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范文1

学校发展,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永远是学校的核心事件,那就是把研究课程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都应紧紧围绕课程建设和开发来运转,因为课程改变了,学校肯定会改变,课堂肯定会改变,学生也就肯定会

改变。

一、学校课程实施的根本目的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育人目标可归纳为五个特点,一是强化“德育为先”,二是突出能力培养,三是创新课程内容,四是回归传统,五是培养创新。三级课程不是并列和递进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都是为了更优化的实施国家课程。由此可见,学校做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依据教情、学情、校情,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

二、对课程建设的师生“双主体”原则及其作用的理解

学校的发展实际就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总和,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人内心力量的觉醒。校长就是要通过课程建设这一载体,充分凝聚和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领导组织实施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促进学校师生的发展,进而彰显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层对课程建设的推动流程,我觉得首先是解决教师对为什么要做课程建设,做到什么程度的理解问题,然后是和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一起解决具体怎么做课程建设的问题。

三、“一育三课”,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课程体系

满树的花朵,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理解为学校的课程范畴,通过学校大课程观的理念,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来统领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学校大课程观的内涵,包括德育、课堂、课程、课题四个方面。我们称之为“一育三课”,即以大课程观为指引,实施“德育增效、课堂提质、课程优化、课题驱动”四大行动计划,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潜质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全面落实学校“有内涵的高质量”的发展诉求,为孩子实现梦想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1.德育增效:德育课程化,培养未来公民

在德育增效方面,我们提出了“五化”要求,即“养成教育规范化、劳动教育生活化、主题教育系列化、德育活动体验化、德育课程校本化”,在德育课程化探索和实践中增强德育实效性。

根据德育“五化”要求和德育课程化建设思路,学校围绕“行为习惯”和“清洁卫生”两大根本,实施“礼仪道德”和“劳动服务”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培养雅言雅行的素养,在劳动服务中习得技能,学会自律和合作,在志愿服务中展示风采。利用“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和“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项目学校”两大平台,编撰了《国际理解教育礼仪读本》校本教材,并以该读本为教材,每周在全校各班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以社会性活动为契机,开发了《学生自主管理》课程,实施自主育人,让孩子在自主管理中实现社会性成长。同时,优化学生评价,实施“棕北之星”评价体系,多元化地评价学生发展。

2.课堂提质:深入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建设

课堂,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教方式变革”研究主课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少讲多练”的课堂教学原则,构建“一三三大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3.课程优化: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有选择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何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如何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要,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做强基础性课程,二是做实拓展性课程,三是做优特色课程。

关于对加强基础性课程的理解,我觉得学校教育重在让基础课程体现出高质量的育人功能。其中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要坚持给学生经营自信与希望。

另一方面,在做实拓展性课程,做优特色课程方面,棕北中学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了4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参与对社团实施学分制管理。为解决师资问题,我们整合家长资源,聘请了100多名家长导师,成立了学生社团家长导师团,以此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和发展。

4.课题驱动:推进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持续发展

处于研究状态是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最好的保鲜剂。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学校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教方式变革”龙头课题带动各学科微型课题研究模式,以此来带动教师的现代课程观念、对课程标准的执行能力、对课程内容的建设能力、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对课程建设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

在信息化和走向云端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孩子面对未来的三项必备技能,已悄然转变为:阅读、搜索、辨别真伪。新时代、新技术、新趋势使未来教育的学习资源极为丰富,以视频为载体,学生不再以年龄划分,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而是按需学习、终身学习,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将成为常态。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范文2

教育部2000年1月14日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讲到“今后一段时期,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试遵照教育部上述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过去的工作体会,谈点粗浅认识。

一、高职医学教育的现状

由于受长期接受“学术型”教育、长期从事“学术型”、“研究型”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与思维定势的影响,使相当多的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仍难以脱离“学术型”、“研究型”教育的窠臼。因此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成为面临的迫切任务。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当今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紧紧地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创新。

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6%的患者本应住院而不住院。2006年2月8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

目前的疾病超过70%由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引起,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把工作重心转向为社区居民提供新的管理和服务,即三级预防,重要的是一级预防甚至更早期的0期预防——未分化期预本文由收集整理防。

教育部鼓劢和要求高职院校的医学教育,重点培养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而不是临床医学专业,为适应学生学习临床专业的愿望,为适应社区医疗对人才的需求,设想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从课程建设入手,进行必要的改造。

教育思想更新,转变教育理念,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迫切课题。要提高职教育的质量,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高职教育理念,端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确立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建设,培养符合国情的、为社区医疗服务的、当今中国家庭能用得起的家庭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

二、淡化专业

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是劳动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是成才教育,是就业教育,是个性教育的观念,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框架中走出来。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性是职业性,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最大的现实是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制也只有三年,针对这种现状,要求高职学生系统地掌握学术知识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基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已迈入老龄化的总体需求,健康长寿、提高生活与生存质量,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成果是老年人与慢性病人的追求目标之一。

为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设想四个融合:

一是医疗技能和护理技术融合;

二是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融合;

三是中医学知识与西医学知识融合;

四次是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融合。

总的指导思想是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建设,以教材改革为切入点,探讨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探讨基础理论的“必须”与“够用”的尺度。

从课程模式入手,摸索可行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方向,构建全新的高等医学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从“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向“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转变。前者是以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以掌握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为目标。后者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从而体现“以实践为向导”而不是“以学问为向导”,在实践中,探索“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与教材改革。逐步淡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的内容”,逐渐走向并强化病房床边教学,逐渐走向以病房为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步向“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课程模式”。

三、强化课程建设

建设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为《正常人体学》。

《正常人体学》涵盖和整合传统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的相关的“必须”的、“够用”的知识内容。

整合《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相关的“必须”的、“够用”的知识内容充实到《内科学》。新编的《内科学》根据具体病种的发病过程,有偏重地涵盖、整合《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每一种病,以病为核心,逆向病理、生化过程辐射,顺向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中西医治疗、康复治疗、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等辐射。

在课程设置上,治疗与护理结合,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结合,中医学与西医学结合。

构建若干课程体系板块,增加选修课。

第一板块为进教学行改革后使用的计划,第二板块为现在正在使用的计划。

第一板块主干课:

《正常人体学》、《诊断学》、《内科学》。

第二板块主主干课: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和免疫学》。

第一板块必修课:

《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学》。

第二板块必修课:

《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预防医学》、《护理技术》、《中医学》。

四、教材改革与建设

根椐教学改革初步设想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总体规化,试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以课程改革为龙头,从教材改革入手,组织编写符合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正常人体学》和《内科学》。

组建医学院教材改革小组,小组的成员以青年教师为主力。这些青年教师年轻有朝气,有工作热情。他们没有思想负担,没有旧框框。

《正常人体学》整合原来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相关的“必须”、“够用”的知识。

新编的《内科学》,根据具体病种的发病过程,有偏重地整合《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的知识内容。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范文3

自近代以来,学校作为正规的教育机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学校教育也成为青少年所必须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由于学生至少在学校待上9年或更长的时间,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在这一阶段为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就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使青少年儿童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发挥青少年学生的自激励功能,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充分自主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始终把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与独立性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推动从重视整体到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转变

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应该在于它的基础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它强调的是学生基本素质和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不是为了培养某些专门人才,充其量是为更高一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基础教育理念应推动从重视整体到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转变,立足“每个学生”,引导学校做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探索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各环节中落实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而不是选拔。这并不否定基础教育为高一层级的教育和学校提供和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高强度的频考制度使日常的教与学被功利化,进而异化了基础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形成知识点化的课程体系和日清月结式的教学安排,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本义,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短期考试绩效取代了对人的长远培养的要求。基础教育不是简单地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的,而是应面对成长中的、拥有独特品质的、具有无限潜能的、生动活泼的学生的需求。基础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还需要立足于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要为青少年学生创设温暖、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学习成长,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成熟与独立,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乐观生活,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和终极目标,能够使青少年学生走向社会后,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现自身才能。学校教育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青少年阶段为未来打基础,对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组成部分,但在学校不管时间长短,迟早都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因此,需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和框架。在这一体系和框架中,学校教育具有孵化器的功能,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活知识教育和创新教育,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本成熟与独立。他们离开学校,学校教育就意味着结束,但学校教育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毋庸置疑,它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学校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关注于分数与考试,教育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和价值,失去了传承历史和文明的主流价值引领。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摆脱了偏狭和平庸,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与独立性发展。青少年离开学校以后的表现和发展才能最终体现基础教育的价值。

二、重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学校教育无疑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二者密不可分,不可偏废,但同时又要明确各自的职能和定位。教所采用和实施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目的是促进学,而学的具体行为和成果也离不开教的努力和贡献。关键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和学二者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在正规和系统的教育中,教者作为所有教育措施的执行者,无可争议地成为教育行为实施的主导者,儿童则成为教育的主体,作为教者要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更有条件通过自身学习达到发展自身的主人。正因如此,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改变主要依靠教的体系,回归主要依靠学的体系。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教育和环境,但每个人所受教育的效果,与人的主体性直接相关,重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尽管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有的人非常聪明,也有的人天生就有点愚钝,天才儿童有之,弱智儿童也有之,这两种情况都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处在中间状态。就一般的青少年来说,只要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理念及方法,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即使学生是天才,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其优越素质也无法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对所服务的教育对象要做到充分了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目标和教育的最大功能是青少年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拥有自主学习活动的动力体系。一个少年儿童去国外生活,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很容易地就能运用当地语言与人交往;也有孩子通过玩电脑游戏而不知不觉地成为了“电脑高手”,对于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及时跟踪,并且记住了大量英语词汇。他们的学习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主要源于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需求,行动发自内心。通过这种学习行为,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获得了成长的享受,并不断产生了自我激励,学习的动力表现为一种加速运动。因此,强化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在青少年不断充满激情和乐趣的自主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知识才能扎根在心灵深处,并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最终转化为创新活动和更好生存的智慧,学习者才有了进一步学习的需求。这种教育活动,犹如自行车效应,保持一定的速度,骑行得才越稳妥、越安全,否则,就容易摔倒。这说明越能尊重青少年活动的自主性,就越能保证其追求向上的天性发挥。尤其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扩大了大脑的功能,拓宽了个人的视野,加快了发展的速度。这为儿童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方法。

三、推动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与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