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1

关键词:油画艺术;大众欣赏;审美研究;艺术普及

一、引言

油画最早于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由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首次带入中国。最初传入中国的油画在中国国内的发展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清代之后我国国内油画的发展趋势才逐渐呈现多元化。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国家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发展的缩影,与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上世纪沉痛的被入侵与殖民历史,艺术的传播与碰撞并不总是和平友好的,但是艺术的渗透作用不会因为政治的因素被磨灭,清末民初,我国一些学者并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开始学习和研究油画艺术,近年来我国国内学习油画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油画的学习和研究都逐渐深入,还有一些艺术型人才将油画与我国的传统水墨画相结合,在油画中融入中国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油画风格。将油画艺术向大众进行更深层次的普及,提高我国国民对油画艺术的欣赏水平是发展我国文化艺术的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二、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油画艺术的区别与普及程度

中国绘画艺术在东方国家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相应的油画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中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写意,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表达,而西方油画更注重写实,注重理性思想的表达。西方油画在高效传达事物形态和表达作者丰富的自我情感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借助画作的多样形式来充分表达出作者鲜明的感情,具有突出的艺术效果。而中国绘画更注重意境的描绘,在表达上更加委婉、含蓄,具有与西方油画大相径庭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多元化发展,我国国民对西方油画的了解程度已经在逐步加深,而且由于油画具有与我国传统绘画不同的特点和绘画技巧,促使很多人开始了解、学习和研究油画,近年来西方油画已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即使近年来油画在我国国内的发展迅速,但是西方油画在我国大众中的普及程度还是没有传统水墨画广泛和深远。因为我国传统绘画是我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反映,人们对传统绘画的思想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西方油画所秉承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与我国国民的认知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油画的普及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是因为油画艺术所表达的思想和独特的绘画艺术使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对油画抱有好奇心,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油画独特的绘画思想,对油画的绘画技巧掌握的越来越熟练。从这个方面来看油画目前在我国的大众普及形式会更进一步。从油画的艺术思想来看更为直接鲜明,在大众欣赏普及方面更具有直接性与有效性。

三、油画艺术对大众欣赏普及的优越性

1.油画艺术能够直接有效地表达具体形象的情感态度

西方油画的发展起初就是为了能具体的表现出宗教人物的形象,然后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西方民间艺术的发展,油画除了为宗教服务外还被人们用来记录生活中的人像和事物,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艺术中的一个鲜明标志。由于油画的创始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油画有较强的写实性,能够直接有效的表达具体形象的情感和表达出作者的态度。是现实世界中人物情感和思想的直观表达。例如油画中对于表达人物或者作者内心情感方面,通常是通过画作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来传达,使人一看就可以感知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是悲伤、愤怒还是开心。对于油画中描绘景物的画作,都是追求形似,在色彩的调配和事物细节的处理上也力求与原物相同,常常使人感叹于它的逼真程度。写实的油画绘画思想和高超的写实技巧能使油画有效地表达出具体形象和情感。

2.油画能够借助多样形式使表达更具感染力

油画在大众欣赏普及的优越性上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油画的色调感染力。具有很强的写实作用的油画因为注重突出写实的效果通常要选用与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相应的作画颜色,这就导致油画的表现形式中有多种色调。油画无论是在人物描绘还是风景静物描绘上都会用鲜明的色彩,而逼真、浓烈的色调搭配能在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在短时间内并可让人有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对于油画在大众的欣赏普及方面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代替的优越性。色调鲜明,情感表达炽烈的油画总能给人一种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视觉上逼真的直观感受,更能让大众理解画作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大众的欣赏,也有助于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结合当下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也呈现出高效吸收的特点,如果要高效直接的提高大众的艺术欣赏能力,使大众的艺术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那么油画艺术是不二发选择。因为油画艺术的思想表达、情感表达以及感官冲击都是直接而鲜明的,更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大众的共鸣。在使用油画普及大众艺术欣赏能力方面,要选用细节突出,技巧精湛的画作,因为画作越是精致,它的观点就越鲜明,越能启发大众的欣赏能力,使其深切地感受到画作的引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2

谭恩美从小在美国成长,只回过一次中国内地,她多是通过母亲的记忆和口述来了解母亲的过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家族的背景和从母亲那里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工具。同时,作为美国第二代华裔移民,谭恩美对美国文化也有着切身的体会。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成为她文学想象和创作的丰富源泉,注定了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

本文对谭恩美的中国传统文化观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与曲解两个方面,探讨谭恩美多元文化主义者的身份以及在其代表作品中的体现。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

谭恩美的小说特色在于大量地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将中国的优美传说、神秘习俗、奇异风情融入故事的叙述中。她一方面着力塑造了美丽、善良、坚强的中国母亲形象,另一方面也为读者勾画出男尊女卑的旧中国。从客观上说,谭恩美以一种妥协的形式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捍卫是一种正确解读,也是一种宣扬,虽然在某些激进的华美作家看来,这种捍卫是一种妥协,一种让步,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客观反映,但这种方式却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主流文化,从而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来讲,谭恩美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母亲形象及东方文化符号。

( 一) 家庭观念

谭恩美的作品多以两代冲突为主题,尤其是以母女间的冲突为主,在中国生活过的母亲们希望用古老中国的价值观来培养女儿,而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们却全力争取做个真正的 “美国人”。在 《喜福会》中,中国所特有的人伦关系与上尊下卑的等级关系随处可见。例如,《喜福会》整部小说都是对母女间的情感及女儿对母亲的 “孝”为线索。

一个女儿,就是这样孝顺着她的母亲。这种孝,已深深印在骨髓之上。( 2006: 36)世上从来只有两种女儿,她用中国话高声说,“听话的和不听话的”。在我家里,只允许听话的女儿住进来! ( 2006: 124)

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表现了中国的 “孝”文化,上尊下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谭恩美小说中对于中国传统家庭的描写虽然存在某些偏离,这些偏离也曾引起了其他作家的抨击,但从整体上看,谭恩美的小说能够客观地反映中国传统家庭亲密的家庭关系,包括为了子女可以牺牲一切的无私精神,这也是谭恩美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捍卫的一种表现。

( 二) 母亲形象

复杂的母亲形象也是谭恩美小说里的文化冲突的重要表现。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文化冲突的产物,她们一方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特征,另外一方面西方文化对其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她们本身就是一个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谭恩美的处女作 《喜福会》描写四对母女的情感交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母亲们在解放前期从中国内地移居美国,分别带着自己的故事在新的国土生活。有的在中国战乱时期被迫抛弃两个女儿,有的曾经逃脱包办婚姻,孤身前往美国,有的曾经痛苦地失去自己的母亲,还有的在中国经历过痛苦婚姻。她们无一不对女儿有着很高的期望,同时又用中国的传统观念教育女儿,与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女儿们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冲突。

在 《灶神之妻》中有这样一幕,日本人攻打南京,中国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向南撤退,母亲对女儿说: “我们倒没发多大牢骚。中国人都知道怎样适应环境,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大家全知道,我们的环境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你生在这个国家是你的运气,你从来不需要这样考虑问题。” ( 1994:284) 母亲形象的塑造反映了谭恩美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文化意识以及母亲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对她的深刻影响。

( 三) 东方文化符号

《喜福会》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如周公、托梦、麻将、嫦娥、阴阳五行、风水等,成为美国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作品得以成背景关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一直以来占据华裔英语文学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这类作品吸引美国读者的一大特色所在。

“阴阳五行” “风水”等概念随着美籍华裔作家作品的宣扬成为西方注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FENGSHUI”一词也在英文字典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丰富了英文词汇表达。

二、对某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解

当然,由于美籍华裔作家自身成长环境的局限以及西方对东方从始至终存在的隔膜,使得美籍华裔作家所描述的东方并不是真正的东方,他们所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谭恩美小说中对于中国社会的描写,多多少少受到了东方主义的影响,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与曲解。

( 一) 男子形象

谭恩美为读者勾画出男尊女卑的旧中国和作为其代表的男性形象。从 《喜福会》中的映映中国前夫,到 《灶神之妻》中的文富,谭恩美笔下的中国男人和西方男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一不是丑陋、庸俗、懦弱、自私的化身。

诚然,华人男子形象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谭恩美所描写的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中国的现实。但作为从小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作家,谭恩美只是凭借着自己对中国的些许了解以及母亲略带个人感彩的往事,用西方的价值体系来批判旧中国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以及那些作为代表的品行恶劣的男人。

( 二) 东方文化符号

妈妈把手臂上割下的那片肉放入药汤里,就像古代的巫婆那样,希冀着用一种未可知的法术,来为自己的母亲尽最后一次孝心。 ( 2006: 36) “割股疗亲”这个中国传统文化色彩颇浓的一个故事,在谭恩美笔下却变成了一种 “邪门歪道”,充满残忍。

《接骨师的女儿》里的 “中医”同样被描述成一种愚昧落后和恐怖的治疗方法,被用作一个满足西方人猎奇的工具。

以上例子一方面体现了作家的中国情结,尽管有着对中国文化的各种 “误读”,另一方面,谭恩美毕竟用自己的笔触丰富了美国的多元文化,并由此促进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

三、多元文化主义者

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华裔美国人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同时,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进行多方面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索,从而最终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身份的认同是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谭恩美的几部小说多以矛盾融合、母女和解为结局,这样的主题不仅反映了作家对多元文化的思考和关注,也表达了她对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喜福会》中的母亲许安梅经历了从认同单一文化到认同两种文化混合体的复杂心理过程。例如:

许安梅在一次带着全家人模仿美国人到海边度假时失去了小儿子,最初的反应是: “ 手里拿着白皮《圣经》,眺望大海,呼唤着上帝,她细小的声音被海鸥带上了天国,祈祷以 ‘仁慈的主’开始,以 ‘阿门’结束,中间夹杂着汉语。”( 1994: 108)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有机结合

一、及其特点

是创始人的演说,主要讲的是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具有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它经过了160多年的严峻考验和激烈革命,这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具有科学性、普适性、实践性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历史的产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制度的总称。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极大的融合力、持久的凝聚力、深厚的亲和力。

三、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是西方文化,要想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就必须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被我们国民接受。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对中国民众有着深深的影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赶走了西方列强,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走向了新时代。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融入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融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

哲学思想中国化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我们要把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二者交锋、碰撞、对话与沟通,这样中华民族才会不断地了解和认识哲学思想,最后接受思想。可以说,哲学思想使中华人民开始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水平,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现代化。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的负面影响

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具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凡事都具有双面性,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遗留的产物,它具有极强的封建意识遗留下来的坏毛病,比如等级制度、强调尊卑长幼、服从等。在传统的思想中,有高人一等的富人,也有低人一等的穷人,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五、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融之处

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在《礼记》《大同书》中就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就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压迫和等级制度的社会,推选一位贤能的国王,带领人民生活在一个公平、诚信、和谐的社会中。哲学是把唯物主义与历史相结合,通过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关系,科学地、客观地解决这些矛盾,构建一个自由、人人平等的理想型社会。同时,在对待人民的观念中,两者都主张“以民为本”的观念。

六、如何使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合

1.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下,中华民族陷入了困顿之中,被作为救国图强的一条道路,带领着中华人民取得了革命性的胜利,赶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了旧的社会制度,迎来了中华民族的新时代。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传统文化有摩擦,要想在中国大地上面播种、发芽、开花、结果,中国化要充分结合中国人民的实际情况,考虑民众的价值取向,还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与《礼记》《大同书》中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具有相似之处的。主张的是自由、人人平等,把中的唯物主义与历史实际相结合,通过改变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关系,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在古代的《礼记》《大同书》中,人们追求的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人们选出一位有才之士管理国家,人民生活在一个诚信、公平、和谐的社会中。同时,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都推崇“以人为本”的观念。

3.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是哲学思想带领着中华人民走向了救国图强的道路,赶走了各国的侵略者,改变中国旧时代,迎来了中国的新局面,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碰到了瓶颈,无法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更不能改变中国当时的困顿处境,因此,引进一种新的文化势在必行。中国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4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奠定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地位,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深远影响。广告介于艺术与生活之间,根植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提升了创意文化的本质与内涵的经济效果,从而给广告创意带来了独特的个性。在如今这个时代,信息泛滥、良莠不齐,广告产品的文化价值决定着产品的市场的竞争力及市场份额。要想提升广告创意的亲和力、吸引力,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内涵,这样可以为广告活动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而且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的广告创意还能给受众带来了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原先的广告宣传过程是被动的、缓慢的,因此宣传过程慢慢的转为了主动的、积极的。我国民族品牌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应将中国民族文化精髓与品牌相融合,形成独特的中国广告创作个性。广告是一种文化载体,具有强大的文化负载和传承功能。现代广告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载体,对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传播和发扬。在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用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沟通、对话,整合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产,借助各种素材的启迪,运用现代美学与创意思维的观念和手法,在现代广告活动中展现出传统文化精髓,创造出迎合时代需要的广告作品,使传统的文化根基得以获得滋润而更富生机。并且,优秀的广告创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消费取向和价值观念,甚至还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其中的原因离不开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形式各异的表现题材和涵盖广泛的风格。在世界艺术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被广告创作者所青睐。在广告创意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绘画元素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绘画是运用色彩、线条和造型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要体现其内容和精神。中国绘画不仅深化了现代设计的主题和内涵,更体现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气质,这对推动中国的现代设计起到了积极作用。著名的设计家勒埭强先生在这方面很有自己的见地,他能够享誉世界的原因就是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他对水墨画的理解相当深入并将其巧妙地融合到设计作品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2.汉字、书法元素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随着汉字从甲骨文到古汉字再到最终的汉字,经历了不断发展和磨砺,书法艺术也日臻成熟。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出现的时间比绘画晚,但书法却比绘画更加成熟。绘画讲究意境、意蕴自然合一,这与书法是相同的,二者的审美观也几乎一样。这对于如今的广告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广告作品不能盲目追求华而不实和浮夸,要用民族的文化元素产生商业气息。

3.篆刻元素

篆刻艺术是与书法紧密结合,随着时间的延续、空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貌,其样子生动、统一、和谐。在小小的方寸之间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然经过无数次的更迭,但是它仍然能以柔和的光泽、古雅的趣味,引人细细品味。“印者,信也”这样说的原因是古代印章主要用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信用的保证。篆刻有阳刻和阴刻的区分,凸出来的字叫做阳刻,凹进去的交阴刻,在广告设计中常用到的便是阴刻。

4.图形元素

在《视觉传达设计》一书中提到:本世纪会是图形的世界,接踵而至的现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将来的图形设计的造型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图形世界即将变得异彩纷呈。“以意生象、以象生意”是图形设计的一个的重要过程,一个好的设计,可以通过视觉传达信息,超越地域、民族界限以及语言的障碍和文化差异来进行国际交流。可以表达出中国人和谐包容的社会审美意识和宁静淡薄的自然观。更加是迎合了当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及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传达出了“回归自然”的人居哲学观。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广告创意的结合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5

关键词:优越性;遵循原则;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94-01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越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学习《说“屏”》一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先去网上寻找课文中提到的各种屏的图片,由学生搜集的屏风图片、文字知识、见闻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屏风的世界,并具体讲述屏风的作用、类别,还有设置屏风的技巧等等。最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感受能力。让我们在惊叹“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的同时,心底油然而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敬意与将其发扬光大的决心;学习文言文《山市》时,我和学生找来了海市蜃楼在海上、在沙漠、在城市形成的图片,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它的形成,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生动描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多媒体,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想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师――机――生三者对话,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增加语文课堂的容量

在语文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只是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黑板擦,再加上自己的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来给学生传递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记住的少之又少,更谈不上留下深刻印象。而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知识的传递是立体式的,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我们语文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5、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景创设或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的,学生不常见的为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优美、质量坚固、工艺精巧,就要分析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制作特征。但是大多数学生从没见过石拱桥,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课本上虽有一幅插图,却无法与其他拱桥比较,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于是我巧妙借用《中国石拱桥》的多媒体课件,生动的向学生展示出有名的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此外还附加一些思考题。孩子们一边听着缓慢的、充满感情的解说,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雕刻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比较、分析等过程,孩子们终于得出结论:中国的石拱桥优美、坚固、精巧,中国人是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性的人民。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1、要遵循适度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注意的发生和保持,均以一定的兴趣为条件,而兴趣对保持有意注意,提高学生主动性具有支持作用。信息技术以有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创设教学情境,很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不能过度。因为即使是感兴趣的东西,如果长时间刺激,也容易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或转入抑制状态,造成疲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要遵循实效性原则

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要收到实效,力求避免形式主义。教师早遵循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网络材料内容要符合新课标要求,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力求准确到位,科技制作讲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最佳试听效果为标准。在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上课时要运用新课改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好逐步引导学生,以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语文课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不可盲目一味的依赖多媒体,合理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3、要遵循辅原则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6

传统装饰画的图形体现一定的民俗和信仰,他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扬。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义务,但也要承担他应有的现代责任,所以,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时,考虑到对传统装饰画图形的借鉴,并结合时代气息进行艺术创造。

传统装饰画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 现代平面设计引发传统装饰画图形的精华

传统装饰画图形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流传至今,说明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其千百年来流传不变的正是其精华所在。现代平面设计对传统装饰画图形的应用就应该找到其精华部分,只有精华部分结合现代气息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平面设计。2009年大学生平面设计一等奖的作品《水墨中国》之所获得第一,就在于掌握了传统装饰画图形的精华。中国的山水画一直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传统文化,利用水墨山水来进行中国的形象宣传再好不过。当然现代的平面设计不能是对传统图案的机械模仿,也要接和时展的需求,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利用传统的精华展现时代的气息。

2. 现代平面设计对传统装饰画图形的简约化应用

在最求快节奏的今天,对传统装饰画图形的应用体现到平面设计中应该是图形的简约大方。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往往体现一个活动或一个机构的精神理念。所以,现代平面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不能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在现,也要考虑到当今时展的需要对传统的装饰图形进行简约化的再创造。这种简单地图案既要有传统的精神还能够使人一眼就明白在现代要表达的意思,这种简约化的创造是在传统装饰画纷繁复杂的图案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这样的艺术形象不仅不能改变传统图案的意义,还要体现所要宣传的产品的特性。如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设计,活泼可爱的传统形象加以现代的符号成功体现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理念。

3. 现代平面设计体现传统装饰画图形寓意的延伸

传统装饰画图形的寓意有很多种,这许多种的寓意也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形成的,每次的开发利用都会是对原有寓意的延伸。现代平面设计是利用图形和符号表现一定的理念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传统的设计图案有很高的表现力,所以现代的平面设计很多借鉴传统装饰化的图形。但是,这种借鉴不是机械的搬来使用而是进行一系列的艺术加工和创造,达到一种理念的转化和增强。现代平面设计运用到传统装饰画的图形,就是传统符号与现代审美理念的结合,这种结合能够达到现代平面设计宣传的效果,也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从这一层面讲现代平面设计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现代平面设计吸收传统装饰画图形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的认识现代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一种为达到宣传目的表达一定理念的艺术创造。既然是艺术创造那就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要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就要求平面设计体现生活的气息,能够为人民大众所接受,不能仅仅只是一种视觉的美感设计,还要是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载体。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更多地是达到经济价值,但是无论何时都不能脱离人这个中心点,要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综合平衡各种价值的考虑。现代平面设计已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其最终的目的一定要是有利于人们精神和物资两方面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到现代平面设计的内涵才能科学的利用传统装饰画图形为现代平面设计服务。

2. 现代平面设计一定要符合现代人的接受习惯

平面设计的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可以借鉴传统装饰画的图形设计但是一定要能够为现代人接受。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追求时尚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现代平面设计要有时代感。传统的装饰画图形的确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但一味的追求传统不考虑现代人对时尚的心理追求,这样的平面设计是很难被人们大众接受的。各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生产状况不同,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现代平面设计在借鉴传统装饰画图形时一定要结合时展的需求,要能够为现代人所接受。

3. 现代平面设计追求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

现代平面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价值而进行的艺术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考虑商业价值也要考虑艺术价值。平面设计是以商业利益出发的,但是作为一种艺术他会对人们的审美价值、精神情操造成影响,所以也要考虑艺术价值。好的平面设计能够达到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真正能够深入人心打动受众的心灵,就能引起共鸣。这样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也使受众的心灵得到洗涤。在平面设计与传统装饰画图形的结合中也要考虑到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

4. 现代平面设计者也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

平面设计作品是平面设计者自身素养的直接体现,所以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要想借鉴传统装饰图形首先要提高设计者自身的素养。现代平面设计者自身的素养不仅包括现代平面设计的技巧,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结合传统装饰画图形特点设计出更好地平面设计。

结 语

综上所述,在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对传统装饰画图形的借鉴,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当代人的精神需求。现代平面设计借鉴传统文化时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使现代的平面设计既能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能够为现代的人民大众接受,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