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分析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投资分析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投资分析策略

投资分析策略范文1

【关键词】证券市场 投资前景 投资分析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一)市场避险机制薄弱,政策多次成为股市大波动的前提

从中国证券市场10年发展来看,市场避险机制几乎没有,投资者只有买入股票等待盈利,而做空机制从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亏损,对于公平交易的市场而言,缺少市场避险机制的中国证券市场仍然在慢步前行。

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到目前,被业界称之为“政策市”。从目前现状来看,仍然是政策左右着大盘的起伏,2014年初的上涨更多的是政策利好出台的刺激,2015年6月份中国A股市场跌停,政策是股市大波动的主要因素。这仍然反映出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过程当中。

(二)证券市场规模过小,市场不稳定、波动幅度大

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而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

一方面我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过高,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系统性风险占1/4,非系统性风险占3/4,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风险结构则与之相反,系统性风险占2/3,非系统性风险占1/3。另一方面股票市场波动性大,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885-1993年这超过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单日涨跌幅超7%的次数仅15次,而上证指数在2002-2008年这七年中就有23次之多。美国股市中股票的年波动率为20%左右,而中国股票市场的这一数字为60% 。

(三)投资者的非理性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我国股市的年平均换手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股市的年平均换手率。经济学家认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年平均换手率约在60%-100%之间。根据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自1994年至2014年,中国股市的年换手率最低为199% (2002年),最高为1350% (1996年),沪、深两市的年平均换手率为522%和527%。较高的换手率说明投资者频繁买卖股票,投机倾向显著,不看重上市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非理普遍存在于投资者中,极易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使股票指数脱离宏观经济指数出现单边涨跌的非正常现象。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建议与总结

(一)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的组合形成期应在三至六个月左右,持有期在一至两年左右。在我国股市使用反向投资策略构建出的组合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大胆得出一个猜测,组合形成期越短,股票的惯性特征也就越明显。因为我国股票市场换手率高,导致反转现象和动量现象具有短期化的特征。应对2016年初的“熔断”现象,反向投资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二)各主要行业具体投资建议

①食品饮料行业2016年年度投资策略报告:转型牛,成长牛。对板块整体维持“增持”观点,相对收益方面,和三条主线相对应的标的有:壳组合:莲花味精、海南椰岛、珠江啤酒、中葡股份、深深宝;受益于老龄化+人口刺激方向的标的有:黑芝麻、汤臣倍健、奶粉产业链相关龙头公司;国企改革投资主线可关注:古井贡酒、恒顺醋业、顺鑫农业、伊力特、天润乳业。?②传媒行业2016年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寻找社交及长视频领域。原生IP的天然用户基础,使得盈利更易具备可持续性。2014年,随着手游、动漫兴起IP潮(知识产权/版权),娱乐产业、影视产业也紧随步伐,开始购买文学IP的改编权,通过影视、游戏、主题公园、衍生品售卖等多种方式将其变现。由于原生IP已经过市场检验和用户培育,引入综合娱乐内容平台后,实现了单一粉丝用户向ACGN用户拓宽,进而使得IP价值发挥到最大。建议关注Super IP剧储备基础坚实,基于IP开发多产品矩阵的华策影视以及收购体育IP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拓展互动娱乐平台的互动娱乐。

(三)证券市场的投资总结

研究发现P/B和P/E两个指标可以对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散,进而来获得一定的市场收益。通过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股票间在不同阶段在投资收益率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并运用一些具体的投资策略,所产生的一些投资效果将更会理想。

建议广大投资者通过运用价值投资理念来实现股票的选择。在具体的选股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P/B和P/E两个指标上,同时也应关注公益事业以及工业等一些行业的股票上,特别是一些在证券市场上处于主要地位的公司股票。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上市公司更应对其自身的股票政策进行完善和健全,加强现金股利的派发力度,不断强化股利政策在证券市场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展。政府应当不断的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规范和引导,持续健全证券市场的机构建设工作,引导上市公司能够保持稳定的而且持续的市场股利政策,这样广大投资者可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和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运用,从而不断推进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和优秀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继平.中国股市波动的周期性研究[J].统计研究,2003.

[2]陈晓,陈小悦,倪凡.中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9,(5).

投资分析策略范文2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工薪阶层依旧是社会经济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的经济特点分析

工薪阶层是指以获得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对工薪阶层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比较传统,加之我国整体理财的条件不够成熟,理财收入相当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阶层的经济来源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他们理财的重要基础,更是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二)投资理念相对趋同。目前的工薪阶层大多对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诸多近忧远虑。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来教育、父母养老送终、健康身体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们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货币的流动性等方面有较多要求,投资的基本目标比较一致。(三)消费方式相对多元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工薪阶层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实现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品位的相关项目。他们不仅对旅游、健身、美容、娱乐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对教育、房产、汽车、人际关系的维系有较大的差异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经济收入用于实现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证券投资策略组合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体承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机制作用下,考虑到工薪阶层受工作年限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工薪阶层在各方面的风险系数依旧比较大。但结合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可知工薪阶层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很难保证有确定的高收益,所以他们在真正面临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应对不暇。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在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中还要加入更多的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分析。(五)适宜进行证券投资的工薪阶层行业相对集中。虽然工薪阶层本身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进行证券投资。根据我国历年的行业收入水平排名情况来看,金融业、电信业、汽车业、石油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收入,可以考虑进行适度的证券投资。同时,公务员、教师、医生、外企职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业都可以考虑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本文中将主要以工薪阶层的这些有证券投资愿望与能力的人员为分析对象。

二、证券投资策略的基本产品分析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上以获取一定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等。证券投资策略即指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前应当掌握的行动方针和谋略,在对总体策略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详细确定市场策略、行业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组合策略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对多种不同风险与收益状况的证券投资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可见对各种证券投资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是制定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看,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们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在本文中涉及的证券投资工具主要根据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风险投资工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与规范的情况下,选择股票为主要证券投资工具的投资者需要以足够的时间与专业知识为保证,还要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行情有复苏迹象,并且股票的可选空间较大,投资机会较多,在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适当调整绩优股的比重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债券品种比较丰富,一般都有收益与风险适中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国债、企业债券与地方债券及某些根据特殊需要发行的债券。相对而言,工薪阶层比较了解与愿意购买的主要债券产品是国债和有一定收益保证的企业债券。尤其是前者,因为其相对存款而言具有免税与收益较高的优势,相对股票而言又具有较好信用保证与较强社会信誉等特点,往往是深受工薪阶层欢迎的证券投资品种,也有“金边债券”之称。基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投资产品。根据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较高,一般在8%左右,适合1年期以上的投资;债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别在2%和2.4%左右,收益稳定,本金较安全,可以确定比较自由的投资期,但考虑到其相应费用与持有期时间有关,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时间;货币基金是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是银行储蓄的良好“替代品”,适合短期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型投资品种。

三、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工薪阶层在激烈的投资过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较大的投资风险,并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适宜自身情况的证券投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时,要顾及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情况、投资理念、生活区域、职业特点、行业前景、年龄阶段、家庭构成、性格类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从工薪阶层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阶段、风险偏好、收入水平几方面简单地制定其对应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类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中,强调人们会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的消费支出,并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情况最优配置。由于人们的收入在满足消费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储蓄与投资,所以该理论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年轻人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在此阶段多以负债消费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资金,也主要用于未来投资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不要过多地考虑证券投资策略。当然,为了鼓励年轻人进行必要的资金贮备,可以建议他们采取定期定额方式购买货币型基金,或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时期的累积可以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证券投资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投资经验。随着人们进入中年阶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长,收入会多于消费,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保证提供子女教育的经费和赡养父母的资金是现阶段工薪阶层主要需考虑的问题,着手准备投资保值与增值计划成为必然的投资选择。此阶段的工薪者可以考虑每月将剩余收入的20%投向较有风险的投资或股票,40%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20%购买新型证券投资产品或选择其他理财或投资工具,10%作为保险资金,另10%作为紧急备用金或储蓄费用。由于他们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以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力求投资品种多样化,投资思路开阔化。等到工薪者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收入水平相对消费需要又会略显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阶段的投资与理财的补充收入,仍有制定证券投资策略的必要。鉴于老年工薪者几乎没有提高经济收入的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生活需求相对简单,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虑较多,所以证券投资策略应该以投资收益稳妥、有底线保证为首选目标,尽量少选择风险性、激进性投资工具,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一般每月可以将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购买国债,20%购买货币型基金,10%进行储蓄。这种组合既能对老年工薪者的资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缓解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他们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总体而言,不论身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低估长期投资的升值能力,要尽早形成证券投资的意识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与感兴趣的产品。

(二)以不同家庭阶段分类分析

根据家庭所处的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单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两人)、家庭建设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细分期(子女开始独立生活)等类型。为了简单起见,也有理财专家将其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为在本文中已经有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在此还是主要侧重于前一种分类标准下的具体分析。1、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往往因为对于创建事业与组建家庭的考虑比较多,主要资金大多形成对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资,所以在证券投资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当然,如果有其他外来资本,又有较多时间与精力学习证券投资方面的新知识,也不排除“借鸡生蛋”的获益。鉴于这种情况尚不是主流趋势,在本文中不必过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阶层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参与证券投资,在资金方面相比单身打拼期的工薪阶层有所增加,投资观念也逐渐形成,对于培育下一代、开展家庭建设、完善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还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可以设定比较灵活、主动的证券投资策略,在风险较高、收益也较大的证券投资品种要多加关注,适当增加其在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以实现增值型投资目标,同时也要增加适当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投资品种达到保证基本收入的目标。在对日常生活水平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员中一方的资金大胆尝试多种证券投资手段,并放松心态,强化投资的积极与进步意识。3、处于家庭建设期的工薪阶层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显紧张,但因为年龄或工作经验等原因,投资理念更趋理性与成熟,所以在开源节流的途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对小孩养育与培育的费用有充分的估计,同时在证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要集中于比较擅长与熟悉的几种工具上,不必过于分散。当然,相对而言,如果已经有了证券投资的心得,还可以适当的融资投入比较有把握的证券产品上。4、处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业发展进入上升期,工作比较繁忙,投资的跟踪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家庭规模比较确定,在经济收入与支出方面都比较清晰,对未来安排与生活定位比较明了,投资的目标比较明确。此阶段家庭的主要开支是小孩的后续教育经费、夫妻双方的事业发展经费、日常的医疗保健经费等项目。所以应该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费支出后,先将比较固定的存款转换成较有保障的国债或基金,以保证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剩余的零散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及保险。在投资产品期限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与小孩受教育的阶段性费用支出相对应,形成一个中长期(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策略,目标年收益率要在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以上,并形成长期理财习惯。5、当工薪阶层进入家庭细分期时,如果不要额外负担子女们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又没有更多消费支出方面的增加项目,可以在证券投资的长期策略基础上,增加部分短期与中期投资品种,以提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动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资机会。当然,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阶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随时应对子女们在事业与家庭发展等方面的追加资本投入需求,所以还是要准备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产品提高资金的变现能力。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在不同家庭阶段,都要先保证实现家庭经济基本功能,再顾及证券投资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风险偏好分类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形势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一般而言,风险偏好类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年龄、收入、性别、经历和个性等具体因素。比如,年龄较小的人不怕失败,所以多为风险趋向型投资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风险的态度逐渐表现为中立型甚至规避型;收入越高的人们能承受的风险往往比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对于风险大多有回避的倾向。通常认为男性趋于冒险、女性趋于保守,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男女承担社会角色的互换及女性在理财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风险爱好型;一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个体属风险趋向型,而经历比较简单顺利的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选择。总体而言,工薪阶层中大部分人员属于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立型,对证券投资风险的整体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有在对工薪阶层的风险状态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各自适合的证券投资策略。一般而言,对于风险趋向型的工薪投资者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新品种的比重,因为往往新产品在高风险的后面也隐含高收益。对于风险中立型的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风险型的不同投资工具中设置不同比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资金主要投入风险中等的债券和混合型基金上,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较集中的品种,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购买国库券、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主的简单投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各种年度报道与评比结果,选择有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集合型证券投资。相对而言,由于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较,在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在投资门槛和流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满足偏好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金的高流动性和对收益的稳定性的综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将继续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首选理财工具。当然,随着人们对基金市场的熟悉,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为低风险的证券投资产品。由于工薪者处于不同境遇时,也可能改变风险偏好,所以要在对自己的投资意愿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证券投资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分析

虽然同为工薪阶层,但收入水平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资水平为标准,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水平为1503元。以此为标准,比平均线低20%,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认为是低收入群体。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阶层可归为高收入群体。低收入者一般会采用比较传统与保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是他们选择的主要证券投资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般投资观念传统,家庭理财要求绝对稳健。建议每月做好支出计划,除正常开支外,可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进行重点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理财,切忌广而全,频繁交易。对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考虑到工薪阶层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保险、基金和国债等投资产品仍是该收入水平工薪阶层的主要选择。至于高收入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中,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进攻型投资,更大地发挥“钱生钱”的功能。考虑到风险因素,“攻”的资金中又可以分为“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市场波动度较小、预期报酬较稳健的证券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力求年收益率达到5%-10%的水平;强攻部分则为某些高风险高收益发证券产品组合。可以考虑在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点下,将部分资金投入各类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上。在证券投资中,既要有对单个股票和债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资组合的理念,以适度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总体而言,在为工薪阶层制定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对不同价格与风险类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在保障他们现有资产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未来资产价值与质量的提升。

也就是说,工薪阶层不论是属于上述哪种类型或阶段,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都要具体状况具体对待,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抉择。当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也有共通之处。一旦工薪者决定了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应努力作到以下四点来保证策略生效。(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各期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与经济实力,确定在不同年龄与时期的投资目标,并在达到预期收益水平时要适时收手,重新选择下一个目标。

(二)遵照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律。总体上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策略时要本着“终身快乐”的原则,也就是要尽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则。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三)确定详细周全的步骤。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好要制订具体的投资步骤,逐步有效的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各层次的投资品种,最终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四)制定稳中求变的策略。投资策略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是决定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投资策略有很多,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修正。工薪阶层如果能真正理解与掌握以上四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证券投资策略基础上,加强对策略的落实与调整,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必然有较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柏丹.低风险公务员不妨尝试高风险理财[N]北京现代商报,2004.11.1

[2]理财专家讲解家庭理财误区面面观[EB/OL],2006.3.20.

[3]家庭月收入一万如何低风险理财[EB/OL],2006.2.23.

[4]理财从货币市场基金开始[EB/OL],2006.3.20.

[5]李艳,佘若雯.探寻职业外财富延展女性修炼攻守兼备投资功力[J]大众理财顾问.2006(3).

[6]工薪阶层如何才能获得更多“外快”[EB/OL],2005.4.5

[7]朱桂芳.工薪族理财:收入状况决定风险控制级别[N].南方日报.2005.6.27

[8]彭振武.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投资分析策略范文3

关键词:电网企业 投资风险 预防与管控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34-01

随着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电网经营企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的重要的国有企业,对企业风险的管理十分重要。电网企业为资金密集型企业,电网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涉及面广,更要重视投资风险的管控。

一、电网企业的投资风险分析

电网企业的投资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实体投资和虚拟产品的投资。实体投资主要是电网建设、设备购置、技术投入等资产的投资,其特点是投资时间长、投资数额大、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此外,随着电网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发展,公司对金融产业的投资逐步启动,由此带来虚拟产品的投资风险。目前电网企业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投资决策未能及时适应宏观经济政策。电力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电网建设运营的特殊性,电力建设须适当超前经济建设,电网企业的投资决策经常与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如经济过热时国家压缩各类投资,电网企业也同样严格控制电网建设,几年后电网滞后经济发展,出现拉闸限电情况,这时再建设电网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此外,电网企业的投资受财税、金融政策影响巨大,如增值税的转型、利率政策的调整都将给电网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

2.企业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不够到位。电网企业在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重视中间、轻视两头的现象,即重视项目具体组织实施,相对轻视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项目竣工后的后评价,这给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带来较大的风险。而可行性论证(包括方案确定和初步设计)基本上决定90%的投资金额;缺乏项目的后评价往往使电网企业无从论证投资的合理性,无法收集投资决算是否存在问题、投资项目实施资金控制是否有问题等相关信息,难以为下一步其他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

3.企业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不够完善。目前电网企业在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存在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对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相对滞后。往往对工程的审计监督是在工程竣工结算后执行,但均属事后纠正效果有限,许多错误已无法弥补。二是未能建立企业投资风险预警系统。企业在投资和经营中,往往对项目过于乐观,没有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没有风险处理预案。

4.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执行不到位。目前,电网企业在投资决策机制上已经逐步引入可行性论证、集体决策等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重点项目未引入专家论证;项目的论证仅局限于投资计划相关部门,缺乏财务、审计、法律以及外部高级专家的参与;对非主业的投资决策仍比较草率等等。同时,电网企业在投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方面也需进一步完善,对投资出现失误的项目,缺乏后评价机制,未能及时、充分分析投资失误原因;对项目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仍不够到位。

5.对金融产业的投资应缺乏风险防范的准备。近年来,为多方筹集电网资金、提高资金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网企业加大了对金融产业(如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的投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投资金融产业时仍应注意以下风险:一是电网企业缺乏金融产业运营经验和高级人才;二是电网企业所投资的金融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在面对已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市场竞争存在较大的竞争困难;三是对部分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业务的投资滥用或运用不当则会放大风险,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如中航油、中信泰富等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业务产生巨额浮亏,严重危及企业持续经营,教训惨痛。

二、电网企业投资风险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对电网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的分析,笔者建议考虑以下应对策略。

1.树立宏观经济意识,主动适应国家宏观政策。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分子,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电网企业的决策者或者管理者应当时刻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税、金融政策的变化,要时常分析国内国际走向和趋势,提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适时调节企业投资项目,取得管理风险的主动权,尽量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发生。电网企业在确定投资时应重点把握:符合电力产业政策,符合主业方向,符合企业投资,切实规范企业投资行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2.加强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电网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很多,既包括项目决策前的调研论证,也包括决策过程的风险评估;既包括项目实施中的过程控制,也包括竣工后的后评价。建议强化三个环节的管理,第一是项目决策前的调研论证。电网企业在对某项目进行投资时,要深入搜集相关资料,掌握准确信息,并对重点及比较大的项目进行必要的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的科学论证,从而减少或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投资风险。第二是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企业应当集中财力、物力保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实施,确保投资项目按时、有效的实施,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及时投产投运并产生应有的效益。第三是项目实施结束后,应在一定期限内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运营状况、盈利数据进行后评价,进一步论证项目的风险因素,确保投资的全过程管理。

3.建立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监督制度。企业要组织有关机构按照提前介入、全程把关、重点突出的审计思路,根据不同的建设阶段,确定不同的审计工作重点,将审计工作贯穿于立项、设计、施工、决算等全过程。实现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审计监督和管理。

4.构建电网企业投资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电网企业投资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投资预警系统通过对相关信息采集,分析可能导致投资项目出现风险的根源性因素,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发现企业投资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并发出警示。实现对企业投资活动的风险预控,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的发生几率。

5.完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电网企业对重大投资项目尤其是非主业的投资项目必须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机制,对投资项目应多角度深入研究论证、吸引多层次人员参与投资分析,项目决策应集体研究,并充分吸收董事会投资决策委员会(或企业投资咨询委员会)的意见,对于特别重大决策应考虑提交国资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以便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后评价机制,强化后评价的效力,对投资失误项目要充分分析投资失误的原因、是否有弥补方式,对其他项目是否有警示作用等,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6.审慎开展金融产业投资业务。对电网企业而言,应积极审慎开展金融产业投资业务。一是引进相关专业高级技术人才,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金融产业的竞争力。二是结合电网企业的优势,先内部后外部,金融产业在做好为主业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市场。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防范风险。四是有效整合金融业务,通过对银行(财务公司)、证券、保险、信托的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五是尽量减少对金融衍生业务的投资,以规避灾难性的风险。

投资分析策略范文4

随着沪港通的正式实施,中国股市交易量不断创历史新高。同时在世界石油价格持续降低的情况下,投资策略显得十分重要。为此,重点分析策略指数投资在股市投资中的运用。

关键词:

投资组合;股市;策略指数投资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10803

1策略指数投资介绍

2014年末随着股市行情的走强,指数化产品迅速摆脱前几年净赎回的颓势,呈现爆发式快速增长。伴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结构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策略指数产品尤其引人关注。广发中证百发100指数基金在开放募集后2天即超过20亿元,显示市场对特定方式策略指数投资的热情追捧。策略指数投资,在国外又称为Smart Beta,即“聪明”的Beta,是相对于“传统”的Beta策略而存在的一种投资理念。传统认知上的Beta是指一种全市场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在CAPM中以全市场所有股票的市值加权方式计算(market capitalization weighted)。比如标普500指数、日经指数、以及在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通过简单的推演,就可以论证市值加权并非是最优的方法。市场对股票的定价并非完全有效,那么市值加权的方式倾向于给高估的股票以更高的权重,而低估的股票以更低的权重,显然这种方式并非是最优的。在这一点上,Hsu(2006)已经给出严格的论证。事实上,市值加权更加注重的是投资机会的市场容量(capacity),因此该类指数更多地被用作投资的业绩基准。那么,如果将投资组合更换成一种非市值加权的方式,其得到的beta就是smart beta,相关的投资策略就称为策略指数投资。这种smart beta指数中的股票权重往往是通过特定的量化算法获得,看起来投资效果会比传统的市值加权beta更加实用,相关的投资策略也往往会选择市值加权指数作为投资业绩的基准。

常见的Smart Beta策略包括价值策略、低波动策略、分散化策略、动量策略等。其中价值策略是以一些股票的价值指标为加权方式,目标是选择一些基本面满足特定属性的股票构成组合。比如基于财务基本面评分的基本面加权,或基于分红率的红利加权等。低波动策略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最低或较低波动率的投资组合,通常包括最小方差目标加权、波动率倒数加权等方法。分散化策略的目的是提高组合中股票的分散度,应用最广的是等权重策略。动量策略在国外也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因为国外市场上验证发现动量因子非常有效,因此会选择以动量因子来作为股票选择和加权的方式,见表1。

据统计,美国近三年新发行的Smart Beta策略投资产品规模约在600亿美元,大致与市值加权的指数产品规模相当,策略也主要以红利、等权重、基本面、低波动为主。而国内近年来策略指数投资产品发展也非常迅速。中证指数公司针对主要的Smart Beta策略进行了验证,证明Smart Beta策略确实能大概率上击败以市值加权的沪深300指数。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低波动相关策略,包括300最小方差、300低贝塔、300低波动。

2资产配置下的策略指数投资

根据经典的CAPM模型我们知道,股票资产的收益率取决于其承担的市场风险大小Beta,而无法被解释的部分则为Alpha。但随后的诸多研究发现,各种股票之间的Alpha具有异常的高相关性特征,或许存在市场因子以外的其他因素在影响股票资产的收益率。随后发展的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提出在市场因子以外,价值因子和规模因子也是非常显著的。后来又将动量因子补充进来,从而形成四因素模型。

自此,风格因子投资的概念逐渐被学术界与投资界所广泛接受。事实上,自从1970年代以来,国外就开始萌生基于这种理念的主动投资管理。投资业界在三因素模型基础上开发了非常有效的线性因子投资模型,如Barra公司将国家地域因子、宏观因子、概念风险因子等逐步纳入到其风险评估模型中。随后,学术界又逐步发现了更多有效的风险和策略因子,如低波动率、低流动性、基本面因子等。人们也逐渐发现,原来投资界以往的诸多策略产品实际上并非是提供了有效的Alpha,而只不过是将各种风格因子的beta巧妙包装成投资能力的Alpha来推销给投资者。

在这样的视角上,资产配置投资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投资方法的主流。我们对资产的看法不再是其表面上所呈现出来的风险与收益特征,而是其特定或持续暴露的风险因子敞口,比如价值因子敞口、规模因子敞口等。如果投资者能够设定自己的风险预算,明确其将在各种风险因子上的敞口,就可以从市场上选择合适的股票、策略指数产品,经过合理的搭配而形成组合。这样的投资组合在风险上是可控的,从而将投资引入了一个新的配置时代。

因此,基于特定量化策略的Smart Beta策略指数投资开始风靡。这些指数投资产品不仅能够提供超越传统Beta的收益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们满足了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这些产品的透明性好、费用低廉,并且突出地暴露到某一个特定的风险因子上。比如在红利策略中,通常会选择那些分红率最高的股票进入组合,并给予高分红股票更高的权重,这样就使得组合在价值因子上产生了显著的风险敞口。在等权策略中,全部入选组合的股票无论市值大小都给予相同权重,从而导致小盘股获得比市值加权指数更高的权重,导致组合在规模因子上产生显著的风险敞口。波动率倒数加权策略则会给予波动率较低的股票更高的权重,从而整体上降低组合的波动性风险,因此也在波动率因子上产生显著的敞口。投资者在把握这些策略指数产品的风险特征后,就能够方便地构建自己的组合配置,反过来也促进了策略指数投资的快速兴起。

然而,Smart Beta策略指数产品也并非完全的“聪明”。在某一段时间内,也许特定的策略指数能战胜市值加权组合,使得它看起来非常“聪明”,但在另一段时间内该策略指数可能会落后市值加权组合,使得它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聪明”。这是因为策略指数产品通常会有严重的风险因子敞口,因此其业绩也随着风险因子的表现而起伏不定。可能有一些因子长期来看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导致这些策略看起来非常具有吸引力。

针对几个主要的风险因子,测算了2006-2014年间的表现。表3中我们发现小盘因子是中国A股市场上长期表现最好的,但其波动率也比较大。价值因子、反转因子、基本面因子的长期表现也非常好。然而,表4测算了这些因子表现的相关性,发现各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低。并且单一因子的信息比率都无法达到2以上,这就表明单纯使用一个因子,即使是表现最好的小盘因子也依然无法达到满意的投资效果。

因此,风格偏向非常明显的策略指数投资产品也即往往会随着市场风格的切换而发生特别明显的波动。但是,如果投资者能够设定自己的风险预算约束,就能够合理地选择多个策略指数投资产品来构造自己的组合基金。组合基金利用不同产品风险敞口的低相关性来降低组合的波动风险。

3组合基金投资

组合基金是能充分利用策略指数投资产品的优势,同时又充分控制和分散风险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目前国内兴起的量化投资基金很多策略就是试图去搭配不同的风险因子,希望在控制一定的风险暴露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收益。然而我们发现,这些策略大多数仍然是存在明显的风险暴露。

我们选择2014年表现最好的三只公募基金:华泰柏瑞量化指数、大摩多因子、长信量化先锋。可以发现,虽然这三只基金在2014年、2013年表现较好,但在2011年、2012年里普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基金普遍在小盘因子上有很强的暴露,2013-2014年里小盘因子表现很强,但2011-2012年里价值因子表现更好。表6拆解了三只基金的全部持仓的自由流通市值分布,不难看出大摩多因子与长信量化先锋在小盘股上偏向非常明显,而华泰柏瑞量化指数向小盘的偏离较小。

我们选择其中业绩记录较长的大摩多因子、长信量化先锋,另外搭配两只偏向价值的策略指数基金:华宝兴业上证180价值ETF、银河沪深300价值。以等权重在四个产品之间搭配,构造一个混合的组合基金投资产品(FOF)。

经过计算,不难看出两个偏向价值的基金产品在2011和2012年明显好于两只偏向小盘的量化产品,但在2013年和2014年里表现弱于量化产品。经过等权构造后,FOF组合在2011-2014年间均能取得正的超额收益,更重要的是其信息比率提升到了2.20,远远高于四只产品各自的信息比率,这说明经过搭配后,资产组合的收益风险表现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4结论

策略指数投资的Smart Beta正逐渐成为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一类产品,因其风格特征显著,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提供“聪明”的Beta收益而逐渐受到投资者的热捧。然而,单一投资策略指数产品并不能提供稳健的收益,可以考虑在资产配置的目标下合理搭配策略指数投资产品,获取更加稳健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郑鸣,李思哲.我国基金风格投资的积极风险补偿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2]蔡伟宏.我国股票市场行业指数超额联动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6,(02).

投资分析策略范文5

关键词:纺织行业危机;资本输出;资本利用率;策略选择

我国纺织行业虽然是带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但因其自身行业特点所限,其劳动密集型部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逐步退出国内,如何在这一转变中实现我国纺织行业新的飞跃,大量的纺织企业已经逐步开始对自身的产业链进行调整,其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浪潮已涌向东南亚各国。

然而,相比纺织企业果敢的行动,理论界对于纺织行业的对外投资浪潮却是偃旗息鼓,中国知网论文搜索对外投资条目达到18000条,而对于纺织行业的研究仅有70条。这对于本就信息相对匮乏的纺织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本文旨在从纺织工业的自身行业特点,发展方向出发,分析我国纺织行业对外投资(FDI)的原因、优势、方法。集百家之长,帮助纺织企业了解对外投资的机遇与风险,避免盲目投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力。为中国纺织行业的新趋势、新发展助力。

1.当前我国纺织工业行业分析

我国纺织行业在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发展目标。但近几年来,受到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棉丝等产品价格不断上扬、人民币汇率提高的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状况已大不如前:2012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2亿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纺织品出口下降2.6%,服装出口下降2.5%。

而在行业盈亏方面利润有所回落,亏损较快增加。2012年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262亿元,同比增长19.6%;利润总额334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棉纺纱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5.1%,化纤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52.4%。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增长35.5%,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95.9%。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增长91.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404.3%[1]。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面对国外同类竞争对手优势已逐渐减少。

成本优势渐失、保护主义抬头。国内,劳动力、能源动力和原材料能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纺织企业的成本压力明显增加。国外,非洲将实施纺织品进口替代政策,印度宣布暂时停止棉花出口,让中国纺织企业雪上加霜;同时,与印度、布基斯坦、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额国家相比,我国纺织品低价位的比较优势再次受到冲击。纺织业的主要加工对象即棉花价格内外悬殊。2011年9月以来,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振荡下跌,与国内棉价相差1000元左右;2012年年初,国内外棉花价差在3000元左右;5月下旬,国际市场棉价低于国内市场价格达到了5000元/吨左右,价差不断持续拉大。与另一产棉大国印度相比,我国棉价高于印度棉价7000~8000元/吨;而巴基斯坦的棉纱价格甚至比我国棉花价格还低。国内外严重倒挂的棉价,直接导致国内棉纺出口企业承担了过高的原料成本,高成本的棉纺产品在面对外商报价时,毫无优势可言,出口企业由于没有利润不敢接单,致使我国际市场订单流失严重。

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的纺织也都早收了严重冲击,这也使得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金融危机后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都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特殊保障条款的使用也更加频繁。特别针对纺织品。非关税壁垒中最隐蔽、最难琢磨的绿色壁垒也进一步加强,而我国纺织企业对此明显认识不足[2]。

获取信息途径有限、无法自主掌控营销渠道。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信息的作用更为重要,然而信息匮乏却是中国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病。一方面,造成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其结果是出口收益低;另一方面,迫使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固守传统市场,扎堆现象十分严重,而这一现状进一步招致其他国家对我国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或才需特别保障措施。

对中国这样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来说,缺乏自主掌控的完整出口营销渠道,使得纺织品出口面临诸多不利和风险。这是因为,我国纺织企业锁从事的生产加工是纺织品供应链中附加值最低的部分。而且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长期满足于从事来料加工、贴牌声场。加之,由于难以控制贸易中的价格风险而引发经常性的贸易摩擦。结果加剧了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

转变远远不够,急需产业提升。据统计,2001~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贸易顺差为10856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85%。其最核心的变化时增长方式转变。但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的形势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正在发生的转变和提升还远远不够,还存在许多厨房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因素。纺织工业继续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以加强自身的实力,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产于国际竞争的能力[3]。

2.纺织行业对外投资动因

经过对我国纺织企业的调查,其对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开拓国外新市场;取得国外市场信息;绕过贸易壁垒,维持出口市场;取得当地生产要素;带动劳务输出等。

投资者的这些主管评价说明了两个重要的事实。其一,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纺织企业的经济技术实力和经营自信心已显著增强,对对外投资的风险及国际竞争的畏惧感已然消除;其二,国内市场以趋于饱和和收缩,对长期投资而言,国际市场环境下对外投资更能发挥资金优势。在可预期的高利润驱动下,尽管国际化经营风险很大,不少企业仍认为值得一试[4]。

开拓国外市场。对外投资所能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功效即是能直接打开国外市场。通过对外投资,在目标国直接建厂或入股等方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能直接享受生产国原产地销售待遇,无需通过海关。

取得国外市场信息。对外投资后,企业可以形成新的、跨地域的信息新框架,这对于纺织行业这一传统和相对封闭的行业无疑十分有益,对出口导向型的纺织企业来说,了解国外市场信息能使企业面对国内同业竞争时能先知先觉。而在面对国外同类企业竞争时,对外投资所产生的经营实体能依据当地的法律法规与国外企业在同一标准下竞争。

贸易壁垒,维持出口市场。虽然在中国加入WTO后,虽然纺织品对外出口已无配额限制,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频繁立案、特别条款应用范围的扩大和“绿色壁垒”的涌现使纺织品出口企业苦不堪言,而对某些特定地区的直接投资可化解这些困难。如在产品出口“原产地”无法改变的现状下,纺织大省浙江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建厂规避欧美“特保”条例。宁波申洲针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荣向早报记者透露,该公司将斥资3380万美元在柬埔寨建立日产23万件服装的纺织工厂,产品将从该国直接出口美国市场[5]。

得当地生产要素。在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的环境下,许多纺织企业转而想诸如东南亚等劳动力价格低,原材料价格低,地价水电价格低的地区转移生产资料。这些企业通过产业跨境转移维持或提高了其竞争优势,保证了其市场占有率和对其他产品的成本优势。

强就业,提供大量岗位。对外投资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仅仅是对外投资的企业海外部门所需要的工作人员与工人,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投资的正效应,企业产业规模与产量可以显著提升,这也同时刺激了企业在本国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6]。

3.纺织企业对外投资方向

中国的纺织企业对外投资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其投资放心则泾渭分明,大部分的纺织企业专注于对低成本、落后地区的资本输出,其主要代表国家有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这些国家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力产本低,资源价格便宜,且部分有一定的外来投资补贴政策。而另一部分企业则专注与向先进发达国家注入资本。主要的代表国家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这部分的直接投资以收并购为主,其主要目的并非降低其生产成本,而主要是为了打开国际市场,获得现金技术以及绕过壁垒。两类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的主要目的明显不同[7]。

两种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差异[8]

4.两种投资方式理论依据

发达地区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根据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以本国已经国际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中依次进行,其中产业内部是指行业中不具优势的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过程或部门;根据从比较劣势行业开始投资的原则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格局。该理论较好的解释了当时日本的产业转移与升级现象,从产业内部调整与升级看,战后日本跨国公司FDI在产生内部的调整趋势是从低生产率、劳动密集型行业向高生产率、高智能行业调整。日本通过FDI缩小了本国境内诸如纺织等行业的生产规模,为国内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让出了资源,从而使本国原有的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与升级。即一方面致力于陈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将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低增值的工序转移到国外,而将高技术含量、高增值的工序留在国内。可见FDI本身就是日本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组成部分[9]。

发达地区投资的理论依据。第三世界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未由坎特威尔和其学生托兰惕诺共同提出的,该理论的两个基本命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稳定提高和扩大,这种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过程的结果。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与他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

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因素,它同时也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形式和投资的增长速度。从历史上看,技术积累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发达国家和在发展中国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技术创新仍然是—国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为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域,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性,主要是利用其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来掌握和发展现有的生产技术。

该理论从学习的角度论证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可行性,它说明了我国企业要成功实现在发达国家跨国经营的一个关键是拥有“特有的学习经验”[9]。

5.研究模型构建

对两种不同投资区位的投资有其各自的特点。而对于这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经济数据的量化分析可得出一系列生产函数。下面将主要研究地区差异下的纺织行业投资收益比率。

参数选择:与对外投资相关的条件有投资期望回报,投资支出,劳动力价格,原料价格,突破贸易壁垒产生的收益等等。但由于其中各项数据单位难以统一,且投资数据多为隐私数据,因此采用比率分析法。不研究具体案例,只将对各个国家的投资所得回报进行分析。

最终期望结果:对6种投资要素综合考量,通过比率法将其缩减为3项,通过实验因素的相关性,比较各个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计算对外投资因素—成本函数。

具体如表1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构建如下的基准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

Y1=a0+a1x1+a2x2+a3x3+e1

Y2=b0+b1x1+b2x2+b3x3+e2

其中a0,b0为截距,a1~a3,b1~b3为系数,e1,e2为随机误差项。

表1 投资成本量化分析表

6.实证分析

劳动力价格等数据来源于世界统计年鉴,网络资源。其中中国、越南、印度、印尼为纺织工人平均工资。(见表2)

表2 各国工人工资

根据工资数据分析中国纺织企业对外投资中,人工价格低的国家诸如越南等国十分受到重视。这些国家的工人工资要低于中国,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材料价格。世界主要三大产区中国、印度、美国。近年来一直波动不断,但总体来说,印度棉花价格始终低于美国与中国,因此,大量棉纺企业选择环印度地区作为投资地。以利用印度棉花价格优势降低成本。

原材料数据来源于期货市场价格

技术获取。技术获取方面,对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和地区输出的资本,其主要获益来源于成本降低优势,因此技术获取为0.而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的并购,收购等资本活动。所能产生的收益多为技术性收益。

现假定对美国投资产生的收益最大,定为1。根据《全球工业国家科技竞争力统计年鉴》2012版,日本排名3,英国排名8,中国排名54,换算比例为1∶54。日本投资科技收益量化为0.94英国投资科技收益量化为0.85等等。

系数分析。根据上市公司数据中重大投资项目披露的20组纺织行业外投资项目最终收益成本率对其就投资国进行区别分组。在SAS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下分析。可得下列相关系数表。

表3 相关系数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对欠发达地区资本收益率存在正相关。二技术获取与关税优势对发达地区投资的资本收益率存在明显正相关。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与关税优惠,技术获取两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关税优惠对向欠发达地区投资收益率相关系数为0.6093.有较强的相关性。

通过对相关系数表格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对欠发达地区直接投资主要收益来源是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原材料价格低。根据相关系数分析,X1,X2对Y1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占主导地位。而原材料价格优势由于国际棉花价格波动容易失去。由于纺织行业工人要求一定的素质,因此,在投资案例中,对非洲地区的直接投资收益低于对亚洲国家的投资。

对发达地区的直接投资多为技术目的或市场目的。根据相关系数分析,X1,X2对Y2的影响不显著。X3,x4对Y2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表明发达地区的技术获取和关税优势是吸引我国纺织企业投资的重点。关税优势的相关性低于技术获取说明向发达地区的投资难以产生生产规模或生产成本过高。因此,此类对外投资很难产生关税优惠。表明在贸易配额制度取消后,海外市场的开拓主要还是需要降低生产成本,而通过海外投资降低进出口成本的机会很少。

对欠发达地区投资可能带来关税优惠。变量X3关税优惠和对欠发达地区投资收益率有弱相关性。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数据中对越南的投资项目偏多,因越南对外关税低且进口限制较少,故许多对越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到其关税优惠。

总体研究表明,对不同投资规模生产规模的企业,其对两种对外投资方式的偏好是不同的。在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投资的目的和公司自身的需求,还应充分考虑生产力、资源、优惠政策、市场、技术获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投资地区方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取得海外投资的成果。

[1]中国经济信息网纺织数据.2008~2011年纺织年鉴分析,2011—5—31

[2]杨凤林.陈金贤.我国纺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中国纺织,2005—10—15

[3]姜国庆,徐姣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分析.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02—10

[4]李玮华.中国纺织新的增长点—跨国经营.中国纺织,2007—09—15

[5]龙 宇.我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R].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02

[6]王永红.十二·五时期中国纺织业走出去的策略分析.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

[7]朱惠如.闻国健.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可行性分析及战略性建议.经济问题探索,2004.06

[8]刘 畅.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9.05

投资分析策略范文6

【关键词】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首先,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大规模地进行货币投放,从而累积了相当程度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我国的货币供给处于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的涉外经济趋于活跃,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格局。并且我国的储蓄量大于投资量,我国的产品市场处于需求不足的状态。综上,我国当前的经济状态处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A点位置,在国家不采取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将自行调节经济至均衡点B点(如下图)。

但是源于物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胀压力不容忽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基调从去年的“适度宽松”改为“稳健”。图中表示为LM1向左移动,至LM2位置。

出于保障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就业的目的,2011年我国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搭配使用。2011年的中央财政预算54360亿元是2010年执行数48322亿元的1.12倍。与过去不同的是,2011年及今后的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注重于产业结构调整。图中IS1向右移动。

人民币继续缓慢小幅升值。美元、欧元的相对变动,经济危机后欧美国家经济的复苏,我国顺差格局的延续都是促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图中BP1左移动。

2011年,中国经济一方面要面对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经济增长,面对就业的压力。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正是对应这两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为了抑制通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为了刺激国内需求,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对于经济的增长这是两种相反的力量,如上图,如果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搭配得当,则经济将会在C点达到新的均衡,C点与原均衡点B点相比较,产出增加、利率上升。而如果财政政策不能有效的抵消紧缩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减少产出的作用,我国经济将会在D点达到均衡,D点与原均衡点B点相比,国民产出减少,利率升高。

综上,我们发现,将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既有增长的可能性,又存在衰退的风险,同时我国将面临利率上升的压力。

二、我国经济形势对股市的影响

(一)经济状况对股市的影响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发展状况对股市行情的决定作用是内在的、长久的和根本的,但这并不代表两个周期是完全同步的。在实际运行中,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不同步,甚至背离的现象。原因在于,股市投资具有一定的预期性。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均包含着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因此,往往在经济过热还未滑坡时,股市先下跌,而在经济触底,还未回升时,股市先反转。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7%,而2010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加了10.3%,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并且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几年的高速发展,存在经济过热的可能。结合“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在当前经济政策干预下我国经济既有上升的可能也有衰退的风险。投资者更倾向撤出资金观望经济的走势,造成股市上涨推力不足。

(二)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宏观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宏观政策是针对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来,并且影响经济将来的发展态势。投资者通过宏观政策的分析可以判断将来的经济走势。并且股市对宏观政策所导向的经济形势有夸大的作用,也就是说股市的涨幅和跌幅会大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后的国内产值的涨幅和跌幅。

我国当前的宏观政策是紧缩货币和积极财政并行,跟原来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比,开始使经济的发展态势放缓。政策导向使经济开始放缓,则股市的上涨推力也将减弱。

(三)利率对股市的影响

利率上升对股市的影响主要源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利率上升会提高存款收益率,投资者在股票、银行存款与债券之间进行资产重新组合时更偏向银行储蓄和债券,同时利率的提高会增加投资者筹集资金进入股市的成本。这两方面的因素将会导致流向股市的资金量减少。

另一方面,根据股息贴现模型,股票的内在价值主要有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来决定,而在一个理性的市场中,股票的价格是以股票价值为基础的。利率的提高将会增加企业的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提高会加重企业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而减少股票分红派息。另一方面,利率的提高将会提高贴现率。股息的减少和贴现率的提高将会使股票的内在价值降低,进而使股价降低。

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得出我国具有利率上升的压力,利率上升将促使我国将来的股票市场行情会有下跌的趋势。

三、投资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货,4月份CPI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0.1%,PPI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5%,通胀压力仍然存在,通涨未消除之前,我国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不会改变。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存在于将来经济发展中的下行和上行力量,投资者对将来的发展态势的预期不确定。紧缩的货币政策不放松的话股市大盘走势下跌和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在这期间的投资策略的重点因该是锁定收益,适量减仓,观望物价水平的改变。等到物价稳定,通胀压力消除之后,国家货币政策将会适量放松,这时可以补充仓位待涨。

参考文献

[1](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美)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兹维.博迪,亚历克斯.凯恩,艾伦J.马库斯.投资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贺强.我国经济周期政策周期股市周期互动关系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