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1

随着现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摄影已从简单的复制对象、记录现实发展成为目前的一个多分支、多门类、多功能的大家族,如艺术摄影、科技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摄影的分类也就赋予了这些不同类别的摄影以不同的目的和功能。简单理解摄影只有记录实况的价值和其它实用功利价值,而忽略艺术摄影的审美价值,这种倾向是有害的。

艺术摄影是为创造美的价值而存在的,是以它的审美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摄影艺术要想在艺术园地里寻到自己的席位,就必须具备它特殊的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摄影在通过特定的场景,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它往往不以反映具体事物为终极,而是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作者的感情、生活态度,并对生活做出自己的评价。艺术摄影还要求通过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的真实,首先是激起观众的美感情绪,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价值也决定着我们的艺术创造者在创作时的审美物化中,审美意识的高度集中,才有可能创造出较高水准的摄影艺术品。如果只用认识的、政治的、记实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来作为衡量艺术摄影作品的标准,那就可能会混淆了艺术和生活、艺术和历史、艺术和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界限。关于艺术的标准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恩格斯这里对艺术的评价是历史和审美价值的评价,而不是其它标准。就艺术摄影作品来说必须以它审美价值来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体现其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

艺术摄影属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物,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同样也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手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但它又不同于哲学、政治、法律等其它社会意识形式。艺术摄影的本质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就艺术的把握方式而言,艺术摄影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它决不是简单的对客体进行复制,而是用艺术的“掌握”方式主动地对客体予以艺术的观照。表现在创作上是主体审美意识对客体的艺术掌握方式上,不同的主体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其目的也不相同,这就是艺术摄影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曾在《1844经济手稿》中指出“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艺术摄影审美活动的独特方式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也显示了它的独特本质。就艺术摄影的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而言,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摄影艺术家应该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照社会生活实践这个客体世界。面对巍峨的群山,我们的摄影艺术家看到的是山峦起伏的线条、层次、光影、色彩诸因素,考虑的是选择怎样的最佳角度,将客观世界通过艺术的方式,构成美的摄影艺术形式,来体现审美价值的实现。同样面对这个客体,地矿学家看到的将是地理构造的形成,注意研究的是各类矿产资源的含量成份,构想的是怎样开发利用来服务于社会。而一个佛教徒看到的可能是山中古色古香的庙宇,理想的世外桃源,幻想中静观入化的妙景,很显然它是以宗教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笔者曾在某次创作活动中,在牧区遇见人们正在修建饲养场,此时正值中午,光线将房顶梁擦的影子投在室内地面上,眼前的客体构成一个可见而不可求的美妙的光影世界。主体审美意识中长期寻觅的积蓄在这一瞬间客体的刺激下得以实现,在主体的审美观照中客体成了主体审美情感的载体,主体灵光附体似的在创作中进入了痴迷状态,经过高度的凝聚,瞬间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主体的审美意识迅速得以物化。这里我们看到,艺术摄影的创造它既来源于客体的刺激,更重要的则来源于作者审美情感的观照。

摄影创作中它不是推理,而是主体审美经验实践积累在瞬间闪现的直接悟见。这里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是主体进入创作中审美境界的前奏,也是审美感应发生的动力,主体感情在客体刺激的感应中表现了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创作中客体形式的感应是主体审美意识觉醒与客体表象之间作用的沟通也反映了创作中情与景的交融的相互作用。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的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摄影创作中审美意识的观照,是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的根本,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以上的创作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创作主体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客体世界的,艺术的掌握世界从本质上区别于纯实用功利意识、科学求真意识或道德理性意识,而表现出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根本是审美意识。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2

【关键词】 艺术理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一、高等院校设置艺术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概论》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由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情况较好,学生们对这门课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我国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针对高职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

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之所以在各项功能前都加上“审美”二字,意在强调艺术的功能核心是审美。

第一,艺术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它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物的内涵。学生通过这门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掌握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艺术形象丰富借用夸张、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等手法得以塑造完成,当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因对其表现手法的探讨,从陌生不理解到完全把握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更为灵敏锐利。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二,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从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着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它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首先,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它不同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常常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大学生们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得到提升。其次,审美意识提高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追求美的事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我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艺术概论》这门课的开设,恰恰是应和了这一思想,它关注的并非单纯的艺术知识及其技能,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优秀的艺术实例引导大学生去追求去体会独特的思路、丰富的情感,学生以各自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促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另外,通过艺术欣赏,大学生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上可以得到休息,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以新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三、加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修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理论课在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待遇。在课程设置也更多的安排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艺术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且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往往只限制在两个课时。正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对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认识更是不足,很多文理科学生认为它应该属于艺术系的专业课,与其它专业无太大联系,因此没必要去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其实,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重实用而轻学术的现象,这种心理还可以从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其他情况得到确证。首先是师资对比悬殊,一些院校的技法老师往往较多,而理论教师常常不足。前些年,有些院校的理论课甚至还是技法老师代上的。很难想象,专工画画、唱歌、跳舞的老师去讲艺术史或艺术概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那么,对于高职的学生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如果能够加强以理论学术支持,最终培养应用型人才会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显然,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实际,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追求是必备的修养。

四、结语

总之,世界离不开艺术,我们的生活同样离不开艺术。作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和普及艺术理论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职业技能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省略.

[2] 朱和平.艺术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3

关键词:美术博物馆;艺术文化;文化传播;文化交流

美术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播是美术博物馆的基本属性。美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全社会展示和传播艺术文化的精华,目的是在弘扬艺术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因而,美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艺术文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美术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展示人类艺术文化的文化教育机构,既是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宣传其艺术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美术博物馆以造型艺术为对象,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功能,因此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其培他博物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美术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是发挥美博社会功效的必要前提。

1美术博物馆文化的内涵

美术博物馆事业是艺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涵而言,艺术文化即是指对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形态和现状、经验等的研究的总结。其中,艺术不仅是指人的情感和理想等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也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而文化则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美术博物馆艺术既是文化的核心,也是审美的核心。

大众艺术文化境界的提升需要在美术博物馆中完成。艺术文化的提高可以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但是艺术文化境界的提升,则需要在此基础上,亲自到美术博物馆参与艺术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性实践活动。美术博物馆中的艺术既是文化的一个领域,也是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属于精神产品的一种。美术博物馆中的艺术文化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最基本的特征。社会文化系统对艺术的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文化系统作为一种文化条件和总的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制约艺术家和公众等每一个人的艺术文化心理的形成,进而间接地对艺术的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文化不仅有审美价值,还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陶冶功能以及娱乐功能等其它社会功能。其中,(1)艺术文化的认识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和了解人生,进而认识历史和认识社会。(2)艺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则是人们通过艺术文化活动,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进而引起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态度等发生潜移默化地的深刻变化。(3)艺术文化的陶冶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进而满足审美需要。所以,美术博物馆的艺术文化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美术博物馆的基本职责是收藏、保管和研究人类艺术的见证物并进行展示和传播。人类艺术的见证物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文化传播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责。美术博物馆的艺术文化不同于其它行业文化,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美术博物馆文化具有广博性。现代美术博物馆的功能既包含搜集艺术和保存艺术、修护艺术、研究艺术,同时也包含展览艺术、教育艺术和娱乐艺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新形式的“虚拟美术博物馆”、“数字化美术博物馆”等,这充分体现出美术博物馆文化的广博性。

第二,美术博物馆文化具有公共性。美术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无疑公共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博物馆的公共性特点和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美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发展与美术博物馆的收藏艺术、研究艺术和教育艺术等各项功能紧密相连。服务社会公众是美术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此,需要充分认识美术博物馆的公共责任,深入研究其公共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术博物馆公益性核心价值的最大化,才能全面、深入、有效地推进美术博物馆的公共性。

第三,美术博物馆文化具有可参与性。美术博物馆作为征集艺术和典藏艺术、陈列艺术以及研究艺术的场所,是为公众提供艺术知识、艺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以学习艺术和教育艺术等为目的。公众参与可以使美术博物馆成为国民教育的延伸与互补,使美术博物馆艺术教育的效果更好,能更好地发挥其艺术文化宣传作用。

2美术博物馆如何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主要是指思想观念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地域传到另一个地域的过程。做好美术博物馆文化传播工作,是美术博物馆宣教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责任。美术博物馆作为艺术文化的传播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艺术文化发展的脉络,把城市文化底蕴缩影的艺术文化精品向公众开放,更好地满足群众的艺术文化需求。对此,美术博物馆需要进一步发挥宣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其艺术文化传播水平。

2.1提升艺术文化品质

美术博物馆是艺术文化与传播的重要工具。现代美术博物馆艺术文化功能的发挥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形式的拓展和手段的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其艺术文化品质。现在有的美术博物馆的艺术展示大多是展柜陈列辅以标牌文字说明、展板文字说明等传统陈列方式,让参观者感到枯燥乏味。这种状况不仅难以揭示其深刻的艺术文化内涵,更难以调动观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因此美术博物馆应创新展示手段,把沉寂的历史陈列变成声色并茂的艺术画卷。如可通过幻灯、全息摄影和激光、录像、电影以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巧妙运用,使静态艺术展品得到拓展。同时可通过艺术色彩的环境,运用动态演绎,给观众以艺术的听觉感染力和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把静态艺术展示与动态艺术演绎完美结合起来的方式,能有效体现美术博物馆传播艺术文化形式的多样化。

2.2提高艺术文化传播水平

随着人们艺术文化品位的不断上升,公众参观美术博物馆文化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美术博物馆的艺术文化传播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美术博物馆传播艺术文化,需要在展示传播的内容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可将艺术的专业性、艺术的学术性和艺术的知识性以及艺术的趣味性同艺术的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艺术题材、艺术品种和艺术风格以及艺术载体,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使艺术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真正树立惠民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美术博物馆公共文化传播新水平。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4

关键词:艺术审美 个体 社会 价值取向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5

关键词:突出 文学 审美功能

文艺理论认为,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文学的普遍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意识与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当它把作家的心灵世界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形象、情感和意境,以审美方式来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评价并作用于读者的精神世界,对读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时,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德国接受美学家瑙曼将其概括为:“在接受过程中通过美的享受而获得的经验、认识以及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知觉方式、情感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普遍而又持久地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帮助人们对事物获得新的、更加正确的认识,将他们从落后、愚昧的自然与宗教的偏见,从传统的社会束缚和习惯势力下解放出来,促进新的社会意识和伦理道德准则的形成与推广。”长期以来,对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文学艺术的他律性,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另一种观点则从文学艺术的自律出发,把文学视为一个完全自在自为的独立系统,否认文学的社会作用,推崇文学的审美性、无功利性。如中国历史上儒家和道家就分别持这两种观点,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曹丕更是将文学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庄子则追求文学的“无为”、“逍遥游”。其实,文学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其审美性和社会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它来自生活又必然超越生活,求得自身的发展,即审美的特质。“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它虽然不指向实用,不随读者的鉴赏而损耗,不由必然需要的满足引发,也不能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但它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间接改造着社会,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心灵,让人忘记生活的庸碌而徜徉于艺术的天地里和审美的状态中,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怎样才能充分实现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呢?从客体方面说.文学作品应经得住恩格斯提出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的评判,尽可能达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土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文学是语言艺术,作家应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作品,如果用简单的道德或政治说教来代替艺术性,文学也就成为非文学了。所以,在文学活动中,他律必须通过自律实现,即文学的各种社会功能只能融于审美体验中,不能独立存在。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然后才能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精神和倾向的表现,不管一首诗充满着怎样美好的思想,不管它是多么强烈地反映着当代问题,可是如果里面设有诗的韵味,那么,它就不能表现美好的思想和任何问题,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体现得很坏的美好的企图而已”。因此,离开了审美,文学的社会功能就无从实现。文学的审美本质属性决定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对其它功能的驾驭作用,文学对读者的影响不直接表现为思想认识的飞跃和道德理想的突变,而是通过艺术形象,在情感感染和审美体验中实现,正如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所说:“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经验证明,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动态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文学功能的实现,是主客体的交流和对话。没有读者的参与,文学活动就无法完成,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也无从实现。作家创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同时对读者产生愉悦、认识和教育等作用,而阅读活动是读者根据自我内心的愿望要求自由选择的结果,因此,作为阅读客体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成功地调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否则,它就无法吸引读者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读者的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机制,让读者在审美体验中感悟到人生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真谛。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范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艺术 探究

教学艺术是中外教育家长期探讨的教学理论之一,教学艺术是随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教学方法的研究都很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教学艺术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揭示教学艺术的实质,在此对教学艺术的概念作较明确的界定。

有关专家学者称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艺术家。那么教学艺术究竟指的是什么?教学艺术是指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知识、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是教师运用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及语言艺术的体现。一方面表现在教师不仅传播知识,而且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和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把形与理、知与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思想品德得到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上。在对教材的深刻领会和对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教学形式和方法,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全面顺利地实现教学的多方面目的。总之,教学艺术的实质,是教师本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在教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广义上的教学艺术包括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等概念。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积累起来的、有普遍意义的,并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知识体系。教学技能则是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定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技艺又较教学技能递进了一个逻辑层次,它是指教师熟练地运用系统理论知识、成功的教学经验,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才能;而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师具有独创性和审美性的才华。教学艺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努力探索,从教学经验发展到教学艺术后创造出的宝贵财富。

教学艺术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以下功能。

一、增进激励的功能

教学艺术具有增进激励的功能,是因为教学艺术能极为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能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的高效率。

1.激励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的心理动因,是一种内驱力。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但是,并不是任何学习需要都能成为学习动机,只有当学习需要被引发出来,并指向某一目标、进而坚持追求这一目标时,才能形成学习动机,使之成为活动的动因。教学艺术便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中介,具有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功能。

实践证明,教师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更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这种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情感的形成,取决于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取决于教师的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才能迅速提高教师教学艺术的综合水平,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启迪智能

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能以形象生动的话语,风趣幽默的讲授,充满科学的逻辑推演,将学生领入艺术的大地之中。在聆听教艺精良的教师的启发性讲授中,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创造性想象得以充分激发,灵感得到较多机会的撞击,创造力得以大大提高,并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效率的功能

教学艺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注重研究和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师,在课堂上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知识容量,并能充分发挥其认知能力。

1.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艺术是教师个人才华的充分展现,具备较高水准的教师,在教学中能以生动幽默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炽热动人的情感,准确精华的讲评,以及充实、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博得学生的好感与尊重,做到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并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不愿学到愿意学,由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而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注重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师,就能在教学中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反之,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以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为前提,因此,只有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教师才能使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

3.有利于减少教学失误

在进行教学艺术的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教学中的“速度”问题,又要注意“强度”的问题;既要考虑教学中扩大教学信息量,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留有思考余地,让学生吸收消化,甚至进行必要的重复、提醒、适时“强化”,做到快慢适中。教学既要考虑一定的“强度”,表现出教学的激情,以引起学生注意,又要考虑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抑扬顿挫、高低适宜,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频率过快使学生不能吸收消化,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声音过低频率过慢,引不起学生注意;教学声音过高,刺激太强,学生容易疲劳,造成信息传递中误差或失误等现象。

三、增强审美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