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行业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行业趋势

银行行业趋势范文1

中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快速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金融的安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推进内部治理和提升银行竞争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正在成长为国际化、大市值的公众公司。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客户关系、内部运营管理体系尚待建立和改革完善。

领先银行的组织模式比较

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都是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其先进科学的组织运作模式深得业内人士推崇。对比分析这两大银行运作模式,或许可以从中找到可供国内商业银行借鉴之处。

花旗与汇丰两大国际银行组织结构的相似之处包括:两者目前都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组织结构。虽然这两家银行也拥有数目众多的分行,但分行规模一般都不很大,职能也比较单一,很多业务都是集中在总行部门完成。“大总行”通过“大部门”来体现,部门内汇聚了主要的业务专业人才,分工细、专业性强。花旗和汇丰组织结构的调整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反复,但基本的趋势仍表现为业务线的调整愈来愈综合、愈来愈简单。过去众多的业务部门都在向两类业务线靠拢:零售金融业务和批发金融业务,这也表明其组织模式向业务单元制模式演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汇丰与花旗在组织机构上的其他共同点还包括两行都引入组织设计的新概念,即把客户的需求作为组织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两行组织形式总体上正在由地区型结构和业务型结构向客户型结构转变,即以客户而不是业务或地区来设立次级组织结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两家银行的权力结构由过去“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即决策层次减少,管理幅度增大,相应每个层次所直接控制的下级层次人员增多。强调组织内部的良好沟通,以便政策能够得到顺利的执行。两家银行整体组织柜架都是国外上市公司的组织架构,产权明晰,监督制约机制健全。

两行的组织机构安排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花旗和汇丰在具体部门设置上有所区别。花旗总部设有机构银行业务部、个人银行业务部、投资银行业务部三个业务部门(按客户类别)和金融与信息服务部、法律与外事事务部两个服务部门,以及若干委员会。在这些部门之下,一般再根据地区或业务性质进行划分。如花旗银行香港分行主要设置了八个部门,即经济研究部、风险管理部、营业部(包括对企业、对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运作部(operation)、合规服务部(compliance)、财务部(包括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产品经理部、技术支持部。其中营业部的客户经理与产品经理部的产品经理分工配合拓展客户市场。而汇丰总部并未按客户类别设置对应部门,这种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分行一级。汇丰总部主要设置了六个部门,即国际部、合规服务部(compliance)、市场部(主要从事外汇买卖、以及期权、货币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金融部(finance)、税务部、人力资源部。汇丰总部直接对分布在全球各地56个国家的近200个分行进行管理。而汇丰香港银行主要设置了中国业务部、零售金融部、公司金融部(前三个部门都是按客户设置)、人力资源部和金融控制部(financialcontrol)。

其次花旗银行将管人和管事相结合,不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而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力下放到各个业务部门。这种体制不仅减少管理层次、精简非业务部门人员而提高效率、降低银行成本,而且使用人部门对本部门员工的情况更为了解,更有权处理人事方面的问题。汇丰则设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汇丰较花旗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更强调员工的忠诚度。汇丰的高级员工中,绝大多数人职业生涯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汇丰度过的。

国际银行业组织机构管理趋势

银行的业务如何组织、部门如何设置,实际上有两个大的原则:一是按地区来组织和推动,一是按业务系统来推动。前者是一种横向管理模式,以分行为运作中心,后者是一种纵向管理模式,以总行部门为运行和指挥中心。但是银行究竟应该按照何种模式去组织其业务管理以及设计其业务流程,一切要依业务本身的性质和产品的特点而定。但是总的说来,产品线为主、扁平化组织机构为载体是主要趋势。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组织形态也正在从企业家型组织向部门协作型组织过渡。协作型组织同时强调职能作用和利润中心作用,也就是说,其组织结构为矩阵结构,收入划分、转移定价、成本摊销等都比较复杂。效绩考核和奖励要兼顾各业务部门的效绩和对其他业务部门的贡献,主客观方法并用。协作型组织是两个概念上完全相对的组织类型特点的融合体。一个是支持型组织:主要特点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合作气氛,综合职能;另一个是企业家型组织:主要特点是自下而上的管理、竞争气氛,独立利润中心(银行员工像企业家,只对分解的利润目标负责)。协作型组织正是将二者进行优化组合,使部门间的利益达到均衡,使管理效能达到最大。协作型组织兼收并蓄,集支持型组织和企业家型组织之大成,能为未来银行竞争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因此目前已成为银行组织发展的方向。相对而言,花旗向协作型组织的转化要成功一些,目前其各部门间的协作已较为顺畅,对于汇丰而言则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组织机构扁平化是目前国际银行集团普遍采取的一种组织模式。美国的商业银行数量在过去25年因并购重组而减少50%,由1980年15000余家减少到2005年末的7533家,但网点总量却不断增加,平均每家银行拥有的网点数目由1980年3.8家猛增到2005末的11.6家(见表1)。在此情况下,网点转型成了国际领先银行近年来的新战略。尽管国际银行组织结构差别很大,但是很多都采用以“产品线”为主的事业部制,组织管理流程共性为“总行(事业部或区域中心)――分行(网点)”的两级管理形式。

总之,目前国际领先银行一般遵循下列原则建立组织模式:一是横向管理,按地区来组织和推动,以分行为运作中心;一是纵向管理,按业务系统来组织和推动,以总行部门为运行和指挥中心。过去的银行业,无论是欧洲、美洲,或者亚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而现在的趋势则几乎完全颠倒过来,改变为以业务战线为主线,强调银行的系统管理,分行的职能被大大弱化,总行业务部门的管理则得到极大强化。这些调整的共性是按照扁平化理论确立组织架构(见表2)。

就国内商业银行而言,目前网点层次过多,出现了“总行-分行-支行-升格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的多级管理表象,这种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是与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而在分权的管理体制之下,各层级之间的联系相对减少,各基层组织之间相对独立,扁平化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运作。对于目前已完成改制,并以国际化银行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来说,以往传统的组织形式已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银行扩大管理幅度成为可能。因此,为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大型商业银行必然要走扁平化这条路。

当前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缺陷

传统的“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金字塔型经营管理体制,顺应了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银行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为商业银行争取客户、推广业务、扩大盈利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网点资源也是其今后参与竞争的一大优势。随着业务领域不断拓宽,商业银行不仅建立了新的业务经营运行机制,组织机构也在改革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分支机构不断增加,网点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现有网点布局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现有的金字塔型经营管理体制是行政体制、分级管理、权力分割的产物,具有“上下同粗、上下对口”的特点,不利于银行“三性”原则的贯彻。随着区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一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管理层次过多,市场反应缓慢;粗放经营、单靠网点扩张、追求数量指标、不注意成本和效益核算;资源配置分散,综合效益不高;无序竞争严重,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率低,管理离市场远、信息滞后、失真、反应不灵敏,市场竞争力弱;原有网点服务品种少、功能单一、条件苛刻、服务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竞争能力差;管理部门林立、人浮于事;营销网络环节多、管理难度大、工作效率低;数据信息不集中、风险点多面广,监控难度偏大等等。

具体说来,传统组织模式下商业银行分支行管理半径大、管理层级多,发展不平衡,自主发展网点的历史造就了少数地区综合性支行下属网点规模超大,由此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管理效率。机构的功能定位也不够明确。有的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特色化、专业化营业机构的探索,但未能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尤其是未能成功实现网点功能转型。资源配置也不合理。营业机构70%以上的空间资源由内部占用,未能充分发挥营销功能;随着个人业务成为营业机构日常业务重点,以往向对公业务倾斜的资源分配模式未得到调整,资源配置明显不合理。机构整体布局与城市布局、功能调整不相匹配,商业银行营业机构整体布局落后于城市布局与功能调整。机构主要密集于原有城市中心区,未能及时跟随城市发展变化与区域金融资源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造成部分机构尚未从金融资源已经匮乏的地区退出,也未能及时进入部分金融资源丰厚的地区;而局部地区机构设置集中,内部过度竞争,造成资源浪费,机构单点效能未充分发挥。

组织机构改革思路

商业银行组织机构改革出发点应该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银行改制上市的客观要求。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和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整个组织体系流程顺畅、有效制衡。二是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需要。对照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尽快完成组织机构改革工作,为全行管理机制改革推进的有效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三是解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存问题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设置尚无法有效解决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真正地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另一个是真正实现全行制度的一体化和利益的一元化,真正成为一家银行。因此,当前商业银行机构改革的重点就是通过组织机构改革和业务流程重塑来逐步解决这些急迫的现实问题。

商业银行机构改革的思路应按照推进业务条线垂直化管理和机构扁平化改革,压缩中间管理层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提升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来进行。就具体目标而言,应该建立事业部制,事业部向所在中心城市行行长汇报工作。事业部内为分行――网点两级机构,网点直接向事业部汇报。个人银行业务网点不再采用职能部门结构,而是形成由网点负责人直接领导,由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柜面人员组成的营销团队模式。个银柜台人员的绩效工资与业务量(含处理的对公结算业务量)、服务质量和网点个人银行业务绩效挂钩。

如何推进组织机构变革

目前,银行推进扁平化改革首先要实现集中经营或垂直管理。一是实施会计改革优化柜面业务流程,实现前后台分离,建立集约化的后台处理模式,分离对公对私交易,统一全行的业务营运模式。二是推进等级行综合考核,为分行直接管网点奠定基础。三是完成风险垂直管理。四是完成网点集中管理、档案集中、ATM清机集中、钞运押送集中、计算机管理集中、党政工团集中等事项,为彻底扁平化管理创造条件。

组织机构管理改革目标是要逐步建立面向市场和客户、精简高效的,以分行为经营管理中心、服务指导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以支行为营销和服务前台的“分行――网点”型二级组织管理架构。改革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提高效率,但前提是不能影响业务发展,必须把安全稳健运营放在第一位。要建立明确清晰的产品线经营和管理体制、以及相应的业务流程和汇报路线,通过改革,提高市场的反应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分行对市场的反馈灵敏度,提高集中经营水平。在推进组织机构管理改革扁平化过程中,必须与银行中心任务要求、其他改革相衔接,在管理手段、人财资源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保证改革整体协调推进。

银行组织机构改革的内容

银行经营机构二级化是未来方向,即分行――网点的模式,但在推进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为追求扁平化的形式而进行扁平化。我们认为,实施机构改革扁平化要先保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和科学的考核机制。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要求精确地记录、衡量和确认各产品线、业务条线甚至每个员工对银行的贡献度,借助科学的考核办法,来实现各个业务条线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成,这使得组织机构扁平化和公私业务联动有了保障,为业务单元制提供便利。二是要构建电子化管理平台,授信管理等中后台职能统一化和标准化,尽早实现全过程电子化运作。三是明确关键人(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岗位职责,确保银行与顾客之间交流的通畅。四是要统一的产品支持平台。前台经营需要中后台有力的产品支撑,分行后台支持需要对经济发展状况和客户资源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全面便利的产品供前台营销使用。

扁平化改革表面看是组织机构的改革,但实质是经营理念的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影响着银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形式的选择,其变化是决定性的根本因素。新体制要体现专营化、集约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改变“分解指标、脱离基层、粗放管理”的传统方法,打破“分散经营、资源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

银行组织机构改革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组织机构改革的目标、原则,制定实施年度计划。择取业务基础好、发展有潜力的支行直管。促进网点转型,对转型网点划归分行统一管理。第二阶段,在梳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上收相关管理职能,扩大分行直接经营的范围,扩大分行直接管理内容,对现有网点负责人统一于分行直接管理,包括任命、考核、奖惩。考虑以条线为主对客户经理直管(考核、聘任、奖惩)。第三阶段,实行业务单元制管理模式。对公、对私分开,各管理型支行的后台服务部门统一由分行管理,所有网点均由分行统一直管。最终通过全面改造,减少管理层级,缩短管理半径,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网络,更好地促进业务发展。

还有必要强调一点,强调扁平化的重要手段是特色化、专营化,扁平化的重要目的是提升机构能力。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史与实际经营状况,按照专营化、特色化的思路将原有网点改造升格。国内银行机构应当确立以提升机构能力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提升银行的机构能力就意味着以整个商业银行为一个统一单位,在本银行内部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建立等效率和相同服务标准的经营模式,强化竞争意识,提高管理效率,以程序化方式控制风险,持续地维持并扩大本银行的市场份额。提升机构能力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银行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其显著优势是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用,借助规模和特色取得竞争优势。

商业银行的成功必须拥有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架构,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的人力与物力资源。通过扁平化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商业银行得以建立业务基础并形成长期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改革要作好八个基础准备:一是充分研究,制定本行切实可行的方案、计划,包括中长期规划,同时积极试点,积累经验。二是要提高科技支持水平,要加快建立数据中心或信息统计中心,加大投入改造技术平台,通过整合后台,提高服务支持保障能力。三是要逐步建立集约化机制,逐渐加大本级直接经营。包括探索建立补偿机制、直管重大客户模式;尝试建立集中运营、后台管理中心,实现扁平化后分行集中本级经营。四是对有发展潜力的网点,要利用时机加大网点投入,提高市场形象优势。五是要加快人员培训和后备人才培养,培养和储备合格的后备人才。六是建立退出机制,通过“减法”制约后进机构,同时鼓励富余人员充实一线支行。七是制定衡量标准及纠偏机制,重点监控各项业务指标的变化;检查分行的监督、管理。八是要关注风险和困难,积极做好各种准备。因为管理水平、科技条件和人员能力要求高,协调配合、适应变化要求高,变革本身也必然会给正常业务带来一定的冲击。

银行行业趋势范文2

“二战”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波及链条最长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所遭受的沉重代价,向人们昭示了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后危机”时期,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和监管将呈现出五个趋势。

趋势之一,资本约束更加受到重视。金融机构普遍使用过高财务杠杆比率进行过度投机,大量介入复杂结构性产品交易,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

危机的教训将驱使商业银行改变以往的过度投机行为,更加重视资本对于资产扩张的约束功能。

比如,将资本约束范围扩展到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强化对交易账户的资本监管。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资本的质量,在资本构成中不断提高以普通股和利润留成为内容的核心占比;同时更加注重克服资本监管框架中的顺周期因素,在经济上行周期累计起较多资本,以供经济下行周期时吸收消化较大损失之需。

对于资本约束的重视和强化,将使得资本筹借和资本规划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银行体系的良好运行,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第二个趋势,金融创新将更多回归经济基本面。危机之前的美国金融市场,充斥着大量的以资产出售和风险转让为目的,依靠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对金融产品进行各种形式的分割、打包、分拆和证券化处理而形成的金融创新。

这次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的金融创新,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后危机”时期,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金融创新的实际经济基础。

金融创新不仅应立足于满足实体经济中的有效需求,更要将推动货币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和实体经济的真实增长作为创新的终极目标。

趋势之三,更加关注信息的透明度。本轮国际金融危机重要的教训,就是金融产品在衍生的过程中,虽然风险被分散转移到了资本市场,但是投资机构却没有把与风险相关的信息,同时真实、准确地传递给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基于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市场约束、最低资本监管要求和监管部门监督检查,一同列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后危机”时期,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将更加重视信息的充分披露。即及时、充分、真实地将公司治理、风险管控、金融产品特征等信息进行公开披露。

趋势之四,政府的金融监管作用将更加得到重视。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金融监管理念出现的偏差和弊端,即过分相信市场、过度依赖市场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倡导“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的理念,这种自由放任式的监管模式,是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

事实表明,危机发生之前,政府对于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是保证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重要基石。危机发生以后,政府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采取大规模干预措施,是实现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首要的条件。

当然,政府的作用只是对市场功能的补充、完善和支持,不能因此而改变或动摇市场的地位,不能使市场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政府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其目的是使扭曲的市场回归正常。

第五个趋势,国际金融监管标准趋于强化和一致。在监管范围方面,银行、对冲基金、清算中心、信用评级公司等机构,都将纳入监管体系;在价值运用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将进一步完善;在薪酬管理方面,金融从业人员道德操守将更被关注,高管薪酬将受到一定限制;在跨国银行的监管信息平台及其危机协调方面,“后危机”时期的行动将更为积极,以防止资本的跨国套利。

比如,在财务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上,切实改变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监管标准和模式相差悬殊的做法,防止资本的跨业套利。

银行行业趋势范文3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转型;主动负债;非信贷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0.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4-0057-05

一、引言

跨区域经营、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及其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国内银行业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存在一个共识――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粗放式增长是维持目前城商行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红利”则为其粗放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黄隽、张春林(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及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是决定商业银行粗放式信贷扩张的主要因素。国外学者(阿布瑞姆,2008;希拉,2008)的研究成果同样表明了宏观经济条件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决定性作用。在这种宏观经济条件及增长模式下,2004―2011年国内城商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达到28.72%(高出银行业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5.4%增至2011年的8.8%,税后利润更是以43.3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经历2009―2011年异地分支机构的快速扩张后,城商行的总资产在3年间增长了1.4倍,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并已成为国内金融体系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然而,正如不可依靠粗放式增长模式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样,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的边际递减效应及宏观经济红利的逐步减弱①决定了未来城商行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集约式增长,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在经历快速的规模扩张之后,国内城商行的业务结构及盈利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城商行未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及不断加速的金融“脱媒”趋势是否有利?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内城商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2009―2011年城商行负债结构及其变化分析

国内城商行根植于地方经济,有限的经营牌照决定了城商行的发展依赖于特定城市经济,同时也受制于特定的经济总量及金融发展水平。中国多样性、层次化的城市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衍生出多层次的城商行规模水平:既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大型城商行,也有大量资产规模不足千亿、甚至不到百亿的中小型城商行。由此可见,针对城商行制度供给的规模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国内城商行做大规模(陈一洪、刘惠川,2012)。在跨区域经营受限的情况下,国内城商行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实现规模扩张。林再兴、陈一洪(2012)对广州银行近3年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考察发现:随着规模的扩张,广州银行负债中存款占比由2009年的91%迅速下降至2011年的66.52%,而同期卖出的回购金融资产及同业融入资金在负债中的比重则达到31.56%,成为广州银行存款之外的最重要资金来源。

负债是包括城商行在内的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其规模扩张的基础。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独特项目,存款一直是国内城商行最为传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吸收包括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对公存款及其他机构团队对公存款在内的存款资金是支撑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种被动型负债资金,在居民及企业储蓄意愿强烈且不断上升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为国内城商行负债扩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对国内64家城商行样本的研究发现,2009年64家样本城商行存款占负债的平均比重高达89%,其中小型城商行更是高达92%。国内城商行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对存款这一被动负债资金来源依赖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在跨区域经营受限、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下,依托存款的单一融资渠道日益凸显城商行的融资困境。本文将通过对国内样本城商行批发式融资(主要包括同业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款项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三种融资来源)占负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的考察来揭示国内城商行的应对策略。

2011年,本样本包含的70家国内城商行总资产达到8.18万亿元,占当年国内城商行总资产的比重达到83%;70家样本城商行中有30家位于东部沿海,33家位于中西部,7家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样本城商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根据2011年末各城商行的资产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种类型,大型城商行的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中型城商行介于500亿到1000亿之间,小型城商行不超过500亿。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国内城商行批发式融资占负债的比重平均仅有7.17%,小型城商行只有4.62%,国内城商行对存款以外的资金渠道开拓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商行的可用资金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大型城商行的这一占比接近11%,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城商行规模的扩张,对存款以外资金来源的依赖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商行而言,寻找存款以外的资金渠道是其突破规模扩张瓶颈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商行整体规模的提升,主动吸收来自同业及金融市场资金的负债扩张得到多数城商行的认可,批发式融资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011年末批发式融资的占比较2009年末翻了一番多,达到了15.32%。中型城商行依赖批发式融资实现负债规模快速扩张的轨迹更加明显。2009年中型城商行平均负债规模为375亿元,批发式融资占比为6.99%,2010年平均负债规模激增60.8%,同期批发式融资的占比达到14.81%,至2011年则进一步提高至20.24%,与大型城商行的这一比值基本持平。中型城商行的总负债规模增长明显,2011年较2009年增长了118.13%,同期批发式融资占比增加了13.25个百分点;小型城商行的负债规模增长了73.49%,批发式融资占比增加了4.96个百分点;大型城商行的这两个比值分别为68.75%和9.68个百分点。可见,大中型城商行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对主动负债融资依赖性提升。

与存款这一被动性负债资金来源相比,批发式融资等主动性负债赋予城商行更高的灵活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者可以根据货币市场利率走向及本行流动性管理需求判断是否需要主动融入资金。不过,相比西方商业银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欧洲货币市场借款、欧洲金融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国内城商行的主动负债融资工具相对有限,集中于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融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同业存放等融资工具,这与国内欠发达的金融市场息息相关。

然而,无论是小型城商行还是大中型城商行,批发式融资在负债中占比的提升都表明了国内城商行吸收主动负债的增速高于存款。这一方面多样化了其资金来源、优化了负债结构、提高了城商行流动性及资产负债管理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其应对未来利率市场化也具有一定的意义②。但部分主动负债成本较高,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对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依赖性的增加会降低城商行整体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下,少数银行经营状况的恶化可能会影响并扩散至相关银行,从而加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刘春航、苗雨峰,2012)。城商行运用批发式融资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业务扩张及盈利效率,张健华(2012)基于前沿分析法对1999―2008年国内银行机构的盈利能力及资产扩张能力进行考察指出,拆入同业资金比率较高的银行,无论是盈利效率还是业务扩张效率都比较低,从零售市场(包括居民及企业)吸收存款较多的商业银行更加有效率。金融市场业务经营运作的不成熟及相应人才的匮乏,进一步对城商行扩张非存款类资金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如何优化负债结构、开辟存款之外资金来源渠道、保持应有的流动性、确保资金成本可控和盈利能力可持续,是城商行在这一融资模式下应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目前存贷比这一刚性监管指标对城商行继续施加存款刚性压力,网络布局及客户基础的先天不足将使其在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融资能力继续受到挑战。

三、2009―2011年城商行盈利结构及其变化分析

负债结构及盈利结构是城商行经营运作这一“硬币”的正反面,负债结构反映其资金来源、渠道这一面,资产结构则从筹措资金的使用这一面反映城商行的经营运作。“金融脱媒”的加速及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推进,给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考察城商行盈利结构首先应关注其资产配置结构,因为资产的配置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盈利结构,不同的资产配置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盈利结构及模式。国内城商行业务及盈利渠道的单一性决定了信贷资产在多数城商行的资产配置中占有主导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对样本城商行2009―2011年信贷资产占比进行初步统计。

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整体资产规模的快速提升,城商行对信贷资产的平均配置逐年下降。2009年国内样本城商行信贷资产占比平均为50.41%,至2011年末占比仅为43.72%,可见随着样本城商行规模的提升,其资产的配置也趋于多样化,逐步摆脱了过去信贷资产独大的局面。这种趋势在样本中型城商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19家中型城商行2009年信贷资产占比平均达到52.67%,2010年迅速降至40.18%,2011年则仅有38.44%,是三类城商行中信贷资产占比最低的。

高信贷资产占比以金华、嘉兴、台州、湖州四家地处浙江的城商行为代表,近3年其信贷资产配置均在60%左右,信贷资产主导型资产配置特征十分明显;珠海、厦门、龙江、包商、昆仓等5家城商行则是低信贷资产配置的典型代表。截至2011年末,除包商银行外其余4家银行信贷资产占比均不足20%、平均仅有17.5%,但包商银行仍然保持在26%的相对较高水平。高信贷资产配置城商行代表除台州城商行2011年资产规模刚好突破500亿之外,其余3家均为小型城商行;低信贷资产配置城商行代表除珠海城商行外均为大中型城商行。

对典型城商行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城商行资产的配置特征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下文将进一步分析两家低信贷资产城商行的资产配置及其收益情况。

两家城商行是低信贷资产配置的大型及中型城商行的代表,虽然都在非信贷资产的配置上投入较多资金,但其投资收益却大相径庭。

观察低信贷资产城商行的非信贷资产配置可以发现,多数城商行在返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业务上投入大量资金,还有部分城商行集中于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两种资产配置上,另有部分城商行则在上述两大类非信贷资产的配置上采取较为均匀的配置策略。BS银行与MX银行属于均匀但偏向资金业务资产配置的城商行。两家城商行近3年的信贷资产配置平均占比分别为30%和23%,在中央政府债券、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理财产品等金融市场资产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两家城商行金融市场资产的配置都从2009年的不到40%升至2010年的50%左右,2011年回落至44%左右。金融市场资产的占比远超过信贷资产占比,3年平均占比分别为45%和43%。

但是,两家城商行在金融市场资产的经营运作结果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BS银行近3年金融市场资产的投资收益连年翻番,由2009年的7.7亿增长至2011年的29.87亿元,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由2009年的37.14%增至2011年的54.64%。金融市场业务已成为其支柱业务,贡献了2011年营业收入的54.64%,其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37.63%。回顾2007年及2008年,其金融市场业务投资收益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7.05%及40.92%,可见,BS银行较早确立了金融市场业务和信贷业务两大业务作为全行经营发展的重点,并通过积极主动的资产配置及经营运作实现了金融市场及信贷业务的两翼齐飞。相比之下,同样将大量资金配置在资金业务的MX银行,近3年金融市场业务账面投资收益均为负数,并且随着金融市场资产配置的增加,投资亏损也同步上升,这反映了MX银行在金融市场资产内部配置及交易、运作策略上的不当。因此,对于那些期望通过金融市场业务实现经营转型的城商行而言,积极主动增加金融市场资产配置的同时,需要敏锐把握市场利率的波动,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确保金融市场业务的投资收益。

事实上,国内金融市场业务中最受认可的地方法人银行应属南京银行。早在2002年之前,南京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始初露头角,但资金业务在当时的南京银行业务中仅仅作为补充,没有体现以利润为中心。2002年5月南京银行董事会开始酝酿资金业务的第一次转型,即如何使资金业务成为南京银行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2002年9月南京银行在城商行同业中率先成立资金业务的独立专营机构――资金营运中心,实现从管理职能向经营职能的转变,开始直面银行间市场的挑战。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南京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已形成本外币、债券与黄金、衍生金融产品联动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金融市场业务组织架构、品牌、运作模式、人才队伍逐步成熟,为南京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国内70家样本城商行近3年负债及资产结构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城商行规模的提升、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国内城商行无论在负债结构还是资产结构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国内城商行由过去较为单纯地从零售市场(包括居民、企业、机关团体)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向零售市场存款与批发式融资并重发展,批发式融资在负债中的占比稳步提升,这一变化趋势在大中型城商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资产配置方面,城商行由过去信贷资产一家独大慢慢转向逐步增加非信贷资产配置,拓展除信贷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领域,突出表现在对金融市场业务的开发上。以包商银行、南京银行等为代表的城商行较早重视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在资产配置上向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上倾斜,并通过积极、主动、有效的投资策略获取投资收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元化,从而为其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城商行作为国内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服务、组织架构等方面的有益尝试及实践为丰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面对外部发展环境及监管政策的变化,国内城商行亟需突破、转型,要在立足“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围绕中小微企业信贷这一核心业务开展综合化金融服务;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在争取零售市场存款的同时,积极、主动融入银行间市场,拓展同业合作渠道,为未来批发式融资积累丰富经验。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经营转型、战略为先。战略的制定、贯彻、落实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执行有力的发展战略有决定性的先导作用。多数国内城商行均能针对本地区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然而,正确的发展战略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方能有效落实,其中投资者或者主要股东的素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内城商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往往引入了地方财政、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复杂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各方利益诉求难以调和。即使地方财政一股独大也可能因为其自身的利益诉求而影响战略的制定及执行,从而影响城商行的发展路径和业务选择。如果股东过于注重短期效益,那么经营层将很难从长期利益的角度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战略为先需强调多方对长期与短期利益冲突达成共识,不能以牺牲长期战略转型为代价取得短期规模与效益的增长。

第二,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先。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是构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落脚点。只有与自身定位、战略目标、客户群体相适应的商业模式才能推进可持续发展(林再兴、陈一洪,2012)。对商业银行而言,商业模式是其经营活动的基本模型,是指导其价值创造的完整商业逻辑框架。

近二十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不乏打造较为成功商业模式的先例,先后出现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商业模式,兴业银行的同业合作、银银平台商业模式以及近几年颇有建树的民生中小微行业金融及合作社商业模式。以招商银行为例,在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占比普遍不足20%的情况下,其储蓄存款及零售贷款余额占比在2010年末就分别达到35.95%及34.65%,位居国内商业银行之首。

当然,差异化商业模式的建立可以通过创新来实现,如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北京银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支持等;也可以立足已有的较好的经营模式,通过组织架构的完善、流程的再造、产品的整合与创新、服务的改进等深入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如国内城商行近年来对中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立足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围绕集群行业打造的行业金融服务(陈一洪,2012)以及社区化经营思路(陈一洪、刘惠川,2012)等等。

商业模式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即将来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内城商行在继续立足中小微信贷业务,充分发挥地方中小法人机构人缘和地缘优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吸存成本提高对资产负债及利率定价管理的压力,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及利率定价系统。与此同时,消化资金成本上涨压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防范中小微信贷业务中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风险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延伸金融服务领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做好中小微企业的财务顾问、财富管理专家③,与中小微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真正成为这些企业的成长伙伴④。

注:

①数据显示,2003―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速达到10.7%。普遍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不再“保8”,而是设定了7%的更加平稳的增长目标。

②从国外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存款成本的上升,商业银行存款的增幅明显下降。同时,非存款资金来源,即拆入资金在负债中的占比得到显著提高。以美国商业银行为例,1975年其负债中存款占比平均为88.67%,利率市场化改革后,2000年其存款负债占比降至67.96%。

③比如民生银行专门给小商户开辟了财富大课堂,并已成为小微金融服务的一个品牌。

④同样有借鉴意义的是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城市合作社模式。民生小微企业合作社是把同一类型的小微企业整合成一种有组织的经济体,让这些企业抱团发展,共同融资,一起抵御风险。合作社具有合作基金,由合作社成员、地方政府及民生银行共同出资。截至2012年12月,民生银行已在上海、天津、青岛、苏州、武汉、厦门、温州、泉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了近2500家城市合作社,会员超过9万人,涵盖了衣、食、住、行等与老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行业。按照管理层的设想,未来民生银行将整合上万家城市合作社,联合更多小微企业,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小微俱乐部、专属组合产品、专属结算服务、信息服务及撮合五大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1]黄隽,张春林.什么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高盈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6).

[2]林再兴,陈一洪.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路径分析与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2,(12).

[3]刘春航,苗雨峰,朱元倩.银行同质性的度量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金融监管研究,2012,(2).

银行行业趋势范文4

在2011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上,主办方特别设置了“绿色印刷专区”,向观众展示了近年来国内绿色印刷的相关政策及成果,尤其是“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获奖产品的展示,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几乎每一个关注此展区的观众都有着同样的疑问:什么是绿色印刷?如何实施绿色印刷?而这些实际上也是很多印刷企业共同的疑问。

绿色印刷尽显环保理念

1.绿色印刷的定义

实际上,绿色印刷的概念白提出后,一直没有一个确切并且成熟的定义,2011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的《绿色印刷指导手册》首次对绿色印刷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绿色印刷是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具体而言,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

绿色印刷产业链主要包括绿色印刷材料、印刷图文设计、绿色制版工艺、绿色印刷工艺、绿色印后加工工艺、环保型印刷设备、印刷品废弃物回收与再生等。通过绿色印刷的实施,可使包括材料、加工、应用和消费在内的整个供应链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由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绿色印刷强调在顾及当代人的同时,兼顾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它要求印刷企业将近期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相结合,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接轨,实现环保事业与市场经济双赢,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2.绿色印刷的特征

(1)减量与适度

绿色印刷在满足信息识别、保护、方便和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用量最少、工艺最简化的适度印刷。

(2)无毒与无害

印刷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印刷材料中不应含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相关标准以下。

(3)无污染与无公害

在印刷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危害,即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中均不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绿色印刷的解读

也许大家对绿色印刷的定义还不够清楚,因此笔者就在此谈一谈对绿色印刷的理解。

(1)印刷材料是环保的

由于目前印刷行业产生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印刷材料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印刷材料是绿色印刷的关键。实施绿色印刷,就意味着印刷材料应具有环保属性,尽管不可能要求所有印刷材料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百分之百无影响,但一定要为之努力改进。

(2)印刷过程是节约的

印刷过程包括印刷工艺的科学设计以及印刷工序的合理安排,应将印刷流程进一步优化,以实现节约各种材料和能源的目标。例如,目前很多印刷企业都在使用的CIP3油墨预置技术,便是通过优化印刷工艺,在提高工作效率与印刷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油墨与纸张的节约。

(3)印刷品是无毒的

印刷品的无毒是绿色印刷最直接的体现,尤其是面向儿童的图书,对此要求应更加严格。

(4)印刷环境是安全的

印刷环境往往被人们忽略,真正的绿色印刷应是在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前提下的印刷工作。实施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已形成拥有10万家印刷企业、370万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达7700亿元的较大产业,但技术先进的大型印刷企业和集团却不多,仍以中小型印刷企业为主体。在不少印刷企业中,各种传统的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工艺仍是主流。从制版工序的胶片和废定影液、电镀液,到印刷过程中的溶剂型油墨、异丙醇润版液、洗车水,再到印后整饰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即涂膜、油性上光工艺等,都会污染环境。例如,印前制版使用的乙酸、甲醇、硝基苯、草酸、氯化锌、糠醛等都含有毒化学成分,印刷使用的普通油墨、洗车水等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

这是我国印刷行业的现状,总体上来讲,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绿色印刷。2010年提出绿色印刷的概念之后,尤其是2011年实施绿色印刷认证之后,我国从全行业的角度发出了实施绿色印刷的号召。

1.优秀印刷企业早已走上绿色印刷之路

2011年,共有60家印刷企业通过了绿色印刷认证,而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科印网主办的“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中也涌现了一批绿色印刷先锋企业代表,如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等,尤其是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还参与了香港及内地等相关环境标准的制定,这类印刷企业在我国还有很多,他们走在了行业前列,有些甚至已经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中小型印刷企业面对绿色印刷会有压力

与走在前列的印刷企业相比,中小型印刷企业的主要精力目前仍在印刷企业经营方面,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关注和投入相对较少。而面对绿色印刷这一趋势,中小型印刷企业则压力倍增。毕竟,实施绿色印刷要从设备、材料、厂房等多方面人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尤其是原材料方面,要付出更多成本。

政策、标准助力绿色印刷实施

2010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性指标规定,积极参与印刷、复制行业环保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探索产品用纸循环使用等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污染,打造‘绿色’印刷、复制产业。”这成为印刷行业向绿色印刷进军的动员令、号召书。2010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了我国绿色印刷的发展。201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正式批复,从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结构性调整资金中专项拨付5420万元,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协调申报的“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印刷环保体系建设及绿色印刷新技术开发”两大工程建设中的10个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的投资支持,其中有5个项目涉及绿色印刷。

从此,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绿色印刷进程开始加速。而在之后到来的2011年,更是被业界称为“绿色印刷元年”。

2011年初,我国印刷企业的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开始启动,通过认证的印刷企业可以获得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绿色印刷认证——十环标志。2011年1~3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先后在不同地区组织了5场绿色印刷宣传贯彻会,向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印刷企业代表宣贯绿色印刷认证。

2011年3月2日,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印刷行业首个绿色印刷标准。而按照绿色标准制定时间表,今后凹版印刷、商业票据印刷等方面的绿色印刷标准也将陆续出台。

2011年4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别指出,“十二五”时期,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中所占比重应超过30%,这无疑是将“绿色”与“高速发展”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2011年10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这是继2010年9月两部委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之后,推动绿色印刷深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明确了实施绿色印刷的指导思想、范围目标、组织管理、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安排及配套保障措施等,对推进绿色印刷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规定,“十二五”期间每年11月的第一周为“绿色印刷宣传周”。

2011年11月1日,第一届“绿色印刷宣传周”的首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两部委联合召开绿色印刷推进会,会上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共同编写的《绿色印刷手册》,首批获得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60家印刷企业名单也在会上正式公布,这些绿色先行者将会长期发挥榜样与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绿色印刷工作的推进时间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在政府采购项目中率先实施绿色印刷,因而,中小学教科书自然而然成为推广绿色印刷的切入点。而伴随着绿色印刷的推进,认证范围也将从中小学教材、政府采购的印刷品领域拓展到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领域,最后实现绿色印刷的全覆盖。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之下,绿色印刷相关组织及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的“部市合作”项目,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的建设在2011年也获得重要进展。2011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分中心暨上海绿色认证检测中心在金山园区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上海印刷产业的认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完成,绿色印刷认证已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2011年1月,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及旗下媒体科印网适时推出“绿色印刷在中国”系列活动,印刷企业、设备商、行业精英积极参与,媒体凝结起的行业力量成为助推绿色印刷的又一股热浪。而“绿色印刷在中国”评选活动将成为每年印刷行业的一大盛事。

所有这些都给我们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发展绿色印刷势在必行。

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印刷新发展

1.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要做好绿色印刷,对绿色印刷理念的推广工作刻不容缓。尽管白2010年以来,绿色印刷已成为每年印刷行业的焦点词汇,但很多印刷企业对绿色印刷依然没有概念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在2011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期间,笔者负责“绿色印刷专区”的接待工作,对此深有体会。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却苦于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绿色印刷,怎么样做才能称之为实施了绿色印刷。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从展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印刷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意愿,希望企业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发展。而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的解读绿色印刷的手册《绿色印刷指导》更是在展会前两天被参观者申领一空。

2.上游厂商应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前文提到,要实现绿色印刷就要从材料、设备、环境和生产工艺等多方面人手,这当中绝大部分涉及到印刷上游厂商的相关产品。如果上游厂商能够提供更多的环保设备和原辅材料,尤其是成本能够在印刷企业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将极大提高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的积极性。可见,在绿色印刷的问题上,上游厂商的创新改造是重要的一环。只有上游产业与印刷行业协同作战,才能加快印刷行业的绿色化进程。

以油墨为例,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材料,虽然油墨的绿色化早已在业内引起重视,大豆油油墨、水性油墨也已相继投放市场,但关键问题是环保型油墨价格高昂,所以一直未能在印刷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3.推广先进的印刷生产工艺,并逐步在中小型印刷企业中应用

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实现印刷材料及能源等方面的节约,也是绿色印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软件系统等优化现有生产工艺过程,也有的印刷企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提出改进生产工艺。无论何种方式的尝试,实际上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往往对于大型印刷企业来说简单易行,而对于小型印刷企业来说则面临很多压力。因此,相关协会等机构应大力向中小型印刷企业推广一些实用的、成功的生产经验,以促进其生产工艺的优化。

4.加快绿色印刷的标准化建设

国家首个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的正式颁布仅仅是一小步,绿色印刷标准是我们评判印刷企业是否“绿色”的基础,而印刷行业涉及面比较广,要全面地评价印刷企业的绿色化进程,还需要从不同的印刷方式(胶印、柔印、凹印、网印、凸印等)、材料选择(油墨、纸张、橡皮布、洗车水等)、“三废”处理、制版方式、车间环境等多方面人手进行评判,尤其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例如包装印刷、票据印刷、防伪印刷等,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客观全面地对印刷企业绿色化情况进行评价。

5.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优惠措施,激励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们不能否认实施绿色印刷确实会给印刷企业带来投资及成本上的压力,也会给印刷企业带来一定负担。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印刷企业来说,还未有像大型印刷企业那样主动向绿色环保靠拢的自觉性,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印刷企业有甜头可以尝,以提高其积极性。

2012年,一系列绿色印刷相关活动均已开展。即将在5月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首次推出绿色印刷展及绿色印刷技术交流会等活动;2011年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的“绿色印刷在中国”活动也已进入2012“赛季”,业内有关绿色印刷的活动此起彼伏,相信绿色印刷定将在2012年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

绿色印刷推进时间表

2011年,启动试点阶段

2011年,在印刷全行业动员和部署实施绿色印刷工作。要求各地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有条件的地区和印刷企业要在与儿童、青少年紧密接触的印刷品,特别是中小学教科书上率先进行绿色印刷试点;鼓励骨干印刷企业积极申请绿色印刷认证。

2012~2013年,深化拓展阶段

2012~2013年,在印刷全行业构筑绿色印刷框架。陆续制定和相关绿色印刷标准,逐步在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推广绿色印刷;建立绿色印刷示范企业,出台绿色印刷相关的扶持政策;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加快推进绿色印刷政府采购进程。

银行行业趋势范文5

资产管理业务(以下简称“资管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信托、券商、基金等资本市场主体的经营主业。近些年来,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凭借丰富的资金和项目资源、强大的网点渠道、严密的风控制度等先天优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放到规范的发展历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截至2015年底,各类资管机构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约93万亿元人民币,过去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51%。资管行业的发展对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助推经济转型、保护金融投资者权益和服务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金融领域改革的持续深化,尤其是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一方面,社会融资需求旺盛而资金稀缺导致资金供需失衡,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并受到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另一方面,居民财富迅速积聚,理财意识增强且金融需求日趋多样化,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存贷利差生存的制度红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正在逐步消失。在此种情况下,有利于调整业务结构、减少资本占用的资管业务就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寻求发展转型、谋取差异优势、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突破口。

1 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意义

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我国资产管理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资产管理,作为实体经济的支持者,作为财富管理的受托者,作为混业经营的前驱者,在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助推经济转型、保护金融投资者权益、服务普惠金融等各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1.1 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健康发展的资产管理行业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改善的基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发展资产管理可以更好地匹配投融资需求。不同风险偏好、行业专长和产品设计的资管服务,可以与传统融资体系形成互补,大大优化金融体系的宽度和深度,差异化地发掘和匹配投融资两端的需求,为实体经济,尤其是新兴产业提升融资可得性。

(2)专业资管机构可以提升价格发现效率。从当前的散户主导转向专业机构主导,可以减少散户盲目跟风带来异常市场波动,增加研究、投资和组合管理的专业性。从而可结合注册制改革、新三板分层等改革措施,让市场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价格发现的效率。

(3)资产管理行业可通过全面的风险管理为投资者提供更优化的长期风险调整回报。资管机构针对流动性、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因素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灵活运用各类金融工具,打造稳健的风控体系,优化长期风险调整回报。

1.2 助推经济转型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全社会融资存量中表内间接融资占比69%,表外融资占比17%,直接融资占比仅14%。但是过去五年,直接融资占比已从2010年底的10%上升至2015年底的14%。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参与股票、债券市场的资管机构的发展与直接融资体系的建设相辅相成。资产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将加速直接融资体系的建设,为中国经济的换挡提速、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

2 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运作模式

2.1 单的一对一模式

在理财业务发展初期,理财产品资金运作和投资标的相对简单,多数是一个理财产品对应一个资产投向,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与标的的资产投向一一对应,能够较好地实现理财资金期限与标的资产期限的匹配。理财信息披露相对透明,成本收益核算简单灵活,投资标的主要集中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央行票据等固定收益类工具,难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和理财规模的快速增加。随着理财业务创新不断,该模式逐步被其他理财模式所代替。

2.2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

该模式统一资金运用,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性募集资金,并将募集资金集合起来统一运用,投资于债券、回购、信托融资计划、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集合性资产包,以动态管理保持理财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相对平衡。该模式是一种类基金化的运作,具有“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特点,直接助推了理财业务规模的高倍增长。2013年,监管部门出台8号文,专门治理资金池模式。此后,理财业务运作模式逐步回归转型。

2.3 投资组合模式

此为一个理财产品投资于多个标的资产的模式。该模式下,投资标的非单一市场或工具,而是包含了跨市场、多种投资工具的标的资产。其在产品期限和组合设置方面较单一投资对象更为灵活,投资标的较资产池模式更为明确,成本收益核算清晰,产品透明度较高。

由于投资组合标的分散,可避免单一投资对象市场大幅下跌或某一信用主体违约下跌带来的投资损失。该模式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强大的资产配置能力,成为当前及未来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运用金融技术,将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的新型结构性组合模式更受青睐,也更有利于发挥银行主动管理、组合投资的专业技术优势,提升理财投资收益。

2.4 通道类模式

这是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再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或银行同业等第三方进行合作,将理财资金对接第三方发行的资管计划的运作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为规避监管约束、指标限制和投资标的限制等,借助第三方实现资产转移出表的目的。其主要运作模式是商业银行对自己无法直接投资的融资标的,借助信托、券商、基金公司等将其设计成相关信托计划、资管产品,银行再以购买信托计划、资管产品的名义间接投向融资标的(多为受限行业、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其一般具有跨区域、跨行业、采用抽屉协议等三个特点。

3 中国资管市场发展趋势

未来五年,在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在资金来源、资产类别、资管机构三大维度上均呈现出一系列的重要趋势。

3.1 资金来源

相较于全球市场,我国最显著的特征是机构资金占比较低,仅40%左右,其中养老金占比远低于海外。未来几年,随着养老金入市、养老第二第三支柱快速发展,养老金在资管市场中的重要性有望大幅提升。此外,险资及企业也仍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中,一方面,高净值客户仍是中坚力量,其投资行为的成熟和需求的复杂化对资管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中产、数字大众等客群兴起,资管机构可以凭借互联网金融以较低的成本服务此类客户。

3.2 资产类别

从资产类别看,“资产荒”成为2015年至今最突出的挑战。资管行业在资产端缺乏相对高收益、低风险的优质基础资产,倒逼资管机构降低产品收益。同时,为了抵御市场份额流失的压力,领先资管机构需要主动拓展资产类别和策略,加大产品创新,夯实行业研究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主动应对挑战。结合经济调整期“资产荒”现象的延续以及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未来五年,被动管理型和除非标固收外的另类投资产品整体上发展较快,比如指数型基金、私募证券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而主动管理型中,股票类产品发展较快,跨境类产品也有较大潜力。

3.3 资管机构

第一,未来五年竞争态势有所改变,银行仍为中坚力量;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得益于直接融资加速,增速较快;而信托、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等高度依赖通道业务的资管机构则面临转型。第二,“赢者通吃”现象明显,我国大资管市场集中度与全球类似,前20大资管机构市场份额总计44%,而细分行业集中度更高。第三,资管市场差异化路径初现,有的机构通过跨界混业做大规模,有的机构则通过精品化建立特色。此外,长期来看,资管机构可管理的资产范围将逐渐放开,赋予资管机构更大的市场空间。

4 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主要发展措施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从单一的资金中介更多地向综合化经营金融服务转变。尽管近年来我行不断加强创新,丰富业务品种,但是银行的产品和资源是有限的,而客户需求是无限的。银行打造成为整个金融界的理财门户,使客户通过银行渠道可以享受到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这样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咨询顾问,在更高层次上帮助客户科学理财,使银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银行行业趋势范文6

关键词:作业形式;兴趣;学生需要

家庭作业作为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辅助手段,一直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一是很多教师课堂授课的时间太多,占用了大量练习的时间;二是个别教师片面认为练习的次数越多,学生的知识掌握就更牢固,殊不知,学生带着厌烦的情绪完成超额作业的时候,学习效率最低。家庭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传统语文作业机械抄写,内容单调,作业量大,学生不感兴趣,疲于应付。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也应该形式多样。重复、呆板的作业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不完成作业甚至厌学的现象。为此,教师应该重视课前、课上、课下三个环节的作业设计,立足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目标。

一、课前积极准备

上语文课,学生的预习必不可少,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1.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所讲课文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及课上的交流展示,学生之间有了思维的碰撞,情感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2.发挥预习提纲的作用

低年级的语文预习,只是让学生读几遍课文、认读字词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积累的不断增多,这些要求对学生来说没有了挑战性。鉴于此,我设计了预习提纲表格,涵盖字词、感受、疑问等方面。学期末,把每一课的预习提纲都积累起来,加个封面,就成了学生的“著作”,复习的时候翻看,重点、难点、拓展一举三得,学生兴趣盎然。家长打电话表示预习方法有效,还有家长在博客上发文“这样的语文学习我们喜欢”,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围观”与

赞赏。

3.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预习时,让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画一画。如,在教学《乡下人家》时,为了有一个良好的预习结果,我设计了一项既有趣又特殊的作业:用彩笔在纸上画出课文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乡下人家风景图。这次的家庭作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画出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美景,也画出了他们心中最美的乡村。

4.把预习内容具体化,甚至提高难度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预习能力,传统的预习作业,如,读课文、圈画生字、作批注等,学生轻车熟路,但是时间久了,问题就来了。学生会在某些方面出现应付现象。基于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布置学生积累居里夫人的相关名言并写出感受,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为他们对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这样的作业少而精,学生也用心投入地做,效果特别好。

二、课上扎实有效

要想使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堂,除了认真备课之外,还要注意课堂作业的形式要新颖。

1.学生比较喜欢表演型作业

低年级课文易于表演,通过表演,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增深了感悟和体验,同时也培养了综合能力。高年级主要采用课本剧的形式,学生根据对课文理解,创造性地表演,增强了学习的挑战性。

2.提倡课上的小练笔

小练笔既能帮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又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让学生写一写,当堂读自己的作品,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优美的诗歌,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学完后,课堂上拿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仿写一个小节,适时鼓励他们,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3.走进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

步入中年级,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成为困扰教师、家长、学生的难题。我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每期定一主题,或介绍家庭朋友,或介绍某次出游活动,边用PPT展示边介绍。一幅幅生活照的展现,加上学生绘声绘色的描述,这便是低年级看图写话与高年级作文的巧妙过渡。

三、课下趣味浓厚

课后练习要少而精,提倡布置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手工、绘画型作业,如,连环画、诗配画等更适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艺术才能,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为此,我带领学生创办班刊班报,由学生自由组合、合理分工,达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其中有田园风光的,有科普的,有英语类的,还有生活小常识的,真是丰富多彩呀!

2.提倡学生大量阅读

读书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最有效手段。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他就把读书当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学生喜欢读的书,让其有阅读的愿望;其次,在开始阶段,提醒家长监督,鼓励亲子阅读。在班级里,每两周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

3.亲子合作齐表演

在教学《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两篇寓言故事时,我安排了一个表演作业,让学生和父母合作完成。家长在反馈中写到:这次家庭作业不仅有趣,还增加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并从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可见,富有创意、别具一格的作业设计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让我们携起手来,通过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邹晓婷.作业可以如此精彩[N].中国教育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