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高校《劳动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应突破传统思维,确立立体化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考核方式。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主题,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应随之进行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注重培养学生在复杂、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与我们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劳动关系学》课程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突破传统思维,进行综合改革。

一、更新教学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课程教学设计应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主要载体的狭隘教学设计模式,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确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为平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设计理念。

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立体化的教学设计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创设立体化的课程学习环境,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为提高学习效果、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等条件因素组建多个学习共同体。

(一)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重视和强调学生的课外学习,但由于技术手段和其他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课外学习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学习效果也缺乏及时客观的评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1.课内教学

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既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知识点的选择上突破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以企业劳动关系为主线,构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环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1)课堂讲演。重要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一般概念和理论可由学生在提前准备的基础上上台讲演。如在劳资合作策略章节,斯坎隆计划、拉克计划和工作生活质量计划等内容就由学生自己课堂讲演。通过课堂讲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本课程收集了大量典型案例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分类。课程学习开始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案例分析,了解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课程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教师课堂上提供案例,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再到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讨论。对有争议的观点、热点等问题则采用分组讨论方式进行,问题既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讨论主题提前l一2周,课后由共同体先进行内部讨论,再在课堂上展开小组问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如在学习产业行动章节后,对我国是否有罢1二、罢工是否合法等问题就组织分组讨论、辩论。通过分组讨论、辩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课外教学

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课外的人才培养功能。

(1)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教师可以网上布置作业、辅导答疑、检查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学生通过平台提交作业、相互交流讨论;可以共享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可以查阅以前同学相关讨论内容、案例分析报告、课外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同时能满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需要,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并对相关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如何有效利用等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2)开展研究性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一些理论性问题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布置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撰写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和研究报告。如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章节,布置学生调查研究我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模式。通过研究性教学和专题研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课程教学实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已成为可能。《劳动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校应尽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景和实践锻炼机会。本课程利用我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校外HR讲师团(成员人数相对同定在15位左右,主要来源于相关企业、行业和主管部门)和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1.请进来

请进来是指学校聘请相关企业、行业和主管部门资深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对于应用性、操作性和政策性很强的教学内容,聘请相关企业、行业和主管部门资深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另外,在以“员工人职管理、试用期管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管理、核心员工管理和工伤管理”为主题的课程实务模拟活动中,聘请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律师参与实务模拟活动。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直接参与实务模拟活动,活动结束专家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现场分析和点评。专题讲座和实务模拟纳入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中,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融为一体。专题讲座和实务模拟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实务模拟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2.走出去

走出去是指学生到校外进行相关的体验性认识活动或带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一般情况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有条件的学生也可到其他单位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一种情况是体验式的认识活动。学生可去人才市场招聘现场、劳动社会保障局或不同性质的企业单位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在实践中了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如在学习员工参与管理章节后,学生就可以了解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并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该活动要求对整个认识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提交总结报告。教师对学生的总结报告进行分析归纳,对有代表性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另一种情况是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共同体就承担的专题到相关企业、行业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专题调研活动也可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调查研究活动结束后,共同体要在课堂上汇报专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师生一起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共同体共同完成课题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学业成就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学业成就评价不仅要重视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要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培养等。

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范文2

摘要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开始和基础,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通过剖析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提出了体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五大功效:德育功效、智育功效、美育功效、劳动教育功效和塑造个性特点的功效。期望通过该理念的灌输,使体育能够更加广泛的进入每个家庭,使得家长能够有意识的利用体育来教育和培养孩子,促使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并以期对我国家庭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体育 家庭教育 功效

201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16届广州亚运会,“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亚运口号日益深入人心,崇尚体育运动、体育精神的呼声,继北京奥运会后在我国又掀起了一个。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对广州、广东乃至全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亚运会为契机,在体育精神饱满人心的时刻,深入研究体育盛会洗礼下的家庭教育,笔者关注到亚运期间许多体育竞技中的感人故事,以及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的竞技体育精神都是全人类的一笔精神财富,而这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社会组织,是孩子成长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古往今来,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及文献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我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家庭教育文明古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系列的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诸如:家庭教育普遍缺乏现代科学理性的指导;家长期望值偏高而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不当的现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失调现象等,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影响,正确而科学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它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后天的习性是跟父母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的。近些年来,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层出不穷,但还比较缺乏专门结合体育来培养孩子的家教丛书和文献,笔者尝试以体育为媒介来教育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中领受到快乐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各种优良品质,为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释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用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其中,教育者是家庭中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家庭成员中的年幼者[1]。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一般指“学龄前家庭教育”,即指子女从出生到入学前(0—7岁)这一段时间的家长对子女实施的影响教育;广义上是指子女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家长全程陪伴的全部教育和影响,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又称“终身家庭教育”。而本文所要诠释的正是这样一种终身家庭教育的理念,旨在以体育为教育手段,全程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品质和能力的教育理念。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塑造灵魂和品质的发源地。孩子在未来和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种品质和能力,都是首先在家庭中得到培养和训练的[2]。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渠道相互交叉来培养的,而家庭教育占据着基础地位,夯实家庭教育在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功效

(一)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即指强健的身体是实施德育、智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基本条件。据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应主要侧重于孩子身体协调能力以及智力的开发与培养。而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但有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还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及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心血管功能;有助于骨骼肌的生长,促进长高;有助于全身动作协调,反应灵活敏捷;有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有助于形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及组织纪律观念等。

(二)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劳动教育功效

在人的各种品质中,“德”是重中之重的必须品质,一个人德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其成就与贡献的大小。好的德行不但有助于学习和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也有所益处;而坏的德行不仅有损自我更有损他人及社会。正确的德育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有才无德,其行不远”这句话中就可看出道德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孩子的道德品质是在后天形成的,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受教育过程,它是受社会制约的比较稳定的思想素质和行为模式的反映和表现。对于德育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结合体育来对孩子施加影响,例如: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小游戏,教导取得胜利的孩子要主动拥抱比赛失败的孩子,从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尊重对手及他人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道德品质;通过设置专门的体育劳动小游戏,来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道德品质,这也正是我们倡导的劳动教育;合理而恰当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助人为乐、待人诚恳、正直的道德品质。这样一来,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严格要求孩子,长此以往使孩子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劳动品质。

(三)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智育功效

中外许多教育家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孩子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操作物体、材料得以实现的,手“巧”会使心“灵”[3]。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良好的作用。早期的智力发展对孩子以后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一些有助于孩子智力发展的体育小游戏,如:一些抓、拿、爬、拖、走、滚、转的小游戏来促进孩子运动智力的发展,从而为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美育功效

美有具体的、外在的,又有抽象的、内在的。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手摸到的美,即是具体的美又是外在的美;如:心灵之美、精神之美,即是抽象的美也是内在的美。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欣赏美的能力、感受美的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亚运会上通过回顾体操运动员的精彩视频,可以让孩子领受体操运动员的肢体美、动作美;还可带领孩子参观体育建筑、雕塑来增强孩子感受美的能力;通过观看残运会及给孩子讲述残运会上的感人故事,让孩子感受坚强的生命之美、心灵之美。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宽泛的理解美的内涵,并注意增强孩子在“美与丑”面前的判断力,使其能够正确的判断美与丑,从而远离丑、摒弃丑,去积极的接近美、创造美。

(五)体育在家庭教育中塑造个性特点的功效

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不变的经常反复表现出来的性格、风格即谓个性特点。个性特点与道德有差异也有联系之处,区别在于道德品质要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而个性特点不受其制约;相通之处为两者都是在社会生活和长期受教育过程中形成并反复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刚毅、爽朗、乐观、吃苦耐劳、善于交际、待人诚恳、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等,一旦形成则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发展;而消极的个性特点,如:沉默寡言、悲观忧郁、孤僻、谨小慎微、斤斤计较、不合群等,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使孩子在体育运动中快乐的成长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能够做到坚持锻炼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形成积极的个性特点,并且坚持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孩子摆脱忧郁、孤僻、懦弱等消极的性格,从而形成乐观、开朗、坚强、自信等积极的个性特点。由此可见体育对孩子个性特点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建议与声明

(一)结论

21世纪的家庭教育要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其不断发展和健全,才能使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系统阐述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五大功效:德育功效、智育功效、美育功效、劳动教育功效、塑造个性特点的功效,即: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个性特点的协调发展,给人们灌输了一种以体育为切入点,协同其他教育手段,来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理念。在科学设计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促使孩子各种品质及能力的培养,以体育来为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动力因子。

(二)建议

该理念要求家长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自我培训工作,能够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以及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并建立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品质或能力,以达到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声明

值得声明的是:本文只是一种以体育来协助家庭教育的理念,旨在能够引起家长和家庭教育研究者的注意,使家长有意识的利用体育来教育和培养孩子,而不是一种培养孩子的方法和模式,它是家庭教育理论的话语拓展,是对该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另外,体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功效并不是全面的,它不是对其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抵触和忽视。我们期望广大家庭教育研究者,在本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使得体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效而深入的结合,以期能够有力的推动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完善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雁.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154.

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 小学美术;德育;智育;体育;审美能力;劳动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是实现对学生审美教育,促进其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是直观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点。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小学生的行动易受情绪支配,美术教育不是用枯燥的说理方式,也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画画,而是通过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已成为对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美术教育对学生德育密切相关

丰富细腻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常常把生活中在头脑里留下深深印记的一些事,在创作绘画中表现出来。如《国旗、国旗、我爱你》描绘了我国体育健儿在比赛中获胜,五星红旗在空中徐徐升起,充分说明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欲于表现的责任感。可见美术教育不仅能扩大小学生的联想范围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还能让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教育。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不是以说理的方式而是以美术形象感染和影响小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二、美术教育对学生智育发展不可缺少

美术是一种艺术,视觉是人的五官之首,是心灵的窗口。小学生认识世界始终围绕着视觉形象而进行,绘画正是这样。首先观察景物的形态、染色、结构、比例等因素,再加以艺术的描绘,把客观景物画出来,这样反复实践就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许多孩子调查表明,有绘画能力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观察力强。美术教育可以丰富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所以,美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三、美术教育对学生体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体操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审美能力,改善身体姿势,提高体育的动作质量。既是体育的要求,也是美育的要求,实施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并运用对美的感受,更好地掌握体育技巧,如在画国画中,用笔是要讲究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的和谐统一,使画出来的画有骨有肉,富有质感和动感;画面要均衡对称,多样统一等形式美,对于体育运动、武术运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尤其重要

美术教育在教学中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小学美术教育。孩子的心灵是天真无暇的,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不是说说就能办的到的,孩子的想象力最强,他们的思维可以说是常人所无能比的。我曾经这样说过:“给孩子一张纸他们就能把整个宇宙画下来。给孩子一支笔他们就能把整个地球涂上染色”。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五、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是紧密结合的

美术课与劳动课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对于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及树立劳动观念大有益处。

工艺美术课特别是手工制作课,学生能够发挥自己地想象力把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妙趣横生,制作出精美的作品。此外,受过美术教育的学生,为将来产加社会劳动,掌握劳动技术,特别是对产品的设计包装等都有很大的益处。因此,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是紧密结合的。

总之,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融化在德育中,就成为追高上的美;融化在智育中,就成为理性之美;融化在体育中,就成健壮之美;融化在审美中,就是生活之美;而融化在劳动中,就成为创造之美。把美育同其他方面结合起来,就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农村的美术教育更应该吧美术教育放到首位,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抓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美育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欢乐与益处。

参考文献

1 李范 .论美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年.

2 涂途.西方美育史话[M].红旗出版社 ,1988年.

3 王冰丽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中的范画用[J], 2009年.

4 陈江华 .重新认识儿童绘画[J], 2003年.

5 著. 张圣华主编 . 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6 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

7 鲁热著.罗顺江、李元华译.当代艺术[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0年.

8 尹少淳.美术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9 朱谦之.文化哲学[M].商务印书馆, 1935年.

10 钟仕伦.西方美育思想简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 .

11 马斯洛著. 林方翻译 .人能达的世界[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

12 单越明.中国美术教育[J],2007年.

13 杜卫 .美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

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政教人员;德育;学生

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因此如何发挥德育工作的先锋作用成为政教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多年实践认为,政教人员要做好德育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1.向书本学习

《德育报》《辅导员》和《少先队活动》都是政教人员的得力助手,我们应该善于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理论与经验,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2.向身边的人学习

每个教师都有闪光点,做到处处有心、时时留心,在不经意中就能学到很多教育教学、为人处世的好做法、好经验。在一个老师身上学一点,在许多老师身上就可以学许多,因此,身边的同事,是获取知识营养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3.向兄弟学校学习

自己的工作再有多好,但是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有局限的,因此向兄弟学校学习可以拓宽视野,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趋于完美。

二、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处理政教人员与校领导的工作关系,既要贯彻执行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安排,也要下情上达,使学校领导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工作进展及师生精神状态,正确选择工作方法。其次,也要处理好政教人员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政教人员与教师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政教人员开展活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所以应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经常与老师沟通联系,使老师能身心愉快地接受任务,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体性德育活动的编排和设计首先要考虑层次性,决不能随意进行。设计活动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既确保德育活动目标、内容和效果的一致性,又体现了活动的层次性。

例如,我校利用劳动生产教育基地,高年级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生产技能、团结协助的精神等一系列活动。利用电子屏及宣传板报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

四、发挥家长、学校作用

为了让家长学会正确教育下一代,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建立了家长学校。因此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让学校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这样也有助于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

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道德信念;道德习惯;自我教育;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通过长期的、创造性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

人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是他的教育理想。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和心理准备上获得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劳动生活中的乐趣、为人民服务中感受到的幸福都来源于“生活的高尚的

道德”。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中专门论述了道德教育如何实施。

同其他的教育家一样,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集体主义教育。

他认为,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等要在各种各样的集体中实施,集体和个人是和谐一致的。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遵守集体的规章制度,应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组织。同时,他还强调,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个性是不容抹杀的。他认为,“开发每个人的天赋和才能,使他享受到为社会、为人民的幸福进行饶有兴趣的、充分发挥了智力的创造性劳动的幸福——这就是学校的任务。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是极其重视集体这一大背景的,而且尽最大可能做到了因材施教。为此,“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在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不会抹杀孩子个性的集体主义教育之下,道德教育才能得以完整而有效的实施。

道德教育不仅是要考虑把什么教给孩子,更重要的在于认识到道德信念获得的重要以及如何促使道德概念转化为道德信

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说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的一致、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特征就在于,信念在他自己的生活中已变为能不断激发他创造新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独立的精神力量。”然而,道德信念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只有当对真理的认识和概念的认识能深深地反映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个人的观点,能激发出他深沉的感情,同他的意志融合起来,并能在他的活动方式、行动举止以及待人、对己的态度中表现出来时,才能谈得上道德信念。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许多过程以及一些辅助手段的实施。

一、要重视道德情感、道德习惯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无论是爱憎,还是喜忧,青少年必须是朝气蓬勃的,饱含激情与热情生活的一群人。如果这群人都开始冷漠了,那么无论是对个人本身,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意味着是毁灭。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的实质就在于,“人的行为已经由良心的呼唤所支配,而这种呼唤的主调则是感情。”可见,道德习惯和道德情感是不同的,但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他也特别重视道德习惯在童年或少年早期的形成。儿童在这个时期就应感受过留在心里曾经的感动与印象,以及可以激发自己道德行为的思想。可以反映他们的待人接物的态度的那些道德习惯,在少年晚期和青年早期只能是巩固的问题。这是顺利进行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道德教育要提前进行。

二、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不是凭空转化的,要在劳动锻炼和书本学习中实现

劳动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又一个特色。他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理论不同,他更多地强调的是在劳动中,道德的养成,快乐的体验与幸福的感受。在童年时期,应深入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比如,在山坡上种一些葡萄;在荒地上植上草皮;看到花园里或农田中干旱的秧苗,松松土,浇浇水;完好无损归还图书馆的书;拾起公共场所的纸屑等等。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味的快乐与幸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转

化为高尚的道德意识。这些行为的道德意义在于“体会对劳动的尊重,而通过劳动又表现对人这个创造者品格的尊重。”这些行为并不是制度上的要求,而是要形成这样一种信念的生活课堂,一

种责任感的培养。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对“读书”尤为重视,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这是真正教育的一条金科玉律,是良好的传统,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教育,“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尤其在道德教育中,他特别重视给学生介绍人类道德价值文选中有关那些为争取真理的胜利,为争取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英勇高尚的战士们的文章。孩子们在讨论与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心灵的触动,从而树立高尚的理想,并克服懒惰、软弱、意志不坚定等缺点。这也是道德教育强有力的手段。

三、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的指导。孩子有他自己的标准,有他自己衡量善与恶的尺度。老师不应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做到和学生同呼吸、共律动,“我们不仅俯就孩子们所关注的世界,

而且深入到他们的思想中去,体验他们的情感,为他们的不安而一起激动。”

四、道德共同体的建立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集体中进行道德教育,强调个人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但他又认为集体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是一体的、互助的。他非常重视一种道德关系的建立,从而促进鲜明个性的形成。这种道德共同体就是“使每个少年和每个青年在学校集体中都有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个小朋友,关怀这个小同学,同他的进步和失败喜忧与共。”这种道德共同体的教育技巧在于找出他们爱好的共同点。在二人荣辱与共的生活中,“当他感受到自己身上所有善良和道德美也在别人身上确立起来,从而使这个人变为他所亲近、喜欢的人时,这也就是道德信念正在形成的那个过程。”这样的教育是深深植根于儿童内心的,是儿童全部感情的参与所得。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道德信念”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在实现道德概念向道德信念转化的过程中,重视善良情感的培养;善于通过劳动以及读书学习引导学生净化心灵;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等教育

实践,这些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价

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

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范文6

幼儿德育是年轻一代德育的开始阶段,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幼儿德育

重要性如何培养

幼儿是社会的未来,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培养教育好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幼儿阶段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也容易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从小以正面教育来影响幼儿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存在着“先入为主”的特点,即如果在这个时期先形成了某种思想道德,以后想要用性质相反的思想品德去转变它,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德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德育和其他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儿童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而且与儿童的智力发展,身体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品德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大力抓好幼儿的德育,通过德育来促进和推动幼儿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为主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主要有: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萌发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务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初步独立生活的能力。德育的内容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的任务制约着幼儿德育内容的性质。主要有:爱祖国的情感教育;集体友爱教育;爱劳动教育;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培养儿童的文明礼貌行为等。

要实现幼儿的德育任务和内容,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应如何培养呢?首先,幼儿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1.幼儿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1.1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道德认识的特点教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提高儿童道德认识水平;

1.2要选择能感染打动儿童心弦、生动的道德内容,对儿童进行道德认识的教育;

1.3对幼儿的行为应及时提出要求与评价,并注意培养幼儿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

2.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2.1教育者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道德情感的良好环境与气氛;

2.2要不断丰富幼儿有关的道德认识,引导幼儿将道德认识和各种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发展幼儿的道德情感;

2.3要注意调节儿童的情感。

3.幼儿道德意志的培养

3.1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它是幼儿道德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者逐步教会儿童控制自己的行动,并通过反复练习,帮助他建立一个控制系统,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

3.2培养儿童的坚持性,就是培养他们具有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4.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4.1要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

4.2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