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水电工程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水电工程概念

水利水电工程概念范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探讨

Abstract: enhancing risk management, not only is the key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quality, also is the enterprises to gain the maximal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premiership. So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enhancing risk management is very necessary.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will be named for strengthening the risk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tudy ". Firs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ity the importance of risk management; And then analyz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risk; The last of the full text summarizes briefly. With our friends in business to communicat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leve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realiza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 maximization, thrusting enterpris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Risk management;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在降低工程造价和将少工程事故以及提升工程进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就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管理。

一、探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加大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力度。作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抓住当前“十二五”的发展契机,结合企业自身实况,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工期长、成本高、不稳定因素多、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的特点,从而决定其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管理,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模式以及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降低因风险而造成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损失,由此可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在降低工程造价和将少工程事故以及提升工程进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的探讨

鉴于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制定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计划

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的根本前提就是结合工程实际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因此必须认真制定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计划,其内容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纲要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目标、管理要求、关键功能、应用于技术特点、进度计划以及法律法规等;二是风险管理渠道: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有关经济、技术、自然、社会等风险的概念、特征、甄别方法以及风险处理方法的概述;三是风险管理准备:定性、预测、甄别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度量的详细程序和过程,处理风险的相关手段与措施并编制风险预算;四是总结:相关资料的记录及信息来源,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与相关专家的分析和总结,风险改进、规避、控制、转移、自留的综合性风险管理预案。

(二)认真甄别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的风险

当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计划制定之后,为更好的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必须认真认真甄别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其带来的进度影响和不良的后果。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风险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做好风险的甄别工作,必须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每一阶段进行,并贯穿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全程。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甄别过程中,主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划中的相关资料,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和目标以及工程结构与施工环境等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有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并对这些风险进行整理和归类编制成系统而又全面的风险总结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概念范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其工序复杂多样,要想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可从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工序来控制。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工序施工之前,相关人员应对灌浆施工技术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编制灌浆施工技术方案,且要保证方案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灌浆的概念

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工艺,其主要是将流动性浆液和胶凝性浆液进行合理的配比后,然后用注浆机械压入建筑物,或建筑物部分的缝隙中,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且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技术又是注浆技术,主要原理是将浆液灌入建筑结构中使其扩散,冷却一段时间后形成凝固和硬化的水利水电建筑结构,通过硬化可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起到防渗水的作用。但在水利水电灌浆工艺施工中,涉及到方方面面,要保证灌浆技术的质量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灌浆施工过程中,首先要选出具体的参数后进行控制,从而才会让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过程得到完善,与此同时才能达到理想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目的。

2水利水电工程灌浆孔钻孔施工工艺

2.1灌浆孔钻孔斜率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其建筑结构进行钻孔,在灌浆孔钻孔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孔壁和直孔要正直,还要保证孔距均匀,特别是对于帷幕深孔,当孔距较近时,施工人员一定要对灌浆孔进行测斜的工艺。

2.2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孔钻孔顺序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工序都必须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过程中,首先应对一序孔进行灌浆,其次就是第二第三依次进行,从而前序孔可作为后序孔施工的检查孔,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好压水试验,孔的吸水率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查,因为只有孔的吸水率达到灌浆施工标准,使其才会为后序孔的灌浆工艺,节约不必要的工序施工流程[1]。

2.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孔钻孔和裂缝的冲洗

对水利水电建筑结构物体实施灌浆之前,首先施工人员要对灌浆孔和裂缝的区域进行冲洗,而灌浆孔冲洗的方法有高压水冲洗、低压反复冲洗和扬水冲洗等多种方法。为防止灌浆孔和裂缝中残留铁砂粉、岩粉、石灰等残留物,施工人员可根据相关情况选择合适的冲洗方法,使其能够让浆液和岩石充分粘结在一起。且在灌浆孔冲洗的过程中,可通过钻杆原理用压缩空气和压力进行循环吹洗。若灌浆孔的结构较完整或裂缝较少的岩层面进行低压冲洗即可。

3.灌浆施工浆液材料基本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过程中,其主要的浆液材料主要是以水泥、水、粉煤、外加剂等材料制作而成,且还可加适量的膨胀剂在浆液材料中,可有效的防止灌浆施工过程中浆体出现收缩的不好因素。在浆液材料制作好以后,必须要进行七天以上的养护时间,且抗压强度五压强以上,浆体长度为7.07厘米,浆体宽度为7.07厘米、浆体面积为7.07厘米等要求要达到规定的标准。与此同时,浆体还要有一定的可泵性、和易性保水性等特性的标准。在灌浆的过程中流动度要控制在26秒之内,若水泥浆没有加入减水剂的流动度要大于16秒,对于加了减水剂的水泥浆流动度为12秒,但浆体的流动度不能太小,一般都是控制在20-30秒之内,因此在浆体中加入减水剂是最好的制作方案。

4.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方式

4.1循环式灌浆方式

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过程中,可分为孔口循环和孔内循环两种方式进行灌浆。其孔口循环主要是对浆体进行纯压的一种方式,而孔内循环主要是对注浆管中间的空隙进行注浆。在水利水电工程注浆过程中,采用循环式灌浆方法可使孔内的浆液保持流动的状态,以防孔内的颗粒浆体出现沉降,造成灌浆堵塞的现象出现。

4.2纯压式灌浆方式

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过程中,采用纯压式灌浆方法,可以把浆液沿灌浆管直接压入钻孔,无需进行循环灌浆。若层面裂缝较大时,就很适合纯压式灌浆法,但要注意灌浆孔一般在10-12米之间,不能太深,在灌浆的过程中浆液要选择较浓的浆液。水利水电工程纯压灌浆法,虽有诸多优点,但也容易造成灰浆无法对裂缝进行冲突,使其就会影响灌浆施工的进度。

5.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方法

5.1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

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主要是按3米-5米的距离进行分段灌浆,若采取分段塞孔灌浆的方式,必须要有灌浆塞,且要确保灌浆过程中下段和上段要连续进行,使其可有效的节约灌浆机械设备搬运的时间,从而可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的速度。但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只适合岩层坚硬和岩层倾角不大的情况使用,因此灌浆施工的质量就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5.2一次灌浆法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法中,运用的一次灌浆法,主要是对灌浆孔一次性完成灌浆。因此,施工人员要保证灌浆孔的深度至少是10米以下的深度,且还适合对裂缝小的层面和透水性小的运用。若是灌浆孔内的压力各不同,施工人员切不可使用一次灌浆法,可选择分段灌浆法进行灌浆工艺。

5.3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

水利水电工程的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应采取较高的压力进行灌浆,适用于岩层比较破碎的区域使用。在进行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孔钻到3-5米深度时,施工人员要对其进行清洗,并确保上段浆液凝固后,才可进行下段的钻孔和灌浆工艺。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在施工时容易浪费时间,且相关灌浆机械设备移动次数较为频繁,从而就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的进度。

5.4灌浆技术实施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过程中,灌浆孔要保证有3-5个的数量,且还要对混凝土的面积大小、裂缝大小、灌浆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并确定实际情况。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灌浆孔和注浆嘴的大小都保证到5厘米左右。在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灌浆的过程中,要从沉降量大的区域从远至近,从大至小的标准顺序实施[2]。

6.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6.1进行灌浆压力控制

针对于灌浆压力的控制可分为一次性升压法和分段升压法两种,一次性升压法主要用在透水性小、裂缝小、岩石坚硬和完整情况进行的灌浆工艺,在实施一次性升压法进行灌浆时,施工人员要对灌浆孔的深度进行检查,确保孔的深度要达到10米以下。而分段升压法主要用在基层岩石渗水量大,吸浆量大的情况进行的灌浆工艺,在进行分段升压法实施灌浆时,施工人员要把压力分阶段的进行,从而保证压力在规定的标准内。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灌浆的压力进行控制,可有效的确保灌浆施工技术的质量。

6.2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的质量检验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属于隐蔽的施工工艺,因此,施工人员应对灌浆施工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灌浆孔进行标准检查,还要进行压水试验,与此同时还要观察胶结情况。在单孔压水试验操作时,并分三个阶段进行。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可有效的提高灌浆施工的质量[3]。

7.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过程中,只有对施工的工艺和施工的方法进行管理,才可有效的提高灌浆施工的质量。与此同时,施工人员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灌浆施工技术,使其确保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庆军.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3,05:27+29.

水利水电工程概念范文3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创新

0前言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管理的方式和落实情况,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规模逐渐扩大、施工工艺逐渐复杂的今天,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不仅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握,并且需要根据工程的使用特点,来对施工管理方法进行改善和创新,以此来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1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1.1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概念

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主要指的是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的整体特点和使用功能,并以实现水利施工为主要目的,以完成施工预期为主要目标,来进行的一项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随着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的逐渐增大,其难度系数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缺少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会加大施工难度,另外,水利水电的施工涉及到需要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非常容易出现相应的安全事故,这样的安全事故不仅能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握,以此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施工。

1.2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施工特点

1.2.1水利水电施工的规模较大在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当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其工程的整体规模和使用功能有了更多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利水电的施工环节就会相应的争夺,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和范围相对较广,在使用功能的不断更新下,施工中所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也在逐渐的增多,并且由于水利水电施工环境的影响,对于这些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有着严格的要求。

1.2.2受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大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性质,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现场一般靠近较大的河流或者湖泊,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现场的地址环境就会较为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主要包括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等,另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对基坑进行维护,并且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来对其中的水流进行引导和排放,在保证地质能够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1.2.3具有较高的施工危险系数水利水电的施工不同于普通的建筑施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大型的机械设备,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需要进行相应的高空作业、水下作业和水上作业,在这样混乱的施工当中,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极易出现相应的安全事故,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水利水电施工具有较大的危险系数。

1.2.4施工现场较为偏远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现场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时间来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运输,同时,对于这些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施工的整体进度和施工效率。

2影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主要因素

2.1施工材料

在实际的施工当中,不仅需要与普通工程一样的施工材料,而且需要根据工程的主要特点和使用功能,来对施工材料的配合比进行相应的控制,以此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点的特殊性,需要在施工管理中对材料的所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其中包括施工材料的采购、验收、存放和使用等。

2.2机械设备

在水利水电的具体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借助各种大型的机械设备来完成每一个施工环节,一般情况下,这些大型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运输及和碾压机等,这些大型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其操作规范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说,施工单位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进行把握,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

2.3施工方法

一般情况下,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其施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侧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所以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对施工方法进行安排,否则将会影响到工程的工期和施工效率,另外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之后,也会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

3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

3.1完善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标准

在具体的水利水电施工当中,要想使施工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和科学,就需要根据相应的工程标准,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变得更加紧凑和合理,为了能够使这样的施工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能够保证各个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以此来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以此来提高施工的整体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3.2对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创新

3.2.1材料质量管理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材料采购清单,然后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同时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相关政府部门对于送检的施工材料,需要按照相关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在质量检测完成之后,需要给出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对于相关的检查仪器,需要经过专业的校验,以此来保证检测仪器的精准性;为了进一步保证材料的质量,在施工材料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抽检。

3.2.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施工现场控制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对于安全管理来说,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对各个施工环节中的难点和危险点进行把握,在进行高空操作和水下操作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佩戴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大型的机械设备,来对这些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需要保证操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操作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以此来提高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系数;另外是对施工现场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根据相应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现场相关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这样才能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中所需要使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进行充分的把握,另外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特点和具体使用功能,进行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材料,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能够满足预期的目标。

3.2.3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结合企业实力的流动资金情况,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来对其中的施工成本进行相应的控制,以此来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工程的整体情况来进行施工成本预算,另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施工成本中各个环节的监督,来对其中的偏差进行相应的纠正,最后对整个施工成本进行核算,以此来使施工成本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结合水利水电施工规模较大、施工现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和危险系数较高等特点,在具体的施工管理当中,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另外需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管理,以此来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晓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创新的管理探究[J].低碳世界,2014(2):140-141.

[2]吴义然.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5(3):358-358.

[3]高峰.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38-238.

[4]杨立功.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北京农业,2015,(28):132-133.

水利水电工程概念范文4

关键词:水利水电,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一、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建设发展,施工过程承担的风险也逐渐增大,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正常并且顺利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理想的风险管理是按工程建设的过程有次序的对工程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在风险发生前制定好优先处理的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从而避免较大的经济损失。总之,风险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意义在于有效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转移或减轻其带来的损失,进一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特点及种类

(一)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特点

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风险这一概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含义是指工程损失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并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它是客观存在并普遍存在的,在任何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中,都普遍存在各种各样不确定的风险,没有风险的工程是不存在的。

风险发生的偶然性与随机性。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建设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导致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是不确定的,是多样的,这就进一步决定了水利输电工程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与随机性,在某种不确定的情况下由于突发因素的诱导导致风险的突然发生是十分常见的,但是,经验指出,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可以总结风险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避免类似风险的发生。

风险种类的多边形与多样性。在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中,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风险的数量和性质会发生不断变化,一些风险得到控制的同时,另一些新的风险又会衍生,而一种风险不可能一成不变,它会在工程进行的不同阶段变化或消失。多种复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又会导致风险的种类呈现多样性。

(二)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种类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同时期将风险分为以下两个种类:

一是建设时期的风险。这一时期的风险又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划分为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商务风险等。自然风险是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给工程带来的风险,包括泥石流、暴风雨、洪涝灾害等;经济风险是指由国家政策的改变,包括外汇汇率变化、税收政策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等造成的工程成本增加,以及由于施工过程中人员伤亡造成的财产损失;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方案选择不当、设计缺陷、设备不健全、施工工艺不完善等引起的事故,或者由于火灾、爆炸、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商务风险是指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如索赔、支付、风险担保等可能带来的风险。另外,建设时期的风险由于建设周期长、时间跨度大、涉及方面广,还会有各种其他方面的风险,如环保风险、承包商信誉风险等。

二是工程运行时期的风险。这一时期的风险又分为电量风险、电价风险、河流水文风险和被迫弃水风险。电量风险是指由于市场需求电量达不到设计上网电量而造成的收益风险;电价风险是指对电力价格变化的不正确评估带来的风险,它实质上是一种电力市场风险;河流水文风险是由于发电用水不足造成的风险;被迫弃水风险是指由于防洪弃水等迫使电站开闸泄水带来的风险。

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风险识别并采取避让措施

在前期的规划选址阶段要注意对风险的识别,这一阶段最大的风险就是巨型滑坡体和活动断裂层,因此,在选址时要注意避免这些地段,避开滑坡体,远离活动断裂层,还要避免山水地质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的地方。另外,水利水电工程选址阶段,要注意避免库内大型滑坡可能对库中大坝带来的风险,注意识别库岸滑坡造成的超标准洪水。

(二)合理进行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必要的风险转移,通过设置保护性条款、对建设工程进行投保以及提供工程合同履行的履约担保等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转移,这样不但将不可预见的风险转化为可预见的成本进行控制,而且对全过程投资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便利,一旦风险发生,损失便可以得到及时补偿。

建设过程的风险控制主要是针对不能回避和转移的风险,通过严格把控把它们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缩小风险的波及范围和伤害程度,把这些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并制定预防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三)全过程进行风险监督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跟踪检查,随时掌握每个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展、质量是否存在暇疵、安全是否存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降低风险。

四、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风险种类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对其风险的管理工作因此变得十分重要。加强风险管理,不仅要对风险变动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总结规律的同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有效解决措施。本文提出的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督措施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杜效鹄,周建平.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及其应对思路的探讨[J].水力发电.2010.08

水利水电工程概念范文5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如何学习国际一流的设备材料管理理念,对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加强采购管理流程控制,提高设备材料供应管理的效率,通过加强措施管理,用健全的物资采购管理流程来规范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设备材料供应管理,建立良性的工程建设供应链管理体系。实践表明,加强采购管理是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手段。同时加强设备材料采购管理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增强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设备材料供应管理的措施

1.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备材料供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备材料供应管理的相关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直的道德品质。设备材料供应管理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用专业化的技术水平和忠于企业、为企业利益而努力的工作精神。对于项目中的采购人员,由于需要经常与钱、财打交道,因此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需要时刻保证正派的作风,不见利忘义,时刻为企业精打细算,为工程项目的设备材料把好基础关。其次,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备材料供应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具被专业化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专业性较强,设备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项目工程建设工期紧、工程质量要求远远高于普通的项目工程。因此设备材料供应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供应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备材料供应的规则制度,掌握与设备供货商的谈判技巧,掌握设备材料的质量、技术参数等专业问题。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设备材料供应管理人员还应当掌握一定的法律、心理学、财会、经济、物流等知识。

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设备材料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

通常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因此项目中的设备材料供应通常由许多供需单位共同组成,在此情况下,业主作为衔接各个单位的核心,需要组织协调供应商、制造商、分包商、施工方、总承包单位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实现网络结构的功能模式,这种供应链式的设备材料供应模式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物资供应和保证供需单位供应需求的重要保障。有效的设备材料供应链管理,是供需单位通过物资供应和实际工程需求有效连接在一起的纽带,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参与各方的利益共享和达到共赢的目标。

施工承包方作为物资生产企业的最终用户,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概念用在水电工程供应链中并不适用,其原因是业主单位本来就充当用户的角色,处于供应链中的终端位置,只是在供应链上与业主相连的或前或后的位置上,或许会存在物资委托或包干采购的关系,而且厂家、规格型号、技术要求和质量始终由业主决定。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于设备材料的供应要求,从设备材料的质量、供应速度、供货量等都比一般的项目工程的要求要高,因此对于供应链的组织管理要求更高,标准更加严格。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设备材料供应的采购,通常超过企业规定的某一书目就必须进行严格的招标采购和公开招标,通过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模式选择最合理的价格。招标结束后,要有专门的业主代表管理货物的接受和安装管理,对于复杂庞大的水利水电项目工程还应当建立网络结构模式的供应链体系。现代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备材料供应中,为了保证设备材料的供应速度,提高设备材料供应管理效率,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模式是解决物资供应速度要求高、供应量大、供应种类较多现状的有效手段。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能够通过物流公司的资源把制造企业和运输企业、销售及市场等有效连接,提高了物资材料的供应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有效满足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实际要求。加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设备材料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就要改变传统的供应链中的直线型管理模式,淘汰成本过高、信息处理方式过慢的供应模式,而采取动态的、共享形式的信息分享模式动态管理供应链中的制造商、供应商、分包商等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协作,共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设备材料供应。

三、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概念范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造价管理;成本控制;成效

Abstract: In the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the best approach is to establish project cost by scientific methods, and reasonably utilize theprice mechanism to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dustr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Therefore, only strengthening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can the enterprise stand a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paper, an effective research on the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s presented, hoping to realizing the maximiz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effect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大型的重要的工程,在保证工程的高质量的同时,各个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合理的运用价格机制,采用合理方法和手段确定工程的造价;与此同时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成本、强化项目的管理体制,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管理概述

1.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主要是指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

2.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同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的经济权益而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3.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建设,而水利水电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筹措资金比较不易,因此利用有限的投入工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较少的劳动和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工程造价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更在于坚持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投资效益。

二、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水电工程计价的方法不科学

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通过预算实现的,按照定额计算直接费用,按照取费标准计算间接费用、利润、税金等,定额既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实物与物化劳动的消耗量,同时还包括了各项消耗指标所对应的单价;取费标准是依据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由国家确定的,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预算定额的“量”和“价”没有分开,因此无法在市场上真实、及时、准确的反应工程的造价。

2、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就水利水电工程的定额而言,有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统一定额等,省定额站编制的地区省定额在全省统一执行,而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是由政府颁发的市政定额,由于这两个部门在要求和掌控上力度不同,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统一,这样就导致了定额使用的单位无法正常进行工作。

三、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措施

1、完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强化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其次,明确各个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关系,各个部门要定期的进行工作的协调和联系,使工程造价管理标准和指标能够更好的衔接,便于管理。

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造价的信息网络

水利水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大工程,我国目前各地区都根据当地的习惯和规范建立了当地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信息网站,对于工程的分类、材料的分类、工程的等级、指标、质量要求等都是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是极不方便的,也不利于水利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站势在必行。根据工程的类别,制定统一的采集标准、统一的信息编码、统一的数据库、统一的材料要求等,网站的建设同时还包括,机械、材料的价格信息、造价的指标要求、行业的发展动态、科学技术的更新情况等等,不仅方便了使用者的查询、分析,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实现工程造价的规范化。

四、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探究

1、工程成本管理概念

工程成本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2、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系统工程,是衡量企业生产消耗和供给的尺度,也是决定价格的基础,是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企业只有强化成本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

3、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的策略分析

1)有效的降低材料、人力、机械等的成本

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所占比例较大,材料成本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对材料的用量、价格、质量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应根据定额和施工的进度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对于材料的进出场时间要确定合理,还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的耗损。对于降低人工费支出,主要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员的出勤率和工时的利用率,大力的减少辅助用工。对于机械费用的控制,最主要的就是对机械使用做好编排计划,加强机械保养,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损害和停滞的现象发生,保证机械的高效运转。

2)制定项目成本计划,优化施工方案

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应对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施工阶段根据成本清单的进行汇总,并对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原计划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对项目的每一步都要进行成本的控制,根据实际合理的改善施工的方案,提高经济效益;此外企业应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分配情况,按照工程的进度,对每个项目进行成本的总规划,计算出保本界限和能达到了最低利润点,以此为依据,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每一步都能合理的计算出成本,以便随时调整工程施工,有效的控制成本。

水利水电工程的结算

每一项工程完成以后,企业应该派遣专门工作人员及时的清理并统计施工现场剩余的材料、机械、设备的情况,根据施工过程中实际成本的核算,做好工程总成本的统计,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施工进行总结,积累经验。根据统计的结果,对施工的过程的每一项小工程进行分析,核对实际成本,为下一个工程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借鉴。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概念、意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对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可见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管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同时对于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只有科学的制定工程的造价,加强工程成本的控制,才能使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损耗、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长久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跃.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