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范文1
关键词:植保教学 工学结合 巧用 巧得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校企一体、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被职教人认同,“工学结合”得到了职业学校教师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对植保课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实施路径、具体措施和实施保障等方面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为克服困难,独辟蹊径,产生了许多“巧”,这些“巧用”与“巧得”,或许对深度校企合作还是“愿景和理想追求,并非易事”的今天,如何实施工学结合具有一定的启发。
一、巧用周边农民农田
首先,我们对植保教学使用“工学结合”模式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五点:①需要足够的生产用地或者试验田和配套农具;②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实践不同于计算机、机械类专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③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生产过程会出现许多生成;④农作物生产的周期长,需要管理的时间较长,而且不能中断;⑤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工学结合教学实施性计划。
接着,我们对我校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区属局管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创办于1984年,一直以“农”为主,多年来为本地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员及农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农学专业虽是南通市品牌专业,但学校只有一些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只在养殖基地旁边有一块3亩的可种植土地,学校每年招收农学类专业学生50多人,因此,没有实验田、没有农具、没有多少经费是最大的阻碍,简陋的实习实验和生产条件,达不到农学专业及植保课程的教学要求。
依靠这些条件,我们不可能完成改革试验的任务,实施不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再不改革,还是沿用老一套肯定满足不了培养人才的需要。经过琢磨,我们发现一个有利条件、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学校距县城45公里,距南通市区25公里,地处农村,围墙外就是农田。经过协商,最后选择了10家共30亩,作为我们工学结合的试验田,最小田块是1.5亩,最大田块是4.2亩,分散在学校周围。
我们把种植专业的30个学生以3个人为一组,男女生搭配,共分成10个小组,每组对应一个农户,平时重点观察对应农户的农田作物生长情况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好记录,做好帮工,回校及时交流知识、技术和见闻。遇有特殊情况和量大的帮工,就立即相互通报,老师统一调度学生去学习和帮助。
二、巧用农民设备资源
植保工作离不开农业劳动,植保工作本身也需要劳动设备和物资,如喷雾机、喷粉机等,通过利用农民农田,借助农民的生产农具,就不再需要学校购买和添置,解决了设备和物资问题。
三、巧用农技信息
学校过去与村镇联系较少,农业生产的信息滞后,如“新病害、新农药、新方法”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农业专业教学是以本为本,存在许多脱离实际甚至落后的知识技能及做法。
我们与学生走出校门后,受到了村农技员和镇农技员的欢迎和支持,我们与他们保持热线联系,他们能及时把农业生产的病虫害预测信息等发送给我们,他们对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指导,学生也把他们当作老师。我们制订学习项目和实施计划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避免了以书本为据设立项目的盲目和季节时间的偏差。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对学生的观察、判断、实施治疗、治疗效果等定期分析和评价,按时反馈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区特点,有些病虫害是本地区常见的,我们依据通州区农业信息网植保资讯中提供的过去一年病虫害预测预报,在镇农技员的参与下,以本地小麦、油菜、水稻和棉花这四种主要农作物以及西兰花、荷兰豆这两种本地大量种植的经济作物的部分常见病虫害为教学设计了十二个学习项目:水稻螟虫、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麦赤霉病、麦蚜,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西兰花黑斑病、荷兰豆根腐病、棉花盲蝽象、炭疽病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诊治。
四、巧用学生时间
为了配合改革试验,学校教务处把每周五节课安排在周二和周四两个半天,既可以在学校上课,又便于需要时教师安排学生到农田去观察、去帮工。学校还明确,每天上午第一课正课前和每天下午的活动课及每个周六,教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如遇特殊病虫情或农事忙,可及时向学校报告,学校还可作特殊安排。
通过走出校门、走进农户的工学结合,我们的学生还得到了有效的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我们的学生是中职二年级学生,年龄在16岁左右,由于家庭一般较富裕, 在家是“惯宝宝”,家务基本不会,农具不识,五谷不分,更不要说下田做农活。这对农业专业教学很不利。通过劳动,有了成就,学生也由怕做农活到喜爱农活,由不会农活到学会农活,更加热爱农业,巩固了专业学习基础。学生通过劳动,知道了“粒粒皆辛苦”,更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理解父母,孝敬老人。学生变得勤劳懂事了。
学生在学习12个预设学习项目的同时,在农民家中,还认识了许多果蔬病虫害,有些病虫害只是与当年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关,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为选择的试验田相对比较分散,在短短一年的学习过程中,还让学生还接触到设定学习项目以外的病虫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由于我们这里经济条件较好,企业较多,成年人都在企业做工,所以地里农活主要是由留守老人完成,缺少农业劳力,我们学生的帮工,解决了许多农民的困难,使我们的工学结合得到农民和村镇领导的欢迎和支持,融洽了学校和周边的关系。许多养殖大户也咨询我们,养殖专业学生搞不搞“工学结合”?老百姓也知道了“工学结合”这个名词,说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懂事、勤劳、有用。这里的老百姓再也不会低看农业专业和学农的学生了。
通过两个学年的实验,我们取得了成功,2013年9月,学校决定把成功的经验,由一门课程向一个专业在整个农业类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1]张 健.校企深度融合的突破点与创新法.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4(4)
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范文2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 构建 理论依据
1.高校体文化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德国学者费特认为这一词指斯拉夫民族的沐浴和按摩等保健养生活动。尼克・阿莱克塞博士主编的《体育运动词汇》(1974)给体育文化下了一个定义:“广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作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其结构内涵一般分为三个层面:(1)表面层的显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2)中介层的混形的制度文化,是学校体育的综合形态。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教学活动、竞技比赛、综合运动会等。(3)核心层的隐形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师生的体育意识、体育作风、体育道德,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热情、协作精神、进取意识等。中国高校体育文化应该突出文化范畴内的创新精神,融合社会体育文化和高校体育文化精华,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理论依据
2.1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体育文化的生产与发展,一方面受人们思想意识的制约,另一方面受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作为高校文化环境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健康体魄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构建起着直接的作用。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较强的辐射功能,因为学生大学毕业后必然会走向社会,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的每个成员。鉴于此,构建高校这一特殊时空环境内的体育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2.2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直接受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大学体育文化环境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健康第一”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营造最优化的育人环境,体现高校教育的宗旨,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且符合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3.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3.1高校体育文化思想的构建
高校体育意识文化集中反映了文化主体的精神、道德观念、知识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把体育精神和学风建设融为一体。思想、道德行为也是高校体育意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高校体育文化为体育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在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中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建设投入,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使师生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的基本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师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3.2高校体育文化行为的构建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行为的建设,首先应该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重视高校体育组织系统的建设,如健全高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定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运行轨道;丰富师生员工的体育活动;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注重特色课的教学改革;完善体育教学的条件目标,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目标,突出体育教学的效果目标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加强高校运动队的建设,学校特色的传统运动队是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体现,也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
3.3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构建。
高校的体育建筑、雕塑、体育场馆设施等是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同时,它们又是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这些特质会折射出人们的心灵,对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此外,它们又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依托,承受着师生们体育锻炼的实践。因此,高校要创造有利条件,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和创建物质文化环境,为培养符合21世纪发展要求的一代新型知识分子而努力。
3.4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主体
3.4.1诱发学生的本能意识是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基础
现代体育运动是人的本能意识的升华,人们在运动中能得到快乐的体验和美的享受。大学时代是人一生最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运用现代先进的体育文化环境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运动本能,发挥学生的运动潜力,使学生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深刻内涵,灌输“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和强烈兴趣,为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4.2养成良好的欣赏意识是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必要手段
欣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能提高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创造精神。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欣赏水平,体育教师应该多传授体育竞赛方面的知识,多做专题讲座或介绍某一专业的比赛知识,提高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兴趣和吸引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体育运动,让学生在欣赏中陶冶情操,增加知识内存,完善自身素质,丰富文化生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3.4.3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是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
参与是维系体育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先行设计的好坏。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情感与运动的交融、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使学生获得满足与快乐。
3.4.4建立主观的延伸意识是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关键
不论是本能意识、欣赏意识还是参与意识,最终的目的都是达到体育意识的延伸。大学是学生走上社会的前奏曲,他们把在大学中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带入社会,传授给家人、朋友及社会成员,使体育意识的作用意义更加深远。这样的作用效果会以几何级数的形式扩展开来,从而扩大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增加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4.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包含于高校文化之中,它承担着使大学生身心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任。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将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是为了身心发展的高级需要,通过体育来使个人的躯体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华,从而使人更趋于完美。因此,构建高校文明健康、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是高校发展建设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林,唐成.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汇技,2004,(10):88-89.
[2]赵小静.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教育[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4):95-97.
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范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建构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5-0086-04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Struc ture under the Double Principle GuidanceGONG Jian1, LIU Zheng2, LIU Heng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West University, Cho ngqing400715, China;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3.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80, China)Abstract: The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specialized curriculum is a carrie r bear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tradition sports culture, a conformity linking v arious excellent sports cultur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an inevitable wa y bringing honor to the national sports spirit 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pay ing attention to external form division and the subject arrangement of the curri culum, neglects the insufficiency of essential relations and overall structure o f internal curriculum elements. It takes “the objective restriction principle"a nd “the internal constitution principle" as the theory basis, and the attempt h a s been constructe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 urriculum.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structure; const ruction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构成和核心构成。"[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既是传播 体育文化 ,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桥梁,也是承载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 。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它的课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这个“完整"不仅仅指科目 设置的齐全,更要符合课程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内外之间的逻辑关联。
1 双原理的主要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1.1 双原理的主要内涵 课程领域有两大基本原理,从这两大原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结构研究在理论上的重要 意义,它们是“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 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主要探 讨 课程与外部联系的关系,如课程与社会、课程与知识、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其意义在 于为课程寻找一个坚实的、恰当的客观基础。课程的“内部构成原理"则主要探讨课程内部 各 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课程的内部状态及其存在的理想方式。其意义在于为课 程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通过课程内部关系的清理,彰显强有力的课程功能。[2 ]从中,便可发现,前者主要研究课程的制约性因素,后者主要研究课程的构建。
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主要探究的议题是课程与外部的联系,探究课程编制过程中应该 考 虑何种外界因素,如何根据这些外界因素合理的组织、编制课程等内容。目前,较为广泛认 同课程编制“三要素”这一学术观点便是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的体现。课程的“内部 构 成原理"主要探究的议题是课程内部系统的相互关系,探究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合 理化建构、课程评价模式的优化等内容。这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发展,这样 ,才利于课程的整体构建。
1.2 双原理的指导意义 “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的提出对于课程研究、课程建构、完善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1.2.1 拓宽课程研究的视角 以前的课程研究或是以外部指标为主,或是以内部指标为主, 可以说是研究视角较单一,这样研究方式没有将课程研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使得 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不利于课程的整体建构。运用双原理对课程进行研究,以外部 和内部的双层指标为构建指标体系,拓宽了研究的视角,这样就在一定程度弥补了由于研究 视角单一而带来的弊端,并能够有效的建构课程。
1.2.2 完善课程设置的内容 “客观制约性原理"这一原理的提出,使得课程内容的设置符合 外部联系,从而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构建等阶段符合一定的要求,进而使得课程内 容设置的准确化,从而完善课程内容的设置。
1.2.3 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这两种原理的提出,即 从本源方面限定并构建了课程的内容,也可以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内部构成性原理"是 课 程体系结构的最为关键的部分,通过对课程内部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清相互顺序, 这样便于理清课程的结构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2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学于1997年被设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 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新设本科专业 之一。尽管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但如果用一个学科的标准对照、衡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她 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建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继 续完善的地方。
当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体现这样一种思维倾向,即设置哪些课程,课程的安 排多少学时能更好的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可以说研究的逻 辑起点是以培养目标开始的。这种倾向是把课程当作“工具",体现的是“工具理性主义"色 彩 ,追求的是“效率第一"。这样的课程观强调的是社会需求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作用 。 比如,“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培养目标制约课程设置。"[3]很明显 ,这样 的探讨主要涉及课程的外部联系,或者说是形式上的划分,比如,专业理论的选择,必修课 和选修课的划分,选什么科目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等等,遵循的是“客观制约性原理"。 而 课程的构建不仅要涉及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探讨课程的外部关联,更要关注课程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还要遵循“内部构成性原理”。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理论依 据上,“客观制约性原理"给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具体的“科目",如,“武术"、“散打"、“ 跆拳 道"、“心理学"、“教育学"等,而“内部构成原理"则给课程编制带来了理论的“建构框架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共同的育人目标及其相互依存性上。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该设置什么课程,怎么设置,不仅涉及“客观制约性原理",更要涉及 “ 内部构成原理"。关键问题是为课程的研制提供一种恰当的框架,把课程的各部分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即课程的结构。基于当前研究中关注课程的外在形式的划分与科目的编排 ,而没有探讨课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事实,本文以“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 原理"为理论依据,试图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弥补当前研究的缺陷。
3 双原理导向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建构
3.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观 上面的论述证明,当前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只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是不可 能真正把握课程结构的,要从根本上把握课程的结构,必须从整体入手,构建一种具有整体 性的课程结构观"[4]。整体课程结构观应具备的以下特点:
1) 它既要关注课程中涉及面较小的或形式上的结构问题,如布鲁纳关心的各具体学科内 的结构问题,或类型上的设置问题,又要关注范围较宽的整体结构问题,如选修课程与必修 课程之间的关系,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的 构成及其相互的联系等。整体性课程结构观是以全方位地、全景式地视角研究课程结构。
2) 整体性课程结构观对课程的把握不能仅停留在课程的形式,而更要深入到课程结构的 实质。也就是借鉴结构主义哲学十分重视的“深层结构"是事物的性质与意义的根据的观点 。 我们所研究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在外在表现上,也就是形式上可能是先进的,比 如,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既有专业科,又有平台课;既有分科课,又有综合课。但它 的实质也可能很传统,如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运动技 术的学习,忽视了教学技能提高;从社会需要,而不是从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出发;将课程 看作传授知识的工具,很少顾及教育的环境和过程的重要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研究 ,不能仅停留在形式,必须要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上把握课程的结构。
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及其内部关系 根据整体性课程结构观的特点和要求,建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必须着眼于两个取向 的结合,一个是“横向"维度,一个是“纵向"维度。“横向"维度是由课程结构本身的层次 性决 定的。“课程"看上去是一个独立的对象,但绝非一个简单的个体,在其内部还有不同层次 的 小系统,故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必然要涉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横向"维度。“纵向"维 度 是由人的思维的深刻性决定的。实质与形式的兼顾、形式与数量的并举,构成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结构分析的完整景观。由此,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实质结构、形式结构 和量化结构(图1)。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结构三个层次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形式结构展现的是课程结构的“ 外壳"的话,那么,量化结构就是“外壳"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而实质性结构则是民族传统体 育专业课程结构的“精、气、神",是课程的生命之本,进化之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 的 形式结构影响课程的外部表现形式,量化结构决定形式性构成要素质之间的关系,而实质性 结构则决定着其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课程的形式结构和量化结构有利于我们从实践层面 理解和把握课程结构,但是课程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不仅是外部存在形式的问题而更要深刻把 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内部质的规定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才 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整体性。
3.3 实质结构、形式结构和量化结构的内涵
3.3.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实质结构 课程的实质结构是指课程内部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结构的不同,取决于构成要素的不 同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实质结构关注的不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而是课程的实质 或价值取向问题。实质结构(图2)包括: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实践课程、技术技能 课程和自立发展课程。它们的存在形式既可以是学科,也可以是活动,既可以选修,也可以 必修,既可以分科,也可以综合。
知识课程是实现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民族传统体育专 业学生来说,应该包括两个基本部分,即:文化和现代科技类课程、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 学科。文化和现代科技类课程即是发展专业素养必备的条件。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 外语,以及计算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学科。其中大学语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是核 心课程,其它课程的开设视各校条件与学生要求而定。基础知识类课程应包括中国历史、中 医学基础、民族学等等,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点和时代的发展加以调整,精减课程内 容。
人文素养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以及行为品德,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德和社 会适应能力与基本创新能力类的内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还应特别重视职业道德、武德教育 课程的设置。社会适应能力与基本创新能力是新世纪大学生必具的一种人格素质,因此,开 设这方面的课程十分必要。
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是本课程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定向课两个课程模块。 专业理论课主要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史、体育养生学以及与专业定向科目等有关的其 他理论学科,是学好专业定向技能课程必备的知识与理论,也是新世纪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 应有的理论素养。身体基本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类课程是学好专业定向课程必具的体能和运 动技能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但这类课程开设的具体项目、学科数 量、开设学时数,应根据学生专业定向的选项而有所不同。身体基本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类 课程专业定向课程是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自身的条件和意愿所确定的将来用以服务于社会 的专业技能课程,是本课程平台的核心课程。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包 括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由于武术的门类极多,民族民间体育也如此,具体 操作时需要细化,不细化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个性化、高水平的人才来。
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综合工作能力、与人合作的态度、沟通 的能力和个性特长等方面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实践课程主要包括 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习、科研实践(毕业 论文、学术活动)。
自立发展课程是学生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课程、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根据自 己的条件、兴趣与需要而自己确定的校内外学习科目或活动。自立发展课程学生有很大的自 主性和自由度,它不仅可以弥补任意选修课的某些局限性,体现本课程体系的开放性,而且 ,也能让学生在“专"或拓宽知识面上进行自由选择,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3.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形式结构 它主要指表现于外部的、操作层面的构成要素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课程的形式结构说明的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组织形式上 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形式结构应该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隐性 课程四个部分。
公共课程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政治素养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大学语文知识、社会交往 能力等方面的课程。是全体大学生普遍修习的专业以外的共同内容的课程。它还可以划分为 两种类型,一种是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 的课程;另一种是选修课程,由限选课程和任选课构成,限选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专业 特点、条件开设的,旨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任选课主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是为学生发展个 性、兴趣、爱好和特长,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面,改善学生知识结构而开设的课程。
专业课程是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必须学习和 掌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教授、训练能力等方面的课程。专业课程可以分 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术科课,其存在形式依然是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存在。
实践性环节主要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包括俱乐部训练、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等,突出 强调“强能力"。它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符合现实和未来社会 需 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在我国实践环节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 教 育实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师资,社会实践主要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 独立的工作能力。
隐性课程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它具有潜移默 化的教育功能。它虽然不以某种课程形态出现在课程表里,但它具有课程的教育作用;它虽 然不由教师专门讲授,但教师的品格行为、作风都影响着学生;它虽然不像学科课程组织得 那么严密,但它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学生,不知不觉地渗透在学生的意识中。
3.3.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量化结构1) 公共课程部分主要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程、外语、计算机; 也可开设一些社会公关礼仪等课程,使课程内容和形式更丰富些。这部分课程,参照《课程 方案》本课程结构中拟定72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6.7%。
2) 专业课程是本课程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两个课程领域,目 前在教学计划中都以“必修课"形式出现。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含:目前的专业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教学课与训练课,以及为成为复合型人才而设置的相 应课程。在《课程方案》中,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课占总学时为1 900~2100,本课程结构 中拟定197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73.3%。
3) 实践性环节是本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三类: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科研 实践,针对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还不能自觉地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学术性提升到应有 地位的现状,本研究把科研论文泛读、毕业论文等归入本领域,则所占学分数大约在15%左 右。
4) 选修课程是学生为自立发展而自主选读的一类课程,通常称为任意选修课。这类课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课程领域:与专业相关的体育新兴学科;专业课程、科研与创新思 维课程中想选而未能选成或想继续加深的课程;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而自由选读的任何学 科。任意选修课程在《课程方案》中占总学分12.67%,我们拟定为20%左右,占选修课的50% 。旨在培养学生自立发展的能力。
5) 遵照《课程方案》要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总学分定位于150学分,总学时2700 学时左右;以每学期18周计算,周学时18~20学时,这样便能给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 间。
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整体性课程之新功能
4.1 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全面发展 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任何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存在和进行的。少 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不争的事实。国外多元文化教 育学者指出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类型有较大差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对象主要是 在役和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以及具备二级(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后备人才,其中有相 当部分是来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体训矛盾”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 学生在文化素质、社会适应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民族 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涵养与品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构建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文化背 景、民族背景和生活经历造成的“文化差异”。整体性课程结构的特征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的全景式和自主性,这就给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其正确 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 的影响,养成处理不同文化的得当的行为方式,促进其个人的自我发展。”[5]
4.2 促进多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与传承 课程有着很强的社会制约性,因此,课程所传递的文化,一般说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优势 的主流文化。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在原武术专业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一个新专业,因此 ,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传承的文化一直以武术文化为主流。在当前强调文化多元 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不仅要关注作为武术文化精髓的“仁、义、礼、智、信” ,更要强调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精髓的传承和保护。整体性课程结构中的实质性 结构关注的是课程的价值观问题,而“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尤其以价值 观为主”[6],这就保证了整体性课程结构下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能够始终关注 文化的多元与整合。
5 结 语
对于民族体育课程的构建必须要把握课程的实质结构、形式结构、量化结构,因为任何课程 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整体性,任何一层次都与另外来两个层次紧密相联。人们在试图构建、 优化、整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时,如果只关注其中的一个层次,那么这样的结构很 可能会是不完整的。以此构建的课程框架,其科学性也就大大值得怀疑了。对于民族传统体 育专业课程结构的研究还需要学界同仁继续努力,不能说任何一种模式内在地优越于所有其 他模式,但当我们继续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合理结构时,对以往的模式进行适度的 反思,精细的改造,必将对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65.
[2] 郭晓明.课程结构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
[3] 于翠兰.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完善[J].体育学刊,2005(6 ).
[4] 郭晓明.程结构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