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范文1
关键词:农民工;生存质量;调查
农民工在创造大量国民财富的同时,其生存境况也令人堪忧。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社会身份的受害者。对此,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71班全体同学,利用寒假期间在全国进行了一次大面积的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问题的调查,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归纳分析,对农民工生存质量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一、调查情况简介
这次调查涉及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北京、天津、江苏、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总计17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近21个行业、50多个单位,既有城市中心的农民工又有城郊的农民工,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调查的170份问卷中,男性农民工为113人,占总人数的66.47%,女性农民工为57人,占总人数的33.53%。16-50岁年龄段的人占有92.94%,其中40岁以下的占有74.71%。这说明,农民工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以受教育程度来看,20.59%的人未受过教育或只接受过小学教育,48.82%的人接受过初中教育,只有30.59%的人接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教育,说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二、调查数据分析
目前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与城市普通正式工人之间普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情况,经过我们对调查数据的归纳分析,认为农民工生存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工作重,压力大,待遇差
正式工人每周有双休日,有法定的节假日,8小时工作制,农民工一般不能享有这样的权利。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看来,每天工作8-12小时的比例竟高达72%,与此同时,71%的人表示周末一般不休息。农民工如此辛劳却得不到甚至与普通工人一样的工资待遇。73%的人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下。农民工付出的劳动很多,而他们的所得较少,还常常受到企业主、包工头等的克扣与拖欠。76%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曾经有过工资被克扣或拖欠的情况,更有10%的农民工表示工资经常被克扣拖欠。近年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劳资事件和纠纷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5%的人会通过正当途径诉诸司法机关,更多的人只是忍气吞声或通过、上访等途径来解决。农民工的劳动所得不多但还要交各种不合理的费用,农民工外出要交外出务工许可证费,到务工地要交办理城镇劳务许可证费、办理暂住户口证费、进城务工管理服务费等等……有的还要给用工单位交抵押金。中央下达了取消这些不合理的对农民工乱收费的文件,但不少地方换个名目,还是照样收。
(二)生活质量差
调查数据表明59.31%的农民工月平均消费在200-600元,更有22%的人月平均消费低于200元,远低于中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准。同时,在消费的具体项目上,46%的收入都用于日常的衣食住行,19%寄回家,而真正用于自己娱乐休闲的收入少之又少,表明中国农民工在消费的偏好上和消费的理念上层次都比较低。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也十分单调无聊,53%的人都选择了看电视或睡觉,只有2%的人会选择自学新知识技能或参加培训。在医疗保健方面,54%的人遇到生病都是只买药吃而不选择去医院,更有29%的农民工连药也不吃。住房方面,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或与别人一起租房子,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三)合理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大多数的工厂、企业里,把农民工只作为劳动力使用,基本上不管他们的培训和教育,开始上工的时候只作短期的培训,教会基本操作就派去劳动了,技术培训也轮不到农民工。农民工自身也有临时观念,多数人不好好钻研技术,觉得能干活挣钱就行了。在调查中,有58%的人都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劳动教育或培训,而且只有24%的人愿意自己出钱参加可以帮助找工作的劳动技能培训班。此外,在购买保险方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这3种保险中,均有7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购买,只有工伤保险方面,由于农民工大多从事城市中较为危险的职业,所以有36%已由单位或老板购买,但是仍有高达55%的人没有购买。因为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恶劣,各种悲剧时有发生。近年来,各地煤矿恶性事故频频发生,数以百计的农民工在事故中丧生。在调查中,20%的农民工反映现在的工作环境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措施且环境很差,另有28%的人反映环境还不错但是没有劳动保护措施,只有5%的农民工称目前有非常好的环境和严密的劳动保护措施。
(四)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
现行的农民工制度是农村把青壮年劳力输送到城市,而城市却把劳动后伤残病弱者退到农村,把扶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社会负担都抛给农村,这是一种城乡不等价、不合理的交换形式,也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71%的被调查对象都让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认为让子女在城里读书的困难太大,其中“学费太高”占到46.5%,“没有学校愿意接受”占到23.2%。相对贫穷的农村承担着为农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责任,这当然是很不合理的。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白天在工厂里劳动,晚上挤在十多人、数十人的集体宿舍里休息,能把家属子女接到城市来居住的,还只是少数几个幸运的有了住房的。对多数农民工来说,农民身份不解决,没有居民资格,没有居所,更谈不上家庭团聚和子女在城里就学的问题的。同样的道理,老人也只好留在农村。另外,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管教,导致不少孩子在成长和教育方面出现问题。还有的农民工带着孩子四处流动,入学不稳定甚至造成辍学。
三、造成农民工生存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年龄结构呈现年青化,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资料,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值得关注的是,16-19岁农民工有60多万,意味着这部分人没有完全或部分接受初中或高中阶段教育,就进入了劳动者的行列。而且根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上所述,中国农村劳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4.9%;文盲及半文盲劳力占8.5%。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一方面在农村教育资源稀缺、农村高中教育发展缓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青少年初、高中升学率普遍较低,青少年放弃求学选择务工经商的较多。另一方面先天受教育不足的农民工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来弥补。在农村,几乎没有继续教育的资源与机会,使大量青年农民到城市去打工,这也就导致农民工年龄结构呈现年青化。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有76%的人认为他们和城市居民最大的差距在于受教育程度,同时,有21%的人称缺乏专业技术是他们外出打工最大的困难与障碍。而且根据调查的数据,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劳动教育与培训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占到58%,愿意自己出钱参加可以帮助找工作的劳动技能培训班的人数占28%。这是由于他们大多数人都持有接受培训无法直接增加经济收入这一观点。大部分农民工又因为受教育水平低,使得他们只能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工作,因而压力较大、待遇差。
(二)户籍制度(政策问题)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籍制度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来划分人口,把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正因为户口问题的不合理性、行业划分的误区、成分身份的划分,导致社会认识上的误区,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上的失误,农民的身份成了终身制,在社会处于“草根”阶层,这就导致他们遭受的待遇不公平。在调查中,有10%的人认为没有城市户口是他们在城市生活最大的困难和障碍。
(三)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足
在调查当中,面对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行为时,忍气吞声的农民工竟占到了16%,甚至76%的人曾被拖欠或克扣过报酬。导致民工维权意识不足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方面劳动者相对于经营者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务工的民工,怕失去来之不易的工作,不敢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农民工因不学法、不知法而丧失了依法维权的时机。从客观方面来讲,一是维权成本高,制约了农民工依法维权。一场劳动争议的解决,一般要经过仲裁、诉讼、申请执行等过程,时间漫长、程序复杂,又需要支出一定的费用,农民工依法维权信心不足,往往半途而废。二是用人单位拒签合同,千方百计逃避或违反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责任。由于劳动力资源过多,僧多粥少,用人单位以此优势规避法律、逃避义务,不与民工签订合同,这在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
(四)农民工所具有的独特流动性导致子女教育存在问题
现今在各大城市成立了不少民工子弟小学,然而,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仍然严重,这使很多人产生疑惑。其实,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一是城市农民工子女人数急剧膨胀并超出了教育机构接纳的能力范围,加之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往往很大,使得子女的学业很难有固定的归宿,使其难以保证正常学习,更使学籍管理非常麻烦。外来民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不足以支付较高的学费,甚至不能满足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一些合理需求,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二是从农村方面看,有的民工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农村,由家里的长辈抚养。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地区普遍教育水平不发达,教育设施落后,教育人才稀缺,有的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走上了邪路;受打工潮影响,少部分农村适龄儿童未完成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这也使得民工子女接受教育成了大问题。
四、结束语
虽然调查样本不是很多,调查统计也不尽完善,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农民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相关的各方面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未来还需要全社会关心这一问题,在很多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段占朝.我国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2008(6).
2、池子华.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3、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5、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6、方云梅,鲁玉祥.中国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J].中国统计,2008(3).
7、白万平,张文专,白明.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08(1).
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范文2
自从1980年推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很大。但从研究现状看,研究者对独生子女持有较多否定性评价,而这些评价大多通过对比历史、对比国外作出的。独生子女具有特异性这一先设前提,是否足够牢固?在受教育时期,独生子女中学生的现实状况究竟怎样?教育者应该抱有怎样更为合适的学术态度?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独生子女中学生为调查样本,展开探讨,请行家指教。
一、研究状况
美国心理学家Gastnley Hall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日本心理学家波多也勤子曾说:“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是非常任性,意志薄弱,遇有不如意便发脾气,缺少社会性,与人难以相处。”1985年,美国《新闻周刊》登载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给独生子女贴上了“小皇帝”标签。
在国内,1986年,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说,独生子女是“那些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养起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孩子们。”2007年4月,《中国青年报》说:随着“421型”家庭的增加,调查发现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而同时49.8%的青年人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忙于工作无法照顾老人。但细心推究发现,若其数据为真,35%家庭的爷爷奶奶人数已占中国总人口的21%。而根据当时调查,中国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1%左右。这两个报道显然存在较大的统计误差。
时至今日,当年的这些悲观预测情况如何呢?
2013年,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据澳大利亚几所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中国的独生子女往往更悲观、更自我中心、更不喜欢冒险。这些特点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并对经济产生影响。”2013年1月10日,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说:“科学家说,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出生的孩子与之前的孩子相比,在长大成人后变得较自私、不太容易信赖他人、更胆怯、竞争力较差、更为悲观而且不够勤奋。”
2010年,中国学者姜健等人称,“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文献中,较为认可的是独生子女在智力发育、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优势,而中心化、依赖性、责任感等方面处于劣势。”2012年,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成的“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课题组报告说,尽管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家庭中受到更多关注,但是,“独生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弱”,“体质健康水平相对较弱,情绪状态呈现两极性”。
中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始终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心理变迁,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与中华民族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承袭国外研究的色彩非常浓重,在个别问题上甚至有如影随形之感,相关研究结论也颇多抵触之处。
笔者以为,随着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特异性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特异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与经济差异、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有关,也会因相互模仿而大致趋同。同时,对独生子女的评价也会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二、历史阴影
独生子女成为问题,不自今日始。中国古人对独子满怀怜悯,并关注他们赡养双亲的责任。《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窃符救赵、椎杀朱亥后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这是中国文献首次提到“独子”一词。此后,“独子”经常出现在两类文献中:一是赡养双亲和为父母守丧。这类文献最集中在清代,尤以《大清会典》和“皇帝宝训”中出现最多。《大清会典》卷九十七载:旗丁在任,独子准随至任所亲养;卷一百六载:武官除非战事,其他无论是否独子,准去丁忧。二是忧虑独子成长艰难。这类文献以祭文最多见。晋李密《陈情表》中说独子之境况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则以“有待”相许,要求显亲扬名,反映了独子振兴家庭的沉重压力。正是因为独子生养不易,《大清会典·卷一》载:内府属下孀妇独子,给予一两钱粮养赡。在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中,有三个故事都讲述独子的遭遇,而且都和死亡、悲剧相关联。
在男性血缘宗法制社会中,人们普遍轻视女孩,独女被看作“绝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况,可以略现端倪。第二回载:“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此时黛玉五岁,林如海死时黛玉十三岁。巡盐御史在清代是出名肥缺,做了整整八年,肯定家产万贯。但四十五回,黛玉却说,“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林如海的家产哪里去了?《大清律辑注》卷四载:“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者,所有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可见,林的家产被同宗给分了,其独女竟然落到乞食寄养的地步。林黛玉的敏感、多疑个性的形成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古人对独子的态度,基本是他人悲悯独子,而独子忧虑身世。独子生存的沉重感来自社会有形与无形的累加。伴随独子终身的,是沉重的血脉延续的使命感、家族振兴的责任感和形单影只的孤独感。他们的思想、心态很难有正常健康的发展。
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但文化也会随时代变化发生巨大转型。陈恩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的社会起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性和科学”,以及“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研究界早期普遍的忧虑情绪就受到历史阴影的巨大笼罩,而很少来自现实的客观调查和理性思考。思维的历史惯性如果不加以迅速梳理,其结果只会加重代与代之间的隔阂,对独生子女成长产生恶性影响。事实上,受全球高速发展的福荫,少子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的重视教育、贪图享受的习性也是现代人的普遍习性,并不为独生子女所独有。
中学阶段的独生子女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视他们身上的优势和劣势,调整好教育教学最佳姿态,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城镇化背景下,那些五方杂凑之地的独生子女情况尤为复杂,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调查研究。
三、松江样本
笔者以松江区部分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是因为:松江作为上海近郊,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囊括了城市和乡村不同人群;松江的经济、文化、资源、信息介于都市向城镇的过渡特色,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教养状态更为复杂。因此,本文的调查结果,既有中学独生子女教育的普遍参考价值,也能给城镇化背景下匆忙入城的独生子女教育提供一点启发。
本次调查,共发放150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票1476张。独生子女1157人,占调查对象的78.4%;非独生子女(基本为两孩)为319人,占总人数的21.6%。根据松江人口网数公布的数据,“2012年末松江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例为0.38/1。松江地区常住人口的独生子女率明显低于上海市区,这与松江地区人口构成以外来户为主有关。
(一)经济影响
父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庭占21.4%。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经济偏好,其生育多孩的愿望较低。松江大学城的创建,不仅连带发展了松江新城,吸引了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入住,对松江人口素质也产生良好带动效应。这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越,教养科学,明显智力较高,举止文明。父母学历为初中以下的家庭占55.5%,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各地农村,其生育多孩的愿望明显强烈。但由于家庭收入不高,加上超生罚款等因素影响,教养成本不堪重负,非独生子女的教养资源明显受到限制。高中学历家庭占23.2%。这类家庭在当地生活条件相对优裕。与本科学历家庭一样,他们生育多孩的愿望都不强烈。经济好的家庭,生育一个小孩;经济稍次的家庭,生育一个以上小孩。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与生育多孩的愿望成反向运动。这与国际流行趋势基本吻合。
受家庭经济影响,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独生子女在各项指标上都具有更大优势。可见,独生子女不仅在家庭教养上得到更多关注,同时也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这种起步差异,势必影响他们的发展。
(二)内心状态
独生子女在家受到更多照料,其父母更愿意为其做早饭,而非独生子女自己做早饭的比例更高。早饭吃快餐的独生子女比例远远超过非独生子女。比较而言,独生子女的营养状况要比非独生子女高一些。而选择不吃早餐的学生比例都比较高,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独生子女得到家长更多关爱,但并不意味他们与家人关系更为亲密。一方面,在情绪波动时,独生子女更愿意选择家人与老师为倾诉对象,但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缺少兄弟姐妹做玩伴,在家里更喜欢沉默的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0.3%。独生子女与好朋友共享内心的意愿也非常低。独生子女既依赖长辈,也不够合群。
(三)交往状态
独生子女的交友意愿不强,其得分率比非独生子女少了20多个百分点。在打发无聊时光时,他们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现代社会对数字信息的依赖更深一样,在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方面,两组比例非常接近。
独生子女对自己没有玩伴的孤独感并不很强烈。他们觉得只有我一个更自由。反而是非独生子女觉得没有兄弟姐妹会更孤单,这多少跟他们仍然在体验这份情感有关。觉得没有兄弟姐妹无所谓的比例非常接近,都超过三成。因此,根据这栏数据,虽然不能说明独生子女更冷漠,但至少有更强烈的自我中心。
(四)独立意识
在纠纷面前,独生子女忍让的意愿更低,发生冲突的可能更高,其寻求保护的意愿也更强烈。而遇到难题,独生子女中选择独立继续的人数比非独生子女高出8.8%,而找同学帮忙的意愿则低了10.8%。在教养过程中,独生子女是家庭核心的观念已经刻录,这势必影响其家庭之外的社会意识。独生子女既偏好权威,也更为刻苦。
(五)勤奋自信
在课外时间,独生子女更愿意选择看书,这比非独生子女高出13.2%。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度也高出10个百分点。这一勤奋状况,与教养有关:独生子女父母的期望值更高,希望其出类拔萃的心理更为迫切。在充足甚至过度的暗示之后,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依赖权威的心理,并因对未来产生期待而更为勤奋。
四、教育对策
1. 重视劳动教育。家庭是独生子女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基地。家长对一孩更加重视,期望值更高,导致独生子女的自我期望随之提高,学习主动性较为突出。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与劳动实践等方面显得不够情愿。然而,社会富裕,自动化程度提高,现代社会的懒散风气影响了每一个人。一孩家庭对子女照顾无微不至的做法,又部分带动了多孩家庭教养方式的变化。中学生懒惰现象非常普遍,并不只局限于独生子女学生。学校应该普遍开设劳动课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来。同时,要努力发动家长,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不要过度照料。
2. 加强体育锻炼。在课外时间,中学生乐于室外活动的只有三成。这固然和社区体育设施不足有关,但也和教养理念有关。受社会环境影响,家长更倾向于期望孩子成为脑力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无异于暗示了对体力劳动的轻视态度。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教育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在对未来社会分工的描述上,教师要有更为开放的视野和更为先进的理念。
3. 保持持续关注。中国独生子女中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世界唯一的,其基数庞大,转变突然,所以没有多少成例可供参照。教育者要有事关民族未来的责任感,脚踏实地,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做到不盲目崇外,不照搬历史,不空讲理论。我们周围的世界在飞速变化,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思想变化更快。只有不断调查,反复思索,才能跟上时代,真正把握学生动态,有的放矢地教育好、引导好这每个家庭的唯一一个孩子。
由上文可见,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可能都有一个误区,即独生子女是一个特异的群体,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并不那么醒目。自从中国普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流,独生子女也会成为社会主体。当占多数的独生子女出现在社会视野,他们原本独特的教养方式、独特的生活习性也会逐渐影响到非独生子女家庭,导致两类家庭和两类孩子在诸多方面互相模仿,并大致趋同。学界对独生子女的调查结果往往各不相同,其差异更多表现为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社会思想的变化,对独生子女特异性的评价本身同样需要反思。但笔者仍然认为,事关民族未来,对独生子女人群保持关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纪昀.四库全书[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2年(1983).
[2]于兰,高文.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3]夏勇军,陈华强.经济发达地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应征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
[4]梁先锋.赵桂霞.江门市新会区高中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
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范文3
关键词: 高职航空院校 半军事化管理 专职辅导员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航空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普遍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同时,专职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与日常管理的主要而直接的实施者。专职辅导员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在高职航空院校中建设好专职辅导员队伍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来履行好专职辅导员的职责,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协调有序与安全稳定,是专职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1.高职航空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当前,国内大多数航空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社会和企业需要,培养具备军人般意志品质、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半军事化管理模式是高职航空院校工作管理的一大特色。那么什么是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呢?
1.1半军事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军事化管理,就是按照部队要求进行统一着装、统一就寝、统一学习、统一训练等,一切按照部队的日常生活规律办事情。那么半军事化管理,从字面上理解,就应该是通过类似于军事化管理的一些手段,高校寄望于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学习人民军队的忠于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学习军人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严格的工作作风,同时,希望大学生成长成为具有铁的纪律、钢的意志,有爱国心、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1]。高职航空院校中大多新生生源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综合素质相对差,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从后天培养人才的角度及学校自身等级较低的不利因素,通过半军事化管理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企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人群,并借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稳定与发展生源,从而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1.2半军事化管理的内容与意义。
半军事化管理可根据不同的院校自身情况,设定不同的管理方法与具体管理内容,可以参考的半军事化管理内容是:第一,在作息时间上,应该进行严格和细致的安排,包括常规的上课时间在内,从起床到出晨操或早自习、从晚自习到就寝,种种事情上均可以有明确的规定。第二,有严格的各项考核制度。不仅仅针对教师和学生干部在内的层级管理人员,还应该包括大众学生在内,以确保各项规定的绝对实施、纪律的严格遵守和秩序的有效保证。第三,时间和空间的非自如性。要保证半军事化管理的实施,对在校学生应该严格要求每周周日晚上返校至周五晚上放假前的时间内学生的活动尽量在学校内,从时空上进行有效控制。第四,在适当情况下,还可以实行统一着装制度,教师、学生都有各自统一的制服,在规定的场合、时间均要求着装。
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模式的院校,多数院校都会得到地方教育机构,甚至更高一级教育机构的肯定与支持,且今后的管理热情也会逐步加强,这是因为半军事化管理意义远大。
第一,这种管理之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有着严格的纪律约束性,较强的责任心,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二,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对今后的就业单位来说,轻松达到工作规范性的规定与要求。
2.研究生担任专职辅导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我们需要一支学历高、素质高、业务强的学生工作队伍来支撑,其主体是专职辅导员。目前,研究生担任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已成为辅导员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职业生涯现状正面临一些机遇与挑战。
2.1机遇。
2.1.1较高的学历与素质。
按照高等教育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在2至3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硕士研究生应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又有深厚扎实的基础,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就为担任专职辅导员工作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研究生来说,学习过程中一直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素质教育,其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为适应变化无穷的社会,通过自身努力加强自身素质的锻炼。
2.1.2业务可塑性强。
专职辅导员的工作是面向学生的,他们需要由以前的学生身份向辅导员身份转变,加上知识更新速度快,“90后”学生本身的新特点及其工作性质涉及多方面等原因,专职辅导员不可能参加系统培训后上岗,因此,业务的可塑性要求就会增加。由于研究生有着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只要提供工作的平台,在他们活跃的思想下,经过认知、实践、不断反思、经验交流等方式,辅导员的工作就越来越得心应手。
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难免会有出错的时候,学校领导在错误出现第一时间适时提出批评意见,可以结合案例分析、展开研讨会等形式,及时解决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学生管理问题,以便专职辅导员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专职辅导员。
2.2挑战。
2.2.1心态不稳,变动性大。
大多大学生都选择研究生学习,期望在2年或3年后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然而,大多数毕业后发现工作并不像所梦想的那么美好,因此,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研究生到高校担任大学生辅导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辅导员职业在整个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其工作也不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充分理解与赞扬。专职辅导员处于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也是学校教工系统的最底层,社会认可程度相对低,长期工作后,他们会感到长途渺茫,没有斗志、成就感,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实现。正是因为这种想法的存在,导致这类专职辅导员的心态不是很稳定,随时想去改变现状,一旦找到新的、适合的工作,就跳槽。同时,给院校也带来很多的不利影响:学生的管理较为松散,一年或者半年就更换辅导员;学校进行人动影响整体纪律性;一直不能培养出优秀的、精干的辅导员团队等。
2.2.2专业性相对低。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专职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势必也会提高,尤其在理论水平方面有更多的期待。根据现状调查,46.9%的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的学科背景与所负责学生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32.9%的辅导员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背景,这与研究生所期望学科背景相差较大[2]。实际工作也反映出专职辅导员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影响专职辅导员队伍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威信的建立,导致工作说服力不强。
3.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都是那些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综合素质相对差的高中生,抑或是那些由于高考失利、志愿填报失误等原因非自愿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因此,高职航空院校的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问题。
3.1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
由于在校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求知欲望不强,专业思想不稳定,对专业课的学习仅浮于表面,缺乏深入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精神。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他们考大学填报志愿时,对本专业的情况和就业去向不太了解,有的是家长意愿,有的是出于赶时髦,有的是被调剂录取,至于他们是不是真正爱自己的专业,能否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还不清楚。考进大学后,发现有些课程并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特别是对专业理论和政治课程缺乏兴趣而被动应付。还有一些学生自认为家里有权有钱,加之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还不错,不担心成绩差难以找工作,因而在专业课学习中或实训时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造成考证合格率偏低。还有些学生对大学和自身认识错误,认为大学是玩耍的天堂,经常颠倒“黑白”,白天睡觉,晚上奋战于网吧,在期末考试来临时看看书,背背所谓的重点知识,应付考试。
3.2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不理想。
大学生综合素质不理想,表现在:部分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喜欢集体劳动,班级荣誉感不强,内务卫生不好,过于追求自我等,这与半军事化管理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些学生喜好睡懒觉,早操经常迟到或未到,不注重体育锻炼,从而体育考核成绩不达标;在班级、系、院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漠不关心,不愿意参加甚至做出过激行为,集体荣誉感不强;在寝室内各种用品随意摆放,尤其是一些男生,个人卫生习惯相当差,影响他人身心健康;有些学生时间观念淡化,经常上课迟到,晚就寝不按照规定时间回寝,经常晚归,甚至不归;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于看重自己,缺乏理想与信仰,极少顾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集体观念淡薄。
3.3部分学生存在抵触心理。
高职航空院校实施的是半军事化管理,部分学生对这种管理有抵触心理。存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要受到多种纪律约束,比如每周周日晚点名、大一新生晚自习、升旗、出晨操、统一着装、每学期要进行综合测评,有些院校还要进行劳动教育,每天还有学生干部进行各种巡查监督等,这些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生生活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被管理得那么严格,也没有那么高的自觉性来遵守半军事化管理的相关制度,因此,违规现象层出不穷。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先从认识着手,让他们意识到半军事化管理的目的与意义,是为了培养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过硬、遵守规章制度、有正确的服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航空业内技能合格人才的途径之一。
有些学生存在物质上的攀比心理;有些学生欠缴学费;有些学生干部素养不够高,在学生中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还有些学生诚信度相当低,经常欺骗家长、老师和同学。这些都是高职航空院校大学生存在的不良之风,需要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逐步改善。
4.对研究生担任专职辅导员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高职航空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了研究生担任专职辅导员的可持续性,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航空业内人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高效、高质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策略入手。
4.1积极组建专职辅导员研究团队,提升整体素质。
第一,要充分利用研究生的专业所长和科研能动性,成立研究团队,鼓励结合工作实践开展教学科研,提高工作积极性,为专职辅导员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目前,大多数研究生都是“80后”,大学生均为“90后”,这两代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应紧抓这个机遇,对学生管理工作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团队形式开展学术研究和工作研究,尽可能发挥其科研优势,研究与工作紧密结合,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开拓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空间、新视野、新平台;同时也要提升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素养和运用能力。与此同时,可以将研究出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果,在校内进行学术报告,不仅有利于师生拓展视野,还能够提升专职辅导员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有利于专职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第二,可适时对专职辅导员进行培训,形式多样,例如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邀请心理学专家、教育学专家及有经验的辅导员座谈等,不断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努力提高其组织管理水平和工作技能,尽可能发挥其创新能力,建立工作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创新,鼓励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学生沟通的新方式、寻找工作的新切入点,让他们富有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他们的工作有成就感,在工作中超越和实现自我。
第三,在高职航空院校中,实施的半军事化管理不仅针对大学生,还适当地对专职辅导员进行相应约束。专职辅导员更应该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之下,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提高其自身体能素质,以军人的气概为大学生做榜样。
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原因;教育
0 引言
由于目前社会劳动力的过快增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关系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变为就业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就业制度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不包分配、学生自主择业。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教委于1997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指出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下,如何认识就业难的原因,开展就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对此我们谈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原因
首先,社会当前存在着突出的就业压力。目前,社会上劳动人口增长过快,相对于经济和吸收就业手段说来严重过剩。据劳动部门预计,今后10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此外,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2亿要向城市转移,而城镇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者又近9000万人,下岗职工失业突出,每年有数百万职工下岗。其次,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依照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精神,高校扩招会虽然延续至2010年已告一段落,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会持续增大。其直接后果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下降10%至15%,北京、上海毕业生签约率一度不足三成,不少人惊呼大学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年”。再次,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理解和要求的偏差。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往往过于考虑所招聘的人才能否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在招聘考核人才时,既注重人才的知识素质、工作能力,又注重大学生的文凭程度,对国内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往往抢着要,而对没有什么名气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则兴趣不大。最后,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尚不配套,供需信息还不畅,不正之风干扰仍较为严重。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受着人事、劳动、户籍等制度的制约,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制约了毕业生主动选择就业地、就业单位的自由;供需信息服务还较为落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供需信息网络;在“双向选择”中,还存在着“人情”、“关系”等不正常因素的干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未能得到完整的体现。
1.2 学校原因
首先,学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学校往往不能顾全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国家利益的需要,表现在一些专业符合社会国家利益的需要,但需求量很少,而个别专业又非常抢手,供不应求。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与社会,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在专业设置上,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总是跟着市场走,缺乏超前思考和详细的论证,盲目上所谓热门专业,致使某些专业泛滥,形成供过于求。再次,目前学校尚未注重培养一专多能、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乃至创业型人才。其一,受学校教育机制的制约,大学生进入学校后,很难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专业的再选择或进行多专业的学习;其二,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步伐跟不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教育已向创业教育的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再次,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上并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强,甚至由于强调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生源素质本来就较差,导致一些毕业生存在心理素质差、思想道德素质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吃苦精神不够等问题,丧失了高职院校学生应有的良好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困难。最后,不重视就业教育,不注重教给学生必要的求职技巧和提供咨询和指导,使之缺乏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巧。
1.3 学生原因
首先,受不正确的就业观的影响。目前,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不良影响,学生在就业观上出现偏差,盲目追求自我实现。在择业时,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注重现实利益,一味地追求体面的职业,置国家的需要与事业于不顾。这种脱离实际,期望值过高的就业观,势必使一部分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影响其顺利就业。其次,受不正确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从众心理,不从自身的能力、特点出发,而是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其二,依赖心理,在择业时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甚至依赖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其三,挫折心理,由于对社会认知少而肤浅,在求职时一遇到挫折就感到脸上无光,甚至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其四,犹豫心理,在面对两种或更多的就业机会时,陷入犹豫不决的心理冲突中,举棋不定。其五,怯懦心理,有的大学生在读书时不注重人际交往,存在公关、竞争意识和能力薄弱,在就业市场中畏畏缩缩,不敢也不会推销自己。其他还有焦虑、自负、自卑、保守等不良心理,不一一而论。再次,缺乏独立创业、自我就业的能力。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尚未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及创业人才的培养,致使学生缺乏独立创业、自我就业的能力。最后,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求职过程需要学生从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做好准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就业信息、求职技巧,才能把握就业机会。而大学生往往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就业教育,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
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2.1 提高社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首先,社会要确立合理经济发展战略,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推进技术进步和兼顾扩大就业的战略,在保证技术进步条件下尽可能扩大吸纳劳动就业能力,这应是总体战略的基本立足点。此外,要深化企业改革,实施再就业工程。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职工下岗和失业问题比较突出问题,需下大力量整顿。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二是实施再就业工程,三是建立可靠的失业保障。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实现招生―培养―就业改革的协调配套。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在政策制定时注意积极吸引和接收高校毕业生。政府要为学校的分配、用人单位的选拔人才创造一切条件,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杜绝“人情”、“关系”等不正常因素的干扰,真正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此外,社会要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工具,建立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之间有效的供需信息网络,使各方及时了解有关信息,保证需求者平等享用。
2.2 高职院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针对目前存在的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实际情况,既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晴雨表”作用,又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位,将社会需求情况反馈给计划招生部门和学校,真正做到按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同时改进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实行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乃至创业型人才,从根本上促进和改善毕业生就业工作。
其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支就业指导队伍。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支精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来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的就业指导机构化和专业化。要让那些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熟悉职业选择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熟悉国家现行学生就业政策和规定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就业,使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再次,高职院校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基础上,要确立以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要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职院校必须把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其教育的基本目标。对此,高职院校必须开设创业学课程,在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以及教育评价制度中渗透创业教育。同时强化创业实践活动,尤其要注重与社会企业开展联合,创建创业园区和创业实践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四,组织相关活动,开展就业指导。由就业指导队伍举办各种讲座,介绍我国国情、就业现状、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就业心理指导,针对学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帮助毕他们做好就业心理准备,调整好择业心态。同时,重视个别咨询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确定正确的择业意向;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上岗、就业方面知识的讲解,应聘、竞聘等技巧方法的传授;举行一些应聘、招工模拟实验,带领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参观、体验等活动。
最后,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劳动教育和品德人格教育。通过劳动实践,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通过强化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协调统一与全面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3 毕业生要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手段,要考取外语、计算机、上岗证等证件;要注重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积极进行各类文章的写作与发表,参加科技制作和科研课题的研究;要担任社会工作,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实力,力争达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以提高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此外,毕业生要准备好求职资料,明确求职资料是毕业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最具说服力的证明,要准备好自荐信函、个人简历表、学校推荐表和各种证书复印件,以便在竟聘中更好地推销自我。
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往往牵涉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力以赴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康敬群.大力加强社会实践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刘远柱.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定位、缺失及对策[J].理论月刊,2011(04).
[3]刘璞.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范文5
一、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结合现状
竞赛和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在形式上,竞赛更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竞争性,重在结果。在比赛过程中如果某一阶段赢了,就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比赛,输了就退出比赛,体现了竞赛的阶段性。而课程学习的内容系统、过程规范,强调知识的获取。课程的开设是连续的,学生中途不可以退课,考核时强调对过程的考核。在内容上,竞赛体系体现了技能运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体系体现了技能获取的连续性。将竞赛体系与课程体系相融合是职业教育需要突破的难点之一。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职业技能大赛与课程结合情况问卷调查报告》的数据资料,了解到赛课结合现状如下:赛课结合的课程极少;指导过大赛的教师会有意识地设置针对大赛项目的教学内容,进行基于竞赛的实践课程内容改革有一定的基础;无论是否有指导经验,不同层次的指导教师都认为设置针对技能竞赛的课程非常重要。
二、基于赛课结合的实践课程改革思考
(一)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实践课程建设的推动力
对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的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指导教师认为课程获得学校的认可、课程时间的安排、指导教师的授课形式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改革都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学校出面多方协调以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对于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来说,学校需要在比赛设备(软件)、企业合作、教师新技能培养、院校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比赛投入和比赛结果来促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现“以赛促建”。
(二)指导老师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主力
竞赛与指导老师相关度较高,如果教师缺乏指导经验,那么在课程教学与改革中思考与实施赛课结合的可能性就不大。只有指导教师深入了解竞赛体系、研究技能运用等竞赛指导难题,才可能成功实现“以赛促改”,因此,指导老师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主力。
(三)团队建设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关键
技能大赛以岗位技能设置项目、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境。学生要完成任务需要依靠较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一门课程就实现,这些能力的获取具有综合性和连续性。参与实践课程教学与指导的教师,要利用各自的专业技能优势,建立具有技能获取连续性的实践课程体系,组建竞赛团队,指导学生在大赛中取得优良成绩,同时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实现“以赛促教”。
(四)学生是实践课程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创新竞赛式考核模式,驱动“赛、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二是通过参赛队员“以老带新”的学习模式,实现专业技能与竞赛经验的传承与延续,真正实现“以赛促学”。
三、竞赛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与创新———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一)赛课合一的分层次技能大赛体系
通过分析不同营销专业技能大赛的章程可知,从竞赛层次看,有协会主办、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有国内比赛、国际比赛;从竞赛形式看,有理论考试(资格赛)、实践赛、模拟竞技;从涉及岗位技能看,有营销调研、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竞赛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应注重总结赛课结合经验,创新赛课合一的模式,构建“校级竞赛—市级竞赛—省部级竞赛—国家(国际)级竞赛”四个层次、“营销调研、营销策划、营销管理”三个方向相对应、相促进的技能竞赛体系。
(二)赛课合一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以“职场体验”“实境训练”和“顶岗历练”为核心要素构建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引导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设置相对固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相应的学期安排了整周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教学周数。学校2014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向分为市场拓展和营销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入学教育、职场体验、劳动教育、办公自动化;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训、营销员综合技能实训、会计模拟、创业实战实训,营销策划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训课程。
1.基于竞赛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训课程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获取的连续性。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不同级别技能大赛,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技能要求,强调技能需求的层次性与运用的综合性。根据大赛实践指导经验,对学生在参加竞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归纳,结合已有实践课程,对实践教学提出新内容和新要求。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技能大赛体系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在改革中实现课程设置与竞赛项目对接、课程时间与竞赛时间对接、课程内容与竞赛技能对接,课程教学与竞技形式对接。确保技能大赛和实践课程的深度融合,使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竞赛技能要求。
2.竞赛与实践课程的融合模式为了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技能大赛中,可以将选拔和指导过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学生通过选课进入实践课程,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进入技能大赛的初赛,参加院级竞赛,以协会、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组织和指导;进入决赛的学生参加以优带新协作组和竞赛培训课程,进入市级以上比赛。
(三)建立多赢的分层次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应与企业开展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参与企业活动的机会。
1.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制,是指指导教师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企业顶岗、实践课程及兼职期间,负责与企业沟通,调查和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和企业要求的工作岗位流程、职责、新技能,帮助学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2.企业命题制以往实践课程的案例或任务都是来自教师或极少的合作企业,而实行企业命题制是指实践课程的任务或选题均来自地方企业的真实需要。如以市场调查分析实践课程为例,以往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兴趣选择调研项目,现在学生需要自己联系企业,跟企业沟通和合作,确定调研目标,制定调研方案,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调研结果,并为企业制定营销方案,供企业参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紧跟技术前沿,提高了调研与策划能力。学生与企业的合作虽然是浅层次的,但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对职场有了初步体验后,在后期的课堂理论学习过程中将产生更强的职业代入感,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企业认可,增加了顶岗或就业机会,企业也通过此途径选拔到合格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专业教学获得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有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
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范文6
一、职业教育受我国经济转型期多重挤压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大教育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仍然是无序运行,普通教育的理念充填着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97年后,除了《职业教育法》,一部分省、市、部门颁布了一些实施细则外,总体上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职教法法律制度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包括:职教办学机构管理办法、职教拨款和经费筹集制度、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标准体系、职教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等),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据。(2)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3)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各级政府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如政府支持的专项研究,政府对制度的建设的迫切感、使命感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不够等。从管理法规,到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管理机构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念的取向、所采取的措施等,既保留计划经济由政府包办“计划驱动”的那一套,又有新时期市场经济产生的“需求驱动”那一套,还有转型期“计划、规划前瞻不准确”的问题。(4)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5)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制度。等等。
由上述原因可见,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他们虽然对照搬苏联50年代的经验有反感,但又对现代市场经济不理解,把资本主义30年代所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混淆起来。他们的心态是矛盾的,其管理行动往往是投机的。职教机构的管理工作者和大部分师资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他们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忽视技术技能教学;他们欣赏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鄙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试验;他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对实验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式教学不适应或看不起。
3.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不可能一日之间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取代。这就存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取代的转型过程。鉴于职教理论水平的有限与对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的了解不够,没有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高水平的设计,难以与区域产业和目前管理以及今后发展所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我国职教师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习惯于传统学科学术教学、对产业及相联领域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况且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提高措施也缺乏联系新生产工艺、技术的渠道和参与生产实践的要求,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合资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而许多师资对之甚少了解或毫无接触,对国际规程,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不熟悉,当然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肯定是有限的,谈不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教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如果我们的职教不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还在灌输旧有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则这种职教当然是落伍的了。三是我国职教的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而校外实践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先进的适合于职教的场所,也无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先进技术接轨,只能“纸上谈兵”。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职教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一种教育。在整个教育界,教育思想的革新,冲突相当突出。传统普通教育,以课堂讲授学科知识为主,以应试作为教学动力的驱动和最终评价途径。了解普通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的许多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在实践中感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抵触,反对。大多数人还未转过弯来或虽有所认识,没有新法(新的教育方法)。一部分平时注重实践环节的,通过学习、实践,很快就适应了职教环境;一部分平时注重学术理论探讨的人,或习惯于普通教育教学的人,教学现还未改变;而另一部分人,则在过渡时期、渗杂新旧。在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产业专门人才为中心;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教育方法上过去主要是课堂讲授,职教和普通学校职业化课程,应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特别是职教技术技能教学,主要通过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职教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普通教育距离拉大。在这个转型期,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突,不仅在社会,在整个大教育,而且在职教机构内部(包括教师)在论争。也只有通过论争、试验和改革,才能使新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适应职教教学的要求,真正办出职教特色。
5.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向21世纪的转型期,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目前,应重点研究经济国际化中引发的高、中职教育与国际接轨问题,特别要注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人才国际化”两大问题。职教机构要以国际眼光来培养人才,为增强我国各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各种能力服务,实现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及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全国各地参与国际竞争也将逐渐扩大。以广东为例,进出口占全国40%,大量企业不仅从专业,而且从素质上;不仅是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而且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甚至个体户,都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产品质量都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来增加竞争力;用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既将之作为营销手段,又作为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制度。为此,这些行业、产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际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意识,而且应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才能。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竞争相比,国内行业、产业、企业间的竞争更趋火热,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从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期)变成过剩经济(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要生存,要盈利,必须从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营销手段方面优胜才行。职业技术学校与培训机构,除了给受教育者“竞争”意识教育外,同时应教会他们掌握尽可能新的技术、知识、工艺还要注意技术文化的养成和创造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多重挤压下的转型期职教,目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1.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80年代引进西德“双元制”到90年代引进“CBE”,反映了各级政府和一些职教机构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的盲目性、教条性,缺乏科学思想。下面仅就发展型态进行分析。
实用型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成立80多年,是影响我国现代职教时间最长的学术研究团体,对我国现代职教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伸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陶行知以乡村生活为中心设置课程,注重劳动教育、因材施教并提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思想。实用主义的影响,在80?90年代我国职教中有一个口碑是“管用、实用、够用”。这个口碑在我国还没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是,这个“口碑”本身又是缺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规程和准确科学根据的模糊的、可塑性过大的职教型式,在90年代,逐渐被模块式课程思想所取代或淡化。
特色型
80年代初,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政府推荐,率先在华东、东北等工业发达地区推广。这个型式以“突出技能”为特色,强调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融合合作关系。在该时期计划经济还未完全被市场经济取代时,职业学校与就业企事业间是“公对公”的关系,所实行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分配,不存在失业问题。在当时企业生产科技变化不很大的情况下,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比较长,突出技能训练(特别是制式训练)所起的作用明显,对当时生产条件下的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校与企业的关系的改变,科技发展使职校职业技能训练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逐步缩短,特别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对职教人才的技能、技术要求日新月异强调基础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档次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元制所需求的像德国那样的政府、企业、学校、个人合作关系在中国缺乏其文化背景、法律基础和社会支撑,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难于全面推行。尽管如此,“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双元制模式经过中国式的改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符合四个合作关系条件下的中等职教,还在继续试验。
工专(师专)改进型
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逐渐由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些中心城市大学,从师专文、理科专业中派生出一批高职专业。这些学校或专业,普通本科教育思想和本科教材、课程的痕迹相当明显。有些已经办出了职教特色(如有名的上海电机专科学校、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惠州大学等);有些则还没有从传统普通工程专科教育中脱胎出来,分不清“高职”与“高专”。
模块型
90年代,各地又引进世界银行推荐的加拿大CBE模式。这个模式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方向对应。受教育者根据个性选择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模块课程学习,教育机构也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来选择课程模块,达到预定的“能力要素”。CBE较为科学的课程设计与要求,无疑比“管用、实用、够用”进步。CBE产生于60年代。鉴于该时代科技发展,经济发达水平的限制及CBE主要以中等职业岗位为对象,对制式训练和科技度不那么高、变化不那么大的专业教育比较适合,许多高、中等职校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它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飞进时,对信息产业、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不适应。有关专家认为,CBE模式在有选择的使用在某些传统专业、制式专业或科技度不那么高的专业,经过改造创新、有较大的发展意义,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应采取“基础型”型式。
基础型
以综合大学职教学院为代表的以培养高职本科和高职研究生的试点院校,在研究世纪之交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产业“现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后,注意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未来人才发展中的持续性作用,强调职校教育的奠基作用,强调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注意处理好长短期知识、技能与素质需求的关系,注重于较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职业群、技术群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本科、研究生高职人才培养的先河,代表着我国职教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的趋势。缺点是对高层次高职人才(如学士、硕士、博士)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与技能水平的定位、标准如何突出职教特色,还未有完善的、具说服力的、循序渐进的,有突破性的经验和实例,有待于下一步探索、定型。
多元整合型
一些学者在研究了普通教育“学科、学术本位”教学和职教“能力本位”教学后,从大职教的观点(普通高教是广义职教的一部分,专门教育是重要的职业教育,狭义职教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型、管理型人才的教育)出发,认为,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含量的不同,素质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论是普教专业或者是职教专业(狭义的),不论是普教职业化或职教基础化专业;或者各种介于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专门教育专业(如律师、农艺师、医生的法学、农学、医学等有关专业),不要刻意去强调普教、职教的特色;不要刻意去划分某一种训练是职业训练还是技术训练,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专门教育??而是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舍。
问题是,是否由于某些介于普教与职教(狭义的)之间专门人才的教育问题,就去否定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统一规律和特性呢?在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下,探索其客观规律对它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对专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应注意的是须对具体的专业、具体的课程采取对应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教学要求,不能将广义职教的理念与狭义职教的理念借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各级政府和各个职教机构已经逐渐从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中清醒过来,企图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问题是还有一批同志在盲目的照搬与硬套之宫,不去研究这些模式的精髓,长处、短处、适用环境,从而使办学实践走弯路,阻碍了职教改革的健康发展。
2.快速发展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严重滞后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问题单纯计划经济时代,职教专业的产生是根据国有企业、事业的需要布局,并仿照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派生出来的。随着改革开展与市场经济的产业和发展,转变了经济结构的组成成份(根据97年统计公有占43%、私有21%,其余为乡镇企业和外贸、合资企业),也改变了职教人才需求的组成格局;随着经济建设的活跃,高新技术产业份额的增大,职教各类、各层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职教根据行业、产业变化的专业设置也随人力资本市场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中,计划调控有时显得无所做为,有时又受办学单位利益驱动的左右;市场调控中一方面是不了解市场、缺乏论证、预测、造成决策错误,一方面是过份短视,听任利益的驱动。“热门”专业: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出现了“紧缺??一哄而上??过剩??调整”的过程。这个调整是教育在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对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把握不好所付出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