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课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课标准

劳动教育课标准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标准;课程开发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过程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对设计的分析与评估。其中每个阶段包含若干小的步骤或环节,这些阶段、步骤或环节又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如在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中就存在着分析与评估,而分析与评估又会反馈到目标的修订和确定,目标的修订又会重新引起标准方案的变动。因此,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分阶段进行阐述是对其实际过程的一种简化,目的是便于对每一具体阶段作更详细的分析。

(一)确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侧重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也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区别开来。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要了解社会与经济的需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些都会导致新的职业的产生。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社会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制约着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当我国进入高度工业化时期,在社会就业人口的结构比例中,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将跃居第一位,工业劳动者的数量居第二位,而农业劳动者的数量则会退居第三位,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决定了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而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同时,高职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职业性。因此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育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高职教育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二)职业、工作与能力分析

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通过对某个职业所包含的若干项主要工作、每项工作所包含的若干项作业任务及每项作业任务所包含的若干项操作项目的逐一列举剖析,从中了解从业者主要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操作内容以及对各种知识和操作内容的具体要求。职业分析是比工作分析高一级的程序分析。职业分析的内容应包括该种职业的主要职责、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使用的工具与设备、材料、技术与工艺、生产流程、工作规范或标准、检验方法、劳动组织形式等等。

职业分析的基点是职业岗位。职业分析应以满足职业岗位对于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为基本原则。职业分析人员应是长期从事该职业的具有本职业岗位全面工作能力与良好行为方式的行家;应具备能准确阐述该职业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来自该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行业部门和不同类型企业。职业分析通常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分析阶段。在准备阶段,一般是根据职业分析的具体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范围,选定最具职业典型特征的产业部门,确定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查的对象,编制职业分析需要的调查问卷。在实施阶段,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和对调查问卷加以回收、整理和归类。内容包括职业所包含的相关工种,职业活动的主要产品,职业活动的职责范围、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工作、工具设备,职业活动的环境条件,职业活动所需的主要技能、基础专业知识和行为方式,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特殊心理、生理素质要求等。在结果分析阶段,主要是根据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将应具备的技能及与之相应的基本技术基础知识、行为方式等进行分类排序;按照职业活动所运用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使用频率次数,确定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程度;对于同时分析的若干职业活动,按照职业活动中运用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相同程度或重叠度,确定职业之间的类似程度;对于因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组织变化而出现的新兴社会分工,则须根据其适用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与现有职业活动的相对特殊性与独立性进行职业内涵的比较分析,确立新的职业。

工作分析是为确定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以及对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分析活动,主要是剖析某项工作的特点,详细、具体、系统地列出职业的业务规范和所需要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分析的重点依目的不同而不同。对于高职教育,工作分析的重点在于工作阶段的划分、知识技能的构成、教育教学步骤的拟定,以便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能力分析。高职教育课程是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意在使学习者获得在某一特定职业或某类职业中工作所需的实用技术、专门技能、态度和认识。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高职教育都应该注意职业能力,即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具体而言,职业能力包含四个要素,即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技术期望是指特定职业角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每个职业角色的技术期望都不同,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指在工作日益复杂和多变的情况下独立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分析、判断、决策、选择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实施结果等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指根据实际情况对面临的各项任务进行协调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指根据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及时进行角色调整或工作方式变换的能力。

(三)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

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所得出的职业规范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等的要求,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质量标准方案的大概轮廓的过程,还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这些设想只有在标准方案形成以后才能得到实现。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就是把这些设想发展为在逻辑上清晰、在科学原理上可靠的具体的能够实施的方案。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即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作能力,为毕业后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以及作为第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人才所应具备的一般能力,也就是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应以使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应以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对高职教育学生而言,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是其职业能力。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职业能力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在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或态度而获得的。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使用和对劳动资料的认识。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指人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能力、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如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及认真、细心、诚实、可靠等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普适性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与知识范畴的能力,是职业能力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现代职业所要求的许多能力,已经不仅仅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这种基础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变化,顺利进行职业活动。这种可迁移的能力叫做普适性能力,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普遍性是指这种能力是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可迁移性是指这种能力的获得会促进另一种能力的获得,工具性是指这种能力是实用的,与职业密切联系的,而不是学术的。关键能力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劳动者不会因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岗位不适用而发愁。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学术能力是学好某些基础科学学科所需具备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主要表现为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这两种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能比较出色地完成普通学校的学习任务,获得出色的成绩。语言智力是指人类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作家、诗人和演说家身上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数学逻辑智力即推理和计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两种智力的开发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职业能力是体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与课程提供

高职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的确定为高职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标准是设计合适课程的指南,课程是标准的具体化。因而,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人才质量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模式。

现有课程模式与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课程多采用以学术课程(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常常是一、二学期上基础课,三、四学期上专业课,五、六学期上设计与实习课。这种课程模式因过分强调分阶段,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重复或割裂。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比例仍然较重,真正的职业技能学习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课程体系应打破分段式,进一步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为此,有必要将学术课程、专业课程、生产实习课程等按阶段和难度分散安排到每一个学期,逐渐深入,每学年自成体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的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使高职教育在质量标准上偏重于学术性,过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体现高职教育核心标准的职业能力却得不到保证。采取这种课程模式,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又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而达不到高职教育应有的质量标准。而且现有的课程模式只着眼于通过一次性教育满足学生的终身需要,较少考虑学生工作后继续学习的需要,也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不同个性的人才采用同一种培养方式,最终必然偏离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

体现新标准与能力观的课程模式在高职教育新质量标准中,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理论框架及其不同的组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不同的能力获得需要不同的课程载体,不同的能力组合要求不同的课程组合,不同的课程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能力课程模式。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得出高职教育能力组合的课程模式。高职教育学术能力中的基础学科能力主要由基础学科课程来提供,应用学科能力主要由应用学科课程来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学术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相关学科的纯科学、纯理论问题,如基础数学、理论物理、文学理论等课程,或者是向高职学生进行一般教育的某些重要内容,旨在为专业性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职业能力中的专门职业能力由专门职业课程提供,工作实践经验能力由职业实践课程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性课程,主要提供某种职业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教育,旨在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准备或适应解决某些应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普适性能力则主要由某些通用课程来提供,这种课程的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2]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玉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4]俞克新,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劳动教育课标准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体育 健康教育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劳动教育课标准范文3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可见,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陶行知在倡导创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长城理论”。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那么,在体育教育中如何结合当前的现状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要精心设计,渗透德育。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取有效的教法步骤,巧妙地、恰当地把知识技能德育教育传授给学生。由于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有实践性、及时性的显著特点,德育应渗透并贯穿体育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的德育教育

开始部分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例如:上课铃响后,教师吹哨集合,有些同学整队集合不迅速,表现的懒懒散散,漫不经心;有些同学说笑打闹;有的同学不穿运动鞋。以上各种现象教师如不及时教育纠正,势必会影响以后的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组织纪律入手,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考勤制度,渗透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作好思想准备。

(二)准备部分的德育教育

准备部分一般以列队形、基本体操、走和跑等素质练习为主。这部分的德育教育应以严格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为主,使学生从思想到身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而达到动作准确、协调一致。例如:学生在练习基本体操,走和跑时,可以用榜样教育法,讲述训练的情况,并让学生回想电视上见过的三军仪仗队、国旗班的军容军纪,使学生懂得每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集体主义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且用表扬激励法实事求是地表扬那些做得好的同学,树立正气,为课的正常进行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的德育教育

基本部分的教学是体育课教学的中心部分。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都要在这一部分体现。所以,教师要根据基本教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例如:足、篮、排等球类项目,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中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跳跃、攀爬、技巧、体操器械动作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和机智果断的品质。

由于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用他们的实际表现做正面典型,来鼓励其他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些学生存有胆怯、怕苦、害羞等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仔细地去辅导帮助他们;用英雄人物和体坛名将的事迹鼓舞他们,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活动。进而,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这时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地教育或批评,使学生明白是与非,改正错误,纠正不良的思想倾向,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结束部分的德育教育

课后小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对做出成绩的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纠正,使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送还器材时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和互相帮助使学生形成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思想。

德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始终,除结合教材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德育教育外,还应把握住解决突发事件的机会,及时地发扬先进的思想行为,遏制不良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冗长的说教,发挥体育课生动;灵活自由的长处,采取多种形式,形象、活泼地渗透德育教育。

其次,体育教师应在“寓教于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在这一学期的体育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动,变基本技能为游戏教学,并在游戏教学中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对原有游戏的名称、内容、规则、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对游戏的名称进行整合

选择一个既能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名称,有利于提高游戏的思想教育价值。例如:“争抢实心球”的游戏可改名为“勇排地雷”,同时向学生讲解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这样一改既能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在“跳背”的游戏教学时,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少数学生只愿跳过别人,而不愿别人跳过,而且故意出难题,姿势或高或低,影响练习效果,还带来不安全因素。后来,我把“跳背”的游戏改名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教学过程中,除讲述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着重讲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让同学们明白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别的同学从你背上跳过时,你就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当你从他人背上跳过时,就是他人为你服务,社会为你服务。通过这样的改名教学,使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二)对游戏的内容进行整合

不同的游戏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对一些游戏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来加强游戏的教育效果。如对游戏的难度增加一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分组接力跑的教学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再如教游戏“攻城”时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这样直接教学失误较多,学生难以接受,但如果分层教学,逐步掌握游戏全过程,就能让学生集中精力,体会攻守兼备的意识,利于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品质及积极参与竞争的能力。

(三)对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教法,能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儿童天性合群,愿找小伙伴玩耍,对他们要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主动关怀同学、互助友爱,关心小组、班级和学校,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养成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习惯过集体生活的品德和习惯。就以班级为单位来培养他们之间的凝聚力。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

(四)利用游戏的规则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起,让他们懂得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就会一片混乱,教学和各项活动都无法进行。先从学生的行为入手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如要求学生在列队时严禁学生讲话,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以自身榜样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我对做到“快、静、齐”的小组进行表扬,并在活动时或者游戏时,让受到表扬的小组或个人先做或多做一次,以示鼓励。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学生都有好动爱新鲜的特点,另外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思想健康。

再次,利用收器材对学生劳动观的培养。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之源。然而在幸福家庭成长的独生子女,有的被父母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和习惯较差。这种状况若听其发展,而不注意加强劳动观的培养,使之根本改变,将会影响其一生。我在下课时和学生一起收器材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

(一)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教育要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入手,下课时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收器材。通过劳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劳动的乐趣,看到劳动的成果,感到劳动的光荣,养成能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观点。

(二)培养劳动新风尚

要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下进行的劳动,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劳动、诚实劳动、注重劳动质量的品德。同时要培养讲讲时间、讲效率、讲协作的劳动素质。

(三)珍惜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

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深刻认识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都是人们幸苦劳动创造出来的,来之不易。

心有德育场地宽。目前,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学校场地都不很宽余,器材也比较缺乏,有时,好几个班同时上课,特别是上活动课,场地,器材就更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利用好场地,巧用器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简单有限的器材用活了,学生也会感到新鲜,激发学生兴趣,如:“老鹰抓小鸡”、短绳除了可以当作手摇绳外,还可做绳操、“踩老鼠尾巴”游戏等等。

最后,转变观念,以身立教。

劳动教育课标准范文4

Abstract: professional training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nd market feedback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is a kind of government, schools, enterprises, social participation, evalu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mprovement of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the unity of scientific system, full range, polymorphous type, it reflects the whole process training in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decided "occupation" is the core of its teaching quality,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process based on talent cultiv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for education and market feedback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reached three meet: meet with people units of personnel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meet the students' self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Keywords: personnel training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evaluation Market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教育质量评价与市场反馈互动机制,应是一种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鉴定性评价与过程改进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与监控相统一,全方位、多形式的科学体系,它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教育是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要来实现其价值的,并以社会需要参照来构建自己的目标体系。因而,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发展的关系。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所以,研究人才培养的教学教育质量评价与市场反馈互动机制,将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教育质量评价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评价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区域性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办出特色,高职教育才能树立特色化的办学目标,主动适应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现状问题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在调整、是在改革,但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突出区域性特点,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2.专业课程标准的质量评价分析

⑴校企合作,共同协商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基本思想及做法的载体,是一门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主要任务描述、课程学习目标描述、课程能力标准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教学资源配置等。

3.课程设计质量评价分析------要有高职特色,重点放在“职”上

⑴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知识应用型为主。

⑵把课程从以理论为主,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

⑶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索为主。

⑷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

⑸把课程评价标准从教师讲好为准,变成以学生学好(有兴趣、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标准。

4.课程考核质量评价分析--注重考核方式改革

4.1 考核标准与内容

(1)建立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

(2)按课程模块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

(3)考核结果达到知识点达标率85%;技能达标率100%;态度达标率100%。

4.2考核方式与主体

(1)采用笔试+口试、真题设计+答辩等多样考核评价方式,开卷、闭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校内教师、现场专家、学生考核评价相结合,也可以是学校、企业与社会考核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各种评价主体有明确合理的比例分配。

二、市场反馈运行机制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高职教育市场之间会形成一个循环的流动体,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谋职,劳动力市场根据供求实现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行各业中的配置。高职教育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能够准确预测、灵敏适应,使受过高职教育者完成学业后都能够找到适当的工作岗位,这是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理想状态。然而,现实中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关系和这种理想状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社会的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之间严重脱节,目前城镇规划专业大多数课程的教材不是高职专用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到企业也脱节。同时由于教育培训年限的存在,教育系统对信号做出的反应总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目前我们还没有成熟的市场反馈机制,造成培养与就业之间巨大矛盾。

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教育质量评价和市场反馈互动机制建议

高职教育同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它的教育质量如何要接受社会的评价,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市场标准取向的前提下,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的鉴定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互动统一。内部评价是由高职院校自己为主导进行的评价,学校根据自己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评价质量目标的适合度。外部评价是指政府、社会评估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对学校的评价行为,其评价内容主要是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等。

1、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成立由校内非就业工作部门、人员组成的第三方机构,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认真开展校内第三方评价,自我杜绝就业造假,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和就业数据质量。同时,要自行引进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专业教育测量评估机构,对本校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果等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价,将第三方评价结果上报相关行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布。

2、建立为毕业生择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化平台

建立毕业生就业的网络化平台。主要是由高校收集、存储、查询毕业生择业信息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并且适时地将二者沟通,以帮助人才市场上两个主体,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实现毕业生与人才市场“对接”。其实,人才市场既不缺人才,也不缺岗位,缺的是引导。解决的办法一是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建设,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促进求职者跨区域流动。二是高校应该发挥服务功能,摈弃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分散、网络脱节等现象,加强就业指导。因为很多用人单位是通过私人关系等非正式渠道来招聘所需人才的,显然,这种聘用方式对于没有或很少社会关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此建立网络平台,工作招聘和求职的信息免费对所有的招聘者和求职者开放,双方都可以在其中各取所需。该区建立既可以促进效率,大大降低工作搜寻成本,使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得到更好的匹配,也可以促进公平。

3.建立需求导向型的高等教育体制

从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的机制来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供给导向型的高等教育体制是阻碍学校与劳动力市场互动,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随着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人数增加,学而无以致用矛盾的暴露,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信号,也就是说,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首先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号反映出来,进而教育部门按照这种信号进行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建立这样一种市场信号生成机制、传导机制和调整机制,就是建立需求导向型的高等教育体制。这种体制为高等院校与劳动力市场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了前提条件。高校在这样的体制运行下必然会主动与劳动力市场取得联系,它们在获取市场信息的同时也向市场传达着自己的信息,如此良性的信息传送终究会改变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人才结构失衡。

总之,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号反映出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研究人才培养的教学教育质量评价与市场反馈互动机制,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探讨》 吴家礼2011

[2]《素质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王耀詹克波 荀振芳 1999

劳动教育课标准范文5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课 旧大纲 新标准

一、研究背景与设计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基础教育小学阶段1―6年级的一门德育课程,从1981年开设,至今已经有20余年。其课程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起着奠基作用。”[1]2000年启动的第八轮国家课程改革,将小学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二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形成了1―2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2002年4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公布,实验教材正在编制,2002年9月开始进行区域性试点。思想品德课正在逐步退出小学的课程表。这一改变是基于以下的考虑:小学低年级(1―2年级)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最基本的现实生活。这一时期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大部分的活动围绕着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周边生活进行,为此,在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随着儿童心智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也不断丰富,所以需要一门能指导他们社会生活的品德课,从而在《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扩展深化而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表面上看它们好像是二门课,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小学教育课程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是二门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小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从儿童的成长需要出发,构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培养现代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基本思想的一门综合课程。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和经过整合而成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明示两者差异,加强对新课程性质和功能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本研究主要考察新旧大纲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取向、学习方式之间的差别,以期有助于广大的德育课老师对我国德育课程的研究和把握。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较研究。本研究用以比较的材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结构比较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较,课程标准在框架上表现出更全面的特点,反映的内容更加丰富,目标定位更加明确,建议部分更加完整。

教学大纲没有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没有具体的表述,其内容渗透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之中。课程标准在前言之中,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有具体详细的表述。

教学大纲有教学目的,无目标说法。课程标准分为总目标,总目标之下又分别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表述。

教学大纲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九大部分内容,然后再按年级分别安排教学要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内容分四个生活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针对的是中高年级学生,内容分为六个方面。课程标准的内容后面都附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及方式。

教学大纲只有教学原则和实施建议,无评价标准。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分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管理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见表1。

表1 比 较 的 总 体 框 架

(二)二者差异

1.课程性质

教学大纲视德育课程为学科课程,课程标准视德育课程为综合课程。

教学大纲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有成体系的德目、有鲜明的道德观点和成序列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例如进行五爱教育时,首先要求学生知道是哪五爱;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中,要求学生懂得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求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其思想性。把人类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所得出的道德经验加以提炼,变成一种道德观点,成为一种道德概念,然后讲授和解释这些观点概念,且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德育教学的任务,体现其封闭性,注重对文本知识的掌握,又体现其知识性的特点。

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较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例如培养学生爱劳动就让他直接参与到劳动生活中去,体现其生活性,从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到关心家庭、分担家务,教育的场所扩大到校外,再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从自己的劳动中体会到快乐。对于学生道德的教育是一步一步层层推进,强调品德从实际的活动中生成。[4]新旧思品课课程性质的比较见表2。

表2 新旧思品课课程性质的比较

2.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指明了课程的发展方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是以它为编写依据。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差别见下表3。

表3 新旧思品课课程理念的比较

通过以上对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行为主体的不同。教学大纲的行为主体是教师,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基于这一理念,导致在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中也多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陈述方式,造成儿童主体性缺失。课程标准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引导”、“珍视”、“尊重”、“帮助”儿童,明确了教师“导”的作用和地位,体现了儿童的主体性。[3]

教学大纲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进行正面教育。注重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和考察。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感受,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联系儿童生活世界,以各种活动作为载体进行教学,注重生活教育。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3]

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见表4)。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单向性的,即完成对儿童知识的传授,完成“品德”的教学任务:五爱教育;养成基本的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和劳动者。强调学生对道德观点的掌握。其价值目标体现在学生掌握文本知识的方面。

表4 新旧思品课课程目标的比较

课程标准的目标具有多维性,其中《品德与生活》将“品德优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三方面的目标加以整合,从四个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来体现教育的价值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其价值目标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发展几个方面。

4.内容取向

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强调生活教育,具有可操作性。

原来的教学大纲将内容分为九个范畴: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良好品格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3]在表5我们将其分为三大

表5 新旧思品课内容取向的比较

类。从中可以看出,政治思想教育占了较大的比例。课程标准中,《品德与生活》分为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不但要充满乐趣与色彩,而且要富有责任感和创造力。[1]《品德与社会》在《品德与生活》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更具体到几个主题:人与自然环境、个人与群体、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安全常识、历史和地理知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信息与科技、认同多元文化。这里几乎涵盖了21世纪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一些内容。每个内容都有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教育成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我国,最早担负起公民教育重担的课程是社会课。我国曾在1924年根据当时教育部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在初级小学增设《社会》课程。1929年,又把原来的高级小学的历史、地理、公民、卫生合并为《社会》课程。1931―1949年,由于战乱不断,有的地方开设《社会》课程,有的地方开设历史、地理课程。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是开设《社会》课程较早的地区,其他省市的《社会》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运作,90年代初才形成了由原国家教委统一编制的《社会教学大纲》,标志着《社会》课程建国后首次在大陆开设。1985年党中央颁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曾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并组织编写了公民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公民课课程计划未能如愿实施。

原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提出公民教育的概念。那些属于公民教育范畴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国旗、国徽、版图、国歌、首都等国家标志的认识,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在课程标准中也没有具体明确公民教育的概念,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①法制教育层面。法律对社会道德起着维持和保障的作用。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法律知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内容,表现在课程标准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权力,知道别人的权利,形成守法的意识。

②日常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层面,主要表现在群体活动中,通过班级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培养学生现代民主意识;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作为公民应具有的对社会的关心,对国土、国家历史、民族和文化的了解,等等。

③提高个人素质层面,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试想一个身心都不健全的人怎么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呢?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应付多变的社会,并做出理智的自我决定,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积极为社会作贡献。除了最基本的个人素质外,课程标准还特别提到了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这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社会主义公民必备的。

(2)关注自然。

品德是人类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规范。而个体同外部的关系包括两大范畴:一是个体与所生活的社会的关系;二是个体与自然的关系。既然小学品德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处理其与外部世界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那么就应该两方面的内容都具备。教学大纲则较少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提到了“保持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几乎缺失了自然。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自然的认识:“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探究自然现象,有初步的生态意识”、“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了解家乡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1]把自然放到儿童身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推行户外活动,让学生走近自然、关爱自然,内容较为丰富。

5.学习方式

教学大纲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课程标准强调在综合活动中学习。

表6 新旧思品课学习方式的比较

原来的教学大纲的教学方式,一般采用的是讲解法,即老师讲授,学生听受,是一种单向的灌输模式,教学强调:观点正确,说理明白,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信服。教师是讲师,学生学习方式较为单一,一般为课堂学习,不太重视学生的个人认识、个性体验和感受,具有典型的计划性课堂特点。其直接结果是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较被动的学习地位。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了综合活动课,即主要通过儿童的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境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完成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强调生成性学习,构建生成性课堂。学生不再是单纯靠听讲来学习,而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从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亲身体验,积累直接经验,从而获得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课程标准的课堂更加灵活多变,老师不再是“讲师”,而成为“导师”――指导儿童的活动,并不断从中收获学生制造的惊喜,活动成为教与学共同的中介,成为促进师生共进共长的桥梁。

三、结论

(一)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继承之处

任何一个教学大纲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有其侧重之处,也有其忽略之处,我们不能将其全盘否定。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并没有完全摒弃对道德知识的学习,例如爱国主义教育、伦理教育等。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行为都起源于对道德的认知,由知也不一定能导向行,但并不是说知不重要。没有对道德的认知,道德行为是不能长久的。在道德教育中,将有关道德的知识系统组织化,可以让学生加强对道德内容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一定逻辑顺序的道德体系,有利于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判断。

再者不可能所有的道德行为都能由学生在生活中生成,所以必须有一定的道德内容体系来帮助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文化,其中包括传统的伦理道德。这种传统道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至今仍不可低估,但不可否认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它要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敢进取、勤劳节俭、克己奉公、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都是我国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必要让其成为我们道德教育的内容。这样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既具有时代的特点,又具有民族的特色。

(二)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超越之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形式。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的表述方式比较笼统和单一,往往限于“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描述,对有关内容应学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指导,对各知识点的表述却十分清楚、具体,占的比例也较大,造成德育课程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的培养。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现行的课程标准则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而是根据课程计划来确定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所有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而非最高要求。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是面向每一个少年儿童的课程,是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是让每个学生能通过他们的努力掌握的内容,而不是为培养专家的课程,更不是为淘汰学生的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所以课程标准设置也更符合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马克思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通过以上比较,我们更加明确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所以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正如杜威据说:“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成功在于被教育者的认同,只有通过自觉性的学习体验,才能选择和培植个人的生活信念。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激发。以公民教育为例:课程标准中没有将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抽象提炼成概念或是学科知识,而是融合于学生亲身参与的社会活动中,再由老师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公民身份,什么是公民行为,建立正确的公民观,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建立民主环境,形成公正的社会态度、安全的生活准则、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准确的判断能力等公民道德信念。这种教学的实施方式本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体现,儿童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儿童又是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主体性的,只有具有了主体意识,才能培植公民意识。

四、在超越的同时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对老大纲超越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它的理念很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德育课程。但从具体的实施上来说,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几十个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该怎样进行教学呢?用一个什么内容标准教学呢?

另外,我们在教育中不能不注意到,我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是不同的学生所处家庭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的性格也不同。同时学生又处于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年龄阶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个体认知新事物往往是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那么由于学生的个体生活状况的差异,学生从生活中进行生成性学习所得到的知识肯定是有差异的,那么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去评价他的道德行为呢?是否我们现行的评价标准有失公平,违背了生成性课堂的初衷呢?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课程标准的制定即无任何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制订.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1992,9.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5]陈光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研究.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

[6]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美]霍尔・戴维斯著.陆有铨,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林斯坦.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教育评论,2001,(5).

[10]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李季湄.融于《品德与生活》的“四观”.中国教育报,2002-9-10,第3版.

劳动教育课标准范文6

思想品德课要做到一课一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目的,系统地理解每册、每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以下教学基本内容:热爱祖国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爱学习爱科学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健康和心理品质教育。大纲对小学生爱劳动的教育目标已按年段明确规定:在低年级只要求学生知道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当好值日生,在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课文《自己的事自己做》。中年级则要求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学会做饭菜》。高年级要求学生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勤劳守法、劳动致富光荣;损人利己、投机取巧可耻;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如《从小学创造》。如果教师把握不准各年段的教材,对小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层次就很可能提得过高或降低要求,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通读全套教材,明确大纲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以便各就各位,瞄准目标,搞好教学。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然,评价小学校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