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范文1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高职师资;双师素质;入职资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0-03
以“双元制”为标志的职业教育是德国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对保证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者、举世闻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
1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各类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另一类是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中的实训指导教师。尽管专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不同,但他们都经过严格而规范培养而成。
1.1 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
德国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之分。理论课教师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年大学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包括教育科学、职业技术专业、普通教育副专业三部分,同时参加规定时间的实习和社会实践。第二阶段为两年见习期,职业学校进行实习教学,担任少量的教学任务,并参加各种研讨会,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掌握教育理论。两年见习期满,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应聘到职业学校独立任教。职业学校实践课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小,他们在接受普通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参加1~2年的师傅或技术员培训和有关的职业教育学培训。
根据德国各联邦州的法律规定,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新规范的继续教育,以更新知识、提升管理能力。教师进修深造和继续教育包括知识更新培训和管理能力类培训。
1.2 企业或企业培训中心实训教师的培养
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实训教师必须年满24岁,接受过相关职业教育,通过国家承认的相应专业的考试,具有该职业一定的实践经验;具备必需的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通过主管部门(如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的考试。实训教师的培养包括业务资格培训与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进修。业务资格培训是在国家认可的各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培训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根组织,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法律基础知识等。
2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特点
德国以“双元制”为标志的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教育培训场所进行职业教育,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双元性。在师资培养上,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职教师资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看,政府立法是德国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德国关于职业教育以及师资培养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包括《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以及各种继续教育法规等。通过立法手段,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师资任职资格的具体素质要求以及进修培训内容,从而保证了职教师资队伍的高质量。
2.2 “双师”素质是职教师资培养的核心
在德国虽然没有明确的“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但是从教师的任职资格可以看出,双师素质是核心。不管是企业或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实训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实践课教师甚至理论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的学习与进修。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同样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
2.3 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参与职教师资培养
德国的职业学校属各州所有,联邦政府负责校外及企业内的职业培训及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各司其职,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是政府一级的职教师资基本立法与协调主管部门;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由雇主、工会及州文化部等主管部门的代表组成,就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问题向州政府提供咨询;综合性大学负责培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工商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都有自己的办学机构,负责本地区或企业内职教师资培养以及检查、审核(包括考试)等事务。培训企业的雇主代表对实训教师的聘用享有参与表决权。大型企业独立培训自己的实训教师。
教师在企业实习进修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教师也利用其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指导。
3 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相比国外特别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我国高职师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师资数量与素质不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总规模增长很快,高职教师数量显得不足;在教师结构上,“双师型”教师不到30%,不能满足高职教学的要求;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2%,也达不到教育部“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的要求。由于判定标准上的差异,其中真正符合双师能力要求的比例更低,许多“双师型”教师只有“证书”但缺乏实际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能力。
3.2 职称评审标准与教师素质能力要求不相匹配
目前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的设定上与普通高校区别不明显,仍强调学历、科研论文数量和进入核心刊物的级别,而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缺少考评指标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技能的倾向还十分明显。这势必造成高职教师素质能力低下,教学活动大多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实践指导变成纸上谈兵。
3.3 缺乏入职标准,技能型教师引进渠道不畅
目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高职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致使在教师的入口上,很难按照职业教育“双师”素质的要求把关;新进教师基本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缺乏职业技能指导的能力。由于目前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方面的原因,学校从企业引进的人才在取得教师身份和职称评审方面困难重重,使得已经引进的人才不能安心工作,继续引进人才困难。此外由于学校待遇相对不高,也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导致高职教育发展越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越沉重,总体上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4 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优秀成果和经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4.1 完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高职教师入职资格
在国家宏观层面上,要加强有关职业教育与师资队伍的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科学有效的高职教师培养模式,逐步建立高职教师教育标准体系;要研究制定和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从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教学能力、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设定高职教师入职资格条件,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
4.2 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稳定高职教师队伍
在逐步完善高职教师资格制度、培养模式的同时,要稳定师资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投身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福利待遇是关键。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规范高职教师培养模式、严格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的前提下,赋予高职教师国家公职人员(或类似)的身份和待遇,使高职教师安心从教,潜心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4.3 重视教师深造和继续教育,以“双师”素质为核心建设师资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高职教入职和继续教育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通过合格的专门培训机构实施,使高职教师的深造和继续教育常态化、专业化、终身化。高职院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制订科学又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计划,落实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所需资金,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熏陶,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执教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团队,通过深造、继续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教师所任教的职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积极寻求与相关大企业合作,建立专项经费建设教师挂职锻炼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4.4 广开渠道大力引进行业专家成为专任教师
企业一线的行家能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熟悉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组织管理机构、生产经营方式,熟练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打破教师必须是高学历的观念,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并辅以教育理论的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专任实训教师。
4.5 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师资队伍
随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进一步扩大,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相对延长,许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移到企业来完成,其中实训教学部分基本由企业兼职师资担任。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其执教能力是关键。
4.6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
生产结构和服务结构发生变化,技术与企业组织、企业管理理念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达到高绩效目的,要求从业人员很好地掌握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并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进“行为导向”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具体形式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胜任职业岗位工作要求。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更新观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设一支职教理念先进、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职教师资队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明昆.英、法、德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的社会文化背景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
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范文2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内涵 作用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冬日夜长声静,宜于读书运思。挑灯泛览偶有所得,如:知名诗论家、诗人兼教育家杨叔子院士的名言“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打自垮”。这句名言,时至今日仍掷地有声,放于当下语境有极强的启示意义。由于职业的敏感性,便想起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心灵内涵,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对时代呼唤所作出的有力回应。
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1.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本质不在于知识、技能、活动,而在于人格、气质、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素质培养的任务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进步和终身学习打基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并实现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注意吸收新的人文知识,不加强自我修炼,人文素质就可能退化,甚至变质。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有哲学、语言、文学、音乐、艺术、历史、法律等,还有许多交叉,例如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管理素质都与人文素质水融。可以说人文素质如同人之血液,渗透在人的各个方面。只是有的人人文素质优秀,有的人人文素质低劣。一个人人文素质低劣或缺乏就像患了贫血症,最终会影响人的发展。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内涵,指明了前进方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高技能,另一方面强调高素质。前者主要靠专业技能教育来达成,后者主要靠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准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1.2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普遍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偏低、学习主动性不足,加之学校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在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上,出现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单一注重实践、轻理论,注重技术、轻人文的功利化现象,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明确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用利益”进行职业教育,反对职业教育演化为获得某种专门职业技能的手段的“工艺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立足个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具有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人文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突出人的发展。那么,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人文素养是后天的,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高职学生群体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人文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对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升华人生,最终提高人文素养,作用不言而喻。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外,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说是一名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才能为将来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积聚正能量。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有责任,并且要大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简单劳动技能的培养,它与起源于中世纪的“劳动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提高劳动者群体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其中人文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和职业伦理水平的提升则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他们实现不同思维方式的交叉与互补,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将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党的十精神要求,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无疑迫切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等。基于人文理论知识中的一些成功案例、文化现象、关注热点、主要事件等等,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经验、思想、智慧、品质等规律性要素,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得通过学校的阐述和引导,启迪大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获得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感悟,促进学生追求自我超越,最终形成一种内在的高尚精神。
2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
(1)注重利用显性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全面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充分发挥了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在课堂上讲授人文课程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避免照本宣科,要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融合起来,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避免空洞说教。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积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将人文精神真正传递给每位学生。
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范文3
[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范文4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不是单纯为了拿到一张能证明其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证,而是为了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改革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比较完整,内容的连续性和逻辑性较强,涵盖面较广。后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单独形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模拟操作等课程,使得整个财务会计课程脉络稍显复杂,而部分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划分界限的不明晰也可能导致各教师教学时的重复或漏缺,从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整体认识和学习。
(二)教学模式单一
财务会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充当着“聆听者”的角色。课堂上教师唾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的景象屡见不鲜。教师习惯了“一言堂”,学生也习惯了被动接受信息。一些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工具: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老师写,学生抄”的情况仍不少见,有的教师虽然采用了PPT课件讲课,但也多是“照本宣科”。(三)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难度系数较高的学科,学生不仅仅需要巩固理论知识,也需要在企业实践中真正体验业务流程。而在课堂上,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仅通过教师的描述难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因为实践的缺乏使得学生头脑里的想象可能跟实际工作相差甚远,所以高职教育应该采取工学结合方式,但是又由于实际操作困难和资金问题等,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工学结合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考核形式不科学
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少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一般只对期末考试和毕业论文或设计作出了简单要求。考核方式也以卷面考试为主,分数多按照平时表现分和卷面分数的比例计算,且卷面分占的比重较大。学生平时不努力,临考“抱佛脚”,求60分过关即可;教师为了控制“挂科率”,出题偏基础。由此仅凭考试分数很难准确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多元教学模式选择
(一)设计教学法
1、设计教学法的基本介绍
教学设计法萌芽于16世纪欧洲的建筑学领域,后来美国教育学家克伯屈在“问题教学法”基础上创立了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活动中心,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给的信息,而是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才能。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注重学生所表达的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
2、设计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1)提出问题,启发设计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提出真实的、具体的热点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活跃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让学生自主设计。对于设计方案的选题,教师可以给出多个相关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来确定,并按题目分组,按要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给出设计方案的整体构思。
(1)深入分析,指导设计
教师的指导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对整个班级学生的共同指导,而要覆盖到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指导可以是即兴的、个性化的,但是要到位。整个设计方案设计的环节包括选题、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研究讨论、给出解决方案和结论等。
(3)落实建议,实施设计
在教师重视指导设计的同时,学生也要将教师的建议落实到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相关企业实地调查或采访一些专业人士,收集更为真实有效的新信息。在条件有限时,还可以参考企业官网的相关信息,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作深入分析,撰写成设计报告。
(4)得出结论,予以评价
对于整个设计情况要作出总结。教师可以给予适当评价,但是更客观的评价方法是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教师对大家的点评作最后的总结发言。老师可以给出一个评价标准,如设计内容是否切合选题,设计方法是否得当,数据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等。
3、设计教学法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作用
设计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中插入相关有趣问题,引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和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和探究,互相提供信息和讨论,同享学习的快乐。
(二)项目教学法在
1、项目教学法的基本介绍
项目教学法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是一种通过“项目”形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这里的“项目”包括多门课程的知识。老师将任务以“项目”形式让学生自己计划和完成。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2、项目教学法在财务会计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任务的确定
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让学生讨论和最终确定。项目任务要符合以下要求:第一,目的要明确。项目不能和教学目标相脱离。第二,项目要完整。项目从设计、实施到最后完成应该是个连贯完整的过程,不能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第三,项目容量要适度。学生相关经验不多,项目容量过大会造成学生的畏惧心理。
(2)项目计划的制定
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应对学生分组并指定主要负责人,具体分配任务,分发任务指导书。小组成员要适当搭配,以利于项目工作的进行。学生内部讨论项目行动计划,明确分工。
(3)项目任务的实施
学生按照实现制定好的工作步骤开始行动,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作出相应的指导。实施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学校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会计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完成项目任务。
(4)项目成果的展示
项目任务完成后,班级可以开展成果交流会。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估与检测。对于成果情况作出书面汇报,内容可以包括帐薄登记的准确性;凭证、票据填制的规范性等等。最后,教师可在课堂上回顾全体学生的项目工作情况,突出相关知识要点。3、项目教学法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作用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项目之中,通过实践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把握所学专业知识,既体验了创新的乐趣,又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项目教学法,不仅为学生积累了会计工作经验,还培养了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的基本介绍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老师以案例为基础组织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材料准备
在正式开始前,教师把案例材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熟悉案例材料并借助各种手段找到相关的材料、搜集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积极思考。
(2)小组讨论
把学生分为3-5个小组,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深入了解。比如在讲授财务这一知识点时,小组讨论案例:上海某企业采取“转账“方式,由银行直接转工资到员工账户。该企业工资核算员利用工资发放中款项的支付无需收款人签字的漏洞,2年里将企业225万公款收入自己腰包。通过此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该企业采取的转账方式有何利弊?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克服其弊端?”根据这些疑问,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热烈讨论。
(3)总结
针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和看法,由教师来总结和点评。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又可以将知识点在案例的提出、讨论和总结过程中讲授给学生。
3、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首先,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通过案例,学生学到的是浓缩了的知识,通过整合课本上的资源,对案例中蕴含的知识点进行吸收和消化;其次,通过案例教学,将教学情境与现实情境相融合,课堂演练更为真实,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
4、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求
由于案例教学法本身就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很可能会大量使用案例以求解决课堂中的难点,但是在使用案例过程中,应控制其数量,如果案例过多,还会对学生的正常思路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是“边际效益递减”等问题,适得其反。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迎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教学。适当引导、提高难度,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应用要求。(四)其他教学法除了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如体验式教学法、导向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法、一体模式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模式都不同于传统教学,多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范文5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进入生产实际,在一定的岗位上进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确定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当前,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国家认定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全国施行,一些产学研合作经验推广起来也十分困难。因此,本文从中国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特点及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各高等学校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一 高校实行产学研结合作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最初的职能就是教学,综合传授间接的理论知识。然而,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把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推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能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加强与社会的结合,呼唤学校教育加强与劳动教育的结合,而产学研合作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模式。
1.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使教学科研人员站在社会的最前沿,最直接地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对科研的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从技术市场获取办学资源,充分发掘大学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潜力,用知识创新来充实教学和科研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涌现,从而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二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及面临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不断涌现。其主要形式是:
学校选择相关的企业,共同制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目标、方式和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产品推销以及形象宣传等工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负责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和鉴定,同时可以发现优秀的学生,补充企业员工。企业向教师开放自己的信息,以实际案例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可以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需求,确定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业服务。
但是,由于企业的主体活动是生产经营,高校的主体活动是培养人才,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目前高校缺乏激励教师从事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的机制,一些高校在评价研究成果时,看重的仍然是学术的数量、发表刊物的等级、论文的获奖情况等,较少关注学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因此,相当多的教师热衷从事理论课题研究,而很少考虑市场现实的需求,对企业所需求的应用研究既不关心,又不专研。结果是立项的课题不少,而真正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课题不多,脱离了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不能为企业服务。
不少企业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善于把自己的企业放到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大局中去作战略性的思考,追求“短、平、快”,“立竿见影”。因此企业不愿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参与产学研合作,影响了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合作教育往往容易处于学校“一头热”的状态,企业由合作主体地位逐渐变为学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因此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利是这种合作体制稳定长效的关键。特别是在产学研合作初期,会出现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利润不足,使产学研合作难以进行下去。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进行必要的人才、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准备,将产学研合作的投入纳入人才培养预算,特别是要提高教师面向合作企业实际需要进行科研的水平和积极性,为企业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服务,使企业从合作中受益。
以上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优点在于易操作,机动灵活。然而其弱点主要是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内容,产学研各方之间没有较好地形成良性互动,产生协同倍增效应不大。
2007年6月10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在这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是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产业群;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是根据产业技术创新的要求以众多相关学科所组成的学科群。
实践表明,仅靠个别的学科,或若干学科的简单组合,难以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复杂问题。高校学科门类众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本来可以带来思维的碰撞和启迪,十分有利于创新。但传统高等教育各学科虽处同一校园,却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各学科“各立门户”“单打独斗”。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促进了产业群和学科群的发展。学科群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知识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的集聚,极大地提升了高校为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这种新模式的产学研结合,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占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中产业群与学科群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新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攻克复杂性难题的基本手段,是迅速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由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的强大科技合力能使众多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热情较高,能保证合作的长效性,其缺点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由政府引导。
三 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机制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进行产学研合作应注意以下因素:
1.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的需要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和高校,一方是人才的接受者,另一方是人才的输出者,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最主要的动力。对高校来说,首先应主动征求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重视客户对“产品”使用情况的反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否则就会没有市场,进而失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深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尤其是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员工的素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外的资金、技术不断涌入中国,这就要求企业也应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主动参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把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新要求反映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去,这样企业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高等教育中得到称心如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继而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合作双方要能够优势互补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合作的内容要有互补性。产学研合作的过程要了解联合企业的有关信息(如企业需要什么、条件怎样等);一方面要比较“联合”与“不联合”二者的利弊得失,另一方面要对诸多备选对象进行比较,以选择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这是合作取得成功,并保持持久合作的前提。选择合作伙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合作者们要具有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合作双方要能优势互补。
3.利益的互惠性
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由于产学研双方处于不同的领域,存在着利益上的分歧。一方面,由于高校改革力度不够、分配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使得高校教师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主动出击,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活力不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虽然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需求,但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只要企业的产品能维持,就不再投入人力、财力引进新技术,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吃老本、拼设备,最大限度地使用人、财、物的潜力,这些都制约着产学研合作的进行。因此需要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合作双方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产学研合作双方受益。
总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不仅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还能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1):93~96
[2]杨友文、叶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81~84
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范文6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课 实践性教学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同样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要求将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行为养成结合,做到“教、学、做”合一。然而,部分教师并没有将实践教学理念落到实处,“重灌输、轻实践”、“重理论、轻实际”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即使部分教师组织了实践教学,也因为目的不明确、组织不规范、保障不到位而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推进实践性教学,全面深化德育教学改革。
一、深化德育课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尽管当前德育课教材更加通俗易懂,但是其教学内容抽象性的特点没有改变。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依然存在一定困难。加上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他们难管、难教,就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式”课堂教学方式,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填鸭式”的理论说教,使得德育内容更加苍白无力,不仅德育课的教学改革无法推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进入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阶段,对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与德育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提高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就业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职业素质。与面对高考压力的普高学生相比,虽然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人际交往能力、运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独立探索、自我表现意识等却比较强。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根据德育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发挥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强等优势,把强化实践性教学作为推进德育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与学生特点相符合、与时展相适应的实践材料、手段或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的自我体验中认知、领会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内化为理念,转化为能力,外化为行为,使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三个课堂结合,大力推进德育课实践性教学
如果说班级授课是第一课堂、校园活动是第二课堂的话,那么社会实践就是第三课堂。以班级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是上好德育课的关键环节,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伸,而是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把三个课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德育与专业的无缝对接。这不仅是德育教学实践性的要求,而且能为学生对某些方面的德育知识的特殊兴趣、爱好和更高的学习目标、要求,提供和创造进一步学习、钻研的舞台。
(一)创新深化实践性教学――班级授课
深化实践性教学,并不意味着要本末倒置地放弃班级授课,而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组织活动和实践中,精心选择和设计适合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搞活课堂教学并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实践的过程,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改进教学方法,适时采用案例式、情景式、仿真式、表演式等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如结合法律模块教学组织模拟法庭,结合人生模块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或提供本地、本专业实际的生活、生产案例让学生分析,就某个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等,使抽象的理论以鲜活、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或网络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如在法律教学中插播《今日说法》、《法制天地》等录像,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场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直观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改善课堂结构,组织课前三分钟新闻播报、时事演讲等,由学生轮流上台播报、演讲、解读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开发德育第二课堂阵地――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教学的重要阵地。应将社团作为学生德育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以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指导帮助学生组织诸如法律学习小组、时政兴趣小组、哲学与人生研究小组、德育小论文写作小组等,指导学生定期开展学习活动,每学期期末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在快乐的社团活动中自主地学习知识、开发潜能,培养辨别是非和竞争合作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律等教育只有在职业生活实践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领会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提高遵守职业行为规范的自律性。应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在实训中心、就业办和专业课教师的配合下,设计灵活多样的情境式职业模拟行为训练、团队协作精神预设训练、行业(专业)角色模拟行为训练、就业应聘模拟训练等,引导学生以“职业人”的角色学习生活,更好、更快地提高职业素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开展讲座、座谈、知识竞赛、模拟训练等教育或体验活动,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组织企业文化进校园、我的职业生涯我设计等活动,邀请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一线工人、优秀毕业生到校宣讲企业文化、介绍成长之路、组织设计比赛等,增强互动性、趣味性,激励学生自信地学习。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第三课堂――社会实践
社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课堂。对学生知识的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于校内,还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合作企业、共建社区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职业体验、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到纷繁的社会世界体验,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依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模块内容,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学习等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地实践体验中学习、感悟、研究知识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经济模块教学中,可以结合“菜价”这一热点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自确定调研课题,通过深入蔬菜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访问商家、深入田间访问菜农、深入家庭了解情况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或德育小论文,并组织课堂交流、评选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增强自信。“实训周”、“实训月”特别是“顶岗实习”是职校学生的主要实践机会,既是检验德育课教学成效的重要渠道,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再教育的重要时机。德育课教师应树立全程教育的理念,积极参与实习、实训的教育、管理,协助学生做好从学习到工作的心理调适,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健全三项机制,保障实践性教学有力有效推进
开展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全方位的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深化德育课实践性教学,不仅需要德育课教师和教研员反复探索、反复实践,更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指导和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一)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重视程度
当前,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德育课教学,中职学校必须转变重专业课程、轻文化课程的观念,加强对德育课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整合校内、校外的力量和资源,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员参与、全员育德的德育教学工作体系,形成合力。改善教学条件,配备必需的电子备课设备,为组织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提供活动场地和经费支持,为深化实践性教学营造良好氛围,创造必要条件。积极选派德育课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教研交流或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二)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指导力度
实践导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当然,实践性教学组织难度较大,要求更高,需要德育课教师加强研究和学习,努力探索适合本校、本人和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活动形式,提高驾驭和组织教学和活动的能力。教师要进入社会、深入实际,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及时掌握、收集和整理可以应用的各种素材;全程参与学生的活动和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总结活动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反思并为进一步改进实践性教学积累经验。德育课教研组应组织教师深入开展校本研究,结合本地、本校的德育资源优势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共同研究制定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方案与操作规程,编写教学案例或素材,规划设计校园活动内容和社会实践项目,使实践性教学更具有参与的广泛性、时间的连续性、组织的规范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职教中心德育教研中心组应发挥牵头作用,加强教师培训和校际教研,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和教学资源库,举办示范课、教研沙龙、名师讲坛、优秀教学成果评选等,引领、指导和推进实践性教学。
(三)完善与实践性教学相应的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激励和教育的功能。要做到“教学做”合一,深化德育实践性教学,就要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改变以往以考试定成绩的考核评价传统模式,建立和完善与推进实践性教学相适应的分层次、全方位的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实现实践性教学常态化、制度化。应健全教育行政部门考核机制,将德育课教学纳入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和德育工作先进校评估指标,定期对各学校德育课教学特别是推行实践性教学的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和质量抽查,督促学校推进德育课实践性教学。应改革学校考核机制,从学校层面对德育课教师进行以实践性教学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情况考核,并将实践性教学实效作为德育课教师课时津贴、绩效工资发放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认真抓好实践性教学。应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以知、情、意、信、行五个维度为参考,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行为,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参与率、参与情况及实践成果等作为学业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性教学。
总之,中职学校德育课不仅要传递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面对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中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深化实践性教学,努力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使德育课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
参考文献:
[1]贺继明,蒋家胜,范华亮.从的《实践论》谈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改革[J].思想研究,2007,24,(5):144-146.
[2]张影.浅谈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256-257.
[3]华国智,刘高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J].职业,2012(9):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