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采购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微企业采购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范文1

Abstract: Bengbu is the business center in north Anhui, so there are a lot of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s, which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Bengbu. The operating cycle of business enterprise is short and the turnover of capital is fast, so it is easier to appear financial risk.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capital management of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At present, the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s in Bengbu have such problems as unsound financial accounting, too much accounts receivable, lack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poor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so 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argete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event financial risk.

关键词:商业企业;资金管理;财务风险

Key words: business enterprises;capital management;financial risk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238-02

0 引言

小微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小微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小微企业竞争力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目前学术界关于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研究主要围绕政府政策、税收减免、银行信贷等外部因素展开,从小微企业主体角度来探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研究相对匮乏,而且,结合行业特点研究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文献很少。本文拟从商业企业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以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等多项指标为基准,进一步明确了中小企业的类型(详见表1)。

批发业和零售业都属于商业企业。商业企业的特点就是买进货物,然后转手卖给别人,从中获取利润。商业企业主要通过对商品进行购、销、运、存来赚取中间利润,其业务活动基本不涉及商品加工。商业企业的经营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财务危机。小微商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因此,加强资金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但是,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不熟悉资金运作规则,缺乏成本观念,导致资金运作不科学,资金利用率低,容易出现财务危机。

1 小微商业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笔者所在的安徽省蚌埠市作为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小微商业企业的数量较多。通过调研发现,小微商业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1 财务核算不健全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小微商业企业组织结构不完整,管理能力薄弱,财务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相对混乱,没有形成日、周、月、季、年等形式的数据统计,财务工作比较随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为节省运行成本,甚至没有财务、会计岗位;一人多岗,职责不明。有的企业的确有一套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家族中的亲疏关系而导致制度体系被束之高阁,难以执行到位。

1.2 存在大量应收账款

赊销可以扩大销售,也会产生应收账款,加大资金回收风险。小微商业企业在发展中,为促进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必然要大量用到赊销的方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批发业广泛采用了应收账款的结算方式。但由于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合理,财务控制不力,并且没有一套严谨的信用标准,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甚至变成坏账。虽然企业的营业收入很可观,但现金并未增加,反而还要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利息和税金等支出,导致现金流出,容易产生财务危机。

1.3 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微商业企业几乎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监控不严。还有少数企业虽然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内控体系,但是如空中楼阁,大部分制度、章程仅限于下达文件进行学习,但涉及到实际工作却始终难以有效执行。这些企业的风险防范还只是停留在书面上,无法显化成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员工普遍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导致风险防范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的风险仍然较大。

1.4 存货缺乏有效管理

许多小微商业企业的存货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库存商品的信息不完整,存货的出入库管理混乱;核算不准确,没有规范存货的核算方法,有的企业选择的核算方法不恰当,影响了存货核算的准确性;存货周转缓慢,没有采用最佳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来控制存货占用资金量,资金效率差。

2 小微商业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货币资金是商业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上文已提到,商业企业以商品的运、销、存为主,企业通过商品的流通来赚取中间利润。与其他行业相比,商业企业的商业企业的经营周期短,资金周转更快。而且商业企业对经销的商品基本上不进行加工,企业的资金大部分垫支于经销的商品,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会迅速陷入困境。我国的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差、生命周期短的现象,因此,无论是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和大中型商业企业相比,小微商业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都很高。如何充分发挥资金的利用价值,并促进资金回笼,是当前小微商业企业面临的生存课题。

3 小微商业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措施

3.1 规范会计核算

小微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财务控制的重要作用,尽量根据内控需要配足高素质财务人员。企业的会计工作必须符合标准规范和法规条例,要规范会计岗位划分及岗位责任制、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监督等财会工作制度。要合理组织会计科目,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体系,所有会计科目均以报表或账簿等形式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财务统计工作标准,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凭证的审核客观、公平,以确保会计监督、会计审核有章可循。另外,要严格执行入账、结算等工作程序,为每一项会计科目建立相应的会计档案,保证财务核算准确真实,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清晰。

3.2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对小微企业而言,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包括客户管理、货款回收、坏账处理等方面。企业应该建立客户档案,明确记录客户的自信情况,以便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对信誉良好的客户,可采取延期付款、分期付款等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欠款额度,常欠常还;对信誉不佳的客户,要坚持用现金或银行汇票结算;货款回收管理方面,要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商品赊销后,负债应收账款管理的人员必须定期分析账龄情况,对到期账款及时催收,以免其发展成呆账、烂账。同时,应该及时分析逾期账款的成因,并分别制定相应对策。对欠款逾期短的账款要积极催收,对长期不还的账款,可以诉诸法律或进行债务重组,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3.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科学。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目前小微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缺乏内控意识、内控体系不健全等等。为了保护财产安全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旨在通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范围,使之形成相互促进且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严防某些部门或个人在商品进销阶段违规操作、中饱私囊。建议企业建立专门的内控部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和对会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内部检查和监督。具体而言,可以制订资金管理制度,落实资金的使用,同时全程监控资金流向,规范资金的筹集、使用、担保等业务行为,防止出现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此外,还要提高小微商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一个应有的环境。

3.4 全面掌握存货资产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要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要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研究合理的最佳进货批量,降低存货资产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其次,可以采用ABC管理法,通过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比较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有效地控制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对长期积压的存货分析原因,并制订出可行性方案,及时进行整改,提高商品管理能力。再次,还要加强存货的销售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长久的销售计划,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存货销售出去了,才能从根本上加强资金的回收。

3.5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商业企业的资金收付频繁、业务量大,必须提高资金利用率。首先要规范资金来源及运用渠道,譬如尽量不使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防因资金难以回笼而出现资金缺口;对资金支付及回笼时间进行合理预测,尤其要准确预测应收账款回收期和存货进货期。再次,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还可以利用流动负债中的闲置资金进行短期投资和生产,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消耗和不必要的资金占用。最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吸引多渠道投资,使企业具有充沛的流动资金,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小微商业企业要保持正常的运行和不断地发展,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作,同时加速存货周转,缩短应收账款周期,延长应付账款的付款期,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防控财务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赵善庆.解决商业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建议[J].商业研究,2006(22):74-76.

[2]李玉明.商业企业资金管控问题分析[J].财会月刊,2011(6):69-70.

[3]锋,吴亚萍.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小微企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4):83-85.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范文2

关键词:营改增 电信行业 税收 影响 措施

电信业是社会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将其纳入营改增试点,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增加下游企业进项税抵扣,让更多企业享受改革红利。但“营改增”在试点初期,由于相关企业成本结构与生产周期等原因,企业在进项税额上相对比较低,在试点过程中,易出现税负增加现象。电信行业如何借助“营改增”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成为当前电信行业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

一、我国开展“营改增”的背景、意义及其进程

(一)“营改增”的国际国内背景

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业态趋于多元化、以及我国的经济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这种税制结构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性。第一,两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第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排除了我国很大一部分第三产业,而这也使得服务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第三,两套税制并行,税种的分类和识别变得难以区分(如服务与商品之间的划分越来越模糊),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困难。这样,“营改增”就成了政府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抓手。

(二)开展“营改增”的意义

第一,实施“营改增”有助于深化产业分工,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此外,还有利于健全出口退税机制。第二,实施“营改增”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三,实施“营改增”可有效避免营业税重复征税以及不可退税等弊端,可为企业减少税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带动扩大就业。第四,将营业税中的“价内税”转变为增值税中的“价外税”,形成了增值税销项与进项的抵扣关系,这种转变也将会对相关企业内部架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我国开展“营改增”试点扩围进程

当前,我国“营改增”试点扩围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力争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接下来,还要将生活类服务业、建筑业和不动产“营改增”逐步向全国推开,并适时将金融保险业和其他行业纳入进来,基本完成“营改增”目标,实现全覆盖。营业税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将全面扩大。下一步,再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税制,完善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配体制,实行增值税立法,也即“营改增”还是政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二、开展“营改增”对电信业的影响

(一)运营商的收入与利润短期内下降

2014年4月30日,电信业三大运营商公告均指出,预计在短期内,“营改增”将对公司经营利润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由于增值税具有“税费与价格分离”的特点,公司营运收入将相应减少;预存话费所送礼品,营改增后,这些礼品会“视同销售”计缴增值税。同时,由于他们的成本支出中部分支出不能获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其中包括折旧摊销及人工成本等,造成经营成本难以获得同步下降,这就造成了“营改增”带来的成本下调幅度低于当期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进而使得利润短期内下降。

(二)各种因素使得税负将增加

1.运营成本中可抵扣项目少,增加税负

在电信业运营商的主要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和人工成本较高。目前,电信行业企业营业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多,且人工成本中除企业正式员工工资外,还含有部分外包人员的工资,因劳务外包没有纳入营改增试点,人工成本全部不能产生进项税。这样,电信行业可抵扣的这一部分开支只有营改增以后所新购的各种设备、水电费、广告服务以及各种办公物品等,且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更少,这使得“营改增”后运营商的税负会加重。

2.现有业务模式增加税负

如积分换话费业务,在营业税制下,按照取得的实际营业额缴税,积分换话费部分因未产生实际收入,而不用纳税。但营改增后,采用视同销售原则,即使未取得实际收入,但发生应税服务或货物所有权转移,仍要计征增值税。

(三)营改增加重公司税务管理负担

相较于营业税,增值税的管理更成熟,监管更严格,增值税在政策规定、税款计算、发票管理方面都较复杂,如在会计核上,需对资本开支收入费用与成本等实施价格分离;在发票管理上,因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和现金管理相同,需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管理这些专用发票与其他的一些增值税发票;认证操作中,每张专用发票都需经过相关税务机关来认证等,这就大大增加公司在税务管理方面的成本。

三、电信行业应对“营改增”的相关对策

(一)调整业务模式,扩充业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扩大利润空间

第一,调整原有促销策略,通过折扣等方式规避“视同销售”计缴增值税。税收专家胡根荣强调:“靠终端补贴拉动用户增长的经营模式已经行不通,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而差异化的信息服务才是长久之计。”第二,优化增值税下的定价策略。采取合理的定价策略是保障公司收入的重要手段。第三,调整渠道结构,优化终端销售模式。因为将运营商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信息服务,则增值税税率为6 %,所有可将终端销售向电子商务转移。第四,积极扩大相关业务范围,努力争取获得新的税收优惠。如简易征收优惠。在2015年12月31日以前,境内单位中的一般纳税人通过卫星提供的语音通话服务、电子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服务,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这些都给运营商提供了很好的业务扩展的思路。

(二)加强采购管理、严格挑选供应商类型,以增加相应的进项抵扣

增值税“以票控税”的进项税抵扣制度,使得运营商必须考虑可抵扣进项税的高低。为保证其进项税额的充分抵扣,企业应做到:第一,梳理现有采购业务,分析是否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并整理税率与抵扣规则,以便在招标过程中严格按照增值税抵扣要求执行。第二,完善供应商的税务信息,清退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第三,加强供应商的选用和调整,运营商应优先与一般纳税人合作。第四,与供应商签订规范合理的合同,如在合同中注明索取发票类型,明确是否需将销售额与税款单独列出来等。?

(三)提高公司的税务管理能力

在电信行业中,增值税的申报与计算都较为复杂,且实施增值税管理工作时需全员参与,这样才可及时获得满足规定要求的相关进项抵扣凭证。

总之,“营改增”是政府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抓手,电信行业企业管理层与经营层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应对“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智斌.析“营改增”对电信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全国商情,2013,(23).

[2]高士洁.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的影响及如何应对税制改革.中国外资.2013,(11).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范文3

1存货管理理论概述

1.1存货的概念

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的以北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不同行业的企业,按经济用途的差异有不同的存货类别。铸造企业的主要业务是生产以及销售产品,故存货构成非常复杂,一般包括: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周转材料。

1.2存货管理的方法

1.2.1ABC分类控制法

按照一定标准,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照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办法。具体地说,A类存货品种少,价值大,占用资金多,应作为库存的重点管理,科学地确定该类存货的经济批量和定额,并经常检查这类存货的库存情况。B类存货则应在定货数量和定货时间上加以控制,不必像A类存货那样经常地进行分析对比。C类存货量大但金额一般都不大,一般可集中采购,并适当加大安全存货量,简化手续,节约定货费用。ABC法的主要优点是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效地控制主要品种的存货,提高控制的效率。

1.2.2准时生产法(JIT)

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研究和开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准则。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实现这一思想的控制方法和原则是:将必要的材料,以正确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往必要的地点。生产系统如果真正运行在准时制生产方式的状态下,它的库存就被减至最小的程度,因此,JIT又称为“零库存”管理法。

2中小家族铸造企业存货管理特点

2.1中小家族企业在存货管理上的特点

外国学者Davis(1983)认为只要公司的政策和发展方向受到一个或数个家庭严重影响并且家庭成员通过拥有所有权和参加企业管理来施加影响,具有这一特征的公司就是家族企业。中国学者潘必胜(1998)认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有紧密的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企业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的时候,该企业就可以认定为家族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合研究室共同组织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中小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有90%左右的企业是家族式企业。处于创业初期的家族企业采取家族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减轻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给企业利益造成的伤害,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家族成员能够团结一心,表现出较强的耐性,促使企业更容易渡过难关。然而在中小企业的成长成熟期,家族式管理往往成为纪律松散、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代名词。特别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生产计划不合理,岗位任务不公平,存货控制薄弱等问题。由于这些企业赋予家族成员较重的权限并缺乏内部监督机制,容易导致在存货采购销售环节存在权利谋私的行为,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极大的隐患,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

2.2中小铸造企业在存货管理上的特点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在工业中,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总体上看,中国中小铸造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员工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劳动环境差,工艺水平落后,环境污染程度大。在存货管理方面,一般具有管理模式粗放、存货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分工模糊,信息系统不健全,销环节沟通不畅,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缺失等特点。

3HT公司存货管理现状

3.1HT公司简介

HT公司是位于重庆东北部的一家民营小型铸造企业,其水陆交通方便,通信便捷,基础设施完备,是渝东地区唯一铸造能力达5000吨以上的精密铸造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总投资额5000万元,2014年营业收入达420万元。生产各类普通碳钢、合金钢、高锰钢、高铬钢、低铬钢等材质的精密铸造件,建筑机械扣件,犁头、铧等农用机械,生产球磨铸铁、桥梁支架、轮船配件,矿山专用配件和破碎机整机制造等。现有在册职工55人,其中:技术工人37人。该企业暂未实行会计电算化。

3.2HT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原材料订购环节

HT公司在原材料订购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建立系统的采购制度,采购人员单一且权力过于集中;二是原材料占用资金量较大,采购预算的制定没有科学的依据。

由图1和图2可以发现,该企业在原材料部分期初结存量达11.4吨,计3689万元,而后原材料的入库出库都比较频繁,但其数量和金额结存量一直居高不下,年末原材料结存量甚至达21吨,金额占销售收入的85%左右。这说明原材料占用量过大,一方面造成采购验收的工作量较大,另一方面会导致仓储管理难度较大。通过图3的原材料结构分析,可以发现,铁类材料(包括铁风沙)结存量在原材料中占比最大达69%,共14.47吨,金额18万元。

通过深入调查,发现HT公司原材料的采购由公司一名小股东(驾驶技术和少量资金入股)全权负责,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增加了暗箱操作、营私舞弊的可能性。且该公司没有严格的采购制度和流程,不进行采购预算,只根据订单量用经验数据估算原材料采购量,离散性较大。公司长期与三家原材料供应商保持合作关系,价格由订货量大小有所波动,但常年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原材料种类主要有高铬、镍板、低铬、钼铁、废铁、废生铁、不锈钢、废铝、废锰、高锰、废高铬、增碳剂、集渣剂、硅、稀土、氧气、二氧化碳、镁砂、石英沙、铁风沙、覆膜沙、宝珠砂、煤气、培润土、玻璃水等。其中镍板、钼铁、废高铬、硅。二氧化碳单价较高,高铬、废铁、废锰、高锰、铁风沙、玻璃水的收发最为频繁,占比较大。

通过走访问询该公司的生产组长,发现虽然每月原材料结存量较大,但在生产环节仍时常出现原材料不够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原材料的历史数据没有进行科学的处理,经验数据又有较大偏差。由于其后采购量较小,运杂费等固定采购成本变化不大,采购员补充材料的单位成本实际上就高于了原采购单位成本。该企业没有专用的原材料库房,各种存货都堆积在生产厂房里,故铁等金属在保管过程中极易生锈,常常造成损失。

3.2.2产品生产销售环节

HT公司在产品生产销售环节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公司销售人才缺失,产品营销模式单一,市场占有率不高;二是产品积压现象严重,生产线利用率低下。HT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六大类:锰钢、高铬、碳钢、生铁、半成品锤把、破碎机整机。

从图4可以发现该企业2014年每月销售额在40万元处上下波动,最高达6888万元,最低至2084万元,市场占有率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由于该企业按订单量采购并生产,发出产品量同生产入库量变化趋势相似,但产品库存却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从年初的61.13万元累积到了年年末的133.41万元,增幅达到11824%,产品月平均库存金额达114.14万元远超过月平均产值42.39万元。从图5和图6可以明显看到,库存商品周转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6月~12月平均每月只有026,周转天数在12535天处波动,最高9月达到18693天。值得一提的是,HT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年产量5000吨以上的水平,但现在实际年产销量只有440吨,生产线利用程度不到实际生产力的10%,且现行市场范围仅限于渝东部分地区。由此说明公司目前存在产品营销手段缺乏、产品周转天数过长、产品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由于产品剩余累积过多而造成的资金占用问题也一直存在,且加重了库存产品管理成本,影响了公司的整体获利能力。公司的产品库存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减少剩余产品的资金占用,争取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少库存或零库存,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

进一步调查发现,由于该公司董事长股份占比80%,经营权与所有权未分离。首先,该公司按家族式管理模式,高层管理人员如销售经理、财务经理和大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如生产组长,均由该名董事长的亲属担任,均只有初高中文凭及以下,故公司营销手段比较传统,主要是与本地几家公司有固定的合作,很少主动考察其他地区以扩大市场范围。故HT公司在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对产品的营销管理较为死板,缺乏改善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3.2.3存货保管环节

HT公司在存货保管环节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划分存货专用保管仓库、形成完善的存货管理流程;二是存货保管形式粗犷,管理难度较大。该公司的存货中金属类材料占比极大,属于易生锈产品。因此,发出存货的方式宜采用先进先出法,即先采购的原材料先领用,先生产的产品先出库,重点是要对存货按增加日期、保管特点等进行分门别类的规范化整理堆放。但是,由于该企业并不重视存货的精细化保管,没有设专门的存货仓库和独立的存货保管员(存货保管员由一名生产工人兼任),产品堆放没有合理布局,先到的原材料、先生产的产成品往往堆放在生产线的最里面,又没有任何标识显示其入库日期,由于该企业存货周转天数比较长,存货堆积量较大,导致保管员在发出材料及产品时,为方便起见往往从上往下进行收发材料及成品,而堆放在上面的存货,往往刚入库不久,这就导致先前入库的存货时间要很久才能被领用到,而等到领用时,大部分已经生锈无法使用或未达到质量要求,造成企业的损失。

4对HT公司优化存货管理的建议

4.1改善企业的内控环境

4.1.1建立完善内部稽核制度

HT公司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严格进行存货的采购、生产领用、销售等环节,并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在这些环节建立相应制度,严格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采购、保管、记账分工合作,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部门间相互稽核,使存货内控制度相互牵制。各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规范操作行为,建立管理制度和优化工作流程,同时自觉接受、配合人力资源、审计、财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仓库保管员应公开库存物资现有量信息,以便于采购人员以及生产人员制定相应存货采购计划、积压存货处置、报废残料再利用等提供参考信息,以确保维持合理库存量,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短期债务风险,满足日常经营需要。

4.1.2重视对采购人员及存货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企业中,企业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员工素质与能力的影响。因此,HT公司除了应该吸收一批先进的营销人才之外,还应对采购和存货管理人员进行长期有效的技能和业务能力培训,通过系统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使员工学习掌握新的业务模式、运作流程以及存货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而降低公司的人力成本,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当该公司接到一个订单任务后,在进行商务谈判未明确生产计划的期间,采购与存货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以往的采购经验,对原材料等采购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准备,完成采购计划的指定,逐渐形成采购数据库,最终形成同HT公司实际情况相符的专业化存货采购管理系统。在员工工作态度方面,可以通过不定期的考核,按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或惩戒,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

4.2建立存货的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司应建立网络控制系统,以减少和消除家族式管理带来的人为影响因素。HT公司应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ERP信息系统,将不同业务部门的人员集中统一在这一平台上进行业务操作,使业务数据能够及时录入。

通过建立健全员工考核制度和定期现场盘点,强化存货收发存信息化应用,保证存货管理数据与实物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使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库存情况,合理制定物资处置计划,实现公司内部存货的供、产、销各环节完全融合,并按相应的业务流程,从而在系统中自动生成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位一体”,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并及时传输到控制中心统一的数据库中进行监控与分析,从源头遏制存货积压的出现。

HT公司应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划分标准化存货仓库。可以运用存货ABC分类控制法将存货分为A、B、C三类:即A类(价值低易保存的材料);B类(价值较高且易毁损的材料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C类(产成品)。HT公司还应对存货收发存管理操作流程进行梳理和制定,严格规范存货出、入库操作,提高存货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存货按时期、型号等的管理,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3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及第三方物流进行对存货管理优化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呈几何倍数进行增长,不少传统企业通过转变线下营销模式为线上线下混合型模式获得了巨额收益。第三方物流企业属于专业的物流企业,在物流战略把握、物流行情洞察以及物流市场分析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公司实施存货控制的过程中,考虑到供应商及HT公司内部物流能力的限制以及某些技术上的障碍,引入第三方物流来共同参与存货管理。HT公司应加入互联网电商交易平台,通过第三方物流与供应商和需求市场相联系形成一条存货周转速度迅速、资金占用量少的链条,并最终达到“零库存”管理的目标。

公司还应注意制定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机制,协调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

此种存货控制模式有五个优点。一是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二是通过电商平台和第三方物流的杠杆效应,可以将公司的市场辐射半径扩大至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等地,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生产线利用率;三是降低公司运杂费与仓储费,节约成本;四是第三方物流具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更具专业性,能加快企业产品的物流速度,提高企业物流水平,从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也有助于企业对市场的占领;五是可减少企业在物流管理费和物流设施上的投资,同时减少流通环节,使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改进自身业务,把资源配置的重心放到其他项目。

小微企业采购管理范文4

【关键词】建筑业;营业税;增值税;营改增

1 营改增的背景

目前,我国现行的税制制度是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所以出现一些税负不平衡的现象。为了解决重复征税等问题,国家开始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规定。2012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纳入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虽然建筑施工行业暂时还未进入试点范围,但建筑施工行业“营改增”已是大势所趋。“营改增”是把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即是对于服务或者产品的增值部分纳税,这样就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由国内和国外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突然放缓,外界普遍认为代表经济实际发展状态的指标均持续保持低迷,实体经济呈现疲软态势。而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即我国目前面临着物价上涨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同时,国际形势并不乐观,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而欧债危机则日益严峻。因此,扩大内需,控制物价,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然的出路。以济南市为例,营改增之后,2014年一季度减收7.34亿元,营业税完成36.1亿元,同比下降7.34%,为企业减负作用明显。

增值税最理想的状态便是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都征增值税,即每个环节都可以抵扣。然而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机制破坏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不仅营业税纳税人无法抵扣购进应税货物和劳务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值税纳税人购买营业税纳税人的商品,也无法从营业税纳税人那里取得进项额抵扣凭证。而且实施营业税的行业,对于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营业额的全额征税。无疑造成重复征税,加重了链条下游企业的税负。实施营业税的企业为了避免税负过重,便加大行业整合力度,不利于行业专业化分工,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的竞争能力,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推动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小额纳税人税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带动扩大就业;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选择实行统一的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不仅是与世界通行做法的接轨,也是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

2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2.1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

重复纳税现象在建筑业中普遍存在,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用到大约占工程成本60%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这些材料在购进时已缴纳增值税,由于施工企业并不属于增值税纳税人,因此这些材料和设备购买中所支付的税费不能予以抵扣。但是在缴纳营业税时,这些设备和材料又是营业税的收税对象,还要缴纳一定比例的营业税。营改增后,按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使用11%税率,建筑所发生的材料和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理论上,营改增后,会消除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弊端,降低企业税负。然而,由于我国建筑业普遍管理粗放,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落后、宽松的承包模式无法对项目部及分公司进行有效管理,这些都导致企业对于进行税额的管理力度不足。并且以前年度购置的大量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由于都没有实行增值税进行税核算,从而无法抵扣相应的进项税。同时因建筑行业特点,企业可抵扣成本中部分支出不能或较少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得无法充分抵扣进项税,企业税负不降反升。

根据浙江省建筑业“营改增”调研测算数据显示:26家企业2011年经营总收入469.29亿元,其中计征营业税的经营收入425.62亿元,按增值税率11%换算为不含税经营收入为383.32(425.62/1.11)亿元,销项税额为42.30(383.33亿元11%)亿元;进项税额理论测算为42.34亿元,据实统计为19.02亿元,理论测算大于据实统计23.32亿元。应缴增值税为23.28亿元,较原来应缴营业税12.77亿元增幅为82.3%,增幅惊人。

2.2 “营改增”对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技术革新的影响

自2009年实施增值税改革以来,我国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缴的增值税是不能作为进项税额从商品(提供劳务)销售的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在消费型增值税中,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其初始价值和随着使用年份的增长,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会逐渐下降,这不仅提高了企业利润,而且提高了固定资产周转率。与此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报酬率也相应上升了,对于企业来讲,这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都被降低了,进一步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建筑企业出于降低税负的考虑会把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从而企业有更多资本去做科技研发。

2.3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

建筑业“营改增”后,按11%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经测算,建筑企业营业收入比“营改增”前下降9.91%,对企业经营规模带来较大影响,对企业信用评级等也将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

2.4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管控风险的影响

由于建筑业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材料采购地点广泛、零星材料多等特点,面对极为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一些材料的采购和物资的供应难以取得正规的可抵扣发票,同时一些建设单位在采购中往往与施工单位之间进行一种工程款的抵扣(如甲供材、水电费),使得在“营改增”之后一些材料物资支出必然会产生由于不能获得合规抵扣凭证而进行抵扣的问题,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实际可以抵扣的进项金额就会小于理论上可以抵扣的进项金额。凭证进行抵扣按照现行的增值税相关规定,在凭增值税发票进行认证抵扣时,期限最长不能超过180天。建筑行业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设备材料供应单位三方之间都存在一些相互欠债的问题,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结算的过程中无法及时获取发票。对于建筑企业,按照最新增值税规定的时间期限,及时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的难度非常大。

2.5 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在机构所在地按当期验工计价确认的收入缴纳增值税,但是业主拨款往往滞后,建筑施工企业如果通过拖延供应商或者分包商的方法来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往往无法取得进项发票来足额抵扣,导致企业在没收到工程款的情况下垫付巨额增值税的款项。同时业主还要直接扣除5%-20%的各项保证金,这样必将导致企业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出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程度,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3 “营改增”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对策略

3.1 及时掌握“营改增”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纳税筹划

3.1.1加强相关人员学习

从各试点来看,虽然建筑业税负不容乐观,但笔者认为增值税作为中性税的优势终将发挥出来。建筑业施行“营改增”已为期不远,只有及时掌握相关政策信息,才能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抢占先机,主动迎接挑战。企业要做好相关政策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不仅是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物资采购人员,计划人员等。使有关工作人员更好地学习并深刻领会“营改增”的各项政策,增强企业涉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物资、计划人员在采购材料、分包环节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

3.1.2 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营改增”后,增值税额的高低取决于建筑企业能取得多少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因此建筑企业现在就要开始加强管理,注意保管和收集发票,加强保管和收集增值税进项抵扣凭证的意识,为实施“营改增”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3.1.3 制定相应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中物资材料占到相当大一部分。如前所述,成本抵扣部分占收入的比重越大,企业税负越小。因此选择适宜的材料供应厂商至关重要,不能只关注材料价格,应在权衡价格和增值税额上进行优化选择。

3.2 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2.1 加强科技研发,加快产业升级

此次税制改革旨在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将会对促进相关行业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相关行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抓住营改增给企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带来的契机,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企业可以加大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机械化水平。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必将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企业劳务费用的消耗,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不被经济发展的步伐所抛弃。

3.2.2 改变企业投标策略

由于营业税不需要抵扣,过去建筑施工企业在与甲方签订合同时存在甲供材料等条款。企业便不能取得甲供材的进项税额,在增值税制下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税负。因此企业在与甲方谈订合同时应变被动变为主动、态度更加强硬.尽量避免与甲方签订供应材料等条款,以此来保证企业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3.2.3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营改增”后,企业的收入核算、税金核算、成本核算也会出现相应改变,如果会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税款计算那就很容易出错,进而引发税务风险。相对而言,营业税的会计核算较为简单,而增值税涉及到抵扣,就较为复杂。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要对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调整,提升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设置专职税务人员。建筑企业向来成本管控困难,施行增值税后加强成本管控更是必要,企业应尽量使自己的支出在增值税抵扣范围内,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对“营改增”的几点思考

4.1 税改范围过窄

建筑企业成本杂多,税改范围越窄,企业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就越小。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项目中除了材料、燃料、动力和应税加工、修理、修配等增值税应税项目外,与其经济业务密切相关的还有勘察设计、监理咨询、物流、运输、租赁、劳务等营业税应税项目,目前实施的营改增的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7项现代服务业即所谓“2+7模式”,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与其相关的大量服务项目还没有纳入到税改方案中。“营改增”范围狭窄,将影响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造成企业因进项抵扣不充分而使税负增加。

4.2 着力解决企业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困难

根据试点企业反映,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难以获得增值税发票的情况。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性质,与小规模纳税人业务外来在所难免。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小规模纳税人无法直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由税务局代开手续繁琐,不易取得。不仅使建筑企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低成本高税负和一般纳税人高成本低税负陷入两难境地,还不利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发展。财税部门应简化各种代开,纳税手续,或是探索解决取得增值税发票困难的途径,为各行业提供便利。

4.3 健全过渡性优惠政策

建筑业“营改增“还未实施,业内已经叫苦一片。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过渡性财政扶持,或税收优惠,以来增加各企业对”营改增“的信心。由于建筑企业各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发票收集认证困难,建议财政部门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在税收时间和地点上作出优化。

【参考文献】

[1]杨威杨.对建筑业实行“营改增”政策的思考[J].建筑经济,2012(12):5-8.

[2]王建平.增值税改革中税率问题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1(09):36-38.

[3]姚陈军.“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探讨[J].国际商务会计,2013(05):11-13.

[4]财政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Z].财会字(2012)13号.

[5]叶智勇.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财政监督,2012(20):101-102.

[6]万建国,韩菁.建筑业“营改增”问题分析[J].财会月刊,2013(0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