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1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 历史事件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1.课程实施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德育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真正实现全面的综合。其中历史事件题材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中比重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翻看此类教材的时候,有一种出于被汹涌而来的历史所淹没,并沉浸在内心的或酸涩痛楚或激越自豪之中,却难以进行教学构想的迷茫境地。

2.师生共长的需要。

一些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没有系统地学过历史,缺乏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教学技能。对学生而言,由于历史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是相去甚远,学生光凭简单的认知,难以激发探究这些史实的愿望。

3.我们的思考。

“历史事件题材的品德内容,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根据现状,本课题研究小组及时组织了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和学校品德与社会的相关老师开展研究。我们力争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读懂这类题材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探索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历史事件”内容的学习中,提高认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研究目标

根据上述理性思考和研究意向,设定如下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及实践,厘清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教学内容体系,研制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历史事件教学策略,初步建立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体系。

2.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在历史事件学习中提高品德素养,进一步树立科学、正确的道德观念。

3.通过研究与实践,提高品德教师对历史事件有效教学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品德教学研究氛围。

三、有效教学策略

2011年版新课标在教学目标方面做了调整,把情感目标调整为第一目标,的确,品德教育,只有感动学生心灵,触动学生心弦的教育,才能真正形成真实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实现真正有效的“知情意行”的道德发展。因此,我们重点进行了历史事件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策略研究。

1.借熟悉事物引发回忆――生化情感。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主题大多数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经历,从熟悉的事物、场景入手,让所呈现的内容触及学生内心,生化感动体验,实现价值目标。如执教《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教师没有停留在书上所介绍的知识,而是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春秋淹城遗址。春秋淹城独有的三成三河形制,那独一无二的独木舟,五花八门的清瓷器,都是学生所亲眼看到过、惊叹过的,离他们的生活较近,所以,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我们的祖先真是太有智慧了!”由此可见,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熟悉的人、事、物,将更好地架起生活与课程之间的桥梁,使学生产生感动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2.借助图片、视频触发震撼――催化情感。

很多历史事物是学生不熟悉、不了解的,只在课堂中凭着一星半点的资料了解,说着一知半解的看法,这样的交流仅仅只流于表面,并不能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如果将这些事件通过视频等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就必然会达到强烈的震撼效果,对促进内心体验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师执教《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时,播放了《南京!南京!》中的一个片段,日军进城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当看到鬼子的刺刀无情地砍向手无寸铁的同胞,当看到无辜的百姓被机枪扫射,当看到小小的孩童倒在血泊中,学生的眼中充满了泪花。其实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何止一个,他们在长达8年的中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数不胜数。那段历史,让学生没齿难忘。学生必将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

3.用具体数据激发认知――深化情感。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当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不够清楚的时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往往让学生心灵震撼。

执教《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

12月15日,2000余中国军警人员被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12月15日夜,9000余中国市民和官兵被屠杀。[9人逃出]

12月16日傍晚,5000余中国士兵、难民被押往中山码头江边,用机枪射死,抛尸江边。[数人幸免]

12月17日,3000余南京电厂工人和军民被枪杀、焚烧。

12月18日,57400中国被俘军人和难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骨骸扔入江中。

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改革 思想 方法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是课程、评价、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大变革。教材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化等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本书、一个思想、一个方法一生不变的教学行为已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果以前我们提倡“以研促教”的话,现在我们则必须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与学的方方面面。

要想使研究有效首先就要加强学习。国家的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等近现代教育理论、国家及我省围绕高中课程改革所下发的各种文件等我们都应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了解课改的全貌,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就化学学科而言,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共有2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对应着我们所使用的一本教材。新高考,我省继续实行“3+文综/理综”的模式,并使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卷。虽然我省的考试模式基本敲定,但具体的考试说明还没有出台,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要加强对已经进行了新高考省份考试模式、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尽可能的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比了新旧大纲中关于考试目的与能力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高考更加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更加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二、研究了考试内容(必考部分)

研究新旧大纲中考试内容后,我们发现以下变化:

1.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只在《化学1》中对一些典型元素的典型代表物做了比较集中的介绍。没有再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指导对该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内容相应拓宽。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理论研究和方法、手段的进步,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这也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中,要多关注那些规律性的、方法性的和应用性的知识。学生记忆化学反应的多少不再是学生学科水平高低的标志。

2.如果我省的考试说明不把“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定为必考内容,大家在教学中一定要搞清该部分知识必修与选修的区别,防止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3.近两年的高考实验试题,情境的设置受“3+2”模式时高考试题的影响很大,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4.关于化学计算

新考纲虽然没有对化学计算部分单独提出要求,而是将其穿插到了内容要求的其他部分提出要求,但新考纲对化学计算的要求并没有降低。09年理综河南卷的第7、9、11、13、28、30小题共用29分考查了化学计算问题。其实选择题的第10和第12小题也都考查了学生的定量思维能力。即8个选择题中有6个与化学计算有关。加大对基本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在08年的试题中已经能够发现。新的高考我省将继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我们要重视这种变化。

三、加强新课程形势下教学内容的研究。

新的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课程标准只有一个,但教材却有多种,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个省每个学科要至少实验两种教材。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要求在叙述上十分笼统,不同的作者对其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所编写的教材特别是选修教材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优劣。我们要通过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来理解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要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点组织教学,赋予创造性使用教材更加广泛的含义。另外,版本虽多,但将来的高考试题一定只有一套,命题人一定会在充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来命题。我们也应做好这方面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学尽可能的做到对路有效。

新课程必然面临的是新高考,我们自身要放下包袱,大胆尝试,自己整合学习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所以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利用集体的智慧,将我们的新课改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3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 教学艺术 成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写到,“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为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有效教学就是我们的追求。

1 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很死板的知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一分钟记忆训练、五分钟探讨、十分钟头脑风暴等,不同的学科可以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发,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这就需要教师能善于观察学生,随机对“学生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过程。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对学生的提问要做出合理而有开放性的解释或讨论,对学生的回答也应予以肯定,如点头示意,或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表扬,或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在英语教学中,笔者经常会给学生增加语言的交流平台,运用任务驱动,实现分组教学,倡导学生用英语合作与交流,当个别小组在用中文回答时,笔者会请其他小组的成员给予帮助。

2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的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主体的角色中来,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在牛津英语中“谈论食物”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一节内容中,笔者事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样自己喜欢的食物,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课堂上,每位学生更是活跃,每位学生都争着用英语介绍他最爱吃的食物,就连最胆小的学生也能勇敢地举手发言了。

3 运用得体的教学艺术

教师应注重自身对语言、板书、教态的把握,一手漂亮的板书、一段精彩的讲解、自然亲切的教态会在无形中吸引学生的目光。幽默风趣的语言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工整合理的板书能较好地体现讲课的重难点,合理的肢体语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每位教师都可以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比如,在讲英语发音的时候,教师能运用手的形状形象生动地表达舌头在嘴里的正确位置与舌头的状态,相信这会使一些英语音标的发音在学生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4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确保学习成功率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校的积极态度。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不妨科学合理地制定好教学任务,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学习新知识后能及时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探究有关的问题。对于一些后进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做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外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除看教师能否精确传授、认真指导外,还要视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热情是否高涨来确定。而学生的课堂心理反映和行为方式折射出教师具备何种教育思想并采用何种方式来优化教学结构、驾驭课堂之舟驶向更高境界。

5巧用课时的“边角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无形中根据教学内容把讲述时间切割成一些细块,在这些细块的缝隙间也有很多可以加以利用的“边角料”。比如在教师板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马上把刚才教的英语单词背一背,也可以让学生先看一看马上要讲的内容,让学生能提前进入角色。还有在课堂上的最后几分钟人们会认为是学生思维最糟糕的时间,但如果能充分加以利用,比如来个小小的竞赛、一分钟速记等,也会产生神奇的效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4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却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必须有所改变。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都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定位,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对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显得非常重要。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毋庸置疑,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上课和带着沮丧的心情上课,两者的学习效果显然不同。而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促进。

对于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平等地位。传统的课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师讽刺挖苦学生的情况,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归根到底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因此,不管是对学习优异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在人格上都要给予他们同等的尊重,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次,为了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关心,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毕竟学生不是简单的学习的机器。学生和教师之间必然有必要的感情沟通,否则,师生关系就变为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这样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明确学习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然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目标”这一概念已经深入教师的心中,在高效课堂中,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培养,定性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一划分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定性为三维立体的目标,超越了传统教学目标只重视知识,而忽视能力与情感的弊端,而且把三维目标的实现落实在课堂中,而考察一堂课是否高效,考察三维目标的落实成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

首先,出示学习目标,在每堂课的开始,笔者都要给学生出示学习目标,这是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熟悉自己在本堂课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对于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

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对于一堂语文课程而言,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刀切,在制订学习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两种课堂的极端。总的说来,让学生在每堂课都要有具体而充实的收获,不能让学生掉队。

比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时,笔者就制订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首先要求其掌握文章的背诵,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要求其在背诵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立意。对于尖子生而言,在掌握以上学习目标之后,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应该通过对文章的反复阅读,感受时光的匆匆流逝,感受作者灵动的语言美感。通过这种有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逐渐向语文的高效课堂目标靠近,也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

三、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身份都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上是教师主体地位,而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如果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必须转变教师主体地位,必须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要做好角色的转变,这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把自己从课堂的主宰者的角色放到一个学习的指导者的角色。而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对于语文课堂,这一要求显得更加重要。语文课堂中的字词音义等这些普通的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具体地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要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随着课堂改革的进行,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是对语文课堂的一个全新的要求。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5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优化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母语教育的特点决定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二是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机会无时不有。汉语文教育要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

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实时存在的,学生身处在使用母语的社会环境及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一方面,学生进入小学学习之前,就已在生活中获得了母语(口语)。如,没有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三岁小女孩,却能运用“马上”一词交际。一天中午,午饭已经煮好,邻家小女孩却要出去玩。她妈妈叫道:“娜娜,饭都煮了,还去哪?”她立刻回答:“我马上回来。”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有时他们没有学过或不理解的书面词汇也能在口语交流中运用,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母语(口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口语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学习与实践,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母语的学习,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

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中,学生一点点学会母语,积累字词句段篇,内化为文化积淀,就像血脉在他们的血管中汩汩流淌,哪一天或许就焕发出活力与精彩。

二、阅读教学强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阅读教学中要重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写、辩、议,进行各种言语、思维、肢体、综合的游戏,当学生参与其中时,才是最主动最积极的状态。教师是环境的营造着,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种不在前台的“导而弗牵”自不容易,但相比固执的灌输与讲解,富有更为久远的意义。

如《卖木雕的少年》一课,文中出现了两个“沉甸甸”,一处是“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另一处是“少年将一个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只有拳头大小。”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联系上下文,充分体会到后一个“沉甸甸”远远超越了词语的表面意思,而是表示出中非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描述一个充满浓浓情谊的感人场面,用上“沉甸甸”这个词语。学生经历了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内化、习得的实践性过程,才能真正将母语运用自如。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结构与写法基本相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景,理解重点词句、标点符号,体会人物情感,学习表达方式。而后几段内容则由学生自读领悟,完成表格的填写。既节约了授课时间,避免重复教学,又使学生将当堂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教师重点指导“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作者将小女孩一次又一次美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交相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并辅以想象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以及好处;然后通过幻灯片播放小女孩一次又一次的幻象,直至所有幻象的破灭,引发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最后又通过拓展资料让学生找出幻象与现实,再次体会“虚实结合”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在突破“虚实结合”表达方式这一难点上,只要教师下足了功夫,加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就能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熏陶感染中获得提高,得到发展。

阅读课,老师可以做些什么?如果一个正常的小学生到了六年级还在提笔无言,为习作而犯愁,那作为语文教师真的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了。六年,12本书,300多篇文章的浸润,竟然付之东流,其因何在?前几年,在课改的理念下,我们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让学生理解、感悟、体会、把玩文章的语言文字上,这无可厚非,因为语文姓“语”。而作者如何写出精美的文章这一问题则退避三舍,不被教师所关注,别忘了语文还包含一个“文”字。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范、习惯和技能还要与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通过更广泛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久而久之,“语”、“文”不再割裂,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能得以和谐统一。

三、课外阅读拓宽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实践。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课本、试卷只是浓缩的维生素,孩子应吃五谷杂粮,学生只有多读,多选择,才能更有品味,更有眼光,小学阶段应让学生敞开读各种书籍。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机会,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学生们从家里拿来了自己心爱的书籍,供大家阅读分享。学校投入一定资金,建成了一个大型的“阳光书屋”和两个书吧。根据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老师推荐的小学生阅读书目,结合当地、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精选并购置了各类书籍,极力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创造了条件。同时,各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学生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还应定期组织课外阅读评价活动,表彰学生的读书行为,展示阅读成果——好书推荐卡、读后感分享,学生通过交流,增强了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四、现实语境丰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在语文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首先,优化校园语文环境,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校园的语文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优化校园语文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语文实践活动。如:成立校园广播站,办手抄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故事会、消息会、作文、古诗词朗诵、小记者采访、普通话比赛等。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6

这种沉默的课堂可以从课堂观察的视角来理解。所谓课堂观察视角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语文教师要从课堂观察的视角去研究隐藏在课堂教学现象背后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课堂沉默的几种现象与感受

【案例1】《军神》教学片断: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教师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无人举手。教师又说:“读读课文,使劲想想!”(一人举手)生说:“很坚强。”师说:“这不会吗?还有吗?”又提几个孩子回答,要么说得一样,要么不回答,课堂陷入尴尬和失落。

感受:学生初识课文还没有来得及和文本进行接触,怎能有所感悟?再者,教师在学生疑惑时,没有进行点拨、启发、引导,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出感受。小学生阅读较浅,怎能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课堂陷入了学生被动接受的消极沉默场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案例2】特级教师王玲湘执教《杨氏之子》。上课伊始,她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一位老先生称自己是王氏之女,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衍生出了“张氏之女”、“李氏之女”等。当学生问“夫子”是什么意思时,王老师只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学生马上悟到“夫子”是对孔平君的尊称。王老师的“引而不发”的背后是让学生冷静思考。

感受:同样是沉默,在第一种沉默中,教师的表现是无奈的、急躁的。但是王玲湘老师这节课中的沉默却是一种静思默想的状态,是一种积极沉默,让学生在沉默中思考、发散思维。

二、课堂沉默现象的根源探究

学生的回答折射出了许多产生沉默现象的原因,有外部因素,有内部因素,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

第一,外因的影响。

传统观念的影响。首先,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使得教师依然被视为课堂中的权威,学生不敢在课堂提出异议,自然的课堂交流也就架空了。其次,分数至上的观念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里的被动消极与沉默。

课堂纪律的约束。小学高年级的教师由于害怕课堂难以驾驭,就强调课堂纪律,但是扼杀课堂活跃的举动却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沉默。

问题设置不科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所教内容设置的问题太难或缺乏层次,往往使学生答不出来,这导致课堂死气沉沉。

除了这些,教师自身的气质以及课堂的调控能力、语言魅力等也能影响到学生的态度。

第二,内因的影响。

学生心理状态方面。内因在学生学习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课堂的沉默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现欲下降,怕“丢面子”,怕太积极了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他们会在课堂中选择沉默。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印象管理”。

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对以往的被动学习形式,老师们习以为常,学生们司空见惯,都没了异议。所以,学生形成了一种沉默惯性。

三、转变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与学生交朋友,应该尽力使那些沉默的学生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能大方、流利地交谈。

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地使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老师语言幽默,三言两语就能将学生的心打动,让他们跟着老师走。课堂教学设计只有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解读上,对细节的精巧处理上才能吸引学生。教师的个人魅力、独特的教学风格、上课的激情等等都是使学生积极发言的催化剂。

第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一种合作友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来说是有益的,教师应想方设法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此外,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例如微笑、点头等鼓励胆怯的同学开口述说。

第四,提问时要平衡内外向型学生的机会。教师要注意平衡课堂“外向型”和“内向型”学生答题的机会。教师还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都有问题可以回答,满足各种水平的学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