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户外活动的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户外活动的策略范文1
当前由于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受当地经济影响,底子薄、投入少,活动器械少、设施缺乏,直接影响着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正常开展。如何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制作幼儿户外活动器材、丰富幼儿户外活动、提高幼儿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发展是当前农村幼儿园要破解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本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宗旨,充分利用我县农村所特有乡土资源,自制幼儿户外活动器材,开展“一物多玩”户外活动,丰富了幼儿户外活动内容,拓宽了幼儿户外活动渠道。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主要做法是:
一、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户外活动器材制作水平
幼儿喜欢活动,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户外活动器材制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户外活动器材制作水平呢?
(一)带动教师,解决“懂得怎样做”
1.制作器材要科学合理。(1)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器材,如用废旧的小簸箕圈滚圈圈、跳圈、转圈,用短树桩制作了练习幼儿平衡能力及训练幼儿胆量的“梅花桩”,等等。(2)乡土气息。利用自然材料竹子制作了竹圈、竹蜻蜓、竹梯、竹扁担、竹球、马头竿、风筝、弓箭、竹桶、竹篮、竹垫等有趣的竹制品体育器械;利用木块精心设计出长凳、提拉底鞋、木屐、树枝弹弓、梅花桩、木筒、陀螺等木制品体育器械;利用秋收后稻田里处处可见的稻草编出各种稻草人、葫芦娃、手榴弹、芦苇垫,等等。(3)安全可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制作的活动器材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判是否有安全隐患,处处为幼儿活动安全着想。
2.活动设计要“一物多玩”。对于幼儿活动而言,有一个兴趣周期问题:当一种活动材料新出现时,幼儿往往很有兴趣,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对该活动材料兴趣逐步降低。活动设计要义是“一物多玩”,即引导幼儿在原有材料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运用,拓展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制作而成的体育器械的多种功能,不断生成新的玩法,点燃幼儿创造的激情,促进幼儿发展。如常见的竹圈,大多数幼儿在运动时只想到了跳圈,往往经过一个周期幼儿的兴趣降低,许多幼儿出现不喜欢竹圈的现象,于是我们引导幼儿利用不同大小的竹圈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木头人、毛毛虫……幼儿的活动兴趣随之高涨,还组织他们踩着竹筒高跷和木屐等其他材料开展竹圈组合运动,将竹圈与竹梯结合搭成山洞,变成了桥洞隧道,玩起钻山洞的游戏,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延续。
(二)指导教师,解决“怎样做得更好”
1.善于创新。(1)在户外活动中进行“一物多玩”本身就改变了步调一致的强压式、灌入式的教学现象,改变了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一物多玩”中,幼儿从他们自发生成的玩法中,获得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2)活动器材应从主动满足不同幼儿不同需求进行创新制作。为小班应多提供一些活动技能易于掌握、模仿性强、数量充足,能促进其平衡、走、跑能力发展的活动材料;为中班提供能促进其身体协调发展的、发展钻、爬动作能力的活动材料;给大班幼儿我们提供的则是动作技能高、能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发展追逐、躲闪技能、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材料。
2.善于反思。指导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引导他们自己超越日常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摆脱经验、习惯、常识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从更专业的角度对农村幼儿户外活动进行理性思考与行动,能够基于自己开展户外活动过程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并写出有深度的活动心得,从而不断超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有效开展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策略
(一)突出活动主体性
在农村户外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围绕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目标,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自由充分活动,真正成为幼儿户外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如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身心特点,把户外活动的内容设计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展开“一物多玩”的活动。
2.考虑幼儿情绪特点。如果把“一物多玩”进行情境化,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能使利用自然资源材料制作的体育器械都“活”起来,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的扮演,更能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注意过程社会性
幼儿户外活动是孩子与别人互动的一个较为安全的社会实践场所。在农村户外具体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活动中幼儿之间人际互动,了解学习社会交往规则,体验社会角色特点,学习情绪社会允许方式,促进幼儿社会化教育
(三)活动评价科学性
户外活动的策略范文2
我园中、大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小班幼儿具备一些安全常识,但运动经验仍然欠缺;新入园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安全常识。家长虽然关心孩子的安全,但是对幼儿园的安全措施及教师工作等方面不够了解。教师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顾虑重重,她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意识及救护知识,但是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安全救护知识了解得不够系统。幼儿缺乏运动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意识,教师专业知识和保护技能不足,加上幼儿园作息时间和场地分配不合理等。都是造成幼儿发生户外体育活动意外事故的原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园关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安全,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行动研究、观察研究、经验总结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研究,探索户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策略,确保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策略
1.制定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安全检查制度。幼儿园设立园舍安全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维修并做好记录。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前不仅要对场地、器械进行检查,还要认真检查幼儿的着装情况,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整理活动器械,清理地面杂物。
2.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场地。根据幼儿园班级数量、幼儿年龄特点及运动量的大小统一安排户外体育活动时间,采取分班、分区、分阶段交替活动的办法,确保户外体育活动在同量不同时的情况下全面开展,减少了因为场地人数过多导致的安全事故。
3.普及安全运动常识和安全保护技能。编写《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保健手册》,以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支撑户外体育活动的安全开展。定期组织安全保健培训,提高教师的运动专业知识和安全救护技能,掌握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户外体育活动中意外事故的措施。
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安全指导策略
1.调整添置运动器械,创设安全的运动环境。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不同功能、安全好玩的体育器械,巧妙添置、调整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这些器材融合了教师的聪明才智与安全因素,形式多样,一物多用,充分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强化环境教育性,设计制作安全标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户外场地上的危险地带,并设计了安全警示标志。随处可见的安全标志随时提醒着幼儿,强化了安全意识。
2.合理安排活动量和运动强度,选择科学适宜的活动内容。全面了解幼儿的年龄及身体发展特点,熟知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合理安排活动量和运动强度。注重动静交替,避免了由于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幼儿带来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
3.尊重个体差异,循序渐进指导幼儿安全运动。教师充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鼓励带动的同时给予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都能获得发展并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指导活动时循序渐进,为幼儿讲解动作要领及体育器械的使用方法、自我保护的要领,做好示范动作,帮助幼儿掌握并熟悉动作。
三、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策略
1.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教师设计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如不要随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时手先撑地,不乱扔投掷物,跳跃或快速奔跑时不要说笑或伸舌头等等。同时,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要提醒幼儿注意运动安全,及时纠正幼儿的危险动作,随时清点人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增强自我防御能力。用各种教育手段帮助幼儿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如跑、跳、投掷、跨障碍物等的正确动作,运动器械怎样操作、取放等。在具体练习中,及时给予指导。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幼儿的体能,使幼儿在运动中强身健体,并从中获得处理危险的经验,增强幼儿自身的防御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帮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和处理的方法,发展自我保护能力。教师选择个别教育、同伴影响、随机教育、及时提醒等多种形式,教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和应变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哪些情况会引发危险,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使幼儿学会在运动中进行自我保护。
户外活动的策略范文3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混龄;实践
G613.7
《指南》健康领域提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我园根据《指南》精神,对全园开展了户外活动,以“大帮小、小促大、大小合作”的混龄活动方式进行。但是,幼儿园空间小,人力和资源都有一定的限制,该如何布置空间、如何投放材料、如何有效组织活动,都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户外混龄活动在时间、空间和资源上都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活动效益明显。在此梳理我们的一些认识、实践与做法,供大家借鉴。
一、对户外混龄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即指教师在户外划分若干个游戏区域,创设各种游戏内容的环境,将3―6岁不同年龄段幼儿组合在一起,不分班级开展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玩伴、自发交流,积极主动进行创造性游戏活动的过程。
二、户外混龄活动的组织准备策略
(一)前提保证――合理分布场地
1.科学地划分体育区域活动类型
游园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户外运动环节,我们尝试融合这一形式,变“统一活动”为“分区活动”。为此,我园教研组结合《指南》进行分区,设置了平衡区、投掷区、钻爬区、跑跨区和综合运动区五大区域。
2.让环境将幼儿带入游戏的世界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因此,我们在环境布置中尽量增加游戏的色彩。例如,在投掷区,我们将投掷对象“坏蛋”用光头强、灰太狼等动画形象来代替,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投掷兴趣。
(二)活动保证――体育器械
1.融入园本特色“竹”器械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我园自2013年8月开办以来就确立“竹文化”为我园的园本特色;因此我园将打破传统的体育器械材料,将“竹器械”的开发使用成为我园的一大特色。
①就地取“竹”,自制器械,激发户外活动积极性。为确保幼儿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更具趣味性,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竹资源,开展富有幼儿园特色的户外游戏。教师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精心创编情趣化、生活化、游戏化的体育器械,如:抬花轿,老师们用竹椅、竹棍加上大红花做成了简易的花轿,可以供小班的孩子坐在里面,让大班的孩子抬。
②亲子共同制作竹器械,如:竹高跷、竹堆车、竹圈、竹扁担等器械材料。开展推小车、钻竹圈、挑挑乐等系列一物多玩的游戏,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
2.接地气――民间游戏
《指南》中强调指出,幼儿园要“利用民间游戏,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精华,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传统的民间游戏源于生活、取材简便,形式生动,特别适合幼儿的发展,还有着浓郁的趣味性、娱乐性。因此我们在户外活动中融入了民间游戏,如:跳皮筋、跳房子、荷花荷花几月开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老师们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进行适当的改变,使之更适合幼儿游戏。如在跳房子游戏中,开始时孩子们只是采用双脚并拢分开跳,后来他们采用了单脚双错跳。逐渐地,他们对原来的房子造型进行了改编,使房子的式样多样化。
(三)适时指导
1.有效地建立区域活动规则
户外混g活动对幼儿而言,更开放、更自主,在实施初期我们教师就对每个区域的规则进行了细致的制定,我们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幼儿共同建立体育游戏规则,主要包括该区域的主要练习动作、投放材料、运动要点和注意事项,每个区还规定了专门负者的教师和幼儿轮流管理员。经过一段实践的试行,从原来由教师统一组织到现在的放手,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活动中变得更大胆、更自主了。
2.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开展活动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既有上肢动作的发展,也有下肢动作的发展,而且每个区域的动作方式都有很多。在自主活动中,让幼儿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大胆的使用材料,开展创造性的体育活动。
3.注意活动中幼儿的运动卫生
①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在运动结束后要带领幼儿做好放松运动。
②运动过程中,应根据幼儿面色、汗量、心率、呼吸状态、运动质量、精神状态等方面的状况随时进行运动量的调整。
三、户外混龄活动的活动策略
1.大帮小
我们开展的户外混龄活动是在晨间活动时面向全园班级幼儿开放的,户外的5大区域同时开放,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域进行锻炼。如在“平衡区”中,提供了梅花桩,此时可以引导大班孩子给小班孩子传授经验。
2.小学大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嘤嘤学语,从蹒跚学步到自立成人,学习皆从模仿而起。小班的孩子往往跟在大班孩子的后面,模仿着哥哥姐姐的各种玩法。
3.大小合作
在交往中,儿童往往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助人、安慰等等,在很多活动中往往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如在民间游戏“跳皮筋”的过程中,中大班的孩子往往热衷于跳,而拉皮筋却成了小班孩子的乐趣。
户外混龄活动的开展给我园的户外活动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只有让幼儿在活动中能自主、放开的玩,才能使他们真正的体验活动的乐趣,才能真正的得到锻炼。让我们在《指南》的引领下共同努力,给幼儿一个自主、快乐、高质的户外活动。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户外活动的策略范文4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conten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chieve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is the effective way of university sports realization scientific style and socialized. From the angle of modern curriculum, the outdoors experience type activ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nforms to the system knowledge criterion, the life effectiveness criterion, the interest oriented criterion, the society develop criterion and so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outdoors experience type activity" curriculum content has specific practice and theory significance on th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This article begins on the outdoors experience type training concep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outdoors experience type training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sports option class, designed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he teaching way, at last carried on the summary to the sport teaching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关键词:大学 体育选修课 户外体验式培训
Key Words: Universitysports elective courseoutdoors experience training
一、引言
传统的基础教育采用封闭式的,单一的课堂教学,这种应试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对社会认识的盲目以及心理的脆弱,虽然能培养和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提高知识水平,但对素质的培养却作用不大。户外体验式活动是在自然中有组织、有计划地持有一定教育目标而进行的自然体验活动的总称。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拓展大学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题组组织7所大学的大学生开展了把“户外体验式活动”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研究、探讨户外体验式活动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一种完整的课程内容提供了实践依据。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大学体育选项课的理论依据
2.1 户外体验式培训与体育教学的特点相近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在户外进行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培训对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可以说户外体验式培训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
2.2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目标和体育教学的目标基本一致
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户外体验式培训对于实现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户外体验式培训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2.3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培训过程和与体育教学的过程基本相同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共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一次户外体验式培训一般会包括四个环节:“团队热身、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回顾总结”。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反馈调控与与评价等环节组成。而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团队热身也相当于体育实践课的准备部分,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相当于基本部分,回顾总结相当于结束部分。可见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培训过程及基本环节和体育教学的过程和环节是基本相同的。
三、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大学体育选项课的课程设计
3.1教学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设计
3.1.1、教学内容、目的、时数的确定应符合《纲要》的要求。
3.1.2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能充分反映户外运动各项目所共有的技术、技能,充分体现三基本的原则。
3.1.3、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应有助于全面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习惯。
3.1.4、课程设置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际,便于普及。
3.2构建教学体系的目的设计
3.2.1、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教育方针。
3.2.2、通过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实现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纲要》所制定的课程目标要求。
3.2.3、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荒原等条件,把课堂设到郊外。
3.2.4、体现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3.2.5、使学生掌握参与户外运动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具备参与并指导户外运动的能力。
3.3户外运动课教学大纲设计
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搭配。通过对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的信息,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从原有的理论课16学时、实践课16学时、教学考核2学时的课程安排逐步变化成理论课10学时、实践课22学时、教学考核4时,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及能力的培养。
四、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教学方式
开展怎样的活动必须按照预定的目标做出选择,可根据活动的场所、设施、用具、指导老师、预算等综合考虑制订活动内容。
4.1户外运动教学准备
4.1.1、课程安排为一学期。课前在校内媒体介绍户外运动教学内容及管理办法。
4.1.2、学生以选项课或选修课的形式报名参加学习,适当交纳所需费用。
4.1.3、统一组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践课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理论课合班进行教学。
4.2 教学方式及相关内容
4.2.1、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作为课程的延伸,安排在周末或假期进行。
4.2.2、理论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讲授户外运动概论、定向运动、生存的技能技巧、户外医学、饮食卫生、危险因素、自救求救的基本知识;实践课则注重学生户外技术、技能及生存技术、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术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及应变能力;综合训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放在理论、实践课后进行。
4.2.3、实践课、综合训练,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分组(5~ 8人1组,男女生搭配),学生自选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进行练习,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
4.2.4、身体素质练习贯穿于实践课的全过程。一般安排在 课程结束前进行,练习时间一般为20~30 min。 适当调整训练计划和要求。
4.2.5、综合训练应选择复杂多变的山区,采用基地式、穿越式、混合式和特殊式4种不同的方式。没有条件的可选择公 园、城市周边农村进行训练。
4.2.6、综合训练时各小组自行安排食品计划。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有条件时让学生识别采集一些可食植物。我们不赞成教学生捕获动物的方法,除了捕鱼。教学中应注重培养 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策划
露营是伴随在野外住宿的户外体验活动最常见的活动方式,从制订活动计划到活动结束后的评价,都应该具有科学性的整体策划。
5.1活动计划
基于上一次的活动记录和总结,制订本次活动的方针、内容,大型活动最迟应在三个月前决定活动的场所。其次,指定组织体系图,确定指导体制和明确任务分工。
5.2现场调查
野外休闲娱乐进行的场所一般都是非日常性的自然环境,因此活动实施前,必须对开展活动的场地进行仔细的考察并根据场地特点制订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排除不安全隐患及提高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区域内适合开展野外休闲娱乐活动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设施条件、交通、物品的采购等也要和现地的工作人员直接交流沟通得到确认。从安全面考虑,应在现地调查时对所制订的活动计划进行预习,例如计划徒步的路线亲身走过,掌握所需时间。隐藏危险因素的场所,区域内气候特征和最近的急救医院或避难场所等。
5.3行前会
在行前会中,组织者应将活动目标、活动计划、具体内容等向参加者介绍讲解,并强调个人携带物品及分组情况,决定各参加者的任务分配。同时,如果参加者大多是初次参加时,还应在行前会上简要讲解帐篷的搭建和撤收、野外做饭、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等野外活动基础知识。特别提醒的事还有出发前的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管理及急救措施等方法和技术要在出发前简单掌握,对于健康状态临时欠佳的参加者要与医师商量,最终决定是否参加。
5.4现场指导
活动进行中,每天活动结束后开队长会议,准确把握每名参加者的状态,是否有身心的不适或不满情绪,指导老师应谦虚听取参加者反映的各种问题,寻求良好的解决方法。队员的健康状况、小分队中的人际关系、对于活动的评价等都是每日队长例会必要的内容。听取以上报告后,指导老师再次确认次日的活动计划和准备情况,做出可行的指导方针。
5.6评价
活动结束后3至4周内,举行总结会。总结整理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极其原因;还需改善之处极其对策。并从个人和小组及全体参加者的不同侧面分析总结。将活动的整体评价加上活动的照片、参加者的日记摘要、作文等综合整理,制作出活动总结书,才是一次活动圆满结束的最后句号。指导老师的总结会也必须及时召开,讨论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综合各种记录制作报告书,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
六、结论
户外体验式活动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同大自然的接触中,加深对自身和自然的了解,去学习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创造、创新、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等方面的能力。户外体验式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程内容,它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打破了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等体育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体育教育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期
【2】许方龙、宾洲,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可行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期
【3】张惠红、陈作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2年6期
【4】任长江,“体验式培训”为什么能够兴起? [J],人才嘹望-2004年6期
户外活动的策略范文5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问题;对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01
户外活动是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和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等方面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在幼儿户外活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教育教学意义,充分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和手段,促进户外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幼儿户外活动教学谈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教育意义分析
《纲要》中指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龄前阶段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迅速,身体各器官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探索、发现自身以外的外部世界,能不断地获取有益身心发展的丰富经验。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国家十分重视幼儿户外教育活动。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广泛关注,一些幼儿园也加大了户外活动的教育力度。户外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幼教界所认可。
二、现阶段幼儿户外活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户外活动都十分关注,幼儿园的建设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幼儿园的管理以及幼儿的个性特点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我们的幼儿户外活动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严重的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活动形式单一化现象严重。当前我国幼儿园大多数的户外活动形式都是以集体性的户外活动为主,自由发挥的户外活动很少,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对现有的户外活动缺乏新鲜感,难以提起兴趣,使得户外活动的效果明显减弱。此外,一些幼儿园户外活动单纯的以游戏为主要内容,没有把握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心,游戏化过重。其次,缺乏明确的活动目标。幼儿园教学目标对户外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引导作用。但是在活动中,很少有幼儿园明确户外活动目标。而且绝大多数幼儿园在户外运动开展前都普遍采用教师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价整个活动的效果,这就导致幼儿户外活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最后,活动场地设施不足。现有幼儿园都具有基本的大型滑梯、塑胶跑道等基础性的户外活动设施,缺乏可供自由选择的户外活动环境。一些幼儿园在开展户外活动时,由于场地、机械设施等的建设不合理,也给幼儿的户外活动带来许多的安全隐患。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限制了孩子的有效发展,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三、开展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策略分析
1、注重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引导孩子积极参与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也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能注意到, 幼儿对感兴趣的事情总是兴致勃勃,一丝不苟。因此,对于我们的户外活动,也应注意其活动的趣味性,要能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活动,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培养孩子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使之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如,在传统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活动中,我就给幼儿们化妆,戴上头饰,各自扮演老鹰和小鸡,这样活动起来形象、逼真,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有效引导孩子进行课外活动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参与兴趣,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合理选择活动器材、活动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活动器材和活动内容作为开展幼儿户外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过程指引,是保证户外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离不开活动内容的选择,离不开必要的器械材料的充实,而这些器材以及内容的选取,又需要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体能力差异等进行恰当的选择。就活动内容来说,教师除了安排一定的集体活动外,更多是要组织安排幼儿自由结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和玩具。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我们要把主题性与户外活动相融合,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对游戏进行编排,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这样就能使孩子在游戏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对于器材的选择来说,首先一点就是要结合活动内容以及学生本身而定。其次我们要结合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户外材料,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们的趣味性,还能增加户外活动的器材。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无论是活动内容的确定还是活动器材的选择,我们首先要充分考虑好安全问题,其次一点还应注重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合理科学的选择,组织开展,户外活动的教育教学意义才能凸显,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
总结:户外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细心安排,有效的组织,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由成长,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户外活动的策略范文6
一、“三讲”、“三查”确保户外活动安全
教师是确保幼儿户外活动安全的有力保障。幼儿的户外活动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多变性的特点,容易引发意外伤害。要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户外活动前的“三查”和“三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户外活动前“三查”
1.查幼儿:幼儿的精神面貌是否适合户外活动;幼儿的服装、鞋子等穿着的舒适度是否有利于户外活动。这是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前提和铺垫,是教师检查的重点。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个别幼儿穿着凉鞋或皮鞋、女孩穿着裙子的话,教师要建议幼儿暂时停止本次的户外活动,并建议其下次一定要穿上合适的服装,这样参加户外活动才会有备无患。
2.查场地:教师要对本次户外活动的场地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充分确保场地的安全性,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比如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场地中有石子,或是下雨后的积水,要及时进行清理。
3.查材料:教师要对户外活动所用的材料和器械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问题和隐忧及时报告幼儿园相关负责人。比如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木梯螺丝有所松动、平衡木有些晃动的情况,要赶紧将器械清理出场地,活动结束后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二)户外活动前“三讲”
1.讲常规:教师要针对本次户外活动的内容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提醒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遵守游戏规则,不能推挤和打闹。如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拯救小羊”,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告诉幼儿活动的路线是走过平衡木――跳过小河――爬过高山――越过封锁线,最后到狼堡救起小羊。游戏过程中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掌握过每一关的技巧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讲自护:教师要针对本次户外活动的内容进行安全自护教育,告诉幼儿要学会保护自己,具有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动物闯关”的游戏中,钻山洞时只有匍匐前进才能顺利通过,如果身体过高的话就会将山洞碰倒,容易碰伤幼儿。因此活动之前教师要着重强调钻山洞的动作要领,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3.讲求助: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户外活动过程中遇到危急情况立即向教师求助,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例如在“野战大练兵”活动中,穿越绳梯时一定要看好绳索的准确落脚点,万一出现幼儿跌落的情况,要赶紧报告老师,避免幼儿出现受伤严重的情况。
户外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巡回对活动器械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后及时调整,保证活动过程中材料的安全性。对幼儿不正确的游戏玩法正确疏导,严厉制止幼儿做出的危险动作,让幼儿养成积极的、良性的运动方式。户外活动后整理材料时要引导幼儿遵守秩序,不推不挤,避免产生相互碰撞以及器械之间的摩擦,材料的摆放要分门别类,按照一定的规律,以防出现材料跌落、倾倒的现象。
二、“由易到难”保障户外活动安全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安全引导,做到因人而异。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提醒他们要由易到难地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那些存在危险因素的器械。等到逐步具备安全防范意识时,再进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如幼儿在“平衡区”进行活动时,幼儿可以先从走矮一点的平衡木开始,掌握技巧、克服胆怯心理后,逐步增加到稍有难度的高低箱、攀爬梯,这些都顺利通过后,可以尝试着挑战具有更高难度的“沙袋山峰”“大型木梯”。幼儿对自己的活动要有一个安全预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应户外活动。幼儿只有掌握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才能在户外活动中稳步前进。我们不赞同孩子盲目冒险,所以适当地掌握安全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是确保幼儿户外活动安全的有力保障。
三、“以大带小”推进户外活动安全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运动经验的积淀,他们的安全自护能力也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了发展“以大带小”的安全防护模式,我们开展了幼儿混班户外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传授安全防护经验,逐步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幼儿混班户外活动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易跨度,在活动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让大班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得到用武之地,在传帮带小班幼儿的同时获得成功感,同时教给弟弟妹妹安全防护意识。在混班户外游戏“抢占高地”中,投放了高低不同的跨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的高低选择不同的跨栏进行跨越。能力较强的大班幼儿,在游戏指示图的引领下对游戏路线了如指掌,他们就热心地教弟弟妹妹,既示范又讲解,俨然一副专业教师的神态,忙得不亦乐乎。弟弟妹妹们明白了动作要领,才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到达高地,到达成功的巅峰。而在“小猴摘桃”游戏区,弟弟妹妹们正在对高高的双杠望而却步,大班的几个哥哥姐姐就告诉弟弟妹妹们过这一关的诀窍:一个向上弹跳跨上双杠,再手脚齐用力向前挪动就能过去了。经过他们的鼓励,几个中班的幼儿终于放胆尝试,并成功完成了挑战。“以大带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同时敢于尝试冒险、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感。
四、“表扬兼纠正”提高户外活动安全
在户外活动中,有的幼儿会随时给我们制造“惊喜”。他们一些好的自护方法让我们为之惊讶。这时候,我们要“慧眼识珠”,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幼儿分享好的方法。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全局意识,让每一个在参与户外活动的孩子都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一旦有安全隐患或是危险动作要及时制止,并帮助其纠正和引导,这样也会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如:在进行一次“我是平衡小高手”的户外活动时,幼儿要轮流挑战高低不一的平衡木,轮到胖乎乎的睿睿小朋友时,他胖胖的身体很难掌握平衡,刚走上平衡木,就摇摇晃晃、手舞足蹈,差点摔下来,教师及时介入,给予纠正,告诉他慢慢张开双臂保持平衡。在教师的鼓励下,使他终于完成了任务,挑战成功,他欢呼雀跃,因为他战胜了困难,找准了平衡技巧,学会了走平衡木自护常识。
五、“家园合力”助推户外活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