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 贵州;施洞镇;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

[中图分类号] K8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032-07

在清水江畔,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的苗族同胞每年都有“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这是当地苗族一年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分别以女性和男性作为节日文化的表征主体,彰显了他们所代表的家族村寨的荣光,体现了当地姻亲社会关系中的交往交流和人生仪礼的象征性表达与认同,同时也让当地的苗族文化特征因此得到强化和延续。

“姊妹节”苗语称为“努嘎良”(Nongx gad liangl),意译为“吃姊妹饭”,施洞等地的姊妹节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吃姊妹饭”是施洞姊妹节的标志性活动,“姊妹饭”是一种经过植物染色后分蒸的“彩色糯米饭”,晶莹剔透,清香四溢。其主色是黄色和黑色,偶尔兼有红、白、蓝、绿等颜色,喧腾而又温馨的姊妹节一共持续3天,节日期间,寨里的姊妹们结伙聚餐和联欢,不仅未嫁的,而且已嫁或远嫁的姑娘都会赶回娘家。整个苗寨显得格外热闹。同时,姊妹节也是苗家青年的爱情节,姊妹们还要用宴席款待远道而来的后生(男青年)们,苗家男女青年自由择偶为目的的“游方”是姊妹节的重要活动。关于“吃姊妹饭”的由来,施洞口有这样一个说法:苗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在每一次的迁徙中,都有姊妹因出嫁远离家族,不知何时才能再会面,因而姊妹们每年都要共聚一起吃一次糯米饭借此欢聚和纪念。

施洞苗族“独木龙舟”,苗语称为“量翁”(niangx vongx),意译为“划龙”或“划水龙”,独木龙舟节是清水江沿岸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参加节日活动的除了台江施洞沿江两岸的苗族村寨外,还有与其毗邻的施秉平寨,举行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祭祀活动核心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舟竞渡期间,几十条龙船在清水江中划翔,百舸争流,江畔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同时还会举行赛马、斗牛、踩鼓等苗族传统活动。《苗疆闻见录》载苗民“好斗龙舟,岁以五月二十日为端节,竞渡于清水江宽深水处。其舟以大整木刳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20多人。短桡激水,行走如飞”[1] 171。

苗族传统节日不同于现代国家和国际社会所设定的法定节日,一般是民族民间社会为巩固其生产生活秩序和延续文化脉络而建立或自然生成的。苗族传统节日是一种现象,一种文化,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生活。对于苗族文化传统节日拥有者来说,民族传统节日是流淌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文化血液,是贯穿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文化脉络,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苗族传统节日之所以能长期传承、生生不息,得益于在它的文化内涵中,有着难以替代的社会功能。苗族传统节日民俗最突出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正是在于象征性地表达和实际性地满足了一定地方社会族群内外交流交往的迫切需要和精神追求。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考察,施洞“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具有以下一些传统功能:

(一)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功能

“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是以特定的仪式隆重举行的标志性的活动。它是对一个民族的传统生活集中而充分的展现,在节日活动中,通过活动或活动仪式中的种种行为展示并建立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系统。因此,节日活动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载体”[2]。施洞苗族同胞每年坚守“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节日活动过程中,全体成员一起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举行固定的仪式。姑娘们采摘南烛木叶、姊巅、蜜蒙花等各色花叶来制作彩色糯米饭,盛装踩鼓,彻夜游方歌唱。男子们则遵循着传统的规则,选取杉木,制作龙舟,运送龙舟,举行龙舟下水仪式,按照祖制,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区域用规定的竞赛规则进行龙舟竞渡。于是通过“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这两个传统节日载体的强化和传播,不仅是对刺绣、剪纸、银饰锻造等民族民间技艺文化传承的加强,而且是对苗族古歌、苗族鼓舞、祭祀文化、龙舟文化等苗族传统文化最直接的继承。

同时,在这样一个苗族所独有的传统节日里,传承和传播苗族所独有的文化,明显地增强了苗族这个个体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传统节日有着显著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能够增强本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施洞苗族同胞在三月十五日和五月二十五日这两个固定的日子里举行同样的仪式,过同样的节日,传承着苗族独有的文化,让其深刻体会到一种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共同的节日习俗,使施洞苗族同胞各社会阶层之间产生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创造一个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

(二)纪念和祭祀功能

在原始中,苗族同胞通过模仿自然界图腾物的形态、动作来表达图腾崇拜,以示对祖先和万物之神的敬仰,以此取悦神灵,祛除一切灾难,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这种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表现方式和内容,是人们向民间神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基本形式。由于有些活动规模较大,群众性强,内容丰富,因而逐渐演变为节日活动传承下来。譬如祖先崇拜、纪念英雄和宗教祭祀等就成了这种节日的重要功能。

施洞“独木龙舟节”是群众参与性极强的民间娱乐活动,是当地进行祭祀和承托神灵崇拜的重要载体。施洞龙舟竞渡的系列祭祀活动在农历五月二十日开始,持续四天,节日期间,在木材的选取、龙船的制作、龙舟下水仪式和龙舟竞渡等系列活动中,都有严格的祭祀仪式和传统规则。譬如以取木材制龙舟为例。“独木龙舟的选材一般以杉木为主,要求杉树没有被雷电击中过,没有被火烧过,这表示着该树没有受到过神灵的惩罚,还要求树梢没有折断过且长短一样,这表示家族团结齐心。杉木选定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青布和摊线缠在树干上,代表后世兴旺,子孙像麻绳一样多。然后祭酒饭,烧香纸,杀鸭取鸭血淋在树干上祭请‘山神’‘树神’和‘地神’,体现了对神和大自然的敬畏。木材选好后,由一位儿孙满堂且知古礼的男性向树祈祷‘保佑老少安康,子孙昌盛’,祭祀结束后,由父母健在、儿孙满堂的一名男性动手砍第一斧,随后众人一起将树向东方推倒,以表达对从遥远的东方迁徙而来的祖先的怀念”[3]。运送木材的时候,沿途的亲友必敬以酒,赠鸭送鹅迎接龙木,并在龙木上系一条红缎带。木料运回寨子,全寨人都出来迎接,彰显了全体苗家人对接龙木的慎重和尊崇。

(三)增强家族凝聚力和交往功能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的是该民族的文化血脉,通过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周期性的展示、积累、继承和发展,在拥有同一文化传统成员中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和情感的认同感,可以把拥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成员团结到一起,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2]。“独木龙舟节”,虽然名义是竞渡,但是从船的造型以及船上人员的配备和服饰来看,这种划龙舟的方式其实是不适合进行激烈的、殊死相争的竞渡的,而是应趋向于游乐和文化展示。种种活动的内容和仪式都展现着其增强家族凝聚力和族群间交往的功能。

作为“鼓头”的寨老,一般是寨子里德高望重,有很强号召力的老人,其主要负责接待亲朋好友和联络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龙舟竞渡时,龙船每到一寨首先要鸣三眼土炮,提示当地寨民“龙舟到了”,然后寨中亲友燃放鞭炮表示欢迎,接着村民们要向“鼓头”及水手敬酒,并在龙船的龙头上系上红布,称之为“挂彩”。除此之外,亲友们还要热情地送上礼物,尤其是“鼓头”的女婿,至少要送一头猪的大礼,女婿家的族人也要送上羊、鹅、鸭等,最后,水手们将所收的赠礼挂在龙颈上。对于施洞龙舟赛,苗族同胞看重的并不是竞赛本身,也不是各寨龙舟获得的名次,而是看哪一个寨子的龙船打造得更漂亮,哪个“鼓头”人缘好,得到了更多的礼物。因为收到礼物越多的龙船则越显荣光,越显得“鼓头”德高望重,受人尊敬。同时收礼龙船也要以礼物回赠给对方,双方在礼尚往来中促进交流、加强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由此可见,“清水江上的独龙舟是一条多情的纽带,通过独木龙舟节的传统文化活动增进了苗族同胞的村寨交流和家族情感,彼此之间以往若有误解,通过一件礼物,一杯米酒,一道酒歌,误解也就烟消云散了”[4]。

(四)战胜自然的心理暗示功能

苗族同胞自古以来居住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山地,生产生活过程中常常需要顽强地同自然界作斗争。苗族民间文学不乏歌颂战胜恶劣环境和大自然的英雄的传说和古歌,世人之所以唱诵和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些英雄,形成一些纪念性的节日,实则是想借此增强后世子孙战胜自然的决心和信心。关于施洞“独木龙舟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个叫“苟亚”的人,有一天,他带着儿子驾船到榕山水潭打鱼,突然,坐在船尾的儿子不见了。于是他下水潜到潭底,钻进龙洞,却见一条恶龙正把儿子当枕头靠起睡觉,而儿子早死了。他非常生气,回家带上火石火草,放火烧了龙窝,被烧死的恶龙浮到清水江上来,苟亚见后又斩龙为数段,唤各村的人都来分食龙肉。但此后江雾弥漫,不见天日。有一名妇女携子到江边洗衣,孩子将捶衣棒放在水里划来划去嬉戏,口里念到“咚咚多!咚咚多!”江雾随之散去,于是各寨遂仿棒槌形状刳木为船,每年五月二十五到二十七日在清水江和巴拉河上敲锣打鼓划龙舟,以示征服恶龙 [5] 14。由此可见,关于独木龙舟节来源的传说,很好地诠释了施洞清水江沿岸苗族同胞与天灾人祸抗争的勇气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精神,同时也以独木龙舟节的方式,将这种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在子孙后代中产生战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意识。

(五)原始母系氏族社会遗存和联姻功能

在原始母系氏族和母权制社会里,妇女掌管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大权,统治着社会的一切日常事务。母权制社会的标志性特征是:“在婚姻缔结上,处于主动地位的常是妇女,而不是男子,母权制度下的女郎们自由为自己选择丈夫。”[6] 68从施洞“姊妹节”的各种礼仪习俗来看,这一传统节日是以妇女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节日里姑娘们不仅可以公开地在家庭支持下招待游方客,通过在糯米饭里藏东西来象征性地履行自己对爱情的自主选择,而且在这一天,她们比平时拥有更大的自由和权利。这是妇女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所原有的、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的象征性残余。而过渡到父系氏族之后,妇女们在同一氏族中永远相聚的生活方式却被打破,这是一种悲痛的遭遇,吃姊妹饭的活动或许就是在这过渡时期妇女们于婚前婚后的互相安慰、惜别和重聚而遗存下来的习俗。

随着历史的发展,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婚姻和家庭模式发生了变化,人类婚姻缔结发展到对偶婚,姊妹节从吃姊妹饭的习俗也逐渐发展成为男女择偶乃至文娱交际性的节日了。施洞姊妹节一直以来就承载着男女交往婚配的功能,姑娘们置办酒席,准备好糯米饭招待游方的情郎,盛装打扮,踩鼓舞蹈,游方对歌,通宵达旦。游方过后,“姑娘们提着盛装着自己深厚情谊和姊妹饭的竹篮,站立在村边路旁,等待着送别情人。机敏多情的姑娘们在送情人的饭篮里悄悄地埋藏着自己的心事,挂上竹钩的,意味着要买把伞来酬谢;藏着椿芽的,意味着可以成亲;包着树桠或蒜薹的,暗示着断交。包着椿芽也罢,藏上松叶也罢,来年总是酬谢的,通过酬谢活动,双方感情越来越深。得到树桠或蒜薹的也决不会生气,不能成亲的仍然是朋友。”[7] 689-690“独木龙舟节”,也同样承载着联姻的功能,是苗族青年男女们寻觅伴侣的绝好时机。节日里姑娘们穿上盛装,挂满银饰,以此吸引男青年们的注意;而小伙子们则高吭“龙舟飞歌”俘获芳心:“妹妹生得白生生,个个想她做情人”“是我的花我一定采,是我的人我一定来爱,妹妹哟,请你一定等待”。苗族传统节日期间,苗族男女青年们通过对歌彼此认识,熟悉了解对方,相互建立爱情,结成伉俪。

清水江畔盛大的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活动每年持续进行并逐年盛大,是在其节日功能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这主要表现在节日的祭祀、交友、联姻等传统功能逐渐弱化甚至丧失,而其旅游服务、商贸往来、族际交流等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逐渐强化。这些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

新时期,传统节日的历史记忆逐渐从自发记忆转变为自觉记忆。近年来,由于苗族的生产生活正日渐趋于现代化、全球化,苗族同胞纷纷走向城市打工、学习和生活,且苗族固有民族形态的存在符号日益弱化,由此,民族的传统节日担负起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有着强化本民族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功能。“民族文化传统节日要求这个同一族群的全体成员统一在同一节日时间段参与共同的节俗活动,即使是官员在单位里遵守官方的节日制度,回到家庭生活中也要和家人一样过传统节日。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活是一年一度周期性发生的,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被反复贯彻和强调,在同一族群内的全体民众的记忆中根深蒂固、世代传袭”[2]。

(二)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

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的淡薄,节日文化在继承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其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的对象、目的及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譬如施洞苗族“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活动中,传统的五彩糯米饭是为游方的“后生”准备,然而,随着“游方”实际联姻功能的弱化,现在更多的是为待客而备。同样,苗家女儿们原为游方交友而备的华丽盛装、绚丽银饰,现主要为向外族和客人展示苗族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随着这种功能的变迁,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应地出现了变化。为了更好地体现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功能,政府逐渐演变成为民间传统节日的规划者和组织者,将参加节日活动的苗族同胞范围强行扩大到县域乃至周边县境,还增加了隆重的开幕式表演和盛装游行,从而将刺绣、剪纸、银饰锻造等民间传统技艺集中展示给游客。

(三)旅游和商贸往来

近年来,苗族政府以施洞“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为契机,增强县域旅游经济和商贸往来活力,从而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对游客的吸引。据统计,每年到施洞参加苗族姊妹节和观看苗族龙舟竞渡的商旅游客约四五万之多。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逐年加大,这两大节日的知名度日益提升,成为台江县乃至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名片和热点。譬如2015年台江姊妹节恰逢五一假期,来自省内外的游客挤满台江县城大街小巷,造成沪昆高速拥堵长达几十公里,十余小时的景况。众多游客的慕名而来,必然促进该地区交通、住宿、餐饮等第3大产业的发展。同时,苗族最富盛名的刺绣、银饰、蜡染等产品,也借机销往世界各地,台江县城借此打造了民族文化产销一条街――姊妹街。而作为姊妹节发源地和独木龙舟节竞技场的施洞镇也大幅提高了知名度,正着力恢复建设清水江畔的古镇,打造中国银饰第一镇。

近年来,“贵州各地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正在日益为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所重视。作为贵州旅游产业的亮点和支柱,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的青睐。以此为契机,应该说不少地方在招商引资、吸引客源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苗族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接触中也正在逐渐的被同化甚至消失。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迎合游客的需要,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也正在被戏剧化、舞台化、商品化”[8]。苗族传统节日的载体,节日生态环境所发生的系列变化,导致了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功能发生变迁,进而在传统节日的活动宗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精神上发生了系列改变,这意味着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危机,给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挑战。

“传统节日文化是否有生命力,是否能持续发展,在物竞天择中是萎缩还是壮大,决定于功能构成。更进一步说,活动内容是否受到民众欢迎,是否能达成活动参与者或其组织者的愿望,将决定一个节日活动的兴衰存亡”[9] 15。据此,全社会都有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抢救具有深刻内涵和社会功能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一种文化一旦消失就没有重建的可能。因此,全社会和苗族同胞都有义务团结一心,从现实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和过度开潮中保护、弘扬与创新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效运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家干.苗疆闻见录[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颜 勇,雷秀武.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7,(6).

[3]李华禄.清水江苗族独木龙舟活动的文化习俗解析[J].学理论,2015,(13).

[4]王馨平,杨金刚.浅谈贵州台江施洞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社会功能[J]. 贵州体育科技,2008,(2).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苗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6]Harry Cutner.性崇拜[M].方智弘,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7]吴荣臻,等.苗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2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大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个性,缺乏特色,就很难有较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尽量让每个学校彰显个性,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把特色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突破口和抓手。追求个性化办学和创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我国许多中小学校的主要办学方向,也是我国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赋予了学校根据客观现实确定自己办学哲学的空间。学校可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自主选择特色发展的方向。特色课程的建构无疑是突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特色校本课程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海南黎苗族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黎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璀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藏。海南省保亭县是海南黎苗族人民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其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氛围浓重。居住在保亭县的人们,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哪个民族的,都对黎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喜闻乐见,耳熟能详。保亭已经是海南黎苗族文化孕育繁衍的肥沃土壤。我们利用黎苗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引领学生继承和发扬黎苗族人民的优秀文化传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涵养学生高尚人格,达到创新德育途径的目的。积极开展黎苗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活动,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黎苗族人民的优秀品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活跃学校文化气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海南省保亭思源实验学校以新课改理论为指导,从学校实际出发,在继承和发扬以往德育经验的同时,创新工作思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了《校园竹竿舞》《黎族织锦欣赏》《欢唱黎苗族歌谣》《黎族竹木器乐欣赏》四个黎苗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通过普及黎族竹竿舞,让学生了解竹竿舞,会跳竹竿舞,激发学生热爱黎苗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优秀的黎苗族歌谣,编制校本音乐教材《欢唱黎苗族歌谣》,把优秀黎苗族歌谣引进课堂,让学生歌唱黎苗族歌谣,感受黎苗族人民善良、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培养高尚情操。黎族竹木器乐蕴涵着原生态的音乐特征,它融汇了黎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民俗风情等诸多民族文化元素,为黎族人民所钟爱。开设这个课程,让学生了解黎族传统乐器,并学习体验演奏一些简单的乐器,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和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我们把黎族织锦欣赏活动和美术教学相结合,各班每学期开设两节黎族织锦欣赏课,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织锦文化。学校充分利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场地和设备,以黎锦兴趣班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黎族纺织技艺,学习用传统腰织机纺织黎锦,亲身感受纺织技艺文化的精妙。学校还邀请黎族织锦传承人给学生表演纺织技艺,组织校外参观活动,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黎族织锦文化的悠久历史,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培养民族精神。

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何使经济发展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二者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和深入讨论。某地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1%,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突出、民风淳朴善良的地方,苗文化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在该地区也是独树一帜的,但是贫困落后也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近些年,由于国家大力扶持西部地区,某地也成为了重点扶持对象之一。因此,在各产业的大力发展之下,居民经济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随之也带来了苗族文化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本文通过自己的生活亲历,对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1.某地苗族文化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逐渐退出历史文化舞台,某地苗族文化也渐渐地不受到重视,通过与当地居民交谈,了解到某地苗族文化面临如下一些问题。

1.1 语言、服饰的流失

在当地,会说苗语的人少之又少,为了跟上社会进步的大潮流,绝大部分苗族村落的孩子从小学习普通话,导致很多人不会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会说会写本民族语言的少之又少。除一些较为偏远和原始的村落,人们的语言保存较为完整外,其它地方的语言没有得到继承。在服饰方面,曾经某地的苗族服饰基本上是由女性纯手工制作的,还要配上刺绣或挑花做装饰,但因为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并且花费精力较大,与市场上的服装相比,成本较高,所以大多数人们都选择了购买服饰,只有在重要的节日、庆典或是表演节目时才穿上民族服饰,所以苗族服饰文化也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1.2生产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以物换物、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被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所代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某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第一产业与以前相比,比重有所降低,这些无形的变化都会对固有的苗族文化形态产生重大的影响。

1.3思想观念的变化

人们思想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使某地苗族的某些文化习俗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基础。某地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在国家的对某地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地区也逐步富裕起来,人们也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2.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分析

在大众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正逐渐丢失,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也被人们渐渐淡忘,苗族文化也遭遇着如此的情况,苗族文化正在一代一代的被遗忘。某地是一个以苗族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苗族文化逐渐流失,针对某地苗族文化的流失进行一下几点分析。

2.1 政府保护力度不够

在访谈过程中,人们除了知道一些政府对景点的保护和大力宣传,如:XX城、XX古镇等,几乎很多人都没见过保护文化的组织,也不了解其相关的措施,并且在这些景点里商业气息任然很严重。这足以表现了政府的保护力度仍然有所欠缺,在21世纪的今天,大多数人们更加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在乎传统文化的遗失,甚至一些人把传统文化看做是落后的象征,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2 现代化经济对某地苗族文化原生态的冲击

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手工制品逐渐被机械化用品所替代,使得许多民间工艺逐渐流失。以前某地人们的服饰大都是由手工纺织、染色、刺绣等步骤完成,但由于现代工业生产的化纤、人造丝、棉等布料因物美价廉且色彩丰富而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布料,成为某地苗族女性服装的主流材料,所以,在当地许多苗族女性都不再自染自纺布料了,大都是去商场里买成品。特别是由于电视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曾经较为流行和喜爱的传统活动,如:对歌、编织手工艺品、民间文艺表演等已经不再是人们生活所关注的重点,相反休闲娱乐等都市化快餐文化却引起了某地苗族人民的普遍关注,这使得某地苗族的一些手工工艺濒临绝迹。

3.对某地苗族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现代化对某地苗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民优秀的族传统文化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一关键问题,才能使现代化与苗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同步进行,和谐发展。针对某地苗族文化的流失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3.1政府应加强对某地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民族文化的保护,是要保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民族精神和标志性的特征,不应也不必刻意追求模糊不清的所谓“原汁原味”、“原生态”和“原始状态”的民族文化。①保护是维持民族文化现有的形态,不被时展而淘汰。受到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影响,某政府也积极的制定了很多措施来响应。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合作,某地毗邻湘西凤凰古镇,同为苗族地区的两个县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知名度上某地却远不如凤凰古镇,因此,某地政府可以利用地域的优势,与湘西政府采取合作共赢的模式,首先为凤凰人民制定了一些便利政策,然后也利用湘西政府对某地的便利政策提高对某地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人民的生活创造福利。

3.2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极发展多渠道的传播途径,重视民族服饰、民族史诗等文物的整理工作。某地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项目,新开发了很多古香古色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苗族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比如某地的XX洞,曾经只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小乡镇,在开发景点后,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成了热点,还带动了周围很多乡镇的发展。在保护某地苗族文化及原始生态的前提下,对苗族歌舞、苗族节日、苗族服饰、苗族饮食等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某地优秀苗族文化进行收集和发掘,将苗族文化整合后集中展示,有利于将苗族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心互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某地苗族人民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4、结语

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对适应性和稳定性的体系,但是随着它所适应的环境或者人们对这些环境条件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时,文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苗族文化,是苗族人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成果,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思想意志、追求目标和生活感情,构成了苗族的要素,成为了苗族的重要标志,更体现了苗族的精神。苗族文化是苗族在长时间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下的集中反映,它对苗族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高永久,刘庸.城市化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5,(6):48-54.

参考文献:

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苗族刺绣;教育价值;审美情趣

苗族刺绣历来拥有“无字史书”的美称,其做工精细、形式多样、寓意深刻、具有极强的人文艺术气息。苗族刺绣不仅包含了苗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情趣,也代表了古代儿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至今天这门技艺依然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服饰、饰品、生活用品以及诸多艺术领域。我们有必要对苗族刺绣进行深入探析,挖掘苗族刺绣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将其作为当代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点亮和延续苗族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苗族刺绣教育價值之体现

1.激发本土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苗族刺绣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造型载体,是维系整个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苗族美术教育需要引入苗族刺绣特有的文化艺术,让苗族刺绣成为激发苗族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催化剂,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育学生认知本土文化和欣赏民间美术的能力。与此同时,苗族刺绣作为一种艺术品隶属于美术作品范畴。苗族刺绣不仅包含了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还能够发展学生尊重人文与关怀社会的情感,通过渗透苗族刺绣美术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苗族传统文化的伟大情怀,进而达到自我文化认同的教育目的。此外,任何一种民族特色文化艺术都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抱着对苗族刺绣的热爱,也就是抱着对中国文化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让学生了解苗族刺绣精髓的同时,更能够让苗族学生加深对本土文化独特魅力的自豪与自信。

2.增强学生苗族刺绣形式美感。苗族刺绣的艺术手法比较独特,常见的有变形与抽象手法,正如同西方精准透视比例艺术形式,苗族刺绣的创造手法与现代美术理念是息息相通的。苗族刺绣不拘一格,需要创造者融入自己的幻想成分与情感色彩,使用图腾图案、线条、造型、色彩、体块及材质等要素,通过圆润和谐的构图形式完美的创造出一种梦境般的奇幻图形,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在极富装饰性与艺术性的外表下,透露出苗族人民对希望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的诠释。苗族刺绣艺术与其它民族传统文化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苗族刺绣这种极具想象力的梦幻色彩的美术创作形式,有助于丰富学生对美的想象、感知、领悟、表达能力,通过对苗族刺绣的学习,能帮助学生从中汲取到灵感,进而将苗族刺绣的形式美运用到自己的美术作品中,增强学生对形式美感的创作能力。

3.审美快乐以及提高审美水平。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是快乐的,美术教育理应加深学生的审美快乐体验,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多元的文化世界里,当代学生不能迷失于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需要真正对民族美术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加深自己对美好事物的体验。苗族刺绣是苗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也是纷繁世界中的一股清泉,有必要成为现代美术课程教育非常资源的一种资源。苗族人民采用夸张、象征、比拟的方式,赋予了刺绣作品幽默、崇拜、多姿、惊艳的情感色彩,里面包含了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读懂的民族文化艺术,只有本土人民才会“乐在其中”。在色彩绚丽的苗族刺绣面前,外国人可能永远无法理解蝴蝶、凤凰、龙等这些苗族刺绣标志性符号,但是作为中国人不能只停留在艺术表面,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苗族刺绣所能够带给我们应有的民族审美快乐,引导学生读懂苗族刺绣美术作品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具有民族特性的审美意识。

二、苗族刺绣教育价值之实现

美术教育应该承担起苗族刺绣的传承重任,不能让苗族刺绣沦落为现代化美术发展的冷门。一方面,学校应该增设苗绣课程。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就应该将苗族刺绣引入到当地的美术课堂,让孩子从小接收苗族刺绣正统的色彩、样式、故事等熏陶与启迪,培育学生独有的苗族艺术情怀与审美情趣。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要充分引用苗族刺绣等民间艺术资源,可以邀请当地有声望的苗绣传承人来进行公开授课。即便是在大学阶段,当地的艺术学院也应该设置“民间美术”等继承和创新苗族刺绣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苗族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及其造型手法,了解苗绣的起源、发展和历程,实现学生审美情感的“厚积薄发”,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创造力,从而能够充分应用本民族艺术素材,设计出更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在苗族刺绣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苗族刺绣教育素材的整理,要真正挖掘那些有传承价值的优秀的苗族刺绣艺术元素,以便于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幼儿、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要避免青少年接触宗教巫术形式的图案与文化内容,在高职、大中专艺术学校应该教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苗族刺绣,审视苗族刺绣文化的精髓,将苗族刺绣艺术与现代化设计融合,设计出饱含传统文化韵味又具有时代感的艺术作品。此外,苗族刺绣教育价值的发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需要将苗族刺绣教育作为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民间美术在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5C0299)。

参考文献:

[1]阿城.苗族刺绣与上古文明[J].贵州文史丛刊,2015(04).

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5

关键词:苗族背带;民族文化;传承;服装高级定制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65-01

一、苗族背带艺术的文化意义

在我国南方,苗族妇女的一件重要生活用品――背带,是她们彰显自己才能与信仰的一扇窗户,被称为“背在背上的史诗”,苗族背带整体廓型比较大,颜色以深色调(黑色、蓝色)为主,纹样设计和色彩搭配都与整体服饰效果相呼应。从纹样上,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和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反映了农耕民族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观念;抽象与写实,结合当代艺术的流行发展趋势,透露出苗族妇女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生命本质的热爱,正是这份淳朴、天然让苗族文化如此特殊。

苗族背带就像母亲背上的摇篮,将母爱寄托在美好的背带艺术上,象征着苗族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孩子的负责态度,因此苗族背带艺术文化的流传至今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苗族刺绣工艺与高级定制成衣刺绣工艺的关系

时装是艺术也是衣服,创意的摆在橱窗里被历史封印,实穿的摆在货架上供人们消费,所以说成衣是现代服装生产的主要形式。高级成衣又占领着产业金字塔的顶端,高级成衣与高级订制直接影响金字塔下端的品牌成衣和非品牌成衣的风格走向。成衣刺绣工艺在十九世纪主要刺绣机器是手摇绣花机和电脑绣花机,苗族刺绣工艺与成衣刺绣的关系也是讨论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工业之间的微妙关系。苗绣艺术风格质朴、率真、天然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物质与精神相互交织并存的艺术审美方式,使得作品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视觉观赏性质。

在国际时装周上,欧洲知名高级成衣奢侈品品牌如“Dior” “Alexander McQueen”等,在工艺方面都可以找到苗族刺绣工艺的影子。很多华丽的成衣和高级定制中的刺绣大衣都是手工刺绣与机器刺绣相结合,不只停留在图案设计的运用层面,更多的是将传统的苗绣与现代成衣及高级定制结合。手绣与机绣结合的设计手法提高了单一手绣的效率,节约了成本,但依然有很多高级面料的研发是全手工完成的,例如将羽毛、珠片、纱线等材质重新组织,创作出独有的奢华面料。可以这样说,工艺技术进步的秘密,既在于它的传统文化,又在于它的创新意义。

三、中外高级定制品牌的奢华对比

中国高级定制梦工厂“玫瑰坊”掌门人郭培女士说过,高级定制的不是衣服,而是梦想。高级定制并不是为了炫金的虚伪时尚,它是一种奢华的生活体验,它量身打造的专属定制已经超越了时装本身的价值。高级定制时装带有独特的个人色彩,是独一无二的更是值得被永久收藏的。不仅是服装,所有物品的最高境界就是高级定制,就像楼房一贯框架里不一样的装修风格,这种仅有的特性正是高级定制的特殊价值。高级定制女装不只是价值上的奢侈,更多的是身份地位的体现和对生活艺术的完美追求,它是法国时装的精神,也是时装设计师引以为傲的职业信念。

巴黎时尚界的凯撒大帝卡尔.拉格菲尔德,年过七旬依然引领着CHANEL、FENDY两大奢侈品高端品牌。他执着诠释着香奈儿女士的传奇色彩,时尚易变,风格永存,香奈儿的奢华典雅,已经深深的被时尚历史注册。

东北虎是目前中国顶级奢侈品品牌的象征。设计大师张志峰先生不断将中国元素运用在高级定制礼服上,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湘绣、苗绣,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华丽完美的作品,他的国服设计理念已经上升到国家形象层面,另有作品被故宫博物馆收藏,奠定了中国晚装与婚礼服的领先优势。他说过,奢侈品品牌的发展潜力是无可限量的。

在很多中国风的设计作品中,苗族刺绣是礼服设计工艺上的常客。刺绣工艺已不再只是为了装饰的局部设计,而是逐渐发展成在苗族传统刺绣工艺的基础上,传统面料向新型面料的转变,将苗族图案纹样经过重新设计后运用在现代唐装华服或时尚款式成衣中。

不管是国外的高级定制,还是本民族的服饰文化,在工艺技巧方面是没有局限的,它们之间的共通性,已经超越了语言的沟通障碍。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刺绣工艺以苗族的背带工艺为例,与巴黎、意大利等高端国际品牌的高级定制上华丽复杂的刺绣工艺是有相同点的,在学习国外先进工艺的同时,不能忽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不断碰撞出艺术层面上的火花。

四、苗族传统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传承

背带工艺中的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工艺艺术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提倡保护文化传统的当下,成衣设计、高级定制、民族品牌都需要我们将传统工艺熟练运用并加以创新。在服装高级定制中应该以传统、民族为支撑和根基,将二者巧妙融合,让传统不再古老陈旧,让前卫时尚不再空洞肤浅,让民族风时装焕然一新,被时尚宠爱、被时代记载。

参考文献:

[1]吕胜中.娃崽背带(上卷)[M].桂林:广西出版社,1972.

[2]杨国昌.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凤凰;服饰采风;苗族盛装;思考

每年五六月份正逢湘西凤凰山江苗族传统节日“跳花节” [3]举行之日,我们在此看到了具有苗族特色的苗族服饰。湘西凤凰是苗族聚居地之一,由于地域差异,此地苗族服饰之于贵州、四川等地苗族服饰有所不同。《凤凰厅志》:“苗人惟寨长擞(sou)发,余皆裹头椎髻,去髯须如妇人。短衣跣足,以红布搭包系腰,着青蓝布衫,间有刺绣彩花。富者以网巾约发,贯以银簪四五支,长如匕,上扁下圆,两耳贯银环如碗大,脖围银圈,手戴银钏。”再有湘西苗族女子服装“衣服过腰大而长,袖短,无领,袖口大约尺许,袖长齐过手腕而已。胸前及袖口照例要滚绣花边,加栏杆花瓣于其间,前后两面之边缘,都刺绣及挖云钩。还有开岔及放摆,衣全是满襟,无对襟式……,裤子短,裤脚大,混绣花边或数纱边”。[4]此处描述了苗族服饰大致的样式,服大、无领、袖短、绣有纹饰,而我们在马鞍山见到的苗族服饰多为盛装,即现在苗族礼服,这些盛装有裤装和裙装两种样式,细分由首服(头帕)、云肩、上衣、腰裙、花带、下裳(裙、裤)、鞋、银饰等部分组成。

1、首服

首服即苗族服饰的头部装饰,据我们所见,苗族首服分为两种,一是头帕加银花,苗族有包头怕不露发的习俗,讲究头帕折叠有致,平正不偏。流传于民间的“姑娘样子好,花花头帕少不了”、“选郎没有巧,头帕要包好”都是对苗族头帕习俗的最好印证。湘西苗族头帕一般在一丈六到二丈四左右,长的三丈多,短的也是一丈有余,凤凰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这一代苗族喜好用土布花帕。在日常生活中,苗族女子用自制的棉布做头帕,在“跳花节”所见到的头帕大多为集市购买来的黑色/青色头帕,这种头帕显得规整,而且大多一个样式,唯一能展现这种首服的特色的是头帕上面的银花,银花要么固定在头帕上,要么镶以布带,需要佩戴的时候才绕缠于头帕上面。

2、上装

苗族盛装主要包括云肩、上衣、腰裙、花带。

2.1云肩。云肩是披肩的一种,因其披于肩上如云朵故称为云肩。湘西苗族云肩以刺绣各种艳丽色彩的图案花纹和配以银饰为主要特征,刺绣图案多为镂空式,将花草鸟兽果实等图纹的单个绣品有序地连接起来,有椭圆形、半圆形等形状,当这些云肩被冠以“四合如意”、“连生贵子”、“凤穿牡丹”等名字的时候,它们就象征着吉祥如意、美满幸福等意义。在云肩的边缘还绣上银片或是留有扣眼,用以连缀各种银饰,凸显出云肩的美轮美奂,更显得整个苗装婀娜多姿。

2.2上衣。湘西苗族服装以青色为主,常用土靛染的家织土布为面料,除了青蓝色外,还以群青、湖蓝等深色布料为底色的服装。上衣为大襟栏杆式满襟,无领,右衽,服长,袖大且不过手腕,在衣襟、袖口、前胸,肩背处都刺绣有各种纹饰纹样,并加栏杆花瓣于其间,上衣的下方两侧有开衩,在开衩的边缘做刺绣、挖云钩或镶以各种图案银片。同时还出现了以红色、紫色做底、边缘及背部、胸前都都挂以银饰的盛装,红色的应用可能与湘西苗族被称为“红苗” [5]有关,而紫色则可能是与自然环境有关。

2.3腰裙。腰裙是苗族服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有抵御寒冷的作用,还能保护里层衣服的清洁,同时腰裙还是识别已婚或未婚的标志,湘西苗族有高腰腰裙和低腰腰裙,凤凰一代苗族主要为高腰式腰裙。如果刺绣三只鸳鸯(一只在上方,两只在下方)则说明衣服的主人未许人家,围裙上还有银饰镂空或实心花饰,多为花卉、鸟、寿字等图纹,银花多绕腰裙上部的边缘区域。围腰后部用一根近2米长的花带固定,花带刺绣以各种几何图案,凸显的苗家女子的刺绣技艺,腰带把腰裙固定在腰间的同时,把女子婀娜的身材也衬托了出来。

2.4花带。花带是最考验苗家女子刺绣手艺的凭证,由于花带宽度的原因,需要缜密的布局图案,构图也需要充分考虑才能达到和谐统一。苗族花带一般都绣以几何纹及抽象的花卉图案,如菱形花、犬齿花、六耳格、文字花纹等。

3、下裳

3.1裙装。苗族有穿裤穿裙习俗,裤装晚于裙装,以前苗族男女都穿裙,有桶裙、长裙、短裙、百褶裙、带裙之分,“跳花节”上我们所见到的裙装主要是桶裙和带裙。桶裙裙长至脚踝,以前后左右四块大小相同、绣有大幅图案的黑色布料制成,每块布的接缝处都绣以带状二方连续纹样镶边两条,一大一小,裙底边则是同样镶边,只是较小者镶边为两条,镶边上花纹多为生活中见到的花朵,配以各种花的自然色彩,在裙身及下边缘都有银花饰件。

3.2裤装。到元明清实行土司制度“男女服饰宜分男女”之后,苗族开始穿裤装,苗族裤装在颜色及花纹图案上都和协调一致,在裤管口处绣有花边及各种纹样,笔者在马鞍山所见到的两种裤装实则漂亮,都以写实与夸张手法相结合,绣以“两龙抢宝”和“鸟栖枝头”,在上方则以简单随性手法绣以几何纹样和花草图案,下面色浓上面色淡,使得整个图案即充实又不显繁缛。

4、银饰

关于苗族银饰的记载早已有之,如《南齐书》述:“蛮俗,布衣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兵器以金银为饰。”苗族银饰从饰兵器到饰人,并以不同的装饰形式出现,可见,苗族而言对其重视程度之高。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湘西苗族银饰大致有银帕、银簪、银耳环、银项圈、银胸牌、银项链、银挂链、银手镯、银纽(挂)扣、银戒指等。苗族盛装上的银饰遍布全身,湘西凤凰地区苗族一般佩戴银围帕,银围帕内衬头帕,传统的银围帕呈半圆弧形,且为镂空,约200克,镶有蝴蝶、凤凰等图案的银片,其上插饰有莲花、牡丹、梅花、鸟等纹样图案银花。除银围帕之外,苗族盛装上的衣饰银饰更是异彩纷呈,其中包括银纽扣、银挂扣、银腰坠饰、银花、银挂饰等等。苗族还佩戴银项圈、银璎珞、银胸牌、银项链等项饰,使得银饰成为苗族服饰上最耀眼的装饰物。

5、“跳花节”苗族盛装现状及传承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