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文1
礼作为一种文化规范,它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孟子以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1](《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强调的教,不是别的什么内容,而是指礼乐文化,教的内容是教以人伦。孟子称,礼乐文化是人在渴求与动物相区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但从社会文明的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几希”的差异,才得以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它是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根由。孟子以为“礼”产生于远古时圣人对人的自在状态的忧虑,“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滕文公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基点就是在群体生活中,人能自觉地不期然地结成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人作为群居的动物,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已摆脱了动物界的自在性,于是便产生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有了“应当如何”与“不应当如何”的观念,这就是礼文化观念的直接起源。
在孟子看来,社会生活中的这五种关系,除了“父子有亲”带有血缘的自然因素外,(同时,这种自然因素也是人类所独有的,尽管在其他动物中,它们或许知其母,有舔犊情深的母子依赖关系,但是,知道“父子有亲”的,必然是人类发展到对偶婚阶段的产物。)其他四种关系,也纯为人类所独有,而且这种关系,不会在百姓中自动地产生,并保持下去,它需要先知先觉们不倦地督促、纠正、帮助众庶,使他们各得其所,然后加以提携和教诲,才会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在孟子的礼学体系中,这种人伦关系居核心地位的是父子、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体现了家的范围内以“亲亲”为主的原则,君臣关系则体现了国或社会公共空间中的“贵义”原则。它们分别代表了家、国的两个方面,它们神圣不可侵犯。对于宣传动摇这两个方面的任何理论的人,孟子都不惜斥之为禽兽。“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受,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滕文公下》)杨朱为我,废弃君臣关系,被孟子痛斥为禽兽。但是,按照孟子自身的理论,所谓“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公孙丑下》),从表面上看,这种“不召之臣”似乎也表现了一种“无君”的踞傲,但,他并不象杨子那样一味地“为我”,他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君臣关系,认为“有为”的君主,必是那种“尊德乐道”之人,他们对待“不召之臣”的态度是礼贤下士,做到“欲有谋焉,则就之。”(《公孙丑下》)孟子所谓的不召之臣,只不过是以自贵其德而向君主叫价的救世者,而非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自利之徒。相反,一旦为君主所赏识,他必然汲汲于“正人心,息邪说,距诐 行,放辞,以继三圣”(《离娄上》)的宏伟事业。
同样,在被孟子视为“无父”的墨者看来,儒家的差等之爱,若作彻底的推论,也会成一种“无父”的为我说。《墨子》里有段话就对“差等之爱”作了一个恶意的推论,儒者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2]最后一句“爱我身于吾亲”,这本是儒家差等之爱的应有之义,经墨家推到极至,却使它与儒家强调的孝道不合。从思维方式上看,儒家的差等之爱是一种外推,是以自身与亲的关系作为基点的,是一种爱的逐渐扩张,是在保持“亲亲”之爱基础上的扩张,而不是一种内敛式的爱的递减,否则,就会走向“为我”,由此可见,儒家的差等之爱,是不具备可逆性的。儒墨的差别是一种普世之爱与差等之爱的区别,它们反映倒不是文明与野蛮的对立,相反,它们倒构成了文明发展史上“先进”与“后进”的两个阶段。
在“人禽之辨”的讨论中,孟子将“仁”内化为一种心理感受,竟而升华为道德的自觉意识。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在于礼乐道德规范背后的心理差别,“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但是单纯的心理差异,还不足以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现代动物学研究表明,在体现恻隐之心的爱幼方面,不仅猿类,而且其他种类的许多动物都会表现得“义无反顾”,因为爱幼完全是自然界赋予动物的求生本能,这种“爱幼”的恻隐之心,利于个体求生与族类生命的延续,也符合动物界的自然法则。同样,动物界中还存在一种动物群体在对抗另一种动物群体的进攻中所表现出的“是非之心”、动物界中所存在的对偶婚所表现的羞恶之心,以及道德家们有时为了论证“名教出于自然”,指出“蜂蚁犹有君臣,犹有父子”等等。这些都证明高等哺乳动物的群体生活、伦常秩序、同类相助、亲子之爱等,并不比人类逊色多少,有些方面甚至还胜过了人类:狼不吃狼。相反,人类从蒙昧时代起就自相残杀,西方人说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中国人说一部二十五史就是一部“相斫史”,[3]这说明单纯的动物式的心理差别,不足以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事实上,在先秦的儒道相难中,《庄子》记载:“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4]显然,庄子所理解的“仁”及其所体现的恻隐之心,不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品性,而是动物所共有的自然本性、本能。对这种自然本性返归、实现得越彻底(“至仁”),也就是摆脱人为的、社会道德规范的“仁”越彻底,从而在自然人性复归的目标下,否定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礼乐文化的独特性。
孟子虽然调强“仁”作为礼的内在先验依据,竟而在一定程度上,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看作是人与动物界的区别之一,但他的认识并不就此止步。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这样,能否将此“恻隐”之类的心理感受,常存于心,并发自内心地去实行,是“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源,也是文化精英与一般众庶的差别,人能自觉地创造礼乐文化规范是人与动物界的差别。人所具有的这种道德自觉,并不是为了刻意地用一些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相反,构造“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的礼乐文化,正是为了把自己从动物界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是对人性的一种提升,也是人优越于动物的证明。
卡西尔说,“对于统辖一切其它有机体生命的生物学规律来说,人类世界并不构成什么例外。然而,在人类世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看来是人类生命特殊标志的新特征。[与动物的功能圈相比],人的功能圈不仅仅在量上有所扩大,而且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在使自己适应于环境方面,人仿佛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符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个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个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5]孟子将人禽之别定位于对礼乐文化的构造,与卡西尔的观点,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在人禽之别方面,人除了用礼乐文化文饰人的生活关系之外,人在适应自然界的方式上,也与动物迥然有别,这方面的差异我们在《周礼·大司徒》中可以看到。
在辨析人与禽兽差异的过程中,孟子首先是从人的“类”属性入手的,认为人作为一个统一的物类是有共性的:“尧舜与人同耳”(《离娄下》),“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这种共性是圣凡所共一、共有的。那么,人的共性何在?孟子以为:“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在这里,孟子把人的共同点归结为三点,一是体貌相似,所谓“天下之足同”;二是感觉相同,易牙认为是美味的东西,我也会认为是美味;三是心对理、义的认同,这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一点,能否保持它,是自为的人与自在的人差别,也是圣凡的区别;在这种“类”的共性基础之上,孟子从制度、心理、以及道德自觉等方面,进一步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而这些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容,可以内敛地反映在“礼”这一概念上来。
人禽之辨也体现在人的交往态度中,孟子对人与人的交往,强调必须注重礼的实质性内容。孟子说:“食而弗爱,豕交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尽心下》)强调恭敬之心,是在送礼之前就具备了的。就是说,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有几种迥异的态度。一种仅是让别人像猪一样地活着,这就是“豕交”的态度;一种是“兽畜”,这是一种爱而不敬的态度,他可以像宠爱小狗小猫一样地畜养你,但他并不将你看作是人;而真实的合于人的尊严的交往,只能是发自内心的“恭敬”。
存心,才能真正有礼;礼非徒仪节,必以敬人为本。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如果一个人以仁心、以礼、以忠对待别人,依然遭受他人的蛮横无礼,那么,我们只能遗憾地说,这种不能识别仁、礼、忠的人,与禽兽无异。因为没有仁、礼、忠教养的人,是不可能识别别人的文化教养的。因此,文明与野蛮的分野,就在于一个人是否具有敏感的心灵,是否把人当作人来尊重,以及在对待人事方面,是否具有尽心尽力的认真精神。礼作为文明的表征,是与人的心灵相联系的,它要求对人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而不仅仅是徒有其表的。
转贴于 孟子不但将“礼”内化为情感心理,而且,还将赋予它以形而上学的先验性质。孟子以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种四端说,也即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它认为人先验地具有“仁、义、礼、智”这种内在的道德品质。这种“四端”说,在一定时候,被孟子认为是善的可能性,是向善的萌芽,它并不必然地使人为善,人的人格发展,还要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环境可以使先验的“四端”向其它方面转化,比如,“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这种承认“人皆有之”的四端能否健全地发展,主要取决于是否让尘世的物欲“陷溺其心”。
同样,人的善性能否得到正常发展,还要受到工具理性的制约。孟子说,“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公孙丑上》)正是每一种职业有其各自的要求,使得它并不去考虑源于手下的技术工具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甚至在多数时候,它的直接目标就是为了从事不义的事业,或从事违背人的本性的工作,这是导致人们“陷溺其心”的根本原因。这种工具理性的膨胀,在《韩非子》那里,是人心为利益所遮蔽的必然结果。所谓“医者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子·备内》)这样说来,“若非不为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以仁、义、礼、智为代表的四种善性固然根植于人性,它能否畅然表现于外,则要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
孟子讲“四端”还有另一种说法,以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义,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这是径直将仁义礼智等同一种心理感受,它们各自之间不存在内在萌芽的感受与外推的成长过程,所谓“恭敬之心,礼也”,说明礼不是外在的节文,礼的内核是恭敬之心。孟子讲“四端”说,能否就此认为它们就是孟子的礼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弄清这四个范畴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孟子的四个范畴中,他更多是强调仁义,仁义并称的时候,远远多于仁、义、礼、智四者并提的说法。
孟子对于“仁”这个范畴,首先是把它当作一种心理情感。所谓“恻隐之心,仁也”(《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公孙丑上》);“仁,人心也”(《告子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这些说法都将仁归结为一种心理情感,但又不是纯粹的心理情感,它是超感性的先验本体与感性的心理的相统一。李泽厚将孟子的这种认识归结为是“普遍的道德理性不离开感性而又超越于感性,它既是先验本体同时又是经验现象”。[6]其次,孟子还在社会伦理关系的层面来使用“仁”这一概念。“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孟子将仁义作为最根本原则,但仁义并不是什么抽象的原则,它们表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之中。他平实地宣称,亲爱父母便是仁,恭敬兄长便是义。这与《礼记》中“门内之治以恩断义,门外之治以义断恩”是很不相同的,但孟子的仁义又不以“门内”为限,他要求以“门内”为基点,并以之外推,推到社会生活中去,“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在推已及人的“充其义”的过程中,仁德也最容易体现出来的,也最为容易成就个人的“仁德”,所以说是“求仁莫近焉”的捷径。
除以心理因素释“仁”外,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这说明仁的感情或道德,只会在人群之中产生。《说文》:“仁,亲也,从人二”。仁心也只有指向自己之外的他者,才会表现出来。但是基于仁的这种情感关系,是特定的宗法关系的产物,从本源的意义上讲,“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知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命也。”(《尽心下》)这是说仁这种情感关系源于父子之爱,是一种必然的安排,这也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缘亲近所致,我们高于动物的地方,儒者不同于墨家的分野,就在于他既不把“仁”变成一种父子之间的私情,也清楚地知道“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尽心上》)“急亲贤”是“仁”这种情感外推的基点,同时,又是普遍之爱中的重点。这也就是在礼与法之间,儒者何以守护的是父子之间的亲情,以“亲亲”为最大的伦常的原由。在孔子那里,“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7]在孟子那里,从亲亲的伦常关系出发,很轻易地化解了舜为天子,瞽叟杀人的难题。所以,“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尽心上》)
在这个法与情的著名假设中,孟子以为舜会离开社会,“遵海滨而处”,以与瞽叟相处。作为天子,舜一是允许皋陶去拘捕,从维持社会秩序的角度承认法的合理性;二是从个人的角度,不废亲戚,不忘父母,以事亲为最高原则。这种亲亲之爱决定了他首先考虑的是亲爱者的利益,而不是社会的整体公正,这也是历来儒家最为人们所病诟的地方。针对舜对其弟,“至不仁”的象,以庳之国来封他,孟子的弟子万章不解地问道:“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对此,孟子的解释则是:“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亲,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万章上》)否则,自己身为天子,弟弟却为匹夫,那是不符合“亲爱”之道的。其实,这种亲爱亲者的感情,正是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一种普遍心理感受。比如,当一个与己无关的人,被越人“关弓而射之”的时候,我们可以笑谈此事;但一旦被射者是自己的兄弟时,人们就只会痛哭流泪地陈述它,因为被射者是自己的亲人的缘故,所谓仁,不过是对亲人的爱罢。这种普通的感情,正是人具有相同本性的证明,它恰如“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的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
“仁”除了含有“门内”的亲亲之义外,它还有社会意义,就是对他人的爱,对生命的重视。“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但这种对生命的重视,依然是由内外推而来。对待生命的态度,恰恰可以看出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下,它可以通过正确地使用外推原则表现出来,“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尽心下》)
既然仁义是内在的,根源于人的本性的,是人的一种自然感情,那它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君臣、父子、兄弟之间伦理关系的准则。从构造完美社会关系的角度讲,“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接”(《告子下》),这种仁义学说,其实不过是“礼”的别名而已。人们通常称孔子是以仁释礼,那么,在孟子这里,我们则可以看到他是以礼来释仁义,他突出仁义,但仁义却是以“亲亲”、“敬兄”为内核的伦理规则[8]。
由此,孟子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亲者,以及人与身心的四种情感关系。在人与自然也即是人之于物的关系中,孟子以为是“爱而弗仁”,爱惜它,却不用仁德对待它;对于百姓,也即是与他人的关系中,他以为应取的态度是“仁之而弗亲”,用仁德对待他,却不亲爱他;对于亲者,是“亲亲”,是发自内心的真挚之爱,然后将这种“亲亲”之爱外推,就可以对人民仁慈;将仁慈的感情外推,可以遍爱万物。这种爱的差等,由“亲亲”开始,没有“亲亲”之爱,也可以说是对于人伦的“不知务”。(《尽心上》)同样,在处理身心关系中,孟子提出了“夫仁,天之尊爵,人之安宅”(《公孙丑上》)的理论,认为人心的安顿,必须以仁的道德意识为基准,没有这个自觉的道德意识,“莫之御而不仁”,也即是没有人阻碍你为仁,你却要自甘堕落,远离仁义,就是“不仁、不智、无礼、无义” (《公孙丑上》),这种人只能成为外界物质力量或别人的奴仆。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格完满的人,就是能够做到仁、义、礼、智统一于心的人。
由于仁义的内在性,使得它作为一种美德并不天然地畅达于四体,它与人们的实践构成了一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的正向关系。因而,在历史实践中,仁义的实施就有三种形式:一是发自内心的本性去推行它,比如尧舜就是如此;二是身体力行,努力向善,比如汤武就是如此;还有一种是假借,“五霸,假之者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尽心上》)把内在的仁义,当作相对外在的形式,加以借假,总是依此而说,弄假成真,变成了自身所有的东西,本性中没有的东西可以通过“外铄”而变成固有的东西。
注释:
[1][清]焦循:《孟子正义》,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7月版。本文所引孟子的文句均出自该版本,以下只注篇名。
[2]王焕镳:《墨子校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342页。
[3]许苏民:《人文精神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88页。
[4]郭庆藩辑:《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7月版,第497-498页。
[5][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32-33页。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第46页。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交易成本经济学;权变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0892(2008)02-0013-04
一、绪论
企业间供应链合作问题的研究属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企业之间关系的稳定性有助于改进供应链运行的性能,如质量、交货时间、价格和成本等。同时,如果没有双方真实的价值增值,一种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现象被Iyer和Bergen称为巴列图改进。目前在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问题研究中,多采用博弈论方法或数学规划与最优化方法,而针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较少。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就已认识到以价格机制为主导的社会交换并不是解决生产中所有问题的最好方式,并强调了企业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企业的合作功能。威廉姆森(1979)也指出,交易的决定机制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二是通过层级制度进行。具有供应链关系的企业间合作,则既有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换,又有通过层级制度实施控制的特点,可看作是一种混合制度。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同的治理结构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率。威廉姆森(1991)着重分析了市场结构,权力层级结构和混合结构的经济效率问题。Heide,Jan B(1994)分析了“市场结构”、“单边合同结构(层级制度)”和“双边合同结构”的效率。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针对不同的交易特点,应该进行不同治理结构的选择。虽然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的相关文献中间接地对供应链合作的价值创造进行r分析,但仍然缺少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在阐述交易成本内涵的基础上,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关于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并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权变模型。
二、交易成本内涵界定
对交易成本内涵的理解的主要分歧是,交易成本中是否包含组织成本。有的学者认为,交易成本中不含有组织成本;有的学者则认为,交易成本中应包含组织成本。
交易成本范围的差异性根源在于对交易成本概念理解的不同。如果像科斯那样将交易成本定义为“利用价格机制(获取产品)的成本”,则交易成本中显然不应该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如果像Arrow那样,认为“交易成本”是指“使经济系统得以运行的成本”,则交易成本中就应该包含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虽然威廉姆森没有直接给出交易成本的概念,但他将市场和企业作为治理结构的两种极端形式。并进行交易成本的比较分析。这种方法已经足以显示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的定义更倾向于Arrow的观点,即认为交易成本是使经济系统得以运行的成本。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这一思想时,并没有指出对其的研究方法。威廉姆森提出了对交易成本进行分析的边际方法,以及在不同治理结构下对交易成本进行分析的比较思想。即为了满足对“交易成本范式”研究的需要,使其具有“可检验的意蕴”
(testableimplication)。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思想,将企业组织成本也看作是交易成本,这样便具有了将企业与市场进行交易成本比较的前提。所以,为了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我们也认为,交易成本应该包含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分析
(一)供应链合作价值来源于治理结构的效率安排
1 治理结构特征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将“治理(governance)”看作是为了实现交换的经济性而设计的特殊的机制:“治理指的是一种多维现象,包括多个主体间相互关系的产生、终止和进行”。Williamson and Ouchi(1979)也认为,“治理”指的是组织间交换的方式,是在市场和层级制度之间作出的一种选择。Palay(1984)对“治理”的定义是:“在合同起草、商议、监督、修改和终止的过程中关于制度框架的简短表达”;若对“合同”进行广义理解,该定义中的“合同”也可以看作是组织之间的一种“交换”。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交换的组织方式,而“交换”应该具有经济性,即应该是有效率(efficiency)的――投入产出比例高,而不仅仅是有效的(effective)――能够达到预期结果即可,不考虑投入因素。因此,如何使治理结构所体现出的组织之间的交换行为更富有效率,这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2 治理结构的安排与经济效率
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对应于不同交易和投资特点,应该建立不同的治理结构(如表1),这样才具有经济效率。供应链合作类似于双边治理结构。由表1可知,双边治理结构是在混合性投资和经常易条件下具有经济效率的治理结构。这说明了威廉姆森的观点,在具有混合性投资和经常易条件下,供应链合作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率的治理结构选择。
经济效率的衡量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中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按照图1的研究思想,经济效率可用“治理成本”体现。图1反映的是在一定的资产专用性情况下,不同治理结构下的治理成本差异。其原理是:不同的治理结构随资产专用性程度增大,其边际治理成本的增长速度也不同。
威廉姆森(1991)给出了不同治理结构下的激励强度、行政控制、适应性及合同法的适用差异等,这些都是决定“治理成本”大小的变量。此外,按照Heide,Jan B(1994)的研究结果,治理成本还与关系形成、关系保持、关系终止的过程相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从不同治理结构下的治理成本(交易成本)差异来分析治理结构的经济效益及其选择。治理成本主要取决于以下六个方面:
(1)交易关系的形成成本(或称合同签订成本)。双边的治理模式可能被认为是具有治理成本上的优越性,但是,这种模式建立之初需要投入较大努力,即认为双边合同的交易关系的形成成本较高。㈣
(2)适应性(或称协调成本)。在垂直一体化情况下,协调问题可以通过内部行政性命令解决,而对于市场中的交易双方,在其利益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协调问题将难以解决,即会产生很大的协调成本。
(3)资源浪费情况。分析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的标准,可通过考察其是否具有经济性。“经济性可用其是否具有有效的适应性和避免浪费来衡量”;“与双边
或多边的自由交易方式相比,权力关系(即命令形式)在适应性方面更具有优势”;而层级的治理结构下由于官僚体制的存在会产生浪费。
(4)控制性。控制性是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影响治理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是由于控制机制和手段直接决定着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及纠纷解决的成本。
(5)激励性。在市场结构下,由于产权交易主体责任清晰,因而具有很大的激励性;而在层级制度下。由于组织间的责任有时存在交叉,激励性弱,这也是层级制度下易于形成官僚成本的原因。
(6)监督成本。在不同的治理结构下,其监督过程也不同,因而监督成本必然存在差异。市场结构下的监督机制主要是依靠法律体系,但由于信息和专业知识的不对称,法律的监督机制成本是最高的;混合结构下的监督机制是依靠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第三方,如仲裁机构或管制机构等,其监督成本要低于市场结构下的监督成本;在层级结构下,由于信息和知识掌握的便捷,其监督成本最低。
由上分析可知,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供应链合作的治理结构类似于混合治理结构。因此,在适应性(协调性)、控制性和监督三个方面,它比市场结构更具有效率;在避免资源浪费和激励性两个方面,它又比层级结构更具有效率。
(二)供应链合作有利于控制机会主义倾向
机会主义的存在是交易成本产生的核心原因。机会主义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专用性投资的经济行为中显得更为重要。“诚信缺失的本质是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它将增加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机会主义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二是人的有限理性。因此,减少机会主义带来的交易成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对不确定性进行控制;二是通过信息互享,克服有限理性。“对一些交易而言,组织结构的转换可以通过节约有限理性,减少签约成本,并通过减少机会主义,减少合同执行成本”。对于经常发生的、资产专用性特别强的合同,这种结构的转换是指由市场交易改为企业内部生产;而对于经常发生的、资产专用性比较强的合同,则是由市场交易改为混合结构治理模式,其中包括供应链合作方式。
在对不确定性进行控制方面,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与资源决定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当企业自身资源难以满足其发展时,需要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但是,在利用其他企业资源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核心资源获取上对其他企业产生的依赖性;㈣第二,由于资源流入的不可控制性,使企业决策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供应链合作可看作是对不确定性与依赖性进行管理的反映。
此外,专用性投资更容易形成机会主义倾向。因为,专用性投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更大,交易成本更高。因此,如何对专用性投资的风险进行控制,是减少机会主义的关键。只有在买卖双方保持稳定的交易关系的情况下,这种专用性投资的成本才会最低。因为,双方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可以减少当合同条款不明确时对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预期,从而降低合同签订时“字斟句酌”或聘请律师审查等所带来的成本;也可以在外界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使交易得以维持,并增加对交易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可见,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供应链合作之所以有利于控制机会主义倾向,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彼此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来实现下列目标:第一,形成有效激励,克服“引诱违反”、“投资价值不确定性”、“合同不完备性”等有限理性的存在而产生的不利后果;第二,通过一定程度七的信息共享,减少签约成本和合同执行成本;第三,减少资产专用性带来的交易不确定性的风险成本;第四,可以增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权变理论
(一)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合作是混合治理结构的一种形式,按照Williamson and Ouchi(1981)对治理结构的定义,“交换”是治理结构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交换物品的特点、交换双方权利义务内容及违反义务规定的处罚成本,都直接决定着交易成本的大小。威廉姆森(1979,1991)将这种交换的特点总结为三个关键性指标: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交换过程中的监督和惩罚成本与控制性和处罚机制相关。此外,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双方关系的依赖程度也是影响交易成本的一个要素。例如,威廉姆森(1991)指出,随着资产专用性的增大,市场组织的边际成本将增大得更快。这时,具有双边依赖关系的组织结构将取代市场模式,即双边依赖关系影响着经济交换的效率。Heide.Jan B(1994)也认为,非市场机制的治理结构是对不确定性与依赖性进行管理的反映。由此可以认为,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包括:(1)资产专用性;(2)交易频率;(3)不确定性;(4)控制性;(5)处罚机制;(6)依赖性。
许淑君等(2001)指出,影响供应链企业间交易成本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其中提到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均与资产专用性相关;“可供选择的厂商数目”又主要用于分析企业间的依赖性问题。所以,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可以认为,影响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交易成本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不确定性,控制性,处罚机制和依赖性六种。
(二)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权变模型
按照上面的分析,影响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交易特征,二是关系特征。
1 交易特征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1)资产专用性水平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供应链合作价值在资产专用性水平处于一定范围之内时(图1表明的是处于K1与K2之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在资产专用性水平过大或过低时,则不存在供应链合作价值。
(2)交易频率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在偶然易的情况下,供应链合作不具有效率。只有在经常易情况下,供应链合作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如表1所示)。
(3)不确定性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不确定性对供应链合作价值的影响机理与资产专用性的影响机理相似,即当不确定性为零或很小的情况下,交易通过市场完成将更有效率。因为,在市场治理结构下,关系形成的成本最低;而当不确定性相当高时,对这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此时,层级治理结构模式下的控制成本和协调成本低的优点就显得十分突出,因而采用层级治理结构将变得更有效率。所以,只有在不确定性水平处于某一中间阶段时,供应链合作才是有效率的。
2 关系特征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1)控制性或依赖性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供应链合作中的控制性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控制性强意味着依赖性和风险均很大,如图1所示。随着控制性的增大,供应链合作的边际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控制性增强意味着解决纠纷时运用权力机制的可能性增大。这将有利于降低纠纷解决成本。但是,社会关系理论认为,
“交换双方依赖的平衡性非常重要;而权力的形成对双方交换关系的发展是不必要的,因此在双方关系的发展中应该削减权力的运用”。可见,控制性处于平衡状态,将有利于供应链合作价值的创造。
(2)关系发展阶段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按照关系合同理论,随着供应链合作双方关系的深化,由于时间推移而增长的正面的交换联系也会形成支配双方相互联系的交换标准,从而有利于交易成本的节约。此外,按照合作与竞争理论,合作方对目标的认识、对其相互交往的行为及结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人们认为他们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时,其中的一方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另一方也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可见,随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深化,有利于通过减少协调成本,创造供应链合作价值。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文3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9-02
0 引言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平行的一级临床学科。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中西并重的具体体现。西医院校所学的《中医学》是将主要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及技能压缩在一起而成,学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54个学时内完成。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从中医基本理论,培育中医诊断方式和辩证施治等如此广泛的内容,亦不太现实。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过多的内容。②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基本没有见习示教机会,造成基础理论与临床分裂。③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等知识的西医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西医诊疗逻辑思维过程,对中医学关于五脏六腑及生理、病理等相关概念极易混淆。④中医学教材中医词汇表达晦涩、抽象又不确定,基本理论深奥玄妙,对没有学习过古汉语的西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⑤中医学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途径,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1 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培养目的拟定教学目标
把了解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力求让学生从中医学中获取揭示生命奥秘的知识。因为了解和认识不同医学体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能增强他们对人类复杂生命奥秘不断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医学教学目标可考虑定位为:①弘扬中医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⑦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及其独具的特色和实践优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和深研能力;③准确理解、把握中医学的整体、形象、想象、辨证施治等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研究方法,认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宣传中医,运用中医。当然,这个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广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
目前我们五年制临床医学系选择的是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陆付耳、刘沛霖主编《基础中医学》作为通行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证治药方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第二部分辩证论治包涵四诊、中医辨证论治的总论和八纲辨证、病邪辨证、虚损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有中药、方剂和针灸的概述。第三部分证治药方讲述了表征、热证、寒证、风湿证等十五项证候的诊治方法。该教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中医思维逻辑和方法学培育,是优秀的中医学习教材。我校已应用八年,教学效果显著。
3 根据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定的固有模式,而现在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必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技能。
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授课教师单纯的为应付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灌输式教学,主观上认为中医对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对其重视不够;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加之对中医理论深奥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中医学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课过程中十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教师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还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西医有关理论和生物学知识。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基础知识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来调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率就得以提高。
5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高端学习需要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学派林立、著作繁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法、方、药还未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要使中医药永远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必须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如何将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中医人才,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医名著典籍介绍;讲座的形式开展中医拓展新领域,如:养身、美容、保健、慢性病、亚健康、肿瘤的治疗等等。大幅度削减课时,提出自主学习、比较学习的方法,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疗思维过程、诊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专才,更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晓文、史、哲、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医学正是融文、史、哲、医于一体。在西医院校教授中医课程,正是给这些未来的人才指点入门的路。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和西医学的明确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优势,摒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为西医院校学生讲授中医学课程,无异于在今天交给他们一把打开未来生命之门的钥匙。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学科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科学出版社医学分社,2003,06
[2]寇胜玲,侯梅荣,试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45-46
[3]吕军影,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3):228-229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文4
1明确教学目的 着重培养学生利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诊疗疾病
一般非中医类专业的《中医学》教材几乎囊括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诊断、中药、方剂等知识技能,而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在较短的时间内,要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讲到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确实很困难,只有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根本谈不上理解和运用了。因此,有必要明确教学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水平?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着重讲解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基础理论,始终贯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教会学生利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思考中医、运用中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教材中其他内容可通过开选修课的形式讲授或开通精品课程网站供学生浏览自学。
2突出中医学教学特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特色,而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一门医学科学,经过历史的沉淀不断传承下来既有其特别的地方,也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在非中医类专业的中医学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地挖掘中医学的教学特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特色的感知而不断地增强对中医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先可以将中医学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给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一些病例的方式来展现;其次,在向学生传授中医学的理论以及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整体观念以及一些跟中国人相通的辨证等方面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中医学知识的讲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中医的特别疗效等对学生进行展示,从而调动了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兼容并蓄 融合中西医思维优势
中医特有“黑箱原理”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用不同于西医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病人。要使西医学生思维方式由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变为中医宏观上的望、闻、问、切;由精确的数字,变为人体的表象;由缜密的逻辑推理,变为经验;由抽象变为形象;由内部结构变为外部现象。要使学生领悟到,在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已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纳,成为生命科学的巨大财富之一。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摈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新医学模式。要培养学生用多元化的文化思想和海纳百川的思路,科学地看待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医学模式。
4启发诱导 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教师的职责好比领路人,不但要指出方向,而且要指出怎么走。既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去学。法国教育家斯多说:“对学生来说,知道论证的方法,比知道论证本身更为重要。”例如我们在讲授辨证中每个证型的舌苔、脉象时,首先回顾舌、脉诊中有关寒、热、气、血、阴、阳虚的特征,然后在具体的脏腑辨证中前部分由老师讲解,后半部分则请学生自己推断,这样,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由学生推出的结论,比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容易记忆。我们认为,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内容还要靠学生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把方法教给学生后,再把参考书的名称、文献资料的出处交代清楚,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掌握知识,不断开拓视野。
5不断改进中医学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中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在西医院校中对于中医学的教学应该要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质量得到 提高。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改掉满堂灌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而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互动,通过实践教学的引用以及一些病例教学的进行来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视频的播放等增强教学中的直观性以及形象性,以此来让教学的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文5
【关键词】基本形;理论;美术;课堂;应用
“基本形”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在心理认知发展和美术视觉表达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之一。它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直觉式反映,这种直觉式反映主要通过非逻辑、非抽象的概括和简化表现出来。它与成人通过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简化,进而掌握人物形象或者物体大体轮廓的过程具有质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说尽管成人和儿童获得“基本形”的结果相同,但是获得“基本形”的过程及心理机制却完全不同。
一、“基本形”与简单绘画教学
在小学第一学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按照成人对“基本形”的认知过程来教学,那么必然会违背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例如有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会把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物体放置在一起,让学生分析其形状上的共同点,最后得出以上物体皆为圆形的结论;然后进一步告诉学生,以后在画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物体时,可以先画出一个圆形,然后在圆形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刻画细节。很明显,这就是一种完全成人化的“基本形”思维模式,这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来完成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的美术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符合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要注重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要传达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第四,要丰富小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第五,要保证小学生获得并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第六,要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
首先带领小学生认知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然后让学生以这些“基本形”为主要构形元素来创造新的视觉形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圆形为案例,采取了如下做法来实施以上教学设计。第一步,带领学生对各种圆形进行充分地认知;第二步,鼓励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并用美术技法来表现所认知过的各种圆形的物体。在这一环节中,小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慵懒的太阳公公,慈祥的月亮婆婆,明亮的眼睛,紧握的拳头,妈妈刚买的手表,灰太狼的飞船,红太郎的平底锅,蓝精灵的帽子,大头儿子的脑袋,红彤彤的苹果、绿油油的西瓜、浑身长刺的榴莲……不一会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圆形就布满了孩子们的画纸。第三步,我拿出一包橘子,每组分一个,让大家触摸、品尝,在这同时我给大家讲述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散文“小橘灯”的故事:1945年的除夕之夜,聪明懂事的小女孩对生病的妈妈的担心,对爸爸归来的渴望,讲小橘灯那昏黄明亮的灯光所代表的含义……最后让大家带着情感去画橘子,教室里安静极了,他们画得是那么的认真。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完成对橘子细节的描绘。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儿童不仅掌握了圆形这一视觉图式,还受到了良好的情感熏陶,以及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简单绘画教学向复杂绘画教学的拓展
在教学中我发现,随着小学生对“基本形”美术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练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我把各种不同的“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画笔表现出具体的视觉形象。例如我将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其联想为房子、烟筒、谷仓、米瓮等形象。我将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圆形联想为小鸟的头,半圆形联想为小鸟的身体,三角形联想为小鸟的嘴巴、翅膀和尾巴,一会飞翔的小鸟的形象就在画纸上展现出来了;学生还会将圆形联想为开放的正面的喇叭花,半圆形联想为开放的侧面的喇叭花,三角形联想为喇叭花的花萼,不一会长满喇叭花的小花园就出现了。我将圆形、长方形、梯形、圆柱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圆形联想为人物的头部,长方形、梯形联想为人物的身躯,圆柱形联想为人物的胳膊和腿……类似这样的练习还有很多,在儿童掌握基本形之后,再按照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对实物的细节描绘。
三、绘画教学向设计教学的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将“基本形”理论运用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描画京剧脸谱是第一学段的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程之一。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步,请学生们列举和准备椭圆形素面的物体,小学生们踊跃发言,从鸡蛋、鸭蛋、鹅蛋、核桃、榛子、树叶、哈密瓜、咖啡豆、西瓜子、气球、乒乓球、橄榄球,到贝壳、纸质酸奶盒、桌面、椅面、盾牌、个性名片等;第二步,指导大家在收集到的椭圆形的素面上设计京剧脸谱的图样,很快画着京剧脸谱的鸡蛋、鸭蛋、鹅蛋、树叶、乒乓球等形象便问世了。我还将“基本形”理论运用到沙发、楼房等形象的设计中,对此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步,请学生们列举和准备长方形的物体,牛奶盒、牛奶箱子、鞋盒子、礼品盒等;第二步,指导大家利用收集到的物体设计沙发和楼房,很快各式各样的沙发和楼房在小学生们的手中便完成了。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文6
1.中医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改进方向
中医系统思维方法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中医药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就应在中医教学改革中重视中医系统思维方法的培养,使中医院校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过程中都养成用中医系统思维方法去分析、处理疾病的习惯。
目前中医院校成人继续教育课程设制缺乏中医特色,是全日制人才培训计划的压缩版,缺乏继续教育的特色,不符合中医药教育的培养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是很合理,较难担当起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根据我们的调研及研究,认为中医成人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现在成人继续教育中非医学课程所占学时数过多。我们对一些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中医学成人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统计分析,平均中医类课时仅占32.86%,西医课时则占37.12%,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占30.02%。很多成人教学计划中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不够重视,多数列为选修课。此外,现在的中医院校将中医、中药、针灸等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中医成人学员对针灸、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不精通,不会辨识中草药、饮片,不能在临床上灵活辨证遣方用药。不能从不同层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养生防病中不能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在治疗中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在成人中医教育中,课程设置要按照中医学的特点进行课程编排,对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联系要给予足够重视,要注重对学生的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果,缩短教学时间,有效地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不能人为地将理论与临床分割,要加大中医基本理论课的学时,重视经典课程的教学,并将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临床课程打通,从理论教学开始边学习边临床,加大中医学教学课时,适当减少非医学课程学时。我们在调研中很多学员提出取消成人中医教育英语课的教学,减少计算机等非医学课学时。因为中医成人教育学员大多数来自于基层,工作中很少能用到英语,计算机基层最多是文档的处理及系统的应用操作,编程等较复杂的问题在基层根本接触不到,学而不用很快就会遗忘,用去了成人本来就不多的宝贵时间,并且没有多大提高,还影响了医学课程的学习。
2.加强四大经典课程学习。
保证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模式需要从传统文化与经典理论中汲取精华。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对学生形成整体观念,打好中医学学习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三者作为学习完中医理论经典后的提高课程,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其理论主要来自临床治疗效应的反证,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放前,中医教学大多是师带徒的形式,学生可跟一师或多师,从学习初期就一边诵读经典,一边跟着师傅出诊,能直接的观察到运用经典理论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对经典的理解会更深,长时间临床,自己就能举一反三,随心应手,终身难忘。现在中医院校成人教育中不重视中医经典课程诵读学习。学生也普遍认为教科书理论与实际临床脱节较为严重,经典考核不注重临床应用,教材也有一定的缺陷,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等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把经典课做为临床课为学生进行教学,加大学生对经典的背诵数量,并做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会在中医教学上对学生临床技术提高产生较大影响。纵观历代中医名家,他们不仅有悬壶济世的高超医技,而且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此,中医教学改革中应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为阅读、理解中医古籍和经典打好基础。
3.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