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的审美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的审美教育范文1
一、钢琴教育的现状
现代的钢琴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功利性太强,在高中以及之前学习阶段加大了钢琴的教育力度,让学生能够通过艺考考进比较好的大学,但是在这之后一般都会忽视了钢琴的教育,这样一来,钢琴就不再是素质教育的工具,变成了升学的道具。
同时,在现在很多的钢琴教育中,一味的重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受教育者情感体验的培养,让钢琴演奏者空有一身好的本领,却没办法通过钢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日积月累,钢琴教育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教育意义。让钢琴演奏单纯地变成了技能的表演,无法让个人情感和原创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失去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根本意义。
(一)良好的感性样式
在钢琴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将追求良好的感性样式放在突出地位,但要注意不要将钢琴教育中的纠错放在表面现象上,而是用过对内在情感的纠正上,这样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声音的审美情趣,也能通过不断的联系和改进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习者能够从更深层的角度理解钢琴,获得钢琴演奏的能力。
(二) 充满内涵的技能技巧
人类精神文化的特殊形态便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对表现对象的追求,而一般的实践活动都是对事物实质的追求。这种特殊性早就了艺术的独特优点和特点,让艺术更加具有神秘性和吸引力。而这种特殊性在钢琴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不断练习这方面。
对于技巧的内涵,法国杰出女钢琴家玛格丽特?朗曾经说过:“技巧就是触键,是指法艺术,是踏板,是对总的分句规则的知识,是具备丰富的表情调色板,可供钢琴家根据他要表现的乐曲风格,根据他的灵感而自由调度。总而言之,技巧就是对钢琴的完全掌握,是无所不包的完备的艺术造诣”。表示想要获得高阶段的学习一定要重视练习的作用,甚至是高端的钢琴艺术家,如肖邦、贝多芬等都从没有将技术和演奏划分开去,这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技能的培养,如果没有掌握好相应的技能,再有天赋也是枉然。
在这之后,如何将高超的技术和情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是学习的一大难点。很多人在掌握了高超的技术之后,便执着与技能的表现和学习,无法将自己的感情融进表达之中,长此以往,钢琴的演奏逐渐变成了技能的炫耀,而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钢琴演奏的一大弊端。需要学习者不断的进行自我摸索,将技能和情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三)赋予作品意义的过程
文献修养对审美特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献修养的意义体现出来的。文献修养是对演奏者个人素质的要求,要求钢琴演奏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演奏曲目的背景和深层内涵,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运用。
在演奏某一音乐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音乐作品背后的了解和理解,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的情感表达和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种波动会影响到音乐作品的实际表达和演奏效果。不同的接受主体对音乐会由不同的感觉和感受,这种感觉和感受是基于这一主体自身的修养和学识的。艺术作品的深层内涵往往超越了作品自身的历史环境和表现形式,具有更高层更普遍的思想内涵和思想情感,能够让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种族的人产生相互共鸣的情感,在艺术作品内涵的驱动下获得比较高的情感以及审美的体验。
这样的艺术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对演奏者或者欣赏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让人主观的情感思绪变成了音乐艺术作品内涵的阐述主体,增加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多样性,让真正具有高端艺术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永远都会过时。
艺术的审美教育范文2
1研究缘起。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也日惭趋于包括整个社会和人的整个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却多置美术之美育功能与任务于不顺,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而小学美术教育又多是片面夸大稚拙童趣的艺术性,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授,使"稚美"思想垄断整个小学发展阶段,造成儿童的审美素质与创造能力的长期"低幼化"。
2现状略析。以上所述的"有术无美"的功利主义教育与"有美无术"的自然主义教育其本质都是一种与全面发展相背的、残缺偏窄的、停滞孤立的审美误导,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矛盾。
(1)与教的矛盾首先,普通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就是其具有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并有一定建立于兴趣之上的应用性,皆着眼于螺旋上升的发展。而对技能的片面强化与对拙美的静态依重均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情意美感内容的有机联系,形成小学与中学间的智能断层和中学毕业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美术教学必须遵循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遵循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美育原则,在教学中也需要采用直观、形象、情感与动作相结合的方法,而前述两种顾此失彼的误导都与此相去甚远。
(2)与学的矛盾美术学习是一种促进主体美术知识、审美情感和表现技能逐渐准确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比其它学科学习还要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技能教育忽视了动机与兴趣、情感与审美的心理基础,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平衡性;小学夸张稚美的教育则忽视了学生在右脑神经系能控制与其它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下的操作性,忽视了发展的生理基矗两者都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与个体完善和社会需要的矛盾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课程之一,除了对受教育者的审美结构的美育功能之外,还具有伦理结构的德育功能、智力结构的智育功能以及身心结构的健康功能。只有这些功能的全面发挥,方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完善个体。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
1美术的教育目的与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可简单概括为审美教育、智力开发与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三项。目的总是依赖于过程。如果说美术表现与创造活动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能、情绪、道德、知觉、美感、社会感与创造性等不断成长提高的过程,而中小学美术教材也正从形式与内容上整体地表现出了这种发展性,并要求通过绘画、欣赏、图案、手工等课题予以实施。
2美术的学科特点与发展作为视觉化的造型艺术学科,美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的审美性、美术的创造性及制作的技能性。教学必须以直观性前提,以技能性为条件,运用审美性方法,追求创造性目的。故而要求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环境、提供审美对象、教授表现与创作方法,提高其美术的创造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美化环境的能力及艺术的综合创造力),这就体现了美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特殊性--通过形体、色彩、材质、空间等方面直接感性的视觉审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对视觉对象的欣赏、表现与创造能力。
3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与发展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对艺术教育的不断重视,现代美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
其次要加强美术教育的改革与研究,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适应二十 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再次,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故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4美术的素质教育与发展作为普及型立体型的美术素质教育,围绕发展的核心表现出以下征:①科学性--基础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即向学生实施具有辅德、益智、健体(心)的美术"双基",具有全面整体的、优化结构的、层次递进的、有序发展过程的教育,②实效性--因材施教与以点带面的统一,即以因材施教为根本;③创造性--主体性与适应性的统一,即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体能动性,做好相互间的合作与配合、促进教学活动从不适应向适应方面发展;④规范性--有一 定的教育评量体系与活动,即对学校美术教育实施综合评估并纳入教育、管理常规,根据甘一世纪学生美术素质的综合要求与表现,建立健全一整套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美术活动的评量规则,并使之在实践中应用化;⑤发展性--以人为全面发展和"教育是基础生产力"的统一为宗旨,即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使未来的劳动者具有审美方面的生产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的教育任务,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能运用美术语言手段去感受、理解和创造美的教育目的。
三、发展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1树立"大美术"观念,将审美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采用开放式的素质教育,以广义的美育思想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加强美术教研,促进美术教改。面向未来和世界,着眼于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时代与学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与社会、有特色的中小学美育新路。
艺术的审美教育范文3
关键词:欣赏教学;审美评价;审美价值;绘画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9-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改革,高中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与审美观方面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欣赏活动本质上是欣赏的对象与欣赏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审美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本质上的制约,还体现在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审美价值的评价与认可标准。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欣赏水平与审美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大量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交流去教会学生客观地去欣赏,多层次、多方面地进行审美评价,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感悟与总结,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进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对于许多高中美术教师来说,欣赏教学尤其是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教学要比实践教学难上许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时,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相关史料的讲述,使得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能够吸引学生一定的兴趣,故而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但是在讲述现代艺术作品的时候,却缺乏相关资料,再加上现代艺术作品欣赏的角度很难直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衔接,这就导致了学生一时难以跨越现实角度与欣赏角度之间的障碍,影响了欣赏教学的效果。人对于审美感知和审美意识的形成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来形成。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知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内在的情感内涵,通过不断地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来达到审美欣赏中的继发性作用,并最终达到欣赏教学的目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价值与评价
1.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因为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的基础上的,所以审美价值必然会具有客观性。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由于地域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别,人们有可能会出现差异很大的价值观。对同一作品在实际的欣赏中,不同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当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或朋友时,再愉悦的形式也不会让其感觉到丝毫快乐。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遇到愉快的事情了,即使是在大雨滂沱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欢乐,畅快淋漓。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很难被一位西方友人接受,而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不管有多少美学知识,也感觉不到棋盘中形式的美丽。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欣赏水平,那么它就能感知和体验大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美,甚至能够将平常的信息转换成美的体验。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选择欣赏材料,并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选材不好,那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教学设计高于学生的鉴赏水平,那么有可能无法展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多方查阅资料,还要具体地了解一下学生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上出高水平的课来。
2.高中美术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学生审美评价的功利性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但要引导欣赏关注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还要提高学生对审美评价的社会功利性,这是由人潜意识中对审美判断的利害判断决定的。作为一个具有思想与意识的人,在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自己潜意识内的伦理价值、认知价值以及利害判断的影响,就比如若是将宏大壮观的战斗场面看做艺术的话,尽管其场面宏大而震撼,但是我们却难以接受,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的伦理价值与道德判断知识我们拒绝接受这样的艺术。
此外,在高中美术教师进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阅历与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美术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素质修养,用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胸怀来对待学生对审美的感受与评价,对学生耐心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评价。
3.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尽管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评价却带有主观上的多样性,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审美的行为是由审美主体产生的,必然受到审美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审美评价的行为就必然具有主观的成分,而正是这些主观成分造成了审美评价难以统一。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引导学生去进行审美感知和评价,通过不断锻炼,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评价观,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美术教师如何知道学生进行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艺术的审美教育范文4
方式之一,是高校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艺术审美教育促进了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它的研究在全面培养艺术人才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 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呈现出与之相符的特点。2001 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认为: “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会孤立存在,都根植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成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亦是如此,它不但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而且推动社会文化的进程。那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认识艺术审美教育, 如何实施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改革?这些都是尚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一、审美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
艺术审美教育,是通过借助欣赏艺术美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立足于艺术审美角度,通过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审美视察,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净化受教育者的心灵,启发受教育者审美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创造美与鉴赏美的能力。高校所进行的艺术审美教育,是全面执行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美的理解和鉴赏水平需要,更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教育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
“多元文化”的观点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于上世纪初期提出的。当时的教育观点认为:为了了解和接受来自各个国家、民族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受教育者应接触不同文化的信仰、价值和环境。时至今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提法已被艺术教育界广泛接受。它涉及艺术教育课程中广泛艺术文化的教授,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特征方面。尽管很多学者对教育的多元文化问题存在着争议,但立足于客观现实,“甚至它的恶意批评者也赞成,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成为现代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和艺术教育的一个常见的组成部分”。[1]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观点。
(二)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与现今我国艺术审美教育的距离
当今世界,已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大、小民族共三千余个。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不存在不受民族特质约束的文化,也不存在绝对脱离民族根基的艺术。
仅以亚洲为例: 亚洲目前有48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38.23亿,大小民族、种族1000余个。由于亚洲区域大,民族多,且文化的多样性强、差异性大,因此无统一的“亚洲文化”。亚洲各民族传统观念非常浓厚,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各民族的艺术形式上,便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样式和文化特征。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局面:许多学生在欣赏亚洲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艺术作品时,由于不了解该民族的文化信仰,故无法体会到异文化艺术的美。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改革与实施途径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新产物。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下达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其中强调,高等学校要完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学条件,确保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高校艺术教育持续、健康、深入的发展。
(一)改善审美教学环境
其一,高校在制定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时,可结合高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计划,将艺术审美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其二,高校每年度在预算时确定一定数目的艺术课程教研经费,使艺术教育各项教学任务及艺术实践活动能正常开展。其三,逐步改善高校校园审美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仅能通过对艺术的体验去感受与体验自然美、生活美,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和谐、合作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艺术审美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吸引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善艺术审美课程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已开设的艺术审美课程有很多,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学生当成被动学习的一方。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艺术审美教学的目的。我们应改善艺术审美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音乐鉴赏》课程传统教学中,对西方交响乐的学习是一个知识难点。交响乐中的多个乐章及诸多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通常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交响乐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强调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交响乐作品理解的再创造,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
高校应多组织开展艺术审美实践活动,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画展、书法比赛、摄影作品展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种多样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作为第二课堂,将开展学术活动与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实现艺术审美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罗振玉.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Z].1906.
作者简介:
艺术的审美教育范文5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将美术欣赏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在欣赏课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且多数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容易对教材形成片面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而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中外美术名作。即使上课,也只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地介绍,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在整节课中,教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得平淡无味,学生听了也反应淡淡。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教育目的,也偏离了审美素质教育的宗旨。
初中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欣赏课而得以实现审美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课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以外,教材的欣赏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向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课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美术欣赏课中,就必须以审美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发心灵的感受,寓无形于有形之中
美和审美是联系在一起的: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就是要感受美,换言之,就是要发现美,感觉到美,进而调动起自己美好的情感,即“美感”。“美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指审美情感。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联系也同样明显。可以看出,有关审美能力的问题更为根本,因为解决了它,有关审美情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不管用哪种观点来看待美感,也不管用哪种理论来解释美感,审美能力起作用的效果都伴随着情感反映。因此,要用心去感受美,以激起心灵的浪花。
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审美情感。美术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并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范画、投影、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处在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画展,博物馆等,无形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利用课件展示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宽广的画面、磅礴的气势、流畅的笔墨、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祖国的万里江山,表现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主题。那绵延壮阔的群山、冉冉升起的红日、高大苍劲的绿树,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思。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能够使学生透过画面,悟出作者的立意,受到美的教育,并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操,升华自身的思想感情。
2.处理形神关系,培养审美感受。作为美术教师,还要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辩证关系,如果仅仅重视美的形式和美的外表,仅仅重视美术技艺的传授,仅仅重视美的图形、美的色彩、美的景物的欣赏,而不注意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层的内涵,忽视了从创造美的主体心灵中寻找美的源泉,不主动去激发学生心灵的感受,那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就会是失败的。
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但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与不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因此,教师不能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不能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中,而应从美学中对艺术的不同观念入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观念在艺术史上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思路和界限。比如,在出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大艺术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时,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而出示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家之一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时,他们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时,教师就应告诉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了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美的追求。由此,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神情和动态,或色彩鲜艳的《鸳鸯戏水》、《出水芙蓉》、《桃花飞燕》等中国画时,更懂得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北京故宫》与《巴黎罗浮宫》时,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在色彩、材料、工具以及各自的特点等表现手法的根本区别,使他们开阔视野,使美术欣赏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启发和教育。
三、学会欣赏和鉴赏,是理解美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由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还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创造了美,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沉醉。就像做了一场好梦,梦醒了之后,意犹未尽;也像品了一口美酒,口留残香,回味无穷。这种对美的细细品味,就是欣赏。艺术鉴赏就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起兴动情,用发自心灵深处的冲动,并根据一定的感受、理解与评判,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作品的得失与成败,从而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艺术修养。中学美术教育,更要注重艺术接受和审美心理的教学和研究,使学生形成新的自我与个性,孕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只有在鉴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才能调动再创造的联想和想象。艺术鉴赏能力对艺术创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创造又是在评价过去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存在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心利用,是否善于运用。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将之作为鉴赏对象。这样,当学生看得多了,就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和欣赏。
但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并将之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就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当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就要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把作品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将画家的思想精神升华为民族精神。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个画种的图片资料,并比较在画家笔下的各种表现手法及情形,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分析,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造是美的源泉,是升华美的原动力
创造是美的源泉:美,要体现生命运动的本质。其次,审美,就是要去发现美,感受美。可以说,美就是心灵创造的产物。因此,创新是美学永恒的主题。
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欲望,但却不一定具备创新能力。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职责之一,就是把人的创新力诱导出来,将体内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创新品质不是外部植入的东西,而是个体经过外界诱导而生成,是不断成长和变动的。教育所要做和能做的是:为创新品质的培养与生长提供价值引导和有利的环境支持;诱导和激发、培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欲,使之转化为创新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他是学生知识、技艺的传授者,是学生思维方向的诱导者,更是人格形象的塑造者。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所以说,研究个性、挖掘个性、张扬个性是教师挖掘创造才能的重要途径。
艺术创作是从无到有,从朦胧到清晰,逐渐发生、形成的过程。这一孕育过程有长有短,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艺术素养、个人性格之综合沉淀、升华的结晶。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灌输创造的理念,注意让学生从“有形”中揭示出“无形”,培养学生从具体中概括出抽象的能力。创造既是这一过程的结晶,也是结晶过程的催化剂;既是产品,也是生产的原动力。创造是美,美源于创造。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任务,另一方面,它在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主线,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宋艳.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艺术的审美教育范文6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渗透
美术学科的思想性强、知识面广,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训练技巧,更能开阔视野、塑造灵魂、陶冶情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力工具。教师在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因此,在美术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的特点,在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德育渗透,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欣赏开阔眼界,渗透民族文化底蕴
小学美术教材第3册的19课和13课内容都涉及民族文化艺术,无论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欣赏•评述”领域,都渗透了民族文化。如,年画作品《年年有余》让学生了解了传统的民俗艺术;《捏泥巴》中大量的中国古代陶器的欣赏,让学生感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小扇子》中或写意或工笔的中国画使学生了解了实用的扇子也是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品;《绘画中的节日》《过春节》《节日的装饰》等内容结合春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等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民族、地区的风俗文化,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辈在岁月的长河中通过摸索、实践总结出来的精粹,正是这些历史的积淀与民族智慧的结晶使我国日益强盛。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对历史的记忆,更是国家形象的象征。因此,学生只有扎根在本民族的艺术土壤中,吸收充足的养分,才能有更好的成长。
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验世界文化艺术的真、善、美
美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感教育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世界文化艺术异彩纷呈,各个民族、各个时期的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数不胜数,这给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亨利•摩尔母与子主题的作品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抽象变形手法,表达了一种温和的亲情。他的作品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表达出各种象征意象的同时,亦充分表现了各种材料的固有特性。那些被安置在蓝天、白云之下的雕塑作品,就像是自己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生物,洋溢着与整个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生命气息。学生通过欣赏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能够感受艺术家对生命的关注。学生沉浸在凡•高的《向日葵》《星月夜》《夜间咖啡馆》等不朽名作的流光溢彩之中,在凡•高的色彩空间中惬意漫步,能够感受画家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感悟画家所描绘的喧嚣生活,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体会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学习凡•高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学生通过鉴赏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可以了解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先驱达•芬奇所坚持的人文主义精神。教师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体会。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是难以创作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学生通过教师的阐述,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教师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不仅使学生重温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也使学生感受到浪漫主义画派的艺术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龄儿童作品碰撞出对美的追求,发现乐趣
小学美术教材中大多数的内容都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儿童作品供学生参考,这些同龄儿童的优秀作品的表现技巧和思想深度尽管不及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但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天真烂漫,富有童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学生对这类内容感到亲切,容易产生共鸣。如,《亲亲密密一家子》一课中有动物的一家和妈妈抱孩子生火、爸爸挑水的作品,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精细的描写》一课中的玩具车、机器人、布娃娃、藤椅等作品表现的事物就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画水果》一课中的桃子、西瓜等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我们的社区》一课中的作品是学生生活小区的真实体现;等等。这些贴近生活的作品生动、细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倍感亲切,能够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兴趣。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之美,抒情达意
在上《生活中的标志》一课时,笔者在学生掌握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校园环境与校园环境中一些不好现象的照片,引导学生为学校设置标志,提醒全体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四季的色彩》是一节以了解色彩知识为主线、以认识国内外多样的色彩表现形式为基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魅力和欣赏艺术家非凡表现力的“欣赏•评述”课。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有了初步了解,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对美的表达能力。
五、“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技法训练中培养严谨的学风
在“造型•表现”教学中,一幅完整的线条造型作品,需要学生平心静气、一丝不苟才能完成。学生可以通过临摹,理解线条的组织、形体的塑造、色彩的协调、构图的平衡,从而对每幅作品的艺术美有更深的体会。如,《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课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表现透视变化,要考虑画面上每一处事物的透视。如果学生不加思考随心所欲地画,势必会导致作品失败。《植物写生》一课要求学生学习细致地观察物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线条造型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细部特征、花的角度变化、叶子的穿插等,学习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植物。在练习中,学生需要细致观察、耐心描绘。
六、“同舟共济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综合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与学生形成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有效调控和引导,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如,在分组训练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在学习《提线纸偶》《中国龙》等课程内容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需要相互协助才能完成作品。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学会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
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评价总结中认知自我,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