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文1

继和田玉、翡翠、红木等收藏品种大热之后,沉香也因价格飙升引起大众的关注。收藏圈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行话:“红木论吨卖,黄梨木论斤卖,沉香论克卖。”有关资料显示,收藏级别的沉香原料价格每公斤涨至100万元,品质最高的顶级奇楠沉香原料价格则高达每公斤1,000万元,而用沉香制成的艺术品每克价格都要数十万元。

沉香文化由来已久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沉香了。古时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许多文人雅士认为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因此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的是,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根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沉香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史料记载沉香可“理诸气调中,补五脏”。到了唐宋时期,沉香开始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古代文人赋诗作画抚琴之前,往往会焚一炉沉香,香气能够安定心神,使人产生喜悦的情绪。此外,沉香还可以用来煮水泡茶,或者搭配不同配料制成饮品,古人将这类饮品统称为“沉香饮”。“沉香饮”有多种配方,可以起到不同的保健治疗功效。

沉香受人喜爱不仅在于它具有保健作用,还和中国古代的香文化密不可分。沉香作为众香之首,一直是历代达官贵人与皇室的最爱。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人研究香文化。

据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开始用博山炉熏点沉香了。而在隋唐的史料中出现了更丰富的关于沉香的记载。到了晚唐及五代,沉香文化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与发展。宋代时,好沉香曾是“一片万钱”,被喻为“香中之王”,中国香文化在此时也发展到了顶峰,“香”已经广泛融入了社会生活中。此后,用香风气长行,直至明清。明代时因沉香数量越来越少,世人也就愈来愈感觉到沉香的珍贵,这时的沉香已变为“一寸沉一寸金”。在清代巨著《红楼梦》中也有对沉香的记载,在“元妃省亲”一节中,写到元妃赏赐给贾母的皇宫珍宝当中就有沉香拐柱和迦楠(奇楠)念珠,原本沉香就是高级香材,奇楠更是沉香的最高等级,而且这份礼物唯贾母独有,足见其珍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晚清以来的百年间,曾经辉煌的沉香文化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当年曾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并存的四大文化之一的沉香文化逐渐被遗忘。

传播沉香文化

近几年,伴随着沉香收藏市场的火热,沉香逐渐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往往只关注沉香的价格和品质,而忽略了沉香背后厚重的文化,更不用说对沉香文化进行研究了。

怎么让更多的人了解沉香的品性和沉香文化?如果开办一个专门的场所来展示沉香文化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就是在这样的想法指引下成立的,该博物馆的常务馆长黄毅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专业的沉香主题博物馆,他们希望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挖掘香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生活外延,让香文化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持续地为还原宏大而精深的历史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为博物馆展览形式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置身在这个500多平米上下共三层的博物馆里,沉香收藏者、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观众可以看到各类沉香香品、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具以及中国香文化相关器物等。黄毅自豪地介绍道,“沉香博物馆所收藏的沉香、沉香艺术品、历代香器、中国香文化有关器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藏品,这为沉香文化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把博物馆定位为一个系统研究中国香文化、沉香、沉香文化的学术性机构,我们想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为文化的传播奠定学术基础。”

如果运气好的话,观众还能赶上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知识讲座、交流活动等。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活动的举办除了吸引到沉香收藏者和爱好者之外,也吸引了许多对沉香文化并不了解的游客,“像我们在天津博物馆办的‘天香飘渺——沉香及中国古代香器展’效果非常好,来参观的除了爱好者,也有很多参观者并不了解什么是沉香,但是被这些非常好的器物吸引了,从而对香产生了兴趣,这也是我们乐见的。”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坚持着向观众免费开放的原则。谈到免费开放的理由时,黄毅说,“向公众免费开放现在可以说是博物馆行业内部的一个共识,我们降低了参观的门槛,不仅对沉香爱好者是有益的,同时也对传播香文化大有裨益。有些人,他们也许只是路过,然后顺便进来看一看,通过我们的展陈、讲解,他们对沉香、对中国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这些美好的东西有了一个认识,这就传播了文化。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不算什么,我们介绍十句,也许对方就记住了一句,但这也很好,文化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过程,积少才能够成多。”

虽然有着这样美好的初衷,但是无论作为国有的还是民营的博物馆,都需要想办法解决维持博物馆正常运转的经费问题,其中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支出、博物馆的水电费用以及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的费用。只有这些问题妥善解决了,博物馆才能更好地发展。而没有了门票收入,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博物馆在经营方面是否有压力?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文2

茶在美国早期文化中的重要性可从殖民者大宗消耗茶叶和茶具中得到体现。在美国波士顿的萨福克郡(SuffolkCounty),当时人们的遗嘱档案中就有明显的例证。在96份遗嘱中,至少有50份涉及到和茶相关的东西。卡罗尔•沙马斯(CaroleShammas)的研究认为,咖啡饮品,如茶、咖啡和巧克力等新的消费经济是在1740年前形成的。她的统计数据中列出了1768年和1772年间茶的正规进口量占总进口物品价值的2.9%。如果把走私茶叶也包括进去的话,这一数字达到10%。沙马斯认为从殖民时期的茶、咖啡等饮品相关物品的消耗量和消费程度也可以观测当时茶文化对美国早期社会文化的影响,如茶壶、茶杯、咖啡和巧克力锅等。这些东西是和饮品配套的消耗品。而且,茶的消费要比咖啡多得多。沙马斯研究中另有一个数据表明在1760-1774年间,茶在美国殖民地的消耗要比咖啡广泛。有的家庭可能既喝茶,又饮咖啡。1774年的马萨诸塞州,55.4%的人口拥有茶具,23.5%的人口拥有咖啡用具。低收入群体中,年收入在20英镑以下的人群拥有茶具和拥有咖啡具的比例分别为49.7%和18.8%。当年的报纸广告也进一步证明了大量茶具在18世纪60年代左右就已经深入美国殖民地。仅在1767年,马萨诸塞州的报纸就有至少630个广告文本文献与茶及饮茶相关器具有关。当时有的批评家担心茶文化渗入美国文化太深,担心美国人只习惯喝茶。更有人批评说,茶叶是不必要的奢侈品,进一步强调了茶是精英人群的消费品,不适合低收入和地位低下的人群。更有《华盛顿周报》撰文请求殖民者停止饮用“最为奢侈最为使人失去斗志的武夷山茶,因为美国殖民者在上面花费的实在是太多了。”文中认为美洲当地的拉布拉多茶(Labradortea)完全可以代替武夷山茶。殖民者用拉布拉多茶来代替昂贵的武夷山茶和毛尖茶,可能会有效地保证他们的利益和自由。文章作者认为,进口的茶叶使美国人道德沦丧,因为他们把钱花在完全不必要的茶品上面,从中获益的只有英国和中国,对美国没有任何帮助。另外,茶在美国文化中的另一表现,是在儿童玩具和家用物件上面。儿童看到父母饮茶,便获取了饮茶的概念。他们玩耍时,会做参加茶会和饮茶的游戏。当时有名的纽约零售商约翰•马顿购买了大量的印度和英国茶壶,并进口和销售这些东西的模型让儿童装饰自己的小茶桌,以此丰富儿童的童年生活。这些茶具和他们父母手中的一样,只是个微缩版,而且一应俱全,包括茶艺工具模型和茶桌模型。美国手工艺人也制造这种茶具模型。在波士顿的工艺博物馆里面就陈列着罗斯威尔•格里森的19世纪的全套茶具,有纯锡制成的茶壶模型、糖碗、茶杯、托盘和4个杯子模型及带有茶勺的茶碟。当然,有诸多文献中记述了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一同喝茶的场景,但父母们却没给孩子们喝茶的建议。殖民者购买茶叶和茶具的行为构成了1740年后美国新的消费经济形式。而且,殖民者趋同行为加速了美国革命的步伐。因为殖民者在美国革命之前拥有共同的政治身份,他们时间充裕,能够团结起来,因为他们在整个殖民地消费同样的东西。他们选用购买茶壶或茶桌之类的东西来匹配自己的身份,而这种共同的选择行为能够赋予他们权力感和优越感。当时美国殖民地人民首先认同的个人身份是英国人。人们参与茶相关的社会活动中,首先要把茶作为自己最想拥有最新的市场产品,他们甚至感觉自己必须购买这些茶或茶具来模仿英国人的精致生活,并以此方式来才能真正融入英国文化。

二、茶文化催生的新兴职业

(一)茶商

没有茶商品就没有商人间的买卖,可见茶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大。布林曾经说过,“普通商品曾经能够和权力对话。”茶的买卖盛行,茶也赋予了商人权力。因为商人的生活就是通过进口商品来进行贸易,茶商的手中牢牢掌控着茶叶的进口量。他们作为茶叶贸易中间人的重要地位使他们受到殖民者更为严厉的监督,殖民地人民更担心茶商品交易过程中衍生的种种道德问题。其中缘由在于茶的商和生产商把茶作为商品推上市场的时候,茶商就已经处于物质产品和道德的矛盾之中,此时茶商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茶是大量消耗的商品,美国商人试图从茶叶销售中获利,文献中就有记载当时的商人曾有向东印度公司请求抵押房子来购置销售茶叶的惊人之举。而且茶商们通过百般努力,除了试图和东印度公司建立商业联系,还不得不降价销售来抵制茶叶走私,甚至订立行规法规,来保证正常的茶叶贸易活动。本杰明•富兰克林(2010)在其书中提到,当时有商人从荷兰进口大量茶叶,使得从英国进口茶叶的茶商几乎没有任何利润。

(二)手工艺人

茶具手工艺人在美国茶文化的传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生产制造的茶具满足了这种消费经济的需求。布史曼(Bushman)认为,手工艺人制造了多种茶具以供正式的宴请所用,有陶瓷、玻璃、白锡及银质茶托、茶碗、茶勺等等样式繁多。当时最有名的一位银匠名叫鲍尔•拉夫拉(PaulRevere),1768年一位著名的画家专门创作了拉夫拉穿着工作服举着一个茶壶的一幅作品。尽管拉夫拉属于上流社会,但画家的这幅作品强调了他手工艺人的身份,也强调了他为殖民时期的美国所制作的茶壶。这幅作品也是首次把目光投向手工艺人作品的画作。今天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还陈列着当时其他一些手工艺人的工艺品,这些与茶相关的工艺品也彰显着茶在美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稳固地位。

三、茶赋予“体面”新涵义

茶品消费经济也赋予“体面、教养”以新的含义———上流社会身份、优雅的体态、良好的品德和优先的权力等等。在18世纪的美国,人们的茶和茶具商业活动丰富多彩,不同人群有着不尽相同的的购买力和行为,他们往往趋之若鹜,想不断以此博得上层社会的体面。因茶带来的个人自身教养或家庭、社会地位的含义源于欧洲宫廷。茶是上层社会的体现,茶作为舶来之物,且在到达美国之前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停靠过,价格昂贵,与茶相配套的器具材质优良,价格不菲。尽管饮茶视作一种“精英行为”,在18世纪末很快在普通民众中流传。对当时的中产阶级而言,每个人必须购买茶及用具,因为茶蕴含着生活富足的社会意义。茶反应了一种国际风尚,人们都想尽办法购买瓷质的茶杯或锡质的茶碗,因为这样就代表了他们是文明社会的一员,像遥远的伦敦之类的文明社会。因此,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茶是通往精致生活的通道。当时的殖民者购买茶具时,还需要考虑整体效果。社会规范迫使他们购买更多和饮茶相关的配套器具。早在1767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在《波士顿日报》撰文,他的妻子受邀请拜访友人,回来便要求购买更多的茶具。他的妻子不想在亲戚朋友造访时发现自己家中的茶具逊色于其他家庭的茶具。

四、茶社交与茶医疗

(一)社交手段

茶在1760年~1770年间进入美国之后,就成为走亲访友的物品。从当时的女性日记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一点。玛莎•巴拉德1785年至1812年的日记里面就记录了很多这样的例子。“邓思摩尔夫人来喝茶了”;“我们带茶去拜访哈姆利斯先生,他告诉我们丹尼尔•福斯特今早生了个儿子”。同许多女人一样,巴拉德记录了带茶去拜访的别人的事件,以和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社交网络。除了自发拜访和邀请拜访外,许多家庭也会定期举行茶会。这有点类似于英国的下午茶,是一种模仿英国宫廷生活的方式。不过也可能在下午饮茶吃茶点只是为了保持清醒的一种方式。

(二)医疗手段

早期的美国人认为茶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玛莎•巴拉德(MarthaBallard)记录了很多她的邻居、家人甚至她自己用茶来缓解疼痛。早在1799年,她的日记中就曾出现“普利•唐恩感觉不舒服,我做了洋甘菊茶给她喝。”“哈特福德夫人感到恶心,巴拉德给了沏了一杯茶,缓解了症状”。1800年5月,她写到“我觉得很不舒服,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都起不了床。约纳斯夫人来了,给我洗了脚,又给我弄了沏了一碗茶。”当时的殖民者认为茶的医用效果非常重要,即使反对茶叶课税的美国爱国人士也不得不用。巴拉德的哥哥就“曾经在地窖里给一个生病的妈妈弄了一杯茶,缓解了病痛。”战争期间,殖民者既用本土茶叶也用进口茶叶来治疗身体疾病,茶是他们的药品,而健康是一个家庭的首要事件。在1770年的《妇女协议》中,女性同意不用武夷山茶、毛尖等进口茶叶,但附加了“疾病除外”这一条。

五、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美国革命之后,茶在美国文化中的作用回归到了最初的意义———朋友、亲戚社交的物品,社会地位的象征。在18世纪后期,茶被认为是体面的象征,而茶的使用也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刺激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产品的诞生。女性的日记和信件再次记录了茶在她们社交时的广泛应用。巴拉德的日记中记述了她的邻居和朋友社交网络,在1780年间拜访了她,也招待了她。在她的记述中,很多拜访并没有邀请或被邀请之类,而只是热情行为的表现形式。在她的日记中有“珍妮来了,我们一起喝茶”,“唐恩夫人和我去了达克斯特先生家里,在他家里喝了茶”。日记中显示,喝茶时并没有考虑天气因素。她的日记上记录不管是阴冷,还是晴热都会喝茶。这意味着热天喝茶是和朋友的社交,并不是为了在冷天取暖。她的日记中描写的喝茶情况大体和美国革命前相似。尽管两三知己的喝茶的传统在美国革命前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较大型的茶会在19世纪则更加属于上流社会。美国革命后,茶文化加速从上流社会到中下层扩展。美国革命后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相关产品的生产,使中产阶级的购买更加成为可能。如,1785年冲压机的应用,简化了银器的生产过程和时间产量的增加也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从而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从而茶文化的在美国也就更加流行。茶的社会地位的隐喻也激励了社会礼仪的新方向。男人在茶会上的表现,从小就会受到教育。女人更要注意行为举止,因为茶会和家里的行为举止更能展示一个女人。如果举止不雅,婚姻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人因此而不能嫁入上流社会。尽管数据材料不够明显,但还是有资料表明,在19世纪早期,自由的非裔美国人也可以销售和饮茶,这两种方式是其向上层社会转化的标志。纽约的内尔森在《美国有色人》做过一个广告,公告了他作为杂货商和茶商的身份,在广告中他明确保证自己的产品是没有奴隶劳动的。像美国白人一样,美国黑人也有固定的饮茶时间,主要是为了恢复体力。在《周六晚上》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白天工作结束之后,是时间进行“周末大餐和饮茶”的场景。新美国诞生后,其生产的茶壶的样式比美国革命末期茶壶更加简单、体积更大。但是设计优雅,颇具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遗风,添加了柱子、老鹰和一些经典的图案,而不是现在过分修饰的洛可可式的茶壶。

六、结论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文3

在这个城市,滑板少年很容易就能在市中心找到练习场地,设计师的工作室也开进了彩色集装箱,山水间有艺术家的画布展,文艺青年寻找书店的脚步走得到最繁华的商场,也走得到最隐秘的小区。当然,还有人能把爱好开成博物馆。

成都的文艺,远不止熊猫,也远不止那条“宽窄巷子”,它的辐射范围到达了距离市中心近百公里的乡镇。

这一切多少源自成都在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方面的努力。2016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个国家中心城市后,正加快建设“四中心一枢纽”,其中之一就是西部文创中心。在文创方面,成都主动涉足和扶持音乐传媒、文博旅游、动漫游戏等产业,以成为中国音乐之都、世界文化名城。

我们此次专程拜访其中一小部分,与美食一样,它们是成都无所不在的“小事”,也是不可缺少的“大事”。

文创是一种生活方式

居民区环绕中、CBD商圈里、乡野村落里……“文创园区”似乎在成都的任何地界都能成立。

从距离成都市中心90公里外的蒲江县运来的3600根雷竹,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里搭起了“竹林步道”,将属于“明月村”的1000平方米展位分割成茶山、陶艺、篆刻、草木染和文创集市等空间,“复制”出一个缩略版“明月村”,在“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上展示了3天。

在这个每年举办的大型文化创意活动里,不仅有来自成都本土与世界各国创意作品的展示,更是将活动延伸到了成都市区内的创意聚集区、旅游景区、博物馆、乡村旅游点等本土文化气氛浓厚的地方,把当地的传统技艺和当代艺术一一展示于人前。

在用以布置展位的竹子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当代艺术与传统生活相融的例子―明月村。作家宁远的草木染工作室“远远的阳光房”、蜀山窑创始人李清的工坊等十几个林间工作室与明月村原有的村舍相融,在“新村民”和“原住民”的共同建设下,组成了这个以“文化创意”为发展主线的村落。

篆刻家李南书就是一位“新村民”,3年前被派驻明月村工作后,他在大自然里找到了更多灵感。“过去的一段时间,金石都快发展成书房艺术了,到了大自然之后你会发现,可以刻的东西太多了,绝对不只是那一点点文人的句子。”李南书说。2016年3月,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在明月村开馆,展示篆刻作品之外,“新村民”还在这里为“原住民”开班教学。

这是双方在这个空间中“互惠”的方式之一,更为显性的方式是,具有文艺气氛的村落吸引了游客光临,村民的土产在设计师们的包装下品牌化了,仅仅是3天展会期间,现场出售的陶艺、布艺作品,以及茶、酒、水果等乡村文创产品,就销售了超过10万元,借由展会,被吸引到明月村体验的游客也达到了1.5万人次。

你可以将“明月村”理解为一种依托成都自然环境建立的“文化创意园区”,而同样在创意周里布置了展位的“山念”品牌,则在藏身都市的文创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一隅。

“在成都找不到我们喜欢的家具,干脆就自己做了。”罗云皓说,他和几个同样毕业两三年的朋友创立了“山念”品牌,做定制木质家具的生意。他们的工作室选在了成都IBOX创意基地,这个基地以伦敦创意地标BOXPARK为原型,由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的22个集装箱构成,跳脱于都市商圈气氛之外。

入驻IBOX的大多是涉及建筑、艺术、音乐、设计等领域的工作室。不少“文艺青年”把IBOX当成了必去之地,无论是闲坐喝杯咖啡,还是逛逛原创设计师店,或者仅仅是把各色错落的集装箱当成背景,相约拍照。而当夜幕降临,工作室的灯光渐次熄灭,滑板少年们则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领地”―在这个位于成都一环路CBD的创意基地,有市区里唯一的一块滑板场地。

大熊和凯迪都是90后上班族,每周总有两三天的晚上,他们会和朋友在IBOX的一小块极限运动场地相约练习,他们认为年轻人就是应该做一些酷的事情。而豪猪觉得酷的东西是复古文化。2009年,他建立了UID Cafe,从一家小店渐渐做大之后,他把旗舰店铺搬进了U37创意仓库。穿过一个市井气氛浓厚的菜市场,就能到达这个在居民区包围之中的空间,它由医药集团库房改建而成。

而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成的数字娱乐创意产业园区―东郊记忆,已成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2月19日刚刚在这儿举办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成都峰会”,每天的音乐演出和艺术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停驻。

“当地年轻人也喜欢当地设计品牌。”罗云皓说。而除了像创意设计周这样比较大型的展会,与人们日常生活更接近的,是常在春熙路、奎星楼街等商圈举办的文创品牌集市。即使身处知名旅游景点宽窄巷子,也依然是热爱着诗歌、电影或是戏剧的人们的居心之地。这大概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一份从容。

萌物经济

对于像熊猫这样的濒危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从最浅层来说,人们为了观看它们的萌态而支付的门票,就提供了一部分保护经费。

听到成都人说起“安逸”“巴适”,就自然会生出一种生活美好的感觉。而在这座城市中,将安逸与巴适践行得最为彻底的,大概就是熊猫这种萌物了。

梅燕已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了8年,在抽出空档从“月亮产房”里出来接受采访之前,她正在给2016年夏天刚出生的熊猫宝宝用针管喂药,“这两天天气变化,它感冒了,把我也给传染了。”梅燕说笑着,学起了熊猫打喷嚏的样子,语气就像在谈论自己养的宠物。

但工作本身是重复而单调的。梅燕所在的“月亮产房”,主要负责照顾刚出生到两三岁大的幼年熊猫,她的工作常常在准备食物、喂奶、帮助排便、测量体温、园区消毒等等环节中循环往复。幼年熊猫24小时都需要有人值守,即使是在它们呼呼大睡的十几个小时里,梅燕也几乎不能休息。成年的熊猫则被半放养在“别墅区”,它们每天要吃八九十斤竹子,搬运这些竹子和清扫宿舍要消耗大量体力,而这是饲养员们的主要工作。“身材娇小的人做不了这个事。”梅燕说。

如今,在身份上归属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有176只,其中有不少“租借”在外。如果一只熊猫需要“旅居”,长期照顾它的饲养员就需要跟它一起外出,指导馆舍的建设、培训饲养员,这个过程往往长达两三年。“有个饲养员,出去的时候孩子还不会讲话,半年多之后回来休假,小孩都不认识她了,喊姐姐。”梅燕说,她觉得这多少有点心酸,但总有些关于熊猫的趣事能消解一点这种情绪。

熊猫对气味和声音都极其敏感,因为从出生就一起相处的饲养员大多是当地人,它们听惯了自己四川话版的名字,初到外地时对其他饲养员的呼唤毫无反应,要“重新学习”方言。与之相呼应的是,最近从美国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美轮”“美奂”听不懂四川话,倒是对“come here”的呼叫回应迅速,对食物也是吃不惯窝头,只爱吃饼干。

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小插曲无一不戳中“萌点”。在社交网络分享的动图或者小视频里,熊猫们抱着饲养员大腿不撒手的“无赖”样子,又或者笨拙地翻身爬树,却倒栽在地上的窘状,都让人觉得好笑,能戳中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主管,沈富军眼里的“萌”所负载的意义还要更多一些。他认为,对于像熊猫这样的濒危(近期已降级为“易危”)物种,“萌”更像是一种保护力。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通过大熊猫可以募集到我们难以想象的资金―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野生动物的出租,能够产生每年一百万美元的费用。大熊猫意味着动物保护的大量资金,这不仅仅对大熊猫有好处,与它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山林的其他物种也将同样获益。”

获益的还有沈富军们的其他研究项目。除了照管熊猫,沈富军主要从事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研究,在离研究基地入口处不远的3层小楼里,有一整套的遗传基因组测序设备,以及全球最大的大熊猫库。前者完成了对基地中大部分熊猫的个体亲子鉴定,即使长相相似,又同样被叫作“盼盼”,也可以通过唯一的谱系号被识别;后者则保证了圈养熊猫种群的稳定繁殖。

而一个也许从没被我们当成问题的问题也正在通过科研被解答,那就是“熊猫为什么吃竹子”。简单的问题其实科研价值也很高,“它涉及到基因组序列、代谢、消化、肠道微生物等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沈富军说。

看着熊猫们傻乎乎的样子,是梅燕每天工作之余的最大乐趣。就像妈妈们聚在一起就会不停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饲养员们聚在一起最常交流的,也是“今天你的熊猫抱了谁的大腿”,“我的熊猫又干了什么傻事”。这种真切的亲近感可能是一般人很难体会到的,而同样难以体会的,则是他们被熊猫或咬或抓的伤痕,还有24小时监护的紧张与疲惫。“能一直留在这里的,还是因为真的喜欢吧。”梅燕说。

每个商圈都少不了书店

从大店到小店,从综合型到独立型,成都这座城市能满足人们关于书店的所有想象。

12月的第一天,金士杰和卜学亮在成都方所书店做了场活动,主题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俩人是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的主演,面对着台下满当当的观众,金士杰“喊”道:“周四下午,你们不应该在上班吗?”

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称,在方所,每个月至少要举办8场文化活动,多的时候达到十几场,“场场爆满”。根据方所的统计,书店平时的日均人流量在5000到8000人次,周末则有1.2万到1.5万人次。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曾《成都市民阅读指数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里,成都市民的阅读指数为54.84分,一年中城市居民人均阅读6.04本纸质图书、7.39本电子图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都人还是很喜欢阅读的。”成都方所书店的负责人说。她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之一是在这间书店的总销售额中,图书的销售占比超过了50%。在一个集合了书籍、美学生活、咖啡、展览、文化讲座与服饰等城市复合式公共文化空间,成都人对于图书本身的消费热情多少让方所有些意外。

与成都本土文化有关的图书,在方所拥有相对集中的展位,设计团队也会推出一些如明信片、成都塔便利贴等文创产品。“跟成都文化特质相符合的活动肯定也会多一些。”成都方所书店负责人称。

因为成都的当代艺术够发达,这家书店也经常邀请本地的艺术家到书店做文化分享。此外,它还和各个领事馆都用心维持关系,以争取文化资源。5月底,泰国“诗琳通公主摄影展”就选在了这里。

成都的好书店不止方所,同样以文化地标自我定位的还有言几又―一个由“今日阅读”书店衍生出的文化品牌。

2006年,今日阅读在成都成立,近10年后,言几又开了出来。它的面积高达3600平方米,将书籍、市集、餐饮、艺术画廊与文化活动等集中在了同一个空间中。

关于这家书店,有个说法是“没在名人墙拍过照就不算到过成都言几又”。走廊里,设计师陈峻佳错落布置了写着书中句子或者流行“段子”的透明塑料板,将两面普通的水泥墙面变成了顾客们最喜欢留下影像的地方。

和方所一样,言几又也开在购物中心里。在文创产品区,言几又更注重“体验”,你既可以在木器摊位上手工制作一把勺子,还可以体验一下成都当地的“草木染”技艺,亲手染上一个布袋或者一条围巾。而在二楼单独辟出的艺术廊空间里,除了可以购买到当地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也提供了学习绘画的空间。

“成都的消费水平和对文化的热爱追求程度,比较靠近一线城市,很适合做一些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言几又品牌CEO但捷称。对于言几又来说,成都既是大本营,也是创新和试水的首选之地。2016年9月,言几又推出全新子品牌“言几又・见”,这是个把阅读和美食嫁接在一起的新概念品牌,其第一家店铺也选在了成都。

与上面这些全国连锁书店不同,起源于成都的散花书院则更坚守本土市场。

在古代,散花楼是成都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散花书院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关注和传播成都本土文化。”散花书院营销策划部经理说,因此,他们把店铺都开在了宽窄巷子、铁像寺水街和平乐古镇等文化旅游地标。

在这家本土书院,除了能看到成都主题的书架,销售《巴蜀古镇》《地下成都》和《锦城旧事》等叙写本地历史人文的书籍,还能看到涵盖散文、诗歌、美术、书法、摄影等类别的《文艺成都书系》。相应地,散花书院的“散花讲堂”也将注意力集中在成都的本土文化上,主题关于成都建筑、民俗、诗词、艺术、茶文化等等多方面。

连锁书店和本土书店之外,成都书店谱系中还有不可或缺的一支―独立书店。比如一庐书屋,它由三个热爱艺术的女生合开,售卖油画、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艺术书籍,是当地艺术类外文原版书爱好者常常光顾的地方。

几次搬迁,如今隐匿在成都一个小区中的象形书坊,更是将“独立”二字践行得彻底。整个书店全由店主老宋一人打理,他根据自己的理念选书,只接待真正志同道合的爱书之人,与其说是一家书店,倒更像是一个朋友间共享的读书空间。

无论是太古里还是来福士,或者宽窄巷子,书店几乎是成都所有商圈里都不可缺少的一间。人们总说成都人生活悠闲,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博物馆之城

99,是成都现有民办博物馆的数量,“博物馆之旅”,正在成为打开成都这座城市的新方式。

在青城山里转转,轻易就能感受到远离都市的平静:草木青葱,河流缓缓,小船上还常常坐着悠闲的人们。这里不仅人类宜居,同样也是各类昆虫的聚居地。有数据显示,生存在川西地区的500多种蝴蝶中,超过60%都可以在青城山区见到。

这也是赵力把他的华希昆虫博物馆建在青城山脚下的原因之一。“出门进山就能观察到很多种类的昆虫。”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说。自2011年正式开放以来,这家民办博物馆已经累积了5万多种、超过62万只昆虫标本,除了中国地区的昆虫,还有很多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的诸多珍奇蝶种,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而这些,都是赵力的私人收藏。

2016年6月,赵力收到一张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证明博物馆里收藏着全球最大的水生昆虫―一只翼展21.6厘米的鱼蛉,这是2014年7月他在青城后山发现的。

博物馆有一个相对松散的标本采集团队,由各地的昆虫学家、昆虫爱好者和一些职业昆虫采集者组成,他们所捕获的昆虫是博物馆中国内展品的主要来源,而国外的昆虫则主要通过交换和购买获得。

从小,赵力就喜爱昆虫,大学被保送进入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如今他已是一位高级生物工程师。几年前,他投资了大约2000万元,加上政府出资提供的地皮与基建,终于将爱好变成了事业。

博物馆是一栋两层建筑,一楼展品包含全球的各种昆虫,二楼则主要展出青城山区的蝴蝶品种。指着馆里的任何一只昆虫,赵力都能很快说出它的所属纲目和生活习性。

来参观的大多是学生和游客,除了向他们介绍昆虫知识,博物馆还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识虫活动。“白天在博物馆观赏了标本,夜间就带他们去山里实地观察昆虫,感受会更真实一些,体会一些发现活体昆虫的乐趣。”博物馆副馆长赵希说。

对于无法参加野外识虫的观众,博物馆会在夏季的时候在展厅内布置活体昆虫展览,让观众与一些无害的昆虫互动,可以摸一摸,也可以喂食。

为此,博物馆的地下库房中有一间被专门用作昆虫养殖的温室,饲养竹节虫等可以用来展示的生物。在这个库房里,更大的空间被用来储存没能在展厅中陈列的标本,赵力称,因为博物馆的面积有限,公开展示的2万多件标本,其实只占总库存的十几分之一,而一些特别珍贵或是只此一件的标本,只有在库房里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展出条件下的光照和氧气都会缩短它们的寿命。

库房同时也是标本制作的区域,从各地采集来的活虫都会在这里被制作成标本,根据赵力的介绍,每一个昆虫标本从采集、制作到展出,起码要花两个月时间。将来如果条件允许,赵力和他的同事们希望让标本制作过程变成展览的一部分。

对生活在昆虫聚集地的周边社区,这个博物馆多少起到了些教化作用,赵希说,博物馆建成后,常常有青城山区里的村民送来捉到的昆虫,那只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水生昆虫,最先就是由村民发现,然后找到赵力去做鉴定的。

作为成都的青少年野外科普基地,博物馆希望能够提供给孩子们更多实际接触昆虫的机会,“很多城市孩子根本没见过昆虫,不接触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对昆虫有兴趣。”赵希说。

实际上,青城山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博物馆村落,除了昆虫博物馆,还有乌木艺术博物馆、皮影艺术博物馆、赵树同艺术与收藏馆、青城山道源博物馆等馆。这些博物馆都不是政府组织,而是民办的。在这个聚落中,人们可以看到目前只在成都平原被发现的“古乌木”、从明清至今各个时期的皮影,以及根雕等各种来自民间的收藏品。

而在整个成都,除了青城山博物馆集群,大邑县和龙泉驿区还有另外两个与之规模相当的民办博物馆聚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市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已经有99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通过参与国内、国际等有关昆虫的科研项目,能够获得一些科研经费。此外,销售文创产品和出租标本、举办商业展览等途径,也是获得收入的方法。

与华希昆虫博物馆一样,这些民办博物馆在承担教育普及的功能之外,也都在各自寻找自己的持续之道。通过提供川菜试吃和织锦演示等“体验式”的展览,川菜博物馆和蜀锦织绣博物馆已经成了成熟的旅游景点。以近现代文物为主要藏品的建川博物馆,则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实现了每年近2000万元的盈余。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文4

1698年的一天,繁忙的广州港迎来了一艘名为“阿穆芙莱特”号的法国船只。这艘以海神波塞冬妻子之名命名的货船,在两年后载满了从中国运回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顺利抵达法国,由此拉开了中法茶叶直接贸易的序幕。

300余年后的2017年,一列从法国里昂始发的中欧班列在2月的春风中抵达武汉,这趟中欧班列装载着法国18个酒庄的近30款葡萄酒。一份来自葡萄酒故乡的深情厚谊,为4月末在武汉举行的中法文化经贸论坛铺垫了酒香四溢的序曲。

从中国广州到法国里昂,一个是中国明清两代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是“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一个远居欧洲西部、以丝绸贸易而闻名,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更是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一东一西两座城市,成为两种文明在跨越时空的丝路上的两个坐标,而中国茶与法国酒,也成了中法文化互通的象征。

复刻东方古国的香韵

1700年1月7日,沉浸在新世纪节庆氛围里的法国凡尔赛宫,上演了一场由奥尔良公爵策划的“中国式”舞会。整个巴黎的上流社会为之沸腾,各界名流显贵纷纷到场。无数欧洲贵族更是有幸得以见到法兰西伟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身着中国服装,在一顶中式轿子中隆重出场。热衷于品茶的路易十四,在舞会上展示着中国味道,与欧洲名流们共享着新世纪的福音。整个18世纪欧洲大陆的“中国热”,成为了贵族文化的符号。

在东方,18世纪的中国正端居康乾盛世的威仪中,这与彼时欧洲大陆兵荒马乱的教派纷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因富产丝绸、陶瓷和茶叶而走入欧洲上流社会视野的国度,在传教士们口口相传的赞颂里,成为了欧洲人集体仰望的“乌托邦”。

从中国舶来的茶叶受到了欧洲贵族的青睐。喝茶,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风尚。在漫长的习俗演变中,贵族们将喝茶的艺术,变成一种优雅的休闲习惯:下午茶。1662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的凯瑟琳公主,公主随嫁妆带来的一小箱中国茶叶,打开了茶叶在欧洲贵族中风行的历史大门。后来又经过贝德福德第七公爵夫人安娜的“个人宣传”,下午茶成为了午后三点到五点半,风靡多瑙河沿线各国的高雅标配。

对于贵妇们来说,一壶来自中国的祁门红茶,搭配三两精致可人的点心,要远胜于宫廷里洛可可式碧衣华服的装点。

法国18世纪著名油画家、皇家首席画师弗朗索瓦・布歇,在他的油画中生动描绘了皇室贵族享用下午茶的景致。同一时期的油画《在巴黎滕布尔宫的英式下午茶聚会》和水彩画《公爵夫人花园聚会》,都描绘了法国贵族按照英式习惯品尝下午茶的场景。中国茶承载的中国文化,在涌入法国文明的第一刻,就奠定了美好的开始。

这种神秘的东方树叶因医学家宣扬的利于防病、治病的观念,被法国上层社所接受。但茶文化在法国的形成,与欧洲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浪漫的法国人并没有像“海上马车夫”荷兰一般提早进行海外贸易,也没有像英国人一般痴迷于昂贵的下午茶彰显的尊贵身份,而是将中国的饮茶文化提炼为一种精神雅趣。

从1636年首批茶叶抵达巴黎,到法国上层社会钟情茶道,再到法国成为今天欧洲茶室文化最盛行的国家之一,法国人一直保留着品茶的习俗。在法国大革命之后以及19世纪末“中国热”消退的年代里,他们还保存着对饮茶文化的理解。

经过历史的变迁,爱好茶道文化的人群从18世纪的皇家大臣主管马萨林、剧作家拉辛、知名作家德・让利斯夫人等贵族阶级,转移到了各个阶层的法国人身上。旧时极富医效保健功能的贵族饮料,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茶馆文化传递中国味道

茶文化在法国社会铺开后,形成了独特的“茶馆”文化。19世纪的法国,餐饮场所已广泛供应茶水。现藏于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的法国印象画派大师雷诺阿的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就借用日常生活情趣的主题,展现了社会餐馆中的茶饮场面。

法国茶馆里的中国茶叶曾经覆盖中国10个省份的30多种绿茶,而在普洱茶的产区云南省,一种名为“销法沱”的普洱茶更是专门为销往法国而特别制作。如今,中国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红茶是深受法国茶馆推崇的三大红茶品种,而后二者都根植于中国红茶,是中国红茶自丝路传播到西方、在当地种植后的变种。

在中国的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茶馆是市井气息浓厚之地,不仅网罗着天南海北神聊畅述的各色人群,还是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大观园。在一碗茶水的香气升腾中,有人说书,有人唱戏,有人下棋,有人赏鸟。

类似于中国式的品茶,法国人也不喜欢居家独饮,而是倾向于前往茶室集体品用。与西方人在咖啡馆喝咖啡相同,茶是人与人交流的媒介,而不仅仅是饮品。19世纪法国美术思潮兴盛时,咖啡馆、茶馆几乎成为法国乃至欧洲艺术创作的容器,见证了无数艺术创作灵感的迸发、文化交流的对撞。

东西方的茶馆文化有着相通的气息。1980 年 9 月 25 日,老舍话剧《茶馆》开启了欧洲巡演,北京人艺78 人组成的《茶馆》剧组,历时近 50 天,在联邦德国、法国、瑞士三国14座城市共演出 25 场,受到了欧洲人民的热烈欢迎。一时间,法国“茶馆热”与品茶文化再度兴起,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酒香里的气质互补

茶叶从中国走向海外,一路向西丰富着丝路沿线各国的杯中文明。而葡萄酒在西方本土发明酝酿,也逐渐影响着东方古国酿酒工艺的革新。

《圣经》里曾有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稣说:“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亲是种植葡萄的农民。”在著名故事“最后的晚餐”里,宴席菜单里的核心要素是葡萄酒和面包。传统西方宗教世界里,葡萄酒不仅是果香与酒精的简单结合,更代表着爱与救赎,占据了西方人的精神高地。

在葡萄酒王国中,法国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成为葡萄酒的主要产地。而悠久的历史、风格多样的产区和独一无二的口感,又让法国葡萄酒享誉世界。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老牌葡萄酒生产国,严格限定葡萄酒的等级划分。1855年,在世界万国博览会上,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定下了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等级划分制度,这一直影响着现今的波尔多红酒等级划分。讲究规则与浪漫主义平衡的法国红酒,浓缩了贵族文化和优雅的绅士情调。

当中国人大碗喝酒的豪放与法国人捻指细品的优雅相遇,会发生什么?

与西方相区别,中国的酒文化源于农耕文明。大自然孕育了谷物的自然发酵,又有勤劳的中华先祖巧妙地掌握了发酵制酒的技能。大雨过后的窖存谷物吸水发芽,活化淀粉酶在低温环境下将淀粉变成糖,糖与水在酵母的作用下最终成为让人痴迷的琼浆玉露。中国黄酒、白酒的“接地气”成为了中华酒文化的精神内核,人们用酒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用酒表达内心的热情与愉悦,也用酒来祭祀祖先和土地。

因为古丝绸之路,中西酒文化有了互通和碰撞的可能。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关于葡萄酒的见闻。西汉中期,中原百姓引进了葡萄并招来了酿酒艺人,自那时起,中国有了西方制法的葡萄酒,在粮食酿酒的主流技术之外,还引进了水果酿酒的技术。

中国虽是酒文化大国,但最初的酿酒工艺还不能使酒类长期保存,稍有不慎美酒就会酸化腐败。元代以后,欧洲传教士的丝路之旅,带来了西方蒸馏酒技术,大大延长了中国传统酒类的保质期,还使酒的口感与成色更好。在学术界的主流论调里,我们如今饮用的中国白酒,采用的正是在西方蒸馏酒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的酿酒工艺。

从盛唐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到元代《马可・波罗游记》里记录的山西太原葡萄园盛况,再到明朝《本草纲目》里的葡萄酒酿造方法,葡萄酒从丝绸之路的西端一路风尘,拥抱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博物馆里的茶文化范文5

带着对大海深沉的热爱与向往,对身心健康教育事业的执着,让父母过上候鸟养老生活的希冀,琳琳在春暖花开之际盘下了海口一家400平米的店,一家人欣喜地规划以后的生活,安胎计划也打算在这里落实。

没想到噩耗不断传来,转让合同涉及诈骗,合伙人划走了资金,房东因房租问题要整体收回……这意味着几十万的投入“瞬间”就打了水漂。但是,考虑到肚子里宝宝的健康,她还得想尽办法安抚自己。

急转直下的状况很是让人揪心,当时又恰逢北京几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开班还有和爱人登记结婚,琳琳完全无法抽身飞回海南处理。每天被电话指挥得团团转,能了解到讯息的渠道只有这些电话。那一刻,她真实地体会到了创业之路的艰辛——走投无路的绝望,叫天无应的孤独,缺乏慧眼拨开迷雾的彷徨。

短暂的“商海体验”给了琳琳很多深刻的教训。虽然大笔金钱的损失很是让人肉痛,尤其是在宝宝即将出生的这个关键节点。“年轻真好,好就好在不怕失败——就像有些弯路你必须亲自去走一走,摔一摔,痛一痛,刻到骨子里,方才能够获得涅槃重生的智慧与经验。”

人生大逆转

琳琳的爸爸本是中学教师,不幸在1993年被学生打伤致残导致帕金森综合症,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连小便翻身这样的事也全然离不开人。那个似乎再平常不过的夏天,将她的人生做了巨大的逆转。每次老师问还有谁没有交费,她总是将头埋在臂弯里悄悄地举手;常常一个人望着日历发呆,憧憬着外出求医的父母归来……

因成绩优异加之家庭贫困,学校和老师总是给她照顾——让她不买教材和辅导书,免除竞赛班学费——让她当众和同学一起交,课间再叫到办公室悄悄退费……这些细小但让她受益终生的关爱与呵护,她一直铭记在心。没有谁给这些老师们讲心理学,但正是他们用发自内心的爱,来成全一个青春期小女孩所有的骄傲与自尊。

她开始用温暖和爱回报社会——高中,把心爱的课外书搬到罹患红斑狼疮的师妹家里去,陪她聊天,跟她畅谈未来;大二,远赴青海民和下面的一个小镇支教,为高三学子补习英语和政治;大三,学校组织献血的300元补助加100家教费全部寄给了广西一个贫困女生;2007年开始,多次前往浙江、北京、贵州等地的希望小学和打工子弟学校支教。

我家的土豆多得像星星,好吃得像鸡肉

2007年她荣获雅芳“明天更美好”公益基金的金奖,由此开始了不间断的公益之旅——打动她的是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在支教课堂中,造了这样一个“比喻句”——“我家的土豆多得像星星,好吃得像鸡肉。”她连续9次带领团队前往甘肃定西下面的村落进行支教助学等爱心活动。“几乎每个暑假,总有那么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在这里度过,之后的梦境里,总是浸染着黄土高原的风景和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提到公益历程,这个女孩子的双眸中闪烁着异样美丽的神采。“2012年5、6月两次前往湖南湘西短期支教,设立“蕴灵艺术奖助学金”,资助画室和图书室并为下面的村小建立图书角。”

《中国妇女报》曾以《用大爱做小事,用小钱做大事》发文报道琳琳的公益之旅,琳琳说这十个字是自己公益生涯的座右铭。从带领成人志愿者下乡支教,到带领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她更加坚信身体力行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心理学给公益事业提供的巨大帮助。从简单的带人、物、财下乡,到精心策划细心组织悉心培训再下乡,公益不再是随便的“施舍”,而变成了有科学引导的“爱心之旅”。

带着孩子去支教

“简陋的教室,凹凸不平的地面,用土堆起的国旗台,沾染灰尘,却仍然飘扬的五星红旗。这些在我们城里人看起来极其恶劣的环境,却怎么也遮掩不住这群小孩的玩闹,调皮和强烈的好奇心。”2013年7月19日,来自北京四中的支教小老师伊伊这样记录了她的三湾印象。

清晨,迷雾笼罩中的乡村小学里,会看到几位小老师正忙得团团转:第二次来这里的乌鸦老是被学前班的淘气包们追得满院子跑,第三次支教的夏夏正温柔又耐心地和高年级女同学谈心,初次驾到的伊伊和夫夫正在“办公室”(一间破旧的教室,几张凳子铺上木板,既是床又是办公桌)里准备教具。助教黄老师耐不住小淘气们的央求把昨夜精心制作的教具手工黏土娃娃送给了他们,身兼助教和“保镖”的琳琳老公正举着摄像机和单反忙于捕捉美好的瞬间,而在那棵相识了七年的老杏树下,琳琳正从堆成小山的作业本中抬起头来,抚摸着日益隆起的肚子,对着宝宝说:“你可是咱们十几支支教队伍里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呢!”

当清脆的电铃响彻这个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小学校时,老师和孩子们纷纷回归到简陋破旧的教室或干脆在黄土操场上席地而坐,“叮叮当当”的那片是音乐治疗课程,“嘻嘻哈哈”的那个房间里正在分享曼陀罗彩绘作品,“嘈嘈切切”的那个小方桌处是低年级的手工折纸课堂……夫夫在日记中写道:“别开生面的音乐课上没有死板的规定,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乐谱,有的只是创意的喷发和无尽的头脑风暴。同学们想出的不同节拍很难合到一起,完整的乐曲不知要何年何月才诞生。不过这倒也符合我们支教的原则,我们只是引导者,只教思维方式,让他们快乐学习。‘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每次支教回来,她都会精心整理留下部分手工作品于次年火车义卖——要面临语言沟通的障碍,乘客的质疑、误解,列车工作人员的阻止……这让孩子们在一次次“打击”中坚定地成长,在一次次“答疑”中体会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日志中,夏夏写道:“不用被陌生人的误解或怀疑或毫不迟疑的信任所左右,只要是问心无愧地做好事,就一定会有好心人愿意捐助的。”琳琳说从2007年启动公益项目至今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问心无愧”“不忘初心”是最重要的——很开心小志愿者们在项目伊始便已经深有体会了。

这样别具一格的艺术支教夏令营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4期,是琳琳工作室创办的丝路支教游学之旅的精华部分。每年她都会带领学生重走丝绸之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奉献爱心实现城乡少年儿童的文化交流——十几天的旅程中有7天在甘肃三湾村小支教,让城市的孩子用爱心和山区儿童分享文化知识和艺术技能。

茶馆里的语文课

大学刚毕业时她已是京城一线名师,开创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串讲》等系列课程刚一问世即成为热门课程,不少清华北大首师大的博导纷纷也把孩子送来。

目前工作室最具特色最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的课程有中英双语课堂《论语》精讲系列、中国古典文学精讲系列课程、阅读写作创新系列课程等。孩子们会在老师精心准备的茶道表演中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在氤氲茶香中品味《红楼梦》中茶文化的描写,浸染传统文化滋养的同时,也完成了应试能力的提升;跟随老师家长在人民大会堂欣赏唐宋名篇诗歌朗诵音乐会,在大气磅礴的交响乐和名家的演绎中穿越回不同的朝代;在国子监孔庙中跟随老师精心设计的寻宝图将散落在展品和宣传板上的重要知识点或常识以游戏和竞技的方式一网打尽;在大钟寺博物馆内观察铸刻在钟上的二十八星宿;万寿寺了解藏传佛教的点滴;参加学生主讲的“茶话会”,在其热爱的领域中完成深度探索;将失落的文化落实到行为艺术,参加暑期丝路游学活动中的金牌节目——古城汉服秀……像在茶馆里讲授语文课这样看似“异想天开”的教学方式不仅取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爱,也用连续五年的小升初和中考中孩子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说明了一切。

创意DIY,裸婚也幸福

北漂的他们是标准的裸婚一族——无车无房,加之海南投资失败,他们成为了标准的“负翁”,又即将于圣诞迎来爱之结晶的诞生。但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让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携手同行,坚定且从容。

不少教育巨头力邀她加盟,但她和先生希望做一家小小的现代私塾,真正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递快乐学习的理念,就像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的那样“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