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审美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审美心得

艺术审美心得范文1

    一、消费是审美变革的原动力

    现代生活中设计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囊括了人们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到改善周围环境,从满足基本需要到精神层次的更高需求以及寻求更优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的各个层面。而在把商品赋予一种文化价值的消费中,其新颖美观的设计自然而然地成了各种符号彰显身份的最佳展示。进入新世纪,我国为了促使经济发展,刺激消费已成为目前社会生活的潮流。而富人阶层的出现,导致了感官享乐主义的盛行,使设计成为被消费的主体,甚至成为一些文化产业的内核。人们开始由对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更多转向对物质商品附加值的消费,从而形成了消费主义。于是,设计艺术经由“消费”这一手段而转化为其中一个社会性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符号。设计作为按照一定的社会理想、审美意识来改变社会生活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设计理解生活环境和产品,在使用与审美的意义上掌控生活环境与产品。因此,在现代消费生活中,设计艺术是人对环境与产品的审美关系的最高表现手段。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驱使下,设计艺术的目的是使其设计的产品与审美达到和谐的统一。在此,设计艺术成为被消费的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维护自身使用价值,二是强化审美价值。尤其是后者使设计进入了社会生活层面而形成一种消费美学。在消费时代,消费主义一方面促使设计成为被消费主体中的必要元素,同时体现了大众的、世俗化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设计在消费的过程中,又反过来刺激着商品的生产,在“消费—生产—再消费”关系中,设计必然带有浓重的消费主义色彩。伴随着消费主义和设计意识而生的,是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设计艺术。消费经济促使人们将设计的焦点放在人的精神要素上,人的审美、人的消费过程及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尤为明显,这应该是当代社会消费经济条件下最突出的变革之一。设计以人为本的目的和动力是设计史上的无论哪个阶段都无法否认的,可以这么说,当代设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为设计对象所接受,也是与大众的消费潮流、审美观念相符的。

    二、审美内涵的泛化与普及

    良好的设计是促进消费的主体性的标志,设计是在通过人对消费品进行感知和认同中获得一致性的愉悦。在当下的设计审美中,往往对消费品的时尚、新颖、方便等设计意识充满兴趣,可以说,对设计意识与艺术价值的关注与重视,是目前消费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定审美内涵泛化与普及的有效途径。完美的设计内涵赋予了商品更多新的感觉。消费者实际上付出了高于一般商品的价钱,但他们一定程度上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们得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商品所缺乏的评价其同类的具体方面的感官,用交换者自己五种和五种以上的感官补足并发展了。”①设计能满足顾客心理、精神和文化上的需要,尤其是审美,是设计赋予商品的额外价值。审美所产生的价值常常比盛装在里面的消费品还重要,是消费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知识与智慧的反映。任何设计都要反映消费者的主观爱好,符合时代的审美风潮,它的具体物质形态体现是商品的商标、包装、声誉以及追加功能、附加利益等,这些正是用知识与智慧创造出来的价值。人们的审美是依靠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设计作为一门创意艺术,它所要表现的是一些精神上、意识上的东西,它的直接作用是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并且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审美价值,要符合社会的审美要求。设计的审美价值是以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有用性为前提的。包含着无法用数量计算的“美感”、“优越感”、“舒服感”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设计艺术之所以体现丰富的美学内涵,其基本前提在于把握人的审美需求,对设计内在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追求是当前设计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大都市,快速的生活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使消费也成为人们享受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社会中,对设计的审美常常会出现一种个性化与标准化既矛盾又统一的双重要求。社会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似乎使人的生活模式与态度的独立成为现代民主的一种大众化标识。因此,设计在当代消费社会的凸显,还有着现代人自身心理审美需求的内在原因。现代生活中,艺术与设计渐渐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意味性和超越性。当代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日常生活模式的审美化。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中,流行艺术和娱乐活动以其通俗易懂的大众特征成了最普遍的文化消遣。最能体现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最便于了解流行艺术趋势的,莫过于大众对自身生活方式的规划与设计。设计无形中成了审美生活不可或缺的支撑。生活审美的广泛性、普及性又使得设计伴随着消费一起融入大众。人们通过生活与媒体所展现出来的对高质量、高品位的感性生活的追求与欣赏,正是设计艺术在消费时代审美内涵泛化与普及的具体表现。

    三、审美意识的媚俗与个性

    在消费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使设计艺术在人们的个性解放中有力用武之地。消费社会里,设计已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经济与消费对设计的迷恋,使设计审美暗合了当下世俗文化的需求与认同。而最善于制造消费热点和宣传物质文明的大众传媒与电子网络的推波助澜,又使审美意识的媚俗与个性当仁不让地成了消费时代的设计艺术的重要特征,也实现了普通人在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梦想。人们日益关注对自身形象,对形象的追求又使审美更加世俗化和生活化。现代设计的泛审美化极易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形象美的渴望,进而提高了对大众形象设计的要求。在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趣味去打扮自己,改造自己,甚至不惜通过手术的方式把自己设计成为最独特的个体。设计一个良好形象,已成为获取成功事业和美好前途的一个门槛。这也是大众的个性审美价值观念日益受到关注的社会深层原因,设计文化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看似个性自由背后潜伏着的是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价值导向和审美标准。长期以来,人们心中被视为“欲”的“俗”一旦解放,它以重感性、重世俗生活、重享乐生活的特点在消费社会逐渐普及,各种引领流行趋势的时装、主导消费走向的时尚杂志和吸引大众崇拜效仿的明星,在流行色彩、搭配风格等方面都对大众的审美追求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诱导作用。

    设计体现着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文化水平、审美水平以及传统习俗等。设计的审美变革从这些的角度来看,艺术与设计审美的独特人群化与民族化特征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相反得到了重新的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独立人群与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其一,使本国、本地区与本民族的人群感到亲切,有认同感;其二,使其他的人群产生新颖独特的感受;其三,传统的审美与现代的观念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个性化特征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情趣上,现代审美观念中就十分重视富于个性化的审美趋向和审美特征。作为成功的设计,民族或人群的统一性与个性化也是现代设计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综合这些特殊或特定的因素使得设计审美的个性渐渐出现风格化的趋势。如在现代审美意识中,抽象化风格就得到大众的认同。抽象主义意味着从自然与感觉体验中提取出精化前所作的分析、推理、分离、选择、简括和对几何形的运用。个性风格化使设计的审美意识更丰富,设计发展变革的广度被拓宽,力度得到增强。人们在彰显个性追求、审美自由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经济社会、消费产业及自身需求的压力和束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为当代世俗审美观念所牵引。

    四、审美形态的结合与交融

    当代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急剧的改变。设计的审美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当代设计审美形态出现了新的交融与结合。设计对审美的贡献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它以某种内涵依附与商品之上,如便捷的使用、时尚的形式等,通过图形、品牌暗示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及感受来实现的。设计使消费者能通过消费得到商品的独特性而获得某种生理、心理、情感的满足,从而影响消费购买和使用产品。不同的消费层次与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不一样,小至文字包装、大到品牌形象,目标不同,对审美的态度要求也有差别。而我国恰恰正处在各种消费层次并存,各种审美需求同在的社会阶段,于是出现了雅俗共赏、土洋结合、古今交融的审美形态。目前我国的消费经济条件下,设计艺术的流行,既有精英式的、崇高的;也有媚俗的、大众的。媚俗有着大众的文化基础,表面上看,它缺少深刻的意义、象征的价值,是肤浅、贫乏、游戏式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对所谓“精英”的模拟或模仿,以形式美和潜在的符号价值来满足大众对精英阶层的上流风尚、生活品质的虚拟性参与。尤其是所谓“精英”尚未成为真正的精英之前,作为设计艺术来说,雅和俗并没有本质区别。消费领域扩展到对商品所附带的象征某种地位、声誉和品位的符号消费上。设计突破了精英文化的圈子,已经完全融入大众文化了。而且,设计的商品化意味着艺术与设计正成为消费品,中国古典传统的设计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人士大夫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文化形态并存,对设计的关注和开放往往只是大都市里的时尚,许多中小城市还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发展初期,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仍十分贫困落后,思想的保守与物质的匮乏使大多数人们至今还在为生计奔波,设计文化现在不会很快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关键词。但是,大众传播的迅速扩散又使有关设计的审美信息不断渗透到这些地区,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作为整个地球村的一份子,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在当前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互相结合,彼此交融。

艺术审美心得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审美诠释

新媒体艺术指的是用现代科技与传媒最新技术为基础,把人们的理智思维与艺术灵感合二为一的,用电脑、数码技术、录像与胶片技术、网络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模式,它包含有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动漫、网络艺术、数字图像和实验性音响等。以依靠新技术、重视现实问题为特点的新媒体艺术正渐渐走进当今人们生活的视野。新媒体艺术在迎合科学技术的进展和人们审美转变的需要方面,在传统艺术和新的艺术载体融合、革新方面,是对视觉感受的补充,也是对原来美学观点的冲撞,所以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点越发突出地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审美交互主体性:由独白到会话

在原来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一直是在和审美客体的冲撞行程中获取自身的主体性规定。主体客体形式或主体中介客体形式会使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够用一种“距离感”来看待种种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取美的享受。在艺术的具体活动中,这种形式被分为作者作品的写作关系与读者作品的阅读关系。在这种形式中,作者和读者间的互相交流几乎没有。这种创作和欣赏主体的割裂关系主要是因为技术原因。特别是在纯文字书本的阅读中,阅读仅仅围绕着作者的主体性铺开,读者唯有以屈从的心态去阅读,而最后或者接受、或者拒绝。

技术的飞速发展变换了这一原有的主体审美模式,以电脑、数码技术、网络等技术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正渐渐变换着主体关系和艺术交流的模式。审美主体性理论慢慢被审美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取代。交互主体性理论用主体―主体方式或主体―中介―主体方式来确认人和人的相互交往关系,表示一种新型人与人关系的创立。在艺术具体创作中形成的乃是作者和读者密切联系的方式:作者―读者或作者―作品―读者方式。此种理论将使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密切关联,因此致使艺术的产生与接纳进入一个新的空间。为了提升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功效,平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为支撑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是可以快捷和可靠地交流与变换信息,相当容易协助人们高效且快捷地交换文字、言语、脸部表情、影像等重要交流元素,所以能给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临场感受”与“好的交流情绪”,进一步协助作者和欣赏者建设起友谊之桥:对方能够相互尽可能地展示各自的想法,对那些都关注的主题能互相了解。“临场感受”乃是新媒体艺术在协助艺术创作和欣赏时,渴望达到交流目标的一种重要方法。

此种动态交互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由作者本人独自创作艺术作品,马上把作品公布于众,通过BBS或作者本人的Email,迅速从民众那里看到他们对作品的评论和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和意见展现在作者对作品的整改或尚未完成部分的创作之中。第二种存在方式则是由作者与欣赏者一同创作作品。新媒体艺术冲破了原来的在特殊地点和特殊时间中的作品展现形式,任意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他拥有基本的上网设备和交流技术,他就能够参与到作品的互动过程之中。欣赏者能够依据自己的了解与爱好,对艺术作品作改变,创作出适合自己审美情趣与想象的新的艺术作品。这种新的艺术作品已不是留在欣赏者思想意识中的审美经验,而是被欣赏者的再度创作变成现实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原创者与欣赏者间的隔阂已不存在。作者依据欣赏者的变动还能够继续从事自己新的作品,这种互动坚持下去,事实上就导致了每位参加者都有两个身份:既是作者又是欣赏者。作为作者,他需要主动参与到原来那个作者的创作中去;作为欣赏者,他也需要准时地反馈欣赏者的看法。此种作者和欣赏者两方的互动就极好地呈现了审美的交互主体性,实现了由单独的作者的“独白”向双方的作者和欣赏者的互相“会话”。

此种“由独白到会话”的审美交互主体性特点展现了美学理念的一种当今变化。这种变化有其内在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思想意识的现代转变。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改进,人们的思想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已看到事实上没有这种死板的、唯一的视角,由此可见,就客体来说,社会的不完满性、多重性就得以展现,这也就意味着共生、互惠、共存,应是当今世界的根本之道,更意味着生命之所以是生命的最大可能是源自于各种物种间的会话。所以“会话”不是“独白”,就变成自然演化中公开的秘密。可以想象,审美活动中的此种“会话”终将变成一种主流。

审美体会主动性

原来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产生过程结束于艺术作品的完成之时,艺术品的产生之日就是艺术产生的结束之日。而自上个世纪60年代风靡欧美的接纳美学理论却勇敢提出“欣赏者中心理论”的艺术理论来反驳原来的“创作者、作品中心理论”。

显然接纳美学特别注重读者中心作用的观念不无偏颇,可它对读者在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能动作用的表述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根据接纳美学的看法,艺术家创作了艺术品,仅仅给读者提供了创造艺术价值的机会而并不是价值本身。多数产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但艺术品的价值反而是由劳动者与消费者一同创造的,艺术作品唯有透过接纳主体的主动赏析与参加过程才能把内在的艺术转化为现实的艺术,所以艺术作品的赏析同时也是艺术的再创造。尽管在作品赏析过程中,接纳主体不一定能创造出实物化的艺术作品。可是,一个艺术作品历经很多人的审美内化,融合了众多极富个性特色的生活体会、审美情趣后,原来实物形态的作品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活灵活现”,转化为审美意象,舞起生命之舞蹈,闪耀生命的光辉,用各种感动方式烛照着每个人的精神生活,艺术创造到这里才最后结束。

接纳美学有关艺术生产以接纳主体的主动赏析为结束点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在现实运作过程中,对那些普通文本的各种解读让最后的审美创造不能达到一致的结果,这也阻滞着人们设法在同一文本的艺术赏析中获得大家一致的审美创造结果的努力,因此,接纳美学提出的这一理论由于不能进行实际操作而变成了一种理论假设,真是让人感到遗憾。可这种缺憾在电子网络高度发达的现在,在新媒体艺术中最后得到了化解。当一个艺术作品在网络展示的同时,人们就进入了艺术赏析部分,作品展示完毕或作品还在展示过程中,赏析者就会通过网络发来信息描绘各自对作品的内心体会,其中肯定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作者自己,或网页的版主是作品的发言人协助赏析者了解作品内涵,也在持续接纳赏析者欣赏过程中迸发的心灵火花,就会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还能深化作品的主旨,并对出现歧义的赏析者的感想解析评论,从而理顺出更适合作品本质的认知。这样在受众和作品的发言人、受众和受众之间持续不断的审美沟通中,对作品的赏析和认知达到了某种共识。此种共识的获取是很有深意的,它一方面预示着艺术生产在接纳主体的审美创造行程中最后能够完成;另一方面在达成赏析共识的行程中,培育了受众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领悟力、审美想象力等众多审美能力。而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人们的整体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从审美心理视角解析,审美体会的主动性,即“我审美故我在”,迎合了人们的沟通需求与表现需求。它让个人行为得到大众的重视和确认,从而提升了艺术作品赏析者的主人公意识。比如,纽约州立大学的乐芙乔依的艺术作品《我的转折点》,用一段Flash创作的黑白动漫开始,一些不知名的小情节,把欣赏者带进一种告解的境界。走进主画面后,欣赏者能够挑选看他人的故事,或把自己生活中的转折点和他人共享。为了体现群体性,乐芙乔依把收集到的小故事,按照内容划分为:教育、紧密关系、健康、意外事情、工作、移民、战争和政治、经济、成长与家庭等十二大类。赏析者不但能用这十二大类来找寻自己关注的故事,还可运用性别、民族、年龄或者号码来寻找。在这里,赏析者不但能赏析,而且还能主动加入创作,事实上是赏析者在全部过程中由被动转变成主动,他们用自己的加入佐证了他们在艺术中的存在。总的来说,新媒体艺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已变成牵动我们社会心理的一道风景线,对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对艺术理念、美学理念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英]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尼葛洛庞帝著,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3.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美术观察》,2001(10)。

4.汤因比[英]等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艺术审美心得范文3

一、这种差异性因人不同而不同

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性格、年龄、出身、修养、文化、情趣各不相同,所以,艺术欣赏的审美结果也存在着差异性。比如,有人爱李白、李贺诗风的浪漫奔放;有人爱杜甫、白居易诗风的现实质朴。有人狂迷于现代通俗音乐,有人则沉醉在古典高雅音乐之中,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对象,由于欣赏者欣赏的角度方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意大利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有人觉得她温文尔雅,引人遐想;有人觉得她强作欢颜,内含愁绪;有人觉得她高深难测。美术史家说她是理想化的典型,莞尔一笑是美的永恒象征。历史学家说她的笑包含了希望和生机,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写照。理论家则指出达·芬奇玩了把戏,背景透视不一,五官界限模糊,使观众目光游移不定。另一方面,同一个欣赏者由于境遇不同,心情不同,阅历、经历发生变化等原因,一生中每个时期的欣赏趣味都会产生差异。孩提时听大人讲《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也希望自己有呼风唤雨的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长大后再读《西游记》原著,儿时的感觉全没了,从书中领略到的不再是神奇的刺激,而从孙悟空的形象、故事中悟到了勇敢、机智、灵巧、坚毅等人性化的品质。

二、这种差异性因民族不同而不同

在东南亚地区喜欢的图案是象,新加坡喜欢双喜图案,伊朗喜爱狮,伊斯兰地区忌猪,英国忌象等,各民族艺术欣赏趣味有很大差异。然而正是这种差异性造成了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鲜明的区域风格和民族风格。

三、这种差异性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如果将魏晋南北朝、初唐和盛唐的菩萨像作一个比较,就会有趣地发现,北魏时期的菩萨像往往消瘦,长脸细颈,眉清目秀,显露出一派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的形象。而盛唐时期,菩萨像大多是安稳地站立着,体态肥硕丰满,慈祥和蔼。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在中国工艺美术装饰纹样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事易时移,纹样变化类型迵异。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懂得了集体的力量。为了共同利益,人们产生了图腾崇拜。图腾标志的简化又表现为鱼纹、鸟纹、人形纹的简化、几何化、抽象化,这就形成了一陶器上常见的“表号型”的纹样形式。到了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为显示权威的不可动摇,铸鼎以威震四方。想象的合体、神兽合体的神兽纹、凤鸟纹、神龙纹等的出现,构成了青铜器上常见的“象征型”纹样形式。到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世道混乱,民不聊生。于是消极出世思想流行,成仙得道或遁入空门盛行。由于宗教上的“四神”“仙人”“博山”“神兽”的出现,构成了“宗教型”纹样形式的张扬。及至唐宋元时期,经济繁荣,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大兴,影响到工艺美术,又出现了诗情画意情节性强的“文学型”纹样形式。时代走到明清时期,世道升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希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所以“寓意型”的吉祥纹样形式又占了主要地位。可见,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再创造也是不同的。

四、这种差异性因阶级不同而不同

艺术审美心得范文4

[关键词] 影视;艺术;审美;心理;过程

艺术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是艺术家们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的汇聚,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并且它正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对艺术的欣赏早就成为人类日常生活活动的一部分。在对艺术进行欣赏的审美活动中,我们总会不断地进行追问和认知,也不断地在审美欣赏中进行着创造。我们先单就审美欣赏本身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活动,并且专为人类所独有,它本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一种认识,一种创造,更是一种价值体现。而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而言,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进行艺术创作的物质媒介都是独特的,也因此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我们对艺术的欣赏实际上就是要通过这种物质媒介去挖掘艺术作品中的美。综观那众多艺术类型,影视艺术对于一般观众的思想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影视艺术具有其他各种艺术的特征,但是它的蒙太奇式的组接技巧又极具艺术性,超越了其他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然而,大多数的人并不是内行的电影电视作品的鉴赏家,审美欣赏也不是审美鉴赏般去讨论研究这种艺术类型中的具体理论表现,那么我们只能从电影电视艺术的规律中去了解关于它们的一般概念,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去欣赏每一部影视作品,以此方式使观赏者的审美欣赏能力提高,从而促使欣赏主体自身的人格更加完整更加完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

影视欣赏的心理机制

任何一种艺术欣赏活动都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并非简单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在镜像文化愈发发展的今天,我们会问电影电视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来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要解开这一谜团,首先要了解欣赏过程中的若干因素,了解影视欣赏中的审美心理结构。彭吉象先生在《艺术学概论》中曾把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活动分为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我们这里暂且来讨论注意与想象这两个占有特别重要位置的要素。

(一)注意

关于“注意”这一因素,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这些因素的基础,如果没有“注意”的开始,那么后面的因素也自然成了空话,它是影视欣赏活动的最初阶段和基本阶段。

“注意”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关注一个人、一件事,而更应该从审美的层面上去理解,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者说是审美期待状态,是要把主体对象从实用中脱离出来,转为审美的。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曾提出“距离说”,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距离”,具体到观赏影视作品上来讲,就是首先要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触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等,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就举过一个例子:一位英国老太婆观赏《哈姆雷特》最后一幕时,就大声警告“王子”当心毒剑。这就是距离太近,让局部的幻象将荧屏中的世界搬到现实生活中来;而有的人在观赏影片时距离又过远,导致无法产生审美。

可见,“注意”在影视欣赏中尤为重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感”更能够有助于我们观赏影片,从而得到审美愉悦。

(二)想象

我们刚才谈到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那么审美主体也就是欣赏主体绝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想象去对影视艺术形象进一步再加工再创造。由此可见,想象在这欣赏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是非同一般的。清代画家沈宗骞说过,“学画者必须临摹旧迹,犹学文之必揣摩传作,能于精神意象之间,如我意之欲出,方为学之有获。”虽然沈先生讲的是画,但其意味仍可通影视艺术。然而,要进入这创作主体之中,就必须先得借助想象,并且将这想象与自己的生活、情感、知识修养等结合,从而去领会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蕴,可以说,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对影视的真正层面上的欣赏。

前苏联著名导演罗姆的影片《十三人》中,描写主人公疲惫不堪地在大沙漠中去寻找援军的镜头,就不是硬生生地通过主人公的脸部来表现,而是在镜头里展现了一组画面,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一排马蹄印,随后变为人的脚印,再之后人的脚印变得愈来愈零乱,路上丢弃的诸如背包、水壶之类的随身必备物品愈来愈多……这样的镜头展现完全可以使观众想象得到主人公这一路上的艰辛,这就比直接去捕捉主人公疲惫的面部表情来得更加深刻,更容易抓住人的心弦。

艺术审美心得范文5

关键词:欣赏教学;审美评价;审美价值;绘画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9-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改革,高中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与审美观方面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欣赏活动本质上是欣赏的对象与欣赏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审美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本质上的制约,还体现在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审美价值的评价与认可标准。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欣赏水平与审美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大量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交流去教会学生客观地去欣赏,多层次、多方面地进行审美评价,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感悟与总结,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进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对于许多高中美术教师来说,欣赏教学尤其是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教学要比实践教学难上许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时,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相关史料的讲述,使得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能够吸引学生一定的兴趣,故而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但是在讲述现代艺术作品的时候,却缺乏相关资料,再加上现代艺术作品欣赏的角度很难直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衔接,这就导致了学生一时难以跨越现实角度与欣赏角度之间的障碍,影响了欣赏教学的效果。人对于审美感知和审美意识的形成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来形成。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知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内在的情感内涵,通过不断地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来达到审美欣赏中的继发性作用,并最终达到欣赏教学的目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价值与评价

1.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因为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的基础上的,所以审美价值必然会具有客观性。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由于地域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别,人们有可能会出现差异很大的价值观。对同一作品在实际的欣赏中,不同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当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或朋友时,再愉悦的形式也不会让其感觉到丝毫快乐。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遇到愉快的事情了,即使是在大雨滂沱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欢乐,畅快淋漓。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很难被一位西方友人接受,而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不管有多少美学知识,也感觉不到棋盘中形式的美丽。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欣赏水平,那么它就能感知和体验大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美,甚至能够将平常的信息转换成美的体验。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选择欣赏材料,并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选材不好,那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教学设计高于学生的鉴赏水平,那么有可能无法展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多方查阅资料,还要具体地了解一下学生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上出高水平的课来。

2.高中美术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学生审美评价的功利性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但要引导欣赏关注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还要提高学生对审美评价的社会功利性,这是由人潜意识中对审美判断的利害判断决定的。作为一个具有思想与意识的人,在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自己潜意识内的伦理价值、认知价值以及利害判断的影响,就比如若是将宏大壮观的战斗场面看做艺术的话,尽管其场面宏大而震撼,但是我们却难以接受,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的伦理价值与道德判断知识我们拒绝接受这样的艺术。

此外,在高中美术教师进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阅历与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美术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素质修养,用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胸怀来对待学生对审美的感受与评价,对学生耐心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评价。

3.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尽管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评价却带有主观上的多样性,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审美的行为是由审美主体产生的,必然受到审美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审美评价的行为就必然具有主观的成分,而正是这些主观成分造成了审美评价难以统一。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引导学生去进行审美感知和评价,通过不断锻炼,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评价观,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美术教师如何知道学生进行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艺术审美心得范文6

【关键词】审美;属性;更新;影响;现代建筑

在人类社会中,审美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那么何谓审美?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即能使人们感到内心愉悦的一切事物。其次我们应该知晓,审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的评判标准而对事物作出的评价。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第一,审美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人类的活动主要分为物质性活动和精神性活动,而审美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进行美丑判断的活动,属于精神性活动。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从精神层面来实践人们的审美理想,体验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满足内心的审美需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

第二,审美是一种自由性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自主判断,而不受束缚。如此一来,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就更加自由,而审美活动的自由性特点也就更加鲜明。

第三,审美活动具有动态性特点。审美观念的发展不会停留在某一特定阶段。根据审美的构成,审美活动的动态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审美心理的动态变化。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在不同的阶段会有着不同的变化。这属于审美心理的动态变化。其二,审美对象会随着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心理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会直接导致人们对客观存在这一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进行审美再创造。

第四,审美活动具有悦情性。审美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愉悦人们的心情,陶冶美好性情。这主要是源自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审美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喜悦之情。它不以审美对象的形式、样态的不同而改变,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无论是哥特式、拜占庭式还是罗马式建筑类型,它们都凸显着中世纪时期国家、皇族和宗教的权威,渗透着人们对于神圣奥秘的崇尚之情,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如此个性鲜明的审美活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但是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科学技术以及宗教等等。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人类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推进了社会不断前进。

首先,政治制度对于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人类社会中审美观的走向主要是由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强势群体的审美需求所指引。这一点可以从建筑史中得到验证。不同年代的建筑,总是会呈现出某些特定的风格倾向。从本质上看,这种建筑风格中所反映的审美观,很大部分上是受到了来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强势群体的影响,进而主导着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影响着同期的建筑审美观。

其次,经济水平是影响审美观的重要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审美观,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而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隋唐时期,建筑成就达到高峰,建筑造型也日趋完美,以“造型简洁、装修朴实、色彩凝重”著称。而到了宋代,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建筑审美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简洁朴实的唐风建筑,逐步为追求形态丰富,讲究色彩选用的宋代样式所取代。

再次,科学技术也对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科学上的每一次飞跃,往往都包含了科学家对美的想象。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希望坐在家里能看到世界和欣赏艺术,所以发明了电视机。有了黑白的,又想彩色的;有了彩色的又想遥控的;有了遥控的,又想清晰度更高的数字电视。这种永无止境的审美追求,促使了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只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才能使许多美好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存在,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得大众审美意识在不断发展提高。

最后,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无法脱离宗教的影响。在宗教教义里,神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这种超自然的存在,是原始先民依据人类的种种社会特征来创设,同时还参照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常见事物的形象。但无论是何种形象,都包含了原始先民对于神灵的崇拜。正是这种崇拜心理的作用下,产生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而且还产生了神化自然的思维。究其本质说,这都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但恰恰是这种虚幻的想象,建构了人类的审美。因此,审美的形成过程中是无法剔除宗教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审美的发展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信奉佛教的人日益增多,使得佛寺、佛塔和石窟等佛教建筑得以大批兴建,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正是源于对宗教的信奉,人们才形成了主流的建筑审美观,进而主导着同时代的建筑风格。

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成为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黑格尔曾说过,“只有到了艺术家能够自由的按照他的理念创造,能用天才的闪光射到作品里去,使所表现的形象新鲜而生动的时候,我们才算看到美的艺术的觉醒这一巨大的转变。”艺术家依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去自主创造审美存在,就是一种“自由”。而审美观的不断更新,则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也把现代建筑艺术带入了新的审美领域。

首先是建筑艺术中心的现代性转移。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它不仅是一种认知,还是一种感受,一种与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体验等有关的内心感受。以往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重点总是在内容上,较看重作品的社会效应,如此一来,往往忽略了人们的感官感受到的美感,而一味地追寻依据理论加工过的美感。但是,随着审美观念的更新,现代建筑艺术更加注重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不是传统建筑艺术的和谐构图,舒适视觉。换句话说,现代的建筑艺术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艺术的完美展现。那些造型元素的使用,着力于挖掘元素的各种功能要素,来追寻艺术的美感,便于人们从艺术美中去体验生活、改造生活。

其次是建筑艺术造型元素的多元性使用。在古代,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使用天然材料来进行造型设计,使用的造型元素也相当有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更新,各种材质都可以应用于建筑艺术中,成为人们进行审美创造的多元化选择,有的因其奇特的质感效果而倍受人们青睐。“晚期现代主义运用高科技的材料金属、反射玻璃来表现的“技术乐观主义”;后现代运用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组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解构主义以高科技材料表达追求冲突、碰撞、扭曲、斜置、破碎的美学思想;更多的建筑仍是沿袭着现代主义的风格,用材料如实地反映着功能与结构的特性”。①

最后是建筑艺术审美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社会潮流和各种美学流派的影响,建筑艺术审美观念在不断更新,因此就表现出了不确定性。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同时,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人与人之间的审美思维碰撞在一起,使得地域性、民族性的审美群体受到了严重冲击,从而产生了分化,同时也在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审美群体。

总之,建筑艺术总是在采用多元化造型元素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本质特征和审美意蕴来传递艺术的美感,将人与自然巧妙衔接,显示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注释

①陈宇,陈惊生,《材料的美学特性与高层建筑造型》,《重庆建筑》,2003年第五期,36-37页

参考文献

[1] 帅松林,《审美・现代・后现代批判》,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7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庄裕光,《风格与流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 易燕湘,《艺术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湖南长沙: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