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创意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文化的创意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文化的创意活动

茶文化的创意活动范文1

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当然也是国学百花园里的一朵璀璨的奇葩!想要深入掌握这其中的内涵,需要我们长期的文化积累和人生积淀。

感谢xx区青少年宫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接触茶文化、了解茶文化、感受茶文化的机会,学生们在兴趣盎然地学习了茶文化相关知识之后,踊跃地参与报名,并拿出了各项目优秀的作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传统茶文化教育为载体,在青少年群体中通过开展茶文化大赛的方式传播传统茶文化,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展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成果,拟决定开展“2017xx市xx区学生首届茶文化创新大赛”。

二、活动人员:xx市实验小学师生

三、活动过程:

1、学习了解茶文化相关知识

2、用心感受茶文化,参加茶文化青少年创新大赛:

(1)、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故事大会

(2)、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文化作文大赛

(3)、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文化创意书画大赛

(4)、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席设计大赛

(5)、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包装创意设计大赛

四、时间安排:

2017年5月3日前为各单位初赛阶段。

四、活动效果:

茶文化的创意活动范文2

马连道茶街的成功,就是因为它以街区的规模,将茶叶做“专”。有人说,在马连道茶街,只可能有顾客不认识的茶叶,不会有顾客找不到的茶叶。这里种类全的特点其它茶叶经销场所难以匹敌,如黄茶、白茶其它地方难觅其踪,但在马连道茶城却有多处卖家。茶街是由千万个茶叶的“专家”们支撑起来的,而这些“专家”就是那些茶叶经销者。这里几乎每个茶店中都可以免费品茶后再行选择购买。马连道茶街对京城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茶经济和茶文化品牌意识的建设和加强上。马连道茶街在打造“马连道茶叶特色街”品牌的同时,也十分突出马连道地区企业品牌的打造。有 “更香”、 “满堂香”、“天月”、“品品香”、“绿雪芽”、“御茶园”、“鸿志”、“贵士”等众多茶品牌。而越来越多的产地品牌通过、设立办事处、设立分公司等多种渠道也纷纷落户马连道,如:“贡牌龙井”、“狮牌龙井”、“大益普洱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平水珠茶”、“祁门红茶”、“冻顶乌龙茶”等。注重品牌建设,为马连道的茶经济和茶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其次,表现在茶产业链的形成和茶文化元素的强化上。目前马连道茶街已逐渐形成茶叶、茶包装、茶运输、茶具、茶室、茶艺根雕、茶膳、茶足浴等茶产业链,对宣武区乃至北京市的创意文化产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特别是茶膳、茶足浴这些新兴产业,很有可能会成为引领现代消费的新时尚。马连道茶街,非常注重文化元素的强调:“装修包装的东方风格”,无论具有现代化装饰风格的茶铺还是修葺得古香古色的店面及各色茶叶包装都蕴涵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元素和韵味;“品茶鉴赏看表演”,许多店铺在顾客品茶之余还提供书法、绘画、古玩、茶具、根雕等鉴赏活动,有时还设有茶艺表演;“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 茶街有意识地与旅游相结合,让世界各国的友人来到马连道就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受到广泛欢迎。

茶文化的创意活动范文3

她是一名茶文化学者,20年前曾受邀担任央视第一部茶文化专题片《话说茶文化》的总撰稿人;这一次,她又受邀成为最新一部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总撰稿人。

她是一名茶文化教育工作者,2008年她自主原创的大型舞台剧《中国茶谣》,成功登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舞台及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馆;2013年她编剧并总导演的话剧《六羡歌》再次把中国丰厚的茶文化历史转化成精美的艺术作品。

在湖州举办的陆羽诞辰128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们见到了这位成功地集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教授。前一晚,我们在学生们略显青涩的表演中感受着跌宕起伏的故事,体会着陆羽的一生,而王教授却因为多日的排练而略感身体不适。但面对采访,她还是和我们细细讲述了自己对《茶经》“十之图”的解读,对《六羡歌》的创作意图、对茶文化艺术呈现的理解……

和王旭烽教授聊茶,你能深刻感受到茶已浸透了她的心灵,溶进了她的血液。也让人不禁想起《茶》纪录片里的一句解说词,“一片树叶飘到水里,改变了水的味道,于是就有了茶……”

海峡茶道:《六羡歌》是一部历史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剧,每个细节的把握都要建立在对历史文化知识有充分了解与对舞台有一定驾驭能力的基础上,为什么会选择非专业的学生作为演员?

王旭烽:在话剧的开场白时我曾说道,我们的演员是一群青涩的学生,《六羡歌》是我校茶文化艺术呈现课程的一部分,其实我们就是把课堂搬到了舞台。时下,茶企往往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企业的很多茶活动涉及策划、表演、甚至拍一部宣传片,而舞台正是艺术表现的集大成者,它需要文本、道具、音响、灯光、化妆等一系列元素作为依托,是一种综合锻炼学生能力的方式。我们的学生参与了整部话剧的编排过程,包括文本、服装、道具等均为老师和学生共同设计而成,既要最大程度节省成本又要保证舞台的质量。我们面临了很多困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们就能够对舞台驾驭自如。

海峡茶道:您为什么会强调“十之图”的重要性?

王旭烽:一千多年前,陆羽的《茶经》就把茶文化学的格局定位清楚,其中“十之图”讲的就是茶文化的宣传,内容就短短几十个字,为什么要独列一章呢?因为陆羽觉得茶文化的传播应该是件分门别类的重要的事。我曾经因为其字数少,觉得它分量轻、内容浅,但是随着对《茶经》的研读和对陆羽的了解,我发现我错了。我的解读希望能引起更多茶人对这章的重视,进而重视茶文化的传播。这十几年,我的身份不管怎么转变,其实都是在做“十之图”这一件事――从事茶文化传播推广。

海峡茶道:在当今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您觉得如何看待茶文化本身在这个大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王旭烽:我觉得茶文化本身就是创意产业,当茶文化进入流通领域的时候,它本身就是商品。就像我创作小说的出版、央视的纪录片在戛纳的畅销、甚至是我们编排的《六羡歌》话剧,如果进行商演的话,不仅可以达到宣传茶文化的效果,又可以作为商品,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目前,浙江农林大学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这是全球首家以传播茶文化为特色的孔子学院,将开设茶文化、中国书法、绘画、武术和中医等课程。这是我们茶学院实现国际化目标正式起步,我已经跟浙江一些茶企、茶乡政府沟通,共同打造孔子学院专用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和输出平台,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输送文化,也可以是茶本身。我觉得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茶圣陆羽学习,用更开阔的胸襟、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茶文化。

海峡茶道:作为央视两部大型茶叶记录片的总撰稿人,您更关注茶的什么属性?

王旭烽:我是一名人文学者,我的关注点更多是着眼于茶与器物、茶与社会、茶与世界等人文关系。许多人会比较关心茶叶本身的种植、制作、加工等问题,而我的兴趣点在于茶与人的命运关联。我觉得只有与人的命运发生关系,才能产生深度,因为是人在诠释着这个世界,上演着关于感情、信仰、价值观等丰富多彩的故事。而《茶》纪录片的关注点正是茶这一片树叶与人之间的故事,通过全球化的视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经济和国际政治角度,讲述关于茶的波澜壮阔的故事,探寻中国茶叶的世界传播之路。

海峡茶道:一边是愈发厚重的历史,一边是愈发快捷的生活节奏,您觉得中国茶需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更适应这个时代的脚步,焕发出新的魅力?

王旭烽:从历史上看,茶文化的传播包括宗教、政府、文人雅士的等众多途径,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特点是至上而下的层面传播,古代是从朝廷、文人雅士往下传播,而放眼今天,这种层面不一定来自政府,而是一种比较高的文化形态,包括具有时尚性和国际性。这几年为什么红茶比较火,因为红茶代表的是西方的文化符号,也代表着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如果这种方式全面进人白领阶层,那么全中国有办公的地方就会有下午茶,也必然逐渐从城市进入农村,这是很可观的。另外,茶需要创意与时尚,但是时尚不等于奢侈,虽然时尚常常与奢侈重叠,但我们不提倡奢侈的时尚。

海峡茶道:许多茶企也很重视文化的作用,但却不知道如何用好文化。您觉得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茶文化的创意活动范文4

本土资源孕育着学校发展的优势和机遇。1999年以来,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依据家乡特色,挖掘地方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了茶文化教育活动,把最具安溪特色的茶文化引入校园,形成了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并结出丰硕的成果。在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的“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特等奖。

一、茶文化教育活动研究与实践的策略和方法

1.茶文化教育在课程开发中成形。

依据家乡特色,挖掘茶乡资源,编写茶文化教育的教材是开展茶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在组织师生到县图书馆、茶果局、茶科所、茶都、茶厂、茶农户参观访问,上网搜集有关茶叶的资料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茶知识,然后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编写了校本教材《安溪的茶》。《安溪的茶》有14个章节,从“茶历史、茶知识、茶文化、茶经济”4个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安溪茶以及安溪以“茶”为载体的集各种行业为一体的现代安溪茶业经济发展状况,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同时对安溪人的品饮技艺和茶歌、茶谣、茶舞、茶戏、茶画、茶艺等璀璨的民间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出别具一格的“少儿茶艺”。

2.茶文化教育在系列活动中展开。

为了确保茶文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建置了茶叶初制加工室、少儿茶艺室,培植了茶树标本,编写了茶文化教育素材《安溪的茶》,为茶文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教材,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确定从三年级起每周开设一节茶课。通过茶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茶知识;通过茶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种茶、采茶、制茶、拣茶、包茶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茶课,让学生唱茶歌、跳茶舞、吟茶诗、演茶艺、弘扬茶文化。

3.茶文化教育在课题研究中深化。

为了进一步深化茶文化教育的研究,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把茶文化教育申报为省级立项课题,课题的名称是“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的重点是如何通过茶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同时,学校又把茶文化教育与体验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环保教育等有机整合,形成了一系列实验子课题。根据学科的特点,分别制订了茶事体验、科技与茶、艺术与茶等实践活动方案。在体验教育活动中,以学校茶叶初制加工室为实践基地,以茶叶大观园为劳动基地,以茶科所为科研基地,以学校茶艺室为演艺基地,引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获得体验。在科技教育活动中,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茶叶科学种植方法、空调制茶、茶叶农残调查等学习实践活动。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茶文化教育活动的品位和内涵。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茶歌、茶舞、茶戏、茶艺的表演比赛,举行一次茶文、茶画、茶诗、茶报(手抄报)优秀作品的展评活动。

4.茶文化教育在与其他学科整合中拓展。

一方面,学校通过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示范课、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等形式,加强对《安溪的茶》课堂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拓展茶文化教育。如,语文课拓展活动有吟茶诗、做茶文、写茶联、读茶谚、唱茶谣等;数学课让学生对所收集的有关茶叶经济活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运算;科学课让学生对茶树生长的自然要素进行分析;品社课让学生学习以茶待客的礼仪,了解茶与生活、工业、农业、商业等的关系;美术课让学生设计茶叶商标,绘画茶事活动;少先队开展《请到茶乡安溪来》《茶叶知识知多少》等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茶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拓展以茶为载体的素质教育的空间。

5.茶文化教育在成果应用推广中提升。

2005年5月,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的“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顺利通过了省普教室的结题验收。结题不等于结束,而是新一轮更深入的研究。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一项课题研究,其成果是值得充分珍惜、挖掘、利用的。课题结题后,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切实做好后继研究的几项工作:1.将茶文化教育系列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好载体,继续开展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2.将“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大力弘扬茶道精神;3.将茶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实验研究,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4.将《安溪的茶》校本教材开发的基本做法进行整理提升,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为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提供范例;5.将校本课程教材《安溪的茶》在全县推广应用。

二、茶文化教育活动研究与实践的特色与创新

所谓办学特色,其核心即是创新。学校对环境现状、学校需要与能力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教育发展趋势和校内外服务对象的需求作出判断,富有创意地把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引入校园,开发特色的教材,形成特色的课程,突出了一个“新”字。有了“新”才有了“特”。茶文化教育的“特”表现在以茶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使茶文化教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体验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表现在把茶文化教育活动作为课题开展研究,成为校本课程的特色、学校办学的特色、课题研究的特色。

1.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新途径。

茶文化的创意活动范文5

宁波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南宋和明初时期,是两朝首都临安和南京的门户港,一直以来是浙江对外交流和通商的重要口岸。据史籍记载,唐贞元廿一年(805),来中国学佛的日本高僧最澄,从明州(今宁波)回国时带去天台山、四明山茶籽、茶叶和茶文化,这是中国茶种传播海外的最早记载。唐、宋、明、清乃至当代,宁波一直是中国茶叶、茶具输出海外的主要港口,尤其是近年来,每年通过宁波港输出的茶叶为12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出口量的40%。

当然,“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的提出,不仅在于宁波是中国茶和茶文化对外交流通商的重要茶路和茶港,还在于它很早就有种植茶树,烧制越窑青瓷贡茶具和饮茶文化的茶之渊源。10年前,宁波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山茶属树根,被专家认为浙东6000年前就有种植茶树的可能。唐代时高僧最澄从明州带去茶籽、茶叶,也说明当时四明山、天台山地区已盛产茶叶,并以茶为饮。1987年,陕西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13件首次发现的奇特瓷器,经专家考证就是浙东上林湖越窑秘色瓷。由此可见,茶青瓷与茶根源、茶人流与茶饮乐,体现了“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的丰厚底蕴,使茶文化的丰富外延与殷实内涵圆满融合。

“甬为茶港”与“杭为茶都”珠联璧合,互为优势,各有特色。打造当代“茶港”与“茶都”,是浙江茶人的重大担当,务必精致雕琢,提升完善,为“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奋力而为。2005年,在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杭州被授予“中国茶都”。曾有人这样戏解“杭”字—就是草木之旁大树之下有一张桌子,而“几”上面一点,就是那把令人不忍割舍的“茶壶”。我也想斗胆戏解“甬”字—就是有一张用途颇多的纵看是木桌横看是木船的木制器具,木桌上面就是那个上林湖越窑秘色瓷的宝贵“茶碗”。这些年,宁波市先后举办三次“海上茶路”研讨会,许多海内外专家确认宁波为“海上茶路”启航地,并于2009年在市区三江口设立“海上茶路”启航地主题景观,去年宁波茶文化专家又提出了“甬为茶港”的好创意。我认为,茶历史的渊源、茶文化的底蕴和茶经济的规模及影响,均是“茶都”、“茶港”可以立足的根本。而“茶都”、“茶港”的打造,我们既要在茶历史的渊源、茶文化的底蕴和茶经济的演进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传承,使其根深叶茂。更重要的则是要在当代“茶都”和当代“茶港”的打造上花力气、下功夫,使其名至实归。“茶都”与“茶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丰厚的茶历史、茶文化之上的,有着较大的茶经济规模和影响,曾经具有高度繁荣的茶贸易、茶馆业和茶之饮等。但是,作为“茶港”来说,它还具有“海上茶路”、“港上茶埠”、“城中茶客”、“乡里茶农”等诸多特点。打造当代“茶都”和“茶港”,最迫切、最重要的要做好几件事:一是要在茶的品牌文化创造中实现特色发展。当前,中国茶不缺产品,不缺数量,缺的是品牌,是文化。没有品牌文化走出去的茶产品只是原料,只有特色鲜明的茶品牌文化才能走向世界,争得世界茶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茶路”、“茶港”才能繁荣兴旺;二是茶为国饮尤其是茶馆业要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今时代,茶、咖啡、酒和碳酸饮料共融其间,竞争激烈。咖啡的时尚,酒的潇洒,喝着碳酸饮料长大的年轻人,再加上浙江人喝茶没有形成像广东人喝早茶、福建人喝功夫茶、成都人喝盖碗茶那样有明显风格和深入骨髓的习俗,使茶之为饮及茶馆业步履艰难,处境尴尬。因此,要大力推进“茶为国饮,健康消费”,广泛开展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四进”活动,使茶和茶文化在多元饮料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争得竞争优势,为“茶都”、“茶港”的打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系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

茶文化的创意活动范文6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问题;对策

我国是茶叶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茶叶栽培历史。在历史的演变发展进程中,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显现出不可比拟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这就为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创设了极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享受到奇妙的茶文化之旅,体验到浓郁的茶文化清香,感受到茶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然而,我们还要充分意识到在茶文化旅游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推动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1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是在茶叶发展历史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逐渐由物质层面上升为精神层面,具有极为丰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习俗、心理审美特征。茶文化旅游则应当归属于一种休闲文化范畴,它也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分支,在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充分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深度的、综合的、因地制宜的开发和挖掘,使旅游者可以获得茶文化的体验和享受,享受到一场别致的文化旅行。在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可以打造成不同类型的茶文化旅游模式,诸如:山地观光旅游、体验式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式的旅游等。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结缘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1自然环境

中国的产茶历史悠久,具有适宜于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由于茶叶喜温耐润,适宜生长于温度为13℃~25℃的区域,我国大部分区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适宜于茶叶生长。同时,我国大面积的山地、高原和丘陵地质构造,也极其适宜于茶叶的生长。

1.2人文环境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和渗透,生成了形神兼备的文化体系,并激发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共鸣,形成了深厚的茶文艺;在人们制造茶叶、烹煮茶叶、品茗茶叶的过程中,又精练升华而成独特的茶艺;在茶叶的贸易交流活动中,又形成了无可替代的茶文化历史遗迹。在这些与茶相关的人文环境的滋养和浸润之下,为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使茶文化旅游大有潜力可挖。

1.3社会经济环境

从我国的旅游产业升级的角度,可以看到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通过赋予旅游资源以茶文化内涵,可以极好地弥补旅游资源的匮乏状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业可以借助于深厚的茶文化软实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同时,对于茶文化产业而言,茶文化旅游也可以极好地推动茶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使旅游产业为茶文化的推广平台,更好地吸纳社会资源,使人们参与到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来,更好地传承和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

2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2.1.1茶文化旅游成为新兴的旅游产业主题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迅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和大众旅游方式,而注重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深层次文化体验旅游,人们渴望从旅游中获得更多的关于文化、历史、生活、艺术方面的认知和体验,感受不同旅游区域和文化所带来的神奇、迷人的魅力。

2.1.2茶文化旅游需求日益昌盛

茶是一种天然饮料,茶文化的神秘与优雅、独特的茶风茶俗,对于向往休闲养生的现代旅游市场来说,茶文化旅游是一种迎合了大众需求的旅游方式,它以其独特的休闲方式,成为了人们的旅游盛宴。

2.2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强有力的茶叶品牌支撑

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存在各自经营的现象,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少区域性的茶文化资源整合和组团,缺少了强有力的名茶品牌支撑,则会使人们的茶文化旅游缺少参与激情,无法使其成为人们品茶斗茶的主要议题。

2.2.2缺少高档次、高品位的亮点景区

在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之中,开发最多的是乡村旅游景区,尽管也有一些茶文化旅游节、公众影响力较大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活动,但是其拥有的亮点较少,档次也跟不上去。在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开发一些茶园观光游览、茶家乐等茶事体验活动,然而,还缺少一些公众影响力较大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强,项目的整体文化内涵较少,产生的效益不够明显。

3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与提升的应对策略分析

3.1加大对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拓宽客源市场茶文化资源种类的差别

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会有着不同的影响,要对茶文化旅游产品加以不同的包装,制作成具有自我风格和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宣传品,并利用茶文化旅游网站,通过网络媒介对外宣传茶文化旅游资源,拓展茶文化旅游的电子网络渠道,便于旅游者及时、快速、便捷地获取茶文化旅游相关信息,可以自主地根据旅游者自己的选择,实现茶文化旅游查询、链接和检索,更好地选取特色化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茶文化旅游不同景区还要开展联动促销,联合宣传和推介,打造多条精品茶文化旅游线路,使旅游者有更多的范围游览,并能延长旅游体验的时间。另外,对于茶文化旅游景区的农民还要加强宣传,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方式,强化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用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热情的待客礼仪赢得更多游客的回头率,丰富茶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

3.2打造茶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挖掘茶中的文化底蕴

品牌效应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软实力。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打造特色化的品牌形象,挖掘和开发区域内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避免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同质化和过场化现象。具体应当从以下内容加以设计:(1)品牌定位。要寻求与旅游者相契合的基点,使之成为特色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方向,充分融入茶文化旅游的自然地理优势、人文优势、历史优势、社会经济优势,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2)品牌的推广。可以借助于名人效应,吸引旅游者的眼球,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制作片、户外广告等形式,促进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3.3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突显特色文化品位

在人们推崇生态旅游的形势下,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成为了人们的推崇和高品位的生活追求,它源自于人们自我实现的精神内在需求。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区域的茶文化的内涵,并使传统的茶文化与时代风尚相融合,使旅游者感受到传统文化所焕发的时代光彩,为之所吸引,而产生浓郁的再次重游的欲望和兴趣,并逗留较长的时间,以感受其茶文化特色所带来的新奇体验。以安溪茶文化旅游为例,这里产茶历史悠久、茶种资源丰富、茶文化资源极为绚烂多姿。因而,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具有浓郁茶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具体包括:(1)做大做强安溪铁观音品牌茶文化,不仅使其具有物质属性,还要具有与旅游者心理相契合的精神和文化属性,引发旅游者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2)将安溪茶文化与安溪的宗教朝圣文化相融合,拓展茶文化旅游的外延,深化其茶道哲理意蕴。(3)实现安溪茶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可以建构安溪茶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街,增进旅游者对安溪茶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度。(4)联合周边的知名品牌旅游项目,打造复合型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在旅游资源整合的链条下,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辐射效应。

3.4基于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为了合理、有层次地开发和设计茶文化旅游,还需要根据旅游者的不同个性化的需求,开发和设计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以避免茶文化旅游的同质化现象,要将茶文化产品设计成多层次的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文化层次、收入水平等,划分为高、中、低三档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产品与人文古迹、宗教朝圣、生态养生、休闲健身相融合,设计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形成对旅游者强烈的吸引力。另外,还可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如:茶文化夏令营、茶文化爱情体验旅游、茶文化创意设计旅游等,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4结束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生态旅游日益繁荣的局面之下,要合理分析茶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面对茶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和设计,要充分利用茶文化旅游中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等,更好地组合茶文化旅游路线和项目,并运用有效的茶文化旅游宣传策略,吸引人们的驻足和旅游的欲望,打造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和设计具有不同风格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使旅游者体验到丰厚的茶文化底蕴、悠久的茶历史,享受到茶文化给自己所带来的轻松和欢愉。

参考文献

[1]谢钦玲.安溪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师晓华.浅析黄帝陵景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6):74-75.

[3]朱竑,戴光全,保继刚.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4(4):94-101.

[4]徐仁立.论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150-151.

[5]胡柳梅,谢红彬,胡荔香.“坦洋工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探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4):58-62+69.

[6]刘志芳.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4(4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