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天人合一;融合创新
Abstract: the indoor design only constant embodies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can have the lasting vitality. Confucian, Taoist thought and feng shui layout concept, garden culture, and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ior desig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ho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in the modern interior desig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full, and find ou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design ground, is the focus of this topic.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rior desig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us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TU2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2012-02(03)9045
融
00绪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带动了室内设计的变革,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现代设计更加层次化、多元化,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唤起人们意识的觉醒。因此,人们在追求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精神层次的追求。不论是工作,亦或者是生活,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室内空间中进行。因此,室内设计的文化精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室内空间设计是继建筑设计之外对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在展示丰富的文化精神的同时展示着人们的美学追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外来文化也开始在中国室内设计市
场中崭露头角,国内许多室内设计作品在盲目的追随新鲜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意识形态也越来越淡薄,因此在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下在现代设计思维中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课题。
1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
室内空间设计是现代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体现文化精神理念,同时能够表现出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现代的设计思维大部分来源于对文化的理解与追求,因此,室内设计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追求。
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内涵丰富多彩,它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它在囊括了文学、艺术、风俗、伦理、制度等内涵的同时,也以极大的包容力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特点融合到一起。
不可否认的是,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不断的向其提供着新的生命与活力,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下,中国室内设计不仅在内涵上越来越丰富,也使得风格不断的延续与传承。因此,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运用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脉相承的情感纽带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2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发挥和体现,是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和审美观的统一。张岱年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可概括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传承,融汇了道家、佛学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如此磅礴的文化底蕴。同时作为与建筑学息息相关的堪舆风水文化与景观园林文化,也影响到了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因为建筑、室内空间、景观园林是一体化的,都是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下的设计。
2.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哲学为主的思想主流文化,以仁作为核心的政治伦理精神,仁为善,为道,具有很高的人文主义价值。《系辞》讲“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即为仁者爱人。在仁的教化下,人们接受礼的观念,仁是思想,是儒家伦理精神和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礼是伦理道德,等级尊卑精神。仁是思想,礼是核心,仁礼合一,因此这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根本:重要伦理而淡于宗教。
儒家思想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和。中,为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哲学智慧的结晶;和,为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宇宙万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大道也”,是人、自然以及社会的相处中要折中调和,以和为贵,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也就是达到中和的精神境界,也就达到了儒家思想的至高境界即内圣而外王、参天地而赞化育的哲学文化价值理念。在审美观中中和之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仁善相融都是古代艺术文化的不断追求。
2.2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主要是以道法自然,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讲求无为而治,守中致和等哲学理念。以道为核心,囊括了它的整个宇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认识论、辩证法等思想,对现代哲学思想及审美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把一切归于道,何谓道?老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在《道德经》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运行的法则,是万物变化的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和谐统一才是万物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法则,是规律;法,是气,是纽带;自然,是天地万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道法自然,天人和谐才是发展的根本。
图1
总之,相对儒家、道家思想,佛学思想讲求的是一种禅意,一种意境,因果报应,等哲学思想成为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法则。佛学思想极大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在传统文化精神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同之处特点最突出的便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如在图1中十字交叉线的位置就是人,生于天地之间,为中和之道,中和近乎仁,也就表达了“内圣而外王”的哲学思维。一竖表示天与地,也就是天地之和,人居中间,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参天地而赞化育”的境界。一横则是表达时间上的流逝和血脉的相承,同时也表达出人居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应该寻求文化与设计的契合点,才能不断的继承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与设计。
2.3堪舆风水学思想
风水学,又称堪舆,是古人建筑选址、房屋布局的法则,经过数千年衍变,形成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体的一种建筑选址、布局、营造、规划的方法,是一种地理选择与布局的艺术。传统堪舆风水学是人们对于地理自然的认知,是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它是寻求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法则,风水学讲求“气”的存在,风是气的根源,是送气之本。空间中要有气的运行,才能藏风纳气,万物才能和谐运行发展。
《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生万物的过程就是气运作的过程,记录了气态有孕育到发展、完善、终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阴阳的变化,五行的变化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变化。在建筑选址过程中寻求气的运行变化,“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风水学中认为背山面水,阴阳交汇之地为最佳场所,这样才能阴阳协调,藏风纳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传统意义上讲背山面水,阴阳交汇之处就是最佳的场所。如图2所示即为传统意义上讲的风水极佳之所。
图2
此外阴阳五行学说、先天(后天)八卦也是重要的风水学理论观念,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影响,在建筑及室内空间布局时,根据方位的生克变化来选择建筑布局,来追求最佳的生存环境。在古代建筑布局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的运用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紫禁城建筑布局中就是充分运用了风水学中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选址营建的。如图3所示,五行与五色同时与八卦、方位、四神兽等等都是紧密相连的。
图3
2.4园林文化
园林文化对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园林文化不仅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好的体现,也是道法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体现。造园文化追求的是一种文化意境,是传统文化哲学精神与审美追求的集结,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形成一种“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艺术境界。
园林文化已经逐渐走出来传统的造园方式的束缚,不仅追求其园林空间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同时也开始出现在室内空间之中,借助于传统的借景、框景、漏窗、亭台楼榭等等造园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3传统文化精神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室内设计的文化精神营造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室内空间中运用传统纹样,挂些中国字画或者是使用明清家具等,而是整体空间的文化精神塑造。并且将传统文化中儒道家的中和思想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审美思想得到充分的运用到设计中。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样室内设计亦是如此,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体现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的和谐关系,并且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室内空间之中,构建出一幅“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意境。在空间设计整体布局上要体现统一和谐的关系,空间陈设布局以及隔断等都需要与主题相融合。
室内设计中要考虑到阴与阳,虚与实,曲与直等变化,设计中考虑到藏风纳气的需要,曲则有情的设计思维,充分的运用传统风水学的选址与布局原则,选择并设计最佳的室内空间环境。
3.2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空间中应用可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引用,当室内空间确定了文化主题之后就可以根据文化意境进行直接引用和间接创新引用。一些传统的室内构件(如门、窗、隔扇、罩等)和家具以及装饰(如字画、工艺品、纹样等)可以直接应用在室内空间之中,起到隔断、装饰、连通、引导等效果,同时这些元素也可以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进行去繁就简、元素重构、提取重组等方案,从而进行间接引用。但是在引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我们不可忽略整体空间文化精神的主题,也不要过度的引用各种元素及装饰符号。设计与运用要与主题相辅相成,不要打破原有的文化意境。
3.3室内设计中传统园林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传统园林文化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化意境,无论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还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或是“天人合一,融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思想。园林文化所展示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同时它的文化意境也与现代生态化设计,绿色设计理念相融合。在室内空间中与建筑装饰以及陈设布局相互环绕映衬,巧于因借。室内空间布局与室外环境想融为一体,体现出人工美与自然美,设计与文化的有机和谐,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室内设计中取之不尽的设计源泉,例如贝聿铭先后设计的两所建筑及室内设计: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一个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包括西方设计)共同结合的产物,它走的是一条民族化设计之路,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另一个是手笔之作,继承发展了香山饭店的设计思路,将传统元素进行演变并结合地域特征,既彰显出时代的文化特征又展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表1是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应用分析。
表1设计中传统文化精神的应用分析
香山饭店 苏州博物馆
文化思维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地域特点
建筑特征 黑白灰水墨意境,诗情画意,建筑空间园林化,色彩统一静态美,四合院建筑特点, 黑白灰水墨意境,几何造型,打破大屋顶结构,色彩统一动态美,徽派马头墙,苏州建筑地域特点
园林文化 融情于景,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四季厅设计,月亮门 园林式景观,以墙为纸,以石入画,八角凉亭,创意山水
几何造型 天圆地方,黑白灰搭配,漏窗取景 天圆地方,黑白灰搭配,不规则形体
。
4结语
根深才能叶茂,现代室内设计只有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与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当中,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民族性的现代设计作品,才能不断的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要不断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不断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是文化更加长远的发展,才能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1982,(01)
[2]冯天喻,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03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常大伟.合借透境及其它―小议香山饭店的室内设计.建筑学报,1994,(03)
[4] 张轶.传统元素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5]万书元.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艺苑,2008-9-13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图书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50-02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将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以及馆员的人生价值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价值极为珍贵。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涵、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势,哺育了中华民族无数的优秀儿女,也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与古希腊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希伯莱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重视人与神的关系不同,在中国历史上,宗教神学的东西从未占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尊;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本。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自孔子起就有超越宗教,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基本文化传统。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星辰以授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吉凶之祥又何取焉……从此而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问题,中国哲学,无论儒、道、佛,本质上都是一种人生哲学。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无一例外地被儒家的人文精神所同化。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有实体的,且在天地间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一般儒家都主张“保生命”,同时又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
(二)道德至上
孔子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其价值观的第一原理是“义以为上”,即是说道德乃是最高的价值。“仁”是孔子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仁”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爱人。他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在“仁爱”的行动上,儒家提出了具体的层次要求,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为“仁爱”之心在实际行动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奉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体现了道德最本质的含义,即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在道德实践上,孔子提倡“杀身成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把仁看成是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在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一种激励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文化内驱力。孟子明确提出人有“天爵良贵”即天赋而内在的道德意识,它既是人性的本来,是后天德性冶锻理想人格之所以可能的根本依据,也是人生最高的价值维系。儒家主张以为人、为群、为公、为义、为理作出发点去理解人生价值和道德践履,反对为我、为己、为私、为利、为欲为根基的价值观。
(三)自强不息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运行,永无止境,君子要效法天,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象传》云:“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系辞传》又论健云:“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这是说,天之至健在于能知险而克服之,以达到恒易。儒家重视“不息”,《中庸》云:“故至城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孔子又提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态度。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虽屡屡碰壁,仍“知其不可而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子说:“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从来都没有被艰难险阻所吓倒,反而越是艰险越向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四)和而不同
“和”是一个有着丰富、深刻内涵的范畴。中国思想史上对“和”作了界定:“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万事万物都有着内部固有的和谐,整个世界是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和”是事物生成的原因,也是万物兴旺发达、社会吉祥幸福的原因。“和”是一种状态、一种理想,而与“贵和”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尚中”,“持中”是达到“和”的手段和途径。儒家极重和谐,以“中和”、“中庸”为最高价值。《中庸》中首提“时中”,亦即经常地保持动态中的平衡的意思,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过犹不及”、“允执其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凡事要在矛盾对立面之间保持必要的谐和,既不简单混同又不固执一端,而且这还被提到了区分君子小人的人格作派或道德水平的标准的高度。“贵和持中”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明显的体现。
(五)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从源头上,就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强调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性。《周易大传》在本体论上主张“太极阴阳论”,认为太极是天地的根源,天地是万物的根源。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所以知性便能知天。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四字成语,在所著《正蒙・西铭》中以形象语言宣示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观认为人和天地组成了一个统一体,他们应该加以协调,而不能互相取代,人的生活必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儒家强调用天道(天理)与内在性命(人性)二者的统一来规范人生;道家的人生追求不是去认识和改造自然,而是体悟天地与我同在、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则更为直接,用“明心见性”的口号直指人心,旨在通过精神世界的和谐达到个体生命内在的超越。这种天人合一观有利于人的道德意志和主体人格的自觉、有利于审美生活情趣的形成和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二、借鉴传统文化精神建设现代图书馆
(一)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平等对待读者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博爱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博爱。博爱即无论亲疏、贵贱、远近,信仰不同,都是平等对待。在图书馆工作中,馆员应平等地对待读者。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年轻的读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年老的读者,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那样尊敬他们。对图书馆来说,服务是根本,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所在,而服务必须要有科学和实证的认知态度和民主平等的意识。如果没有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意识,服务就会没有生命力,就会失去读者。只有把读者满意原则作为首要内容,把为读者服务放在首位,平等对待读者,才能保持稳定的读者群,这是需要图书馆人共同的、长期的和艰苦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提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三适当”和三最原则,即“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提供适当的图书;为最大多数读者,以最低的花费,提供最好的读物。因此,图书馆应尽可能扩大服务范围,让全社会的人得到知识的浇灌,让更多的人从学习中得到快乐,达到身心和谐,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二)树立道德至上思想,爱岗敬业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知识性和服务性的工作,高尚而清平、伟大而平凡,这就需要每一位馆员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对读者工作的责任感,不断培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履行好自身职责。馆员对待人生要有积极的态度、进取的精神、开阔的胸襟、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对待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对待人和事要有理智的情感、理性的观察和思考。在工作中,图书馆馆员要恭敬地对待领导,对待同志,对待读者,做到有礼、有节、有敬。用微笑服务于人,拉近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诚信对待别人,不巧言令色。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以仁人之心,认知读者,接纳读者,服务读者,维护图书馆的和谐。
(三)树立自强不息思想,不断开拓创新
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宣传,号召人们打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旧观念,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开拓进取,变革创新,积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图馆的资源构成也由原来的纸质资源为主转变为纸质资源与网络资源共存的形式。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图书馆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网络资源的便捷性、时效性等优点也使其日渐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如果图书馆员仅停留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上,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一个图书馆员,都应当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进取,找出差距,找准前进的方向,有所作为。通过在实践中锻炼、教育与培训、交流与合作等途径,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等。
(四)树立和而不同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和谐的关系。图书馆是一个各项工作紧密联系,馆员之间因工作交往、沟通较频繁的组织。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将有利于整个图书馆的协调和发展,为馆员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因此,领导者应严于律己,以德治馆。对待下级态度谦和,宽以待人,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赢得大家的爱戴。在图书馆内部,由于成员的年龄、经历、学历、性格、性别、能力、分工利益等的不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馆员把心思都放在对付和防备人上,那就不会有很好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紧张的人际关系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内聚力和发展。因此,“人和”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馆员之间必须融洽、和睦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有效率地进行工作。
(五)树立天人合一思想,美化工作环境
图书馆是大学生除了教室以外出入最多的场所,一所大学之中,图书馆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曾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美国学者哈特说过:“大学不可能伟大,除非这所大学有一个伟大的图书馆。”现代高校图书馆往往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比别具特色,因为建筑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凝固的形式传承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外在建筑文化,而且内部设计与环境布置也具有环境熏陶和育人的优势。只有爱自然、爱万物,才会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图书馆员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图书馆建设贡作出自己的贡献。要美化自己的工作环境,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使读者入馆犹如入家之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白瑞明.论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积极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2.邵畅.试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情报资料工作,2005(4)
3.刘北芦.浅论高校图书馆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4.董秀菊.传统文化与图书馆阅读指导[J].图书馆学刊,2009(8)
5.郭科文.论图书馆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融合[J].图书馆,2011(1)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性
1 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是指当下时代的本性,是一种精神性的理念,现代性与现代化不同,现代化所注重的只是现代之所以成为现代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现代化是时代的现代性的一种具体表现,现代性是推动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按照杨春时先生的说法,现代性具有三个层面,即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反思超越层面。某一时代的现代性首先表现为对前一时代思想禁锢的感性冲破,即一种被解放的感望;其次感望被理性所肯定和规范,现代性也就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由于理性具有制约感性的作用,一般说来理性精神就是现代性的主体;无论哪一时代都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也在通过哲学、艺术等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并追求终级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就有了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特点
现代性是一种历史的趋向,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具有圣化倾向,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孟子被赋予“亚圣”尊称,和欧洲神学宗教严密的规章制度统领社会不同的是,中国是儒教即圣人之说统摄了数千年来传统社会的感性和理性。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道德理想主义为终极目标价值的“内在超越”,讲求“天人合一”、“体用不二”。如果说西方现代性是“脱神入俗”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则是“脱圣入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也分为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但又具有和欧洲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现代性也是强调个性解放的,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进程中,虽然起始于救国图存的运动中,一开始就表现出集体性和民族感,并没有西方感性现代性的强烈的个人主义的倾向,但也有时期个性解放的呼声,虽然人数很少但毕竟是数千年来思想禁锢的突破;在理性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为引进科学和民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理性现代性的引进,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几乎跨越了感性层面而直接进入到理性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阶段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种道德体系,在引进现代性的同时,是否抹杀了其本身的道德功能性?打倒了孔子的权威,消除了传统文化的圣环,但是否也取消了中国文化的超越功能?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对西方宗教、哲学、审美等形而上层面的忽略是否导致了传统文化现代性的片面性?如此种种,我们的文化在现代性的进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在自身的反思中不断的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3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理论灌输、实践强化、考核评估、心理辅导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方向性引导,这些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的心理及实际后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作用日益弱化。因此在新时期的新情况下,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特点对弥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上述片面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3.1 传统文化“脱圣入俗”,力图率先在高校中普及传统文化教育。如前文所述,如果把欧洲文化的现代性说是“脱神入俗”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就表现为“脱圣入俗”。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性色彩浓厚,甚至几千年来儒学更成为主导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自近代以来,尤其是之后,儒学的地位逐步下降,改革开放之后,大量西方思想的引入更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圣化色彩淡化。传统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之学,而逐渐表现为更加平民化普及化的凡人之学。
大学是时代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更被称为时代的骄子。作为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该紧随时代的最强音,在高校中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高校一般都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大多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文化氛围,学生并不能真正的亲身实感的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感染,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教化,强调修身养性的人格修养。在这方面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尤其突出。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整个社会舆论的导向和各方面的努力。
3.2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个性引导,培养其创新能力。所谓现代性,就是相对于前一时代而言的新的时代特征,前文所述现代性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感性层面,感性层面的重要特征就是宣扬个性的爆发对传统的突破作用,只有突破才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生政治立场的引导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一般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这两点是不能互相脾益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试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若以牺牲个性为前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个性的宣扬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前提,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人不可能在创新意识上有所建树。传统文化现代性的感性层面就是对圣学的平民化突破,在高校中普及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提倡传统文化自身的突破精神,以此为依托,激发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更加明显。
3.3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其他教育方式相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理性层面表现是从西方引进“科学”、“民主”思想,体现出一种包容性之后的进步。在高校中,把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融合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传统文化中有思想政治教育、普通教学中有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中有思想政治教育;反之思想政治教育中又包含着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教育和生活常识等,在整个学校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大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刻板的相对独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共创校园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3.4 不断利用传统文化开拓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途径。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反思超越阶段就是对已有经验进行总结,不断提高超越的过程,这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很大启发的。作为高校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开拓上,也应凸显新的特色。除了对已有资源和活动的整合利用外,还应努力开拓传统文化除“经典”外的优秀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力求把丰富的兴趣活动搞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以亮点带动全局,以全局促进新的亮点。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时代性研究。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4
但是,“从教育角度看,我们不应该只把传统文化看成教育的部分内容或者一个领域,也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建设当代中国教育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我们不自觉地这样做了――从中国传统水文化中努力寻找教育的要义。探索的过程充满了创造的愉悦!
水之道,人之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意思是,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样。老子指出水具有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格、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这些正是人类最应效仿的德行。它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它成就了黄河、长江的浩瀚。无论身处多么显贵的高位,它都会谦卑地向下流淌。它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静无为,而又无所不为。水的品质,何尝不是人类高尚的情操?
水之道,师之道。水也是教师的形象写照!岁月如梭,在时间之流里,教师的青春芳华在岁月中悄然逝去,但他们却成就了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出色人才,奠定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脊梁。职业造就了教师的伟大,职业也造就了教师的如水品格。“水之品”正是“师之品”的写照:做有利于学生的事情而不与世争,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滋润学生而不居功自傲。
水之道,教之道。悄悄的改变,不留痕迹的改变不仅是智慧的,更是艺术的。“润物无声”包含了教师对教育艺术的追求。学海无涯,教无定法,但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的使命,是教育的追求。润泽是水对教育真谛的凝练!
水之道,校之魂。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追求,这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我们的学校精神是“柔软的心,坚强的骨,智慧的脑”。水没有形态,它是柔软的,但是在水无私的付出中我们感受到了水的博大的情怀 。心怀善意,面向世界,这是一颗纯净的心,也是一颗无私的心。汉江的师生就要怀有澄澈向善的心。水的浩渺成就了水的力量,水也是一位勇士。他一泻千里,充满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水滴石穿,充满了坚忍不拔的勇气。 水也启示我们做内心坚强,有气节,有追求,不同流合污的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启迪我们要有智慧的大脑。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为国家,为民族,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5
普世价值的内涵和实质
普世价值是已经存在的,并不具有广泛争议的公共秩序以及风俗习惯。在哲学等人文科学上,普世价值泛指那些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出于人类的良知与理性之价值观念。
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存在“普世价值”。全球化造成了世界各个国家普遍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以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所形成共同的信任、价值的认同。从的观点来看,并不笼统地否定普世价值,但是必须在具备一定的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存在,如无共同的利益,普世价值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存在。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看,不存在抽象、永久不变的普世价值。当面临全人类面临的共同的自然、环境、反恐安全等问题时,会形成具体的、暂时的普遍共识。
不存在普世价值。以唯物的、历史的方法看,具有属于全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但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的历史性继承,同时是与其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所进行的文化改造和文化创新相统一的,从根本上看,其实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劳永逸的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与中国的文化的民族性
中国传统的“普世”价值观久已有之。老子的“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不有余”。孔子观点有:“天下大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哲学命题都是认为任何事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自古至今,先贤的思想的历史传承,让我们文化的民族性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在今天,用一个“文化自信”向世界彰显着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生命力。
中国艺术文化中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性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各知识阶层发生重大观念的改变,必须树立民族精神,坚定核心价值观。全球化在改变世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全球化推动了文明的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我国由经典的社会主义向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转型。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整个进程中,世界性的联系导致世界的改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在此进程中,中国社会各知识阶层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打开国门学习,有这么一部分人,相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文化自信方面妄自菲薄,易于丧失传统“真、善、美”的标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中所倡导的民族精神亟需传承和发展,坚定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的必要保证。
艺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要求。艺术的美,就是自由,创造规则,改变规则,艺术源于人和服务于人本身,人的情感、感悟的析出,可以创造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在艺术文化领域,现代科技的手段与传统的艺术相结合,创造了不少展现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2008尊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缶发出动人心魄的声音,2008名演员击缶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古,秦就有击缶而歌,加之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向我们展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强大的民族自豪感蕴含其中。但在魍秤胂执的融合,科技工具辅助艺术的过程中,艺术价值理性所追求的人本主义精神,与工具理性也会出现失衡,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追求经济利益,作品缺乏精神主体,形式繁杂,在这样的作品中,人的能动作用降低,工具的使用占主导地位。主体和客体相倒置。艺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失衡。艺术创造被异化,艺术作品的美感降低,作品无法传承艺术作品中优秀的民族精神。所以,对于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在科技革命下,努力实现文化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融合统一的重要保证。
传统艺术文化中传承我国民族精神几点想法
利用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乐谱是承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体系,工尺谱是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现在只有部分从事音乐工作和音乐研究的人员能了解和使用工尺谱记谱法为载体的乐谱,大量的传统音乐作品不能译解和传播。目前,已开展对工尺谱的数字化过程和数字处理变换,利用数字化过程和数字处理过程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转化、识别等,从而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保护了传统剧种如利用工尺谱记谱的昆曲等剧种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结合地方特色,丰富传统艺术素材。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注重地方文化特色,是艺术作品中饮水思源的表现。就笔者所生活的城市一西安来说,文化积淀厚重,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在作品创编中可以将具有典型的西北民族特色的声音以及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声音纳入音乐创作的基本材料。如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曲目,将电子音乐创作与电子乐器的演奏结合,在不违背戏曲舞台规律和戏曲美学原则的前提下,老式新用,使当代科技成果在传统舞台上发挥更大魅力。其次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以电子乐器演奏者为音乐制作人的音乐工作站可以减免舞台道具繁重、传统乐器难以齐备等因素。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通过电子音乐方式创造出来的新声音以及电子音乐与乐器的合作,极大地丰富了音响素材,扩大了传统乐器演奏的影响力,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带入了新的认知领域,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新的音乐效果的审美需求。
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6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文化 身份认同
就我国为例,中华民族塑造出的是“华夏儿女”、 “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等民族身份与形象来定义中国子民。而日本的“大和民族”,德国二战时自封的“优等日耳曼民族”等等定义也在国际上广为人知。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提供给我们的是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文化层次、收入阶层中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背景和传承与心理认同。根据著名民族学家安德斯的解释,民族可以被看作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具体可以表现在共同的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英雄以及神话、寓言、传说,民族精神的宣扬,甚至民族图腾、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这样一个意识的存在,不仅仅给人们带来种族、人群以及国籍的归属感,更加从精神层面上起到了进一步巩固国家的团结稳定的作用。“国家认同是人最集中的整治性存在”2。共享同一民族文化身份的社会成员们也共同分享着相似的国家荣辱观,分担着相同的社会责任感,和背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感。这些源起于相同的national identity 的种种都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捆绑着这个社会团体中的所有成员。这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种族都无法磨灭的属于人类最原始也最本真的“归属感”和“意识形态”的所在。
一、全球化传播(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一个无可抗争的实事
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是web2.0时代全球化传播发展的最重要里程碑之一。全球化传播的出现不仅仅对传媒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所带来的颠覆性的改变更加进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信仰,渗透到乃至人们的饮食,喜好,口头禅,生活方式等等。以我国为例,目前中国的年轻一代们喜欢吃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听国外的音乐,追美剧英剧看好莱坞大片;随着国内外交流增多,留学生人数不等突破新高,甚至许多人选择工作或定居海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兴的传媒手段让人们可以打破曾经传统媒体的“时间”、“地点”、“空间”的传播局限,从而获取到国外甚至地球另一端的许多新闻消息以及娱乐节目等;许多人开始使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以及美国的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地球村”的局势首先在互联网的阵地上发动总攻,并且毫无悬念的打了一场异常漂亮的胜仗。换言之,全球化文化传播风靡的同时,与之俱来的带来民族文化身份的破碎化、认同的危机化,都无疑给民族团结与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与挑战。
二、全球化与民族身份之战
传播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或者时代背景下,identity是人们不能缺失的人类属性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需要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世界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也是一个全球化(globalization)以一种无法阻挡的高速节奏飞快发展的时代。乃至于对我们居住的星球,我们也亲切的称呼他为“地球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感(identity)教会我们区分人群,种族,肤色,国籍,甚至扩大到知识,文化,习俗,信仰,饮食以及民族精神等等领域3。它建立于共同一个种族共享的民族历史记忆和基因的传承,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准确的分辨出“我们”与“他们(别人,others)”的区别。而全球化以及全球化的传播,貌似有着与之相悖的走向和发展。全球化概念的提出,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全球化进程的体现可以说渗透进了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地球村”的全球化传播时代中,全球化传播的‘无边界’以及“时空浓缩”的特质究竟会否导致国家或民族文化身份以及认同感的模糊甚至消失,或者他们二者的关系是唇齿相依并且共存共荣,以及我们将如何更进一步的塑造和强调国家的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感,都将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重大的研究与讨论的课题,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Dieckhoff A & Gutierrez N, (2001), Modern Roots: Studies of Natinal Identity, P278.
[2]刘莉,《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建构》,《思想战线》(昆明)2011年6期,第23,24页
[3]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