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创作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创作特点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1

[关键词]电影;莫扎特;歌剧创作;时代背景;艺术特征

电影《莫扎特传》生动地再现了18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莫扎特短暂而传奇的一生。电影中不仅艺术地展示了他不平凡的生活轨迹,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莫扎特歌剧创作在他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莫扎特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莫扎特的歌剧无论是从音乐上还是从题材上,都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个人特色,他为德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莫扎特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不断的探索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他在继承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他的典雅、轻快的艺术风格在他的几部代表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各人物形象都反映了他强调音乐在塑造、刻画和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大作用。在歌剧中,他善于用音乐赋予每个角色独特的个性,使作品散发出瑰丽的艺术风采,以至于有人说:“莫扎特是18世纪伟大的音乐肖像画家”。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大都注有这些速度术语,快板、小快板、很快、活泼的快板、急速的快板等,在旋律上追求自然轻松、精巧、典雅、纯净的线条,音色晶亮透明,圆润优美,节奏均匀,生动活泼,轻快的节奏与优美旋律的交融,都充分体现了莫扎特歌剧中的典雅、轻快的艺术特征。在电影中莫扎特把歌剧《魔笛》第二幕夜女王的咏叹调《我心中狂怒,我一定要报仇》的高难度花腔演唱充分把夜女王对女儿的爱恨悲愤的复杂之情表现出来。

莫扎特是位天使般的音乐家,电影中展现了他非常坎坷的一生,但他从不把生活中的坎坷体现在作品中而是通过他那高超的技法,让音乐顺其自然,刻画细腻,赋予角色个性化,用音乐语言复活剧中人物形象,把每个角色活灵活现,生动、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中大胆地废弃了原来意大利歌剧体裁中偏重于表面夸张的手法而赋予了更深的抒情性,并与喜剧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生活气息浓郁,人物个性突出,从而形成莫扎特歌剧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他使每个角色的音乐均有符合自己基本性格的一些特点,并且在歌剧情节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他们的基本面貌。歌剧中音乐注重人物性格和心态的描写,既有前后连贯的统一性,更着力刻画不同人物此时此刻的复杂心理,表现手法灵活新颖,例如在凯鲁比诺所唱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叫爱情》中,表达了这位幼稚的年轻人对爱情的感受与追求爱情的决心,音乐生动而成功地描绘了他真诚、率直、困惑、兴奋、激动等多种复杂的内心活动,成为以后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剧中人物刻画之细腻,极富个性化,使得不论男声、女声、高音、低音,各类声部都能在他的歌剧中找到著名的咏叹调。以女高音为例就可找到四种不同性格的类型。第一种是轻快型,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第四幕苏珊娜演唱的宣叙调,正是用活泼、灵巧、幽雅的旋律表现了她聪明伶俐的个性特点。第三种是端庄型,多有贵族女人的气派,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第二幕伯爵夫人的谣唱曲,通过抒情的旋律来表现伯爵夫人内心对苏珊娜的忌妒和害怕失去伯爵,但是在形式上又不能失去伯爵夫人尊严的极富戏剧性的情感。第三种是弱女型,如《魔笛》中第二幕帕米娜的咏叹调。歌唱极富抒情性,利用小调色彩,柔和暗淡的旋律,表现出她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面对母亲悲愤的指责和嫌弃深感万般无助的柔弱女子的个性特点。第四种是冲劲型,典型的莫过于《魔笛》中夜女王带有戏剧性激情的花腔演唱。

莫扎特在创作中,始终强调音乐的可接受性、通俗性,语言平易近人,形式结构清晰严谨,思想感情深邃宽广,力求使音乐与听众的心理形成共鸣。他在1780年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说:“你不必担心你所说的通俗性:除了驴子耳朵以外,各种人所需要的东西,我的歌剧中都应有尽有了。”歌剧《魔笛》中体现得更为深刻,把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奇妙的结合了起来。为德国近代民族歌剧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莫扎特的歌剧是时代和他个人生活经历的缩影。18世纪下半叶,正是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最尖锐的时期。由于启蒙运动的影响,莫扎特的作品体现了对民主与自由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由于亲身体验了、冷遇、贫穷和疾病,他的歌剧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背景,歌剧人物和音乐具有极强的典型化特征,表现了对进步、光明的向往和对旧势力的反抗的思想主流。莫扎特身上体现出一种坚定、乐观的阶级意识,一切生活的艰难困苦都不能使他忧郁、屈服和动摇,因此在莫扎特生活最艰苦的岁月,他的音乐中仍保留着光辉灿烂和明朗活泼的情绪。

莫扎特和一切进步的德国知识分子一样,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着他对创立德国自己的民族歌剧十分关心,并作出贡献。他在歌剧创作中吸取了许多德国传统的民歌、新教圣咏,同时也创造性的借鉴了过去正歌剧以及意大利喜歌剧的因素来丰富歌唱剧这种体裁,为德国民族大歌剧体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莫扎特的歌剧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民间气息,开德奥民族歌剧之先河。

莫扎特的歌剧极富旋律性和表现力,充满活泼和乐观向上的情绪,音乐形象独特鲜明,乐思新颖敏捷,手法细腻多变,作品具有诗情画意般的风格和轻灵、飘逸的意境。音乐语汇简明质朴、平易近人,通俗与深刻巧妙结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使内行得到满意,外行也在不知不觉间感到满意”。这使他的作品雅俗共赏,流传至今仍有无穷的魅力。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2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创作;歌剧创作;艺术特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Mozart,Wolfgang Amadeus 1756―1791)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幼儿时期他就显示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少年时期在父亲的带领下游历欧洲各国,这个神童式的少年得到各国贵族的喜爱,因此他也被人们誉为“音乐神童”。他一生共创作了22部歌剧、49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数百部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欧洲音乐史上罕见的天才作曲家。在创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把18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莫扎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艺术歌曲(Lieder)是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逐渐兴盛起来的。艺术歌曲就狭义来说,是指富有特色的19世纪独唱声乐作品;就广义而言则泛指作曲家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独唱歌曲。

⑴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多样,在演唱他的艺术歌曲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每个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比如说在唱《亲切的平静》的时候要体现高贵古典的气质,从容优雅。在演唱《紫罗兰》的时候则要注重趣味性,根据它的心理变化来改变歌唱时的语气。

⑵莫扎特的艺术歌曲的音程和声音强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莫扎特的音乐当中有很多是向上的,往高音区走的音,但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应该有意识地“收住”一些,这样的控制和处理听起来会很优雅,符合莫扎特音乐风格的要求,让人觉得歌者很懂莫扎特,没有在作品风格上“胡作非为”。

⑶莫扎特有很多作品是由弱起开始的,这需要演唱者和钢琴伴奏有很好的配合,要注意要速度的把握。

⑷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很注重音乐材料的对比,什么时候要抒情什么时候要有力度什么时候作品旋律上要有变化他都做的恰到好处,可以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流出来的是一气呵成的。这就要求歌者要非常了解莫扎特,了解他的写法,了解他对音乐的理解,这样演唱起来才会胸有成竹,坚定从容。

⑸莫扎特在写艺术歌曲的时候对钢琴伴奏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紫罗兰》《晚年的心情》《亲切的平静》等等钢琴声部的作用显而易见。莫扎特运用钢琴来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甚至用来刻画形象。著名的钢琴大师霍洛维茨在谈到演奏莫扎特钢琴作品时,特别的强调了左手的控制作用,他甚至说,“莫扎特音乐的低音线条与巴赫的同等重要,因为这其中包含和声的结构”,在谈到踏板的运用时他说,“为了保持织体的清晰,可以相对少用踏板”。这一点在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钢琴声部上同样适用。

二、莫扎特歌剧的创作特点

歌剧中的戏剧冲突、各类人物的关系和感情联系,均由人声的对比表现出来。而咏叹调作为歌剧特有的表现手段,它既表达了人物的情感,说明了人物的心意,还串联了故事脉络,是歌剧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途径,也是沟通人物与观众心灵的主要桥梁。

⑴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咏叹调是被作为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

段来创作的。莫扎特歌剧创作的特点是性格描写真实而多面,人物刻画细腻,极富个性。他强调音乐在歌剧当中的重要性,不论表现何种性格和情感,音乐必须有音乐的美。

⑵莫扎特着重强调音乐在歌剧中的主导作用。莫扎特从来不轻视剧本本身,但是也不能让剧本过分的给音乐套上一个无形的枷锁。他可以让音乐和戏剧在歌剧当中获得平衡。莫扎特一直都认为歌剧创作不能拘泥于剧本的创作,而是应该注重音乐发展的原则。莫扎特强调音乐在塑造形象和反映角色内心活动上的巨大作用。莫扎特音乐艺术的精妙和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优美,而主要在于它深深刻画了人类的灵魂状态。

⑶莫扎特在歌剧当中找到了戏剧与音乐的结合点、统一性。

莫扎特的音乐非常有表现力,充分表达了生活当中多种多样的人物个性和情绪。他赋予每个角色音乐形象的同时,都在运用音乐来作为发展剧情的手段,运用音乐来使每一个角色都符合自己的基本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始终保持他们的基本面貌。

歌剧是莫扎特在音乐领域当中成就最大的,他的歌剧创作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对于莫扎特而言,每一个人物形象、每一个歌剧情景都能够变成音乐,音乐就是他的语言,他与它是真正的统一体。他以旷世奇才保持了意大利音乐的古老品质,是真正意义上的 伟大音乐家。

(4)广泛运用重唱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复杂的戏剧内容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的又一特点,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第三幕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今天夜晚西风吹来》重唱后出现两个声部的交叉对比,交织形成三度关系的叠置,恰如其分地把女仆苏珊娜和伯爵夫人各自不同的心理活动,深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赞叹:“像莫扎特那样一种现象,实在是无法解释的奇迹。”通过对莫扎特艺术歌曲和歌剧创作艺术特点的阐述,使我们对莫扎特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在他的音乐中,反映的不是生活的困顿和痛苦,而是他飞扬的灵魂。这是需要广大声乐爱好者去深切体悟和感受的。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演绎莫扎特的作品,将会神形兼备。

参考文献:

[1]《声乐教学曲库―外国艺术歌曲选》第三卷,人民音乐

出版社

[2]席幕德.《有心如歌―席幕德谈歌艺》,上海文汇出版社

[3]《格菲尔德1霍洛维茨谈莫扎特》,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学报

[4]张洪岛.《欧洲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3

关键词:施光南歌曲创作特点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整整影响了两代人,有些歌曲至今仍久唱不衰,感人至深。他的歌曲究竟魅力何在?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人们在普遍研究他的歌曲创作时,仅仅限于几首歌曲的探讨,本文试就其整体创作特点作一概括性论述。

一、施光南歌曲创作内容的取材

1.施光南歌曲创作内容取材的最大特点是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旋律

一首歌曲,只有与时代结合起来,反映时代的呼声,体现大众的心声,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即使时过境迁,只要回顾历史,那熟悉的旋律总能把人们带回熟悉的岁月。这也是他作品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之所在。具有代表性的是《祝酒歌》,这首歌曲创作于“”结束。歌曲以中国最传统的喜悦表达方式——祝酒展开,旋律抒情优美,充满热情又不失活泼。充分表达了当时民众鼓足干劲、力奔四化的喜悦之情和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无比信心!歌曲一经歌唱家李光曦富有激情的演唱,立刻传遍了大江南北。施光南是从“”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有着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与渴望。深切的体会、激情的涌动使这位作曲家写出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斗志昂扬的歌曲!时代的音符总能给时代带来力量、带来激情和无以比拟的动力!类似反映时代、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歌曲还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高举亚运会的火炬》《,你在哪里?》。

2.施光南歌曲内容取材的第二个特点是多侧面的情感表达

作曲家的情感是丰富的,施光南更是如此。在他创作的歌曲中,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情感表达:一是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此类歌曲主要有《我的祖国妈妈》《把心儿贴着祖国》《多情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黄土根》《家乡有棵相思柳》等。作曲家对祖国、对家乡、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热爱祖国、热爱土地、热爱家乡,这样的情感是丰富、广袤的,同时又是抽象无形的。例如《多情的土地》,作曲家的歌词选择饱含深情,具体到翔实的、再熟悉不过的大地、田野、树木、花草、路径、洋槐、泥土等等,使情感有了最真实的依托。爱是无形的,表达爱就具体了,作曲家把对祖国的爱渗透到了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情厚意,让人感怀。二是表达渴望和平友谊、祖国统一的情感。表现和平友谊的歌曲有《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和《当牛皮鼓敲响的时候》,前者真挚地表达了亚洲各国健儿齐聚北京,老友会新友的喜悦之情,后者则热情委婉地抒发了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渴望祖国统一的歌曲有《台湾当归谣》和《蝴蝶从台湾岛飞来》。前者以平实、舒缓的音调,借当归喻“当归”,表现渴望台湾回归的心情;后者采用二声部(人声与口哨相互模进),更丰富地表现了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三是表达母爱的歌曲,如《母亲》《我爱妈妈的眼睛》等。四是赞美老师的歌曲,如《忘不了你那一片深情》等。这些歌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对不同情感的不同表达。

二、施光南歌曲创作风格、领域及体裁的多样性

1.适合多种演唱风格

施光南创作的歌曲涵盖了美声、民族、通俗及少数民族风格。美声风格的作品有《我的祖国妈妈》《把心儿贴着祖国》等,同时还有一首无论从作曲手法还是从演唱技巧来说都堪称典范之作的花腔女高音歌曲《林中小鸟》。民族风格代表作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通俗风格的歌曲有《年轻的心》《假日之歌》等。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有《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同当代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相比,施光南的歌曲风格更趋多样化,这也是许多作曲家无法超越的。

2.涉及不同歌曲领域

施光南的歌曲创作不但风格各异,而且涉及领域也非常广泛。例如他创作的电影《当代人》插曲《年轻的心》,故事片《幽灵》插曲《摘一束玫瑰花送给你》。另外,他还创作了《伤逝》(1981年)和《屈原》(1990)两部歌剧。这两部歌剧对我国新时期的民族歌剧走民族化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中国歌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迅先生小说《伤逝》在作曲家手中变成了一部凄婉动人的恋歌。其中《一抹夕阳》《风萧瑟》《她夺走了我的心》成为许多专业演员、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校师生演唱会的必唱曲目;在儿童歌曲领域有《我爱妈妈的眼睛》,通过儿童的视角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裁广泛

作品体裁包括抒情性歌曲,如《我的祖国妈妈》《多情的土地》等;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颂歌风格《,你在哪里?》;诙谐风格《晒太阳》;进行曲风格《年轻的心》,具体说这首歌应是进行曲与轻音乐节奏混合的方式,歌曲形式新颖、富有新意,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摇篮曲风格《摇篮曲》。这些不同体裁的歌曲,充分反映了一位作曲家驾驭各种体裁的创作能力。三、歌曲创作特点

1.歌曲的抒情性

纵观施光南创作的歌曲,抒情性是他最大的特点,也是他最擅长的。这些歌曲通常旋律流畅、优美,节奏徐缓、悠长,长于抒情且较为细腻的强弱变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祝酒歌》,全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两段词,歌曲第一句“美酒啊飘香……歌声飞”,同度起落,旋律舒展、流畅,字少音多,浸着喜悦之情似是开始娓娓诉说,紧接着“朋友啊……”一个八度上行像人们高举酒杯,落音在“re”上,感情的闸门进一步打开,“胜利的……幸福泪”,回忆往昔看今朝禁不住热泪盈眶,“泪”回到主音,完成情感的第一次倾诉。下面是活泼同度反复“来来来来……”三度跳进的音调,表达了人们无比畅快的心情,“舒心……醉”五度的提高,加强了喜悦的程度,落音在属音上,也预示着这种激动的心情未能抒发尽兴,于是第二段重又吟唱。第二部分直接从高八度的主音开始,中间更不失活泼音调、音乐的力度越来越强直至达到。最后全曲结束在主音上,充分表达了亿万民众对四化建设的热情,又尽显了人民对美好前途的无限信心。此类抒情性的歌曲还有《多情的土地》《我的祖国妈妈》等,都饱含着作曲家无限的深情。

2.歌曲的民族性

施光南创作歌曲之所以受到群众欢迎,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内在抒情心理的艺术精神中融入了民族化的音乐语音和舒展节奏,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马思聪曾说过:“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的作曲家,除了个人的风格特色之外,极其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①施光南坚持不懈地对民族风格的追求,创造性地结合西洋作曲技法,探索出一条民族化的创新道路。他曾指出,要吸收和运用民间音乐的养料,在创作中应该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要大量、深入、认真地学习民间音乐,吸收传统的精华,化为自己的血肉,把民间音乐的神韵强化在自己的精神里。②《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一首浓郁的民族特征的歌曲,它熔南北音乐为一炉:第一句“我们的家乡……”首句的五度及随后的甩腔都有梆子腔的特色,而紧接着“在希望的田野上……”

又在主题的基础上以广东音乐那淳朴秀丽的风格及加以变化,下面两句则带有山东、皖北民歌的朴实、亲切,加深了泥土芳香的感觉,“一片冬麦……”打开旋律节奏,豁然开朗。这里八度大跳是典型的北方民歌那种粗犷豪迈的气质;“一片高粱……”则小巧俏丽,带有南方地方戏常见的拖腔韵味,就连副歌衬词“哦咿”“哪咳哟”等,也是分别以苗族民歌、华北、湖北汉族民歌及云南白族“大本曲”等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来嫁接在一起,一二段结尾这种向上翻高八度的结束方式细心听来,还能找出山东柳琴及安徽“泗洲戏”那种“拉魂腔”的真声换假声的唱法。另外,少数民族音乐音型、节奏型,也在他的歌曲里占一定比重。例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典型地运用了维吾尔族的民间手鼓节奏型,仿佛给人们带来一位和着手鼓、迈着轻盈舞步的新疆姑娘,其婀娜多姿的倩影在人们的脑海中缠绵不去,给人们留下了悉心品评的联想空间。

3.歌曲创作的适应性

施光南歌曲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他本身具有的天赋外,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他给具有一定特殊声音魅力的歌唱家创作适合本人的歌曲,如关牧村。关牧村深沉、浑厚、质朴又富于表现力的嗓音给作曲家以极大的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一首首适合她演唱的歌曲,如《多情的土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这些歌曲经过关牧村的演唱,得到了最完美的艺术体现。因此也可以说,关牧村因为施光南的歌曲而被广大的观众熟知和喜爱,而作曲家的歌曲由她演唱也真正完美地、艺术地得以再现。

注释:

①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②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参考文献:

[1]施光南歌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9月,第127-138页.

[2]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3]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4

在中国,自古以来男性主要关心社会、文化等理性问题,女性则集中体现在对生命意识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身体、繁衍、体验等感性问题,因此女性具有截然不同的绘画方式。女画家的想象力常常带有形象性,倾向于表现较为鲜明、生动的人生方面,将热爱生活、崇尚生命的强烈情感倾注于艺术形象中,因而绘画成为她们表达自己艺术思维的一个最合适的手段。在我国早期油画还缺少色彩感的时期,潘玉良以女性特有的色彩感知,以泼辣奔放的用笔和浓丽典雅的色彩,被时人称为中国“印象派第一人”、“中国西洋画家中的第一流人物”。

2.女画家的艺术风格

长期以来,女性被束缚在谦逊、温柔、娇美的框架中,任何突破这个框架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有失体统,女性绘画也因此被男性的视角审视和评判着。她们的艺术风格纯真质朴、具有深厚的感染力,作品多宣扬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的人文精神。潘玉良的作品中,大都以女性为表现对象,均流露出一种悲的情感。她的自画像系列也都极有个性,无丝毫女性的娇柔和妩媚,其眉宇间都透出一股对社会、对人生的愤慨和哀怨。在这些表现女性的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女性意识,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的旧社会中女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

3.民国时期女性画家的创作目的

女性在绘画过程中,对所要表现对象的观察和对自我认知方面有着独特的感知力。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使得女性艺术家只能把注意力投向日常生活的细节末梢和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观察,这种状态使得女艺术家将创作意识转化成对自身感觉的描述。民国时期男画家们的思想目的都是利用绘画这种艺术渠道实现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走与实战革命家不一样的“艺术救国”道路。而同时代的女画家们虽然没有发表什么主张和言论,却能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去默默地探索新的表现语言。如潘玉良能做到传统写实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方君璧在艺术实践中也较早地开始了中西绘画相融合的艺术探索之路。她们在对西方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学习和选择中,具有开放的眼光及广泛吸纳的胸怀与智慧。她们不但是中国早期西画运动的推动者,同时也在作品中显露了自觉的女性意识和新女性的时代精神,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5

一、艺术团工作创新的实践性特点

作为以组织演出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艺术团,每年或每个演出季,演出一定场次高质量的节目,成为评估艺术团进行艺术实践成就大小的最关键的条件。艺术团工作创新的基本特点,就是指的这种实践性也可称作实践度。艺术团的实践性越强,对青少年进行校外艺术素质教育的力度越大,其工作创新的成就越大。演出数量和演出质量,是体现实践性特点的两个方面。保持较高的的演出数量,是衡量艺术团的实践性的基本条件之一。演出质量是艺术团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艺术团工作创新实践性的核心。

通过以上分析,从强调追求演出质量,并且科学制定较高的演出场次,两者有机结合辨证统一,才能充分体现艺术团演出活动工作,创新实践性的程度。

实践性特点或实践度,成为体现艺术团工作创新程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二、艺术团工作创新的社会性特点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依靠社会、服务于社会,已经成为校外教育社会化的新增长点。艺术团在新形势下工作创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社会化程度,即社会性或社会度的高低。作为以组织演出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艺术团,如何与社会联合并且服务于社会,成为艺术团工作创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以我宫艺术团为例。近年来,我宫艺术团与社会(企业)联合做了一定的尝试性的工作,目前在各个方面都已经迈向稳步发展阶段,当然,它每向前走一步,都是相当艰辛的,都凝聚着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心血。下一步要想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让“艺术梦”助推“中国梦”必须以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宗旨,必须树立走政府支持、社会(企业)联合的办团理念,必须坚持走改革发展之路,我团的基本设想是:

第一,政府支持。大家知道:艺术团是一个纯公益性的少儿艺术团体,它每发展一步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政府资金的支持。就我宫艺术团而言,现已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如何打牢基础,助推发展速度,单靠自己去发展是非常艰难的,没有钱,只能是空谈发展,只有紧紧依靠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方能固牢基础、渡难关,促发展。

第二,艺企联姻,筹措经费。经费短缺一直是国办艺术团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障碍,虽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要确保艺术团正常运转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解决资金缺口,艺术团还是应当把筹资作为与社会联合的突破口,特别是与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和骨干企业合作,形成强强联合态势,企业可以加大一定的资金投入,支持艺术团走出省、市,甚至走出国门走国际间艺术交流之路,依托艺术团把企业宣传和传播出去,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发展之目的;少儿艺术团也可以通过企业的资金扶持,提高艺术含金量,促进健康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双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横向联合,单打独奏是没有出路的,坚信我们的企业家们一定会有人去做这种利国、利民、利己的事业的。我团这几年在与企业搞联合方面做了有意的尝试和探索,总体是好的,也是可行的,也从中吃到了一定的甜头,艺术团才出现了长足大发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下一步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好的思路、好的事情,不说出去、不宣传,当闷葫芦,是转化不成生产力的,因此,必须多与政府、企业、社会交流沟通,大张旗鼓的宣传好、合作好,艺术团的明天将是一片碧蓝的天空。

第三,内引外联,积蓄人才。为解决高水平人才的不足,下一步我团争取承办大型音乐会,争取聘请到国家级的著名艺术家来担任艺术指导,争取聘请市里有名望的老领导老同志担任名誉团长和顾问,以改善艺术团的社会环境,从知名院校招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少年宫任教,从老师的待遇、人格尊严、拴心留人环境上等方面下功夫,让他(她)们工作舒心、学习用心、生活开心。定期不定期的从全市范围内广泛招聘录取各类优秀的少儿艺术人才,充实壮大少儿艺术团队伍,从而确保从多方位、多渠道加快少儿艺术团的发展步伐。

第四,社会支持,共同创作。通过到外地参观学习了解到,河南少儿艺术团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建团二十年来,本着服务荧屏、为国家培养和输送艺术人才、为文艺舞台呈献精美的少儿文艺作品为宗旨,为热爱艺术的孩子们提供正规的艺术启蒙和训练,为省内外电视荧屏奉献了丰富多彩的少儿文艺节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艺术创作特点范文6

首先,抽象表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无意识的表现特征。在现当代的很多艺术创作中,很多抽象艺术表现作品都能够体现出其创作的无意识特征,因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艺术创作,能产生近乎极致的自我表达,由此可提升艺术创作的整体艺术氛围,并深化艺术创作的内涵。一种新的艺术理念需要新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在找寻新的艺术手法过程中就可能无意识地发现新的表现技巧,这在艺术创作中是不可预知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出其不意的独特创新。

其次,艺术创作中的抽象表现具有本能性特征。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创作中为艺术家开创了一条自由发挥的艺术创作之路,艺术创作者可以突破常规,以自由的创作方式来表现内心。从艺术家自身角度看来,这种单纯的遵从内心的创作就足以说明抽象表现在艺术创作中的本能性。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就是表达自身情感的强烈诉求,本能自主的艺术表达才能更好地表现艺术创作者的情感。

最后,抽象表现具有自发性特征。任何一件艺术品的创作,都有艺术创作者自身独特的创作艺术符号或者是表现手法,不管艺术创作是何种风格、流派,自发进行艺术表现是所有艺术形式的根本,而被动表现只会消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与激情。在抽象表现的艺术创作中,自发性特征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且是推动艺术创作的感情升华的重要原因。

二、版画创作中的抽象表现

1.版画创作抽象表现的语言特征

艺术创作中的抽象表现艺术区别于具象描写,原因是它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创造意识与不受拘束的创作模式,在精神表达层面上,抽象艺术更具有深层次的表现特征。抽象主义代表者康定斯基在其木版画艺术创作中,点、线、面等各个元素之间的搭配与构成十分随意,他的创作形式之所以具有美感,是因为有自由的创作空间,其丰富的想象力使得极具个人意味的整体创作画面耐人寻味。而在具体的表现内容上,他的画作也有别于任何具体的物象,线条穿插中形成块面,此时整体上依然极具平面意味,当画面的形式与内容通过极具韵味的木板刀刻之后,印刷处理的作品将原有的艺术构思图像与木板纹理以及富于刀刻韵味的元素结合,极具艺术效果。这一过程已经引导艺术家走向抽象创作,这也是由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所表达的自由性决定的,因此,版画创作中的抽象表现是以自由不受约束的艺术语言为基调的。

2.版画创作抽象表现的形式特点

首先,努力摆脱单一的版材印痕模式。材质的多元化使版画创作的表现更具丰富性与独特性,画面效果的增强也体现出版画创作的自由性与主观性。其次,版画创作注重个性化符号的运用。在现代版画创作题材与风格不断创新与多元的情况下,版画抽象表现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符号。由于版画抽象主义风格的创作特征,决定了其画面中必定会有抽象符号的出现。最后,版画重视用色彩表达情感。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是最有视觉冲击力的一种创作元素,不同的色彩给人们的感受不同,多种色彩组合会令人产生遐想,使人从中感受到悲伤、欢乐等各种情感,因此,色彩是表达情感的最好的创作语言。在抽象主义的版画创作中,其运用的色彩不但是为了丰富完整画面需求,而且在整个创作中,它与版画本身一样,都有过程感。色彩能够决定版画整体画面的基调,使艺术效果呈现多元化,进而提升艺术审美效果。

三、版画创作中抽象表现呈现出的艺术价值

1.从情感表达方面看抽象表现主义版画创作的思想价值

很多抽象的艺术创作,第一眼看上去会觉得画面杂乱没有章法,其实, 这只是因为在欣赏的时候只看到了表象,没有领略作品中包含的精神内容。版画艺术创作最终能成为作品,其背后一定有原因。抽象表现风格的作品不是由随便的画面构成,是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赋予作品以情感,通过艺术创作表现艺术家的思想,从而使其具有了思想价值。进行艺术创作时,艺术家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思维是创作的基础,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需要依靠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来延续。在创作开始时,抽象表现主义版画艺术创作者从所要表现的物象上提取抽象概念的元素与符号,并赋予它们以思维与情感,凭借作者自身感性的思维,在形态、结构、颜色、质感等方面进行艺术创作,最后将要表现的物象,通过创作者感性思维加工成为艺术形象呈现给观众,除了在画面上产生视觉冲击与碰撞,还有思想情感上的追求,画面形式与情感表达都是抽象思维的感性表达。当艺术家的感性思维形成具有创造力的完整体系时,版画的创作才会从这些感性的思维中找到更有意义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

2.从构成形式方面看抽象表现版画艺术创作的艺术价值

构成形式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创作中平面化是版画艺术的特点之一,以平面构成来展示理性,以刀法体现情感,用色彩来深化情调,加以肌理的变化来丰富画面效果。平面构成讲究排列、顺序以及疏密关系,在所有艺术形式色较为鲜明,抽象几何形式的组合在平面语言中更具表现力,而在版画中平面构成则有结构的意味。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版画艺术创作与其他绘画形式相比,更具装饰韵味,在版画创作中平面构成的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更有活力,因此,平面趣味性是版画艺术语言的一大特色。版画抽象表达的创作形式中,不仅可以用点、线、面来表达抽象的美,还能在审美趣味上体现其独特性,形状的不同、位置的不同以及表现内容的不同,都会对作品的艺术层次产生影响。

另外,版画创作对肌理的运用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作品效果。不同的制版方法能够得到不同的肌理效果,肌理就像版画作品的装饰,修饰着画面中每一个元素,作品在一个丰富多彩的背景中,其色彩、构成与形式感都会更有层次。

3.抽象表现版画创作中的商业价值体现

现代版画艺术创作在表现内容与题材选择上越来越宽泛,给予了创作者很大的想象与发挥空间,各种自由风格、新颖的技巧、别具一格的表现内容等,都使得版画艺术作品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有所提升,这也决定了版画艺术品在艺术品市场的商业价值。现如今,艺术品市场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投资。版画艺术不仅有着学术专业性,还有着强烈的装饰性与现代感。版画进入现代艺术品市场之后,在市场竞争与艺术评鉴的压力之下,版画创作者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推动了版画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而版画市场也需要一些具有创新特征艺术精品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尤其具有抽象表现风格的版画艺术创作,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与思想价值,且风格独特,艺术形式别具一格,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笑笑.版画创作中抽象表现的价值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