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毕业设计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毕业设计目标范文1
关键词:企业;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向企业提供能够从事实际财务工作的合格毕业生。而毕业设计作为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培养学生适应企业财务岗位需求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面向企业的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对提高高职毕业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遇见的投资方向、筹资问题、应收账款控制、利润分配、以及存货管理等相关财会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是目前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主要方向。
1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的概述
1.1基本性质
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我国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或实习期间获得的职业技能进行综合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文件和高校教学评估过程中,都对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由于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目标就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建构,所以毕业设计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就愈加突出。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高职财会专业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毕业设计应有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没有得到凸显,毕业设计更多的走向普通高校的学术性论文写作的方向。具体来说目前高职财会专业的毕业设计遵循的是“论文指导教师命题学生进行选题指导教师下发任务书学生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书进行论文答辩”这一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将毕业设计以论文写作的形式完成,没有注重通过毕业设计提升学生的初步职业能力,形式化倾向比较明显。
2面向企业视角下的高职财会专业职业能力和毕业设计分析
2.1职业能力的构成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和非专业能力两个部分,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所在。专业能力指的是在职业活动中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专业能力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是“显性”职业能力。而非专业能力指的是能够普遍适应所有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之外的的职业能力,它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专业能力相比,非专业能力是一种“隐性”职业能力,强调的是潜在可能性和可持续性。从我国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的特点来看,非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三个方面。而从高职会计专业角度出发,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专业能力。即是学生要胜任会计工作岗位各项技术要求应该具备的侧重于实践的各种能力。其次,职业认知能力。即是对会计行业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以及其意义的理解、掌握和认知。最后,团队协作能力。这一能力指的是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中正确处理工作与个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能力。
2.2毕业设计模式的构建原则
面向企业的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质上就是要求在毕业设计中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职业环境或模拟职业环境,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在主要知识、技能、态度、以及能力等方面按照职业要求进行内化,进而提高初步获得的职业能力。具体来说设计模式应该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的模式来开展。因此,要实现财会专业毕业设计的这一目标,应该按照如下原则构建高职财会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首先,目标具有针对性。以高职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以真实的会计应用环境为根本开展毕业设计。其次,方案具有可行性。目前,许多高职财会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与毕业实习完全脱离的,二者似乎是两个毫无联系的过程。如果将毕业设计贯穿到实习过程中,让学生边实习边进行设计,以设计题目为中心目标开展实习,这样既能明确毕业实习目标,提高实习效率,同时也使得毕业设计与具体的职业环境紧密结合。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毕业设计方案在目前高职财会专业教学中还是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再次,过程具有可控性。高职财会专业的毕业设计除了需要有有效的组织外,实施过程的可靠性也是保证预期效果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如果失去对过程的有效控制,整个设计既有可能会流于形式而失去其原本的意义。由于财会工作具有财务处理相关性、业务内容相似性、规范要求一致性等特点,所以对高职财会毕业设计进行过程有效控制显得十分必要。最后,设计成果具有可评价性。通过“凭证———账簿———报表”与汇报答辩的形式,在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结果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穿行的过程进行评价考核。这种将结果和过程同时纳入考核评价的方法,能够实现对学生技能掌握程度、操作规范程度、工作熟练程度、以及灵活应变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掌握等方面的的提升情况的把握。
3面向企业的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具体实践
面向企业的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是一种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毕业设计模式,在该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企业参与到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即是说在毕业设计教学中实施深度的校企合作。具体来说,这一毕业设计模式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毕业设计的流程。明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各自职责。企业的指导人员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指导管理;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中期检查;在毕业答辩前两周学生返回学校整理毕业设计相关的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报表分析,同时带回实习报告等相关实习资料。第二阶段,校企共同合作共同选取设计素材。素材选取一定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把关,使得设计素材能够充分结合专业和企业岗位的需求,素材内容能够反映财会专业的知识体系,并且含有丰富的任务量和相应的深度。第三阶段,学生选题。指导教师讲学生按照3—5人一组进行毕业设计小组分组,让每个小组从给定的素材中选取一部份,然后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对人物进行细分,每个人承担不同的职业角色和责任。第四阶段,校企双方共同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要明确每个小组及其成员的具体任务、要求以及人物完成时间。个人则根据任务分工或者是根据任务收集的各种凭证、报表、以及编制报表或分析报表,对单个岗位技能进行熟悉或掌握岗位群之间的联系。小组最后以:“凭证———账簿———报表”的形式和毕业答辩的形式最终完成毕业设计。第五阶段,校企双方共同考核。这一阶段是高职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的收官站。校企双方对学生实习期间岗位工作的规范程度、学生毕业设计中知识体系运用和把握的熟练程度进行考核,并共同举行毕业设计答辩和综合评价,进而评选出其中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和岗位实习能手,以双向选择的方式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
4结语
面向企业的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质上是高职办学校企合作的深化和拓展,是高职办学目标在具体教学环节深入贯彻的具体表现。实施面向企业的高职财会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让学生在实战环境中受到规范化企业运作的教育,熟悉未来职场工作的性质和具体要求,有效整合和提升平时学习中获得的零碎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从事财会工作的职业能力。在现阶段高职财会专业的教学中,校企合作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崇和实践,这为财会专业面向企业的毕业设计改革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将学生毕业时的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企业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中内化知识学习,将其转变为处理实际工作问题的职业能力,并通过毕业设计将学习所得的初步职业能力进行综合提升,转化为毕业后适应新的岗位工作的专业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非专业职业技能。
作者:何俐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沈群.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
[2]郑红霞,汪琦,赵巍,西凤茹.工程与管理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8(02).
[3]尹燕,王传云.多学科交叉综合型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探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
[4]张颖,丛蕊,戴光,李伟.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J].石油教育,2003(02).
毕业设计目标范文2
关键词:毕业设计;立题;过程管理;质量;措施
毕业设计是实现机械类专业培养日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的教学过程。因此,指导教师在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中,应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资料查阅、工具使用、文献撰写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指导过程,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目的。
一、科学立题,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毕业设计立题是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首要环节,科学立题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1.立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是毕业设计立题的主要依据。立题要紧密结合专业方向和专业培养目标,重点突出专业特色。课题的研究内容应体现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较充分、全面、系统的训练。
2.立题应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毕业设计立题要与地方的经济、科技、生产发展相结合,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应具有工程实践性,应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把理论与生产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工程实践能力。
3.题目的深度、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度。毕业设计题目在研究内容上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在深度、难度和工作量上要体现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的过程。题目的范围、深度、难度及知识点覆盖面应与本专业的主要课程相匹配。我们目前的立题模式主要是指导教师立题,题目的深度、难度和工作量的把握就取决于指导教师。因此,指导教师在立题时,应对题目的研究内容、设计的全部工作有充分的准备,避免难度较大、工作量过大,确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同时,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扩展的空间。
4.立题应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指导教师在立题时,应考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选用科研课题、企业实际课题或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或生产实际问题的研究、设计,充分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钻研热情,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立题可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目前的就业模式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已确定了工作单位,因此,立题时应尽量考虑与学生工作性质相关的设计题目或指定学生选择与工作性质相关的设计题目,使学生能尽快熟悉工作性质,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和从事实际工作的适应过程。
6.鼓励学生自主立题。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的最好锻炼机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今后的工作要求或兴趣,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立题。立题依据可以来源于工作实习单位、生产实习企业等。这种立题模式即可解决学生毕业设计与用人单位实习要求的冲突问题,又可将毕业设计与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相联系,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
二、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机械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包括:调研、方案研究与确定、结构分析与设计、零件设计与计算、图纸绘制与设计说明书撰写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紧紧相扣,相互影响,因此,把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全过程,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1.重视调研,指导开题。调研和开题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通过毕业设计调研或实习,使学生了解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工程背景。通过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分析、生产企业的实际调研及设计资料的查询等,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内容、要求及工作,对课题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找出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具体的设计思路,尽量做到对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根据毕业设计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情况,合理安排设计进度计划,完成毕业设计开题。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毕业设计能否高水平、高质量完成,是否有创新,关键在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毕业设计刚开始时,许多学生是盲目的,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去做、做什么,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非常重要,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门,如专题讲座、资料查阅、集体讨论等,也可按设计内容分阶段以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要根据毕业设计研究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应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毕业设计的主体和核心,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和思考,对设计中出现的共同性、关键性和难点问题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严格过程管理,确保设计质量。指导教师应按照毕业设计有关要求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情况,掌握设计进度、控制设计质量,认真审阅学生的设计方案,严格检查学生的每一张图纸,既要对学生的设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及时指出方案和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修改意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提问情况、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情况、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等做详细记录。对每个学生的设计工作、设计能力做到“了如指掌”,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提供较全面的依据。指导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认真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指导方法。要定期到设计室进行指导、答疑、交流,对毕业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提出解决方案或途径,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每个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指导方式与研究深度应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基础扎实、主动性强、自学能力强、独立能力强、善于思考的学生,在指导中要引导他们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鼓励他们深入钻研、积极创新。并且对他们可提高毕业设计的深度、加大毕业设计的难度和工作量,使他们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而对基础差、主动性差和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应采用重点辅导的方式,注重他们基础知识的应用与工程设计方法的训练与培养,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毕业设计目标范文3
关键词: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团队协作 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35-02
The Whole Process of Graduation Design Pattern Based On the Team Cooperation Study for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Xuesong Chen Jinping
(College of Pipeline and Civil Engineering,China Univevsity of Petroleum,Shandong Qingdao 266580,China)
Abstract: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is a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link, is a rehearsal stage in the field of graduates into practical engineering,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based on team collaboration to build and practice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graduation design patterns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mote mor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graduation desig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ivil engineering;Graduation design;Team collaboration;Whole process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和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地就是对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在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作为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地位举足轻重。
研究针对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基于团队协作的全过程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践,为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和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思路和借鉴。
1 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十年来的教学体会和总结,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并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和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从规划选题、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到结题考核都存在许多问题。
1.1 选题单一
选题以工程设计类为主,结构形式以框架和砌体结构为主,设计题目和结构形式多年不变,由指导教师确定方案,设计空间受到任务书制约,不利于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大多高校的毕业设计,仍采用单个学生独立完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工作的教学模式,每位学生题目虽然各异,但毕业设计实施流程和内容无异,浅层不利是抄袭现象频发,深层来看不利于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难以达到毕业设计教学目标。
1.3 教师指导能力不足
毕业设计环节的生师比过高,指导设计的专业教师严重不足;青年教师缺乏工程设计和实践的经验,指导水平有待提高;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教师用于指导的时间较少等,这些都是导致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的因素。
1.4 学生积极性不高
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主观上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客观上迫于就业和考研复习的压力,无暇将很多时间用于毕业设计。
2 基于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模式
2.1 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模式
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模式是根据毕业设计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从工程实际和科研实际出发,由多名教师合作组建的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团队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的显著特点,就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整个设计工作过程中都需要相互协作、相互协调。团队合作是毕业设计的基础,至关重要。因此,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分工和协作,互相帮助完成设计。
基于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每位同学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十分明确,对合作者的工作内容通过讨论增进了理解,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补充、启发,这种研讨的学习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将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2 全过程各专业整合
在一系列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最后,开始的毕业设计课程,目标就是把相对零碎的知识整合为统一的整体。作为结束大学四年学业的最后一门课程,该课应该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过程,不局限于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对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跨专业的拓展整合。团队合作为专业整合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专业整合得以实现并最终达到重构学生的知识结构的目标。
就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而言,形成建筑学专业、建筑工程专业、建筑工程其他相关专业的协作,使各专业的学生的知识进行互补,在设计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互相协作,能提高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水平。
3 基于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构建与实施
3.1 构建指导教师团队,保障全过程设计
合理构建指导教师团队,是基于团队协作毕业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每个团队总指导教师由资深教授担任,每位学生也有各自指导老师。例如,科研题目一般以科研课题项目组为指导团队,由项目负责人或科研素质高的教授担任组长,各分支课题由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承担,也可邀请科研方向相关或相近的其他专业教师共同组建指导团队;设计题目则由专业教师协调组成几个平行团队,由工程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或专家带队,带领中级职称以上教师,邀请校外企业或设计院工程师和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组建指导教师队伍。
根据我校土建专业现状,我们于2013年开始构建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导团队。每个团队由7至8名学生,指导教师分别来自于建筑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建筑环境、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单体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等工作,内容涵盖了建筑结构的全过程设计。毕业设计过程中,在总指导教师的协调下,另外5至6名指导教师各承担相关专业指导,学生根据团队毕业设计任务指导书的要求,在指导教师设置的各层次的交流平台上沟通、交流、协作,在专业规范的框架下,不仅系统化并巩固了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全面并直观地了解了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厚基础,宽口径”得以保证。
3.2 根据实际项目和工程确定课题
基于团队协作的毕业设计根据实际项目实施教学,项目来源有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中的实际课题,有相关学科教师的在研项目或基金资助研究项目,具有紧密结合实际、贴近前沿的特点。通过实际工程的历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巩固专业思想,接触到专业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术追求和专业自信心。以实际工程选题的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团队成员中不仅包括本专业教师,还邀请来自企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共同指导,使得学生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渠道,更多的交流和讨论,优秀的设计和实践成果有机会应用于实际工程。根据实际工程选题的毕业设计成为了真实工程的演练,甚至实际工程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系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及校外教学基地的工程项目,科学选题,保证课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任务分配明确,研究内容联系紧密,适合团队协作配合与完成。
3.3 合理组建学生团队
毕业设计团队需根据工程项目设计要求组建,每个团队不少于5位学生,团队的组建应权衡专业构成、学生志愿、学生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而确定。首先,专业组成应包括本专业的学生,也可包括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其次,毕业设计之前的筹备阶段,应征集学生意向,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平时成绩,尤其是课程设计成绩,合理划分团队。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选拔专业能力较强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团队负责人或联络人,有助于发挥能力较强学生的带头作用。布置任务时应尽量做到任务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学习过程中,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参加讨论、汇报,各负其责,有助于促进组内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办公楼设计可分为3~4个方案,每个方案要有不同的侧重要求,建筑方案阶段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书进行方案设计,定时进行讨论,分析和比较方案的优缺点,互通有无,改变以往每位学生埋头只关注某一种设计方案的状况,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掌握各种方案的设计要求和要点。
3.4 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管理人性化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此时学生面临考研面试、求职的紧张阶段,部分学生还应单位要求到现场实习,很难保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往往出现不能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而在临近答辩再集中突击的情况,设计成果东拼西凑,质量较差,年复一年,毕业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足,并严重影响本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对毕业设计课程的正确认识。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毕业设计实施的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和人性化的过程管理结合。
所谓标准化质量管理,即根据照任务书要求,毕业设计过程划分为4~5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末都进行学生汇报,教师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打分,得分计入毕业设计课程总分。过程管理采用柔性的管理方式,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阶段工作目标,并按时参加汇报和讨论,不限定学生出勤率和工作时间。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确保了毕业设计质量,弹性的管理更具人性化,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规划空间,更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
4 效果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我们根据土建类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从科研和实际工程出发,实施的基于团队协作的全过程毕业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1 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完整地体验了工程设计各个阶段,整合了原有的零散知识,形成了较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增强,综合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团队协作的精神和重要性也在学生的意识中生根发芽,学生学会了沟通,进而提升了创新能力。
4.2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需求与进步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感,激励着教师努力钻研业务、紧跟科技前沿,不断学习。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专业水平,培育科研课题立项。
4.3 展望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鼓励部分中、低年级学生参与到毕业设计团队中来,尽早接触和体验工程实践,承担实验工作或基础性的科研工作。
(2)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除了毕业设计以外,还有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各类课程设计等,很多课程都可开展基于团队协作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5 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教育占了近40%,规模已相当可观,但工程技术人员结构性紧缺问题却仍非常突出,根本原因是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存在脱节,高等工程教育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对毕业设计等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加强毕业设计的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是当前本科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构建并实践了基于团队协作的全过程毕业设计模式,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一个全过程的实际工程设计工作,或参与一个相对完整的科研课题活动,为即将开始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蒋永生,邱洪兴,曹双寅.土木工程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2002(5):1-4.
毕业设计目标范文4
【关键词】高等院校 毕业设计 模式 对策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这种模式下,改变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在高校中的统治地位。校企联合使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活动成为可能,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是高校教学的必然趋势。从而毕业设计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本文就高校教学中毕业设计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教学、生产、科研”三维一体的毕业设计新思维。
一、高校毕业设计的现状概述
传统毕业设计首先在内容上更加偏重于理论的阐述和文献观点的援引,大多看起来更象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罗列和陈述,而缺乏创新性观点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很多的毕业设计论点缺乏实践论据,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往往为学生和学校所忽略或者忽视。其次在指导方法上,侧重于,对已有知识体系的巩固和复习。学生利用现代工具,对学科领域的前沿进行探索的培养缺失,独立研究的思维和习惯没有得到锻炼。再次,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理论性单一性的课题占有极大的份额,综合研究和知识交互运用的课题极少,同专业雷同课题多缺乏选题多样性。第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墨守成规,且因承担许多其他工作分身乏术,精力不足,指导力度不够。另外还有撰写质量及毕业设计管理问题等。
二、“教学、生产、科研”三维一体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必要性
教学、生产、科研三维一体的毕业设计新理念,是在新形势下对毕业设计推出的新要求,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校科研延伸和职能扩展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21世纪是技术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技术在几十年中几乎完成了过去几千年都完成不了进化历程。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前进,在飞速前进的技术面前,往往是亦步亦趋,勉力跟从。在这个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更加的短暂,专业间的综合高度集成、边缘学科又不断兴起,新技术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传统的高校教育面临着强大挑战。高等院校在高校教学目标上必须适时进行转变,人才价值取向必须及时更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高等学校科研延伸和职能扩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社会,高等学校的职能发生了很的转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不再是神秘莫测的科学殿堂,高校学生也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孤傲才子。形势的转变,促成了高校职能的转变。随着高等院校为社会服务功能的日益彰显,大学、企业、科研三者之间的结合更加的紧密了。过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传统职能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高校适时转变为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双重目标的职能体。在这种职能的影响下,毕业生的论文模式必须向生产、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模式转移。
(三)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
我国当前发展基调以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着眼点和侧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科技创新必须以企业为载体,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当依托于企业生产环境,发挥创新思维,以技术来促生产。高校学生必须成为现在和将来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和技术储备基础。科技的创新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真理的出现。可以说,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这种客观要求,决定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论文设计必须以“生产、教学、科研”三维一体的模式进行。
三、毕业设计三维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三维新模式下,毕业设计的格局与实施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从论文目标选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毕业设计答辩程序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论文课题的选择
毕业设计中,设计题目的选择决定了整个设计的理论高度和实践契合度,题目一旦选定,可以说基本确定了毕业生创新思维和理论观点的走向。恰当的课题目标,往往能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以保障,完成设计的过程变得流畅平顺。合适的课题目标会让指导老师和毕业生本人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势发挥。新模式下,选题的原则应该涵盖以下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的论点要有实践性的论据相互佐证;课题目标应该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科研方向相切合;课题目标应该与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课题目标应该与当前科技发展水平想接近;注重实际意义和经济效益。
(二)教师指导模式
毕业设计中,指导老师应该相应转变指导思路,避免灌输式的说教,和强制性的机械记忆。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授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的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独特思考,独自钻研的好习惯,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推波助澜,奠定未来学生科研的良好基础。
(三)规范答辩流程,改革考核制度
毕业设计的答辩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对毕业生设计答辩必须建立客观的有弹性的答辩制度。毕业设计因为具有创新性和与实践想结合的新特点,对答辩人员组成要兼顾科研专家和企业专家恰当搭配。答辩考核,应该制定严格、规范的评定标准,答辩成绩评定要以平时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相结合来进行裁定。毕业设计的评价模式应该具有多样性,根据毕业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进行客观评定。
四、结束语
现代人才的培养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毕业设计的质量标准,在新形势下,构建“生产、教学、科研”三维一体的毕业设计模式,对当下高校的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毕业设计目标范文5
现今,高职高专的毕业设计沿用了传统的“习惯性模式”即:先命题、再设计、再创作 、再论文、最后答辩或作品展示这样的流程。此种毕业设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所以,对毕业设计进行选题进行多元化设计方案及考核方法改革和完善,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十分重要。毕业设计的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只要认真对待,反复调研,不断探索,才能使毕业生质量和高职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才能取得教学改革带来的成果。
高职毕业生毕业设计现状
1.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近两年各个产业处在转型期,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工作难找,使得很多毕业生在毕业设计期间都在忙于做简历、面试、找工作等等。所以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分散了学生专注进行毕业设计的精力。所以最终导致了毕业设计作品质量不高,大多最后都是应付了事。严重的影响了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
2.传统的毕业设计的选题已经明显不适合当前学生实际状况。
通常大多课题的选题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些脱离实际的毕业设计课题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高职毕业设计改革思路
1.毕业设计选题,形式应多元化,目标更明确化
学生在选题环节上,对课题掌握的信息较少,没有对课题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造成了毕业设计的过程较被动,最终设计作品的质量不高。为了使学生在毕业选题阶段充分体现出自己专业特长和兴趣,要求毕业设计选题要尽量提早对学生公开,使学生能充分思考并综合各自兴趣特长来申报毕业设计的课题。选题一定要具有创新性且可操作性。并且要把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对接因素也考虑进选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目标要求在毕业论文理论的深度广度上要求要降低,注重学生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的检验。使学生能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能将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学会查找资料,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其次也要允许学生可以自行拟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大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关于毕业设计选题的多样化,可以有实战性质的 “企业真实项目选题”、也可以有创意设计项目选题等。“企业真实项目”这类毕业选题来自企业客户真实的实际订单,经过指导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做了更新和调整,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课题应用性较强,偏重实际应用和生产需要。学生可以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假定自己的身份是某企业的“设计人员”,而把指导教师视为本单位的“领导”,自己所做的设计就是自己在单位工作内容,提前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指导教师依据现场工作的经验和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创意设计类选题”比较成熟,可以尝试与企业单位联合,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聘请企业的技术师傅担任校外指导老师,将企业的设计创新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项目进行。这样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上,对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上学生会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2.毕业设计内容应因地制宜、应时而为
毕业设计内容的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好把毕业设计的任务纳入到企业生产项目中,这不仅能够表现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也充分体现毕业设计的实际应用性。
毕业设计教学如何挖掘校园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潜力,把毕业设计进行的更加有声有色,是教育与企业合作的一个关键课题。但从常规教学计划来说一般都是将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但如今毕业生在此时期无法安心设计、忙于就业找工作,思想波动较大等的实际因素的影响,纯粹把毕业设计落实在仅仅最后一个学期,就如同走个过场,毕业设计也就根本没有设计实际意义,这种现象目前在高校是普遍存在的。依据实际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把毕业设计的前奏安排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并且把毕业设计与综合实训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这样,使毕业生较早的进入角色,充分培养一专多能和锻炼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毕业设计考核要体现科学性和全面性
传统的毕业设计选题单一,老师全程跟踪,最后的考核成绩容易确定。如果选题范围拓宽了,那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提交作品形式,以及毕业设计的质量就会有差别。那如何客观的评定成绩,我觉得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首先考虑选题的难易程度,坚持以设计作品质量为标准。不仅要求学生毕业设计符合展览展演的作秀考核评比要求,二是最终将实际作品面向市场销售为目标。其次对于自行拟定题目的同学要格外进行沟通,积极指导并对好的可行的创新想法和做法给予鼓励和肯定。
毕业设计目标范文6
关键词:CDIO;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2-0009 DOI:10.16534/13-9000/g.2016.0224
一、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选择
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它不仅包括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特点是确保学生在深入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而这正与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与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相契合。为了改革当前毕业设计选题靠指定、指导毕业设计靠教学经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等问题,我所在的湖北商贸学院以CDIO理念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指导思想,采用CDIO与项目式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来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二、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根据调查发现,毕业设计选题往往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设计选题重复现象严重;设计选题陈旧;选题偏重于理论性研究;选题大而虚、针对性不强,缺乏研究价值;课题难度过小或过大,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以上问题,我院对毕业设计选题严格把关,要求每个学生的选题不能相同,并且从多方面入手拟定选题:一是以学生的课程设计项目为基础,将该选题进行扩充升级;二是以学生在企业的实习项目为选题;三是以光谷软件园为依托,积极与企业合作,采用企业工程师和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将企业工程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师的研究经验充分融合,双方合作给出既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又有研究价值的选题;四是让学生调研各类开源网站和社区,自己构思各类可行的开源软件项目选题。
三、教学指导模式
我院采用分阶段多渠道教学指导模式。根据毕业设计的教学进度,针对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内容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途径采用多种渠道,如微信、邮件、电话、当面交流等;以CDIO理念为基础,鼓励学生“从做中学”,即从毕业设计项目中学习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内容,鼓励学生多与同学、指导教师、企业工程师交流,同时采用请教指导教师、查阅文献、网络搜索、请教企业工程师等方式来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四、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模式
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管理,我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使用开放式的管理机制,允许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二是建立互动机制,提倡通过微信、邮件、电话、当面交流等方式加强师生、学生之间、师生与企业间的互动;并要求指导教师及时记录学生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信息;三是开启教学督导检查模式,严格审查开题报告、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报告、论文初稿、二稿、三稿。
五、毕业设计答辩模式
毕业设计教学必须制定出健全的答辩流程。为了客观透明地评价毕业设计质量,成立毕业设计答辩领导小组和答辩小组,通常采用学生导师初审、答辩小组会审、院领导终审的分级审核的制度。答辩评分也应尽量客观公正,一般选取5~6位有多年毕业设计指导经验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从学生的仪表仪态、论文简述的流畅性、回答问题准确性、态度是否认真自信等方面进行答辩评分。
六、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模式
CDIO理念将学生的基本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都纳入到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我院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主要采取以过程为导向的评分机制,具体做法是对于软件项目严格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控制进度,对于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所产生的文档及进度报告进行评分,对于每一次的汇报(包括微信、电话、面谈等汇报方式)中学生的表现、考勤等也纳入评分之中,并最终与论文、答辩结果等合在一起以一定比例算出学生总分。
七、结束语
CDIO是一种先进的工程教育教学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CDIO与项目式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我指导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5届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发现,以CDIO与项目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CrawleyE.etal.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M].NewYork: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007
[2]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
[3]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