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改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改变

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1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 反思 路径建构

一、“互联网+”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1.冲突还是对接

互联网技术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对于具有地域特征和历史积淀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青少年被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改变,他们能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来获取更多传统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多元信息又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和冲击,扰乱青少年的价值判断。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冲突还是对接?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对接并有机融合,是当下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话语权由谁主导

“互联网+”时代,信息既丰富又复杂,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同时,过去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教育者把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了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如何主导“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丰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改进“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枯燥、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现实性。

3.传授式还是渗透式

所谓“传授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内化,以实现教育目标。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授式教育”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直面全方位、开放性的“互联网+”挑战。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渗透式教育”。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1]。“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营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陶冶和提升。

4.教育效果可否实现“1+1>2”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叠加,它更为注重互联网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克服旧教育方式难以“引人入胜”的缺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等优势,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效应、效力的最大化。这种教育模式更为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传统文化课程对学习者的渗透、内化,其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

1.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空间、某一地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也从过去单纯依赖书籍、课堂等载体传授,逐步转变为越来越靠信息技术传播。我们应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时,我们应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同时,还应深入挖掘“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发挥其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快捷、便利、易接受等优势。例如,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以及在线社区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和不同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构建教育功能强大的“自媒体”、“社交圈”,引导学生在这些平台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

2.把握教育主导权,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互联网+”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育者把握教育主导权,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进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渠道。其次,家庭与社会应共同参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纽带,互联网技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校讯通、微信群、网络互动平台等媒介的作用,成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选择。

3.开发符合青少年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直接决定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我们应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力求趣味性、多样性,避免出现空洞乏味的说教。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趣味性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拓展,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在线学习课程。开发这类课程,“重在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真正地体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永恒的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2]。

4.革新教育方式,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还有教育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翻转性”,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共享云端教育资源,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师生交流。此外,我们应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中,开展探究学习、在线学习等。

5.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例如,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还要求注重“用户体验”即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体验性。此外,“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也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重要意义;实施策略

 

一、引言

不论对学生的学习阶段还是日后走入社会,语文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符合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成就,使他们深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其人生观和社会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符合全球文化多样化的背景的,因此,现阶段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渗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要求全国各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学习, 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额阶段,这是他们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重点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一项关键举措,教育者在进行教学时,不要只教授课本里的内容,要将眼光放在课堂之外,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作为学生的课外拓展,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可以熏陶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这对他们进入大学和走入社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而且还能促使他们深入学习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平常我们所知的只是一点皮毛,学生通过在课堂中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古人的智慧和领先世界的文化成就,能深入到传统文化的灵魂去感知,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而依旧存在,让他们更加热爱中华文化,更加热爱祖国,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无比自豪。

 

(三)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交流的加深,现代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非常严重,尤其是现在“韩流”、 “日流”和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造成青少年往往只知外国,而不知我国的文化,人们对圣诞节的推崇甚至多于对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正值此种不利的形势下,加强高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能使青少年全方位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时候可以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载体,抑制外国文化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冲击。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实施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古诗、文言文和名著的选段,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和体现, 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古代的伦理道德和中华文化的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这样的内容时不要将眼光只局限于课本上,认为弄懂课文意思就可以,要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探寻古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体现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者社会文化。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大都是说教式的, 老师高高在上的讲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无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为他们提供一个感悟传统文化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去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仅仅是老师向学生灌输。

 

(三)拓展课外传统经典作品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语文教学课时有限、课本篇幅有限,无法将全部的传统经典作品囊括其中,学生学习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所以,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学习课堂之外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目,让他们在学习课本之余更广泛的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措施

(一)高中学校应该重视语文教学

语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书识字那么简单,它身负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社会重任。但是从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语文教学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高中学校必须将语文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在日常教学中关注语文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语文教育。

 

(二)语文师资队伍改变传统理念,提升文化修养

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观念,要认识到到他们不仅是课本知识的讲授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现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高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师应该改变那种只学习课本知识的理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课堂上;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游刃有余。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关键,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更在现阶段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符合现实需要的,应该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

[2]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刍议[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

[3]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 D 刊(学术刊),2015.

[4]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3

一、改变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状

(一)加大高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投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无疑应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着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高校有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高校应制定关于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制定出落实这项工作具体方案,以多种形式和方式,扎扎实实的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习惯和行为,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要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产生认同感,达到教育目的。而此过程离不开大众传媒这一重要媒介,需要利用大众传媒来弘扬主旋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信息化浪潮加速,社会的舆论环境越来越复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言行。大众传媒利用信息化,以自己独有的优势条件,可以充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有效的载体。在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微博、微信、讲座、文化讲堂等宣传阵地,制作寓教于乐、贴近学生实际、生动具体的微电影等,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鉴别与抵御各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通过先进文化教育,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感。不断加强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和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一般就是那种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带来的问题即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变得被动,许多学生慢慢习惯于依靠老师去教,然后再去学,很少发挥出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中,应尊重其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的去接受并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打破以往教育中以教师或学校为主体这种模式,学生既可作为被教育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教育者。这就需要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老师加以指导或规范,使其树立自律、自强的意识,让学生自主的、广泛的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中来,形成互动,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目标。

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4

[关键词]自发型公益组织;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传承;社会再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9-0071-0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深,国家逐渐放权给市场,在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中逐渐脱离主导地位,这使得市民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与现实基础发生脱节,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一社会背景下,民间组织获得了发展契机,其对市民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其中自发型公益组织的作用尤为突出。由此,笔者以辽宁省T市Y区的传统文化中心为例,从其发展过程、人员构成、组织架构以及运作方式等方面入手,探析自发型公益组织对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塑机制与效果。

一、Y区传统文化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与活动内容

Y区的传统文化中心,作为一自发型公益组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家庭为组织目标,以自愿参与活动,不断完善自己为组织原则。2001年成立之时,组织工作人员仅有3人,参与组织活动的人数也仅有20人,活动基地以社区黑板报为主,活动场所为组织工作人员的日常居住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Y区传统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增加至6人,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组织架构,参与传统文化中心活动的志愿者多达300余人。另在热心企业家的资助下,Y区传统文化中心不但开辟出专门的活动场地,而且场地的占地面积也由原来的70几平方米扩增到近300平方米。

就Y区传统文化中心的活动内容而言,其活动项目主要有大型公益讲座、日常传统文化小讲堂、夏/冬令营、封闭女学班、封闭子学班等,至笔者调查时为止的三年时间内,该活动中心举办了近40场大型公益讲座,且讲座得到了市民的支持,如2012年3月,传统文化中心举办“和谐家庭,幸福人生”的公益讲座,听众达3000余人;于2012年6月举办的传统文化宣讲讲座,其听众多达1500余人,2014年4月举办的名师讲坛的听众人数更是近于4000人。传统文化中心除定期举办大型公益讲座外,也会周期性的开设公益性传统文化课程,如Y区传统文化中心每周都会开设5次公益性传统文化课程,至今共开设小班教学课程600节。

(二)活动成员的组成结构与实践情况

为了解传统文化中心的活动成员的组成结构以及实践情况,笔者在传统文化中心的日常活动成员中随机抽取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年龄构成。在所抽取的50名受访者中,20岁及以下的共有3人,20至35岁之间的有10人,35至50岁之间共有22人,50岁及以上的受访者共有15人。其中,35至50岁为受访者的集中年龄区间,据数据分析显示,这些人多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个体户,其平均每月到传统文化活动中心5次左右(见表3),且这些人均为传统文化活动中心的主要捐款人;50岁及以上年龄区间的受访者多为退休人员,平均每月到传统文化活动中心15至20次(见表3)。此外,笔者调查时发现,学习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的数量有所增加,且多为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新婚夫妻,总体来看,传统文化活动中心的人员构成情况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2.婚姻构成。在所抽取的50名受访者中,已婚成员有3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62%;未婚人数为9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8.0%;离异人数为10人,占受访者总数的20.0%。据了解,近期到传统文化中心的“离异”人数明显增加。

3.受访者参加传统文化中心活动的频次。在所抽取的50名受访者中,有一半的受访者平均每月到活动中心少于5次,但从传统文化中心的活动记录来看,这些学员到中心的频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自传统文化中心创办以来,这些学员无一次缺席。

4.传统文化知识学员的收获。为了解传统文化中心的文化活动对受访者的影响,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获得传统文化知识”、“充实闲暇时间”、“为解决家庭矛盾提供指南”、“结交更多朋友”等选项对其进行测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在以上所列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和谐家庭关系”一项的受访者人数最多,达到37人,占受访者总数的74%,据了解,受访者中多数人都表示家庭存有矛盾,并都期待通过传统文化中心习得化解家庭矛盾的办法。50名受访者中有13人选择“充实闲暇时间”,经了解,这些受访者以老年人为主,他们认为来传统文化中心既充实了闲暇时间,丰富了日常生活,也结交了许多新朋友。

总体来看,在受访者的年龄构成方面,虽然老年人占主体,但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在婚姻构成方面,虽然已婚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离异成员的加入;在参与活动频次方面,受访者中平均每月都会参与传统文化中心的活动;从传统文化中心对受访者的实际效用来看,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参与传统文化中心的活动可以习得传统文化知识,这表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渴求,少数人认为参与传统文化中心的活动可以充实闲暇生活,且主要表现为老年人,这体现出传统文化活动中心具有丰富老年人闲暇生活的功能,大部分人认为参与传统文化中心的活动可以缓解家庭矛盾,获得解决家庭问题的启示,这暗含着当今家庭矛盾问题比较普遍,且家庭成员有化解家庭矛盾的需求,传统文化活动中心在这方面体现出了其存在价值。此外,在访问时,有部分受访者提到通过传统文化中心,他们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这体现出了人们对朋友关系的渴望,而传统文化中心也为人际互动提供了机会。

二、Y区传统文化中心的运作方式

至笔者调查时为止,Y区传统文化中心的组织成员共有六人,其中创办者为一名退休教师,连同两名传统文化中心的主任,三人共同负责传统文化中心的活动组织与流程安排,传统文化中心另设三名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日常工作中小课堂的课程安排与学员管理,六人共同组成了传统文化中心的管理层,简单的组织架构使得传统文化中心克里斯玛型权威取代法理型权威占据主导地位,志愿者、课程学员等均是因为赞成负责人的治理想法、感染于负责人的人格魅力才自觉遵守传统文化中心的规章制度,服从负责人的相关安排。

在传统文化中心的组织运作方式方面,既有政府的支持、捐赠者的赞助,也有学员与志愿者的拥护。传统文化活动中心每次举办活动均以政府相关政策要求为依据,在举办大型活动时,传统文化中心的主任也会与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阐明活动举办的目的及其作用,并邀请政府工作人员参与监督,这使得传统文化活动中心在政治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除了主动获得政府的支持外,传统文化中心也同企业、志愿者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借助《捐赠登记簿》将捐赠者的捐赠资金的使用明细公开,大到租借场地、小到桌椅板凳的花费,Y区的传统文化中心力图做到账目公开与透明,这得到了相关企业、志愿者等的认同与支持,在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时,一些企业、志愿者会主动的提供资金支持,并参与文化活动。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对Y区传统文化中心举办大型文化讲座的过程作了深入的了解,以2013年“和谐家庭、幸福人生”的文化讲座为例。这场讲座的负责人为传统文化中心的主任,他负责这场文化讲座的整体流程进度,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维持活动现场的秩序。在确定举办这一讲座开始,传统文化中心的主任便着手与Y区政府文化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联系,获得政府的支持,经政府与Y区大剧场的沟通,最后Y区传统文化中心将Y区大剧场作为此次文化活动的举办场地。在活动资金方面,传统文化中心在活动举办的前一个月便开始募集资金,据了解,这次举办文化活动的费用多为学员的自愿捐赠,款额100元至1000元不等,此外,部分企业家也为这次活动的资金提供了支持。这次文化活动为期三天,参与文化活动的志愿者与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传统文化中心为文化活动的参与学员提供了免费午餐,据传统文化中心主任估计,包括参与学员午餐在内的花费共约6万元。在此次文化活动结束后,活动的负责人将资金使用明细以及剩余资金计入了传统文化中心的公有资金中,并清楚的记载到中心的账簿上。与传统文化中心其他讲座相同,这次讲座也外请老师对文化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为期三至七天的培训。

三、Y区传统文化中心在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传统文化中心在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具有充实闲暇生活、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缓解家庭矛盾关系、扩大社会交往等功能(见表4.1-4.4的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中心对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塑机制与作用,笔者通过个案访谈的方法对参与传统文化中心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深入访谈,发现,Y区的传统文化中心对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中心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举办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重塑了市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了市民的再社会化,也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精神支持。具体表现在:

(一)多些感恩,少些埋怨

通过Y区传统文化中心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参与文化活动的志愿者与学员了解到关注到生活的美好,开始以积极的态度欣赏、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

A女士是银州区某社区的工作人员,学习传统文化已有两年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到文化中心学习。其家庭矛盾不仅涉及到夫妻关系,而且也有婆媳问题。“我以前总烦我老公玩麻将,他一玩麻将我就找我婆婆抱怨去,管她要钱,买这买那,我婆婆一说我,我就说‘你咋不管好你儿子呢’,总和他们对着干,总抱怨我这个家。”谈到现在,A女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学习传统文化之后,回家总让我家人和我一起看,我老公也受不少影响,现在也不抽烟了,不打麻将了,我和我婆婆关系也好了,之前老师带我们读《孝经》,给我们讲孝道,孝道这个问题是孔老夫子那个时代就主张的,学了这么久,我才真正明白,我一直以为我对我自己爸妈挺孝顺,其实我做错了,好在现在孝敬老人也不晚,我要感恩我父母养育我的恩情,婆婆接受我做她家人的恩情。”(A女士,48岁,已婚,育有一子)

B女士现已退休,到传统文化中心学习近一年时间,其性格较为多愁善感,且较为悲观。“我总想什么都往坏了去想,总哭,天天都抱怨,抱怨我老伴儿不好,这儿也不好,那儿也不好,反正就没有好地方。上班也是,看同事也不顺眼,看领导也不顺眼,总觉得的活多。”谈及学习一年后的变化,B女士说:“现在我觉得是我自己的问题,以前我感个冒,发个烧,都是我那老伴儿伺候我,我不仅不知道感恩,我还总和他吵架,太多事,都是我错了,现在我也退休了,我也没有什么事,就打算要好好在咱这中心好好学习传统文化。我现在看什么都是好的,出个门看到这绿树这阳光我都开心,看着就美。”(B女士,离异,55岁,退休)

从A女士与B女士的个案可以发现,二人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上都曾表现出不满,在传统文化中心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之后A女士了解到孝道的真正含义,改善了与丈夫和婆婆的关系,B女士一改之前悲观、多愁善感的性格,开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的面对人生。

(二)正视自身缺点、和谐家庭关系

部分学员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开始认识、正视自身的不足,已经着手通过改变处事态度、观念等化解家庭矛盾。如,

C女士信仰佛教,是个体经营户,在传统文化中心学习已有一年时间,她平时只要工作不忙,都会到传统文化中心学习,在接触传统文化之前,其性格较为偏向于男性,经常和丈夫吵架,家庭矛盾较为突出,在学习一年传统文化知识后,C女士在性格上有了较大的改变。用C女士自己的话来说,“我以前和俺家那位干架是家常便饭,总看他不顺眼,他干啥我都觉得不对,我就和他吵,我这人还好强,男人性格,俺家那位根本干不过我。现在学了咱老师讲的女德,化性什么的,你看我现在比以前有女人味了吧,谁看了我都说我有女人味了。而且现在我都看我爱人的优点,他在我眼里现在都是优点,缺点都忽略不计了,现在我们俩想干架都干不起来。”(C女士,50岁,已婚,育有一子。)

D女士并无,目前与丈夫处于分居状态,几乎每天都会到传统文化中心学习,截至笔者调查时位置,D女士已经在传统文化中心学习近3个月。D女士到传统文化中心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家庭矛盾、改善夫妻关系。她说,“我们俩现在还是分居的,之前都快离婚了,反正就是各种原因造成今天的局面。我来这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是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身为妻子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相信时间长了我们的关系会改善的。”(D女士,28岁,已婚,无子女。)

C女士与D女士都源于婚姻出现问题而到传统文化中心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希望可以获得解决婚姻问题的办法。传统文化知识使得他们在解决婚姻问题时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缺点,通过转变态度来改变婚姻关系,解决好婚姻问题。

(三)直面挫折,化痛苦为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中心通过讲授与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为生活中遭遇挫折的人提供了精神慰藉,使这些遭遇挫折的人可以直面人生困境,获得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E女士,曾经患有乳腺癌,现已经治愈七年之久。“我刚知道自己有这病那会儿,我总哭,见人也怕别人关心我,谁一说我有乳腺癌我就生气,感觉没面子,特别是做手术那会儿。我总觉得我没做什么亏心事,上天不应该这么对我。我那时候总对我老伴儿发脾气,总跟他喊,心里面也不是滋味儿,眼睛总是肿的。”谈及现在,“现在病都好了,我快好那阵就已经学传统文化了,那时候我还是在家看老师上课的碟,不总来(传统文化中心),现在天天来,我家离这儿远,那我也天天来,我老伴也支持我。说到我老伴儿,多亏了他照看我,你看,以前我还总和他喊,拿他撒气,都不知道感恩他,以后啊,我要好好来这儿学习,多远我都来。”(E女士,50岁,已婚,育有一女,无。)

F女士刚到传统文化中心的时候恰逢丈夫因脑溢血去世不久,因其心情不好,每天待在家里,经其邻居介绍到传统文化中心。F女士说,“如果不来这块儿,我可能一直在家想我老头呢(此时被访者哭了)。以前我都不知道传统文化是怎么回事,这么大岁数了,来这儿还长知识了。而且来这之后认识很多朋友,没事大家伙出来玩一玩,逛一逛,挺有意思的。”(F女士,61岁,丧偶,已退休,育有一儿一女。)

由E、F两位女士的个案可知,Y区传统文化中心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促使E女士、F女士从人生挫折中走出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1]9-10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地一物也”的和谐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群体关系思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人之为人的自知之明思想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塑造和改变人们认识方式、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作用,Y区传统文化中心通过传统和讲授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在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市民再社会化的实现。

四、结论

通过对Y区传统文化中心基本情况、组织运作方式及其志愿者的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笔者探寻了Y区传统文化中心对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塑机制与效果。研究发现,Y区传统文化中心通过采取公开财务的方式、通过响应与依循政府政策举办文化活动获得了政府、企业、市民的拥护与支持,通过传播与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变,形塑了市民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使他们在面对疾病、家庭矛盾等身体与社会问题时正视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以积极的态度的面对生活困境,实现了人生的再社会化。也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活动中心具有这些功能,才吸引日渐增多的志愿者与学员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心的文化活动中来,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具有积极的作用。Y区传统文化中心作为一自发型的公益组织在形塑与重构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成功经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民间组织与政府组织工作中的不足,值得其他公益组织借鉴。

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5

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之魂,大学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绽放新的光彩。现代大学是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因为拥有大学这一平台才会深入大批年轻思想者的头脑,得到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库,大学文化建设是因为依托着传统文化才有高度和深度。中国大学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应该进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当中,形成属于每个大学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这所大学才有真正永久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中创新思想和方法的宝库和源泉,我们要学好和学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帮助大学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要思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运用何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效机制

1.加强教学课程中文化课程的比重大部分理工科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中,文科课程少之又少,基本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思想概论、世界当代政治与经济、形势与政策课等基础课。并没有文化深度解析、文化理论传播、文化基础知识介绍的理论课程,使得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出现了在校大学生不关注时事、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只能是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学计划中加大文科课程、文化课程的学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6

1.中国传统文化与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是中国走出封建社会的开端,从这个开端开始,人们逐渐摆脱了天朝思想,开始对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在统治阶级和普通老百姓中都开始了探索真理的过程,就在那时中国人民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走上了挽救中国的道路,那时的人民认为要想使中国脱离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制度,就要先学习那些先进发达国家的思想和制度,中国的传统制度拥有严格的名位等级,对中国人民的身份有着等级划分,这种划分方式使得在社会底层的阶级人民生活艰苦,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变化,欧美一些国家开始使用民主制度,这种制度对于中国人民来讲是新颖的,它的自由开放与民主深深的吸引着中国的广大人民,随着外国的不断发展,外国的先进技术日益庞大,这种发展趋势让中国人民得到了反思,中国人民认为,这些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制度和民法,中国人为了摆脱中国的不民主制度,于是开始一步一步的向外国学习,学习他们的思想理论,从逐渐到,中国人跟随外国的民法制度进行学习,并逐渐效仿外国的生活方式,随着中国人们思想的变化,中国人开始逐渐走出了封建思想,利用外国的民主法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了一场社会改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在的发展时期,中国融入了大量的西方思想和,中国逐渐不再迷信于神化理论,马克思在这个时候显现出了其特有的效果,在爆发以后,逐渐成为了人们的思想潮流,逐渐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在当时的学院中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认可,为当时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并改变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思想方式。中国危机和社会危机从历史上来讲也是文化的危机,当西方的发达文化冲击了中国人民思想后,其带来的是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没见过的洋货、科技物品,还颠覆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与。随着西方国家的思想潮流在中国的不断扩展,的队伍逐渐不断扩大,中国许多人开始产生共鸣,把看作是拯救中国沦陷的良药,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与革命理论征服着中国的文艺青年,这是当时没被淘汰的重要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与结合的科学必然性

是超越了民族与国家地域的理论学说,是构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发展桥梁,是中国人民传统思想的转折点,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中国的教育理论。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解放路程,是把中国引向了繁荣,使中国人民走出了封建社会的封建思想。的历史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但是直到今天依然在被继承并发展着。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理论。理论是中国人民黑暗旅程的光芒起始点,实践告诉我们,中华民族要想走出封建思想、走出封建社会就必须要融合,借助理论来得以实现。经过到今天的实践,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融合我们自己的本国国情与本国文化,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只有走进民族,才能走出世界,这是现在中国站稳脚跟的实践价值。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从各个名族之间转化而来的,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虽然是西方的,但是只有融合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融合了我国的具体国情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的诞生与中国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根据历史来看,理论使中国走出了黑暗,走出了彷徨,在中国的传统历史中理论其时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通过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结合使中国在未来有了更好发展道路。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