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范文1

关键词:经济资本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应用

经济资本主要是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最低资本需要,用以衡量和防御银行实际承担的损失超出预计损失的那部分,是防止银行倒闭风险的最后防线。经济资本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持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资本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的作用。

一、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经济资本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资本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仅仅依靠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并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的发展现状,不能体现绩效考核的公正性。经济资本作为一种衡量因素,能够科学衡量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既能够对银行的盈利状况行分析,同时又可以分析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风险。

(二)有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重视风险的定量计算,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精密度。经济资本是防止银行倒闭的最后防线,能够直接反映出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发展中由于贷款业务逐渐增加,在经营管理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经济资本的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减少银行发展中的风险,保障银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为商业银行管理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前银行发展现状以及银行的发展环境,商业银行管理战略制定需要参考经济资本这一因素,充分了解银行的发展现状以及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银行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决定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银行可以根据资本收益率判断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对银行的发展制定出相对长远的战略。

二、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经济资本作为一种风险评估标准对于提高银行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商业银行发展中并没有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发展中的风险。一方面银行的经济资本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银行的经济资本风险的控制在于过程,但是大多数银行管理中只重视考核的结果,忽视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导致经济资本的有效性未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忽视了经济资本的导向作用。经济资本对于预防银行管理中的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管理中经济资本没有发挥其风险预防作用,其在经营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并没有发挥。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重视经济资本的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的作用,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完善经济资本的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的业务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商业银行风险也日益增加,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管理中需要充分认识到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使收益和风险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商业银行管理者和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充分认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对于减少银行管理中的风险,保障银行工作的有序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践行这一理念,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行为。

(二)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控制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导致银行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日益增加。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逐渐增加和商业银行信贷数量的逐渐增加,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也随着增加,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将市场风险以及商业银行工作中的操作风险纳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中,及时了解商业银行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和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有效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完善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保障银行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中需要不断完善考核标准,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的业务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体现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另外除了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保障银行工作的发展。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充分认识经济管理资本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这一工作标准和工作理念,减少银行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三、结语

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风险预警作用,有助于减少商业银行业务中的风险,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管理中对于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认识不足,经济资本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发挥经济资本的重要作用,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娟,李艳君.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2)

[2]冯昕.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商业时代,2010(9)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范文2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与防范

一、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

1.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组织构架没有实质

从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组织来说,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在形式上基本健全了“三会一层”及相关专业委员会,但是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运作要求,“三会一层”运行质量不高,风险监管部门未能真正有效履行职责。董(理)事、监事、高级管理层对本机构与风险相关的业务、所承担的各类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特别是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外的其他类别风险知之甚少,所以,要确保对各类风险的有效控制相当困难。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将组织构架没有健全,只重形式,没有实质。

2.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基础薄弱

(1)风险监管的人才严重匮乏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时间相对较短,风险管理人员数量较少,所以农村商业银行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2)风险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由于目前大多数机构的风险监管信息系统尚处于未规划或初始开发阶段,数据积累匮乏,难以满足有效风险控制的适时、精确、高效的需求。

(3)风险监管的文化建设落后由于风险管理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大多数机构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普遍存在以机构风险支撑个人业绩、以未来风险支撑眼前利益的现象。

二、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存在的风险

资产、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银行经营最为重要的三要素。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最欠缺的也恰是这三要素,这些正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所在。

1.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充足率偏低,容易导致经营危机

按照信贷资产无级分类,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偏高,资本金不足。再者,受区域经营限制及业务拓展水平等因素的困扰,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化解、资本积累方面都受到一定影响,单凭积累资本增长,难以跟上风险资产增长速度,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此外,资本充足率偏低,不能达到外部监管、内部风险缓冲的要求,因此,一旦出现较大额度非预期损失,就有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本覆盖,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决策不力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框架虽然已经建立,但尚未完全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职责分工不明晰,影响风险管理执行效果。内部审计稽核部门权威性、独立性不够,审计过程中合规性检查多,内控、风险稽核少。

3.内控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效能低下

农村商业银行某些业务缺乏操作细则,内控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滞后于业务和形势的发展,尚未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内控制度动态管理机制等。有时表面上各项制度齐全,但实际执行中控制效果差,不完善的内控制度,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效能低下。

三、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1.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

由于结构性过剩引发的整体性过剩问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管理首先应转变观念,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再增加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然后制定适当的信贷制度,设计出符合中小企业自身情况的信贷产品,同时要加大对农业领域的信贷投入,并且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积极安排一定比例的贷款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发达地区的发展。

2.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

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创新农村驾驭风险的产品、建立灵敏的信息和预警系统,能够从整体上减少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通过资金集中,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资金集中管理后各项资金的配置权集中到上级行,上级行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对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

(2)创新农村商业银行驾驭风险的产品

第一,根据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准备。第二,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组合,如发行次级债券。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范文3

一、希望: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核心

价值管理是美国学者肯.布兰查提出来的,他认为公司应该设定符合公司远景和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并通过设定员工守则、工作信条等具体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领导者的最大责任就是给予下属切实可行的经营思想和价值理念,为公司树立远景和可执行的发展战略,并把战略转化为计划,把战略渗透到各岗位的职责和员工的行为中,也就是确立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这里,把希望管理即远景规划和战略作为价值管理的核心。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美国阿拉加什河畔曾有一个欣欣向荣的小镇,小镇的街道一尘不染,建筑物精致华丽,镇上居民生活恬静而安宁。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春天传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州政府决定在阿拉加什河上建一座水力发电厂,大坝的地点定在小镇下游河段,也就是说,一旦大坝建成,小镇就会被积蓄的河水淹没,虽然州长还没做出最终决定,即使决定了,搬迁计划也要两年后才开始实行,但小镇的居民已经惶恐不安了。一个在小镇长大的年轻人不忍心看着自己美丽的家乡被大水淹没,拍了很多小镇优美的照片,决定带着照片去找州长,说服他把大坝改建在别处。年轻人先去了别地,等他赶到州首府、见到州长时已是一个月后了。年轻人向州长陈述了自己的来意,并拿出了那些照片。州长从文件夹里取出了另一些照片,说:“这些照片就是调查员昨天刚从那个镇上拍回来的,我很理解你对家乡的感情,但这个镇子并不像你说的那样繁华,据调查员的报告说,该镇经济萧条,街道肮脏不堪。”年轻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照片:曾经美丽的小镇已经面目全非,建筑物上伤痕累累,街道上堆满垃圾,疏于打理的庭院杂草丛生,街上的行人也满面愁容,无精打采,和一个月前自己拍的照片截然不同,年轻人惊呆了:“发生了什么事?是……瘟疫?”州长沉痛地说:“不,孩子,这是比瘟疫可怕的原因—绝望,当人们被绝望征服的时候,生活就彻底变样了。”一个城市是如此,一个企业是如此,一个银行也是如此,当一家银行和他的员工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没有希望和发展远景的环境中,所有的激励都失去了积极的意义。我们的商业银行大多不重视希望的描述和展望,忽略银行整体方向的制定和确立,不注重核心价值理念的培育,只注重具体的业务目标和指标的完成,只注重每件具体工作和项目,每件工作有条理,整体工作无规划。有的短信是这么说的:上级精神有一半听不懂,听得懂的有一半不理解,理解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有效果的有一半没受表扬,受表扬的全都遭到员工的反对。就是说银行缺乏核心价值理念,上下思想不一致,左右想法不统一,没有用发展规划和远景统一员工的思想,不能把银行的战略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这样的银行价值就必须值得怀疑。

二、价值决策: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基础

价值管理的基础是商业银行对价值的决策和对价值的认同,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核心价值进行选择。确定价值目标和发展目标,并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认知,否则就会陷入布里丹毛驴决策困境。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却不知两堆干草哪一堆好。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这就是“布里丹毛驴效应”也即决策困境。

同样的故事出现在我国的《聊斋志异》中: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脚,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如此,老狼不停地奔波两树之间,终于累得气绝身亡。这只狼之所以累死,是因为它犯了一个重要的决策错误,目标的不一致和多变。它告诉我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也经常面临着种种选择,如何选择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关系极大,因而人们都希望得到最佳的抉择,常常在抉择之间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甚至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反复思考,反而要求我们当机立断,迅速决策。

在商业银行的价值管理中,我们必须对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进行选择,我们在理论上可以要求或在心目中可以要求发展得又快又好,规模扩张快发展质量也高,但在现实中却不可能实现,我们受到资本充足率约束,受到股东分红的要求,受到员工加薪的要求,受到外在竞争的要求,受到信息技术改造的投资需要,我们必须在激进型和稳健型、规模型和效益型、速度型和质量型、股东型和员工型中间进行选择,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核心价值决策,而不至于价值摇摆、动摇不定、左右为难,最后陷入价值决策困境。我们必须在可供使用的资源、资本、人力资源状况、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平衡。这是一家银行良好发展的价值基础。

三、激励: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手段

价值目标确立以后,为确保价值目标的实现,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激励措施的制定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让我们看一个寓言故事:蜜蜂产蜜比赛,激励什么、激励谁?

黑熊和棕熊喜食蜂蜜,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

黑熊想,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来了一套昂贵的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每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黑熊还设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但它从不告诉蜜蜂们它是在与棕熊比赛,它只是让它的蜜蜂比赛访问量。棕熊与黑熊想的不一样。它认为蜜蜂能产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于是它直截了当告诉众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赛看谁产的蜜多。它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它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蜂蜜总产量高于上个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都不同程序的奖励。一年过去了,两只熊查看比赛结果,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半。

商业银行的价值管理中,激励机制和方式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激励的目标必须与最终的价值目标和绩效目标直接相关,相关性越强,激励的效应越大。现实中,商业银行的绩效激励与最终目标无直接相关性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会计人员的业务量考核,导致业务量的虚增,但与银行的经营效益无必然的联系;再如有些意义不大的业务竞赛,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而成了纯粹的游戏,最终劳民伤财;二是激励个体还是激励团队。激励个体有助于个体绩效的提高,但也可能导致个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最终形成对整体效能的伤害。商业银行在激励机制确立时,由于过于依赖于对个体的激励,尽管培养了一批业务精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利益代价,并为将来的发展和经营管理埋下了隐患,而相互之间业务竞争不规范、互相挖墙脚、甚至相互攻击对方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整体的市场开发和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激励要有利于团队的形成和整体业绩的发展。尽量减少中间目标,同时,要围绕战略目标和核心价值的实现,而不能偏离这一核心。

作者简介: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范文4

关键词:《物权法》;实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修改,成为中国历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律,它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物权法》的实施在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物权法》的实施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1.规范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机构,完善登记制度,明确登记机构错误登记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我国长期以来,基本上将不动产物权登记作为行政机关的一项职权,把不动产物权登记机关与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形成对应关系,从而产生多头登记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不完全统计,针对不动产、动产抵押和有关权利质押的登记部门,分散在15个部门中进行。其中,动产抵押登记部门最为混乱,共有9个,而且这些登记部门相互之间,甚至同一部门内部各地区之间,互不联网,难以查询[1]。因为登记制度不完善,还造成程序繁琐,成本过高等问题,而且对登记机关由于登记失误造成的损失,难以索赔。《物权法》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登记的属地原则,即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负责登记,从而减轻了抵押人和银行的负担,也方便银行查阅、复制有关不动产的登记资料。与《物权法》登记机构采用实质审查模式相对应的是,在因登记机构的过错造成错误登记时,登记机构必须对因此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就为商业银行进行此类索赔诉讼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2.设定浮动抵押,扩大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选择空间

实践表明,现行《担保法》存在诸多缺陷。比如,一些有价值的流通性很好的财产如应收账款、存货、保险单等不能作为担保物,融资担保交易过分依赖于不动产担保,担保法律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事实上,沿海一些地区的金融机构已经在尝试接受新的担保物,比如存货和应收账款。福州市商业银行2005年就开始探索存货质押,他们选择容易变现的钢材、棉花甚至海货作为担保物,实际上效果都比较好[2]。浮动抵押是指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包括现在和将来可以取得的全部资产为标的设定抵押的一项新型担保制度,其标的物覆含范围很广。《物权法》明确规定将抵押权的标的物限定为现有及将有的动产,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这种规定增加了各种市场主体获取贷款的条件和机会,也增大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选择空间,对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顺利融资和发展壮大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修正担保实现规则,简化担保实现程序,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保全

《物权法》明确抵押权实现的途径为协议和诉讼。协商实行抵押权不是银行提讼的前提,只要实现抵押权的条件具备,银行就可以不与抵押人进行协商,而直接求助司法程序。《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这是一个非诉程序,法院通过对抵押权登记等证据的审查,即可裁判实行抵押权,包括允许强制拍卖抵押财产[3]。这种非诉程序降低了商业银行资产保全的成本,提高了实现抵押权的效率。

4.增加质押物范围,拓宽担保渠道,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1)应收账款出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企业现有应收账款5.5亿元,一般企业流动资产的20%-30%是应收账款。很多高科技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多,厂房和办公楼可以租用,机器设备大多为融资租赁,即使企业未来盈利可以预期,但因缺少有效贷款担保,难以从商业银行取得融资。在国外,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已经是国际银行业通用的担保方式,应收账款通常有着比机器设备和知识产权更高的担保价值。商业银行通过应收账款作为担保融资业务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贷款因过分依赖不动产抵押方式而形成的金融风险,使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可以开拓新的客户群体,提高理财水平,创新信贷结构,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增强竞争力。

(2)设立最高额质押,节省商业银行的交易成本。最高额质押权具有普通质押权所不具有的功能,其创设的目的在于配合继续易形态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因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最高额质押权的创设对于银行和质押人来说可以简化手续,满足持续交易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商业银行在最高额质权的适用上,除质押财产转移质权人占有之外,其最高额质权的确定、效力、作用等方面可参照《物权法》有关最高额抵押权的规定。

(3)用依法可转让的基金份额设置质押,扩充投资人的融资担保工具。近两年,基金作为一种良好的理财方式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基金份额受益权质押具备较强的流通性和可变现性,设定质权和实现质权比较方便。用基金份额作为担保方式,一方面可以让投资者享有较高收益的同时保证资金运转,另一方面也使银行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

5.物保与人保并存情形下担保权实现的顺序问题得到修正,体现意思自治,有利于商业银行维护自身权益

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担保权的问题,《担保法》所采取的保证人绝对优待主义模式一直颇受争议。《物权法》在此条上采取保证人绝对优待主义和平等主义结合的模式,并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第一,本条改变了《担保法》“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作为实现债权的条件,扩大为“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商业银行可以从保护债权的角度出发,在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抵押权实现的条件。其次,当物保和人保并存时,当事人可以约定承担担保责任的顺序。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对实现债权顺序的约定,掌握未来实现债权的主动性。第三,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商业银行在第三人提供物保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实现担保的顺序,以维护自身权益。

6.将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区分,有助于商业银行权益的保障

《担保法》规定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此条将合同债权的变动和担保物权的变动混为一谈。在不动产物权抵押的实践中,经常出现抵押合同签订后,抵押人违约不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抵押合同不发生效力的情况,作为抵押权人的商业银行就将面临既不享有抵押权,又不能寻求合同法上权利救济的局面。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在合同生效而不动产物权变动未成就的情况下,认定合同有效,这样虽然不能得到物权的保护,但是可以根据生效的抵押合同要求抵押人承担违约责任,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债权请求权。同样,在出质人怠于交付质押物或质押权利凭证时,质权人有权根据合同请求其交付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有助于商业银行等质权人权益的保障。

二、《物权法》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1.商业银行必须重视担保物权诉讼时效的变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结束后两年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我国民法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为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年。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对主债务提讼的同时要求实现抵押权。这一规定比《担保法》司法解释减少两年,不利于商业银行银行接受、处置抵债资产,实现抵押权。今后商业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或管理抵押资产时,应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满前,及时行使担保物权,避免抵押权因期间届满而失效。

2.商业银行接受异议期间的不动产抵押,将面临无效的风险

异议登记是真正权利人及利害关系人针对不动产登记簿的正确性提出异议而向登记机关申请的登记。与更正登记不同,异议登记是暂时中断登记簿的公信力,维护真正权利人的合法权益[4]。异议登记作为一种保护真正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临时性措施,对登记记载的权利人而言,异议登记可以暂时限制其按照登记簿记载的内容去行使权利(将其处分行为规定为无效行为或效力待定行为)。申请人在异议登记十五日内不的,异议登记失效。此规定虽然给予不动产真正权利人在不动产错误登记情况下的权利救济,但是相应对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必须对抵押物的物权归属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确保抵押人对抵押物享有所有权,如果银行在异议登记期间接收该抵押物,一旦登记更正后的权利人不追认,则抵押不发生效力。因此银行如发现抵押物处于异议登记期间,则不应接受,要求借款人更换抵押物,或待异议登记失效后再办理。:

3.商业银行应当准确适用法律冲突规则

《物权法》颁布后,将会形成《民法通则》、《担保法》、《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三足鼎立”的态势。物权法一百七十八条规定,“担保法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对这一条文,笔者理解为:《担保法》与《物权法》就同一事实和行为作出不同规定的,适用《物权法》;《物权法》没有规定,而《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的,依然应当适用《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民法通则》关于担保物权规定较为笼统,条文具体适用方面缺乏操作性,因此在担保物权的具体解释上与《物权法》不一致时,应当适用《物权法》。

笔者认为:《物权法》对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不动产的登记,动产质押,物权保护等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都与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息息相关。作为银行内部控制的需要,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法律规定,针对发生的变化,梳理现行的规章条文,与《物权法》的新规定一一对应,调整相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将法律新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融入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中。第二,加强对《物权法》的学习和掌握,研究资产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修改担保业务办理过程中的相关合同,避免因《物权法》实施中的新规定带来的风险,确保商业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应[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41.

[2]余欣.《物权法》破解金融困局[J].中国金融家,2007,(4):26-28.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范文5

论文摘要: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复杂,与外资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商业银行业固有和新增风险进一步加大,银行业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金融风险管控的水平,是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经济资本的引入将有助于我国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决策能力,取得较高的利润回报率。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

经济资本的数量额度和管理机制决定了银行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通过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层面和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可以清楚地显示不同地区、部门、客户和产品的真实风险水平,实现资本与风险的匹配,防止业务的盲目扩张,从而推动资源分配机制的不断完善。

一、经济资本的含义以及计量

经济资本又称风险资本、风险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的资本,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银行业务的风险损失分三类: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银行资产损失曲线见图1。

损失概率分布

预期损失(ExpectedI.oss,EL)是指银行从事某项业务所产生的平均损失,计算公式为:EL=AE×LGDX EDF其中:AE为风险敞口;LGD为违约时的真实损失率;EDF为预期违约率。一般以准备金计入银行经营成本或在产品价格中补偿,已不构成真正的风险。灾难性损失发生概率极低,但损失巨大。非预期损失额就等于经济资本。也可将非预期损失称为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的计量是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也是经济资本配置、计算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aAROC)及经济增加值(EVA)的基础。依照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经济资本也可相应地分为覆盖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覆盖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与覆盖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其计算基本公式为: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一重叠计算的损失从数量上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管理者总是希望银行需要持有的经济资本越少越好,越少的经济资本表明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水平越低。

二、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06年底开始生效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出,资本作为银行抵御风险的最终保证,应在所有敞口上得到合理配置,资本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将资本要求与风险度量直接挂钩,这是新资本协议基本框架第二支柱内容的一部分。

(一)样本数据的采集

以某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地级市分行为例,该银行2002年7月至2007年1月发生的全部公司贷款数据,共有370笔贷款。其中2007年1月31日仍具有余额的贷款227笔,没有余额的贷款143笔(已到期并本息结清)。将具有余额的227笔贷款作为一个组合,计算其非预期损失,其中11笔贷款已到期但本息未全部偿还,作违约处理。我们需要估计在2007年1月31日这一时点各债务人的年违约概率,并在这一时点计量该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

(二)违约概率的估计

该银行已建立了客户信用评级系统,根据债务人的信用评级与其年违约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分别确定2007年1月31日这一时点各债务人的年违约概率(见表1)。

(三)违约损失率的估计

我们采用该行上一期,即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的违约损失率38.2461%作为该分行2002年7月至2007年1月发生的公司贷款的预期违约损失率的估计值。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频带划分并要求每个频带内的贷款笔数不少于10笔,将贷款组合划分为8个频带,计算结果如下(见表2):

(四)样本数据的分组以及频带的划分

一旦确定了频带,便可估计出各频带内的预期违约个数

和预期损失,并计算出贷款组合的违约损失分布。将不同频带内的贷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整个贷款组合的违约损失分布,使用聚合信用风险模型结合表2的参数,计算得出整个贷款组合损失为1×L的概率P(1oss=n×L),n=0,1,2……从而得出损失分布图.如图2所示:

根据违约损失分布图计算出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在置信水平=99.9%下的非预期损失,结果如表3。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要求的置信水平99.9%,计量出该贷款组合应配置的经济资本为12510.7万元。另外,按照预期损失的计算公式:预期损失(EL)=风险敞口(EAD)×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计算出的预期损失为5269.012万元,与表3中的预期损失5339.300万元相差不大,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三、在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在管理上,某些地方的银行就存在着重理论、轻操作,重宣传、轻落实,重推广、轻实践等问题。日常工作中,更多地关注表内贷款管理,对经济资本的管理幅度不能涵盖银行全部风险;与财务和资产风险的管理衔接性不够;较注重风险资产经济资本的事后定量计量,而不具备资源配置和预算管理的功能,没有形成对风险资产和资本回报的有效约束机制。

第二,在考核方式上,由于各行的考评办法与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资本的要求存在资产分类不一致、资本要求比例存在差异,所以导致和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事后考核机制仍然不是刚性的资本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经济资本的导向性作用。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范文6

关键词:经济资本;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应用

目前,经济资本已经是国际和国内部分主要商业银行使用较为普遍的运营参数和管理指标,商业银行对经济资本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都日趋成熟,并在银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经济效果和管理业绩,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形成并运用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经济资本成为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也成为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的基础。商业银行通过构建经济资本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度量和识别,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和经济资本的运作。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是经济资本管理和应用的主要业务,是银行经济资本研究的主要方向,经济资本管理对指导和发展授信业务起着关键作用,对推动和实现商业银行经济价值增加值(EVA)最大化发挥重要角色。

一、经济资本的概念及内涵

经济资本是与“监管资本”相对应的概念。经济资本从银行应合理持有的资本,来承担通过理性、客观的经营非预期损失和保持正常经营所需的资本。经济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上和单位的时间内,为可能弥补商业银行的非预计损失所必须的资本,它是通过银行资产风险程度和未来预期非预计的损失计算得出,并根据经济资本的占用程度,做出商业银行的风险判断。

经济资本是需要使用自定的计算方法并根据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程度,来覆盖非预期损失的资本。在银行经营风险和管理资产的过程中,资本覆盖风险是一种测算、估量和动态化的准备,并非每做一笔业务,存在一定风险,就减少一点资本;而是每做一笔存在风险的银行业务都需要一定量的资本做以支撑,保证一旦出现各种风险和损失时,可以用银行这部分资本去弥补预期或非预期出现的风险和损失。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和组织架构

银行为适应外部监管环境的需要和内部管理政策的变化,银行对内部经济资本组织管理架构和部门职责分工进行梳理和规范,要求银行经济资本一般由财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经济资本各项工作的牵头和实施,并按照职责和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方向。

财务管理部门是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工作的牵头、统筹和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执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建立健全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和流程,确定经济资本占用及相关指标,编制经济资本预算和分配方案,拟定和组织经济资本绩效的考核和实施;负责经济资本测算的权重法和现行法的维护、监控、计量、指导和培训等工作。

风险管理部门是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政策的快速执行和有效落实的部门,负责统计各类风险的分类及评估,并对相关风险经济资本需求的计量;定期进行风险经济资本的评级分类、风险统计、评估计量、压力测试,及时向财务管理部门提供数据计量、研究分析、评估结果等。

各条线业务部门是银行各项业务发起和执行部门,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负责协助财务、风险管理部门执行和落实经济资本管理的政策。为银行提供业务层面的支持,从业务角度对经济资本管理所涉及的业务计划、产品市场信息等提出建议,并提供经济资本管理所需的业务信息。定期对各项业务的经济资本占用和回报情况进行监控、分析、计量和预测,以条线、板块为模块,指导各条线业务部门和管辖分支机构开展经济资本的管理工作。

三、商业银行运用经济资本管理的意义

1.降低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水平。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概念主要突出强调了银行资本的有偿占用和有偿使用,即在占用和使用银行资本来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是需要付出银行的经济成本,经济资本是取决于商业银行实际经营风险总体水平的资本占用,是重点突出对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水平的高与低,经济资本占用和使用的多与少。所以,银行经济资本占用水平越高,说明银行目前经营中所面临的整体风险越大,银行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化解银行的各类风险,降低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水平。

2.实现商业银行的经济价值增加值(EVA)最大化

经济资本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完善以资本和资本回报来指导银行各项业务顺利发展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促进风险、资本、利润的相互匹配和动态平衡,通过差异化、专业化的资本配置策略来优化和提高银行资本运营和资本使用的效率,实现银行经济价值增加值的最大化和银行资本创造收益的最大化。

四、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政策及要求

1.外部监管政策

外部金融环境监管政策中的《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最低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其主要内容为要求最低资本金、加强外部监督和管理、约束金融市场等三大原则,要求加强资本管理和资本定义,强化对资本的有效监管;引入杠杆比率作用,防范银行信贷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从体外转向体内建立并执行资本和风险两个角度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单靠资本充足率无法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只有强化资本监管,才能实现银行稳健经营的目标,即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以金融银行业的稳健、快速发展为目标,更加体现出平衡的监管理念。监管政策标准的制定,既注重资本的数量要求,也必须重视银行资本质量的重要性,既强调了资本对风险的吸收作用,又明确了银行流动性的极为重要。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缺欠之处,仅关注了信用风险,而未考虑到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决定影响,对系统性风险考虑不足,未重视对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亲周期性效应。

2.银监会监管政策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于2012年6月7日通过,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中要求的商业银行资本应抵御其所面临包括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各类风险。商业银行应当符合《办法》中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包括最低资本、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的要求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以及第二支柱资本的监管要求。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5%、6%和8%。另外,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要求是风险加权资产的2.5%,并由核心一级资本来实现。同时,特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在储备资本和最低资本要求之上计提逆周期资本,要求是风险加权资产的0-2.5%,也由核心一级资本来实现。

3.商业银行的生动力机制

商业银行的内生动力机制是银行内部考核其自身或分支机构经营情况的客观评价,我们可以认为它是银行产品本身为银行所带来收益的可能性,是提升银行价值的内在因素。内生动力机制的主要思路是在没有外部资本支撑和帮助下,银行资本主要依靠其内部利润的积累,实现各经营单位多挣利润,进而多占用和使用银行的资本。为此,引入“内生资本使用率”指标,将资本和资源的占用与贡献和价值创造相互挂钩,推动实现“更多的利润和贡献获取更多资本和资源支撑更大的业务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的良性循环。根据银行派息率、银行战略资本预留等因素确定本着权、责、利的对等原则,承担更大利润增幅的分支机构将获得更多的资本和资源,充分的反映出鼓励和支持分支机构担当更多的预算任务的政策导向,并根据上一年度RAROC(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水平,确定对RAROC较高的机构配置更多资本,确保银行资本更多的流向资源回报比率较高的分支机构。引导分支机构努力优化自身的资产配比,提升资本的使用效率。银行要建立核心绩效、战略执行、竞争能力、经营管理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其中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是银行绩效考核的核心,并与资源配置挂钩,建立内生动力机制。

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风险调整收益/经济资本占用;

风险调整收益以分行税后利润为基础计算:

税后利润=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营业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权重法及内评法经济资本计量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第1号令)执行。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税后利润与“净利润”指标直接相关,净利息收入与“净息差”指标直接相关,非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业务(非利息收入占比)”指标直接相关,即“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与净利润”、“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业务(非利息收入占比)”之间是相互关联、制约和影响的。

风险调整收益来源于业务发展,业务发展需要资本支持,同时受贷存比制约。

五、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实现经济资本管理的措施

目前,各商业银行新增了对“符合工信部标准的小微企业”75%风险权重优惠,但仍无法弥补因取消了“对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权重优惠所带来资本占用的增加,表明银行的资产结构中,缓释大多是通过交易对手为“公用企业”来缓释,真正通过合格的保证和质押进行的缓释占比较少。

根据巴塞尔协议相关要求,计算经济资本占用可总结为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权重法的测算属于间接法。由间接法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业务发展带来资产,资产带来了风险,于是产生风险加权资产,进而产生了经济资本占用。想要计量经济资本占用情况,就要了解银行需要承担哪些可能产生非预期损失的风险。目前计量经济资本占用的两种方法主要为权重法和内评法,权重法下,无论表内还是表外资产,都是通过“交易主体权重”、“质物权重”、“保证权重”和“资产项目权重”这四重加权来得到缓释的。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经过缓释的风险资产=可缓释风险资产余额×交易主体权重×质物权重×保证权重×资产项目权重

那么实现经济资本对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产品定价,全面提升银行收益水平

银行要从关注“会计利润”向关注“经济利润”转变,通过降低资本占用和提高风险调整综合收益来实现经济价值增加值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银行各项资产业务要以经济价值增加值EVA、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和经济资本占用EC这三个主要资本表现为导向,不同类别的资产业务要根据其实际特点分产品进行定价,并至少要保证该产品的EVA大于或至少等于0,RAROC大于或至少等于12%。银行要通过分产品定价,全面提升表内外全产品线定价水平,尤其对于资本占用相对较高的业务,要通过提高收益来抵补资本耗用。辅助工具基于权重法下的“资产业务定价建议模板”模板适用范围:模板适用于公司贷款、零售贷款(含银行卡)、同业存拆、贸易融资、贴现、融资性保函、非融资性保函、跟单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承诺、转贴现等表内外全口径资产业务的平衡点测算。模板使用对象:各级机构客户经理、条线产品经理、条线复核人员、资本管理人员等。辅助工具基于权重法下的“资产业务定价建议模板”模板使用环节:在业务发起和业务方案设计环节,可根据模板输出结果,分析业务叙做的必要性,从风险、收益和资本匹配的角度理性选择客户。同时可作为多种业务产品组合方案设计的辅助工具,比较在不同风险缓释条件与定价水平下风险与收益的变化,积极争取有利的风险缓释条件,设定合理的定价水平,从而优化产品组合方案。辅助工具基于权重法下的“资产业务定价建议模板”模板输出结果:①使用者输入必要的业务基本信息和派生业务信息后,模板可以自动计算出基于风险调整收益与经济资本成本平衡点的指导定价。②模板能够根据目前实际产品定价或未来产品拟定价进行EVA、RAROC的测算,当EVA≥0时,对该笔业务提示为“准入”;当EVA≤0时,对该笔业务提示为“限制”。③模板能够对定价低于平衡点的产品从“提高综合收益”和“降低资本占用”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2.优化客户结构,全面提高银行客户回报

银行要将经济资本管理做细,做透,要完善客户维度EVA和RAROC数据基础,针对不同资本表现的客户,要实行差异化的资本配置策略。

对于EVA和RAROC两项指标均较高的客户,要积极营销,做深做透;对于RAROC较高,EVA较低的客户,要在保持当前回报率的水平上进一步积极营销,加大投放,提升其EVA水平;对于EVA较高,但RAROC较低的客户,建议控制业务总量,并调整结构,提高RAROC水平;对于EVA和RAROC均较低的客户,尤其是对于EVA小于0,或RAROC低于12%的客户,应注意全面调整客户的业务结构,控制投放业务总量,并对现有业务进行分类处理,积极叙做高回报的产品,改善客户回报水平,对于持续低回报、高风险的客户建议不再继续投放。

3.合理选择授信客户,适度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投放

在权重法下取消了对“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优惠权重,将其权重由50%提升至100%,同时将符合工信部标准的授信余额在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权重由100%下调至75%,而目前从银行资本执行的实际情况分析,银行符合工信部标准的小微企业占比较少,表内资产余额中符合标准的中、小、微企业的资产余额仅占1%,表外资产业务中对符合标准企业的债权的比率甚至更少,也就是说对中、小、微企业的优惠权重所能带来的资本占用减少远远无法弥补因取消了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优惠权重所带来的资本占用增加,其结果表现为以权重法测算的资本占用比以现行法测算的资本占用多很多。

这就要求银行必须要快速适应这一变化,要加快资产业务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要适度增加对中、小、微型企业的债权,尤其是要增加符合工信部标准的,授信余额在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的债权,并且是无论表内还是表外的资产业务,都要适当增加这样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的债权。

同时,在发展资产业务时,还要合理选择交易对手,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选择风险权重较低的交易对手。

4.降低资产风险,加大合格缓释的覆盖率和缓释力度

在现行法下,银行资产业务的绝大部分缓释都是通过交易对手为“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优惠权重来缓释的,真正通过合格的保证和质押进行的缓释非常少,尤其是在权重法实行后,对“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优惠权重取消,就使银行合格缓释少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以公司贷款为例,某银行公司贷款资产余额856亿,其中现金类缓释仅有5亿,其他能够起到实际缓释作用的缓释余额为0,也就是说虽然银行资产业务中所附带保证和质押,但这些保证大部分为普通企业和个人所提供的保证,质押大部分为类似收费权或由普通企业和个人所提供的质押,这样的保证和质押由于其风险权重较高,其所提供的保证和质押并不能缩小风险敞口,减少风险资产余额,也就是说虽然业务附带了缓释条件,但由于缓释条件风险权重较高,实际上并不真正起到缓释的作用,缓释力度非常弱。

因此,在银行各项业务发展中我们必须要更加重视对保证及合格抵质押物的要求,同等条件下,要争取更高的风险缓释覆盖率和缓释力度,质押物尽量选择现金、银行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等缓释力度较高的质押物,保证人要尽量选择我国中央政府、我国政策性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等风险权重较低的保证人,总之就是让缓释工具真正的起到缓释风险作用。

5.合理操作存拆业务期限,审慎选择合作对象

权重法下存拆同业业务的资产项目权重划分变化较大,对商业银行的债权,不再以四个月为基准进行项目归类,而是改为了三个月,因此存拆业务对象要优先选择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并争取将业务期限操作在90天以内。要审慎开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拆业务。同时要合理处理好隔夜、七天拆借等短期资金的业务,确保在季度末时点前的顺利到期。

6.加强业务前瞻性管理,合理避让季末时点数据

银行务必要摒弃以往亡羊补牢式的资本管理模式,不能在资本占用产生之后才去压降,而是要加强前瞻性管理,有效利用各种测算工具,务必在业务发生之前对可能产生的资本占用、RAROC、EVA等数据进行测算,合理摆布有限的资本资源。同时,银行对分支机构资本占用数据的考核一般是对季末时点数据的考核,因此所有业务品种在叙做之前就要对是否占用季末时点经济资本数据进行考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务必对季末时点数据做出合理避让。

7.加强数据报送质量,夯实数据基础工作

从以往的资本管理实际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手工报送数据还是系统维护数据工作上,银行一直存在数据质量不够精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企业类型、缓释数据的维护,存在未维护或者维护错误的现象,这种错误会直接导致银行计量数据的准确性。银行按季计量并公布各行数据报送的差错率,并将其作为年底CFO资本考核的直接依据,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加强数据管理,尤其要加强风险缓释数据质量的上报工作,提高抵押、质押品的种类和评估价值,延长有效期限等风险缓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夯实数据基础性工作,保证报送数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