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手段,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强化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所以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加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也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语文教育;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性提升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十分有必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深化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认识,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承担相应的传承责任,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留下的巨大财富,主要包含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典籍、语言文字和哲学艺术等,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1]。而在当今社会,这些传统文化也在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呈现出明显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社会背景下,中华民族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和融合,逐渐受到我国文化研究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后备力量,本身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所以十分有必要在高校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对学生实施更为科学的语文教育指导。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一些消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不良影响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精神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发展倾向,对其健康发展产生着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威胁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当前高校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继续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其思想健康水平等,进而通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和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流传至今并对现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文明,在长时间的发展演进中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应该把握传统文化的传承特色,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即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逐步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以平等和交融的眼光看待世界其他文化[2]。为了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探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契合点,并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相关内容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自身人文素养,并深化对于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养成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语文教学中对高校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保证传统文化思想能够真正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并通过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工作的认同感,促使其自觉在生活中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为社会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如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适当的结合优秀的古诗词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等,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相关作品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甚至对本民族的深切认同感,自觉在未来发展中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三)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个性化的地域文化,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当地重要的文化资源,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校语文教育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应该合理把握地域文化资源,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为大学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促使大学语文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语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在大学语文教育阶段适当的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融合工作的重视,促使语文教育的社会功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顺之.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结缘刻不容缓[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4(6):124~126.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期,这中间积累沉淀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我国现代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优秀思想的创造,饮水思源,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应该建立在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上。城镇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的思想观念是不正确的。因此,在城镇化大力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切实保护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

一、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广义上是指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优秀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传统文化狭义上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特征。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桥梁以及精神纽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蕴含着优秀文化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薪火相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精神文化的消亡速度越来越快,笔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人们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不高,单单依靠口头、行为传承传统文化明显是不够的;二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合理、过度开发加快了传统文化的流失速度;三是大量具有珍贵文化、历史价值的资料以及实物等都遭到了流失以及毁坏。因此,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当下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以及传承。

二、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措施

1、加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人民大众既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政府、学校等部门机构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呼吁全民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只有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行动,意识到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意义,才能有效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二月二龙抬头”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能激发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满足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还可以采用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城镇是区域内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相比较而言拥有相对先进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通过社区教育、学校教育、职业岗位教育等方式在影响力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结合城镇的其他优势向广大群众灌输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传统文化的紧迫性。通过将传统文化纳入教材中,让传统文化随着课堂、校园、教师等进入新一代学生的心中。学生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保护者、接收者和传承者。通过学校深入宣传教育、渗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以及喜爱。利用社区优点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渗透,鼓励个人、民间团体和企业以个体或者集体的方式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开展各式各样的,能够展现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来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2、立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法律依靠。传统文化仅仅依靠群众的意识来保护以及传承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法律手段的规范。采用法律措施不仅能有效制止群众无意识中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还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让传统文化保护有法可依,在日常生活的落实工作中更加容易。况且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代代保护、传承下去,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应急性措施是不够的,需要切实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保障。因此,立法保护显得相当重要。立法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的最重要措施,是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很多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法,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但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针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行为很多,法律并不能及时规范。因此,健全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得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切实的保护以及传承。

3、加大财政投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资金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传统文化诸如各种文献资料等的收集、调查、整理、展示、传承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首先需要国家、政府进行资金投入,也鼓励个人、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对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积极捐款。这些资金要确保都用在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使用制度,鼓励社会民众进行监督。针对社会上一些从事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相关人员要给予资金帮助。像一些老年手工艺人,职业无法为日常生活带来足够收入,生活非常贫困,传统的手工技艺得不到传承。因此,针对这些手工艺人要进行生活补贴,在满足他们生活需求以及爱好的同时能够让他们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4、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合理开发研究。传统文化是由物质文明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共同组成的,对精神文化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保护与传承。近几年由于旅游以及对物质文明的开发研究等,使得以古建筑物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毁灭性地破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不仅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遗产意识以及法律法规的规范,还需要在开发研究物质文明遗产的过程中聘请精通专业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物质文明的完整性,避免遭到破坏。针对一些古建筑物由于自然原因诸如风化、日晒雨淋等现象而出现的墙体斑驳影响美观性以及传统建筑完整性的情况,为了保护以及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采用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葺或者重建,使建筑物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之美,又增加了现代气息,可谓一举两得。

5、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借鉴他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之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精神物质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方法毕竟是有限的,同样,扩大到国家之间也一样,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方法也是有限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合作、交流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合作交流,借鉴他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的成功经验,服务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事业。借鉴他国成功的政策、措施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传统文化进行切实有效地保护以及传承。

结语:

城镇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而传统文化的遗失现状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之中来。政府可以通过立法、进行宣传教育、资金投入支持以及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等措施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龙梅.论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J].学术论坛,2011(34)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从世界各地沓至而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几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与精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古老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教育的工作者要做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小学语文教学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怀,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要怎样加强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提及传统文化,我们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的工具。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赋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

2.加强老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我们要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3.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

4.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距今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同时,也是我国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但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愈演愈烈,武术教学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只能仅存于少量的课时,中国武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日趋消亡。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在向大学生传授武术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武术教学的并举。本文拟从高校武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论述两者的传承,并基于此,提出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

一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武术的发展史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土壤之中,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存在。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武术文化仅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武术文化的渊源流长,而传统文化也为中华武术文化打上生命的烙印。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是融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1 高校武术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自古就有“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能兴我中华”之言.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华武术更是国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习武者们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立世之本,更是将“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充分发扬了爱国主义的情操,为了正义,他们要不断的习武,敢于抗争,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堪称为那个时代的脊梁。

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正是让这种坚守正义、崇尚气节的思想精神能够对培养当下大学生优秀、健康的民族品格,以及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能激励时下大学生敢于同有损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恶势力行为作抗争,当民族遭遇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中华武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通过在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既有利于当下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能使得大学生们更注重个人对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以及为民族、正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高校武术教学能有效向大学生传递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周易·乾》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告诫我们:君子之处事也应效法天,力求进步,永不停息,乐观向上,奋发有为。而正是源于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才培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并在习武者们的不断练习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让大学生们在长期的武术练习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强身健体,也让大学生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刚毅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开展武术教学,在不断提高其武术技能的同时,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竞技,也鼓舞了其斗志,培养了大学生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从而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具备敢拼敢闯、不断创新、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3 高校武术教学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

随着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西方文化已全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而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礼仪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课程,藉以不断重视和加强对武德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已迫在眉睫。武德是传统道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属于体育道德这一范畴。它既是人们参加武术活动所要遵循的公共体育道德,同时,也是习武者们在从事有关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又因为武术与其体育活动的不同,它与民族道德息息相关,并相互渗透,因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德规范,即武德。而在我国传统的武德内容之中,又尤以“仁”为核心。

习武者奉行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敬习之道,先重师礼”的人生观念,从中可看到,武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传承尊师重道的道德礼仪。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能有效通过武德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大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时下大学生将最初维护个人利益的狭隘道德观,发展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实现尚武与崇德的有效融合,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武术教学氛围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或多或少均开设的武术教学课程,其武术教学内容也多以五步拳、太极剑、太极拳、初级剑等一些相对简便易学的课程为主,而一些高校的体育课程,甚至还将太极拳作为本校大学生的必选科目之一。上述的种种做法对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经常提到文武兼修,精武精神等,都是鼓励习武者或对习武者的赞誉,其中更注重的是习武的内在思想,即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精神和气节,习武修身,提升素养。因此,在体育中的武术教学,不仅仅限于对学生武术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内容和精武精神,教师要在文武兼修方面引导和指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强健体魄、增强气质和修养。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在传授武术技能过程中,把传统文化与武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继承,并认识到中华武术中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并潜下心来进行学习、感知、实践、感悟、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并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同时,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也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武术与其是一脉相承。因此社会各界要支持和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武术的环境。可以从学生的小时抓起,开展武术操、少年拳等,打下基础。在大学时代重点发扬武术精神,进行武术技能培养,同时可以成立武术协会,各个大学开展武术俱乐部,开始专业的武术课程,为高校武术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武术比赛、武术节等,利用学校广播、武术讲座、课堂教学、校刊、海报等进行对武术的宣传和展示,其中包含武术的历史、武术文化、武术思想等,让大学生了解武术,指引正确的方向,从而推进武术教育在高校迅速发展。

2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今的武术师资队伍中,武术教师有一定基础,但对武术文化和精神做研究的不多,主要是传授武术技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没有把武术中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发扬。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教师只有具有精湛的武术技能和良好的武术文化修养,再加上合理的教法,才能更好的搞好武术教学。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武术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武术蕴含的文化和知识,因此要加强武术理论的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注重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渗透,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武术修为,让学生感受到习武的意义,进而培养其兴趣。因此,武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特别是武术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进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自己内外兼修,完善自我。让自己在武术技能、武术文化,武术教法上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武术教学实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武术方面的教材也是过多强调的是竞技动作,弱化传统文化,因此要加强教材的修改和整编,以提升教材质量,形成标准的教学课标和实用的教材,让专家、学者、武术教师、习武者能够参与课标和教材的编写,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材中,编成突出传统文化思想的、高质量的武术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继承与发扬,让大学生了解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根源,体会武术健体修身的意蕴。让每个学生在习武中达到锻炼身体、提升体质,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3 培养大学生竞争和拼搏的意识是武术文化教育的根本

武术的技击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而攻防格斗技术也就是指的技能实战,来源与实践。武术刚开始是军事训练的手段,在古代与军事斗争是分不开的,是对抗和战术的手段,非常讲究其实用性。其目的是打伤或击毙对手。在冷兵器时代,将帅会进行讲武,武术作为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鼓励士兵积极习武,以提升战斗能力和气势,同时进行习武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宣传,否则就会成为战场上牺牲品。

当今的武术教育也要讲究竞争和拼搏意识,虽然不像古代的士兵那样拼个你死我活,但同样要进行竞技,其教育的根本也是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思想。武术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就目前学习最多的就是散打和套路。散打是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技击方法,对抗性强;套路运动由攻防格斗动作组成,形象逼真的攻防动作,主要是进行表演,给人美的享受。武术运动集中体现了攻防格斗的特点,如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等。而器械也有不同的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多种的打法。如棍打一大片,枪扎一条线,各拳种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都表现攻防的特点。中华武术作为当今体育运动主要形式,其技术上都也是遵循了攻防的规律,将技击寓于散打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因此,大学生通过习武能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从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总之,高校武术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武术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武术蕴含的武术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在接受武术技能学习的同时,达到文武兼修,即武术技能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0(9):178-182.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素质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含汉民族的文化、远古文化,又包含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时又是许许多多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的总和。就河南而言,位于大概念上的中原核心区域,河南地域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原文化,是河南先民依赖这一区域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具有独特性和鲜明特征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形成是河南先民长期的社会实践的结果,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加强现存历史文化、文物遗迹遗存的保护

中国大地上保存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物古迹,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优秀文化的热情、能力和成就,农耕文化的形成、文字的产生、天文学、医学的发展、四大发明等无不处于世界文化之巅。但不难发现,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人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化不关乎国计民生,老的街区、老的建筑、占据大好土地的文化遗址是阻挡城镇规划、经济开发的绊脚石,当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摒弃前者,看重后者,殊不知文化的进步,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又折射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程度。好的文化需要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而文物是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见证和实物载体,是物化了的文化,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

(二)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历史的缩影,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面性,传统文化也不外乎于此。传统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这就意味着必须要遗弃与补充,我们应该怎么取舍才能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而繁衍出更优质的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融合与发展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博采众长,只有坚守了这几点,理性的与传统文化进行进行对话,才能得到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思想,成为新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发挥传统文化保护中政府的导向作用

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党的十以来,文化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讲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说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中政府的导向引领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1、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作用,建立相应的文化弘扬机制和扶持政策,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群和民间团体。3、引导全社会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使传统文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创新。

三、传统文化保护对促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正确发扬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会对人们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说:"三军只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云:"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着古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抗争,支配着人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安定团结、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实现这一点,要不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善待传统文化,很好地挖掘,加以保护,从中吸收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忠贞爱国、仁爱守信、和谐共处的文化精髓,才能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本章,孙广举.《中原文化大典》[J].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一 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紧迫性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向,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虽然这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开阔眼界,但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在向学生传授艺术教育的有关知识、技巧、技能与创新能力时,还应教会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二 民族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1.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如国画、书法、儒文化等,流传于民间的皮影、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纵观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兴趣往往集中在表象,缺乏良好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于民族文化精粹了解较少,高校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激发每个学生主动探索、挖掘对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感知的欲望和形成独特审美价值趣味的体验式教学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交融、各种新信息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不能正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够将自身的理论知识、技能与民族文化素养有机结合,不能够将自己的艺术知识融入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开拓性的艺术创新。

2.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课程体系中鲜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我们培养的艺术人才在设计、创作中很少有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特色设计的典型代表出现,而这些我国未来文化艺术的领军人,既承载着历史也延续着历史。因此,我们高校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善于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来,将艺术创作动力自然地与自身文化素养融为一体,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发展之路。

三 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

高校的艺术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更能够凭借艺术教育的感染力、诱发力和震撼力来引领文化的发展,培养出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根植于中国大地,达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优秀人才。

1.提升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

中国现阶段高校艺术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普遍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现象,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因此,要鼓励高校艺术教师从理论上丰富自己,从观念上充实自己,同时要主动、创造性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地域环境特点,从生活、社会中汲取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生成课程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2.注重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把握

艺术教育是一种经过美化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中渗透的民族文化深厚的内涵,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也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及传授某些民间工艺,更要让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按照时代的要求把握这些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从中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将技术、艺术及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学生的体貌、气质、性格、言谈举止等方面通过接受包含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在艺术的世界中充分体验民族情感,达到艺术教育的目标。

3.了解地域性民族文化知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这种多民族、多风格的民族文化瑰宝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高校的艺术教育要注重本校所处的地域地区的民族传统,在教育教学以及课题研究中加入区域性民族传统文化的讲解与研究,如黑龙江地区高校对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每个学校的艺术教育办学的特色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承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