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摄影艺术的类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摄影艺术的类别范文1
关键词: 摄影艺术 音乐艺术 二者联系
一、何为摄影艺术
1.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那么,何为造型艺术呢?造型艺术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拍摄者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并根据艺术创作构思,运用摄影造型技巧,经过暗房制作的工艺程序,制成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简言之,摄影艺术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摄影的艺术,广义上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特指可以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存在的那一部分摄影。”
2.摄影艺术的特征
我们所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现实场景的逼真再现,这是摄影的第一个特征。另外,摄影艺术还具有真实性、瞬间性、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特征。
真实性是摄影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它可以将现实世界的每一个场景即时“留影”,镜头在一定程度上有“镜子”的功能,可将现实世界摄入其中,逼真再现。因此,照片可作为流金岁月的“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可作为“呈布公堂”的证据,这都源于它本身固有的真实的特性。一开始,摄影的发明就起源于“针孔成像”的科学发现。摄影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器材”,如照相机、胶卷、放大机、冲洗药液等。摄影的发展与照相器材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用于拍照的照相机,从最初形式的“暗箱”,到简单的全手动照相机,再到现代全自动电子照相机、数码相机。一百多年的摄影历史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摄影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型范例。
二、何为音乐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有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的一些特点。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中所发出来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这些声音在自然界绝对不存在。所以,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是通过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音响,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是作者创作思维的结果。
三、摄影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的联系
1.各类艺术间的联系
摄影艺术作为艺术种类的其中之一,有它自身的特点,也与其他艺术种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要说到摄影艺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的关系,首先应该探讨艺术的分类问题。艺术的多样化存在促使人们很早就开始对艺术分类问题进行研究,不论是东西方都产生了许多建立在不同分类标准之上的分类方法。分类方法不同,分成的类别也不同。历史上比较流行的艺术分类法有:(1)按照表现手段的不同,把艺术分为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电影、曲艺、摄影、杂技等艺术门类,每一门类又可细分为若干品种、体裁和样式;(2)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听觉艺术(音乐)、视听艺术(也称想象艺术,主要指文学)三类;(3)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时间艺术(音乐、文学)和时空艺术(舞蹈、戏剧等)三类;(4)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把艺术分为静态艺术(绘画、雕塑等)、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两类;(5)依据创造形象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手段的不同把艺术分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音响艺术(音乐)、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艺术现象的复杂多变及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上述分类方法都带有一定的相对性,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来确定各种艺术的特点和异同的,但这种分类有助于显示每一艺术门类的特点,同时也能促进各艺术门类的接近。这是因为每一艺术门类都有其相对独立的领域和特性,在描绘生活的不同方面、表现人的情感的微妙变化上都有其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优越性,同时又有其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定的局限性,这使得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吸引。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种艺术样式一方面竭力追求自决,努力创新出独特的、自己所特有的艺术地掌握现实的方式,另一方面每一种艺术样式都受外来的、其他艺术的影响,吸取其他艺术的经验,这就使得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2.摄影艺术中时尚摄影与音乐艺术的联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一切艺术都希望达到音乐的状态。”摄影与音乐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其表现手段的艺术的,音乐形象的塑造是完全以声音为材料的,它不像美术通过视觉作用于感官,而是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心灵,通过表达情感来引起人们对一定生活情景的联想,以声表情。时尚摄影虽然与音乐在许多重要方面截然不同,但二者又有一些共同的美学特征。首先,二者都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主体精神的表现,不是描写而是表情,这使它们都具有比拟和象征性、多义性和概括性;其次,二者都要靠一定的变量的比例关系来构造形象,都具有鲜明的比例、节奏、韵律的和谐美。
具体来说,作为平面艺术的时尚照片虽然是静态的,但它通过整体布局,通过整体的构图,通过角度的运用,通过气氛的营造,通过色彩的掌控,通过光线的把握,可以体验连续流动的空间影像在瞬间的美,使三维空间的物体或人体具有在二维平面上成像的特殊美感,从而具有四维空间的魅力即音乐的表现性。同时摄影技术中各种形式因素的运用,如形体的大小、高低,线条的刚健柔和,色彩的冷暖浓淡,质感的粗糙细腻及对比、统一、均衡、对称、比例等形式美法则的合理运用,都使表现对象具有类似音乐形象的节奏与韵律。当我们在欣赏时尚摄影时,被摄影中模特优雅的身形线条与环境的完美融合,面部表情的胶质柔和感所带来的和谐而深深影响时,便是时尚摄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结合时所带来的绝佳的呈现效果,也是二者相结合迸发出的情感的激流。
3.时尚摄影以数字媒体为载体与音乐艺术的融合
摄影艺术的类别范文2
关键词:摄影技术;油画创作;联系与影响;创新发展
现代光影成像技术的开发,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运用各种生活素材为载体,传达主体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动,是摄影艺术再现功能的泛化。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静态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创造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祷,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实现平面视觉艺术的直观表达,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研发,摄影艺术的完美写实再现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化了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摄影与油画艺术的联系特点,阐述了摄影技术对油画创作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与当前油画艺术的联系:
1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形态的分类中,摄影艺术和油画艺术既都是视觉空间艺术的类别;又同属于再现性造型艺术的范畴。二者在艺术特征上同样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特点。
2具有协调的视觉空间
摄影和油画本来都属于平面造型表现,借助光影、色调、线条和构图的变化效应,通过平面描绘形式,熔铸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创作灵感,表现物象的空间立体感。
3具有瞬间的生活表现
摄影和油画艺术表现,都需要针对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瞬间捕捉,把要表现的内容,选择一定的空间,用物化手段凝定下来,构成具有完美精神风貌和本质意义的艺术形象。
4具有统一的物象并列
作为平面造型艺术,摄影和绘画都可以把彼此交错的物象、形态和景象,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观并列地展现出来,构成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
二、摄影技术对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手段的影响
摄影和绘画艺术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创作手段去实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油画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油画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的艺术形式,摄影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油画艺术创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质感、光感与空间等造型因素。
1摄影技术的运用,减缩了写生手段的繁杂化
油画艺术的审美再现,首先取决于创作者运用写生手段,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与取舍,把其形象依照严谨的构图方式初步表现在草稿上,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刻画描绘。而现代摄影技术快捷的再现功能,为油画创作提供了相当写实的物象造型资料,省略了相当多的写实活动。相对来说,摄影技术的运用减少了油画创作写生过程带来的麻烦。
2摄影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绘画材料的广泛化
材料是艺术家内心表达的媒介,是视觉传达的载体。摄影和绘画所使用的物质媒介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摄影艺术是科技文明的产物,而油画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画颜料、画笔和画布画质等材料。摄影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应用于图像艺术。同时也为油画艺术创作材料的开发及综合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油画材料也由传统的布、纸、木、石、颜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属、纤维以及任意的现成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制作条件和工具材料逐渐广泛化。
三、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上的影响
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基础上塑造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过程。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的创作影响如下:
1 促进了油画创作风格在思想上、形式上的多元化发展
油画风格是指体现画家生命特质和审美倾向的油画组织秩序与品质。具体受画家生命特质的稳定性,画家审美倾向的社会性与变化性等因素影响。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视觉艺术中,摄影技术图像给人们带来的图像化审美形式已经成为时代特征。与此同时,新一代画家采用自由、开放的观察方式,引进一系列比如剪切、近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摄影技术,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不断注入自己的创作思想与个性情感,体现了当代油画最显著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
2 改变了油画艺术对文化符号图像的独创形式
摄影作为一种利用机械科技来记录视觉画面的方式,一经产生便预示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模式,摄影技术从诞生由一开始对绘画图形及文化符号的借鉴,逐渐发展到现在绘画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挪用越来越科技化的摄影图像,改变了油画绘画艺术对人类文化符号及图像创制的再现、记录、叙事、宣传等诸多固有功用,借鉴摄影技术中对于视点、尺寸图像分割法的油画创作,呈现时空、观念和风格的集合,标志着当代油画已进入了图像化的时代,当代油画与摄影图像的结合在表现技法上趋向融合。
3 衍化了油画艺术对摄影技术记录性功能的借鉴
油画是建立在对现实客观事物内在本质与规律基础上的模仿和再现,是记录具体物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摄影技术的运用,生成了油画创作手段自身的物象再现功能的弱化,摄影技术对物象的快捷性记录方式,对油画创作艺术的再现功能提出了严峻挑战,油画艺术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法则及创作规律,通过对物象的线条、色彩、形体、构图、肌理等创作要素的组合,塑造物体形象,它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而摄影技术则可以运用科技材料针对物象的造型进行机械性复制。同时,摄影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能够为油画创作提供可观的创作资料和素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油画艺术,是对摄影记录性功能的借鉴。
结束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并以纪实功能和成像快捷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种艺术形态的交融互动,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这已成为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实现摄影与绘画艺术的共同融合,是现代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摄影艺术的类别范文3
关键词:摄影技术;油画创作;联系与影响;创新发展
现代光影成像技术的开发,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运用各种生活素材为载体,传达主体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动,是摄影艺术再现功能的泛化。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静态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创造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祷,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实现平面视觉艺术的直观表达,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研发,摄影艺术的完美写实再现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化了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摄影与油画艺术的联系特点,阐述了摄影技术对油画创作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与当前油画艺术的联系:
1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形态的分类中,摄影艺术和油画艺术既都是视觉空间艺术的类别;又同属于再现性造型艺术的范畴。二者在艺术特征上同样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特点。
2具有协调的视觉空间
摄影和油画本来都属于平面造型表现,借助光影、色调、线条和构图的变化效应,通过平面描绘形式,熔铸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创作灵感,表现物象的空间立体感。
3具有瞬间的生活表现
摄影和油画艺术表现,都需要针对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瞬间捕捉,把要表现的内容,选择一定的空间,用物化手段凝定下来,构成具有完美精神风貌和本质意义的艺术形象。
4具有统一的物象并列
作为平面造型艺术,摄影和绘画都可以把彼此交错的物象、形态和景象,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观并列地展现出来,构成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
二、摄影技术对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手段的影响
摄影和绘画艺术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创作手段去实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油画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油画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的艺术形式,摄影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油画艺术创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质感、光感与空间等造型因素。
1摄影技术的运用,减缩了写生手段的繁杂化
油画艺术的审美再现,首先取决于创作者运用写生手段,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与取舍,把其形象依照严谨的构图方式初步表现在草稿上,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刻画描绘。而现代摄影技术快捷的再现功能,为油画创作提供了相当写实的物象造型资料,省略了相当多的写实活动。相对来说,摄影技术的运用减少了油画创作写生过程带来的麻烦。
2摄影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绘画材料的广泛化
材料是艺术家内心表达的媒介,是视觉传达的载体。摄影和绘画所使用的物质媒介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摄影艺术是科技文明的产物,而油画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画颜料、画笔和画布画质等材料。摄影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应用于图像艺术。同时也为油画艺术创作材料的开发及综合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油画材料也由传统的布、纸、木、石、颜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属、纤维以及任意的现成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制作条件和工具材料逐渐广泛化。
三、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上的影响
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基础上塑造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过程。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的创作影响如下:
1促进了油画创作风格在思想上、形式上的多元化发展
油画风格是指体现画家生命特质和审美倾向的油画组织秩序与品质。具体受画家生命特质的稳定性,画家审美倾向的社会性与变化性等因素影响。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视觉艺术中,摄影技术图像给人们带来的图像化审美形式已经成为时代特征。与此同时,新一代画家采用自由、开放的观察方式,引进一系列比如剪切、近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摄影技术,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不断注入自己的创作思想与个性情感,体现了当代油画最显著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
2改变了油画艺术对文化符号图像的独创形式
摄影作为一种利用机械科技来记录视觉画面的方式,一经产生便预示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模式,摄影技术从诞生由一开始对绘画图形及文化符号的借鉴,逐渐发展到现在绘画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挪用越来越科技化的摄影图像,改变了油画绘画艺术对人类文化符号及图像创制的再现、记录、叙事、宣传等诸多固有功用,借鉴摄影技术中对于视点、尺寸图像分割法的油画创作,呈现时空、观念和风格的集合,标志着当代油画已进入了图像化的时代,当代油画与摄影图像的结合在表现技法上趋向融合。
3衍化了油画艺术对摄影技术记录的借鉴
油画是建立在对现实客观事物内在本质与规律基础上的模仿和再现,是记录具体物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摄影技术的运用,生成了油画创作手段自身的物象再现功能的弱化,摄影技术对物象的快捷性记录方式,对油画创作艺术的再现功能提出了严峻挑战,油画艺术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法则及创作规律,通过对物象的线条、色彩、形体、构图、肌理等创作要素的组合,塑造物体形象,它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而摄影技术则可以运用科技材料针对物象的造型进行机械性复制。同时,摄影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能够为油画创作提供可观的创作资料和素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油画艺术,是对摄影记录的借鉴。
结束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并以纪实功能和成像快捷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种艺术形态的交融互动,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这已成为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实现摄影与绘画艺术的共同融合,是现代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摄影艺术的类别范文4
除了主体,一切皆多余
贝歇夫妇一开始时在希格兰德(Siegerland)拍摄当地矿山和工人们的住宅,那是伯恩长大的地方,后来一度传闻,煤矿厂要关门了,钢厂也要从希格兰德搬到鲁尔区,于是他们转战到了鲁尔区。“在鲁尔区,所有工厂都被挡在围墙里,我们很难拿到进入工厂的许可。”他们拍摄进行的地方往往都在高处,必须用绳子将相机吊上去,有时候,不得不把设备背上去,上下几次取决于有多少设备,贝歇夫妇各有一套装备,每套估计有40公斤。因为获准拍摄的时间有限制,常常是在陪同换班之前就到点了,他们的陪同就问:怎么?你们还要拍多久?“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压力特别大。”希拉·贝歇说。
2007年,伯恩·贝歇离世,受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之邀,希拉·贝歇与其子在今年4月草场地摄影季期间首次来访中国,她亲自选择了这张照片作为此次中国之行宣传资料的封面,“我喜欢这个建筑,还有它所处的环境,干净而美丽。”有时候,在拍摄过程中要清理掉障碍物,伯恩·贝歇总是带着把镰刀割草,甚至还带着锯子锯倒挡道的树木,如果有必要,还会挪走别的障碍物,贝歇夫妇的风格就是把拍摄主体清晰地凸显出来,一切会分散注意力的多余事物都会尽量被排除在画面之外。
杜塞尔多夫学派的教父教母
1959年,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伯恩·贝歇(Bernd Becher)和希拉·贝歇(Hilla Becher)开始合作,拍摄和记录日渐消失的德国工业建筑。他们在当时意识到了德国和欧洲重工业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后果,那时,第一批工业设备已经停止运转,但没有任何一家国家机构认为自己有义务全面地记录那些在各地面临消失威胁的工业建筑,并将它们以图片的形式加以保存。而这些工业设施,如冶炼高炉、矿井、水塔对于伯恩·贝歇的童年曾十分重要,是记忆的一部分。
贝歇夫妇创立了一套秩序体系,并将他们拍摄的提升井架、水塔、煤气罐塔或高炉等大型建筑物归入若干类别之中,按照功能、建造时期、地区特征和不同的建筑材料将这些建筑相互区分,力图展现建筑在形式审美上的差异。通过“连续展开”,贝歇夫妇在互相独立的图组中将每一种建筑结构类型中的代表性实例统一起来。这些图组通常正面展现对象,并借助技术上的选择手段将其从周围环境中孤立出来,上世纪70年代后,贝歇夫妇将这种拍摄方式命名为“类型学摄影”。
1976年,伯恩·贝歇开始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在他之前,这座学院一直排斥摄影。自贝歇夫妇共同复兴纪实摄影以来,整整三代艺术家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摄影艺术的领域。他们对当代摄影的影响颇为深远,师出二人门下的著名摄影艺术家包括托马斯·施特鲁斯(Thomas Struth),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和安德烈·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等等。过去几十年,摄影艺术已成为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及其艺术在国际上的金字招牌。“杜塞尔多夫学派”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高水准、精致的摄影艺术的代名词。素有“国际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伊拉斯谟奖”,2002年颁给了贝歇夫妇,以表彰他们优秀的作品,以及对新纪实摄影的奠基作用。
大画幅相机强调可控性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伯恩·贝歇认识了希拉·贝歇,两个人志趣相投,开始一起边旅行边拍照。出身在德国工业区的伯恩想把儿时的记忆保存下来,这是他的创作动机,希拉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一起工作。当时他们并无计划,都很穷,必须先挣钱养活自己,然后慢慢购买设备。伯恩当时有台禄莱相机,并不适合拍照,他也用过小型相机,后来两人买了6x9寸画幅的林可夫(Linhoff)相机,创作才踏上了正轨。“这种摄影方式早已没落,它被认为是陈旧而没有希望的,我们特地挑选了19世纪的摄影方式,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强调可调节性和精确性。”希拉·贝歇解释。
你知道么?
摄影艺术的类别范文5
关键词:纪实摄影 艺术摄影 新闻摄影
一、 关于艺术摄影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艺术性”,艺术性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的程度。摄影起源于绘画,在最初的几十年里,摄影创作主要是仿效绘画的经验,整个艺术摄影的历史,实际上是那些模仿绘画的摄影家在试图证明摄影也能够创作出像绘画那样的作品来。然而,在这一阶段,摄影并没有得到承认,人们普遍认为:利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制作出来的照片,并不能称为艺术,只有通过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能称为是艺术,所以许多摄影家在制作照片的时候,特别注重摄影画面的画意效果,把一张张照片制作的虚无缥缈,其实质是借助于摄影手段进行的一种绘画创作。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纯影派摄影的出现才让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改变,纯影派摄影提出“只有通过纯粹的真,才能得到完美的美”,通过他们的图片让人们发现原来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摄影艺术是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家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影调、线条、色彩和光线这些摄影艺术语言,其特殊的审美作用,首先表现于它们独自或共同赋予人们形式感、形式美感。纯影派摄影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摄影的美学价值。
二、 关于纪实摄影的分析
所谓的纪实摄影,就是指真实地记录现实的摄影类型,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记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记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的属性。在拍摄此类摄影的过程中,需要摄影人带着职业作风、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创作,因此纪实摄影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摄影确切纪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乃是它的一个根本长处,在其发展的早期,这一根本长处并没有得到评论家.甚至是摄影家自身的正确评价。事实上,只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上需要一些形象性的报道、各种画报得到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摄影纪录真实生活的能力。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摄影从此有了它独特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因此纪实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它的价值不在于照片所给人的直观感受,而是取决于照片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照片所讲述的内容胜于千言万语。纪实摄影一般包括图片故事、图片系列、图片短评等类别,图片故事一般指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图片系列是指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图片短评指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
三、 关于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概念的两个层次含义:广义上它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我国老一代行文摄影家蒋齐生认为利用摄影技术,用画面形成,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形象的传真、纪实(或对新闻进行形象纪实)就是新闻摄影的特性,也就是新闻摄影的定义。1999年,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组织在编写《新闻摄影学概论》一书时给出一个定义: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因此,新闻摄影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的媒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摄影本身或者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因此它又有别于纪实摄影。
四、 关于艺术摄影与纪实摄影及新闻摄影的关系
摄影艺术的类别范文6
摄影竞技活动无处不在,从在线的网络竞技,到专业级的国际大展,从地域性的擂台,到全国性的比拼。如何在名目繁多的各类摄影竞技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呢?下面我就以自己多年参加摄影活动评选的经验,与想要在各类影艺竞技中试身手的广大影友分享一些建议。
一、理解规则
说白了,摄影竞技就像一种游戏,参与者一定要事先了解游戏规则,征稿启事就是影展的“游戏规则”。虽然征稿启事读起来让人厌烦,但它却是你是否能取得“完胜”的切入口。
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影友特别关注:一是征稿目的,二是注重细节。
在征稿启事中,摄影大展的主题名称及奖品规格最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无论主题多么明确,奖品多么诱人,仍要对其目的和作品使用权等问题认真阅读。征收图片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而这正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否则被一些商业行为所利用就得不偿失了。
而注重细节则是是否能在这场影展中有所收获的关键。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作者提交的作品虽然切合主题,但却因疏忽细节要求而与大奖失之交臂。比如2009年9月,大众摄影网与家器材公司合作举办了“数码创意摄影大展”,主题要求中有:“作品需基于自己原创的摄影作品,再融入限定的创意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可是在评选时我们发现,许多作品虽然制作得非常精彩,构思也很巧妙,但是在作品中根本找不到原创的摄影作品的痕迹,被直接淘汰出局,实在可惜。
所以规则中主题要求、参展方式、作品体裁、投稿张数、尺寸要求(数据量要求)等项目都需要――阅读分析,然后再确定是否有必要参与,手中是否有合适的作品等等。
二、避热就冷
在主题性竞技活动的投稿中,一定要准确地切合主题。比如一些带有旅游宣传性质的摄影大展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光、民风民俗以及动物、植物等都可以作为拍摄重点,但是想要在众多的同类主题作品中脱颖而出,则必须避免与多数人拍摄的内容和形式雷同,这样才能凸显创意,出奇制胜。例如2002年“中国焦作山水国际摄影节”的摄影大展,许多影友片面地理解“山水”的含义,纷纷去云台山拍摄风光,只有著名摄影家梁达明先生在城市中寻找题材,终以组焦作城市风光作品将5万元头奖收入囊中。其实,每次大展中都少不了避热就冷的成功案例,关键在于参与者需要有冷静的头脑,成熟的构思。
三、巧妙分类
一些大型影展往往按照大类来收取稿件,比如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就分为“艺术、记录、商业”三大类,此外还有为鼓励青年摄影人而设置的“青年作品奖”,以及按照色彩形式划分出的“黑白作品奖”。这种分类比较概括,表面来看投稿似乎非常简单,比如一些没有经过大幅度后期调整的风光作品既可以算作艺术类,又可以算作记录类。一些数码创意类作品既可以投入艺术类,也可以投入商业类,黑白作品更是可以符合多类项目的要求。所以这种看似简单笼统的分类实际非常复杂。
从分类的表面分析,风光、花卉、人体等视觉效果强烈的作品大多会投入艺术类,人物、事件、民俗、专题则在记录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假如您手中有一些不错的风光作品,如果投入艺术类必然会面临更多更强的竞争对手,如果改投记录类,则可从生态、环保角度切入,在众多的民俗、人物、事件作品中给评委耳目一新之感。获奖概率自然可以大幅提升。商业、黑白也是如此,影友可以举一反三,扬长避短地选择最能反衬出自己特色的类别进行投稿。
四、优势分析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地域拥有不同的摄影资源,摄影题材、风格也自然会显露出区域特性,其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对于摄影者来说极为重要。以2008年《大众摄影》纪念创刊50周年所举行的十城市全国摄影大擂台为例,这种全国范围的积分制竞技活动难度非常大,高手如云,不同城市又有着不同的摄影资源优势,要想在十场擂台竞技中都能够获取积分其难度可想而知。湖南摄影师欧阳星凯先生在打擂前,便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制定了一系列的打擂计划。他分析说:“西安站擂台中必然有大量的陕西影友参加,陕西的民俗和纪实水平非常高,我若投纪实,恐难以匹敌,故精心选择了几幅艺术创意类照片。”果不出欧阳先生所料,他的几幅创意类作品在评选台上显得独树帜,引得评委纷纷投子,轻松夺取了西安站的冠军,为后来夺取擂台总冠军打下了基础。
其实,我们不难看到,如今各地方举行的影展多如牛毛,奖品奖金也非常可观,参与地方性质的影展完全可以引用避强趋弱的策略,认真分析当地摄影人的优势,避免正面交锋。
五、分析评委
说起来,按照评委的喜好来投稿似有急功近利之嫌,为许多影人所不屑。其实,这种方式并非不可取。评委通常由一些知名摄影家、评论家、资深媒体编辑以及某个领域的专家构成。一些评委不见得比摄影者拍得更好,但可谓“见多识广”,审美和视野相对更高、更宽。可以说评委的眼光不仅是衡量摄影作品艺术标准的天平,更是摄影艺术潮流和审美发展趋势的指路标。
虽说有实质上突破和创新的作品可以引导评委的审美,但是从现实来看,这仅仅是我们大家的美好追求,在摄影艺术极为普及的今天,有突破且能够被大众接受的摄影作品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对于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应当把揣摩和分析评委的审美要求当作是一种学习和锻炼,当作自己未来摄影发展方向的基础。比如著名摄影家解海龙,在成名前就频繁地参加各类摄影竞技活动,由于他善于分析评委的审美要求,所以迅速在题材选择和技术控制上有所建树,很快成为了颇有名气的获奖专业户。此后又在摄影的社会责任上有所感悟,走上了新闻摄影和纪实报道之路,用手中的相机帮助了不计其数的失学儿童,成为中国摄影史上最具责任感的摄影师之一。
分析评委首先需要清楚评委的构成,是中国评委为主,还是外国评委为主?是沙龙类摄影师主评,还是纪实摄影家担当?不同的评委自然有不同的审美和喜好。
举个例子,某次国际性影展的评选,一幅超广角镜头拍摄的纤夫画面使国内外评委产生了分歧与争议,中国评委一致认为广角镜头近大远小的透视感使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可一位来自美国的评委却表示非常不理解这种头大身子小的纤夫照片究竟好在哪里,“这有悖于摄影的真实,辛勤的劳动者不该被摄影师丑化成可笑的大头漫画!”这就是东西方评委对镜头语言的理解差异。但总体来看,任何评委都愿意看到自己没有看到过,或是渴望看到的画面。比如参加国际性的影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题材便会受到国外评委的青睐,第13届国际影展中,彩色类金奖的获奖作品《藏袍》(彭学
平摄)、《长城飞雪》(于俊海摄)、《冬季》(郭平摄)均有着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虽然像长城和民族人物这类题材我们早已产生了视觉疲劳,但对国际评委而言,这类作品却依旧新鲜。
六、选择作品
你的作品有着深刻内涵,你的照片透露着个人情感,你的照片饱含艰辛,你的照片意义非凡……无论你怎样对自己的作品充满热爱与自信,这一切在影展的初评中都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因为评委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解读你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桌面平铺着的密密麻麻的照片中,谁的照片最赏心悦目,最抓人眼球,谁的作品就会向下一轮挺进。通常进入三等奖以上的评选时,评委才会对作品的技术难度、作品内涵进行分析品评。所以你选择的作品首先要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什么是强烈的视觉效果?怎样才能拍摄或者选择视觉效果强烈的作品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关注获奖的结果,尤其是对杂志和报纸刊载的获奖作品进行分析解读――题材、技巧、构图、色彩、镜头语言等等。
譬如《大众摄影》的影像社区被许多摄影家称为“成功的摇篮”,这种交流方式不仅提升了摄影者的影艺技能,最重要的是参与者乃至评委都可以通过杂志上刊发的作品来了解当前国内摄影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审美趋势。所以多年来,许多在《大众摄影》影像社区中入围的作品经常能够在大型影展上摘金夺银。
另外在决定参展之前,你可以参阅一下过去一两年中的获奖作品,从中找出审美风格取向。这样有助于自己投即中。
七、精雕细琢
我们常听到“三分拍,七分做”的说法。意为前期拍摄占三分,后期制作占七分。这是强调后期制作重要性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看似有些过火,其实仔细分析并不为过。因为现如今,几乎所有的数码影像文件都要经过软件处理才能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第13届国际影展评委、美国摄影家路易斯・卡斯特涅达说:“没有经过处理的照片,我是不会给别人看的。”所以数字时代,千万不要拒绝“PS”。
准确地说,后期制作就是将前期拍摄的内容更加完美地展现给观者的过程和技术。其实,后期制作并非是数码时代的新词汇,早在胶片时代,后期制作就是最重要的一项基础技术,比如获取一张好的黑白照片,不仅要对药水、显影、相纸进行精确的控制,还要掌握区域遮挡、多底合成、中途曝光等技术技巧。在彩色照片普及时代,更多的人是将底片交给冲扩店,运气好的话可以得到一张色彩完美、品质精细的照片;运气不好,照片则会偏色、灰暗,品质粗糙。所以许多人无奈地去拍摄反转片,以求直观地看到拍摄效果。数字时代,影像文件可以直观地在LCD以及电脑显示屏上观看,可以自己或请技师通过软件来进行图像调整,并按照屏幕显示效果来输出符合自己要求的纸质照片。
在一些纪实性摄影大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纪实类影展的征稿启事中明确指出“不得进行后期修改”。这并不是要求拍摄的原始文件不得经过调整,直接输出照片。而是要求不能对真实的影像做“移花接木”式的修改。适当对色彩、层次及锐度进行精细地调整是使照片成为作品的必要条件,也是作品在评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八、重视输出
输出照片应该算是后期制作的最后步骤,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输出照片呢?因为影像只有显现在纸上,才算是完成了摄影的整个过程。这也是一些大型影展始终强调收取纸质照片的目的。
如今的照片输出方式无外乎有两种,种是冲印,另一种是打印。冲印通常要依靠彩扩店来完成,打印则可以自己购置打印机来完成。近年来,打印机的技术发展得近乎完美,无论是照片的精细程度还是保存性能都超过了数码>中印,所以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收到的作品近90%为打印片。虽然打印片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打印输出高品质的作品必须要选择原装墨水和优质打印相纸,输出成本非常高,操作者还需要熟悉色彩管理等技术技巧,掌握难度也相对较大;数码>中印的照片具有输出时间短、成本低的特点,照片效果在光泽感和色彩明艳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不同冲印店的冲印质量参差不齐。从《大众摄影》影像社区来看,每月收到的纸质照片在3000-4000幅左右,仍有近20%的照片>中扩品质不过关。所以选择一家优质的图片社制作照片尤为重要。
九、大比小好
在很多影展规则中,照片的尺寸往往有着硬性的规定,通常小型影展多为8~12英寸,大型影展为10~14英寸等等。我们知道,在图片社制作照片时,照片越大,价格也就越高。所以很多影友图便宜,选择规定中最小的尺寸制作照片,这可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评选时,照片往往平铺在长长的桌面上,数名评委围绕桌子观看照片并进行投票。桌面上大量的照片紧密排列,小尺寸照片必然不像大尺寸照片那样容易让评委一目了然,即使拍得再精彩,也很容易与评委的目光擦肩而过,失去机会。所以在制作参展作品时,尺寸定是越大越好,当然也不能过分超出征稿启事的规定尺寸。
此外,需要提示一些喜欢拍摄宽幅及全景照片的影友,在投稿时,宽幅照片的比例应尽量避免超过16:9,因为过长的照片不仅不便于展览,也不利于期刊发表。
十、平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