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文化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茶文化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茶文化的理解

对茶文化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课程;文化素养;途径

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3]张玥娟.基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110.

对茶文化的理解范文2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对学校开展音乐课程这一举动持不屑一顾的态度,但开展音乐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出杰出的音乐家,而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出温婉和谐的人。要想体会茶艺表演的深层内涵,需要发挥观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远比你所学的知识更加宝贵,因为想象力是无限的,而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对音乐的鉴赏可以较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茶文化给以音乐灵魂,没有文化注入的音乐只是枯燥的音乐,本文就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茶文化;音乐教育;应用研究

1茶文化与音乐的历史渊源

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经多个朝代历史的洗礼而留下的精华,至今不衰仍被人们追崇。回想一下我们所学的关于饮茶的诗词歌赋,就会发现茶与音乐早在几千年以前就为人们所传颂。如我们所熟知的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苏轼的《行香子•茶词》、黄庭坚的《鹧鸪天•汤词》中都提到关于琵琶、古筝、笛子等多种古典乐器的使用和声乐。而在现代的茶楼中所放音乐也多是古典歌曲,“茶宜净室、宜古曲”是从古代到当代不变的旋律。茶艺茶道可以培养人的情操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美学,学习茶道也不失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可以利用赏茶、沏茶来增进茶友之间的友谊,更可以学习相关的古典立法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品茗培养自己清和、廉洁、温婉、求真的高尚情操。茶道是一种可以提升自身气质、十分有意义的美仪仪式,与古代的儒雅之士提倡的儒僧道茶文化精神也不谋而合。茶文化与音乐产生相容,这时候浮现在我们脑中的应该是非采茶歌莫属了。采茶歌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后来又衍生出的采茶戏、采茶舞无不是我们民间特色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我国创立的采茶戏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特的剧种。在当代生活中谈到茶文化与音乐的相容时,我们也会报出不少的古老的采茶歌的名曲,如《采茶舞曲》、《请茶歌》等。现代茶歌的出现,使得茶文化与音乐再一次发生交流与碰撞,可以使茶文化更好的得到传承与推广。例如在精彩绝伦的茶艺表演中,壶中的水倾泻而出到茶杯中时的动作配以我们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借搭配这样一首名曲使得倒茶这一简单动作有了无尽的诗情画意。

2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2.1信息传达方式的共性

音乐是共通的,不论是否属于同一国家。音乐之所以这么受人们欢迎,原因有很多:第一、音乐存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风声、雨声、鸟声还是自然界的其他某种声音都可以成为表达音乐的载体,最重要的是这种声音不受人为的各种干扰,它们都是自由的天籁之音。第二、作为音乐创作人、作曲家、演奏家们每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他们各自可以根据个人的情感、个人的人生经历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演绎出不同的音乐歌曲。茶香作为茶文化中能感觉到的载体,同音乐一样不需任何语言,可以超越国界为任何一个人所理解与接受。沁人心脾、千滋百味的茶香,精彩绝伦的茶艺深受亚洲人民的喜爱。茶道热衷者们选取不同品种的茶叶、风格各异的茶具,将茶香的真谛传递给世界的每一角落。在品茶或是茶艺比赛中,人们是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或定义出对茶的理解。同样作为品茶者们,也不用茶艺师们任何语言的解释,只要用心去感受、回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茶香的独特的解读。站在信息传达和接受的角度,茶艺和音乐是有共性的,由于两种文化存在相同之处,在学习这两种文化时可以相互之间借鉴学习,使得学生对抽象的音乐的理解变得容易一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也就突显出来。

2.2精神内层的共性

茶文化是一种经时间洗礼而留下的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茶艺作为茶艺家们表现茶文化的一种载体,包涵茶艺家们对茶文化的热烈的情感,但是我们却无法从茶艺这一表演载体,去真正地了解到茶艺家们所要传递的丰富的情感,就像在欣赏歌曲表演时,我们也无法从歌手们程序化的表演过程中,理解歌手向我们传递的内容。也正是由于不同的人的理解存在主观性和多义性,才给与人们无限想象与发挥的空间。由于对茶艺和音乐的欣赏都是来自于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论茶艺表演或是音乐表演多么变化神奇、不可思议,但是当欣赏茶艺师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想起如高山流水般的音乐,我们就会有那种感受好像在尘世中漂流许久,终于洗净铅尘,得到灵魂的洗涤净化。对音乐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需要了解故事的发生背景进而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而对茶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可以利用精神内层的共性,随着茶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帮助我们深入歌词,去真正用心感受音乐所要传达的真实情感、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力量。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茶艺给予音乐灵魂、音乐给予茶艺形式,将茶文化运用于音乐教育中,可谓锦上添花、相辅相成。

3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音乐作为一种综合性、创新性的艺术创造活动,从填词谱曲以致到舞台表演过程中的每一瞬间,荡气回肠的古典舞,再配以高山流水、或是泉水般清澈的茶水的声音,高度体现作曲家、作词家、表演者高深的艺术造诣和强大的文化素养。所以,为了使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有更好的运用从而促进音乐的发展,设计一系列不同的茶文化课程供同学们学习,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几大模块:茶文化欣赏学习、茶文化在歌词方面运用的学习、茶道教育、茶道实践的学习,增加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儒学气质和艺术魅力。

3.1茶文化欣赏课程的开设与学习

在茶文化学习的课堂中,我们选取各个朝代最具特色、最具代表茶文化的一些描述茶的词曲、歌曲或舞蹈的一些作品,作为茶文化欣赏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如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全唐诗》中的皎然的《茶歌》、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等。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鲥鱼歌》;茶歌的再一个主要来源,即完全由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流传在江西、每年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劳工中的歌。通过这些歌曲的学习,更容易引导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力,加快学生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由浅及深,感悟歌曲的真正魅力。在茶文化欣赏的课程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自由地谈论对文化的理解及赏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赏析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从而具备基本的文化赏析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人生的感悟、时间的万物融入到音乐中,创作出触动人心灵的音乐。

3.2茶文化在歌词方面的运用与结合

中国茶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们所知晓的茶文化是经过无数先人的打磨随着历史的滚轮而留下的精华瑰宝,传承到现在的茶文化的意义已不再是提供人类解渴的饮品,更多代表的是一种优雅的艺术情操、一种意境、一种精神。作为音乐学习者,我们可以多从大众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审美需求等多角度出发将这些茶文化运用在歌词中,就像周杰伦利用青花瓷这首歌将青花瓷演绎的惟妙惟肖一般。在对歌词进行填写的时候,注重的不仅仅只是描述一些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要注重的是将文化通过歌词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这样的歌词就不会让听者觉得空洞无味。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运用在字里行间,不仅可提高歌曲的吸引力,还能提高歌曲自身的文化价值,同时提高歌词的审美价值,吸引更多观众赏析购买。在茶文化方面,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这种风韵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不论是吟唱茶的精神,茶的外表,亦或是茶的香味都会成为一首沁人心脾的曲子,也只有茶才能将这三种优美之处结合在一起而不让听者觉得僵硬。将茶文化运用到歌词中,不仅可以丰富歌词的内在含义,更能丰富整首歌曲所特有的文化和精神,这种形式的传播也更加有利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3.3茶道教育、茶道实践的学习

茶道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创造活动,不仅仅只是沏茶的步骤,也是一种文化。茶道从煮茶、泡茶再到倒茶、品茶,其中每一个微小的步骤都可以体现出整套茶文化的艺术造诣。沏茶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既柔软又坚韧,品茶时的心境如淡雅竹菊般,安静、恬淡,没有好的心境就无法品出茶中百味。在浮躁的社会中,在嘈杂的快餐音乐模式中,这种淡雅的心境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当下学生认真学习和揣摩的。当代的音乐传达的情感直接、歌词直白,很难给人以宁静悠远、寓意深刻的感觉,在这个浮躁喧哗的时代,人们所喜爱的已不再是重金属音乐,而是渴望听到清新空灵的音乐。中国茶道文化艺术是我国特有的国粹,其内涵之深无以比拟,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茶的清幽与茶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向世人警示了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其二,茶性的“美善统一”与茶道推崇的“精行俭德”,告诫世人应“德博而化”,向世人展示了高素质的重要性;其三,茶道提倡的万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警示霸权主义的危险性;其四、茶道的灵魂“和”展示了全球一体化将是未来世界的走势。中国茶道文化包含了美学、哲学、科学,它包罗万象、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了解茶道文化对提升我们音乐修养也大有益处,将自己所领悟到的运用到音乐中,使歌词的意境更加深远,使我们对音乐的曲、词、演奏方式、以及风格的欣赏等能够打破具体事务的束缚,在音乐上有更高的造诣。

4总结

茶文化和音乐相容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渊源,使得茶文化成为提升音乐魅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与音乐的相容可以使人既能体会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感受到音乐强悍的感染力。在欣赏音乐时,使我们的眼睛能看到颜色、鼻子能感觉到音乐传达的香味、嘴巴能品位出音乐的味道,耳朵能享受到优美的旋律,心中能感悟到音乐的深刻内涵。通过有效的手段将茶文化运用到音乐教育上,使茶文化和音乐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能创作出直击人心灵的音乐。

作者:康雪 魏欣 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姜春红.茶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1(22):164-165

对茶文化的理解范文3

中国的茶叶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沉淀,赋予了茶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内涵。如今,茶文化已经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信念,许多大学课程都融入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教育,以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关键词:

大学;思政教育;茶文化;德育功能

当今社会,茶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代表了某种精神与修养,人们视“茶”为人格力量,视“品茶”为精神享受,在品茶中深化思想、感悟生命,完善自我修养。品茶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步入了人们的精神领域,“德育功能”也成为茶文化最高层次的核心内涵,具备了哲学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其实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结果。

1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体现

1.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以人文本,关心、关爱、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是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在生活阅历的积累中逐渐形成的综合品质,而茶文化本身所蕴藏的德育功能具有鲜明的自由、豁达情怀,这与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不谋而合。物质条件的提高让眼下很多大学生过分追求金钱与利益,年纪轻轻便丧失了本真,整日沉迷生活的享乐中,缺乏拼搏奋进的精神,更谈不上人文情怀。茶文化的宁静清雅之气,定会涤荡象牙塔里的奢侈之风,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茶文化的纯真质朴之韵,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逐渐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

1.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茶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它囊括的内容博大精深,寓意深远,它是在上百年的茶事活动中积累而成的文化现象,凝结了太多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茶诗、茶道、茶艺、茶学、茶德等诸多茶文化元素构建起人们推崇的精神理念,这无疑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起到了积极作用。茶文化道德功能的基本要求是“重德”,它关注的是人与自我的关系,必定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准则;“崇俭”极为崇尚节俭,培养大学生“以俭育德”的思想观念;“尚和”强调的是“我”与他人之间的融洽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价值尺度标准;“贵真”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各大高校的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指数都在持续下降,大学生的抗压能力、面对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大学生内心敏感脆弱已经是普遍现状。而茶文化德育功能的中心思想就是“和谐”,它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间万物的和谐关系,吸收了茶文化“和谐”思想,原本脆弱又自我的大学生一定会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如何与自然相处,从而保证了身心的健康成长。

2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大学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茶文化课程的内容设计宽泛浅薄

茶文化原本就是一门近几年才建设起来的课程,目前仍在探索阶段,要在课程的设计中体现出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理工专业、文史专业、艺术专业的茶文化课程没有进行细分,各专业学生学的是一样的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再者,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规划课程内容,以至于许多大学生对茶文化知识接受、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如今很多大学都在积极相应教育部的号召———发挥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作用,但是落实到实际课程内容上,却忽略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只是笼统地将茶文化、德育知识进行整合。

2.2茶文化德育功能的教育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蕴藏于茶文化当中的崇俭、尚和、重德、贵真等精神理念都拥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也是人们修身养性,无比向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些精神理念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却几乎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也就是说,“德育功能”至今为止仍是流于形式的一种口号,并没有在大学生群体中体现出它的实际意义。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第一,对茶文化德育功能的诠释有待完善,高校缺少具备茶文化专业知识的老师,授课老师本身对茶文化的了解就不够深,那么到了学生身上,他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就会更加浅薄,只能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第二,茶文化所涉猎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这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知识体系,而且很多内容相对抽象枯燥,囊括了许多深奥的哲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以大学生的年龄也很难对这些产生兴趣,基本上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学习压力下也无法细细品味茶文化的精神。

2.3茶文化教学方法缺少新意

作为一门近年来最新兴起的课程,茶文化初次步入大学校园,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教学方法都处在尝试、摸索阶段,授课老师也相对保守地采用了传统教学方法,仍然以老师单方面的讲解为主,课堂上几乎没有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落,以至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之外,由于茶文化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这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很多老师还没有找到通过多媒体呈现茶文化知识的切入点,也没有深入研究和创新茶文化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对茶文化课程丧失兴趣,对其中的德育功能并没有想要了解的想法。

3大学思政教育中茶文化德育功能的应用途径

3.1深挖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智慧,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90后大学生正处于懵懂迷茫的成长阶段,蕴含于茶文化当中的精神与哲学,无疑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完善产生积极作用。3.1.1高校老师应从自身做起,丰富茶文化知识储备量,在全面了解茶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精神内涵,积极主动地与从事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交流探讨,再用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把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和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3.1.2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茶文化德育功能的态度,对茶文化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面意义,应该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3.2开设茶文化课程

许多大学采用茶文化德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深度,部分学生学习茶文化只是为了拿到学分。所以,高校应全面了解大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结合他们对茶文化德育知识的储备量、学习能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不能让茶文化课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失去了德育功能的教育意义。结合高校各个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各专业学生设计相应的茶文化课程,比如理工科学生最好从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学起;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中级茶文化课程;文史专业的学生则学习高级茶文化课程。将课程分化设计,因材施教,让不同专业、各个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对茶文化产生兴趣。

3.3创新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

当今时代,陈旧老套的教学方法早已被淘汰,新媒体等信息科技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流。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更应该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从学生视角出发,创新茶文化教学模式,老师必须敢于尝试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尝试中不断调整与完善,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技术,利用多媒体整合音乐、视频、动画和图片,为学生呈现耳目一新、生动有趣的茶文化知识,直观地阐述德育功能,丰富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储备量。与此同时,老师还应不断创新茶文化教学内容,除了向学生讲述茶文化的基本知识之外,还要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渗透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3.4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校园氛围

如今,很多开设了茶文化课程的大学,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其德育功能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却没有充分体现出茶文化的影响力。大学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以及校园氛围的影响。因此,各所高校有必要积极开展能够发挥茶文化德育功能的时间活动,比如:茶文化德育演讲比赛、茶文化德育知识竞赛、茶文化德育讲坛等,让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汲取茶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开展校园活动的同时,还应积极联系社会各领域的茶文化活动,比如茶文化庆典、茶文化博览会、茶文化交流会等,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让他们对茶文化的精神有更深层的认知。

4结束语

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之精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它本身所拥有的强大的德育功能,通过高校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无疑会给当今大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观。这对于社会、国家、民族而言,无疑是极其珍贵的教育财富,更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胡雅娟,夏达.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6,06:211-212.

[2]蒋怀柳.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3]徐丽屏.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李松林,蒋晓侠.论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3,01:36-40.

[5]杨超.“思政课”考试的“德育”功能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6:24-26.

[6]唐琳,许琛,徐昕.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德育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04:86-88.

对茶文化的理解范文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西方茶文化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迅速传播到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西茶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各自的深刻内涵以及相互差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直接对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在现阶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将非常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影响力的继续扩大、提升。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翻译

中国是茶叶大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茶叶长途跋涉传播到西方国家后,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西方也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与体系,并主要通过饮茶习惯、饮茶方式、饮茶礼仪等表现出来,让茶叶这一古老的中国饮品在西方土地上焕发出异域风情。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现状,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茶文化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1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积淀,茶文化也显著地影响着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的行为礼仪、性格品质,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鲜明标签和深刻烙印。西方虽然接触茶叶、茶文化的时间和中国相比少得多,但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和中国乃至东方国家有显著区分的茶文化体系。早在十六世纪的时候,英国在强大的生产力、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战胜了西班牙战队进而获得了海上霸权,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历史征程。从那时开始,英国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物质、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也是在这一时期,官方色彩鲜明的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东方茶叶带入了英国,并作为商品销售。这种珍贵的东方树叶,当时由于在英国数量稀缺而价值不菲,主要作为药品和养生饮品而存在,流传于英国皇家贵族当中,并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英国人的喜爱。因此,英国的茶叶供应量逐渐增加,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英国的中下层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间人士的喜爱,成为英国人休闲、社交中使用到的重要饮品。随后,随着英国的不断扩张,英国的茶叶供应量越来越多,逐渐在英国人当中得以普及,英国人和茶叶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种英国茶文化也开始逐渐渗透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当中,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文化基础。由于西方国家和中国在文化差异、民族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显著区别于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并逐渐形成完善的西方茶文化体系。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散发出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和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更多扮演的是一种开放的、优雅的角色。西方人对于茶叶饮品的感受,不仅在于味觉,更在于品茶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实现和与他人的精神交流,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内涵变得非常集中而深刻,这和西方国家商业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表现出西方人对茶叶的深刻喜爱和情有独钟。在此基础上,西方茶文化的内涵逐渐扩散而细化,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饮茶这一极具文化氛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英国人乃至西方人生活、工作、社交、休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英国的茶文化专注于文化“点”魅力的绽放,那么中国茶文化则更加倾向于从千年历史中缓缓走来的极具民族文化积淀的茶文化普遍影响及成熟形式的展现。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塑造,已经和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完美融合,极具中华文化魅力与特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与文化形式。在中国人眼中,茶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到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茶具选择、茶室布置、茶服搭配、茶事活动等与茶叶相关的方方面面,并完全上升到精神层面。茶文化的内涵之于中国人,兼具了形式美、内容美、精神美,在饮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上,中国人都乐在其中,并自觉实现了肢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交融。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之庞大、含义之深刻、形式之优美、影响之深远,是只言片语难以描述的,它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当中。

2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建议

中西方茶文化相连相通,又显著区别,基于这一基本现状,在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茶文化方面认知的异同,依据基本的翻译工作原则,采取灵活性的、生动性的翻译策略,使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可以更好地通过译文感受到对方茶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对方茶文化的科学认知。在此主要探讨中国茶文化的英译问题。

2.1茶名的翻译策略

在茶文化翻译中,茶叶名字的翻译,可以说是茶文化翻译的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内容。一直以来,茶名的翻译所面临的问题是准确性和联系性的问题,即在中国茶文化中相关关联的茶名,经过英文翻译后,完全看不出其联系性。在长期的茶名英译实践当中,发现采取音译、意译灵活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翻译效果是最佳的。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特征鲜明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即直接应用普通话的拼音进行翻译,当然某些茶叶采用方言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龙井茶直译的结果就是longjingtea,采用的是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而白毫茶、乌龙茶则采用方言直译的方式,翻译的结果分别是pekoe、oolong。对于一些茶名形象性强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可以使外国友人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如红茶的意译结果为blacktea,中国珠茶的意译结果为gunpowertea,这样的翻译方式可以使外国友人在初次接触茶名时即产生形象性的记忆。此外,不少茶叶名称也采取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如祁门红茶的翻译结果为qimenblacktea,乌龙粗茶的翻译结果为oolongcrudetea,红枣龙眼茶的翻译结果为reddateslongantea,音译和意译结合并灵活使用的翻译策略,使得中国种类繁多的茶名的翻译方式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更加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

2.2专业术语的翻译策略

在中国茶文化中,与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术语不胜枚举,如何对茶文化专业术语进行科学、准确翻译,使外国友人通过对茶文化术语翻译结果的听、读,可以了解茶文化术语的内涵,是一大难题,也是茶文化专业术语翻译效果好坏的一个直观评价标准。对于茶文化专业术语的英译,必须坚持专业性、准确性、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尊重中国茶文化中专业术语的完整内涵,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西方人的理解压力。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采用的方式更加偏向于英语的表达方式,较少应用音译,如采茶的英译结果是plucking,杀青的英译结果是firing,茶毫的英译结果是tippy,这样的翻译方式显得更加正式、专业,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体现出对中国茶文化专业术语英译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对于茶文化中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专业术语的翻译,尤其要注意展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避免翻译的生涩、乏味,如对茶具“脱胎填白”的翻译,采用““sweet-white”eggshellchi-na”更加合理,更加能体现出瓷器茶具薄而脆的器质特征,并隐约传达出其中蕴含的中国瓷器文化之美。

2.3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茶文化美学和魅力的体现,一直是翻译工作者研究的一大课题,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中,完整或者尽可能传达中国茶文化之美,着实是一件困难而需要不断摸索的事情。在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体现中国茶文化之美学意蕴,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将中国茶文化之美植入到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当中,最终中国茶文化之美“英语化”,更好地传达给对中国茶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具体来说,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重点在于文字的通联与语境的塑造。何为文字的通联,即用英语单词、英语短语描绘中国茶文化术语,通过对翻译技巧的运用和对翻译结果的筛选,结合西方人的语感方式,实现中国茶文化术语的文字之美与英语单词之美的联通,将中国茶文化中唯美的描绘方式更加完善而不失原味地用英语表述出来。如“成窑五彩小盖钟”的英译为alittlecoveredteacupofChengHuaenamelldeporcelain,这一英译结果完美地将原词中的“五彩”、“小”等元素表现了出来,并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英译案例。何为语境的塑造,即在通篇的翻译过程中,采用自始至终的表现美学的翻译手法,将中国茶文化之美严丝合缝地植入进入,创造一种以英文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美学氛围和美学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以及特殊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将更加容易,更加水到渠成。

2.4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是极具规范性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茶文化的规范性都确定无疑,因而在茶文化的英译过程中,必须尊重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以规范而严谨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免在茶文化英译的过程中使中国茶文化失真,甚至使西方人对中国茶文化产生误解、曲解。在英译过程中遵循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尤其要注意中国茶文化定名字、特定概念表述的一直性,这就需要翻译行业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茶文化翻译标准,翻译工作者都按照这一标准对相关的词语、概念、术语进行翻译,避免表述不一造成茶文化英译失准、失真。此外,在茶学科技论文中,更加需要重视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采用高度严谨、规范的翻译策略,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应当避免使用缩略词,容易造成跨专业读者的理解困难和概念表述的偏差,与论文标题的严谨性形成冲突;另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正文在茶文化的表述中更加重视表述的准确性、正式性,而非茶文化美学意蕴的传达,这一点和普通的茶文化英译有显著差别。

3结语

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民族性格、历史进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再加上中西方茶文化萌芽和发展的时期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基于此,对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科学理解、正确认识,是做好中西方茶文化互译尤其是中国茶文化英译的前提。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唯有尊重原意、尊重美学、尊重不同语种表达方式的翻译策略,才是最佳的,才是最能被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的翻译工作者在茶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作者:董理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6(1):51-53+55.

[2]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3]施由明.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7(2):15-21.

[4]杜大干.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对茶文化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教育;思想教育;应用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提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以及“四个服务”要求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积极探索“多元化”教育模式,应当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茶文化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以及能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体系,茶文化中的“理敬清融”理念,能够与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价值观塑造。尽管当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思想教育与茶文化的结合,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仍然没有对其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运用的也不够到位,还存在一些误区,因而必须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将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茶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其意为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学、茶艺等。茶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中国茶文化发展形成过程中不难发现其蕴藏了大量丰富的教育素材,深入发掘其教育功能效果显著。从古至今诸多文人雅士将品茶作为体悟人生和励志的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由于其具有很多思想性,因而能够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将茶文化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更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提升学生思想境界。茶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已经形成了洒脱、宽容、仁爱等一系列文化体系和文化内涵,因而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引导价值。从这一点来看,茶文化可以与大学生思想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用来开展思想教育,比如“茶艺、茶德”可以用来教育学生提升自身的修养以及培养自身的能力,特别是“理敬清融”文化,能够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一定要重视茶文化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通过有效的结合,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二是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当前很多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较薄弱,这与“德才兼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大学生心灵十分脆弱,因而一定要加强对他们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将茶文化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茶文化“和敬融礼”的精神,使大学生能够对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能够解决大学生的一系列困扰和困惑。茶文化还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大学生通过茶文化让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够使大学生的人生观得到升华、世界观得到改进,这必然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是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在思想教育方面,要在这方面下更大功夫。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茶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属于“集大成”的文化,可以说属于中华民族的财富,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比如“茶道、茶礼、茶德”蕴含是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也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修养,更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会使学生变得成熟,同时也会提升自身的承受能力,而不再是“玻璃娃娃”。

2茶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一些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方面,已经对茶文化进行了一些研究,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茶文化在促进思想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重视。一是重视不足。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尽管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运用茶文化,而且也有目的的开展了一些课程,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还没有将运用茶文化作为重中之重,只是开展了一些渗透的工作,因而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个别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方面,虽然认为茶文化具有很强的作用,但在教育教学方面,却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的问题,这样的思路根本不可以将茶文化更有效的应用于思想教育当中,而只能是一种形式主义,效果也不可能理想。二是缺乏融合。从当前一些高校的运用情况看,尽管已经将茶文化纳入到思想教育当中,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融合度相对较低,同样会制约运用的效果。比如从茶文化来看,不仅包括简单的茶事活动,而且还有很多的延伸以及文化活动,比如茶戏剧、茶故事、茶诗等等,这些都能够运用到思想教育当中,但当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没有与思想教育进行深度融合,特别是很多教师本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就不够深入、也不够到位,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时也根本不可能起到很好的融合效果,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教师一定首先要深入了解、体会和理解茶文化,进而进行融合教学。三是实践较少。当前一些高校在运用茶文化的过程中,实践内容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一些“理论说教”,但与茶文化相关的一些实践活动少之又少,这就无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茶文化的内涵,而只能是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行合一”的目标根本无法体现。众所周知,对于茶文化来说,既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应当多开发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实践项目,并且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引导以及服务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茶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对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按照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来看,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应当将茶文化作为重要的内容和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运用茶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提高重视程度。对于高校来说,要想使其文化的作用得到发挥,首先必须高度重视茶文化的运用,要鼓励、支持、引导,这样才能起到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一定要将茶文化纳入到思想教育体系当中,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茶文化“集大成”的重要优势,积极探索运用茶文化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模式。高校应当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比如可以建立“茶文化学堂”,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直接、更加具体、更加深入的接触茶文化。而是要真真切切的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入手,积极引导教师学习茶文化、运用茶文化。二是强化相互融合。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要想使茶文化更好的运用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融合”这篇文章,否则根本不可能起到效果。要想使茶文化更好的融合于思想教育当中,一定要对茶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找出茶文化当中能够与思想教育相融合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茶文化的作用得到发挥。比如教师在运用茶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茶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找出茶文化当中的“现代气息”,并与之有效结合,进而融入到思想教育当中,这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自己就要成为“茶道、茶艺、茶德”的“高手”,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思想教育,才能让学生信服。三是加大实践教育。“知行合一”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茶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教育。在这方面,高校一定要为教师开展茶文化实践教学开辟渠道,应当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比如可以多与茶艺馆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对茶艺馆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茶艺馆开展一些实践教育,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茶文化的生活气息,而不只是简单的说教。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内容的拓展,高校以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茶文化社团”,既有利于宣传茶文化,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在“茶文化社团”中进行实践锻炼,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茶文化论坛、茶文化相关方面的比赛活动,更应当开展一些庆典,这样能够使学生参与其中,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通过对高校思想教育如何更好的运用茶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由于茶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而且还具有“集大成”的特点和优势,因而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思想教育,特别是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必须下力气解决,特别是要在提高重视程度、强化相互融合、加大实践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使茶文化的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使其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模式,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取得新的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15(5):58-60.

[2]李瑞.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教育导刊,2013(1):33-35.

对茶文化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教育;价值;途径

高校教育是新时期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基于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将茶文化良好融合到高校教育当中,可以显著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推动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生观。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茶文化就是其中极富魅力的一支。中国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吸收了中国本土儒释道文化的精髓,拥有极强的文化感召力。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中,茶文化教育的开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和有效的突破口。茶文化教育在帮助学生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本质的过程中,也将深刻地以中华文化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形成中国人应有的作为礼仪之邦一员的价值认同。科学认识高校茶文化教育的价值,有效拓展高校茶文化教育的开展途径,将进一步实现高校茶文化教育乃至高校素质教育效果的提升。

1中国茶文化概述

茶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繁盛于中国,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茶叶大规模推广的基础上出现的。时至今日,中国茶文化已经历经了千余年的发展,其内涵之深刻、意蕴之丰富远非我们日常看到的那样。在不同的朝代,茶文化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唐朝时茶文化开始兴盛,宋朝时茶文化达到鼎盛,元朝冲泡散茶的风气开始兴起,明朝人们转而开始欣赏茶具的文化之美,清朝的茶文化开始接近现代茶文化的形态,也变得更加平民化、具体化。中国茶文化以茶道精神为核心,茶道精神可以简练地概括为“和”、“静”、“怡”、“真”四个字,其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的精髓,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内涵,彰显出强烈的中华文化之美。中国茶文化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茶文化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构筑出目前世界范围内茶文化多种多样的格局。

2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的价值分析

基于茶文化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以及给人带来的哲学启迪,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突出价值,不仅有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营造了良好的高校教学氛围,缓和了师生紧张的关系。在此,结合实践经验将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的价值分析如下。

2.1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而茶文化教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茶文化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所寻求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点突破”,而这一点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极具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实践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加近距离、更加深入地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及其魅力所在,更加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建设所能够提供的文化动力。以良好的茶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将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更加深刻的文化认同感、文化使命感,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续良好传承和不断创新。

2.2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优秀的民族道德品质一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鲜明标签。中国茶文化当中,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品质,包括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禅茶一味等等,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的一个集中体现和精炼概括。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茶文化当中所蕴含的深刻的道德品质观念也将对大学生形成强烈影响,在此基础上,茶文化中尊崇、提倡的道德品质将渗入大学生的思想当中,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当中,从而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长远发展来说是价值连城的。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当中实现了以德育人、以礼待人的目的,在茶文化塑造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氛围中,大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将受到滋养。

2.3提升环保教育的开展效果

十以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受到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高校对于环保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开始逐渐提升,相关的环保教育选修课程大量出现,为学生接受环保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茶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将从侧面提升高校环保教育的开展效果。茶本身来源于自然,带有浓厚的自然气息,而茶文化中也包含了回归自然、敬畏自然的道家哲学理念。基于此,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将良好地向学生传递生态理念、自然理念、绿色理念,帮助学生在了解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环保意识,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高校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其效果不仅仅体现在道德品质、文化理念层面,也体现在环保教育层面,这是茶文化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也必将有力地推动高校环保教育效果的提升。

3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的途径探讨

高校拥有着最为丰富的的教学资源,在教育领域具有强大的优势。依托高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科学开展高校茶文化教育,将有效推动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大学生个人的顺利成长、成才。在此,将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的科学途径分析如下。

3.1构建完善的茶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教育当中,一门课程的顺利开设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对于高校茶文化教育来说同样如此。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构建一套完善的、与高校教学现状紧密结合的、与学生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茶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在构建完善的茶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一是要制定明确的茶文化教育目标,既要包括总体的教学目标,也要包括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等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从而以良好的目标导向引导茶文化教育高效开展;二是要制定设置合理的茶文化课程内容,从茶文化基本内涵出发,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茶文化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地植入到茶文化课程当中,帮助学生通过茶文化课程的学习,逐步、有效、深入地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及其精髓,形成对于茶文化的良好宏观把握和准确细致理解;三是选定或者制定规范的茶文化教学教材,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从已经存在的茶文化教材中选择合适的作为自身茶文化课程的教材,也可以根据自身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以及茶文化教育的客观需求,制定规范的茶文化教材,使得茶文化教学的内容以规范的体式明确下来。

3.2深入挖掘茶文化在当代的内涵价值

茶文化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所形成的内涵和底蕴之深厚自然不言而喻。但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思潮的冲击之下,如何通过深入挖掘和适当拓展使中国传统茶文化教育在当代高校教育中赢得更多的关注,成为了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一直以来,中国茶文化教育的开展都存在创新性差、时代感不足的问题,这严重限制了茶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也导致茶文化对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的引导力下降。高校在开展茶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良好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和有效拓展茶文化外延的方式,将茶文化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将茶文化和社会建设良好结合起来,充分彰显出茶文化在新时期的时代感、感召力。茶文化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其文化内涵和呈现方式是否能够赢得现代人的关注,决定了其生命力、发展潜力的高低。高校在开展茶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紧密把握茶文化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将茶文化适时地转为一种和现代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对现代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内容,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在当代的内涵价值,实现高校茶文化教育效果的显著提升。

3.3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

在高校茶文化教育过程中,一味采取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未免过于死板,较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将非常有助于茶文化教育吸引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在积极参与茶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茶文化的良好理解,形成对茶文化的有效认同。为了提升茶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高校可以借鉴其他活动的开展方式和组织形式,通过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将茶文化教育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可以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茶道活动,让学生在茶道活动中感受原汁原味的茶文化内涵,近距离接触原本的茶文化体貌;也可以举办茶文化主题的知识竞赛或者体育活动,让参赛队伍各自用一种茶叶名称命名,在比赛过程中融入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形成茶文化感染;还可以打造茶文化主题的校园报刊,在其中同时刊登茶文化内容、茶文化新闻和社会热点资讯,让学生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学习茶文化、感悟茶文化。总之,茶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高校可以在茶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大力创新,从而通过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茶文化活动,推动茶文化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

3.4打造高校茶文化教育特色品牌

在现代社会,品牌的力量、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展现出巨大的魅力,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高校教育领域,特色教育品牌的打造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工作者的重视。特色教育品牌的打造,其影响力是无形的,同时也是持久而巨大的。高校在开展茶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从日常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做起,坚持良好的品牌意识,逐步构建出自身特色鲜明的茶文化教育品牌,以品牌影响力推动茶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品牌认同感提升茶文化教育的效果。打造高校茶文化教育特色品牌,一方面要结合高校茶文化教育实际和高校所处的地域的茶文化底蕴,形成鲜明的高校茶文化教育特色,并在高校茶文化教育当中对自身的茶文化教育特色进行良好渲染和重点呈现,使校内学生对高校的茶文化教育特色产生心理认同。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信息媒介渠道,对高校的茶文化教育特色进行广泛宣传,使高校的茶文化教育特色被更多的校内外的人所熟知,逐渐在社会范围形成一种广泛的认同,初步形成高校茶文化教育的特色品牌。除此之外,还应当做好高校茶文化教育特色品牌的维护,真正使茶文化教育展现出鲜明特色,避免空谈口号式的宣传。

4结语

茶是一种饮品,但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积淀了太多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茶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和集中体现。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底蕴、呈现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并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彰显出更强的文化魅力和文化感召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助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深入开展高校茶文化教育,将是推动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策略。高校管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良好把握茶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系统化的、规范化的茶文化教育,以茶文化教育的良好开展,为高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插上强有力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2]周亚军.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金思阳.浅谈中国茶文化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6(1):149-151.

[4]杨华.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茶文化》课程为例[J].美育学刊,2016(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