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1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渗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而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对比,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避免对西方文化盲目接受的行为,使中西文化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吸收中实现融合,从而树立一种进步的、创新的、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2)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现在的青年学生们对英美文化津津乐道,但对中华传统文化却只字不提。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加强他们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对于一个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年学生来说,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更要教会他们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中华文化意识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通过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对比,还可以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成就感与责任心,并指明中华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这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东方文明历史,对西方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所以作为新生代的21世纪的青年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3)通过渗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英语是为了交流,这种交流不但包括普通的日常交际,而且包括信息和文化的双向沟通。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双边教学的体现不明显。而在现代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模式采用更适合于学生的多样化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在我们的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时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在以上的内容中,我们简单地分析和探讨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呢?
二、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们来说,我们除了必须完成课标要求的知识传授任务以外,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们在备课环节就应特别注意设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因为只有不断地熏陶、不断地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和精深,从而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我们所教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能润物无声地继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实现中西优秀文化的融合。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及专业素养,不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由此看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必须先要以身作则,只有教师重视了,才能无形中给予学生影响和熏陶,从而让学生能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需要新时代的新人类去继承和发扬,也才能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习更多的中华文化。
(3)在英语学科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们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即指能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因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摒弃旧思想、旧文化以及传播的旧途径,即传播传统文化必须要体现进取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2
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从世界各地沓至而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几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与精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古老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教育的工作者要做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小学语文教学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怀,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要怎样加强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提及传统文化,我们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的工具。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赋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
2.加强老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我们要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3.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
4.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3
【摘要】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以学习唐诗宋词为突破口,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途径,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在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教育家钱梦龙先生说:“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最有代表性的学科,是母语教学,它是源、是根、是魂、是传统文化的魂。” 新课程改革也对此做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传统文化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1 以学习唐诗宋词为突破口,渗透传统文化。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易于诵记,启人心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唐诗宋词的学习,让诗歌陪伴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大量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能使其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佳句。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乐学。如在教《示儿》时,先让学生查阅有关于陆游的得一些资料,激发学生探究诗人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进而深入品读诗歌的潜在意蕴。
2 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途径,渗透传统文化。
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李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杜甫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高贵品格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另外,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古代经典的诵读,让他们在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道理。教师要不断提高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不但能够把古代文化中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传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热爱了,才会去传承。
3 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4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但当今社会,大学生似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存在,从洋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就在明确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找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并且探索大学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从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方面的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方面的文化,通常一般论述的文化指的是狭义的文化,中华民族在中国创造了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传统的概念衍生而来。传统的“传”指的是历史的传递,将过去那些有用的东西一代代传递下来,是一条纵线贯穿始终,“统”有规整、统一的意思,是一条横线进行统领。传统是历史上流传继承下来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制度规范,它一直贯穿于人们发展社会的始终,并且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文明,使得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受到根深蒂固的改变,这种生存方式以及价值取向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中,转化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儒家文化以及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华民族的发展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间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并没有敌人的侵入以及残酷的战争而停止迈向胜利的步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艰苦奋斗、不畏艰辛用献血换来中华民族的独立,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融合儒家、道教、佛教思想于一体。无论在哪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总能够反映它当时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进而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完善,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保护和维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领先的优秀民族。自古以来,汉族的文化生活与少数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族一直处于农耕文化,而北方一直处于游牧文化的状态,之后不同民族之间不断碰撞,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互相尊重,促使整个民族大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伟大的四大文明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延续时间最长并且从未中断过的伟大文明,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殆尽,只有中国的古代文化生命力如此的顽强,展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绚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在其凝聚力上,面对敌人的入侵,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奋起反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这种坚强不屈的中国优良品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优良传统,带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修养十分重视
中国文化的研究对象不同于欧洲,欧洲文化研究最多的是人与物、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则把研究的重点更多的放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十分重视现实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人学的思想,经常把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放在天地间十分尊贵的地位,注重人的人格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由此而来,文学作品大都书写人和人生。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作为道德、修养极高的化身,是那些追求高尚道德境界的人们的榜样,它激励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品德和道德的修养,教育者传授给被教育者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以及怎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进而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对精神方面的崇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比如,儒家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对道德境界的追求,个人的最大追求便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最首要的就是伦理纲常的教育,文化知识的教育居于次要位置,这种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的传统教育值得我们当今社会教育届的借鉴。显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强道德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吸取积极正面的能量,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代大学生要求具有“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去学习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却对我们本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很少,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研究的很少。本属于我国的端午节,却被韩国抢先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本属于我国的牡丹花种,却被别国申请了专利,类似的事情无不在警告我们,要守住自己的优良传统文化,将它发扬光大,被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借鉴才是保护好我们传统的唯一出路。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但很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少之又少,不知道孔子为什么会受国人的崇敬,大学生们还在乐此不彼的过着外国的洋节日,却忘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学习视野
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他们经历的这个阶段正是需要汲取知识的阶段,所以,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如果置之不理,大学生可能会被其他消极反面的思潮所迷惑,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是不利的。中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先辈们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发展和创新,才会有现在这么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供我们学习借鉴,大学生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开拓思维、不断创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争取将适应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开拓了大学生的学习视觉,更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坚实基础。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使它发挥有效的作用是每个教育者应该考虑的头等大事,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大学生不仅要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更要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但当今大学生并不能接受学校强加给他们的学习方式,高校要遵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开展一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活动,例如多开展一些话剧社、戏剧会等吸引学生的兴趣,积极参加,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一直以来,人们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很重视,却往往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所以,高校要转变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长期以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使得其元气大伤,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固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它自己封建等方面的缺陷,所以需要我们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要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
(二)将传统文化知识编入教材带进课堂
高校应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相关课程,不论师范类院校还是理工类学校或是综合类学校,将其设置为公开必考课,每个同学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完成课程的学习。这样做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多一些文学素养,少一些愚昧无知,多一些文学积淀,少一些迷茫,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在高校实行教育课程改革时,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属性的学生,文科生经常学习研究的就是历史、政治、文学等等文科方面的知识,高校应该相应的为文科生加入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让他们改变之前认为自己所学习课程对未来和社会没有用的想法,因为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全面、系统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变为自己的知识。相应地,对待理科生,高校更要加大对其文学知识课程的投入力度,让其了解他们不够熟悉的文学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改变枯燥无味的实验生活,增加他们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进而提高理科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各个学院要定期举行经典文学读书会,号召学生加入进去,广泛交流,交换学习意见,这样才会给学生加深学习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开展《百家讲坛》一类型的系列讲座,让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学习之前没有接触到的文学知识,用趣味的故事形式讲出来,以便于学生接受。总之,将传统文化知识编入教材、带进课堂是至关重要的。
(三)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但当今很多高校的教师只是将任教按成是一份挣钱吃饭的工作,没有做到言传身教,所以,高校一定要把好这道关口,实行实习考核制度,严格规范上岗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另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编入教材的改革必须请教育界的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编写,制定因材施教的教育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运用科技的力量创新文化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逐渐涉及学习、生活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具有很深刻的影响。大学生正是信息科技的领军人物,因此,高校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将互联网同教学联合起来,开拓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在互联网平台上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专栏和平台,为大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便利的条件。运用网络媒体,开发中华优秀文化的软件供大学生使用,将中国传统文化抽象变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变不理解为理解,网络时代给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手段,所以,教育者要掌握好先进科技媒体的运用方法,顺利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作者:贾鹏敏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于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于运国.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案例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现状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是千年来中国各历史阶段思想融合后的产物,是全民族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经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之一,较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包容性,通过对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多种文化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保留与发展,在丰富文化思想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还启迪着人们的智慧,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陌生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而在对事物的理解方面却存在不足,因此,教育人员在向其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尽量选择基础性的知识,这对于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积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倾向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这是由以往的教学评价制度造成的。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教育部门逐渐重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我国小学生传统文化基础较差,这导致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其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即可融合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1至13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到该情况,要求各学校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认少写。只有对汉字的储备达到一定数量,才有助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与理解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所兴起的国学教育就严格按照新教育改革的要求执行,通过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等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认识最多的字。不仅如此,在认字与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对这些著作的内涵产生更深了解。
汉字的书写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除要求横平竖直之外,还要求学生做到笔顺正确,这也是在小学引入书法教学的重要原因。用毛笔书写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书法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写字如做人”,书写规范中的横、平、竖、直就是做人的规矩。中华文字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兴趣,从汉字书写最基础的观赏、临摹,直至学生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汉字的书写除了能够使学生写一手好字外,还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道德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例如,汉字结构中的包围与半包围结构代表了文化中的包容性,也在教育人们宽以待人;汉字书写时的大小不同意味着长幼有序,高低有别。对于汉字来说,它已经不单单是用来记录的工具,而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载体,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集中体现。
三、古诗文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文有特殊地位,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中就能看到古诗文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之大,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随着时间推移,传统古诗文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降低,为解决该问题,教师普遍将古诗文以故事形式进行讲解。例如,在《赠汪伦》一诗中,教师通过对当时李白与汪伦的境遇进行讲解,介绍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通过对当时场景的描绘,以一场好友分别的故事讲解该诗,使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不舍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于对该诗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因此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流畅地朗读、背诵该诗,而且能够使其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小学教室内张贴的一张张古代名人画像上撰写的各种名言警句也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内还可以通过黑板报、墙报等平台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重视诵读,情感教育。
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反复诵读的过程,通过不断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这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必经之路。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新课程改革就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诵读提出明确要求,它要求学生的诵读流畅且带有情感,对诵读内容有个人理解。然而,这里所说的诵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在以往的语文诵读过程中,学生仅仅是简单地对书中文字进行朗读,甚至不带有任何情感,教师在该方面也没有进行过多干预和引导,所以,传统的诵读方法现在看来极不科学,而这种朗读诵读也无法使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通过带有情感的诵读对内容加深理解,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责任,只有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其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使其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6
一、以文化自觉指引文化自信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而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意味自我思考,反思“传统”的重要性,并在现代化语境中认识传统文化,打通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当代学者多从中国文化发展能力的角度界定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对象,或思考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路径。陈先达教授提出:“文化的本质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载体中内在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的总体性理解基础上的。它体现在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培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其文化认同感。要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要理清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精髓和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储备,明晰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客观、辩证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判断力。
二、推进文化自信的多维度教育
通过对衡水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文化实践参与度较高,但文化知识储备极少,认知程度不高;二是虽然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比较理性,70%参与调查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西方思想对自身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三是大学生获取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虽然对现有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和活动较为满意,但对高校文化自信培育方式提出较高的期许。
目前高校都形成了较完善的通识课体系,课程内容集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于一体,有助于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储备,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但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上,应当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主意识强、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的思想特点,注重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价值及时代内涵进行梳理,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力;结合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探讨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表述方式,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现象的结合,教学内容的易吸收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时事大讲堂”等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客观且深入地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正确评判文化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
注重增强专业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将专业教育的知识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认知,注意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的建设,挖掘专业知识内容中的文化因素,促进文化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的转化,如建立董子文化教学基地;设立具有区域特色文化专栏或网络资源板块,邀请校内外学者进行学术成果的大众化表达。同时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用优秀文化滋养大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引导意识,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情感,又要自觉地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创业创新理念,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达出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数字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服饰文化地艺术创作等。
三、培育地域认同感下的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易直观地获得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高校所在地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自觉体悟优秀文化,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地域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生本地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将地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开设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体验课、中华才艺课和思想文化专题研究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同步增加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拓展到学生的第二课堂;采取多元联合教学模式,既“请进来”,又“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地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文化传承人进课堂,以更加专业的视角、直观的手法展示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走出去”,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民间创业故事和史料的整理,建立革命文化教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加强和深化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重参观重体验,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润物细无声”般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地域文化的体验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将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协同引导,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基地和产业创新基地,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地域文化的创意表达,将大学生外在的文化体验内化为思想和实际行动引导相关的专业和学生开展地域文化体验与教育产品创制类课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多层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文化体悟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简单,进入微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等获取大量的多元化信息,学生文化认知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自身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创新了文化的传播途径,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文化+数字”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自信的培育中,既要注重传播方式和途径的新颖性,又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在形式上的整合和创新。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成果,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平台,利用新媒体或自媒体进行微文化数字资源的开发,制作适合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的传统文化微视频、微课程、微图书馆;利用社交媒体的聚众效应和互动性,建立具有高校地域特色的文化公众号,拓宽学生获取文化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多层次、鲜活立体的传播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立大学生文化传播工作坊,打造导师制下的学生创新团队,基于学生的视角进行优质文化数字资源开发和建设,如传统文化微动画的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