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相关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相关内容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艺术;相关内容
在新课改中,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语文知识和自身的理解结合起来,从根本上领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之美。
一、语文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的课前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
二、语文课堂使学生充分感悟语文的人文美
语文教师应该选取适当的导入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给学生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感悟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使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得到质的提升。
三、语文课堂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能力水平,给学生布置各不相同的课后作业
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和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做出科学的、整体性的评价,对于那些作业中具有独创性的部分,应该加以肯定和奖励。
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艺术本来就是另一种虚拟的生活,而且,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语文,教师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如密.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原理:课堂教学艺术系列讲座之一[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03).
中医相关内容范文2
专科起点升本科
文史中医类 230分 艺术类 120分
理工类 115分 经管类 125分
中医相关内容范文3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 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 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三、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1.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的总体轮廓 为了坚持中西药学结合方向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应当对结合和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有个大体设想,即应有个总体轮廓,这样才能使此项工作目标明确,而不致摇摆:进而能选择相应途径和制定相应步骤及施实方案,就迄今情况而言,新型药物学应具备如下几点: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 对如上三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三点内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共同内容,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中西药学两者的结合点。故关键问题在于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2.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 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它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 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与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它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它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 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会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与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现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与现代科学阐述。
3,中西药学结合的另一途径是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的内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药的生产、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等,其中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表述,构成西药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相关术语和指标来表述的。即物质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性质来表述,尤其单体西药更明确;生物活性则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关指标和术语表述,将现代西药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药物及现代科学化的中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现代西药所缺的是中药基本内容。如果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成了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即成了中西药学结合后的新型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使中西药学达结合与统一。 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不能变成中药和怎样变成中药。关于能不能变成中药的问题,这从前边关于中西药学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药物,且作用对象都是人体,也就是从道理上已阐述清楚。再从实践上看,中药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呈现的作用(包括治疗和毒性作用),按中医药学来总结归纳出来和确定的。据此,中医药学早已吸收了很多中医药学体系外的物质而成了中药,如乳香等。更从现代临床实践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现代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有人认为考的松,具阳性,能资助肺脾肾气化功能,对阳虚证效佳等,因此,对现代西药,放到中医药学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其临床作用,而总结它们的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如前边提到的四环素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这些为热性的表现。至于具体作法,均可通过临床进行。即按中西两种医药学诊断,仅给西药,再接中医药学总结用药前后机体变化情况,据此而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使之成为中药。 值得指出的是,这条途径,很可能是中西药学结合的较快途径,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本身较难,就从物质基础的研究看,若将每味中药的化合物组成、比例、性质、变化等均研究清楚,实非易事。例如人参已经多人、几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类约百种化合物,然而还没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种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希冀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仅物质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较短时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说生物活性方面了。当然,终应研究,也是能够研究的。此条途径却不如西药中药化来得快,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仅缺中药内容,而这方面内容的确定,从中医药学讲,还是有很多方便之处的。 现在的问题是,应认识这条途径,重视它,作出规划,组织施实,中西药学乃至中西医学结合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也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在当代的新贡献。
四、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中医相关内容范文4
高中起点专科
文史外语类: 133分;
艺术类: 82分;
理工类: 131分;
体育类: 90分;
高中起点本科
文史外语类: 175分;
艺术类: 95分;
理工类: 140分;
体育类: 110分;
专科起点升本科
文史中医类: 156分;
艺术类: 101分;
理工类: 118分;
经济管理类: 109分;
法学类: 125分;
教育学类: 152分;
农学类: 100分;
医学类: 210分;
录取时间安排:
第一批12月6---12月15日: 高中起点本科及专升本专业院校录取,
中医相关内容范文5
一、中国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现状
虽然通过语言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努力,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已有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现状问题,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1.高校英语教学中普遍重目标语文化而轻本土文化的现象。英语国家概况、习俗等文化内容在英语教材或教学环节中随处可见。谈及英语文化,中国学生也很多都耳熟能详,且娓娓道来。但当涉及到我国本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书法绘画或气功八卦时,他们却了解甚少,即使略知一些皮毛也不会用英语准确表达,结果陷入瞠口结舌的尴尬境地。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能进行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单向交际。
2.近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中国本土文化输入并未作具体明确的要求,因此各高校普遍没有把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写进教学大纲,至多是见缝插针式地偶尔进行,未能真正意识并体现其重要地位。
3.英语教师自身的本土文化意识不强,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上,侧重传授目的语文化知识,忽视母语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母语文化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对英美文化认同超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二、中国本土文化在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输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汉语文字为先导的中国文化在国外越来越受欢迎。有研究表明汉语已成为西方国家第二外语的首选外语语种。“汉语热”标志着已经被边缘化的中国文化在跨文化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崛起,成为中国本土文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随着中国菜肴、针灸、草药和中国武术等传统文化逐渐走出国门,世界各国相继落成的“孔子学院”更是成为中国本土文化世界化、国际化的体现。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为中医药国际化服务,众所周知,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强烈的共生性和不可分割性,在中医药院校的英?Z教学中强调本土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的保存和再现,能帮助学生在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文化因素更准确地转化为西方读者能接受和理解的信息。
三、如何在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入
1.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增设中国文化内容。外语教材决定着外语教育的成效,同时决定着外语教育的文化倾向。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几乎涵盖了西方政治、文学、经济等各方面内容,但涉及中国本土文化的篇章寥寥。因此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时需考虑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把反映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典诗词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译文纳入其中,做到融入各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注重中西文化并举。也可以编写一些英汉双语注释的如儒家思想、名家名言、名胜古迹等中国本土文化的阅读教材或设置相关内容的翻译课程,从根本上来弥补大学英语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缺失问题,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本校部分英语教师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英语听说教程》就在此方面已做出有益的尝试。
2.加强英语教师自身的中国本土文化修养,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本土文化修养以及对文化教学的正确认识决定着中国本土文化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意筛选文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协调统一语言知识讲解和文化知识传授,注重提高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实现成功的交互式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时还需掌握一些比较文学方面的理念和原理,将语言训练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教学。从而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同类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内涵和表达方法。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还要转变教学理念,遵循适当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文化双向导入的效果达到最佳。
3.在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比较有效的本土文化教学。
(1)设计一些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主题或专题,组织活动进行中国文化主题讲座教学。如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文化”、“饮食文化”、“中国功夫”、“中医药”等典型的中国特色文化内容都可以被设计成核心主题,通过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上展示讲解,从而更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容,了解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在学会语言的基础上可以为国际交流奠定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多篇章都涉及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可以根据文章涉及的内容相应地和中国文化对接及融合讲解。比如在讲到西方传统节日的文章时,介绍我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使学生能用英语完整表达这些节日的起源和风俗。在讲到出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的词汇表达时,向学生介绍我国一些典型的文化象征,如《论语》、孔子、易经等。学生在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同时加深对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内涵的了解。
中医相关内容范文6
1.1监督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全省开展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科等相关中医诊疗活动的机构有19589家,占94.80%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及个体医疗机构,而从事中医监督工作的监督员仅有268名,人均监管73.09家机构;另外,县(区)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少,从事中医监督工作的有85%为兼职监督员。地域广,被监管对象多,监督人员数量不足及中医药知识欠缺成为严重制约中医药监督工作深人开展的瓶颈。
1.2监管水平和手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创新
目前,全省的中医药监督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监管内容侧重于对综合、中医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执行中医药政策的核实和核查,以及针对一些数据而进行的简单统计分析,监督项目较为简单,监管水平和手段处于较浅层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各项中医药监督内容和监督指标,探索技术性监管手段和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中医监管水平和监督执法手段。
1.3监管对象差异性大,监督执法依据不够充分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工作的不断重视,而医学发展进人发展壮大时期,现有的中医药法律法规不能紧跟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中医监管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很难从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层面进行限定和界定,极难做到依法查处,严重制约了中医监督执法工作的推进。此外,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导致中医药不能够按照西医的一些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如中医执业人员范围、中医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一些医疗技术方法的应用以及中医养生与中医医疗的界定等问题。中医药方面法律法规的缺失,规章制度不完善,给中医监督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障碍,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建议
2.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和监管指标体系
针对目前中医监督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间题,如中医执业范围与执业类别、中医养生保健是否属于中医诊疗活动等问题,建议从国家决策层面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界定相关内容。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中医监管方面的监管指标,明确中医监管的具体内容和职责范围。
2.2加强中医监督队伍建设
在现有卫生监督体系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中医监督队伍建设。加大对卫生监督人员中医药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中医药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一方面加深监督执法人员对中医药行业特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监督执法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中医药执法水平。
2.3加大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
目前,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普遍存在经费缺口大、执法设备短缺等问题,中医监督体系建设过程中上述问题依然不可避免。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从政策层面研究解决牵涉到中医监督队伍和监管服务中的相关问题,完善中医监督机构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中医监督组织,保证中医监督服务能落到基层。同时,不断增加中医监督体制建设经费,逐级配置各种执法设备。
2.4加强科研创新和监管手段创新
加强中医监督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拓宽中医监督内容和监督指标,逐步在更深层面开展中医监督工作。此外,还要在技术性监管手段和长效监管机制方面做必要的尝试和创新,不断提高中医执法监管水平和手段。
2.5加强中医监督宣传工作,营造执法监督氛围
依托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举办中医服务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强化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中医服务监管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