毕英波.对农业水利工程作用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

农业的发展历程范文4

一是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目前全市特色产业面积达到911.5万亩,其中核桃317.8万亩、花椒199万亩、油橄榄24.4万亩、中药材92.24万亩,栽植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占有较大的份额;蔬菜、茶叶、苹果、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的基地面积也持续扩张,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二是特色农业产量效益稳步增加。全市特色农业中种植业产量达到300多万吨,其中核桃5万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花椒3万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中药材12万多吨,占全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油橄榄鲜果6000多吨,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色农业产业收入占比50%以上。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不断深化。认定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5户,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户。四是特色农业市场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培育形成了成县小川核桃市场、武都北茂花椒市场、宕昌哈达铺药材市场、文县中寨纹党市场、礼县盐官牲畜交易市场、徽县泥阳蔬菜批发市场等较大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全市创办农民专业台作经济组织达到1033个,成员总数达到7.23万人。五是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发展较快。先后制定农作物和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规范82项,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个,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13个、有机农产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陇南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六是特色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行核桃的“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科技含量。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以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科技成果应用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分类指导,挖掘资源潜力,注重品牌建设,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推动特色优势农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科技化支撑,努力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将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突出重点,优化布局,推动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科学划分产业层次,突出重点,把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作为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畜牧、蔬菜、茶叶、苹果、马铃薯确定为区域特色产业力争扩大规模;着力培育包括蚕桑、食用菌、水产、烤烟、银杏等在内的地方特色产品,提高产量和效益。从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按照“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总体框架,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四产区”就是把陇南建设成全国优质核桃的主产区;以武都区和文县临江片、宕昌沙湾片、康县平洛片、西和大桥片、礼县下四区片为中心,建设全国最大的花椒主产区;以武都为中心,辐射宕昌、文县、西汉水流域的部分区域,打造全国油橄榄主产区;以宕昌、武都、文县、礼县、西和中药材适生区为重点,建设全省中药材主产区。“五基地”就是以礼县、宕昌、武都三县区交界的高寒阴湿区和徽成盆地为重点,建设畜牧养殖基地;以“三江一水”流域川坝河谷地带为重点,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文县、康县、武都三县区交界区域为中心,建设茶叶生产基地;以礼县、西和北部区域为重点,建设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以西和、宕昌、礼县、武都为主,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多片带”就是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水产、蚕桑、食用菌、银杏、烤烟、蜂蜜等多个地方特色产品生产片带。

第二,做强龙头,延长链条,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工。采取政府扶持引导、提供优惠政策、启动民间资金、整合利用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要加快建设核桃、中药材产业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整合油橄榄、茶叶的加工企业,建立以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共同体,尽_陕改变企业小而弱、品牌多而杂的局面。加快工业园区和集中区的建设步伐,吸引龙头企业进区入园,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企业的集约发展,实现龙头企业建设的新突破。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市级、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的评定、推荐、申报工作,使更多的龙头企业跻身更高层次,享受更多的优惠待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储备等前期工作,努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

第三。健全体系,完善功能,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化营销。科学制定市场建设规划,把市场建设纳入陇南市区、八县县城以及重点小城镇建设规划之中,加快建设与城镇功能相配套,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大型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力争把武都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交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把成县小川建成全国核桃集散地,把宕昌哈达铺建设成为中药材仓储、集散基地。积极引导和鼓励能人大户、农技人员、村社干部和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供销组织等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产业基地与龙头、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真正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链条。加快建立市场管理服务体系,依托市、县区农业信息中心,联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做好市场预测预报,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和农户有关信息,为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提供良好服务。

第四,强化服务,加强管理,增强特色农业的科技化支撑。市级财政每年新增100万元,各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对适生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重点进行推广。抓好特色产业综合管理,落实核桃实生苗嫁接和高接换优、花椒综合管理、油橄榄低产园改造、中药材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蔬菜设施栽培、茶园和苹果园整形修剪、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技术。大力推广各种“万元田”和“多千田”种植模式,加快无公害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推动,逐步用新技术改造和替代传统技术。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全市8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掌握相关的特色农业实用技术和加工营销技能。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台作,大力开展特色农业的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突出抓好特色农业示范点和科技示范园建设,科学合理布点,相对集中布点,高起点制定创建标准,高水平落实创建措施,

农业的发展历程范文5

为什么要统筹统筹城乡发展?什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内涵?依靠什么来自发地推动统筹城乡发展?除了提高农产品价格和财政扶持,是否存在什么别的、更有效的途径推动城乡互动?就这些问题而言,在选择工业化战略道路的高度上,在对城乡互动之提纲挈领性地、全面地把握上,在培养和立足于政府引导市场、市场统筹城乡经济的机制上,本建议以为,我们的认识还可以更深入、更全面一些,我们的政策还可以更具有纲举目张式的战略性一些,我们措施还可以更以市场为主体一些.

我国已经制定科技兴国、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三大战略。本报告建议,把“统筹城乡发展”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大战略,并组建相应的机构如“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来协调管理。

一、中国全面工业化的实质,在于使今天的大多数农民离乡进城、安居乐业

增加现有农民收入,乃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增加现有农民收入呢?下面的简单会计式表明,关键在于转移农业人口。

农均收入=农均土地×每亩单产×农产品价格-各类税费-各种成本。

从上述的简单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到,其一,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各类负担,让民休养生息,施行与收效均较快,自当为第一要务。但是,难以从根本上推动现有农村的现代化。其二,农业科技的进步通常比较缓慢,增加每亩产量通常比提高农劳动生产率困难得多。其三,提高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是一把双面刃。且因工业化推进、社会承受程度与WTO约定等诸种限制,运用的余地和实际效果很有限。所以,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现有农民收入,在根本上有赖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设想一下,如果农业人口由现在的70%下降到20%,农均土地便上升三倍多。从而,即使价格与生产率等其它一切条件都不变,农均收入至少可以上升三倍。就是说,与已经和新近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过程相比,尽管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现代化有很多特别之处,但现代化过程的实质,均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之不断地产生、连续地转移到现代部门。

我国的工业化或现代化,在本质上,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市民化和农村的城市化。这是一个大量农民必然也必须离开自己土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农业的企业化,产生出大批的农业企业经营者;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乡村农民不断地转移为城里市民。中国现代化的完成之日,就是今天的绝大多数农民完成市民转变之时。不想看到或不想正视这个过程,不积极创造条件来促进这个过程的尽快发生与平稳发展,甚至惧怕或以各种理由来延缓这个过程,无异于惧怕和阻碍我国的工业化或现代化。

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改善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这种主张立足在“稳定”这个基点上:改善和继续家庭承包制,可以稳定农村现有经济利益格局,为离土进城的农民留一条退而可自耕自给的后路,从而保持农村现代化的平稳进行。问题在于,首先,“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的农田制度,自1978年以来,曾经是先进的、符合农村经济状况的、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但在今天的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机遇下,如前所述,已经变得相对保守、变得与农村巨变中的经济状况不符、甚至不利于农村现代化的继续。其次,在农村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农民离土进城的前所未有的巨变的今天,如果没有大量的资本注入,没有新的经济增长,只是用稳定不再先进的土地制度来求稳定,恐怕很难达成真正的、长治久安的稳定。只有以发展求稳定,把稳定建立在符合新形势、新潮流的土地制度之上、建立在更高的经济基础之上,才可达成真正的、长治久安的稳定。再次,离土进城的农民所需要的,不是一条自耕自给的退路,而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充分的就业机会。把农民绑缚在土地上,让进城的农民拖着自耕自给的辫子,是对完全的市场经济的一种恐惧,对完全工业化的一种戒备。如果能找到一种农田制度,既能保持现行农田承包制的利益格局,又能稳定地促进农民大量离土进城,岂不是更好吗?

应该重复指出,既然我们知道,无论如何,以农养农、靠农发农的路子是走不通的,提高现有农民收入的根本,在于让大量农民离土经商务工、让少量农民从事农业企业化经营。既然我们知道,工业化的实质,就在于把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上解放出来、让他们成为城市居民。那么,我们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帮助农民尽快地、稳妥地离土进城。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推进这个过程,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个“三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怎样推进这个过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怎样保持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怎样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分配格局重组的公平合理?

首先,有一个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的问题。(1)“耕者有其田”,是说让从事农业经营的人拥有土地,并不等于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所有土地。今天的大多数农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应该、也必然会放弃土地,加入现代城市居民的行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拥有土地,而在于是否能够把今天的大多数农民安全地、平稳地、尽可能快地安置到现有或新建城市里。如果能够吸引足够的资本、培养良好的条件,以利实现农业企业化、农民市民化,为什么一定要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久承包土地呢?(2)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但并非市民的最后保障。离土进城的农民所需要的,不是严格的土地保障制度,而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不是一旦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便回家种地,而是充分的就业机会。如果能够吸引足够多的资本,为进城农民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为什么一定要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拖一条退而自耕自给的尾巴呢?

我们必须消除重农主义、甚至重工主义的思想。我们重视农业,是因为农业是基础,不论从历史上发展、从经济的链条上,还是现实的关系上,都必须从农业开始。但并不是说只有农业才创造价值。恰恰相反,所谓“无商不富”,“无工不富”。只有离开农业,农民才能长久地富起来。只有转变为一个工业国,中国才能长久地富起来。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局势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

2.1已经和新近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靠的是“出口拉动战略”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已经或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无一不是沿着“出口拉动”的战略道路来完成这个转移的。所谓出口拉动战略,概括地说,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持续地超过一国出口生产能力的国际需求,在提升或保持较高城市工资水平的同时,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持续地转移到城里,直到该国基本达成现代化。

欧美日等少数列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现工业化时,当时世界上其余80%、甚至90%的农业人口具有对其工业品的潜在需求。及至上世纪后半期,为了实现后工业化和信息化,发达列强需要、也有能力将一些基本工业品的生产转移到国外,而自己成为这些工业品的进口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台、韩、新、港等国家与地区,通过为发达列强、尤其为美国生产一些基本工业品,得以达成自身的工业化。

很显然地,无论欧美日等先发达列强、还是台韩新港等新进,在各自工业化的当时,都存在一个持续地超过一国出口生产能力的国际需求,尽管出口需求的内涵因时代背景的改变而不同。例如,欧美日等工业化时的出口需求,来自落后的农业国,他们往往以血与火的方式去开拓。相反地,台韩新港等工业化时的出口需求,来自比他们先进的开发国家。更特别地,除了廉价的人力与原材料等资源,制造出口工业品的技术与资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比他们先进的开发国家。

2.2我国没有“持续超过我国出口能力的国际需求”这一出口拉动战略的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战略基本上以“出口拉动”为主,如经济特区、出口加工等。这些举施显著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迅速现代化。挑战在于,出口拉动战略,把推动国内工业化的市场需求放在国外,忽视农村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然而,如前所述,持续地超过出口能力的国际需求,我国不仅现在没有,将来很长一段时期也不会有。相反,农村需求的不足,极大地限制着国内有效需求、影响现代化进程。

很遗憾地,不仅目前、而且恐怕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我国来说,不可能存在“持续超过我国出口能力的国际需求”。这,使得我国不能、至少不能完全依靠出口来拉动农业劳力转移。

首先,我国工业化整体水平相当低,没有国际上独占鳌头的先进产品和产品群。像欧美日等少数列强工业化时对新兴工业品供给的独霸,我国不仅现在没有,恐怕可以看得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其次,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为世界四分之一,生产能力巨大无比。像台、韩、新、港等工业化时享有的持续地超过它们出口能力的国际需求,我国不仅现在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有。

出口拉动的战略,可以使首先开始工业化的列强工业化,可以使小经济体比较快速地追赶发达国家。然而,事实上,纵观印度、东南亚诸国和南美诸国等二次大战后的工业化历程,不难看出,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局势下,落后的农业大国采取出口拉动战略,尽管能够在初期比较快地推动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会加深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从而延缓和阻碍长期地、稳步地迈向工业化。

2.3统筹城乡发展,为在当代国际经济局势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之路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除了传统的、已经被证明了的、并改革伊始便付诸实施的出口拉动战略,我国还必须寻找别的更有效的战略。既然国际需求不足以大到拉动我国的全面现代化,推动工业化的需求则必须从国内寻找,或者实施某种战略来创造一个不断产生这种需求的动态环境。这个战略,在当代国际经济局势下,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现代化,并非单纯的由农业向工业化的过渡,而是一个从半农业、半工业和后工业化、半信息化向工业化、后工业化和信息化转变的复合过程。这种多个不同阶段的复合进化,不仅表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现代化发展的不同程度上,也表现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和乡村之现代化发展的不同层次上。因势利导地充分利用现代化程度的阶段性差别,东西之间、城乡之间就能彼此利用相对优势而取得比较利益。相对优势或比较利益原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发达国家将一些基本工业品的生产,包括相应的资本与技术,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国家与地区,然后自己成为这些工业品的进口国。显然不是、至少首先不是从帮助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愿望出发,而是为了、至少首先是为了从利用落后国家在劳力和某些资源上的廉价优势。以相当低或较低的成本生产质量相仿的产品,这就是比较利益。

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同样可以像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那样,利用相对优势使双方获取比较利益。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质所在。

同样地,农村和城市之间各自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和相对的劣势。就城市而言,在生产力和现代化程度上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势;但是,在劳动力和某些资源的成本上,却相对昂贵,具有劣势。相反地,就乡村而言,在生产力和现代化程度上具有不可争辩的劣势;但是,在劳动力和某些资源的成本上,却相对便宜,具有优势。

如果相对先进的现有城市将一些基本工业品的生产,包括相应的资本与技术,转移到相对落后的现有村镇,然后再从村镇购买这些工业品。这样,就能造成一个由物质利益驱动的、自发环境与动态机制,让现有城市与现有乡村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从对方取得比较利益。这就是城乡互动。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城乡互动

现在,我们已经注意到出口拉动战略的局限性,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提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但是,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在观念上和实践上,目前的主流均立足于“城市支援农村、财政倾斜农村”。例如,把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实质理解为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取消“二元”政策。在政策层面上,重点突出的是政府财力对“三农”的扶持,具体措施也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如何向农村倾斜,包括增家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新增国债投资将向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和“退耕还林”倾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等等。

其实,我们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还可以更战略一些、更全面一些、更市场化一些。我们应该突破传统思维,从提高农民对国内商品劳务的需求以促进城市工业发展的角度、从促进农民转移到城里以完成农民变市民之转变的角度,从全面工业化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和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首先,在农业劳力向非农业转移以达成现代化的意义上,统筹城乡发展包含两个相对的内容。一方面,在国际出口的拉动下,现有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流向现有城市。另一方面,更重要地,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工业品的生产以及相关联的资本、技术与人才,不断地从大中城市转移到乡镇。由此导致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城乡互动,不只是农民进城市,还包括市民下县镇和农民建新城市。

其次,城乡互动的动力,在于城乡为谋求各自的、尽可能多的比较利益。城里较高的工资收入,吸引农民争相进城。反过来,城里一些工业品的生产及其资本。技术转移到乡下,在于利用农村廉价的劳力和资源来生产质量相仿的产品,以期获得比较利益。城乡互动,不只是城市支持农村,也不只是农村支持城市,而是农村与城市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彼此支持。

再次,城乡互动的机制,是一个政府引导的、由城乡利益所驱动的、自发的市场动态过程。这样一个过程的形成与运作,政府财政的帮衬显然必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建立和培育一个互动的、市场性的机制,保持资本、技术、劳动力和资源的自发的双向流动。农村的现代化,除了必须依靠各类政府财政扶持,还必须依靠和利用市场经济下经济实体对利益的追求。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的根本战略。它汲取了“出口拉动”已有的成熟工业化战略,又发展了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城乡互动”新战略;它既包含由外部市场拉动的现代化,又强调由内生需求推动的现代化。

四、把统筹城乡发展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并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

4.1把“统筹城乡发展”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大战略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是包括出口拉动和内需推动两个方面的现代化战略。抓住了城乡互动,既抓住了出口拉动的农民进城,也抓住了内需推动的农民建城。

其次,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市场化的战略。在经济形态上,如果说,城市因过去国有程度较高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么,农村却因为半自给自足性,延缓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并不一定等于市场经济。以个体私有经济为主体我国农村,现阶段并非完全的市场经济,其健全和发展市场的问题,与城市相比,有着特殊的难度。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农村的现代化,是由由半自给自足的个体私有经济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把城里的工业品生产多、快、好、省地转移到乡下,可以改变农村半自给自足的状况,促进个体私有经济进化到现代企业经济,从而加速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三,统筹城乡发展,还是所有制结构和经营主体改造的战略。让城里资本流向农村、乡镇,一方面促进城里国有企业的改造,另一方面促进农业企业和县市乡镇企业的发展。

在产业、知识与人才培养的次序上,我国已确立科技兴国战略。为了协调短期与长期发展,我国已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兼顾东、中、西部共同发展方面,我国已确立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三大既定战略,尽管与城乡互动彼此影响、相得益彰,但没有涵盖、也代替不了城乡互动。西部开发与统筹城乡发展,都以相对优势和比较利益的原理为基础,都为摆脱单只依靠国际出口来拉动现代化的举措。然而,西部开发推进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互动互利,而统筹城乡发展则旨在城市与县市、乡村的互动互惠。

所以,有必要把“统筹城乡发展”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大战略。

4.2组建“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来协调管理

尽管城乡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具有互动发展的基础。但是,城乡互动的真正形成,仍然有赖一定的条件,比如一个利益驱动的、自动的市场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目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得政策、实施相应的协调、监管与引导。例如,农村在城市流动人口的协调与管理,转让土地后农民之市民化的各类问题,县市乡镇之城市化的诸种问题,各种支农资金的规范、分配与监管问题,税费减免与征收的规范、监管问题,县市乡镇到城里招商引资与城市企业、居民到县市乡镇投资发展的相关问题,工农产品价格的协调,等等。

农业的发展历程范文6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能力本位教育(CBE);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学英(1975-),女,河北唐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王璐(1986-),女,山东东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2010级在读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对高校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研究”(编号:DJA110289),主持人:何文章;天津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接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滨海新区为例”(课题编号:VEYP5007),主持人:张学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基于职业能力与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张学英。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1-0093-04

CBE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经历了从理论积淀到具体实践、从满足“两战”期间作战需要到与职业教育完美匹配的过程,并随着美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完善,为美国的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CBE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起源背景和发展现状、培养体系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借鉴与启示几个方面。就其产生背景来讲,现有研究多着眼于经济、社会和教育等宏观方面的需求,或仅以CBE培养模式本身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产生原因和发展历程,缺乏对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因应和互动关系的研究。然而,产业结构是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而间接决定着一个经济体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因此,本文拟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出发,探析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其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引发人才需求的变动进而促成CBE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善、普及的历程,提炼出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探索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人才需求。

一、CB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CBE人才培养模式始创于美国,指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模式,具体是指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CBE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教学,具有四个典型特征:其一,教学目标明确。它以职业分析为基础,根据具体职业的能力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共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其二,教学内容打破学科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根据岗位需要,将相关模块进行自由组合,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其三,学习过程个性而灵活。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注重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水平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其四,及时反馈且评价客观。CBE模式的教学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一学习阶段结束后都会根据各阶段的目标进行考核,使学习者能及时得到评估结果。

二、CBE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国人才的培养模式。美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农耕经济主导阶段—工业化阶段(包括工业化早期、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后期)—非工业化阶段的演变过程。此间CBE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发展、完善,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了大量适宜的人才。CBE模式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理论积淀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是CBE模式的理论积淀阶段。1776—1884年,美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在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农业人口比重、农村居民比重以及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均超过工业部门。即便是重要的工业部门,半数以上也是以家畜产品为原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直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以工业净产值超过农业净产值为标志,美国正式进入了工业化早期。

美国工业的发展使大工业生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化大生产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使管理科学应运而生。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将工作分析的思想提升到科学的层次,试图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以代替传统的凭借经验生产的方式。工作分析成为当时指导工人完成工作任务、对员工进行培训最有效的手段。这一思想进而被应用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运动早期的倡导者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在《怎样编制课程》一书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活动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现有人类经验和工作的分析,提出每项具体活动的目标,再对目标进行选择以制订计划、安排课程。

综上,美国工业化的进程催生了企业对提升员工生产效率的诉求。而工作分析作为科学管理的方法之一,能够对具体工作进行层层拆解,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学习者和员工安排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培训项目,使之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工作分析理论与教育培训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CBE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