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水电工程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水电工程导论范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围岩分类;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196-03
1 引言
围岩稳定性是决定水利水电工程地下工程施工中开挖和支护施工措施的关键。在工程实践中,人们习惯于根据稳定性情况将围岩分成若干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先将拟开挖的工程进行围岩分类,然后根据所属类别确定开挖和支护的措施和施工参数。
对围岩进行稳定性分类,依据的是描述围岩状况的各种地质力学参数。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曾将地下工程围岩分类作为“六五”期间的攻关课题,最终的成果确定了围岩分类的相关因素和不同稳定性状态所对应的指标范围,详见表1。
在实际应用上述成果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该表没有反映不同因素及不同指标在决定围岩稳定性状态时的权重。显然,不同的因素间、不同的指标间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二是沿用了精确数学的思路,在表达逻辑上存在缺陷。举例说,对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而言,如果其取值为101MPa,对应的是围岩的稳定状态;如果取99MPa,则属于基本稳定状态。虽然两个取值仅差2MPa,却分属两类围岩状态,显然是不合理的。
经过研究,对于前一个问题,可以结合具体工程的地质力学条件,集中有关设计者、施工人员和专家的意见,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因素间和不同指标间的权重关系。对于后者可以利用模糊数学建立指标范围与稳定性状态的隶书度函数关系,从而更客观地表达出指标取值对应的稳定性状态。在这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按系统工程的思路进行综合评价,即可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
2 围岩稳定性状态评价因素及指标的权重分析
2.1 建立评价因素集
根据成果表,评价围岩稳定性状态的因素共有六个,用集合表示为:
U={u1,u2,u3,u4,u5,u6} (1)
其中,u1-岩石强度;u2-岩体完整性;u3-结构面状态;u4-地下水;u5-结构面方位;u6-地应力方位。
2.2 构造判断矩阵
结合工程实际地质力学条件,可征求设计者、施工人员和专家意见,对上述因素进行两两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可以构造一个判断矩阵。两因素间比较相对的重要性程度意义和对应数值具体由层次分析法规定,见表2。
4 算例
在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并建立了指标评判隶属度函数后,下面结合工程实例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某水电工程开挖隧洞引水发电,经地质勘探获取轴线方向若干区段的地勘资料。现根据勘探数据,对相应区段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判。本文取其中三组数据列于表3。
参考文献
[1]王琦.实用模糊数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
[2]冯保成.模糊数学实用集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崔政权.系统工程地质导论[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水利水电工程导论范文2
[关键字]项目管理;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控制就是指在招标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上级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使竣工结算控制在审定的计算金额之内。
一、招标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
招标准备阶段造价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要对标书进行仔细的编制、审核招标图纸、拟定出合同条款。在招标图纸发放到双方手中之前,甲方要组织专业工程师对图纸进行一次严格的审核。针对图纸中出现的问题,与设计单位人员进行会审,将问题解决,使招标图纸准确完整。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四方图纸中进行会审。总之,将问题尽量在开工前消除,以有效地防止工程发生变化和签证。
拟定合同条款这一项也是非常重要的,合同制定的是否严紧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这里牵涉到很多经济方面,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程质量要求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如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确定施工合同中各项工程的价款的条款。这些条款必须清晰、明了、有制约性,并且可操作性强。因此,在招标准备阶段应该将与合同项目有关的所有人员对合同初稿进行相关的审核,对他们提出的一些建议,进行汇总,并上报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这样既让所有参与人员对合同内容非常了解,又可以有效的控制索赔事件的发生[1-3]。
二、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
通过工程招标的准备阶段,然后确定施工单位后,即进入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在这一阶段应注重以下问题:
(1)施工项目造价控制
施工项目造价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在工程施工阶段,投资人或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本着科学性,全面性和程序性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观念和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以期项目按照要求的质量、工期、费用进行顺利的实施。在此过程中对项目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以及组织协调[4]。
(2)材料、设备采购供应价格的控制和管理
在施工阶段,一般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60-70%左右,而且现在逐渐呈上涨的步伐,因此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所选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工程造价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采购员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建材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制定材料价格的管理措施,建立一个四通八达的材料信息价格网络。在采购时除了保证材料的质量,还要尽量争取以最低价购买,由此可见,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那些采购较困难的大宗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给予重点管理,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使材料总费用降到最低水平。提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掌握市场行情,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购进材料。
(3)严把设计变更关,预防施工图预算突破概算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施工图设计出现变化,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如经常会出现工程量变化、材料代用等不可预见费用问题,有效地控制造价,必须采取相关管理措施。因此,筹建处预防施工图预算突破概算制定了相关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措施,提出对于变更费用在3%以内的,就由施工单位在风险费中承担。对于大于3%的变更费用或施工单位未包风险费的,实行限额签证的措施。其限额费用在2000元以内,超过2000元的项目工号要提请部门论证审批,超过20000元的,部门要提请处领导论证审批。对于特别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实其工程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角度方面进行衡量其利弊。对那些不可避免的变更,尽量提前实现。这样可以减少损失,如果是在施工中进行变更,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因此,要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4)加强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窝工、浪费工时的现象,对各个工种要做到及时调配,并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进场、退场的灵活调度避免台班费的无效浪费。使施工过程井然有序地进行。
三、在工程竣工审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竣工后,承包商在进行结算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按照当时签定的合同办事,防止承包商在结算过程中,虚报工程量和提高基价等以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为防止此行为的出现,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注明超过审查额度的一定限度时,审查费用将由承包商支出。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经技经人员认真严格核查,建筑工程决算报价核减不合理费用达10%以上。
综上所述,作为投资人或项目管理者,如果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使本工程项目决算总造价控制在国家批准的调整概算内,实现了“控制造价、合格工期、达标投产”的目标,可见在施工阶段,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管好用好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皇兵.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与控制方法浅论[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
[2] 黎桥.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2007,(04) .
水利水电工程导论范文3
(一)教育目标工程教育应当以培养工程师为己任。教育目标应该体现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今后能够从事的职业或岗位等内容。教育目标是对人才培养使命或教育目的的分类型、分层次的规定。6所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与工程专业教育目标的关键信息见表1。表1表明,6所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大多用“高素质”“拔尖创新”“高级专门”以及“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等词汇来修饰;但C大学的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相对具体。关于专业教育目标,6所大学主要关注知识基础和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职业和岗位类型,较少关注其他方面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知识和做事的层面。
(二)预期学习结果教育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是课程改革的“指南针”。预期学习结果是对教育目标的细化,使之达到可操作、可实施的程度。预期学习结果反映了学生在毕业时期望的和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准,它常常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技能和态度有关。6所大学课程计划中预期学习结果的关键信息见表2所示。表2表明,6所大学工程教育的预期学习结果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3个维度设置上大体一致。但不同学校设计的预期学习结果内涵也有差异。例如,A大学和E大学在知识要求中将经济管理知识单列;C大学特别强调工具性知识和社会发展及相关领域知识。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知识”要求的趋同性,说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得到了重视,但技术知识的分化、交叉与快速变化的特性没有受重视,工程科学知识没有很好地被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高校对工程的本质和工程实践的时代特性没有精准地把握。又如,关于学习结果的技能要求,C大学独树一帜,将终身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协调、合作与竞争能力纳入其中。关于态度要求,6所大学的表述非常泛化,还停留在精神、思想、素养、意识层面。可见,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需更关注21世纪工程师职业新形象和工程实践新特征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三)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教育目标和最终学习结果的桥梁。课程结构包含课程类别、内容、学分比例、选课性质等要素。由于我国大学课程模块划分没有统一标准,为规范统计口径,本研究将课程类别分为以下7类:(1)通识通选课程,包括政治、军事理论课,外语、体育和计算机工具类课程以及学校单独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2)自然科学课程,指数学、物理、化学类课程;(3)学科技术基础课程,指大类学科基础课、学科平台课、技术基础知识课或专业基础课;(4)专业课程,是指直接针对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5)专业方向课,是指单独划专业分类的课程,包括分组方向选修、分模块选修、分课程群选修等;(6)集中实践环节,是指对立于课堂教学的一类课程,不包括具体课程涵盖的实验、研讨和课外自学,但包括一门课程结束之后的课程设计;(7)单独设置的跨学科选修课。数据分析表明,6所学校课程学分总数从160~208不等;通识通选课总学分数超过40的学校有5所;自然科学课程学分平均为26;学科技术基础课学分从21.5~54,集中实践环节学分从14~45不等,这两类课程学分配置差异较大,说明课程学分设置被学校认识的重要程度有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有所不同。如果按某类课程的学分数占本专业总学分的比例超过20%这一标准来衡量,6所学校的通识通选课比例全部超过该标准,学科技术基础课比例有5所学校超过该标准,集中实践环节有3所学校超过该标准。自然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均低于总学分的20%。关于专业方向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分别有3所和2所大学单独设置了该类型。图1还表明,自然科学类课程所占总学分比例变化不大,全距R=6.2;学科技术课程占总学分比例有波动,全距R=16.8,上异常值为30.2%,下异常值为13.4%;集中实践环节的下异常值为B大学的8.8%。上述数据表明,不同学校对不同类型课程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还说明了专业课程(学科技术基础、专业课、专业方向和跨学科课程)中必修与选修的学分配置情况。从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来看,比例最高的是B大学,选修学分高达32;比例最小的是C大学,选修学分低至7;这说明这两所大学对选修课程的功能和学生学习选择的灵活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其余4所大学选修课程比例大体相同。图2显示了各学校专业类课程提供的选修课程门数的差异。如果单从选修门数的绝对值来看,A大学高居榜首,其值为51;C大学最少,其值为8;选修课提供门数有下异常值,为C大学的8。绝对值只表明量的多少,要说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还要考察可选门数与应选学分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表明单位学分可选门数越多。从表3可以看出,D大学和A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高,可以推论,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高。B大学和E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低,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低。
(四)实践环节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计对工程教育尤为重要。从6所大学课程计划的集中实践环节设置看,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有一定的差距,最低8.7%,最高24.4%。案例大学的实践环节类别和学分配置见表4。表4显示,集中实践环节的类别按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认知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军训、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综合项目设计。值得指出的是,“综合项目设计”本应是工程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无论从学分设置(4~5学分)还是采用学校(3所)来看,均没有凸显该类实践环节应有的地位。富有个性化的是,A大学设置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2学分),旨在为学生提供课外科学研究、接触教授的机会。C大学设置了创新拓展项目(2学分),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实验室、教学基地、创新实践的学习活动。C大学还要求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专业必须建立学校与企业培养联合体。这代表着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环节方面的创新。
(五)学习经验与评价关于学习经验,我国高校的课程计划大多没有专门规定。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学习经验,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课程与教学的要求中,个别大学还规定了课程内部各教学环节的学时要求。例如,A大学的课程计划规定,每个专业必须有2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和2门研究型教学的课程(Seminar);每门课程的学时由5部分组成:授课、实验、讨论、上机和课外学时,各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侧重地设计相应环节。又如,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人格标准的要求,采用小班化教学、分小组学习、项目作业以及讨论式、案例式和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再如,F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了“Project课程”,即项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项目设计经验,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学生还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获取科学研究的学习经验。上述教学要求为学生学习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学习评价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程度总体不高。从6所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捕捉到的关于学习评价方式,大致可归结为2类。第一类是“简化”模式,以E大学为典型。在课程计划中有一项“考核分配”的要求,规定了所列课程是“考试”或“考察”,仅此而已。第二类是“对应”模式,以C大学为典型。C大学除了在课程计划中表明考核方式外,还对成绩评价方法进行了限定,要求评价方法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与人格”要求相对应。例如,对“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其评价方法是“数理知识通过课程期中、期末考试并考虑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等综合评价”;对“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评价方法为“若干专业课实行小班化、讨论式、案例式、做中学、大作业以及通过面试和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C大学的学习评价模式紧扣学习预期结果,其改革的先进性和政策力度值得借鉴。
二、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呈现了案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现状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关键要素。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角度进一步考察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深入探讨这些现状背后隐藏的问题并揭示其潜在成因,是本研究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
(一)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度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教育目标来看,无论是学校人才培养使命还是专业教育目标,大多没有体现面向实践的工程教育愿景。案例大学均是具有良好工程教育声誉的研究型大学,理应肩负培养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所需工程师的使命。但其教育目标的表述,并没有突出培养工程人才这一重点。其二,从学习结果来看,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是分离关系,没有体现工程实践的整合能力观。虽然知识要求面较广,但没有与工程实践相联系;技能要求还只是一般本科生所应达到的通用标准,没有体现“工程师”的能力特质;态度要求更是泛泛而谈,不易操作和评价。其三,从课程结构来看,总学分数和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首先,总学分数偏高,这意味着课内学时太多,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可能会遏制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偏少,实践内涵不够丰富。这些现状与工程教育的实践特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相差甚远。其四,从学习经验和评价来看,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为主,学习经验的设计仅停留在研讨课、双语课等形式层面,远没有触及工程实践的本质。学习评价仍以“考试”或“考察”为主,从现行课程计划中几乎看不出改革与前进的步伐。唯一例外的是C大学提出采取不同的形式、与能力标准相对应进行学习评价,但这只是一个尝试,实施效果要拭目以待。
(二)课程现状隐含的问题及成因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问题颇多。若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视角审视问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主要矛盾表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本研究所揭示的我国本科工程教育课程目标呈现趋同化特点,各校之间“相互借鉴”表述空泛,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强。同时,课程目标还呈现智性化特点,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4],断失了工业界需求这一“活水源头”。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当紧紧围绕工程师在企业环境中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没有很好地吸纳工业界对工程师特质的诉求,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工业界企业雇主的参与,似乎只在学校内部“闭门造车”,脱离工业企业和工程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研究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学科壁垒,仍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划分课程结构。按照严谨的知识体系划分课程结构的弊端是,在获得知识体系完备性的同时,牺牲了学科交叉的机会,而跨学科思维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可见,课程结构的分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分离,两者缺乏必要的联结;二是学科课程之间的分离,各类知识缺乏渗透和有机联系。上述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探索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为何改革从未间断但问题仍很严重?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有关。工程教育若不皈依工程本质、面向当代工程实践,如何谈及培养未来的工程师?过度科学化的课程割裂了工程实践的整体特性,而建立在“大工程观”基础上的“整体工程观”[5]是指导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
三、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