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文1

关键词:绿色建筑; 商业办公楼;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 商业办公楼的特点

商业办公楼与住宅相比, 有很多不同之处, 受篇幅所限, 本文仅从室外环境和能源分布两方面进行比较。

1.1 室外环境

商业办公楼会选址在较繁华的地带, 在其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会对周围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所以,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和避免建筑布局或体形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特别需要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光污染和对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遮挡。同时,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考虑防噪、 防光、 防污等问题, 采取有效的控制扬尘、 噪声、 眩光等措施。

1.2 能源分布

商业办公楼约 50%~60%的能耗用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的能耗用于照明系统。采暖空调能耗中,约 20%~50%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而住宅建筑中, 热工参数对建筑的整体能耗影响较大。从时间分布情况看, 办公楼人员、 设备和照明的作息以及空调的运行时间比较有规律; 从负荷分配来看, 室内人员、 设备及照明的发热量较大。所以, 同样的围护结构, 商业办公楼的冷负荷指标要大于住宅, 热负荷指标要小于住宅。

2 商业办公楼的绿色设计

2.1 项目定位及地理环境

任何设计都需要明确的定位。在确定建筑的整体风格后, 还应该分析建筑所在地的气象及地理位置特点, 包括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风速分布、 太阳辐射情况、 周边环境质量、 交通状况等。这些都是设计的基础数据,也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必备内容之一, 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制定不同的绿色设计方案。

2.2高舒适度标准

商业办公楼室内的舒适度直接影响业主租赁房屋的市场情况。因此, 在设计过程中可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建筑形体,合理利用自然通风降低空调负荷,提高室内外舒适度与空气质量。

2.2.1 室外环境质量设计策略

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规定,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 1.5m 高处风速宜低于 5m/s,以保证人们在室外的正常活动。此外, 通风不畅还会严重阻碍风的流动, 在某些区域形成无风区和涡旋区, 不利于室外散热和污染物的消散。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 对大厦周边的风环境进行模拟, 预测建筑物所在区域的空气流动情况, 从而对规划区气候作出合理评价, 指导建筑布局设计, 有效改善建筑布局, 为最大效率地利用通风等自然力进行节能设计提供有力依据,在创造良好室外环境的同时达到降低空调与采暖能耗的目的。

2.2.2 室内环境质量设计策略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包括: 室内热环境的控制、 室内风环境的控制、 室内光环境的控制、 室内声环境的控制、 室内空气品质的控制等。 利用 CFD 模拟软件对室内的 PMV、 PPD、 温度、 湿度及平均空气龄进行模拟分析, 来判断室内的空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3 加大室内自然通风效果

通过对室内自然通风效果进行模拟,合理调整优化建筑布局。通过合理开窗和室内布局有效引导自然通风, 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从而达到降低空调能耗, 提高人体舒适度,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在过渡季节尽量利用自然通风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中庭依靠热压自然通风模式见图 1。

2.2.4 加大室内天然采光效果

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室内自然采光进行模拟,提出合理的开窗形式和导光方法。在满足室内照度要求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光, 避免眩光, 创造良好的室内光环境, 降低全年照明能耗。室内照明设计, 就是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基础上, 运

用现代人工照明手段, 为人们的工作、 生活、 娱乐等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灯光环境建筑环境是创造灯光环境的基础和前提, 灯光因素是满足照明要求的关键, 二者相辅相承, 建筑环境影响并决定室内照明,室内灯光的运用又对创造室内环境气氛提供了条件, 起到强化和补充的作用。因此, 在建筑设计阶段处理好日照遮阳与自然采光, 既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根本环节和重要措施,又是改善室内光环境的重要手段。

2.2.5 提高室内综合环境指标

室内的温度、 热感觉、 空气质量、 工作日及员工的情绪都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室内各环境指标对员工工作效率的影响见图 2。

2.3 提高建筑的节能减排指标

建筑节能主要分为被动式节能和主动式节能。被动式节能方面: 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及高效的围护结构子系统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本体能耗; 主动式节能方面: 余热回收 (包括新风回收) 、 水泵及风机的变频调速、 高效节能灯具、 能源的梯级利用、 能源的合理运营与管理等都需要认真考虑。例如, 水泵的变频调速技术不仅应考虑水泵及风机的负荷变化情况,还应考虑变频技术会对电网产生一定的谐波冲击。

2.3.1 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包括:主动式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和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一般公共建筑所采用的节能技术见图 3。

2.3.2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或完全代替常规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是建造绿色建筑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要符合当地的气象条件, 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例如, 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 不仅要考虑当地的太阳辐射强度、 日照天数、 风场分布等气象参数, 还要考虑安装位置及建筑的美观要求。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应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及地下换热器的安装面积等。

2.4 现代化的智能建筑

无线网络系统实现公共领域全覆盖。信息化基础设施非常齐备, 无线网络覆盖整个中庭等公共区域, 可随时随地掌控世界资讯, 轻松收集所需信息, 使办公、 会议、 商务洽谈等更加便捷。全面实现 5A 智能化系统。包括: 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 (BAS) 、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 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 、 安全防卫自动化系统 (SAS) 和防火灾自动化系统 (FAS) 。 同时配备 24h 电子监控、电子巡更, 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2.5 节能与经济性挂钩

新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以太阳能技术为例, 特别是太阳能光电技术, 尽管运行费用可以忽略不计, 但初投资却十分惊人。一般光电系统的单位产值造价在 45 元 /W左右, 假设 1W 的电灯照明 1 年, 每天照明 10h, 大概可提供 1×365×10÷1000=3.65kWh 的电力。以 1 度电 1.0 元 / (kWh) 计算,功率为 1W 的普通照明年运行费用为 3.65 元。所以, 与普通照明相比, 使用太阳能照明系统的回收周期约为 45/3.65=12.33 年。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文2

关键词:现代化办公楼;建筑设计;评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某现代化办公楼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办公商务区地上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为119 962 m2,总建筑面积 147 446 m2(见图1)。

图1某现代化办公楼建筑鸟瞰图

一、单体设计

1 号、2 号建筑单体沿南北向长轴对称布置。建筑单体一致,均为 7 层,高 37.7 m;标准层面积 1 512 m2,层高 4.2 m,1 层层高 5.0 m。建筑基本为矩形围合的内庭院式办公楼,入口处为 45°斜角,中心部分为开敞内院,办公用房环绕内院布置(见图 2)。3 号、4 号建筑单体沿南北向长轴对称布置。建筑单体一致,均为 5 层,高 23.7 m;标准层面积 600 m2,层高 4.2 m,1 层层高 5.0 m。建筑基本为矩形大套型办公楼,每一标准层 2 个大户型。6 号、9 号建筑单体一致,均为 18 层,高67.7 m;标准层面积 579 m2,层高 3.3 m。建筑基本为矩形、公寓式办公楼。每一标准层有 4 个户型,底层设入口大厅。每个户型配厨房 1 个,卫生间 2 个,阳台 1 个。5号、8号建筑单体一致,为25层,高93.3m;标准层面积 636 m2,层高 3.3 m。建筑基本为矩形、公寓式办公楼。每一标准层为 4 个户型,底层设入口大厅。每个户型配厨房 1 个,卫生间 2 个,阳台1 个。7号建筑单体为100m<高<120m,为28层超高层建筑,高 119.15 m;标准层面积 1 400 m2,层高 4 m。建筑为矩形、核心筒式办公楼。标准层为 8个户型,底层设东西 2 个入口大厅。为了使办公空间更人性化,特在建筑西面设计了 8 个 2 层高的空中花园(见图 3)。中央喷泉广场下为 11 号车库,地下 1 层,建筑面积 14 180 m2,层高 3.3 m。为了布置上部的绿化景观,11 号车库上部覆土 0.9 m。

图21 号、2 号建筑单体标准层平面

图37号建筑单体标准层平面

二、设计特色

1、城市化建筑

办公建筑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在功能和形象上都应融入城市的整体结构,并具备多功能、开放式及环保节能特色。此办公楼在充分体现品牌形象的同时,还注重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和谐统一。其绿化采用了面式开放空间和线形开放空间相结合的形式。基地东面为 60 m 宽高压走廊绿化带、西面为 20 m 宽城市道路绿化带,绿化环境得天独厚。街区绿化系统由广场绿化、休闲步道绿带、道路沿线绿带等组成,城市绿带从不同方位穿过街区,与商业内街丰富的垂直绿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绿化景观系统,从而使整个商务区的绿化景观有机规整、丰富多彩。

2、人性化建筑

人性化设计是现代建筑崇尚的新理念。办公建筑的尺寸一般都较规整,因单一重复式

的办公布局常让人感觉疲乏,缺少亲切感,所以在设计办公建筑时,应注重使用者的感受,创造出舒适性、便利性、生活化的人性化办公空间。此办公楼的绿化不仅在平面上多样化,而且在立面上丰富多彩。如 1 号、2 号办公楼均为内庭院式,办公用房环绕内院布置。7 号超高层办公楼有 8 个空中花园。办公区与休息区、交流空间联系方便。人置身于绿化生态区,可有效地减少长时间在密闭空间中的压抑感、烦躁感,消除连续工作的疲劳。设计注重于人的感受,增加了许多人与人交流的空间场所,以改善现代办公室中白领间冷漠的人际关系。

3、生态建筑

2.3.1 建筑外部绿化

建筑的绿化一般可以分为周边环境绿化、室内绿化、建筑外墙面绿化、屋顶绿化等,但他们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如设计的生态摩天楼里,绿化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屋顶,成为最重要的绿色元素。绿色植物是建筑外部环境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绿化景观随四季变幻而展现出不同姿态、颜色和气味,随风摇曳的绿树使建筑外部空间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其变换的身姿使原本“凝固的音乐”也变得活泼起来。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筑周边环境绿化的设计目标是对内创造舒适的微环境,对外构建人与自然环境友好的桥梁。此办公楼在南北向中轴上拥有 2 个风格迥异的绿化景观带:南面的绿化区结合入口广场设计,形成排列有序、整体感强的开放式广场绿化;北面的中央喷泉广场是办公商务区的中心。通过挖掘人工湖,塑造湖水美景,让办公人群能摆脱工作压抑感,心情得到释放。

2.3.2 建筑内部生态环境

作为人们停留时间最长地方,室内景观可以说和我们最为接近,对广大的使用者心理以及活动都有很大影响。绿色植物能使紧张状态下的人适度放松,从而间接地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随着建筑设计生态化理念的发展,室内景观逐渐受到重视,绿化也成为室内景观设计最常用的元素。植物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绿色植物的生长范围更为宽广;室内种植的发展,使得建筑和绿化的融合更趋全方位和立体化,内部空间的营造也更趋人性化,如在室内建造绿色庭园,就能使人们亲近自然。此办公楼在增加了人与人交流空间的同时,注重如下室内环境的设计:良好的通风。建筑物的朝向除 7 号楼因总体布局需要为东西向布置外,其余均为南北向布置。建筑物布置和平面设计有利于自然通风。大楼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使室内外空气得以自然交流和净化;景观办公的引入。1 号、2 号楼的办公用房环绕生态庭院布置,广植绿叶植物,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气体和二氧化碳,增加氧气量,并能减小噪声,保证良好的办公环境。7 号楼的空中花园中种植了较高的树木及大面积草皮,树木茂盛的枝叶可遮挡灼热的阳光,起到吸热作用,降低花园温度,进而降低室内温度。花园中的绿化系统亦可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形成宜人的小气候,成为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的调节器。为使绿色景观能发挥愉悦心情的作用,设计考虑从空间上与绿色景观的配合,如空中花园所在的楼层被处理成跃层。在临近空中花园的部位,取消楼板,做成 2 层高的“吹拔”空间,这样,空中花园和其他区域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渡空间,将空中花园的景观通过这一过渡空间进入室内;生态技术。办公楼在窗户上设置了可吸收新风的节能窗,以改善楼内的生态条件。玻璃幕墙除有采光功能外还具有保温、隔热、防尘、防阳光直射的特点。1号-4号楼全部外墙及 5号、6 号、8 号、9 号楼底层裙房的外墙采用干挂花岗石饰面,中间预留 170 mm 空气层,使外墙的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符合技术要求。5 号-9 号楼主体外墙采用白色烤漆板幕墙,幕墙内侧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裙,中间预留空气层或衬保温板。外窗采用断热低辐射铝合金型材,玻璃采用双层中空玻璃,达到了环保节能效果。

三、结论

更好的尊重城市原有的环境面貌、更加注重建筑的人文关怀,不断地尝试将节能技术、空间绿化以及办公楼进行巧妙地结合。将这些理念在现代化办公楼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贯彻,让建筑更具环保、人文、生态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张传经,曹泽新,吴俊.商业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03)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文3

关键词:高层商务办公楼开放建筑理论适用性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open building theory application design applied in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space combination of aspects: one is the division of space types: external space is divided into public, semi-public and private, semi-private four types, the internal space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service space" and "objective space" type; two is the design of level three spatial combination: organizational level, support level, filling body level; three is the three feature space: features of organization design, supporting and filling body level design corresponding hierarchical design space.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se positive application of content for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next step for the research of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 space portfolio.

Keyword: High-rise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sOpen Building TheoryApplicability of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特征

1.1安全性

这一点对于高层商务办公楼而言,非常重要。其作为人流密集的建筑设施,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的安全性不仅表现在结构及消防的安全层面,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安全使用的问题,这包含了无障碍设计、功能的合理性设计等内容。

1.2舒适性

这里的舒适性主要是指功能实用,它不仅包括了采光、通风、保温等基本问题,还包括了建筑各类设施是否能创造合理的使用、是否能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等问题。这就要求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能利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特点,给使用者带来身心的舒适。

1.3和谐性

从本质上讲,建筑和谐性来自建筑对所处地域或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其他周边建筑设施使用者行为的了解和尊重。

1.4参与性

参与是一个人的本能意愿的反应。就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而言,人的参与性,有利于更好的有序地组织各类空间,从而体现了“为人设计”的本质。

1.5多样性

建筑的多样性是对使用功能多样化的体现。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高层商务办公楼各要素之间就必须相互补充配套、相辅相成、功能交织,成为一个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综合体,从而满足使用者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2开放建筑理论的概念

(1)在开放建筑理论看来,建筑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开放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并不是单一功能、单一时空环境的设计,它应该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过程” [1]16。同样,建筑功能形态的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活动及决策活动的综合作用。

(2)“开放建筑理论肯定并强调人在建筑这个‘永不完结的过程’的能动作用。” [1]17开放建筑理论认为使用者应作为建筑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决策方存在,其作用也应从幕后走向台前。

(3)在设计方法上,开放建筑理论把设计看作是构筑一个开放的空间关系的过程,而不是针对某一终极目标的封闭设计,提倡用开放的设计层次来替代以前那种终极的设计手法。

3开放建筑理论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的应用

3.1在空间的类型中的应用

3.1.1外部空间的类型

空间的存在总是与其效用职能相对应,这是室内外空间都适用的规律。就高层商务办公楼外部空间而言,根据不同的空间职能,其亦可分为:公共、半公共、半私有及私有4种类型。

3.1.2内部空间的类型

开放建筑理论认为按照内部空间效用的不同,可以把其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服务空间”;另一类是“目的空间”,这对高层商务办公楼的内部空间同样适用,那么它的“服务空间”和“目的空间”分别都代表什么呢?这就需要确定哪些内部空间是服务的,而哪些是被服务的。结合高层商务办公楼各空间的特性而言,交通、设备、厕所等空间都具有明显的服务性,那么它们就是“服务空间”;而办公、会议、接待等空间则处于被服务的地位,换言之,他们就是“目的空间”。

3.2在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层次中的应用

3.2.1组织层次

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组织层次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内容。就特性而言,其外部空间作为室内与外界的过渡性存在,就如同是黑白渐变色表中位于黑白两色之间的灰色层一般,也就是说,如果把室内空间设为黑,那么室外空间就为白,外部空间就是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带,若结合外部空间的类型来看,那么它应该是公共、半公共、半私有及私有外部空间过渡联系的集合体,靠近室内部分的外部空间模式的性质呈现出私密性较强,如私有外部空间,换句话说,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组织层次所对应的外部空间不仅具有公共性,还应具有私密性。

3.2.2支撑体层次

一般来看,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设计中支撑体内不变的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承重结构设计一般已经考虑到了非弹性空间的设计,所以,对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而言,支撑体层次与其结构紧密相关,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确定,那么其内部某些“服务空间”的布置方式也就基本确定,这点在实态调查中得以体现,因此相对普适性的撑体层次来说,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的支撑体层次更注重结构与“服务空间”的联系。

3.2.3填充体层次

就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而言,其支撑体层次在确定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已经对“服务空间”与“目的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了规定,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对“目的空间”进行了一次设计,而“目的空间”作为是最主要的效用空间,如何对这部分空间进行更好地二次设计,成为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

3.3在各层次空间的特征中的应用

3.3.1组织层次空间的特征

(1)整体性

它从根本上体现了高层商务办公楼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这与我国古建筑布局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应该也是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组织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外部空间所要达到的境界。具体展开的来说,其外部空间需要做到两个方面,才能与城市环境达到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它需要满足城市中生活人群向往优质游憩空间的天性;另一方面,它需要与城市环境形成连续的空间序列,从而本质上改善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2)开放化

里卡多·列格瑞达被问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时说:“我认为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错误的,那就是到这来并说,‘现在我们要在这个街区上设计一幢完全与众不同的建筑’,因为你没有权利改变环境,” [2]他认为两者之间需要建立百分百地对话关系,也就是说建筑在与城市环境达到整体性关系的基础上,其外部空间还应该与其所在区域形成开放化的关系,这就要求高层商务办公楼的部分公共性较强的外部空间向城市居民开放,成为城市绿化休憩景观的延伸空间。

3.3.2支撑体层次空间的特征

(1)完整性

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支撑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目的空间”的完整性,取决于其“服务空间”的合理布置,换言之,只有当其“服务空间”达到完整性时,其“目的空间”的完整性才能随之实现。

(2)灵活性

空间的灵活性,是一种单向的特征。由于在“服务空间”在被确定之后,其已基本上丧失了灵活性,所以,灵活性的特征是相对于“目的空间”而言的,它体现了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支撑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其“目的空间”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能被自由地划分的能力。

3.3.3填充体层次空间的特征

(1)被规定性

①“目的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被规定性

“目的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被规定性主要体现了功能对建筑面积的要求。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填充体层次的适用性设计中,需要重视“目的空间”的这种特征,合理分割空间。

②“目的空间”形状的被规定性

对于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的“目的空间”来说,就更加复杂了,其不仅需要考虑自身功能的使用特点,还需要考虑到特殊的客观因素——柱网的制约,因为柱网的尺寸大小直接影响到地下车库的使用效率,即其“目的空间”形状的被规定性需要综合地考虑自身功能使用的特点及柱网的合理化布置来选择确定。

③“目的空间”质的被规定性

“目的空间”的被规定性首先表现在形和量的两个方面,但只有量和形的适用还不够,还需要使“目的空间”在质的方面也具备被规定性的特征。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功能组织的好坏。一般来说,不同性质的房间,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有的需要争取较多的日照条件,有的则不需要直接照射。

(2)相对性

因为使用者会最大化的根据自身的要求对“目的空间”进行组织分割,使形成的空间布局能充分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随着他们需求的持续变化,这种空间布局也将不断更新,换言之,“自营建构”的过程从本质上就要求“目的空间”具有相对性的特征。更需要指出的是,在高层商务办公楼空间组合的适用性设计中,填充体层次的“目的空间”的这种相对性特征,从根本上还是建立其灵活性的基础上,而且它还受到功能对空间规定性的制约,所以实现它也是有条件的,其主要是通过建筑师以专业的角度来指导使用者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岚.居住区休闲设施适用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 《大师》编辑部.里卡多·列格瑞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9.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文4

关键词:西晒;自然采光;自遮阳

自2013年12月1日起,重庆市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以下简称为“《标准》”)。其中,《标准》强制性条文“4.2.3未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的建筑西向外窗(含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30%时应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增强了对减少建筑西晒得热的控制,提出了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和活动外遮阳三种遮阳措施。此外,《标准》必须执行条文“7.2.3(6)主要功能房间7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对办公楼采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后续,渝建[2014]221号文补充说明了遮阳措施的实施方式和自然采光的判定标准。其中,建筑自遮阳的补充说明如下:建筑自遮阳措施是指通过建筑形体及建筑构件(如固定式建筑外遮阳等)布局使建筑本身具备遮阳效果的方式。建筑自遮阳系数可按《标准》附录C规定的方法计算,且不大于0.9。

本文针对西向窗墙面积比超过0.3的某高层办公楼,为了权衡办公楼西向遮阳和自然采光的要求,通过建筑自遮阳设计满足西向外窗遮阳和西向办公室自然采光的要求。

1 某办公楼概况

该办公楼西向窗墙比为0.38,办公室采用外阳台设计,其标准层平面如图1。

一方面,室内采光系数达不到采光要求,不满足《标准》第7.2.3(6)条;另一方面,建筑西向窗墙比虽然超过0.3,但是外阳台有较好的遮阳效果,满足《标准》第4.2.3条的要求。

图1 标准层平面布置图

2 西向采光和遮阳设计

由于外阳台对室内采光有较大削弱,拟取消外阳台设计,改善室内自然采光;再通过西向水平和竖向构件设计,保证外窗遮阳系数不大于0.9,从而同时达到遮阳和采光要求。

2.1采光分析

采用daysim模拟软件,针对标准层典型房间取消外阳台前后的室内采光系数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

(a)保留阳台 (b)取消阳台

图2 室内采光系数分布

由图2可知,(a)保留阳台标准层5个办公室(从上到下)的室内采光系数平均值分别为6.27%、1.64%、1.90%、1.16%、1.16%,不满足现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中办公室采光不低于3.6%的要求;(b)取消阳台标准层5个办公室(从上到下)的室内采光系数平均值分别为7.84%、4.37%、4.37%、4.02%、4.02%,均大于3.6%,满足现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中办公室的采光要求。

2.2构件自遮阳设计

根据该办公楼建筑设计及立面效果,拟采用水平式与垂直式的组合遮阳方案,并选取西向遮阳最不利外窗的遮阳系数及室内采光进行

西向水平和竖向构件设计方案为:水平构造定性尺寸0.2m,垂直构造定性尺寸0.4m。

根据《标准》附录C,计算得到西向遮阳最不利外窗的遮阳系数为0.83

3 结论

为满足办公室自然采光要求,本文针对重庆地区某办公楼西向窗墙比超过0.3的情况,对西向外窗或幕墙自遮阳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如下:

(1)建筑规划设计阶段,重庆地区应充分考虑建筑西晒的影响,合理控制西向窗墙比,尽量通过建筑设计达到遮阳效果。

(2)针对办公室自然采光尽量扩大窗墙比,与减少西晒控制窗墙比的矛盾,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或活动外遮阳措施。

(3)针对高层办公楼,且西向主要采用单元式幕墙的情况,0.9遮阳系数较易达到,可结合立面效果,通过构件设计达到一定自遮阳效果。

参考文献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文5

办公楼建筑中聚集了很多企业员工,其在办公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与污染,这对周围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提高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建筑场地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使办公楼建筑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还要与市政设施相匹配,这样才能使高层办公楼建筑的建设更加和谐,才能尽量避免打扰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办公楼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租赁人的变动问题,要使建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还要增加建筑的功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停车场、实验室、医务室、餐饮厅等功能的设施,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价值,还可以为企业员工日常的办公提供极大的便利性。高层建筑中一般都设有电梯,提高电梯设计的质量,可以为员工节约一定时间,也可以有效的增加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二、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

1、外部形象设计高层办公楼建筑外形的类型比较多,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建筑外部形象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改变。比如政府部门的办公楼与企业部门的办公楼外形方面就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建筑设计的差异性,大大增加的建筑辨识度。在设计建筑方案时,设计人员还需要实地考察,要了解施工场地的土质特点以及地基环境等,这样才能使建筑设计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筑设计的考察工作还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破坏周围的环境,要通过增加建筑外形的美观性,美化周围的环境,使高层办公建筑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通过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可以使建筑更具美感,还可以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这也是设计的重点内容。

2、内部空间设计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且这个建筑需要具备多种功能,还要根据使用性质的差异性,改变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性质不同的企业,其办公楼的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别,在高层建筑中,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建筑的功能需要比较多,这也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平面布局设计时,要将行政办公区与技术房区分开,增加建筑结构平面布局的灵活性,这也有利于扩展建筑空间面积,提高建筑空间的美感。高层办公建筑由于楼层比较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注意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在建筑的集中中心设置一个中枢结构,这样可以使建筑的功能更好的发挥,还能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人流量大的空间(比如多功能报告厅)可布置在建筑首层,在院内设单独入口,第一步,重视生态环境设计。对于办公建筑,创造舒适、健康的空间爱你环境是永恒的话题。这部分可以提高项目品牌形象,吸引高端公司人住。第二步,重视节约能耗设计。节约能耗设计并不是项目最终的目的,二赵金龙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是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项的目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第三步,提高室内健康舒适度,提高健康舒适度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减少生病缺勤率,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

3、办公楼的建筑节能设计和办公楼首先在布局朝向上,应该考虑建筑节能设计,并控制开窗面积。保证各部分维护结构的合理厚度及构造,做好屋面保温,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动力等所有带热和低温的管道均采取保温措施,以降低能耗。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应合理确定室内设计参数,减少冷却和加热空气所需要的能量,选配能效比高的暖通空调设备,减少运行能耗等。

三、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节能性

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炎热地区节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自然通风可以减少空调的能耗,自然通风还能为室内提供更多的新鲜空气,减少因长期封闭房间,室内滋生的细菌和建筑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本楼设计中,我们利用中庭顶部加开大面积天窗和南北各层走廊的尽端开敞,加强自然通风,使房间尽可能形成穿堂风。带走室内的热空气,而污浊的空气从中庭顶部的天窗排出,形成室内舒适的小气候。

2、立体化、多层次的绿色空间大量的环境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透过玻璃观赏植物等被动活动,能使人心情舒畅,提高工作效率。办公室可以说是员工的第二个家,我们要使室内空间环境具有归属感,植物绿化景观的融入无疑是最美妙的调味剂。它可以起到减轻眼部疲劳、提神醒脑的作用。除了美化作用,绿色植物景观还具有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其降解的作用,这已为许多实验所证明。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向空气中释放出水汽,可以大大增加室内环境的湿度。

3、使用环保型材料环保型材料是指对自然资源破坏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小、有利于人体健康、耐久或可再生的材料。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会破坏自然资源,会排放有害物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此外,建筑的耐久性也是“环保”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材料的耐久性差直接导致建筑的寿命降低。环保型材料既可以直接使用自然材料制造,又可以通过人工合成。

四、结语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文6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办公楼设计;设计理念;

1、办公大楼建筑的可持续设计的意义

办公建筑是公共建筑中的一种较普遍的建筑类型,它的需求量大,由于其本身功能的复杂性和设计的多样性,使其空调能耗非常高,远大于住宅,因为办公建筑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办公建筑推行节能的力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节能整体目标的实现,我们也看到,对办公建筑节能问题目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更是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主要从整体环境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展开。在整体环境规划中,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建筑与地貌、水土、风向、日照、植被与气候的关系。在单体建筑设计中,由于不同的功能要求,形成多种的空间组合,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建筑体型影响建筑能耗得失的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使办公建筑能适应新的功能和室内环境的需求,已不断地应用新的技术手段达到较为人性化的办公空间,现代办公楼的设计已朝着顺应功能多元化、大空间的灵活划分,结合有关生态环境和审美等方面的要求,使建筑技术同艺术、材料完美结合。

2、工程概况

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某建筑场地总用地面积:14616m2,其中生活区6113m2,办公区8503m2,该办公楼为高层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除架空层为十层,建筑高度38.8m,为二类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科研检测大楼位于用地南端的办公区,该场地地型平整,适合建大型建筑。场地原始地貌属低山缓丘及山间陡坡,不会发生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势较高,不会被洪水淹没或发生内涝,拟建场地地势开阔,适合各类大型机械进场作业,基础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3、办公大楼建筑的设计理念

大量的办公人员聚集在一个建筑物内将对他们的邻居们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办公楼的建筑造型考虑到质监局作为国家一执法机关的特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力图表达建筑的庄严的气质与威严的气度,同时又体现人性化的关怀,大楼以建筑南面中央部位作为入口,与前方广场及院内主入口构成中轴线,建筑左右两端完全对称,弧形车道与入口门厅、大台阶有机结合。特别是立面设计主要以竖线条为主, 简洁、明快,突出建筑的雄伟、挺拔。建筑主墙面以高档花岗石装饰,且均为浅色调,底座均以质感粗糙的石材装饰,颜色较上部墙体深,强调基座的稳重。玻璃配以蓝色,玻璃色彩明快,采光良好。整座建筑各部分颜色相互之间既有强列对比又和谐统一,顶部造型均前倾外挑,给人以舒展、飘逸、大气之感。

4、科研检测大楼办公楼的设计

该科研检测大楼位于办公区的南端,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总图布置。该场地共分两大块,南边的办公区与北边的生活区,利用地形地势特点,建筑进行合理布局。大楼退用地红线48.8m,楼前布置大面积广场、停车位, 既方便群众办事停车,又使大楼更庄严、气派,同时又美化环境。其主要功能为检测办公。其中地下室为地下停车场、人防和设备用房,架空层为车库、设备用房与食堂,一层为检测室与大堂,二、三层为检测室,四至九层为办公, 十层为大会议室与视频会议室。该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建筑层高均满足各功能用房的要求,地下室层高3.5m,架空层结合地形做到4.8m,一层至九层3.5m,十层4.8m。

大楼设置有两台防烟楼梯间, 一台消防电梯和一客梯,并配以相应数量的出入口,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方便快捷。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自动喷淋系统,地下室设一个防火分区,架空层一个防火分区,地上十层每层一个防火分区。

考虑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大楼设置有残疾人专用厕所,电梯设置有残疾人设施,入口设置残疾人轮椅坡道和盲道;人防工程设置于地下室,平战结合,战时人防,平时车库;建筑智能化设计,该工程按规范规定和业主要求,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安监控系统。

5、办公大楼建筑设计中考虑的建筑物的主要属性

5.1 集成性

也就是说,建筑设计要在考虑所有相关因素的前提下构思。除此之外,大楼的建设用途和维护方法也很重要,为保证建筑的完成与建筑物维护相分离,由建筑用途出发而得出的建筑设计就很重要。

5.2 可变性

高效能办公室必须能够简单、经济的装修,必须适应经常性的更新改造。

6、关于安全、健康与舒适的办公大楼设计

在办公环境中,员工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是最最重要的问题。正在形成中的新一代先进办公室中,这些问题已经被制定为标准列入建筑说明书,如提高新鲜空气流通率,采用无毒、低污染材料和系统等。居住者的舒适度是工作场所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效能办公室能够提供个性化气候控制,允许用户设定他们各自的、局部的温度、空气流通率和风量大小。虽然难以衡量满意度的高低,但有一点被广泛接受,那就是当办公室职员被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后,提高工作场所满意度能够得益于此,部分原因是员工们可以接近自然,视野开阔,有相互交往的机会,还可以控制自己周边的小环境。

7、办公建筑中体现的经济性策略及能源效益

7.1 针对降低能源消耗的最低策略

根据办公室大小、局部气候、使用收益和效用比,使能源消耗降至最低的策略包括:

(1) 减轻负荷(通过综合考虑建筑与场地状况,充分运用建筑外壳, 如减少透光、提高隔热性);

(2) 使用规格大小合适的取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3) 安装高效能的设备、灯具和器具。

7.2 能源效能

采用可替代能源系统,如使用太阳光、与建筑一体化的光电池、风力发电,以及充分发挥利用废热发电技术或天然气燃料电池技术的自主发电策略,已经成为高效能建筑设计中的标准要素。支出效用,高效能办公室必须运用生命循环经济模型和材料评估模型来进行评估。在设计阶段,建筑开发商应正确地采用工程经济学来考虑可供选择方案,以确保项目完成时能够达到所预期的支出效用。工程经济学通过在减少生命周期费用的同时又可以维持或改善结果得出选择方案。必须考虑可更新能源的使用,如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照明用电的与建筑一体化的光电池系统、可以提供家庭热水供应的太阳能加热系统、通过抽取地球中饱含的热量的地热抽泵系统,提高高压输电系统的性能等。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给现代化办公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产品规划到具体设计,再到市场培育,目前仍在摸索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各行业办公楼的使用要求,利用它的一些特征优势,综合考虑环境、交通、景观、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设计出更多既满足不同的企业要求又各具特色的建筑产品,供使用者选择,从而营造节能环保,有益健康的办公环境。

参考文献

[1]GB J16- 87(2001)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

[2]GB50045- 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