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1
2022年立春出生属什么生肖
其实生肖是按春节算还是按立春算,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依据存在了,生肖是按立春算的。按照中国黄历的算法的话,新的生肖年是以立春开始算起的,也就是说新的生肖年是以立春确定的。“农历”是汉代开始使用的“太阴历”,是以立春为界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生肖以立春为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这个说法加以弱化,形成固定的春节作为生肖年的起始点。
十二生肖也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所以生肖是比较受关注的,尤其是年份的吉祥生肖。十二生肖其实是按照黄历进行排序的,而且是以廿四节气中的立春节气作为界限,不是以阳历的1月1日,也不是正月初一。在我国的老黄历中以立春确定生肖,六甲纪年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这用于记录有些许的复杂,因此古人为了方便记忆采用了动物来代表地支,这就是生肖,因此生肖的排序应该是从立春那天算起。
2022年属虎之人的事业运势
这一年出生的属虎人成绩优异,毕业的院校很不错,在学校里边能够学会很多理论知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是天生的艺术家,艺术天赋异禀,也只有在艺术上能够将他们的优势最大化,所以刚进入工作就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年纪轻轻就能在事业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正因为年少有为,所以他们在收获一定成就之后会出现骄傲的现象,心态会变得有点浮躁,整个人有点飘,很多时候不把别人的建议听到心里面。在与同事合作的时候,自视过高,经常轻信他人,所以他们与同事之间会产生严重的矛盾与隔阂,这种状态会给属虎之人的事业带来很多阻碍。
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2
当我写这段文字时,正是立春之日,也是虎年春节即将来临的前夕。除旧迎新之际,免不了回头望望来时足迹,好多往事纷至沓来。
2004年的春节,中国歌坛上曾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件。从正月初一至初七,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连续播出了《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以下简称(西歌赛>)。这是第一次以“原生态”为号召和标志的民间歌曲电视赛事,聚集了中国44个民族的上千名来自乡间田头的民间歌手,其中33个民族的歌手和他们世代传承的音乐文化也第一次成规模地集中展示在国家级电视媒体上面。
《西歌赛》的影响现在仍在继续,广大音乐受众由此产生的对中国各民族传统民歌的兴趣和热情前所未见――“原生态”及“原生态民歌”概念的社会流行: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等大型音乐赛事纷纷将“原生态民歌”及其歌手纳入其中:各种以“原生态”为标志的电视栏目和音乐活动开始举办:由这次赛事推出的李怀秀、马俊、阿宝、卞英花、阿幼朵、尼玛拉毛、赵大地、石占明、张存秀、奇附林等优秀民间歌手,以及“羌族多声部”等原生民歌的歌唱组合频繁地出现在各种传媒和音乐舞台之上。
《西歌赛》的文化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受“西方崇拜”价值观排挤而被边缘化,并逐渐趋于湮灭的中国数千年积淀的传统音乐文化开始走向一个涅重生的复兴历程,标志着厚积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重新获得它应得的尊重。受“重商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曾被长期置于国人的视野之外,以至于见多识广的记者都会说出中国“民乐的家底微薄不丰”,音乐学者轻言中国音乐的出路“向西方乞灵”。连在资讯丰富的城市里长大的大多数青少年未曾听见过真正的中国民歌。这样的状况,与我们媒体出于价值观偏颇造成的对音乐文化的片面传播,无疑有着很大的关系。
《西歌赛》影响了一批热爱、熟悉和有志于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媒体从业者。有着近30年历史的《广播歌选》杂志2010年以“原生民歌”为传播宗旨的改版,既是中国音乐期刊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6年前那个的悠远回声。音乐从来是在传播和传承中生存。从这个意义上看,《广播歌选》的改版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增添了一线生机,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开辟了一条发展生路,展现出一个新的前景。对此,我在这桃符欲换的立春时节,欣慰并期待着。
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远古时期)、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丰满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发展中有变异,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休假性)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蜡)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人们聚饮会替,歌舞戏耍,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论文成果尤为显著,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挖掘力度不够;其次,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除个别专题研究外,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成为一门显学。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社会功能)、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由于文献不足,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做出了推断,“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 “以春节为例,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节日民俗,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成果卓著,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注 释:
[1]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传统节日》。
[2]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A].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
[4]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张建世.中国年节文化[M].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9]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3).
[10]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1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4]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J].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国的春节[A].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讲座丛书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8.
[16]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J].浙江学刊,1997(3).
[17][2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21]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3.
[2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论坛,2004(5).
[23]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3-4(6).
[24]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5]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26]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华颖.港客谈春节: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3(4).
[28]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8).
[29]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0]李松洁.春节习俗变迁的社会学解释——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2008(2).
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4
应中国一些美术馆的邀请。立春这天,达丽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飞达中国,与这些美术馆接洽,并为她创作的油画做画册。
“你终于印画册了。”“是啊,这次看来是没办法追求完美了。”她带着遗憾地回答我。这次,距离上次她在我这里印制画册,已整整8年。这8年期间,她每年至少两次,为了采风,跑遍世界各个角落,也经常到中国来。除此,达丽所有的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在绘画上,她隐居在洛杉矶的画室作画,画了不少好作品。
她曾经带着美国画友来我的印厂制作画册。有好几次我问她“你画了这么多画,为什么还不印画册呢?”“再画一些吧,” 达丽仿佛总是对已画好的作品不满意,想有更好的作品再说。看来这次的不得已,是因下半年她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画展,紧接着这些画作便要到中国的几个城市连续展览,这些展览中要用到画册。
很巧,到中国联展,她又挑了翌年立春时节开始。
“立春”这个词意很恰当地表达了她绘画艺术的现状。达丽在美国与中国绘画界的朋友们,对她绘画艺术上那种日新月异的进步,赞叹不已。达丽一直在绘画中寻觅着春的感觉信息,她似那柳条上新发的嫩芽,似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在艺术的大地上散发着自己的芳香,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达丽的油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她的作品是在灵感涌动之时泼洒出来的。她说:“希望我的作品会让人感觉似进入春天般的美好世界,像感受春天在人间一样给人们的激情,是生长的、温暖的、欢愉的,充满着热情。”她还补充说,“我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在创作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设想,会内心矛盾。我曾经花了多年时间,让我的感觉也变得敏锐起来,像变幻的四季,不断涌现新的景象,希望我的画作能达到视觉、心灵、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
7岁那年,达丽便开始向世界著名的哲学教授Qun Yan学习书法。严先生是隔壁邻居,又是父亲的同事兼好友。他深厚的书法和国画造诣,使童蒙时期的达丽受到了中国艺术的熏陶,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与书画艺术同源的旨趣。
之后,达丽在浙江的一所中学担任美术的教学工作。在这期间,她酷爱的美术,逐渐滋润着她的艺术心田,使她的绘画造诣又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随着年岁增长,达丽眼界渐渐开阔,这些从小浸润的东方审美情趣和书法的功力,几十年后,在达丽的油画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其构图的简练意赅,笔触的遒劲收敛,色调的绚丽冲和,无不透露出东方艺术哲学的神韵,形成了达丽的油画创作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艺术风格。
怀着对艺术的虔诚向往,20年前,她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只身前往巴黎。在那里,她进了艺术院校学习;在那里,有她挚爱的绘画艺术;在那里,有她做一个职业艺术家的梦想。
在巴黎时,达丽租住在一个公寓里,街对面就是卢浮宫。她每天除了上学便是到这座艺术的殿堂里向大师们学习。比如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1796-1875)、保罗.塞尚(1839-1906)、克劳德.莫奈(140-1926)、埃德加.德加(1834-1917)、爱德华.维亚尔(1868-1940)、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文森特.凡.高(1853-1890)等都是她师从的对象。学习观摩之余,达丽走遍欧美各大博物馆,向艺术家请教,与同行切磋技艺,给自己创造了多种实践机会。
在异国它乡,虽然生活单调,但达丽在学习西方绘画艺术之余,探索了艺术的不同流派,尝试了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就这样,达丽在法国和美国学习绘画艺术,前后整整5年。
她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美术”二字,美术中的“术”,是绘画入门的条件,而美术中的“美”,却是需要绘画者有博大的修养和学识。“美”和“术”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艺术的至高境界,没有这样的境界,就很难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丰富的人生阅历,使达丽对艺术有独到的感觉和解读:“色彩有多种功能。它更重要的是具有与人们沟通情感的作用,并富有诗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掌握色彩理论固然重要,但毕竟绘画是作者个人的品味和对色彩的取舍。这些,奠定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达丽的绘画,融合了俄罗斯的写实油画风格。继前人薪火并佐以她广阔的视野,她将丰厚的文化积淀与深邃的思想一起,倾泻于油画创作之中,以特定的瞬间或场景去关注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思考,人类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生态的变化等。
她的绘画,不仅仅是小情小景的自我愉悦与情感渲泄,更是她冷静的哲思激情,化成澎湃四射的笔触,大刀阔斧,挥洒自如。
达丽作品画面的色彩腾挪闪烁,跳跃舞动,言情吐志。画面中大多物象追求强烈的直线条与视觉冲击力,凝重而激荡,朴拙而艳丽,在对立中达到了和谐统一,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又富有写实表现主义的激情。
达丽以长期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为根基,汲取中外优秀艺术元素,广采博纳,注入自己的绘画实践中,把西方绘画的色彩和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完美结合在一起。因而,她的油画具有文化的厚度与充盈的诗意化,注重象外之象、味外之味的意境追求。即便宏阔壮大的画面,亦不以叙事性的精雕细刻为能事——如她描绘内蒙古意境的油画《牧羊人》。
记得印象主义大师雷诺阿曾说:“惟有艺术家内心自然涌现的热情,才能让初见作品的人为之感动。”达丽的作品是让人感动的,回味的,忘返的;那是她对生活充满了挚爱与热情,其绘画寄情于物,化思为象,并加以独特的哲思诠释。
她的油画小品多笔调轻快,用随意而苍劲的笔触表现明丽的色彩和充分的光感,多采用厚涂法,质感强烈,力度十足。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用色之大胆,用笔之奔放。
这些作品不仅是达丽激情与灵感碰撞的结果,更是其思想的升华。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栖息的关怀与岁月的吟唱。
6年前,达丽曾参加了一场全美油画写生比赛。那是全美的近百位画家,汇聚一起后,住在一个大修道院里,以画修道院的任意景色、人物作为比赛内容,画家们需在3天内交3幅最满意的画作。最后,达丽的两幅画都评上了奖。在颁奖大会上,为她颁奖的老师见到达丽本人大吃一惊,因为从画面上,感觉这应该是个50多岁男人的画作,不应该是这么一个娇美的女人而画。确实,不少绘画的大家,评价她的画都是——大气、大美、色彩强烈、构思慎密有气势。
达丽以别具一格的语言符号,演绎成她博大、深邃、典雅的绘画风格。她在绘画中用色彩放飞激情,倒不如说是在用激情阐释哲思,用理想激跃而成就生命的赞歌。
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5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农业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道德信仰、思想内容、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节日、独特的节日与食品节,有着独特的风格服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它们是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历史载体,是深化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措施。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民俗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认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促进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对于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当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时,我们很可能会吸收外来文化,导致我们民族文化的弱化甚至丧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招贴设计越来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灵感。
一、现代招贴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概述
(一)现代招贴设计概述
招贴设计是设计中的象征符号。它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法。它有其特定的艺术形式,它能表达设计师的情感诉求,进而引起观众的思考。海报设计包括图形、色彩、文字等。符号一般是象征性的,在现代设计中更具观赏性。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道德意识,传统的节日招贴设计逐渐体现了社会的长期实践成果和无尽的文化使命。
中国的传统节日,汇集了当时社会精神变化的视觉符号、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和审美功能,为广告,为良好的视觉符号提取的设计,从产品的可靠性的海报,提高群众的认知表现思想观念与共鸣。
(二)中国传统节日概述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是逐步形成和潜移默化的完美过程。这种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社会生活的逐步渗透,凝聚了全国各地的民族风情。而各地的民俗文化生活是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载体。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承载着民族认同感。
传承民族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韩美林说过:“我是留土的,留学民间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太丰富了,永远也学不完。”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感情,而且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生动地传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传统节日说,文化的流动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同时,我们不能放弃本土文化,而牺牲了传统的文化所带来的技术价值。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下,传承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节日文化在广泛传播和传承的同时,更应注重符号的挖掘与设计。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分类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200多种,其中主要的传统节日有以下七个: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因离立春很近,故称为春节。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厦儿女最企盼的日子。让我们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元宵节起于汉朝,与宗教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习俗。
(三)清明节
陽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会在清明节扫墓。唐宋之后成为真正的民俗节日。又因清明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后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变为同时游春赏景的踏青、放风筝、打秋千等娱乐性活动。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本名叫“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不吉利的月份,“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佩香囊、带五色丝线等习俗。
(五)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源于汉代。我国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此夜会在鹊桥相会。所以这天也被人们喻为中国的情人节。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正好是秋季的正中,故称为“中秋”。直到唐初,中秋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宋朝盛行,明清时已经能与元旦相提并论。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因《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三、传统节日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语言表达
(一)春节的招贴设计
在古代民间流传着“开门爆竹”之说,即在新年第一天,每家每户开门后第一件事儿就是燃放鞭炮除旧迎新,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招贴中的第二件作品设计就是以身穿花棉袄的儿童燃放鞭炮为主体形象。以此传达春节的热闹非凡,趣味多多,并配以文字说明,共同体现浓郁的“年味儿”。
春节还流行吃年糕,春卷,饺子等传统食品,饺子的谐音是“交子”意味着新旧年历在子时交替,以此完成辞旧迎新的祈福过程。同时饺子的外形类似元宝,意味着抱住福气,富贵绵绵。因而选用饺子的形象作为春节招贴中的第三件作品主体造形。下图设计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大红灯笼为设计背景,传统的书法字体表现春的色彩。(如图1-1春色)
(二)元宵节的招贴设计
我的元宵节招贴设计作品中,主体部分我选择了大红灯笼和元宵,象征着团圆,用的艺术字作为设计元素,将两者相结合,搭配出节日的气氛和民族特色。又分别选用观花灯、煮熟的元宵等具有元节特色的剪贴画面作为背景,充分渲染出传统节日中那种热闹、祥和、喜庆、美满的场景。(如图1-2闹元宵)
(三)中秋节的招贴设计
中秋节的标志设计部分采用了暖色调,棕红,朱红,土黄,浅黄,依次过渡,象征着服务的积极与热情,节日的喜庆与吉祥,以及产品带给人们的温馨感受。标志的主体造型类似用手轻盈托起着麦穗,其上的弧线类似抽象的心形轮廓,寓意着该品牌选取的原材料安全优质,产品营养健康,企业经营用心,店员服务热情,在感情上把顾客当朋友,当亲人,让顾客真正感受该品牌月饼的优势。(如图1-3奔月)
(四)端午节的招贴设计
端午节主要介绍粽子的的起源,发展历史,下图招贴设计运用端午节的的传统文化赛龙舟、粽子图案等有关的民间传说,封面字体采用了横排版同样是为了体现古典雅韵。希望大家在吃的同时能更多的去了解节日饮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图1-4赛龙舟)
(五)传统节日卡片设计
每个传统节日的卡片图案均为手绘插画,并以各个节日的特色活动或饮食为主,让人一目了然。例如春节的插画内容包括儿童放鞭炮,窗花,水饺,财神送宝,红灯高挂,连年有鱼等。元宵节的插画内容包括各式各样的花灯,元宵,童子,寓意欢欢喜喜闹元宵等,清明的植树,放孔明灯,放风筝等活动。端午节插画内容包括划龙舟、酒、粽子、艾叶、避五毒等,情人节的鹊桥相会,中秋的花好月圆等。
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6
1. 通读文章,把握材料信息要点
通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为准确筛选文中信息打下基础。“通”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匆匆应付,而是要逐句、逐段地认真读,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要点。
如,阅读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社科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是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段文字有三个信息点:①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②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文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③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点分别与5题A、B、D三个选项相吻合,而C项“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对“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
2.研读题干,进行信息加工筛选
筛选就是依据题干要求查找、过滤、选择社科文的信息,筛选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界定检索区间。“检索区间”就是正确答案在文中的表现范围。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信息的确认上。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然后确定与题干要求相对应的语句及其内涵。(2)明确筛选标准,即题干对信息筛选的基本要求。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7题,“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题干中就暗含着“根据原文信息”、推断”、“正确”等三方面的标准。(3)题文对照,比较辨析分类整合。解答阅读要辨析材料,辨明材料的性质,比较与题干要求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把篇章或语段内容有条理地分列成若干要点,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对筛选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清有关与无关,主要与次要。舍弃次要和无关的部分,再加以概括,即可确认“文中重要的信息”。
3.综合比较,排除干扰选项。
排除干扰选项的主要手段是比较,比较是确认答案的一个关键环节,比较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题与文的比较,看原文内容与题干要求是否一致;二是筛选出的原文内容与试题选项之间的比较,看选项与原文的内容是否一致。比较的目的是辨明正误。比较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问题。如2007年高考第6题B项“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而原文表述为“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非”是否定,而“不只在于”是有条件的肯定,B项的表述与原文是不一致的。
需要指出的是,通读、筛选、排除是相互联系的,有时甚至是同步进行的,考生要认真阅读,精心筛选,仔细比较,大胆排除,如此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题。
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
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黄 涛
①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这里的全民性指属于同一文化传统的同一族群的全体成员在同一节日时间参与共同模式的节俗。
②在特定群体的文化观念中,节日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蕴涵的文化含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强调人际和睦、欢乐吉庆、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当然也有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不完全合拍,但我们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
③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已成为广大民众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传袭力,因而把它们看作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应无问题。那么,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盛衰的一个显著指标,是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除夕、中秋注重家庭团圆,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清明节祭祖,也是同族的人们汇聚联络的时机。其他节日也都注重家庭团聚或相互问候、赠送礼物,有程度不等的协调、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⑤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人们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立春之日,举行迎春仪式,打春牛、吃春饼等,庆贺新春的到来,为春耕做准备。
⑥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午节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
⑦近年来深刻的社会转型与飞速的经济发展又对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社会文化体系面临着结构失衡的危机,因而,亟需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也一同涌入国门,致使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逐渐兴起并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吸收西方节日固无不可,但是我们必须保持祖国固有节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的主流地位。
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中,端午节已经被韩国抢注,引起了国人的极大愤慨,端午节申报竞争失利的事实说明,我们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方面做得不到位,有很多优秀传统“失传”了。除端午节外,我国还有一些重要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是与东亚的数个国家共有的,也有被其他国家“抢注”的危险,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⑨有人以为,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把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大力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对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⑩也有专家认为,超越现实,给人提供一个理想性目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遗憾的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这种社会功能被削弱,从而使传统文化成分被商品化。端午节逐渐蜕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只剩下吃月饼。还有就是对传统节日缺乏理想的目标,比如说,先前庆祝端午节的主题不是爱国,而是全民卫生运动,导致了端午节内容的蜕变;可以设想我们的国粹却只剩下“吃”而文化和精神内涵尽丧的一具空壳时,即使申遗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摘自2007年6月18日“文史聚焦”网)
1.对“传统文化节日”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
B.传统节日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而成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形成了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
C.传统节日的各种仪式活动所蕴涵的文化含量和价值观念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因此都必须在现代社会加以继承和发扬。
D.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其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
2.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节日诗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写出下列诗句中反映的是什么节日()
A.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3.文章阐述了保护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人认为应该对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也有人认为关键不在于国家给不给法定节日,结合文本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也有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不完全合拍,但我们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
2.A.七夕 B.重阳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