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基层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基层治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5-0009-02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和的本字为“”,意思是“调谐”,也就是通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中国古代一直十分崇尚“和”理念,“和”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晏子说“和则生物,同则不济”,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而“礼之用,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则是我国古人对“和”重要性认识的具体表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民银行党委所提出的“构建和谐央行”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顺乎时代潮流的理性选择,是央行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目前,学术界及金融系统专业人士对如何构建和谐央行已有一些精辟和独到的建议,在此笔者试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和”理念对构建和谐基层央行的启示。
一、“和”是我国历代统治者安邦治国的理想境界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2]“和”强调的是一种协调、顺畅、有序关系,它是对我国几千年安邦治国之道的浓缩提炼,是“大道”,是“至德”,正如《中庸》所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和”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最高追求,范仲淹所阐述的“政通人和”、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无不体现出古人对“和”、“和谐”的向往及渴求。儒家学说强调“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孔子认为通过礼义教化,则“人皆可为尧舜”;东汉刘向则提出了“且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的主张。到了唐代,唐太宗明确提出“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的治国方略。于是,“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4]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统治者的治理之道。及至后来,历代统治者都主张利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礼法互补的模式来管理社会。
二、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德法并用是我国历代统治者实现“和谐管理”的精髓所在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蕴含着深奥的“和谐管理”哲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以德为先。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5]一个有德之人从政,就像北斗星一样,众人都会围绕团结在他的周围。古代的德无外乎“仁、义、礼、智、信”。“四书”之一的《大学》提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论语》中也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6]他们都认为管理者只有修身立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下属、领导下属,从而有效地施行管理。
2.以人为本。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荀子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警句;尉缭子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名言。可见古人对“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视的。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人”的重要性,重视对人的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员工、体贴员工、理解员工、包容员工,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工作的开展。
3.德法并用。汉代以来,我国历代统治者都以儒家的“仁爱”、“德治”相标榜,但实际上都是外儒内法,德法并用。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7],也就是要用“王道”对付好人,用“霸道”对付坏人。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融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明确提出了以“法”为中心,法、势、术三者合一的管理统治方法。“法”指健全的法制,“势”指领导者的的权力,“术”指实施管理的策略和手段。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为秦始皇所赞赏,成为秦统一天下的理论基础,使秦的综合国力跃居战国诸霸之首,而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当然法家、特别是后期法家的消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片面的强调“下约民众”,忽视了“上约君主”,对民众严刑峻法,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但是,法家对制度、规则的强调仍然有其积极意义,现代管理理论同样认为,制度是管理的基础,领导者必须依赖良好、健全的制度才能发挥其才能。
三、传统文化“和”理念对构建和谐基层央行的启示
当前,基层央行各项改革都在不断推进。而改革就必然会触动某些方面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新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管理氛围,传统文化“和”理念对此颇有借鉴意义。
1.树立“和而不同”的领导理念。和,讲的是和谐,指通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也就是通过调整“过”与“不及”,而达到“中”、达到“和”。但和谐不是无矛盾、无冲突,更不是放弃原则、放弃自我、一味苟同,所以古人说:“和则生物,同则不济”。自然万物各不相同,但它们和谐共处,才能生生不息,这就是“和则生物”;但如果自然界只有一个物种,那怕是最高等的人类,也将是“同则不济”。构建和谐基层央行,领导要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求大同、存小异,海纳百川,不仅要允许有不同意见,而且要鼓励下属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那些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才是央行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那些唯唯诺诺、一味苟同的人则是最值得警惕的小人。
2.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和谐基层央行关键是要解决人的管理问题。因为基层央行的各项工作必须由员工来完成,只有员工心理认同、行动积极,才能履行好基层央行的各项职责。一个单位是由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价值观念的个人所组成的,每个人既有不同的个人利益,也有不同的人生需求,相互之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管理者应继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协调好人际关系、实现“和而不同”作为构建和谐基层央行的一项重要内容,注重从人性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科学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制定政策、实施决策、组织管理的过程中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员工的利益;在规范员工行为的同时要重视员工的需求,尊重员工的个性,懂得员工的心理,营造“和悦、轻松、亲切”的氛围,尽量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团结友爱、互相信任、积极进取的和谐工作关系。
3.夯实“制度管人”的管理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子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8]意思是说礼的作用就是凡事都做到恰到好处,以和为贵。但是有行不通的地方不用一定的制度去加以节制也是不行的。所以在继承“以人为本”传统理念的同时,要正确面对人性的负面及弱点,并从法规制度上对其予以限制。而荀子认为礼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对人的节制、约束作用:“礼起于何也?曰: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因此,礼与规章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和”的两块基石。对基层央行来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法规制度来规范业务的运作、约束员工的日常行为是基层央行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构建一个和谐、高效、规范、有序运转的基层央行,首先要制定科学实用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建立严密的监督机制,再次要严格执行严明的奖惩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业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才能使各项工作的运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轨道。
4.倡导“仁爱礼让”的传统美德。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9]意思是说用政法来引导、用刑罚来整治,老百姓虽不犯罪,但不会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教育,用礼教来治理,老百姓就会人心归服了。当前部分基层央行过分迷信“法规至上”,好像只要有了制度,一切问题似乎都会迎刃而解。诚然,加强法规建设、严格制度执行在基层央行的管理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要靠人去完成,正如古人所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所以要实现和谐管理,就不能片面地依赖法规制度去管理,还要通过以德管人。要通过读书学习、演讲辩论等有效方式加强员工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用仁爱、诚实、宽厚、正直、礼让这些传统美德来熏陶员工,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思想行为,增强员工的家庭、社会责任感,实现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诚实互信、团结协作,使之自愿为实现建设和谐央行、效率央行、团结央行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6] 《论语・子路》.
[2][8] 《论语・学而》.
[3] 《礼记・中庸》.
[4][9] 《唐律疏议》.
传统文化基层治理范文2
中医学是中国文化孕育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在古代名医成长中起着决定性、全方位的影响。
1医德观: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儒家以“仁”为核心追求。仁人在纵向人际关系中,应忠孝悌良慈(分别对君王、父母、兄长、弟妹、子孙),在横向人际关系中要求“信”与“别”(分别对朋友与配偶),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仁爱”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地施行于天下人。一个人对这些道德要求的践履程度取决于他自身的发展程度,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看来,人生第一达是做良相,第二达就是当良医,如其所言,“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金代名医李杲在《内外伤寒辨惑论》自序中提到:范仲淹后代道教人物范尊师以尽“仁人君子济人利物之事”,勉励其著述医书,而他“敬受其言,仅力疾成之”。元代名医朱震亨年轻时师从理学家许谦,后因许谦劝其“游艺于医”,他“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古代名医就这样把医学作为践行“忠孝之心,仁慈之性”的基本途径。
2医学战略思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警示人们:事情要在还未发生时先准备好,在动乱还未出现时先治理好。《黄帝内经》把这一原则运用到医学中,“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椎,不亦晚乎?”医学本质在于维护健康,包括未病时的预防保健与已病时的治疗康复。我国传统医学把前者作为根本任务。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葛洪“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孙思邈“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朱震亨“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张景岳“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到叶天士“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都无不一脉相承地体现着这一医学战略思维。
3医学哲学方法:欲为医者,须“学博天人”传统医学有着一以贯之的方法论,《庄子·养生主》将其概括为:“缘督以为经”,即遵循自然之理是获得健康享尽天年的常法。这里的“自然”,乃无称之言,穷极之辞,并非仅指自然界。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郭象说,名教即自然。这个博大精深的自然之理,在传统医学中有具体展现:①良好社会状况是医学更好发挥的基础。社会状况是人们整体健康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饥寒交迫、生灵涂炭的乱世中,再高明的医学也会显得无能为力。“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以及“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礼记·礼运》),是儒家在这方面的追求。孙思邈所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也从侧面道出医学与社会的关系。②天人合一是根本方法。“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齐物论》中“天人合一”的经典表述。在医学中,该方法论用以指导医家系统处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③形神合一是根本方法的深化。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表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在医学中,医家普遍以“和七情”、“节六欲”为保持或恢复健康的前提。由此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古代名医对“欲为医者”的衷心劝告,如金代名医刘完素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愈人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清代名医陈士铎说,“医道大矣哉!非学博天人,……则不可以谈医。”
二、面向基层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的目标分层
1完善自身,成为基层居民感觉温暖的人目前站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的村医在受益人群中“受尊重的程度较高或很高”。受到更为系统的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应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我们显然不可要求他们都如古代名医那样把自己行医地点变成一个基层文化中心,如傅山中晚年居处松庄小村竟成了文化名人荟萃的一方宝地那样,但起码应努力成为基层熟人半熟人社会中让人感觉温暖的一员,使彼此间乐意“说一些和治病无关的家事”,从知、情、意等方面帮助医学生完善自身,成为一个有学识、热心并谦逊的人,是人文教育的第一层目标。
2坚守医德,成为基层患者信任的医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也必然冲击着村医的行医观念。新医改提出把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基层农村,其中包括合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福利待遇。这是新医改从制度上努力降低经济因素在医患关系中的影响力的表现。但在这方面要做得更好,便离不开医务人员对医德的坚守。医患关系与一般买卖关系之间有着根本差别:前者要求无论是从健康利益还是经济利益上都应以最有利于患者的方式进行诊疗,这与传统时代把医学理解为“济人利物之事”相通,而后者却允许买卖双方自由讨价还价。因此,教育医学生在走上基层岗位后,任何时候都不应以患者作为谋取不合理利益的对象,做一个受患者信任的医者,是人文教育的第二层目标。
3勇挑重担,成为基层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擅长于治疗小病的扁鹊中兄名气不出于村落街道,善治病于未有形之时的长兄更是只为家里人所知晓,而自认为在兄弟三人中医术最低的扁鹊却由于能治大病重病而“名出闻于诸侯”。这则古代故事所反映的矛盾仍具一定现实性:虽然预防保健最有利于人的健康,但对于从事这一工作的医务人员来说,却得不到足够重视与认可。相关研究提出建议:村卫生室在未来发展中应变“重医轻防”为“侧重防保”。新医改更明确要求基层医务人员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通过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尽可能地把基层居民挡于疾病门槛之外,是健康守门人的实质意涵。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医学中的实现,也是对医学本质(维护健康而非仅指去除疾病)的科学把握。这是人文教育的第三层目标。
传统文化基层治理范文3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科学编制专项创作规划,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补齐短板、兜好底线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填平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普遍建立村级文化中心,实现贫困地区县县有流动文化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资助、项目运营等形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文化供需有效对接。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保护,继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振兴传统工艺。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典藏与传播,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民间传承、礼仪规范、文艺创作等各个方面,赋予新意、创新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重点行业带动和有力政策推动,促进文化产业优化结构布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演艺、会展、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娱乐、在线视听等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培育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增加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
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造综合性、专项性、区域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健全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以信用监管为核心、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传统文化基层治理范文4
今年以来,联社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员工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农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学习,干部职工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后世炎黄子孙的重要影响。在这种强大的精神能量驱使下,大家工作热情高涨,无论是服务满意率,防控风险能力,还是联社的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是古代先贤历经几千年总结出来的文化经典。今天,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如何才能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我们实实在在的贡献呢?应该说,传统文化中有着很深刻的思想内涵,但我们在学习中,绝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照搬,要依据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规范出更适应农信职业特点和现代精神的企业文化,使干部与员工,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凝聚下,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事业传奇。
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具体到金融部门,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对金融文化中形成的“利、法、信、义、道”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联社机关、基层网点晨会、周例会坚持集中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国学经典,让“仁、义、礼、智、信”时刻规范员工的言谈举止,时刻熏陶员工的心灵,努力把员工培养成德高而睿智、上进而热情、友善而包容的人。针对金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特点,在实现以“利”为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以“法”来约束自己,以“信”和“义”作为必备的前提条件,以“道”作为金融工作的基础。只有这样,金融企业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推力。
联社在全辖区网点全面打造样板网点,聘请暗访公司进行每月两次的暗访检查,并不定时调阅远程监控;每月召开优质服务剖析大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通过通报、检查、评比,联社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员工先后进行网络故障排除、信贷业务知识、银行卡业务知识、市场营销、财务分析、法律知识等一系列培训,提高员工业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改善经营现状,完善管理职能,逐步提升联社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员工的精神面貌,增强了员工的工作执行力,推动了联社各项业务稳健运营,联社上下呈现出“对人公正、对己清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良好精神面貌。
党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全方位、高速发展,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金融企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得主动,取得更好的业绩,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优化企业精神,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仁、义、礼、智、信”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德高而睿智、上进而热情、友善而包容的人。作为农信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主动地接受金融文化中“利、法、信、义、道”思想的熏陶,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始终保持清廉自律,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大、以国家为先、以客户为重,处处体现先进的农信企业文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作风严谨、态度和蔼、服务到位、工作高效的农信人。
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将之与金融文化相融合,可以优化和塑造企业精神,提升企业形象,使开发区联社的团队力量更加强大。
传统文化基层治理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理念 传统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21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城市化的建设也逐渐的加快,但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化加快的同时,生态环境却遭到了比较大的破坏,生态环境成了经济发展的垫脚石,这样的现象就不正常了,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所以我们要大力的加强公民的生态理念,加强对于公民的生态理念教育,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古人就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将生态理念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相结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1 我国传统的朴素生态理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养鱼活动的国家,最早的养鱼活动可以追溯到商代后期,一直到如今渔业还是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重要的部分。我国最早的关于养鱼的著作是《范蠡养鱼经》,这是一部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就已经提到了,要为鲤鱼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明清的时候,朴素的渔业思想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人们就已经认可桑基鱼塘这种养鱼方式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黄省曾的《鱼经》中有这样的描述:“池之傍树以芭蕉,则露滴而可以解汛;树楝木,则落子池中可以饱鱼;树葡萄架子於上,可以免鸟粪;种芙蓉四周,可以避水獭。”根据记载我们就知道在我国的渔业发展史上曾经有着很光辉的一面,在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的养殖思想都是无公害的,也是非常注重生态保护的。现在的养殖活动中为了经济上的效益,养殖的时候会使用各种的饲料,导致鱼类、禽类等身体中存在大量的激素,人类食用后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古代的思想有很多的文化精髓,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来讲都是非常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严重,食物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现代的社会中应该学习我国传统思想中,爱护环境,传承古朴文化的思想,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 传承传统文化对于生态发展的意义
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土地沙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地球变暖、森林资源锐减、物种灭绝、洪涝灾害、干旱灾难等等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21世纪生态环境的问题成了人类在本世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今天的地球生态环境已经是超负荷的运转了,如今的人类要认识到保护以及改善生态的环境的重要性,这不但关系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问题,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不但是各个国家政府的责任,更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居民的责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环境保护思想,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和总结。
3 如何在对公民进行生态理念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
3.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构建生态文明的建设
首先,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放在第一位上。因为健康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经济增长,还有人类进步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国家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但是现在环境被污染,资源短缺,和我们所希望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些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会制约到经济的发展。当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的承载能力无法承载人们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就肯定会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失衡,所以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充分的认识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国家以及各个地方的相关单位要加大生态重要性的宣传,加大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并且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上来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3.2 建立起人们文化思想上的绿色生态消费观
政府要制定出相关的科学政策以及制度规范,以此来对公民的消费行为做出规范,增强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起绿色消费的方式。政府要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改善环境的质量,转变之前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要坚持走资源节约,能源节约的路线,注重对能源的保护。另外要推动生态文明的实践,在公民生活的环境中开展多彩的生态文明活动,生态文明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着手去做,从公民身边的小事上去做,让全体的公民在实践的活动中接受生态环境的教育,还可以把生态环境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多样的活动,让公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要积极的推进生态的文明建设。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地思想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可以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满教育中。
3.3 在审美的角度上开展生态教育,文化教育
欧阳修的《岳阳楼记》中描写的,看到洞庭湖美景后,宠辱皆忘,愉快心情,这正是人和自然有了同化的形象描绘。千百年以来的审美证明,大自然是和人类最相亲相爱的,最能使人沉醉迷恋的,大自然能够荡涤心灵。人们与大自然同化最高的境界就是人生审美的最高境界。所以,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应该是人类最为执着的审美。对人们的生态美育中加强对于这方面的教育,首先,培养人们生态的审美意识,把能够有效解决生态问题的实际工作有机的进行结合,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要克服形式主义,使得生态道德建设逐渐的向理想的境界迈进。
4 结语
提高公民的生态理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有利于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思想观念,对环境保护,生态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对公民进行生态理念教育的时候要充分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利用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促进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杨桂华.生态旅游[J].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2009(8).
[2] 李洋,王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J].现代财经,2010(7).
传统文化基层治理范文6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系统地学习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管理学者的研究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对企业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管理学是最具实践性、受本土文化影响很大的学科。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不论在心理还是行为上都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国单纯运用西方管理科学去治理企业使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圆满解决。因而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立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运用西方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企业的实际,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管理理论,否则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结合中国文化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运用西方管理科学对中国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以曾仕强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中国式管理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文化、中庸思想、太极思想等,应用于企业日常经营中,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扎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而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这些管理思想既在哲学层面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又在操作层面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什么是中国式管理
1.中国式管理的定义
中国式管理模式,最早由台湾的曾仕强先生提出。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
中国式管理不能完全等同于中国古代典籍思想在现代商业社会的重新解读,也绝非西方管理的照搬,更不是站在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对立面。中国式管理来源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最根本的价值观,而且它应该是动态的、兼容并包的。
2.中国式管理思想
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合理化管理,它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际演练。
中国式的管理,把企业组织行为当作“天、人、地”;把企业比作人一样的系统,把经理层或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强调每一个企业,每个人都要合理“定位”,要认识自己所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然就是越俎代庖,费力不讨好。
中国式管理重视树状的组织精神,根部吸收水分,源源不断供应树干;树干也毫不保留地让枝叶予取予求。这种我支持你,你放手去做的精神,符合中国人“你办事,我放心”的心理需求。
中国式管理中有许多在中国现实社会环境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微妙技巧,比如:许多场合下交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暗示;对不同身份的人用换位思考来处理沟通等等。中国式管理中的“有原则”,不是一成不变死守原则,也不是随意乱变没有原则,更重视因时、因人、因事、因地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凡事求合情合理、自然轻松愉快。
中国式管理讲究以自然的方式顺势行事,按照自然的规律流动看情势办事;中国式管理讲究中庸、变动性原则,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变动性则是可阴可阳,可刚可柔,可上可下,全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动之中,所谓“心物合一”,“知行合一”,“阴阳互变”。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人是关键,它主张有人才有事,事在人为,以理念来结合志同道合的人,合理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凡事都按制度办理。
三、民营企业及其特点
1.民营企业的概念
民营企业是指个体、私营企业,自然人和私营企业控股或由其运营的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当今社会民营企业有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他们在资金等条件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每年让超过千万的人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使中国的工业化及城镇化取得了极其伟大的进展。民营企业资本来源于非政府机构和个人,融资比较困难,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初创期,规模为中小型居多;思想观念上较国有企业更接近于市场经济。
2.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
(1)中国民营企业大多为家族式企业。民营企业多是一个人、一家人或几个人合伙创办发展起来的,家族式的企业结构也是他们稳定发展的基础。
(2)具有企业家创业精神。民营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企业家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创业精神。
(3)中国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多为集权式管理,权利集中度较高。创业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巨大的个人影响力,公司重大决策问题基本是个人说了算,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必须的,但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它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显著。
(4)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民营企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赚钱,实现资本增值、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转移资本等资源的投向。
(5)经营灵活,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因为政策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民营企业无法像国企那样得到优惠政策的扶植,完全靠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投资、生产、销售、用人及分配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竞争性。
(6)管理体系不规范。成立初期民营企业更多地是“人治”,“人治”的管理效率也更快捷。民营企业大多没有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这也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程度要求提高之后,民营企业必须做出变革的原因之一。
四、中国式管理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中国式管理思想使民营企业员工更有凝聚力
所有伟大管理模式的共性是,让员工努力工作、敬业、爱岗,极限是干公司的活,像干自家活一样努力、敬业。而占民营企业90%的家族企业可以很容易的做到这些。中国几千年的亲情股份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用这种亲情股份制,中国千千万万个家族企业拿到了企业启动的第一笔资金,并且企业成员同心协力,为了企业为了家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团结奋斗。
2.中国式管理使民营企业组织沟通更为灵活畅通
由于民营企业中员工一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化培训,所以组织性、纪律性、技术水平、基本素质和国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在民营企业这种以人为核心的组织中,企业架构以一种非常灵活、非常和谐、非常生态的形式存在。在这结构中,企业高层、中层、基层之间并非严格的按照管理层级进行沟通,而是通过横向、纵向、交叉、越级等多种渠道相互沟通、协调、配合;一个部门或员工在遇到外界变化时,能够快速反应、有效沟通、迅速决策。每个个体是相对独立运作应对的,但一旦超出本身职权范围,能迅速、灵活的通过相应的渠道反应到高层系统,沟通和决策效率很高。对于在什么情形下自己处理、什么情形下基层直接联通高层,他们都配合得非常默契,充满智慧和能动。
3.民营企业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冲突
民营企业创业之初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不激烈,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以亲属纽带运作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在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对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果创业者或继承者不具备胜任经营者条件,不能驾驭指挥整个企业持续发展,不仅会阻碍企业再上一个台阶,还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和亲属关系的和谐。
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是聘任职业经理人,但职业经理人对企业文化的不认同、工作氛围融合不好、能力不足,或道德和自律能力的欠缺也会是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制的阻碍,让企业对其又爱又怕,所以很多民营企业老板最终还是选择子承父业。但年轻人缺乏管理经验和历练,面对跟随父辈打拼天下的老资格团队,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有困难的,若能引入中国式管理的相关理念,对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无疑是有益的。
4.中国式管理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
中国式管理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管理特色,有些也是使得企业成功的因素。但中国式的管理文化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中国人讲究人情,在中国有一个观念:法理不外乎人情。在企业管理中若轻制度而重人情,轻法制而重德治,对企业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进程有很大阻碍。由于儒家比较重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情观和家庭观比较浓,导致法治得不到彻底地实行,执法不严,出现漏洞,企业内部可能出现因为人情而包庇等现象,会阻碍企业发展。传统的文化思想在企业中渗透会导致管理的专制、办公室政治、办事效率的低下等等。
四、结语
在中国式管理这个问题上,实践已经走到理论的前面。经过30年发展,有相当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已把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上,摸索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独特的管理之路。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关于中国式管理或多或少的经验和实践。
中国式管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管理,能极大地发挥个人能动性。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和管理科学,并传统文化中承继优秀基因,“东学为体、西学为用”,将传统与科学结合,才能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
[2]魏长霖、刘莎,中国式管理的哲学思考,企业活力,2005.11
[3]牛玉军,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
[4]吕惠明,民营企业的特点及管理创新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4
[5]孙书琦、李毅,中国式管理在家族企业治理中的运用,[J],科技与管理,2012.5,第14卷第3期:74-77
作者简介:
赵利红,女,1971年12月24日出生,汉族,硕士,高级经济师,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发展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