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与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发展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发展与研究

水利发展与研究范文1

关键词:农村水利;管理现状;思路研究

农村水利自古以来深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水利建设给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在蓄水、农田灌溉、抗旱、化解涝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国家对水利事业投入的增多,农村水利建设正逐步走向完善化、现代化、多功能化。但是从目前水利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亟需解决和完善,否则无法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

1 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现状

1.1 农村水利管理机制不健全

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扶持农村水利事业发展,但是缺乏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很多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水利建设仍然停止不前,如水利建设资金落实到了农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投入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资金闲置,另一方面给挪用水利资金,贪污受贿提供了机会。事实上我国农村的很多水利设施很脆弱,老化程度严重,亟需重修和翻建,正是由于缺乏了管理机制,造成农村水利建设滞后,失去了农业利用的作用。

1.2 农村水利管理混乱

管理不仅仅要做好水利资金的有效利用,更要谋划水利建设发展,如何挖掘更多的水力资源,提供更多的水利方便和使用价值。但是农村很多水利建设根本不符合建设要求,导致资金白白浪费,水利建设成了豆腐渣工程。首先水利开发建设不合理,有的灌溉水渠直接从村庄穿过,没有考虑水渠对村庄庄基的影响,特别不安全。甚至是明渠修建。其次水渠修建对安全因素考虑的不周到,农村水利不但要发挥支撑农业的作用,而且还要安全,否则水利建设就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如在修建明渠的时候没有加盖盖子,农村孩子喜欢在水渠中游泳玩耍,导致溺水事故发生。

1.3 农村水利管理没有深入研究

水利管理任然停留在灌溉、蓄水上面,对水利建设规划,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方面还很弱。现代水利发展已是集蓄水、发电、灌溉、观光旅游、环境治理的综合服务部门,因此农村水利管理亟需深入研究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更要发挥水利管理的作用来。事实上农村水利管理非常薄弱,就连最基本的水利职能都没能发挥好,就更不用说更深入的研究了。

2 有效提高农村水利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水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在进行农村水利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打破固有的观念,更要积极吸收行业内先进的管理模式,将水利管理过程中各项管理机制加以完善。要求水利部门管理人员利用多种渠道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范围的宣传教育,以此来增强人民群众对水利管理方面的认识,并且水利部门还要积极地调整管理模式,将水管单位按照规格进行科学的划分,确保管理过程中责任明确、产权清晰、管护到位,有效避免管理过程中责任不明以及多头管理的不合理现象。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工程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同时,以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为主要依据,完善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更好地适应管理需求。沿袭传统管理模式中好的制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水利管理具体目标对其进行改革,使管理模式由过去的单一型行政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能够同时适应法律、经济需求的综合性管理模式,满足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需求。

2.2 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建设一流的管理队伍

农村水利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如何,重点取决于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大力度提高农村水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农村水利部门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水利部门管理人员必须能够深入了解水利管理全过程,熟练掌握并运用相关技术,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意情况都能够做到从容应对。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加大力度,加强行业固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同时,注重新人才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水利工程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推广定向培养的方法,借以保障农村水利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加强管理部门监督力度,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为了保障农村水利管理事业的稳步发展,政府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严谨的统筹计划,相关政策逐步出台,资金也逐渐到位。我们在着力发展农村水利管理事业的同时,必须禀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根本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对进入施工场地的所有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监管,保证工程材料质量达标。另外,加强水利部门从业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责任心,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在工程检测过程中,保证监督设备质量,提高检测水平,有效地发挥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促进我国农村水利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2.4 加大力度整合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方各级政府必须确保我国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增长,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整合农业开发投资、以工代赈投资、扶贫资金、农村水利专项投资以及其他土地投资,所有资金的投放必须由相关的管理部门统一规划,保障资金通过正规的管理渠道拨付,最终达到专款专用、各记其功的目的。同时,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将农村土地管理、高中低产农田改造工程进行整合,在此项工作中,还要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作为整合重点。地方各级管理部门要依照政府主体方针政策,对农村水利事业进行统筹规划,设立农村水利工程中关于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逐步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2.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

市场机制同样适合农村水利管理,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探索国家办水利与社会办水利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新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社会资金以合作制股份制。提高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地方构筑投融资平台,成立水利投资公司,筹集水利建设资金,支持公益性准公益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将水利建设权利下放到投资公司。通过供水、水电等开发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储备土地未来收益权质押等方式向银行融资等。同时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相关政策,积极研究探索水利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加大农村集体或个人在对水利工程方面投入。积极使用有效的宣传手段,引导社会各界以及当地农民主动增加当地水利投资,保证农村集体和个人成为农村水利建设中有效的资金来源;推行健全的劳动积累工制度,开发并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使其成为农村水利事业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总之,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和提供保障,各级水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水利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建设是管理的开始,管理是建设的延续,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把水利管理的重点真正转移到管理上来,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荣华.浅析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策略[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5):206.

水利发展与研究范文2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研究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设计人员在设计节水灌溉工程时,没有对工程项目内的土壤、种植结构、水质情况等进行认真的勘察,主要是依赖以往的资料和自己的经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节水灌溉工程一旦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以至于很多节水灌溉工程不能正常使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主要原因是节水灌溉工程没有明确的产权归属,缺乏足够的配套资金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节水灌溉工程内的种植结构也存在着严重不合理现象,主要还是以春种玉米秋种小麦的传统种植方式为主,缺乏相应的高效农业,即使有,覆盖面积也比较少,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促进农业的增长和农民的增收,进而影响了整个灌溉区的经济收入。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利用3S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3.结语

水资源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而且关乎到国家安全。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 70%以上, 但其平均利用率只有40%左右。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在减少灌溉用水量的前提下满足灌溉需要,同时把节约出来的水量用于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和生态用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吴欢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09).

[2]滕金福.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水利发展与研究范文3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1.小型农田水利内涵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农田灌溉、排涝工程、灌区抗旱工程、水库、蓄水池、机井、水泵站、堤坝等,这些工程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农田的灌溉和农村地区人畜的饮水问题,保证农田的正常耕作,确保农村地区的水源合理使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修理,改善农田水分、农村水利条件,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群众的收入。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分别是:第一,对于可能出现干旱的地区,利用蓄水、引水和调水的措施,协调各个地区,满足农业的发展;第二,对于可能出现洪涝的地区,利用排水措施,改善农田的水分情况,改良土地的生产作业,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农田的水利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从而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存在的问题

2.1.1缺乏规范的运作方式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管理模式,包括承包、出租、参股等管理模式。这些模式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照经验,不能够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缺乏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无据可依。另外,大部分水利工程在管理和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来执行,导致水利工程在操作时出现各类不规范行为。

2.1.2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目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工程的维护工作和管理方法。在管理方面,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要求和制度,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管理要求来进行工程的管理,甚至与管理方法背道而驰。而另外还有部分工程不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法。这些都导致了管理的不合理,工程效率低下,质量参差不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虽然是小型工程,规模相对较小,但是管理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2.1.3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没有明确化,导致了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的主体及责任无法明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责任的不明确,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某乡镇需要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经批准后,国家财政部门拨款进行修建,修建完成后,该水利工程由乡镇的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工作,土地属于集体资产,但使用权承包给使用人,所以该水利工程的责任主体与产权分属不同的部门,责任权限无法界定。水利工程的责任不确定,导致工程在实际管理操作中,权责双方不能够相互协调,影响了树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2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监督机制的缺失

目前,我国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机制,工程会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用于监督工程的运行以及管理。大中型的农田水利工程都会成立专门负责日常运行的管理部门。但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缺乏有效的管理部门,同时还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主要是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较多,种类也比较多,规模较小,政府难以有效的管理、监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最终导致这类工程难以科学规范的运行。

2.2.2管理机制的不成熟

由于管理机制的不成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难以高效管理工程的运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虽然规模小,但是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了工程运行中的混乱。

2.2.3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目前,该类工程的管理机构的成员大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管理能力也不足。同时,有一些乡镇的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知识,业务能力较低。这些技术人员本身缺乏过硬的技术,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系统的培训和再教育,导致技术水平难以提升,实际经验也不能够得到积累,一些较为专业的工作难以胜任。

3.小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到以往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很多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不断建设,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深刻的改革。

3.1因地制宜,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

充分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各方面信息,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化的规划。不仅要统筹水利条件的供给,加强农田的抗旱防洪能力,还要倡导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调整农业结构,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

3.2改革管理机制,健全法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打破以往管理机制,对管理进行改革,同时借鉴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将工程的运行和管理规范化。工程要设立专门管理日常运作的机构,并且根据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强化工程的管理水平,深化农村水利各项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管理方式转变,为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3坚持建管并重,保障良性运行

切实把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衔接、有效统一起来,做到建后管护主体明确、权责清晰、机制完善、管养到位,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3.4加强政府扶持,促进发展

政府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扶持和管理,通过宣传和培训、再教育等方式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政府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运作中,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

3.5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工程效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由工程覆盖的农民来完成,外部监督主要由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对工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确保管理和运作的规范化,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

3.6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管理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科学的管理,也需要合理的运行维护,因此必须要培养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提升管理水平,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工程的运作效率。

4.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水利工程的高效使用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和运行以及监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参考意见,以达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世彬.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与考核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05).

水利发展与研究范文4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水污染; 丽江古城

中图分类号 F590;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123-0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目光集中在旅游业上,视其为增加收入和多样化产业结构的捷径[1]。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对水环境的严重影响也日益显现,旅游与水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案例开始大量出现[2~24]。但这些案例研究地区多为水资源缺乏地区,实际上在水资源丰富区,不适当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措施也很突出。本文研究的就是水资源丰富区与旅游相关的水质问题,研究案例为中国的丽江古城。近年来,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迅速,并且古城内水质下降现象日益明显,已开始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以及游客的旅游质量。

1 研究区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又名大研镇,地理坐标为100°14′E,26°52′N,海拔2 400余m,面积3.8km2,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内景观可概括为“小桥、流水、人家”三要素。古城北部黑龙潭水经玉龙桥分为三支,在古城内部沿街巷顺地势又分成许多支流向南蜿蜒穿城而过,流水之上巧设76座桥梁,纳西人家的民居和风俗使古城拥有独特的吸引力。由于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迅速,为调查古城旅游业发展对其内水系水质的影响,笔者选取了两个典型的水质监测点,一是古城北部作为古城水系补给区的黑龙潭,一个是位于古城南部的古城南口。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与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的最初阶段是收集和整理与水资源相关的文献与统计数据(主要从气象局、水文局和丽江市环保局获得),包括年降水量(1951-2005年)、分别位于丽江古城北部和南端的黑龙潭和古城南口两监测点的水质情况(2000.3-2006.3,每两年一次),之所以选择3月份是因为此时干季即将结束,污染物浓度可以检测的更为明显。然后调查丽江市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主要是两个调查,一是关于丽江古城内分布在主要街道两旁的商铺的情况,包括数量和经营范围;另一个是关于丽江古城居民态度的调查,两个调查同时进行。获得所需资料之后,采用Origin、Excel等软件对资料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与讨论

3.1 水资源状况

丽江古城所处的丽江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7.8 mm,且年际变化较大(见图1),枯水年和丰水年常连年出现。枯水年的径流量只有常年的70%,而丰水年则超过常年25%。历史上,作为丽江古城水源地的黑龙潭曾几次干涸,尤其是在出现最小年降水量的1983年,这直接导致丽江古城的水资源缺乏。

由于丽江受西南季风控制,降水量的季节分布也不均匀,呈现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约94%的降水集中在5~10月,这一阶段称为湿季,从10月到次年的4月为干季(见图2)。因此,丽江水资源具有总量较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丽江古城的水源包括黑龙潭涌出的泉水和古城区域内的自然降水,另外,为了满足其旅游业发展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从1999年开始每年从拉市海湿地用高架渠引水1.078×107 m3。

3.2 水质变化情况

水流在自北向南穿过丽江古城的过程中,各种各样水资源利用者包括商店、餐饮店和客栈的经营者以及当地居民,他们排放的污水汇流到古城水系中,造成水质急剧下降(见表1)。

水源区即黑龙潭的水质,在调查区间内一直很好,没有主要污染物,为可供人畜饮用的一类水,而古城南口监测点的水质变差。2000年3月此处采样分析结果水质属超Ⅴ类,此后,采取了一些旨在提高水质的措施,如铺设排水沟、建设公共厕所、设立洪灾防护措施及相关基础设施等,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2002年3月时水质提高到Ⅲ类,但随后水质又渐渐下降:2004年3月为Ⅳ类,2006年3月为超Ⅴ类。据样本分析的结果,2000年和2002年时的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而2004年和2006年的主要污染物组成中增加了总磷。从污染物的构成可以看出,它们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废水。

3.3 古城居民态度

为了更直观和切实地了解丽江古城水质变化情况及其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一项居民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绝大部分居民认为古城水质自旅游发展以后有明显下降,并认同水质恶化必将对将来的旅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古城的吸引力下降。水质的下降改变了居民原本的日常生活方式,从沿袭多年的使用三眼井和水道中的流水,改变为使用自来水;同时也造成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对水保护和利用的传统意识随着居民的大量外迁日渐淡化。

3.4 旅游业发展状况

1990年以前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丽江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木材砍伐和农业,属比较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1994年以后,丽江地区经济依靠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丽江的经济支柱: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收入分别从1994年的9万人和70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281.2万人和16.36亿元,2005年则达到404.23万人和38.58亿元(见图3),该年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例达到63.95%,而1994年时该比例仅为3.57%。如图3所示,目前丽江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都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6]对旅游地所处发展阶段的描述,目前丽江旅游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预计将来还会有较长时期的数量增长。

丽江古城内除了木府和万古楼需要付费参观以外,其他区域均免费向游客开放,几乎所有到丽江的游客都会到丽江古城游览。根据课题组2004年7~8月的实地调查,99.38%的游客参观了丽江古城,61.19%的游客认为它是丽江最具吸引力的景点。这意味着可以大致将丽江游客数量看作参观丽江古城游客的数量。依据2005年丽江游客数量,平均每天大约有1.1万人在此游览观光,该数字是其内居住的当地居民数量的2倍,当处于旅游旺季时,该数值还要增长几倍,预计将来会增加更多。如此高数量的游客在相对只有3.8km2的区域内的旅游活动对古城的环境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对古城内的水环境造成的压力更大。

3.5 古城内商铺变化情况

在丽江古城内,没有任何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废水产生只能是旅游活动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所致。而丽江古城内居民的数量自旅游发展之后,数量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1996年以前约有3万居民居住在古城内,现在已不足6 000人,且大部分为老年人。居民的大量外迁主要是由于旅游发展之后古城内生活成本增加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由于发展旅游,古城内地价和房屋出租价格暴涨,物价也随之提升,于是居民外迁到新城,并把房屋出租给别人赚取租金。房屋的承租者绝大部分为外地人,他们到丽江古城来主要是为了经商,且经营项目集中于旅游产品销售、餐饮服务和客栈服务。伴随着当地居民居住用房屋的减少,各种商铺的数量迅猛增加(见表3):居民居住用房从2000年的61处减少到2006年的43处,与此同时,商铺数量却从366家直线上升到1 306家,其中餐饮店和客栈数量分别从47家和6家增加到144家和136家。这一方面导致了丽江旅游业的过度商业化和纳西文化的衰落。现在,以纳西人家为文化载体的纳西文化正面临着商业化和文化仪式等本真性的消失[27~29]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商人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且他们没有古城原居民持有的传统的保护和利用古城水资源的意识和行为,往往倾向于忽视环境保护,事实上,正是他们中的部分人由于向河道内倾倒垃圾和污水、洗衣服、洗拖把等污染了水体。

管理部门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及对排污行为的监管过程中存在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古城内用于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古城每天的用水量为6万m3,污水的日排放总量超过3万m3,而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量仅有2.8万m3,排水管网和公共卫生系统如公厕的建设等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也是造成水质恶化的一个原因。

综上可见,丽江古城虽然水资源量较为丰富,但已满足不了需求,需要从拉市海调水;并且在调查时间段内其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古城旅游活动强度的加大、商铺数量的急剧增长、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和用于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水质下降已经对古城的旅游和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情形将随着未来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严重。

4 对 策

在以前的研究中,对水环境保护的措施主要包括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教育措施[24, 32~38]。就丽江古城来讲,为了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应对景观用水水质恶化的对策如下:

(1)严格监管所有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严禁将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古城水系中。同时,大力宣传传统的“三眼井”的用水方式和“用水公约”以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对游客和居民也是如此。

(2)增加对古城保护和管理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精心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和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网系统以缓解目前丽江古城水环境所承载的巨大负荷。规定不得改变现有河、沟、渠、井系统,严禁覆盖、改造、堵堆、缩小过水断面;在河道的一定地段(如桥下等)设置网状遮挡物,及时清除漂浮杂物;定期疏清河道,整治驳岸、护坡,拆除遮挡和覆盖主河道的建筑;河道两侧空地植树,改善沿河绿化,增强景观质量。

(3)设立水源保护区,将“黑龙潭泉域”、丽江坝区各大、中、小型水库及连通工程列入丽江市的水源保护区。“水源地――黑龙潭――丽江古城”一带为重点水资源保护带。由于拉市海已成为丽江古城的重要水源供应地,提高其蓄水量和阻止高残留、高毒性农药在此区域的利用是目前保护水资源的关键问题。为有效地避免水质性缺水,根据丽江坝区水源点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情况,要严格控制丽江城市向北扩展,坚决禁止在城市北部建设用水量大,且易污染水源的开发项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Vorlaufer, K. Tourisms in Entwicklungslander[M]. Darmstadt, Germany: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96.

[2] Guidebook to Water Resources, Use and Management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Vol. 1,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Use[A].United Nations (UN). Water Resources Series No. 74. New York: UN, 1995.

[3] Haq, S M. Ecology and Economics: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A]. In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mperative for Maritime Developing Nations (B U Haq, S M Haq, G Kullenberg , and J H Stel, ed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1~28.

[4] Jones, I C and Banner, J L. Constraining Recharge to Limestone Island Aquifers[C].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8 Annual Meeting. Geologicla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1998, 30(7): 225.

[5] Colin, H and Howard, G.

A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M]. London and New York, 1995, 19~21, 23~25.

[6] Lal, P N.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Fiji[J]. Ambio, 1984, 13: 5~6.

[7] Henry, B.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in Jamaica[J]. 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1988, 29: 19~21.

[8] Becheri, E. Rimini and Co: the end of a Legend? Dealing with the Algae Effect[J]. Tourism Management, 1991, 12 (3): 229~235.

[9] Andronickou, A. Cyprus: Management of the Tourist Sector[J]. Tourism Management, 1986, 7(2): 127~129.

[10] Owens, S and Owens, P L. Renew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Norfolk Broads.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Conserv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 Watanabe, X. Report of the 54th Conference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Limnology: Present State of the Lake Environment in Shinshu[C]. Japanese Journal of Limnology, 1990, 51(1): 15~23.

[12] Smith, C and Jenner, P.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J].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 1989, 5: 68~86.

[13] Grenon, M and Batisse, M. Futures for the Mediterranean Masin: the Blue Pla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4] Green, H and Hunter, C.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 Johnson and B Thomas (eds.) Perspectives on Tourism Policy[M]. London: Mansell, 1992.

[15] Harris, C M.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King George Island, South Shetland Islands, Antarctica[J]. Polor Record, 1991, 27(162): 193~204.

[16] Miline, S. 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mall Pacific Island States: An Overview[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Geography, 1990, 89: 16~21.

[17] Tananone, B.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ailand: Environment Sad Community Development[J]. Contours, 1990, 5(2): 7~9.

[18] Dirks, F J H, Rismianto D and de Wit G J. Groundwater in Bekasi District, West Java, Indonesia[J]. Natuurwetenschappelijk Tijdschrift, 1989, 70: 47~55.

[19] Ukayli, M A and Husain, T.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Surface Water Availability, Wastewater Reuse and Desalination in Saudi Arabia[J]. Water International, 1988, 13: 218~225.

[20] German Federal Agenc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GFANC) (ed.). Biodiversity and Tourism: Conflicts on the World's Seacoasts and Strategies for Their Solution[M].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7.

[21] Bywater, M. Prospects for Mediterranean Beach Resorts: an Italian Case Study[J].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 1991, 5: 75~89.

[22] Tyler, C. A Phenomenal Explosion[J]. Geographical Magazine, 1989, 61(8): 18~21.

[23] Kocasoy, 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stal Tourism, Sea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a Case Study from Turkey[J]. Environmentalist, 1989, 9(4): 245~251.

[24] [JP3]Pawson, I G, Stanford, D D, Adams, V A and Nurbu, M. Growth of Tourism in Nepal's Everest Region: Impact o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 of Human Settlements[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84, 4(3): 237~246.

[JP][25] 洪裕森,和尚勤. 丽江城市水环境调查及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1, 20(增刊) : 143~145. [Hong Yusen, He Shangqi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Water Environment in Lijiang City[J].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Yunnan Province, 2001, 20(Supplement): 143~145.]

[26] Butler, 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 Canadian Geographer, 1980, 24(1): 5~12.

[27] [JP3]Janette, P and David, M. Commodification of 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Burm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1): 21~54.

[JP][28] Deirdre, E P. Ancient Art in Morden Contex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1): 9~31.

[29] Mary, A L, Luella, F A. and Pamela, J B. What Makes a Craft Souvenir Authentic[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1): 197~215.

[30] 保继刚,苏晓波. 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 地理学报,2004,59(3):427~436. [Bao Jigang, Su Xiaobo. Studies on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 in Historic Town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3): 427~436.]

[31] 杨春和.丽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二元化现象初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2004. 31. [Yang Chunhe.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D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Lijiang[D]. 2004. 31.]

[32] Holden, A. Environment and Tourism[M]. London: Routledge, 2000.

[33] Halcrow, W.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Zanzibar Final Report (Draft) and Appendices to Final Report. Wiltshire, England[M]. Sir William Halcrow & Partners Ltd, 1994.

[34] Smith, B. Water: a Critical Resource[A]. In R King, L Proudfoot and B Smith (Eds.). The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7: 227~251.

[35] Morns, A and Dickinson, G. Tourist Development in Spain: Growth Versus Conservation on the Costa Brava[J]. Geography, 1987, 67: 62~64.

[36] Appasamy, P. Water Supply and Waste Disposal Strategies for Madras[J]. Ambio, 1993, 22: 442~448.

水利发展与研究范文5

关键词:专利;因子分析;专利发展水平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185-03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相互融合,作为科技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资产的核心和最富经济价值的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近年来对专利的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

目前,对我国专利的研究主要从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由专利成果的数量或质量等对国家或地区的专利产出水平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如刘华运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专利产出与GDP的线性回归模型,认为二者高度相关,即一个国家专利授权数越高,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大[1]。徐竹青对部分国家以及我国部分地区人均GDP(GNP)、R&D支出和专利授权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专利、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专利活动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贡献[2]。刘风朝、葛仁良通过建立专利数量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法、因子聚类法对不同地区的专利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3]。刘洋等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中构建了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专利综合实力进行了尝试性的评价[4]。高山行运用国外的专利质量评价模型就我国的专利质量与国外的专利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个地区的专利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不同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提升各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促进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因子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

因子分析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在研究领域因子分析法时经常要面对反映事物多个变量的大量观测值。多变量固然会提供丰富的信息,但其中许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却使问题分析变得错综复杂。由于一些变量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原来各个指标中的各类信息。因子分析法通过降维,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与特殊因子之和来表达原变量。如果特殊因子可以忽略,就是常用的主成分法。当几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即贡献率达到一定的百分比,就表明这几个公共因子集中反映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公共因子之间互不相关,信息不重叠。简单地说,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信息的前提下,用较少的维度去表示原来的数据结构,简化数据,便于发现规律或本质。

因子分析法能够减少指标所含信息的损失,即通过找出尽量代表原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主要成分,对所收集资料作全面的分析。由于其在构造综合评价值时所涉及的权数都是由数学变换中伴随生成,不是人为确定的,因此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二、因子分析在专利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一)评价对象及指标数据的选取

本文以各省市的专利实力作为评价对象,对各省市的专利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选取了2008年大陆地区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前20位的地区进行评价。以2008年的各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的各项指标数据为基础,评价指标的选择兼顾了专利的数量和市场价值。其各类具体指标如下: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申请量;外观设计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用新型授权量;外观设计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各指标的数据均来自于2009中国统计年鉴[5]。

(二)因子分析的过程

1.确定待分析的原有若干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

将原变量的数据输入SPSS软件中,通过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得到KMO的值为0.637,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0.6KMO

2.构造因子变量

在用SPSS进行分析时,根据研究的实际问题,通过尝试最后选择输出3个因子,因子分析的初始结果和因子提取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根据碎石图的规则来确定公共因子,分析本例的碎石图,明显的拐点是3,可以得到3个主因子指标。由表1可知,这3个主因子指标累积了原始信息的97.402%,因此可以认为原来的7个指标能够综合成3个主因子:F1、F2、F3,利用旋转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由表2可以看出,外观设计申请量、外观设计授权量在F1上有高的载荷;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在F2上有高的载荷,这与发明专利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是相一致的;实用新型授权量、实用新型申请量在F3上有高的载荷。

3.计算因子变量的得分

根据各变量的观测值和表2数据可计算公共因子得分。因子得分函数如下所示:

F1=0.083X1-0.388X2+0.945X3+0.013X4-0.450X5+0.644X6-0.042X7

F2=0.320X1-0.176X2+0.013X3+0.327X4-0.168X5-0.033X6+0.595X7

F3=-0.050X1+0.896X2-0.775X3+0.011X4+0.961X5-0.389X6-0.311X7

(X1~X7按顺序代表原指标的各个变量,各变量均为经过均值为0的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后的变量)

由三个因子得分函数可以给出由这三个因子决定的综合评价函数公式:F=a1F1+a2F2+a3F3其中a1、a2、a3取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即F=(0.36454F1+0.33220F2+0.27728F3)/0.97402

4.利用原始数据、因子得分函数以及综合评价函数得到各公共因子得分和2008年地区专利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序表,见表3。

三、结果分析与建议

根据表3的得分及排序结果,我们将这20个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分为四个等级:江苏和广东是专利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北京、浙江、上海、山东为专利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而四川、辽宁、天津、湖北、河南、湖南、福建为专利综合实力较好的地区,和第一、二等级地区的实力相比弱一些;陕西、黑龙江、重庆、安徽、河北、吉林、山西等地区为第四个等级,专利综合实力一般。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区的优劣势,广东之所以能够排名第一,得益于在3个公共因子的得分较平均,且均排在前列,说明广东在外观设计、发明专利,以及实用新型的申请与授权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广东省今后应着眼于提高专利的质量以及其市场价值。江苏的排名与其在F1、F2公共因子得分排名领先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其在F1公共因子遥遥领先的得分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江苏在实用新型的申请和授权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广东、江苏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不仅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为其专利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体制和市场环境。因此,这两个省理应归为我国专利发展最强地区。

北京在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以及发明专利的转化上排名第一,具有绝对优势,但在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方面排名靠后。浙江排名第四,得益于其在F1、F3公共因子得分排名领先。它与北京恰好相反,需要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以及专利转化上进行提高,以增强其综合实力。上海在三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较平均。山东则是在F3的得分排名遥遥领先,但在F1和F2上排在最后。北京作为我国的科技文化中心,是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最为丰富的地区。该地区有着吸引人才的经济、政治和政策优势,因此在科技创新尤其在高新技术的原始创新上具有明显优势。浙江、上海、山东这三个地区位于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基础和科技文化素质好,同样也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也属于专利发展较强地区。这些地区处在具有较高的专利发展优势和潜能的基础上,应该提高专利的质量,在加大创新投入产出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其投入和产出效率[6]。

处在第三等级的城市中的四川、辽宁、湖北、河南、湖南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或中部地区,经济和文化实力与最强和较强地区的省市具有的一定的差距,另外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人才环境不够健全、人才流失明显而引进人才不足的弊端,因此,区域创新能力尚有待提升。而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强的天津被划为这一类,与其经济和科技基础形成较大反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专利中介机构服务不到位、创新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等。因此,天津应利用与北京毗邻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提升本地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方面成为北京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基地。福建虽地处南部沿海地区,但由于自身的科技资源存量有限且缺乏足够技术创新主体,因此在专利综合实力上也就无法和沿海其他专利实力强的省市相比。同理,处于第四等级的各省市我们可以根据各公共因子的得分判断各地区的优劣,促其有针对性地提高。同时,这些地区与第一、二级的省市相比在地理环境、交通便捷、经济基础及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应着力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发展经济、提高科技教育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与制度环境,从而提高地区专利综合实力。

结束语

专利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和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我国各个地区的专利发展水平的评价以及分析,可以看出各省市专利综合实力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对于提升各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专利战略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华.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现实――对中国专利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2,(1O).

[2] 徐竹青.专利、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J].理论与实证科技管理研究,2004,(5).

[3] 葛仁良.因子聚类回归分析法在我国专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6,(7).

[4] 刘洋.专利评价指标体系[J].知识产权,2004,(5): 35-3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数通电子出版社,2009.

[6] Liao Xianling, An Guangkun.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put and economic growth [M]. Proceeding of ISMOT2007.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

Research on regional patent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LI Xiu-li,MA Jian

(Shan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Qingdao 266510,China)

水利发展与研究范文6

关键词:体育产业;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激励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1)03-0005-04

Research on the Taxation Incentive Policy of Sports Industry Dev elopment in China

YANG Jing zhong1,LV Qing hua2,YI Jian dong3

(1.Economic and Trade Department of Liming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Fujian China;

2. Business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Hua 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1,Fujian China;

3. JiangxiFinance an d Economics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Jiangxi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incentive role of tax policy on the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the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harts to make a qualitativeresearch on the current tax laws and incentive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 en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make a comparison on the active role of current tax p referential policies in suppor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to achieve a positive rol e in its development and its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 at, on the one hand,tax incentives policy have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spo rts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tax policy can play an instrument of economicleverage to encourag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and then facilitate the building of the tax incentiv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 teristics for sports industry.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tax policy; tax revenue preferential;ince ntives

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 发以来,我国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 初步形成,体育产业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1]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意 识从生 存向休闲娱乐转变,这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极大的发展潜力。鉴于 此,从现行税收政策的视角来研究中国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

1 体育产业与税收激励政策的关联度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最具活力 的新兴产业之一。体育产业市场潜力大,启动速度快,产业关联度广,提供就业机会多,具 有明显的综合效益。同时,体育产业具有污染小,产值高,具有关联效应和正外部性,能为 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等特征。[2]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具关联效应和巨大发展潜 力的新兴 产业,由于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 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 000 亿 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3]另据北京奥组委统计,2008北京奥运会 直接带动 体育产业的收入约在30亿美元,而间接收入在54亿美元左右,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5个 百 分点。[4]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由于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 值高,发展潜力大,因而是具有广阔发展情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社会化、 产业化程度不高,体育市场零星单一、发育缓慢,面对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运用 市场机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也不强。基于此,其建立、运行和发展迫切需要国家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予以扶持和促进。体育业是产业和事业的结合,并不排斥政府公共财政 对体育的大力支持,这是因为体育产业的许多内容是公益性、社会性的事业,很多不完全是 商业盈利,体育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国家财政和体育业的相互关系。在目前我国 体育业仍然是“举国体制”的国情下,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强有力 支持。我们知道,税收政策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调控政策之一,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在对体育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上起着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税收优 惠支持,这是税收杠杆的经济调节手段。特别是在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税收政策的激励 目标主要体现了国家对这一绿色朝阳产业和仅处于起步阶段和初步增长阶段的弱势产业的支 持与激励,以及对体育产业税收负担的减轻和产业利益的保护。国家通过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措施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促进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降低体育产业发展成 本、降低体育产业的经营风险,促进就业,鼓励出口,增加产业收益等发挥着主导作用。同 时强调对体育产业的税收公平,而在现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对诸如高新技术产 业、软件产业、集 成电路产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创投企业、非居民企业等均制定有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极大 地支持这些产业(企业)的发展,而对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等具有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兴 产业却没有制定优惠政策来专门加以扶持和激励。因此,不管从体育产业是绿 色朝阳产业且具有新经济增长点的长远角度讲,还是从产业周期理论中我国体育产业是幼稚 产业的角度而言,体育产业都应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长期激励。国家要立足我国 体育产业的发展的现实国情,依据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使体育产业承担的税收负担与其发展 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从税收激励传导机制而言,运用税收宏 观调控手段来实现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目标。主要通过诸如减免税、税前扣除、宽 限期、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措施对体育产业资源实施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的税收 负担,促使其投入与产出效率的最大化,进而影响、调节体育产业中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 和总供给,最终调整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实现充分就业,保持体育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据国家体育总局资料显示,我国财政对体育产业的扶持每年以12%~13%的增幅增长。[5]可 见,凭借税收扶持激励政策给予相关的体育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为体育产业的做强做大创造 有利条件,获得良好的体育投资效益。而且税收激励政策产生一种良性示范效应,引导更多 的资金流向体育产业,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和社会利益,承担包括增加国家税收、增强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社会责任 。体育产业越大,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就越多。这种税收与体育产业的关联性必将有助于促进 我国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此,我国体育产业的 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税收政策作为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调控工具,激励体 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必将大有作为。

2 现行体育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 品业”比较成熟的三大产业板块。[6]现行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措 施在相关 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中加以体现,主要反映在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和财产课税中 (表1)。

我国对于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统一的税 收政策激励体系,而且激励体育产业的税收政策不稳定,特别是临时性的体育税收政策扶持 多,持久性的税收激励政策少,但总体上税收支持力度不大,激励不足,存在诸多的问题和 制约因素。

2.1 现行税收政策对体育产业的激励手段单一、内容不完整,税收负担沉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激励手段单一,以直接优惠政策为主, 其他方式较少。[7]即从产业(行业)税收优惠的角度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政 策极少。 二是没有建立一套长久、有效执行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缺乏通过投资抵免、减税、免税、 退税(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加速扣除、税项扣除、亏损弥补等直接和间接税收手段来 全面、完整激励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三是现行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内容不完善。如对我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体育创意产业、体育休闲旅游业、体育用品业、 体育竞赛表演业、全民健身服务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会展业等新兴体育产业,以及重点培 育大型体育企业集团和对龙头体育企业的资产重组、创业投资等的税收优惠激励政策几乎没 有,致使扶持我国体育产业的税收政策激励内容不全面、不完善。四是目前体育产业的税收 负担沉重。现行对体育产业征税的税种主要分布在流转课税和所得课税中,其中营业税和个 人所得税是对体育产业征税最多的税种(表2)。如体育健身娱乐经营企业缴纳营业税平 均超过10%,体育休闲娱乐业实行20%的高税率。体育赞助、体育广告等创收收入均要征收 25%的企业所得税等,[8]且体育赞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不得列支扣除,还应按照 《中华人 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54条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并入体育企业收入总额中全 额缴纳企业所得税。由此可见其税收负担的沉重。

2.2 体育业捐赠税收政策存在诸多限制性矛盾,极大制约了体育业筹融资的积极性 一方面,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53条均规定,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公 益组织对体育业公益性捐赠可按年度利润总额12%的标准扣除的规定,超过此标准的部分要 调整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10条明确规定,企业赞助 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也不允许企业将其计入成本,这意味着企业对各类体育竞赛和体育产 业的赞助支出不能扣除,增大了体育产业的纳税成本和体育企业的税收负担,极大制约了体 育产业的筹融资,[9]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对体育业(包括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赞 助捐赠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 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向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其它社会公益事业的 捐赠未超过个人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准予扣除。

然而,两部税法中的捐赠税收政策存在矛盾和限制性规定。具体体现在:个人向非营利 性的社会团体和体育组织的捐赠超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不准扣除,而且还 需纳税调整缴纳个人所得税。尽管2008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规定,企业发生的 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但对企业捐赠给国内合法的 其它民间体育公益性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仍然没有享受到捐赠扣除比例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它们没有一视同仁。另外,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体育产业税前捐赠扣除比例12%依然偏低,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如西班牙对体育产业捐赠扣除比例高达100%,免征企业所得税;英 国对体育产业的赞助实施“体育配对”计划和“一英镑对一英镑”政策,[10]鼓励 社会进行 捐赠,以发展体育产业服务于社会。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现行对体育产业的捐赠比 例仍然偏低。

2.3 现行体育业税收政策大多是临时性的,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 从现行税收政策看,我国体育业税收政策更多的是具有临时性和非持续性,一般是针对 国际(国家)某一大型比赛专门特殊制定而颁布实施的,大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临时性, 其政策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 。如为支持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我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先后制定和颁布 了一系列专门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第29届奥运会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0号),对第29届奥运会组 委会实行了13项税收优惠政策。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奥运会场馆建设占用耕地 免征耕地占用税的批复》(财税[2004]38号),明确对北京和青岛的奥运场馆免征耕地占 用税。3)2008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会和好运北京体 育赛事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08]128号),明确了对北京第13届残疾 人奥运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4)针对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参与者实行6项税收优惠政策。 至此,国家对涉及奥运会的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企业所 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和新购车辆应缴纳的车辆购置税等11个税种给予了免税待遇 ,这无疑对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发挥了巨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上述税收政策均 具有一次性,临时性的特征,2008年奥运会结束,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也就随之弱化或消失。

3 完善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体育产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GDP平均贡献率3%的水平相比,我国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尚不 足0.5%,[11]这说明我国体育产业化水平仍然十分落后,这与我国竞技体育在国 际上的地 位极不相称。纵观西方各国体育产业发展,政府都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基于此, 以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0〕22号)为指南和契 机,适时构建一套完善、持久性的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税收政策激励体系, 显得尤为必要。

3.1 丰富现行体育业税收政策,构建规范统一的体育产业税收激励政策一是扩大体育业税收激励政策范围,将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的税收激励范围扩大到现行 的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和行为课税等所有税种中,构建完善、规范的 体育业税收政策激励体系。二是丰富体育税收政策内容,通过联营、合资(作)、特许经营 和参股等方式,鼓励境内外企业参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出口退税、期限(税率)减免、 投资抵免等方面给予税收政策优惠。三是凭借税收政策的调节机制,政府应设置“体育产业 风险投资基金”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发展,[12]通过再投资退税、税收抵 免、加速 折旧、税利返还等不同的税收政策,激励境内外企业不断增加对体育产业的投资比例,扩大 其产业投资规模和效益。四是实施差异化的税率政策。由于体育产业中的体育产品(服务) 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特质,可采取差异化的比例税率形式。[13]如对政府提倡的大众 体育休闲 、全民健身娱乐活动、体育场馆开放免征营业税;对属于高档奢侈体育消费的高尔夫球等高 利润体育项目,应在征收20%营业税的基础上加征五成或十成的特别附加征税;对属于体育 核心层的体育文化推广业、体育会展业、体育新闻传播业,体育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体 育影视业、体育品牌服务业等体育高端服务产业可从低适用税率,采用2%的优惠营业税率 符合激励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目标。五是鼓励中小体育企业的发展,对新成立的中小体 育企业给予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待遇,同时给予其免征3年的营业税优惠 措施等。

3.2 完善激励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1) 在体育捐赠方面,借鉴发达国家鼓励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熟做法,建议在企业所得税中 ,社会捐赠给各类体育产业的税前扣除标准由目前的12%扩大到30%或50%的扣除比例, [1 4]进而鼓励或培育社会大众捐赠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社会捐赠给其他 合法 的体育业非营利性、公益性组织的捐赠款项,按照税收全面优惠原则也应平等地享受国家规 定的捐赠扣除标准的优惠政策待遇;2)在体育产业科技研发方面,对体育企业自主研发(如 体育科技器械、体育装备研发、体育医疗技术等)形成的技术开发费用,允许按当年实际发 生额的200%加计扣除。[15]体育科技企业科技开发前期试验费用,按10%的比例 在企业所 得税税前列支。准予企业按收入总额的5%计提技术开发风险准备金和呆帐准备金,以降低 体育企业的研发风险和研发成本;[16]3)在体育产业的赞助方面,调整现行体育赞 助支出不 得扣除的税收政策,允许企业和个人赞助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其出资部分可计入生产成 本或在广告费用中列支, 以鼓励体育产业的筹资融资。4)在体育产业投资方面,对于境内 外企业或个人在我国境内开办新的体育产业项目,或新建(改建、扩建)体育训练、竞赛、 科研设施工程投资建设的,或增加体育企业注册资本的,且经营期在5年以上的,给与其60 %或100%比例的再投资退税。[17]5)在进口体育器材方面,运动队训练使用的进 口器材的 进口税,采用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给予支持。6)在体育彩票征管方面,鉴于体育彩票的筹资 成本低,开拓体育融资渠道,极大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特殊优越 性等特点,笔者建议国家应取消体育彩票中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以吸收更多的社会闲 散资金发展体育产(事)业。7)在新兴体育产业方面,借鉴国外做法,对体育赛事经纪、体 育健身等产业,自开办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转制为大型体育 产业集团的,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3.3 开征体育税,构建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税收政策体系 发展体育产业是体育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纵观美国、 俄 罗斯、韩国、西班牙等国家在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各国政府都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先扶持 和激励。[18]基于此,国家应建立与规范、持久的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互协调发 展的税收 政策体系。笔者认为,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国家实行“费改税”,将 从1997年1月开始附加征收的“文化事业建设费”改革为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体育 税”。其征收的税收收入专门用于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体育事业,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 策导向的弱势体育产业的发展,专款专用。具体讲:1)体育税可以设计为独立的税种, 有自己完整的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征管的课税要素和税收政策体系,由国家税务局单独征 收管理;2)体育税也可设计为附加税种,像现行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那样, 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以其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 额为计税依据,按照3%的征收比例分别与现行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同时附加征收,专 款专用,从而构建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激励 体系。

4 结 论

我国的体育产业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受其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化程度、 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环境,市场竞争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体 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其良性运行和长足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 。而税收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体育产业的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调节 作用,能够通过税收优惠激励政策,有效引导调节更多的资本流向体育产业。同时,减轻或 消除现行对体育产业税收政策的制约因素,与时俱进,扬长补短,适时构建和完善一套规范 化、常规性的且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税收政策激励体系。为我国体育产业的 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进而获得良好的体育产业投资效益,最终达到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体育产业良性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王子朴, 原玉杰, 詹新寰.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上 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15-19.

[2]樊道明,王子朴.中外体育财政问题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 (12):24-27.

[3]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2 .

[4]江和平,张海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10,1.

[5]张华.我国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体制问题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7(3):

[6]余兰.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31(10):138-141.

[7]赵文海,古建芹.和谐社会,和谐财税税收优惠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8.4:121-126.

[8]高松龄.我国体育产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及其效应[J].福建体育科技,2005(10): 4-11.

[9],殷建华,马力.体育产业税收政策与法律问题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8 (2):25-27.

[10]蔡俊五.体育赞助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C].体育产业现状趋势与对策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86-92.

[11]曾广新.关于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9-17.

[12]郭敏.论我国地方体育产业发展中财政投融资的优势与不足[J].体育与科学,20 06(2):37-39.

[13]许敏雄,陆亨伯,汪浩翰,等.制度变迁下我国体育事业产业化的路径选择[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46.

[14]朱宪辰,宋妍.国外捐赠行为研究述评[J].理论学刊,2008(11):84-87.

[15]王少青.关于国家研发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2):109 -110.

[16]庹权,杨晓生,杨忠伟. 关于我国体育产业课税改革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 05(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