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利率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风险强调一种不确定性,所以利率风险主要是市场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利率的变化会引起银行生息资产负债的价格变动,使得银行收益出现不稳定波动。
(一)我国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能力分析
1.资本充足率分析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额与其加权折算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来保证银行可以吸收化解一定量的风险,是各国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监测指标。表1为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6 年以来的资本充足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都超过了 8%的监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为平稳。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有小幅波动,但始终保持在8%的监管要求以上。
2.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重要的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银行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资产负债率在92%-95%区间属于正常水平,高于95%就处于高风险状态。表2为我国五家商业银行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 年的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资产负债比率有所下降,但是普遍接近95%的临界水平,其风险不容忽视,抵御风险的能力处于较弱水平。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利率风险管理的观念滞后
我国长期处于利率管制之下且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度缓慢,使得商业银行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利率的状态,享受着利率管制所带来的稳定的息差收入,使得商业银行各级管理人员对利率风险管理工作长期不重视;从而缺乏动力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利率风险意识薄弱。
2.资产负债管理不平衡以及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预测系统和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就实行全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是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的基本方法,也是商业银行自律的措施。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相对落后,加之利率风险管理又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系统性工程,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长期处于落后阶段。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最直接的冲击对象就是银行系统。
(一)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普遍占总营业收入的80%左右。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在银行处于一定的资产负债结构状态下是,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产生不确定的波动,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银行的利率风险。
(二)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
利率的变动会对银行资产、负债和其他头寸的经济价值产生影响。银行经济价值的变化对银行的股东、管理层和监管者至关重要。
此外,不计值的工具在利率变动中可能已经包含着一些隐性盈亏,并随着时间推移反映到银行的收益中。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发展完善金融市场
继续完善现行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大金融创新,促进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与发展。
(二)推行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必将受到挤压。商业银行亟待进行金融创新、业务结构调整、业务领域拓展,实现经营收益的多元化,摆脱对存贷款业务的过于依赖,降低利率风险,在增强竞争能力的同时增加盈利。
(三)建立利率风险衡量系统
在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环境、监管要求、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和信息技术水平基础上建立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系统。建立信息传导流畅、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做到收集完整、及时的基础数据,再建立相应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预测和衡量利率风险,做到防范于未然。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范文2
摘要:针对近年来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以及投资基金能否替代商业银行的争论。传统的金融机构理论已不足以解释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指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管理金融风险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个性化工具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设计。加快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新时期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关键词:商业银行;核心功能;风险管理;新视角
引言
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在所有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1868年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海外和殖民地信托”在英国诞生以来,投资基金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长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势头更为猛烈,并对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形成持续压力。新世纪以来,美国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更是超过了长期处于金融系统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由此引发了商业银行是否会消失,转而由投资基金所替代的广泛争论。
一、对传统理论的简要梳理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或者说功能究竟何在,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有以下三种理论:
(一)“资产转换”功能说
“资产转换”功能是由格利和肖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和储蓄—投资过程》以及托宾在1963年发表的论文《作为货币创造者的商业银行》中提出并作出论述的。他们认为各种金融中介都是为财富拥有者提供资金组合,并通过竞争获得自身在市场中的发展空间,各种金融中介在开展金融业务时,都必须尽可能满足储蓄者与投资者的偏好,这种竞争的方式或满足的方式就是进行资产转换。不同的资产转换方式造就了各种金融中介之间存在的差别,银行主要是通过满足支付要求而提供负债。
(二)“降低交易成本”功能说
1976年乔治·本斯顿和小柯利福德·斯密斯在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中提出交易成本应为金融中介理论分析的核心内容。他们认为,金融产品的制造取决于其未来销售价格能否弥补该产品生产时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金融中介之所以能够制造适应上述特殊要求的金融产品,是因为它有三大优势:其一,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其二,更容易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其三,减少搜寻信息的成本。交易成本与金融产品种类、消费者偏好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技术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将使成本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调整产品,因此,降低交易成本将是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三)“信息处理”功能说
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分析金融机构存在和功能的视角产生了很大影响。1977年勒兰与佩勒的论文《信息不对称、金融结构与金融中介》分析了事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认为借款人如何能够获得信贷,依赖于作为信号的企业内部投资信息非常困难。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搜集信息的人组成专门的金融中介,以使贷款的资产组合和投资充分吸收这些信息。戴蒙德在1984年发表的经典论文《金融中介与监督》中分析了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只有借款人能够无成本地获得投资的最终结果,才会使金融合同对具体借款人活动适用的约束降低。
二、对传统商业银行功能理论的重新认识
(一)对信用中介功能的再认识
信用中介功能是指促进资金融通的功能,即促使货币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资金融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大类。由于金融风险的投机性、市场主体风险偏好程度、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性、金融风险的可单独交易性,以及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上升超过信息成本的下降,市场主体对金融机构管理金融风险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二)对支付中介功能的再认识
支付中介功能是指银行客户进行现金收付或存款划转的功能。虽然支付中介功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它本身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收入只占极小比例。美国所有商业银行存款账户服务费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虽然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之中,但其绝对水平仍然只有4%左右(Fed,2000)。支付中介本身仍然是银行的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银行提供支付中介服务是因为它能使银行增加存款,并从存贷款利差中获得收入。
(三)对信用创造功能的再认识
信用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通过其存款和贷款业务,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的功能。实际上,信用创造只是银行从事存贷款业务的一种客观结果,而不是其主动追求的一种目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也只是其管理金融风险这一核心功能从而寻求利润过程中的的一种附属功能。
(四)对金融服务功能的再认识
金融服务功能是商业银行提供除存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的功能。大部分金融服务业务,如收付、基金销售、保险销售、基金托管等等,与支付中介业务一样,不是单独的盈利中心。是银行利用其在存贷款等风险管理业务中形成的已有优势,投入少量的变动成本所增设的盈利业务。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银行提供这类服务的需求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三、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特点——与投资基金的对比分析框架
(一)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个性化工具
1.与投资基金相比,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突出特征是它所使用的工具——贷款是个性化的。严格说,银行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根据借款人的具体需要所设计的,无论是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发放贷款时的信息依据、调查、审查、发放、回收过程,还是其提款安排和偿还安排,都与借款人独特的未来现金流相对应。这种非标准化的特征使得贷款这种工具适合于所有规模、所有类型的企业和消费者。然而,有价证券的标准化与银行贷款的非标准化形成鲜明对照。证券的标准化存在巨额固定成本,且必须要使社会公众普遍认可,这使得证券融资只适用于大企业的巨额融资项目和成熟产品的融资。
2.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核心作用。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非标准化贷款转化成为标准化证券的过程。在贷款证券化后,银行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以非标准化方式管理风险的全部工作。银行所需要的只是资金以及相应的风险。这实际上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银行提供的是管理金融风险的服务,资金本身只是银行管理风险的一种工具一个载体,提供资金本身并不是银行服务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内化器”的制度设计
1.从对风险的吸收方式来看。投资基金的机制设计就是要由基金持有人分享所有风险收益,同时直接分担所有风险损失,而基金管理人只能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商业银行的机制设计要求银行本身承担风险。首先,银行以到期无条件还本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承诺从存款人处吸收资金,然后按约定条件将资金贷放给贷款人,其后若贷款人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存款人违约,从而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其次,银行按约定要保证存款人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却不能因此向贷款人收回未到期贷款,这样银行就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
2.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内化器”这一角色的合宜性上看,商业银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和基金经理与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核心是激励机制问题。只有在委托人能够低成本地观察到人的努力程度,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向人支付固定报酬的激励机制。在不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人的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将人的收益与其努力程度完全挂钩,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非标准化、不透明的贷款。所以,风险内部化是银行与其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委托安排。
3.因为没有考虑风险处理因素,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地位其实是被低估了。大部分商业银行管理风险功能的业务,都没有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例如,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使得银行已经通过调查、审查、设计等方式管理过风险的贷款,不再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仍然运用资产规模来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重要性的标准,必然会低估商业银行应该有的地位。也是近些年商业银行功能弱化说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与启示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通过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个性化方式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设计。商业银行的未来,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以贷款方式管理风险的能力。尽管迄今为止商业银行制度并不完美,商业银行体系依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但这只能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来加以修正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通过对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二者有交叉与融合发展趋势的结论(何德旭,2004;曾康林,2002)。对研究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以在发展投资基金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地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做到二者兼顾。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仍将把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放在一个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上。
参考文献:
[1]代军勋.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曾康霖.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基金的兴起是否能取代商业银行[J].财贸经济,2002,(7).
[3]何德旭.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9).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范文3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任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商业银行对资产进行风险管理走上正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银行业的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创造了大量金融衍生品;九十年代亚洲金融风险的发生,以及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都昭示了,风险的产生不是由于某一个因素产生的,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利率风险等众多因素交织作用引起。银行业风险的累积增加,这些变化都迫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朝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颁布,标志着银行业正式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二、全面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概念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全面风险管理指的是银行要将全部风险集中起来,对其分级管理控制的一种管理模式。商业银行要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不能只仅仅对一二个目标加以控制,而应该综合银行各类风险管控技术,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来预警风险和控制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真正实施,受到企业董事会、经理管理层的影响,体现在企业公司治理活动中,通过全面风险管理,识别出商业银行潜在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这可以看出,全面风险管理不能离开公司治理。COSO委员会在2004年出台《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明确规定董事会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另外,比如证监会在2002年出台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治理进行了规定,为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分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商业银行治理也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大多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其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对股东大会负责。在商业银行中,银行董事会能够利用杠杆控制银行风险,此外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也是公司治理的主体。特别要提及的是商业银行具有特殊性,商业银行治理主体还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外部监督力量主要是债权人与市场,公司治理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发挥债权人与市场力量,使它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三、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一)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但是,许多商业银行还是没有处理好“内部人控制”难题,例如监事会难以对董事会以及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进行有效监管,董事会很难有效监督高层管理者。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商业银行应该继续优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议将商业银行的职能部门分解出风险战略部、内在风险管理部、外在风险管理部,加强这些部门的独立性,发挥对商业银行风险监控作用。
(二)制定风险管理政策与考核机制
商业银行要重视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战略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董事会根据经济环境确定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根据股东风险收益偏好,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并且建立健全考核目标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考核机制的建立,要求业务指标和利润指标根据风险情况修正考核指标权重。
(三)制定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系统
商业银行制定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制定完整的风险管理政策、标准以及审核流程;第二,制定政策的实施以及监督机制;第三,关于例外事件的处理流程;第四,风险的动态跟踪流程;第五,风险报告流程框架安排。商业银行建立健全这些风险管理流程系统后,对科学分析风险以及回避风险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内控系统
经济全球化以及一体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化、衍生性特征。迫切需要建立动态化、系统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使商业银行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与协调。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内控系统,要求制定有效的内控管理规则,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建立内控评价指标系统,方便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做出正确评价。
(五)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管理
为了更加有效地回避风险,执行信息化控制是其有效的手段。建立一个信息能够有效沟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上传下达更加快捷传送,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小风险的发生与损失。为此,需要将风险控制制度指标和流程进行计算机程序化处理,建立一个内控管理数据库,为信息化手段预警风险与处理风险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范文4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竞舍关系
一、第三方支付的诞生与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得以普及使用。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民间,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人们体会着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的巨大便利性和乐趣,然传统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在线支付的两大难题:一是,由于商业银行如果逐一对成千上万的商户开设支付网关接口,其成本太高,所以,众多分散商户难以实现与所有商业银行之间直联进行资金结算。另一个是,由于网上消费者对所欲购买的货物只能通过卖家在网络上提供的信息得以了解,货物的性能优劣等信息,对消费者来说并不能完全知晓,这就产生了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很多买卖双方都只是一次易,双方之间难以建立信任关系:买方在收到货之前不知道货物真实情况,不愿先付款;卖方在收到货款之前,不愿意先发货。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交易的顺利完成,市场失灵严重。
第三方支付的诞生完美地解决了这两大难题。一方面,在难以自行建立网关接口的商业银行与商户之间,第三方支付企业通过先开发与商业银行的支付网关接口再去连接商户的方式为两者架起了一座桥梁;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为买卖之间提供了可靠的信用担保,买方在选购商品之后付款到第三方支付账户,第三方支付企业便通知卖方发货。在买方确认收到货之后,第三方支付企业再付款给卖方。整个交易顺利完成,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流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市场的运作效率。正因为这一巨大优势,第三方支付市场在网络支付系统中迅速扩大,巨大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商家的参与。
二、第三方支付与银性的关系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08年的统计,全国参与网络购物的7400万网民中,采用电子支付的占71.3%,而在这部分人群中,运用支付宝进行电子支付的占76.2%,也就意味着在网民中大约有54.3%的人群使用支付宝进行网上支付(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领军企业,与银行的竞合关系在极大程度上代表了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关系的趋势。
1.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竞争关系:
(1)业务市场之争
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第三方支付的问世及壮大,无疑侵蚀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市场。广大消费者由于第三方支付的便利及低成本,广泛地适用于商品购买、通讯费充值、水电费等公共事业缴费等,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竞争日趋扩大。
不久前,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俗称“超级网银”)已正式运行。针对传统商业银行不能网上跨行转账支付,加入系统的银行实现了自身网银与央行系统的互联,可实现跨行支付、一站式管理所有账户等功能,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的网上支付需求。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冲击不容小觑。
(2)资金之争
资金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经营资金的银行来说更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网络买卖双方在完成交易过程上,资金流会在第三方账户上短时间的停留,在此期间,这些汇集的钱就成为支付宝账户的资金沉淀。在B2C、C2C领域部分交易支持信用卡付款,不乏一些人通过第三方支付从事虚假交易、恶意套取银行信用,给商业银行带来资金成本压力信用风险增大等新的经营问题。
(3)存亡之争
随着支付宝的市场快速扩大,实力日益雄劲,支付宝开始发放小额贷款,这无疑会抢占银行的贷款市场。但是,在支付产链中,第三方支付企业只是支付渠道,对资金的流向却毫无控制力。资金必须依靠银行得以账户兑现。如果银行终结用户的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也自然封冻,可以说,银行掌握着支付宝的“生杀大权”。另一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网络支付市场上的开拓,市场日趋成熟与完善,公众对网络支付的认知度到一定阶段时,银行如果介入第三方支付,依靠自身的金融垄断优势,无疑第三方的生存市场会受到大幅挤压。
2.合作关系: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之间并不是绝对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更是两者求得共赢的良策。
(1]互利合作关系。支付宝创建之初,便携手国内外诸多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方面,支付宝的存在需要以网络银行为支撑;另一方面,支付宝解决了网上交易的安全信用问题,同时,支付宝的广泛使用拓宽了网络银行的客户渠道。
(2)银行为第三方支付解决资金沉淀问题。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巨大的日交易额导致大量的资金沉淀。为避免违法运用这些资金的嫌疑,支付宝的资金交由工商银行进行托管,并出具《客户交易保证金托管报告》对外公式支付宝平台资金的归属与流向,确保公众停留于支付宝账户资金的安全。
(3)第三方支付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流程中扮演的资金结算功能,资金实际上仍然流转在商业银行体系的大池子中。就商业银行系统内部之间的竞争而言,更大程度地争取沉淀资金的市场份额,是商业银行低成本吸收资金来源拓宽、负债渠道的一条有效途径。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范文5
【关键词】 小微信贷业务 小微企业 融资难 中小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达到1023.1万多户,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小微企业约占90%。中小企业生产总值占GDP60%左右,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可见,中小微型企业对稳定就业、扩大内需、改善分配关系、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比重都有实际意义。中小微型企业的地位和规模以及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使得很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想在中小微型企业信贷市场上分一杯羹,而一些国家的实践表明,通过发展“信贷工厂”式的低成本信贷服务网络,小型和微型企业信贷市场也可以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近几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大量涌现,外资金融机构更将小额贷款作为布局中国金融市场的战略棋子,这当然也激起了我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关注,许多银行更是将小额贷款作为其主打品牌,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3.8万家小型微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小型微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这似乎是很矛盾的现象。
一、矛盾产生的原因
上述矛盾的产生与小微企业自身因素和银行业对小微信贷业务的定位、目的及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找出化解矛盾的思路。
1、小微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小微企业规模小,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产品附加值低,不能自主定价,盈利能力弱,而且进入门槛不高,造成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力低,企业利润微薄,这些导致小微企业自信状况不高,难以取得银行贷款。
小微企业自身也面临经营困境,本身技术水平受限,管理水平不高,转型升级缓慢,也不能吸引高素质的员工,这些小微企业自身的经营困境很难使银行与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此外,也容易受国内通货膨胀,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在宏观经济波荡中最容易遭受损失,这些高风险特质使得银行在提供贷款时要求其有抵押品,而大部分小微企业抵押品不足,尽管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旺盛,银行也会限制其信贷额度,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
2、银行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目的与效果
小微企业大量资金需求正好满足了银行寻找信贷对象的需求,再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明文支持加大小微企业的信贷,很多银行抓住这一机会来提高银行的利润率,有些银行甚至把信贷对象重点集中于中小企业,如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但是即使如此,银行发展小微信贷业务只是将其作为盈利的一种途径,银行在进行小微信贷业务时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银行在进行小微贷款一般小微企业的贷款配给额度较小,收取的贷款利息也会相对较高,而且一旦小微企业还款能力受限,银行就不会继续与其合作,导致小微企业信贷的可持续不强,所以导致银行提供小额信贷热情高,但是效果不尽如意,进而仍然有大量的小微企业融资仍然存在问题。
二、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意义
尽管存在上述矛盾,但是并不能否定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缓解资本约束与风险资产不足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日趋严格。2011年初,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2011年8月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上述监管政策对大型商业银行影响较为有限,主要是限制了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造成了中小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紧缺。而银监会同时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可按75%的风险权重计算”、“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银行,该债项所对应小微贷款可在存贷比的分子项中予以扣除”,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存贷比扣除和风险权重降低等优惠政策,发展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信贷业务,缓解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比和风险资产“双紧”的局面,压缩资本占用,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综合回报。
2、有利于银行提高竞争力,开展差异化市场,挖掘潜在客户群体
目前,国内银行主要还是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以发放信贷给大企业为主要业务,然而,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银行的产品同质性很强,产品不够丰富,如何挖掘更多的客户是银行思考最多的,因此小微企业就成了争取的对象,然而多数大型的银行基于业绩和风险的考虑,不愿意涉足小微信贷,如此一来便给中小商业银行提供了机会,中小企业在争夺大客户方面缺乏相对优势,可以集中力量挖掘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客户,开发大量潜在的客户群体,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的影响力,开展差异化市场,实现银行战略转型。
3、银行提高小微信贷业务可以提高银行的利润,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的价值
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为自己挖掘了大量的客户,带来了信贷业务的利润。其实只要中小银行利用银行的专业优势和小微企业达成共赢的意识,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必要时共同探讨企业发展的战略,小微企业的风险系数是可以降低的,很多大型企业也是一步步成长壮大的,这样长期的合作,可以帮助银行和企业达到共赢,银行一方面获得利润,另一方面也响应政府的政策,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三、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思路
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将IPC(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微贷技术引入到中国12家不同的城商行运行至今,有的银行已经将微贷发展为自身的重点首要业务,并由此打响品牌;而有的银行该项业务却无声无息。是什么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是技术、市场观念还是其它?中小商业银行如何能成功切入小微信贷业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银行要弄清做小微信贷业务的动机。一方面,在业务初期的产品设计、制度流程设计等阶段,要充分考虑小微信贷业务的商业性,不应过于强调其“低息”、“扶贫”的特性,否则很可能导致该业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由于小微信贷业务服务的对象并非传统银行目标客户,因此前期在人力、物力、宣传的投入较高,规模效益将在后期体现。对此,银行决策层要有充分的认识,在政策上适度“开绿灯”。如将新生业务和成熟业务产品的单产或规模比较来决定投入,往往会错过新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段。
其次,在启动小微信贷业务的时候,最好先坚持“原汁原味”,再考虑“本地特色”。小微信贷业务相比于传统业务,产品设计、员工要求、营销模式、贷款调查等方面都迥然不同。如将现行的思维和模式框架用在小微信贷业务上,要求其适应当地特色或者行内现行规定,那么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所以“本地特色”是长远目标,在小微信贷业务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全行上下对该业务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共识之后,可以逐步推进。而在业务落脚之初,应尽量选择“原汁原味”。建议的模式是:引入专业顾问公司,配合行内专职部门,以标准化的模式打造一个相对独立运行的小微企业信贷条线,给予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在建立一定基础(1年)后再逐步调整。这里之所以提到引入专业顾问公司,一方面是因为借助他人之力可以大大节省自身摸索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内部事务较多,如果仅仅是高层推动,下层忙于日常事务,缺少相应的执行力和引导,事情往往半途而废。当然,具备条件的银行也可以选择不依靠外部力量,自我发展和创新。
最后,优化审批流程。一是实施标准化、流程化的审批模式,通过建立“信贷工厂”等工单式、流水式、批量式管理,减少管理节点,形成服务小微企业的专营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缩短审批放款时间,满足小微企业快速得到贷款资金的业务需求。二是针对小微信贷业务的特点(客户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融资需求一般期限短、额度小、需求急,普遍缺少抵质押物和规范的财务报表),配备小微企业专职审批人或团队,运用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对经营区域内的小微企业进行专业化的风险甄别。例如,德国储蓄银行集团通过创新信贷风险评估与计量方法,简化三张表――《资产负债表》、《月均损益表》、《月均现金流量表》,与传统会计报表不同,加入家庭经济体概念,考察家庭资产负债、家庭现金流情况。三是建立小微企业审批要点,比如开工指标,通过用电量和用工人数来反映企业的实际开工情况;银行流水指标,通过汇总银行结算流水考察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实际现金流量;成本指标,考察企业运营总成本、成本收入比和人工成本等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定红:中小微企业融资与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3).
[2] 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2013(3).
[3] 王兵:论中小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J].农村金融研究,2012(4).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范文6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相继开办了中间业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业务品种少、服务范围窄和服务手段差等原因,使得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举步维艰,似乎中间业务难以深入开展,圭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均组织管理体系。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咯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司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而且,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一套完整的开办中间业务的管理办法及具体操作程序,致使各商业银行难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的中间业务经营制度和风险评估与监控制度,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2.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偏差。我国银行由于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影响较深,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认为中间业务是银行的派生业务,而资产负债业务才是商业银行的本源业务。忽视了中间业务本身具有增效创收的功能,没有从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支枉进行发展。所以,在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展约260余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中,绝大部分产品品种属于结算类和收费类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的金融信息咨询、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金融创新矣品种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上还没有开展。
3.缺乏高质量、高效益的中间业务品种。目前我国商业{艮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工资、兑付、买卖等方面,并且报批手续繁杂,业务发展空间限制较多。而且由于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中间业务作为一个竞争手段,致使银行在中间业务中出现随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无偿服务甚至垫付资金的恶性竞争局面,养成了广大客户不能接受银行收取中间业务手续费的观念,致使中间业务的收入成效难以体现,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中间业务一时不能为银行带来明显而直接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各级银行进行业务开发的积极性。
4.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从业人员。中间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需要更多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其它科学技术,需要掌握先进科技手段的高层次、综合性的人才,需要较全面地掌握有关银行、保险、证券、外汇、国内外经齐形势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现阶段各行对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中间业务的人力投入上明显不足,造成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欠缺。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科学历以上的职员仅占0.4%;高中以下学历的职员占35.6%;大部分职员为专科生,占全部职员的55.8%,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业务品种的重要因素。
5.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的滞后,限制中间业务的发展。一系列中间业务的产生与推广的背后,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我国计算机网络化程度还较低,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严重地制约了中间业务产品的设计和有效服务。
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思考
1.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中间业务作为三大支柱业务之一来抓。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是《艮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完善服务功能,向“金融百货公司”、“金融超市”发展,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各大商业银行应切实更新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思想与策略,提高对中间业务的全新认识,把发展与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联系起来,把中间业务放在与存贷款等传统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
2.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分层次地开发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首先,在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健全,防范风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重点发展无风险或风险程度较低的,非信用性、非融资性中间业务,尤其是不产生直接负债或有负债的管理性业务。如:汇兑结算、金融咨询、业务、银行卡业务、代办保险等业务。其次,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在建立健全金融法规制度,有效规范经营行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担保、承诺、信托租赁、备用信用证、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如偿还贷款担保、跟单信用证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追索权担保、追索权的债权转让、对附属机构的融资支持以及贷款或投资的承诺业务等。最后在商业银行具备了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有能力切实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适当发展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如外汇期货、货币利率互换、金融期货与期权合约、外汇及证券各种指数、其它资产的期货与期权等。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国际全面接轨的需要。
3.制定和调整统一的收费标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防止不正当竞争现象发生。为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建议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做出具体规定。商业银以此为据,实行中间业务收费明码标价, 自觉接受人民银行监管与客户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在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的调整制度上,应坚持收入与支出匹配、风险与收益对等、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原则,坚持以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并考虑市场状况和客户承受能力。
4.努力开发优势业务品种,增加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
商业银行应开拓其他银行尚未占领的领域,最先推出具有独创特点的业务种类,不断拓展资金营销的渠道,赢得低成本的资金市场,创造更高的经营效益。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开展中间业务的优势项目,向证券业、保险业方面渗透,形成三业一体化的局面。在拓展中间业务的时候,压依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与高新技术有关的中间业务产品,并及时研制与之相配套的各种软件和程序,扩大网络建设规模,提高网络通信质量和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