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30-0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代代传承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意识趋向多元化,一些不利因素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某种程度的迷茫和空虚,人文素养缺失,甚至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扭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大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贯彻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热衷过“洋节”,崇尚吃西餐,用“洋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这样一些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感到困惑、悲观、失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取向,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具体表现
1.重理轻文,传统文化知识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然而缺乏人文素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一问三不知的人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在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当中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儒家文化语焉不详,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
2.重技能,轻修养,功利心重。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也没有耐心阅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业余时间往往就是上网、看电视或者参加各种对将来就业有利的培训班。不看书,不写字,使得一些人提笔忘字,读写技能退化。很多学生学习和深造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一些大学生甚至开口闭口谈钱,终日把名和利挂在嘴边。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摩擦,使人们的功利心理增强。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网络快餐文化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各类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使得大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分数、文凭、证书成为社会上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社会普遍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一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感到较为茫然。
2.学校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普及和滋润。高考指挥棒下,课业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一切唯考独尊。大学校园本应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但现在大学生主要看的书籍除了专业课本,就是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类书籍以及面试求职技巧、社交方面的书,至于提升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少有问津。很多大学生读书与求职的目的和心态非常明确和务实,他们考虑的只是获得文凭和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性知识和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和人际交往知识。
3.家庭原因。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身上寄托的期望很高,在当前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的促使下,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的思想意识。很多家长“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孩子能考高分,毕业后能找份又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父母的成功,其他事情则置之不理,概不关心。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精华。
(一)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的整体意识和爱国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因此,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与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坚持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反抗外民族的压迫与侵略,开创中华文明、建设祖国大好河山都是爱国的集中体现。
(二)“仁爱”思想和人际和谐
传统文化提倡“仁爱”,注重人际和谐,进而推广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天人合一”,强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效法天的刚健之德,君子以自强不息;模仿地的广厚之象,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思想教育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包容万物,奋发图强,争创一流,促进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同时,能够使学生确立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理念,尊重并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为开创人类美好生活空间而奋斗。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2
一、高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应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地位
学校应给与人文素质教师一定的地位,这关系到教师工作积极性,也关系到学生人文学科的学习热情。如果高职院校本着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培养理念,那么高职院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以顺利实现。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当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在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上下功夫:其一,要提高“两课”教师及人文学科教师的素质,让教师努力以其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师德去熏陶学生,塑造人格。其二,要提高专业技能课教师的人文素养,鼓励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得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寓素质教育于知识传授中,避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人为分割。
三、在课程设置中尝试开设通选课
据有关学者介绍,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当今时代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发展,均愈来愈呈现综合交错的趋势,许多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往往在交叉点和结合部出现。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借鉴通选课的设置,不失为一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逐步为学生提供一批基础扎实、学养宽厚的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对他们的全面成长非常有利。
四、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当今,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我们今天的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却遇到空前的冷落。有调查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哪怕是中文、历史专业的大学生,真正关心、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也并不多。历史和民族的虚无,使得现代大学生缺失了该有的积淀与素养。几位美籍华裔教授对中国学者说:内地教育有个缺陷,内地的留学生ABC很好,XYZ也好,也懂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一点不知道《史记》《四书》《资治通鉴》,请问,这种学生毕业后能不能为中华民族服务?华裔教授们的话表达了对中国教育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失望和忧虑。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讲:“丢失民族文化,就是丢失民族精神;丢失民族经典,就是丢失精神之源。”
五、利用文化活动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
在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创造,体会运用艺术创作的成就感。例如,我院就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去年举办了以“文明修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大学生人文素质重要还是专业素质重要”辩论赛、“挑战杯”篮球、足球联赛等活动。今年我院又开展了大力宣扬和学习洪战辉先进事迹的大型育人工程;同时在全院实行学生德育评分管理办法;通过广泛开展如英语口语演讲比赛、书法大赛、学生田径体育运动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出了一种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六、教师要及时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基本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国人的生活、工作,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影响,工业化时代的职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面临艰巨的考验。如何让传统文化时代化,成为新的精神力量,见仁见智。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因此,面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技能轻人文之误区,需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契机,促进其与职业文化融合,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基本精神的最根本点,是儒、道、法、佛等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儒家侧重于人的精神价值,旨在天人合德,尽其心,知其性,在为仁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道家侧重以人合天,要求人们能以更开阔更豁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超越物欲,“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势利导,“循理”、“因资”地举事立功,功成事遂。佛家认为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只有修炼消除欲望才能达真我,天人合一。三者指出了人的精神指向,旨在强调如何做人,无疑,为现代人的生命栖息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为现代职业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道效法天道,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其要求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目标,积极入世,修己修身,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学习,靠自己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同时,要有否极泰来之慧力。能预见事物两端,逆境中看到光明,能够变通变革;顺境中能居安思危,主动把握规律,乘时、应时,才能达到亨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自省自修,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张弛有道,才能成功立于天地,有为、有位,实现“内圣外王”。
(三)贵和持中
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深入炎黄子孙骨髓中的精神,也是朴素辩证法在中国人几千年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其强调和谐平和,恰到好处,收放恰如,不走极端。儒家提倡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道家追求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和谐,遵道而行,率理而动,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道德与功利的和谐。这些中庸艺术,都是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为人处世的高明艺术。中庸是要告诫人们做好本分本职工作,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职责,恪守职责,庸要有法,权衡把握利害,平衡各种力量,选择最恰当、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以达更高状态。要时中,合乎时宜,把握契机,行为恰切,依时权变,执两用中,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二、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基本内容
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分属文化下的不同子项,但在现代社会平台下,却能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进行一个有机融合。那就是从普识角度,进行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等的泛化融合。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道德是传统文化强调的核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如儒家积极入世,通过反躬内省、存心养性、重学与力行等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求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安守本分,在利与义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守道德底线。如墨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相爱,交相利”,德行、言谈、道术全面发展,用科学的实践精神兴利除弊。如道家“依德而行,循道而趋”,如法家“去私心行公义”,以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职业形象。
(二)职业规范
职业规范是指从事职业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及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业者要了解政策,遵守纪律,在利益、信念、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儒家的“克己复礼”,“名实相符”,法家的“刑名之学”其旨在强调遵守岗位职责与制度,自觉工作。学道家,“道法自然”,以“无为”的手段去“为”,任其自成其功,才能无不为。学儒家“敏于行讷于言”,不逾越职场规矩,中庸而为,把握分寸,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骄”、“和而不流”、“矜而不争”、“欲而不贪”、“
转贴于
乐而不”、“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惠而不费”,才能成功地在职场立德、立行、立言。
(三)职业心态
职业心态是从业者对职业活动的心理反应。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不熟悉职业环境,往往视个人心态为职业心态,导致不能更好地胜任职场工作。因此,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优势,教育大学生有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乘势待时”,“交相胜,还相用”之心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的德性、能力和优缺点,不妄自尊大、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谦逊、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一日三省”,学会反省。“外圆内方”,团结合群。“兼相爱交相利”,与人为善,包容合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懂得舍弃,服从大局,在服务、学习、奉献中实现双赢。
三、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方法
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的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在理念、平台、模式上探索,还需要将传统教育方法推陈出新,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一)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三重功能:学高、德高、技高。但近年来高职教师队伍德性素质不容乐观。学高为范,师德为上。对学生、同事、工作、社会的态度为教师德性素质基本表现,爱心、责任心、公允心等透视出其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折射出其传统文化积淀,因此,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其对学生职业素能传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教育,让教师积淀传统,熟谙时代,融会贯通,德技双馨,才能在课堂内外有机对学生进行濡染点拨,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二)传承儒家教育理念:“成人”教育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4
内容提要: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化生态 民艺 旅游资产 保护 开发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民间采风调研活动的逐步开展,作为民间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民间艺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隐藏在民艺作品背后的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不仅有着比艺术作品本身更深的内涵,而且更全面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解释民艺作品的诸多意义,它使我们真正理解了民艺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这一确切论断。民艺作为一种生活形态的存在,使我们更深切地意识到它在民间生活中的意义。作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民艺的生存发展,或演变传承,深受民间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影响,民艺的消失、衰落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换句话说,民艺的严峻现状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传统形态背景的丧失。当然,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民艺的研究、保护、拯救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民间文化、民间生活的分析和研究,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发展不应该以对传统文化的抛弃为代价。因而认识传统文化状态下、传统生活状态下的民艺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的丧失必将使艺术丧失。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关注民艺作为民间文化的存在,作为民间生活内容的存在。 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是准确的,它表现为文化的载体,展示一种文明的结果;另一方面,民艺既具备艺术形态,同时又是民众的社会活动、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生联系,它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因而我们只有将民艺还原到民众生活的环境中去,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民间的生活形态决定了民间艺术文化意义的存在,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存在,以民众的生活为依托,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民间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民间文化果实,民艺也正是这种生态环境的产物,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文化产品的研究显然是冷落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在生命力。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发展,即使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我们所关注的"文化生态"不仅是那些以保护环境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与大自然的关系,或是描述一种文化现象,而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去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被社会丢弃的人类文明,那些与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并侧重于以手工文化和民艺为重点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着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 中国传统思想长期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近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始终是协调发展的。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那就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共存,这表现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形成。历史塑造了中国人重人文轻数理的思想,但同时也塑造了一种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和人格精神。21世纪科学技术是否已发展到与人类社会相处的极致状态,文化冲突愈演愈烈,人类社会在呼唤和平、呼唤人文关怀、呼唤科学与情感精神的结合。人类生活需要物质的繁荣,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弘扬,需要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活享受,更需要人文情感的关怀,需要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协调。优秀的文化生态环境要与人类共存,并能相互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完善,相互依存,共同持续发展。如何总结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然、科学与人文整合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共荣,与文化生态共存的和谐空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人类追求自身尽善尽美的生存空间,是建立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基础之上的,同时更不能丢掉几千年文明的成果,破坏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那些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那些与人身相依的服装饰品,那些曾在中国土地上运行了几千年的车轮,如此等等,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直接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环境不能无休止地被丢弃和践踏。我们绝不能重复要科学就忽视人文,要现代化就要丢弃传统的愚昧作法,社会的发展也绝不允许以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来残害我们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为代价。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和有形的文化资产,那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审美情怀、营造法式、风水学说等,无不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终始关怀着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认为,对文化生态的认识与保护,应借鉴国际社会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经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尊重文化的时代风尚,认识社会现代化建设与文化生态的关系。以城市发展为例,按目前城市发展的速度,如果不保护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或许再过半个世纪我们的后人将无法了解中国传统的民居或市井风情,只留下如林的冰冷的水泥构造建筑物而已。如果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文化会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弘扬民族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尽管传统手工艺已走过了几千年,成为一种文化遗存,但它是工业社会的前身,在信息社会也仍有它生存的空间。21世纪国际社会将呈现出经济的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需要个性化。 我们的研究要站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里去体味逝去的亲情和温暖,否则面对民间文化我们就无法接近它、理解它、认识它,就会用片面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去丢弃它。如果认识不到位,我们不但不能拯救它,反而会破坏已经濒临危机的传统文化生态。所以改变我们以往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尤为重要,把它定位在与自然生态同样的高度,并从中认识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和人文观念的深刻内涵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文化生态环境是与自然生态相互依存的,在这里人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并构架相互联通的血脉,不要把民间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障碍而淘汰,应该认识到自然与文化,人造物与自然物都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意义,而不是把它当作历史的躯壳,而是让它服务于社会,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发达国家大量的生产、消费以及环境问题,能源消耗、资源浪费,损害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成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搞乱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而精神文化的追求却日益缺乏,劳动的传统也淡化了。为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益于身心健康,就必须保护那些已失落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用心去沟通大自然,用心去感悟文化,提升人文精神。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生态的破坏所造成的人们心境的失落,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要关注民间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民艺资料的遗存在逐日减少,一些优秀的民艺品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渐趋消亡。特别是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的民间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器用具等每年又有多少在消失,甚至人为地丢弃和破坏,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保护正在遗失的传统。假如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真的消亡了,我们会不会像忍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样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态的失衡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也在遭受着如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的破坏。韩国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抢救作为国家发展的大事,有“文化财保护法”,把艺人尊为"无形文化财";日本则称民间艺术人为“人间国宝”;德国在一些村落有各种乡村博物馆,以此唤起当地民众的自豪感;我国台湾地区制定了"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保护,派专人传习,以传世后人。我国也在1995年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学术团体和学人也投身于调研、收集和研究之中,为我们的研究、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效益,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掠夺也是残酷的,同时,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现代文化思潮、艺术样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许多也是以对我们本土文化生态的牺牲为代价的。物质生活虽然获得了富裕和满足,但精神生活愈来愈贫乏,似乎有些失落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已失落的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以此构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更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在国际大家庭中,以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形象和自尊,留住民族文化的传统,留住我们文化的精神家园,留住民族民间那朴素的民艺传承十分重要。同时,把这些宝贵的遗传,与现代社会沟通融合,服务于现代社会,融入民族文化的优秀成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也需要文化的转型,彻底打破"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的错误观念,以此形成国民的文化自觉,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如此以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就会照耀温暖我们的心灵。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永恒主题,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文化都需要引起人类的重视。在保护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人应该具有国际视野,有远大的胸怀和境界,把中国优秀的文化置身于国际大文化环境之中,在发现抢救的同时去批判地继承,在承传的基础上提炼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 新千年之始,中国推出了以我国2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景点的神州世纪游,2002年又是"中国民间艺术旅游年",其目的是宣传我国民间文化与旅游的总体实力,让国内外游客在新千年来临之际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游览与欣赏中国的优秀文化。这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表明21世纪的中国旅游将更注重文化的渗入,并将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如果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工艺产业部门都能把它们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对待,有针对性、预测性、地域性和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可以想象,它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目前的旅游环境,充实游览内容,增强文化氛围,同时又能增加创汇收入,更能吸引旅游者对旅游景点深刻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多为自然风光,缺乏人文的内容,在开发旅游项目时,让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体现民族文化特有的因素,让旅游者能亲身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识,并能参与一些民俗活动,参与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制作和艺术审美的活动,从而增强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如果旅游资源与旅游资产能同步开发,在未来20年间,我们国家再争取获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话,有可能取决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景和富有典型性的民族文化资产。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文化资产,促使自然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与地方经济同步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旅游文化资产同步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保护传统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措施之一,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与弘扬,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据有关资料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委员会公布的我国23个自然与文化遗产中,文化遗产占14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只占3个。除西藏的布达拉宫和云南的丽江古城两处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部分文化和自然遗产都集中在汉族地区和内地。我国有56个民族,目前保持少数民族特色较为典型的分布在云、贵、川、桂、藏等地区,像贵州的苗寨、广西的漓江等自然景观风光秀丽,与汉族的民俗文化区别较大,也较为典型,可挖掘的资源潜力较大, 是自然与文化生态良好的利用地和保护区。这些文化资源和遗产,除了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经典文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像在自然状态下仍比较原始的少数民族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都应是当代人珍惜的遗产。若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将保留民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已获成功的旅游名胜和准备开发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可以补充我国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之不足,使旅游产业更富有文化内涵,并营造21世纪有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几代民俗学专家、社会学家和学者以及国外的某些专家学者对中国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语言、文字、社会变迁等曾作过不少的探讨,但是对现存于民族民间的传统手工文化和民艺的研究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特别在利用民族文化优势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更明显不足。一方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正在遭受着同自然环境一样的破坏,手工文化资料的遗存逐渐减少,资料征集不仅显得落后而且越来越难,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类正在逐渐消失。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于民间的手工艺品诸如编结、纺织、陶瓷、雕刻等,以及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等遭受着自然的破坏和人为的丢弃,如果能把这些文化资产由实用转 化为旅游纪念品,或许有较大的市场和开发领域。这也是为了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让它们转化为另一种生存的方式和用途,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民间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作为旅游资产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经济建设。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少数民族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贵州一些少数民族集聚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村寨格局保持得相对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资源环境。在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十大圣地”中,西藏和贵州的黔东南地区被列入其中。近几年,贵州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先后建成了“雷山上郎德民族村寨博物馆”、“贵阳花溪镇民俗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建设方面开了先河。贵州省政府在世纪之交召开了民族村镇保护建设工作会议,与挪威合作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广泛意义上的中国生态博物馆,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发展利用了文化遗产资源。这些举措都表明,把生态文化产业和旅游的发展同步进行研究,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少数民族研究已取得建设性的成果,这是一个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基础,而旅游资产的传统文化是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的重要方面。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不仅蕴含了民俗内涵、科技内涵,又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它是传统文明的活化石,同时又体现出现代文化的特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对它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和开发对加强民族自尊心以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步伐都具有促进作用。综而言之,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是开发旅游资源资产等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对旅游文化的发展将相得益彰,对新时期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在世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个性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民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对传统手工文化的内容进行发掘和研究,其目的不仅在于从学术上和理论上进行研究,对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传播和经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研究方面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艺术学思想为指导,探讨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播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以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突出的民间村落为试点,以现存于民间的日常生产生活为考察的切入点,重点调研民间的文化与生活状态,寻找与旅游纪念品有关的工艺形式和内容,对他们的手工工具、器具、居宅陈设、服装饰品、乐舞道具等用品进行专题研究,并对民间手工艺的原材料、加工工艺、技术内涵、技艺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并以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原则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纪念品。 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方式等进行综合的考察、记录、发掘与整理,从而对民间传统手工文化的历史、现状、资源、技艺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为进一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提供部分第一手可借鉴的资料,为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些实际有效的工作。内容可以主要从旅游资产方面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主要包括编结、印染、纺织、雕刻、挑花、剪镂、刺绣、制陶以及木工、金工等。对这些手工制作工艺的考察和调研,除了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其造物思想、价值尺度、文化内涵、审美理想、加工技艺等的科学价值和人文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建立传统手工文化的档案和资料库,为今后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商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这不仅是对传统手工文化和科技内涵的记录和总结,重要的是为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传播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旅游产业的全面振兴和有特色地发展,必须依靠以开发和利用我国民族民间的自然与文化资料这一综合优势,提高景点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突出旅游内容的文化含量,这样,既保护了民族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产业。也就是说,实行开放立体式的发展战略,使保护与开发并重,研究与利用并举,把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真正纳入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们的观点表明,开发旅游资产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利用了文化生态的优势,使两种资源合理地兼融,服务于社会与人类,从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的目的。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师范历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G652.4
大力开展人文教育是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改革、提升与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师范院校教育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已经是当前世界很多国家达成的共识,师范院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引导其通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及世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来自社会的挑战。
一、师范历史教学与人文素质整合概述
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发展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历史材料的阶段,这一阶段形成了对历史现象的个体表象认知,同时以此为基础展开事实判断;第二阶段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重点对历史事实的内外联系进行考察,构建起明晰的历史线索,然后扩大到运动的网络结构总,针对历史运动展开动态过程跟踪,重点在于对历史运动局部过程的考察,将历史事实的本质揭示出来;第三阶段以前两阶段为基础,经过归纳、演绎及推理等方式总结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知,提升自我独立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范历史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通过对各目标体系的整合,在结构上形成聚焦点:从横向结构来看,通过整合形成了一种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心理品质,注意对个体潜能的开发;从纵向结构来看,第一阶段学生需要借助想象与形象思维,利用图片、文字及实物,形成对历史人物形象、具体历史事件的感知,这为奠定道德审美情感基础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二阶段学生从“事件的历史”感知逐步发展到“综合的历史”感知,同时这也正是学生历史认知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历史、对社会的认知。
二、师范历史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抓的几个方面
整合历史教学目标和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构成了结构聚焦点,在历史教学中该结构聚焦点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系列性的子目标,通过对这些子目标的进一步分析与整合,可以归纳出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对历史教学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师范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抓好。
1.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在师范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注意遵循传递历史文化的结构性规律。例如在讲授南部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融合、冲突,在中国历史上构成了特殊的规律性发展时,其教学结构应该以游牧――农耕人们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主要线条,从民族地理位置变迁到互相征战,从中总结出文化变强的内涵,阐明这些因素在历史长河中起到的交替性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从生存适应、创造审美等层面结合,形成了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其次,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历史传统文化将名族的历史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彰显了民族的存在及生命力。民族精神也是传承个体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是个体发展中形成社会道德理念、人生理想及爱国主义观念的重要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对民族文化历史的介绍和讲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鲜明的民族意识,为历史活动赋予生命意义。
2.积极培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表示人重视发挥自我的主体性,利用多种心理功能完善和发展自我,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个性精神及首创精神的发展,为个体创造提供源泉。历史教学中展现了历史舞台中的伟大心灵和动人事迹,这些人在生命存亡之迹表现了伟大的自我,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感人的事迹感知自我精神的创造。例如,中谭嗣同面临保守派的镇压,在面临杀身危险的时刻,经历了危机关头痛恨卖友求荣、意识到要保存维新力量以求东山再起的思想过程,最后他认识到所有变法都要通过流血牺牲来唤醒国人,于是他毅然决然的牺牲了自己。从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理性与感性意识,学习历史的过程就变成了他们丰富自身情感的过程,利用潜意识构成了复杂的、生动的自我意识,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历史经验。
3.培养个体开放的创造力
在认识范畴中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内容共同发展的结果,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构成了创造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分成对历史事实的观察力、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能力以及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操作能力等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引导其战队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问题的改进性意见。例如,在学习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社会时期的农用工具,引导学生对这些工具M行观察,并归纳出不同工具类型的发展线索,然后将这些线索应用于历史环境的分析之中。通过对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的培养,对古代工具进步及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从中抽象出社会生产力的一般发展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要想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我们必须构建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要注意将历史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生动的再现出历史的人文魅力,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同时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个性与创新。总之,师范历史教学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创造力启发,为学生未来成为教师、形成个体人格奠定了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对于文化与人格的传递与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传递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伟,白前静,段谟发,梁娟,吴境.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J]. 沧桑,2011,01:147-148+156.
[2]蔡宝来,晋银峰.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92-102.
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汉画元素;影像装置艺术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67-2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1、第33届InSEA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新动向
2011年6月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举办的“第33届InSEA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世界大会”的议题为《美术・空间・教育》,其旨在从“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虚拟空间”等多个维度探索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注重艺术教育对学生空间智能和媒介素养的培养。
本研究从文化人类学和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将传统文化与影像装置艺术相融合,是对传统文化美学上的再认识,对传统文化在艺术新场域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重新审视与探索,其对于深层挖掘美术教育的新空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相关论述
教育部颁布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四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指出:“结合7~9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跨界地将绘画、雕塑、影像、诗文、戏剧、表演等艺术领域统合起来开展课程与教学,既符合新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的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多角度唤醒、扩展、学习、迁移所习得的多元智能。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为灵活提取“汉画元素”进行再创作的美术教学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促进中小学生了解优秀传统,养成珍惜、关爱人类文化遗产,树立发展、创新传统文化的新志向。
二、以“汉画元素”为核心的影像装置艺术教学探究
(一)汉画艺术鉴赏教学(略)
(二)创意园区影像装置艺术考察教学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2课时
2.教学目的
(1)深入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感知影像装置艺术的美学特质。
(2)学会以田野考察的方式开拓美术学习的新领域,探索与发现社会资源中的各类影像装置艺术创作。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成立项目团队,策划设计考察方案,搜集装置艺术材料及相关创意,开展独立实验和探索,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明确当地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现状、运营特色和文化内涵(图1)。
第二阶段,影像搜集。积极参观创意园区,参与创意市集活动,用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信息采集,探讨公共空间艺术化、装置艺术人文化、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联接的关系。第三阶段,艺术家作坊。聆听艺术家讲座,与艺术家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影像装置艺术创作过程。
4.教学创新点
本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汉画艺术与影像装置艺术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自己身边的视觉资源一同审视与探讨,提高学生对影像装置艺术的关注度,师生共同寻找、开拓、传承与创新汉画艺术的新途径。
(三)汉画影像装置艺术创作教学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3课时+课外研习
2.教学目的
(1)熟悉影像装置艺术创作的基本流程,学会规划发想、观念讨论、创思重构的方法。
(2)学会运用拼贴、重构、换置等方法,将对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借由合宜的视觉语言予以呈现。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创意思维训练,给学生提供创造发想的机会。利用脑力激荡法、SCAMPER创意思维法、概念粹取法来启发闲置空间与废旧物品再造的意念,让学生多维思考,从形态发散、功能发散、原因发散、方法发散、过程发散等几个角度来进行观念转换。
第二阶段,变废为宝,媒材大搜集,鼓励学生结合“汉画元素”进行创作。学生可将富有象征意义的传统文化符号创造性地植入自己的美术作品中,以此创作出充满文化内涵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第三阶段,手绘草图与制作立体模型,验证方案可行性(图2)。重点让学生通过多元媒材的空间改造,理解影像装置艺术的结构、符号、空间、意蕴之间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装置相融合的可能性。
4.教学创新点
本教学拓展艺术表现方式,将影像装置艺术与汉画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审美追求中深层次的感官互动,创作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上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四)影像装置创意展示坊
1.教学基本信息
年级:八年级
课时:2课时
2.教学目的
(1)学会策展规划和展示设计的基本方法,以美术语言诠释自己创作的汉画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2)学会评析与省思影像装置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人与生活环境、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争当策展人。学会撰写展示计划案,其中包括:策展论述、场地规划、经费概算、展览图注、展陈设计及可用资源。重点让学生标注出设计理念、视觉要素、形式法则、情境营造、媒体技术等方面,增强学生的策展规划能力。
第二阶段,展示研讨会。在校园、社区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简易装置展示,总结与分享创作经验与历程,特别注重装置展示的情境性,积极引发观众对古风汉韵的思考与想象,重新诠释汉画艺术。
4.教学创新点
师生在互动体验式的装置空间创意展示坊中开展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加强学生探究可视化艺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创意展示成为有成就感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学会建构意义和建构意义的体系。
三、研究的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以“汉画元素”为核心的影像装置艺术课程,不仅能给予全球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而且对继承、保护、创新本土文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初熹.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