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艺术创意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艺术创意教育范文1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课程体系;创新
一新时期听障大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背景与重要性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第一次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1912年)提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创新能力作为国际竞争格局的重要能力。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于2004年正式成立,2015年5月,教育部批准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开始招收本科层次学生,专业设置为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美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院校。主要招收听障残疾学生,以听障大学生专注、执着的生理特质与工艺美术的精工细作要求高度契合的优势为基础,依托西安美术学院西部地域优势和创作特色。培养听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知识、艺术修养、工艺美术创新与设计等。如何在了解听障学生思维与心理特点的情况下,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通过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发挥出其思维优势,让听障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创新尤为重要。
二影响听障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特点
(一)听障学生自身思维认知特点
由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听障学生思维概括能力较弱,难以看出物体之间存在的共性。而听障大学生的学习经历看,他们以直观模仿为主要学习方法,这就导致其知识迁移能力差,独立创新意识差。但听障大学生有其独有的思维认知优势,相较正常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视觉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联想性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都显示出常人所不及的敏锐度与优势。而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性,恰能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开发听障学生的视觉、触觉与感觉等方面的潜能。
(二)听障学生交流方式的特点
在对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手语为教育、沟通手段,但仍有一些突出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手语仍是一种不够成熟的语言。手语中的艺术类专业词汇严重不足,一些专业概念也无法用手语表达,或者只能用拼音字头的手语表示。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准确、深入了解,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相较同年龄段的健听大学生普遍偏弱。
(三)听障学生思想与心理特点
听障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希望与普通人一样得到社会的接受和承认。但同时,他们解决问题时有着依赖心理,习惯模仿,看别人如何解决,这就导致听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如何结合听障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组织日常的管理、教育、教学,能发挥其主动积极去吸收知识,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三听障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
(一)以听障学生心理特点为基,因材施教
听障大学生由于听力等级差异,家庭、经历、康复程度不同,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人格特点、专业基础都存在差异性,而这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因此,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位听障大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个性的差异及个人兴趣,在专业训练与教育的过程中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工艺美术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以班为教学单位,但在进行专业技能的深入掌握上分为小组“课上课下相结合”进行更加系统熟练的掌握、实践。同时,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对学生每个学习、生活阶段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在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心理发展。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果紧密与社会相联系,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增加其自信心。特教学院开设的镶嵌课程与陕粮集团合作,由其供应粮食,制作手工粮食镶嵌画,并面向全社会举办大型聋哑学生粮食镶嵌画展,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的一致认可。工笔重彩课程上学生制作的工笔画团扇、鼻烟壶内画作品等则入选第15届里约夏季残奥会礼品名单。听障生本身存在着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为这些聋生搭建起有效的应用与展示平台,极大鼓舞了聋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构建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听障学生创新能力
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如果针对听障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发挥他们的思维优势,专业潜能,一直都是我们特教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西安美术学院特教艺术学院采取情境学习、情境认知、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强,注意力集中、模仿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但由于听障学生听觉受损,在思考问题时也会出现片面、简单的倾向。根据听障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特教艺术学院在课程中加大艺术鉴赏环节,并带领学生大量的向外走,参观各种美术馆、美术展览,帮助学生开拓艺术视野。另外,打破课程内容局限,加强实践环节。在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工艺美术技能实践训练,实现“教授进课堂,工艺美术大师进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请进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首先在课堂上、实地制作工厂大量让学生进行观摩、欣赏,使学生有初步感官认识。其次,再手把手为学生传授工艺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技巧,之后直接用专业材料让学生上手,模仿老师的创作制作过程,从而掌握工艺实训的技艺。再循序渐进进行创作性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自我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最终使其有其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方法。
(三)创新目标体系的构建
大艺术创意教育范文2
关键词:抒情;意象;动态;结构
舞蹈被誉为最古老的艺术,是人类生命活动本质特征的一种表达形式,体现在最原始的节奏和节拍的力度和速度上,节奏和节拍是舞的基础,“蹈”的本质含义就在节奏的力度上。在这里只有音乐能最好地体现舞蹈的这一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则。人类最初获得交流和协调行为的根本基础是声音和身体的协调和统一,在这里节奏、节拍、动作共同起到“语言”的作用。在这里只有音乐能最好地体现出舞蹈传达、交流、共通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舞蹈音乐在体现大学生的身心情感以及校园生活方面是不足的,没有学生以及校园文化的特征,这与校园舞蹈的发展相对滞后有关,因此校园舞蹈音乐节奏的力度、速度、音色直接影响着校园舞蹈动作的情感色彩,影响着舞蹈的创作意图。舞蹈音乐的创作必须遵循舞蹈的抒情性、意象性、动态性、结构性。
一、 抒情性
舞蹈音乐的抒情性是指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蹈音乐对动作体系的情感支撑与烘托。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一文中说“舞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1]而音乐的生命情调和审美特征也与之惊人的相符。音乐是以声音在旋律中的组合来表现内容和心理情感的过程,这种情感的表达要靠乐音的连续。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节奏、节拍是音乐整体的骨架,情感是音乐的灵魂。舞蹈是以人的形体为媒介,在优美抒情的音乐的作用下通过表情、姿态和动作的力度、幅度、角度以及点和线的有规律变化来表现人们内心感情和主体性格的艺术。舞蹈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是在音乐情绪的推动下依靠动作的点和线的连续,舞蹈的时间单位是带有人类最本质情感的姿态和动作,音乐的情感因素越丰富舞者的情绪越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与舞蹈都属于“动”的艺术,都受不可停止的进程所制约,在整体和完整的部分进程中,停下来就意味着终止和结束。音乐是情感的运动,通过声音唤起一种类比联想,基于情感世界的共同性,而把听觉转化为视觉。音乐的内容,沉淀在形式上,是情感运动和声音运动组合形式的直接统一,音乐中情感的运动、矛盾冲突的展开,与宇宙、人生、秩序暗合,使音乐表现艺术达到空前的哲理深度。舞蹈的情感抒发和形体运动相结合,心理与生理、美感与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一种其它艺术所未有的直接感染效果。世界上有脱离舞蹈的音乐,却没有脱离音乐的舞蹈。有的舞蹈没有“音乐”,其实有声,叫效果。这里有节奏、有律动、有音高、音色,是一种“另类音乐”。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正是舞蹈的声音,而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这正是它们互相吸引的条件。音乐与舞蹈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打破了不同地域、民族、语言的限制,不经翻译而成为整个人类的艺术。
舞蹈音乐的创作是作者内心深处真情的流露,离开了“真”只会矫揉造作,脱离了真情,就丧失了审美价值,也就谈不上“艺术个性”所独具的艺术美。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美不仅在物,也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如全国舞蹈“荷花奖”获得金奖作品前线歌舞团创作的《小城雨巷》,她就像一幅优美的江南园林田园风景画,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的理解和对美好江南的诗性表达。她不仅在服装、道具上出奇,而舞蹈音乐创作又是那样的富有真情性,是如此的动人。其采用的音乐素材具有浓烈的典型的江南地域文化特点,与舞蹈动作是如此的贴切,以中国的五声调式表达的创作者的感受是鲜活和美妙的,音乐给人的内心“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和淡淡的愁怨,仿佛有一种陌生而又美好的东西像国画中的水墨一样,在漫漫的散发和渲染,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人性化的具有诗话的情绪元素特征:轻柔、淡雅、婉约、舒缓、 空朦、湿润、清丽而又纯净,加上音乐和表演一唱三叹的铺垫,娓娓道来,在诗的意象中,放大和强化了一种韵味和雅致。”[2]情绪的起伏,层层推进中逐渐推向,使欣赏者仿佛置身于出神入化的意境之中,在姑娘的表演中纯真储蓄、质朴婉丽,动作柔美灵巧,而与雾中的园林房屋如似细腻内在,似乎能感受到音乐中有那么一种呼吸的贯连起伏,出自真情,与情节的变化是那么地吻合。也正是这“真”的情性的流露才深深拨动了欣赏者的心弦。又如同时获得全国金奖的东北师范大学的舞蹈《中国妈妈》,凄凉的音乐背景下一群妇女迈着承重的步伐,伴随着激昂愤慨的音乐,迸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这喊声包含着耻辱、愤怒、泪水,把我们带到了不堪回首的抗战岁月……伴随着越来越激昂的音乐,宣泄着对日寇的仇恨和解放后的酣畅淋漓。伴随着忧伤低沉的曲调,为收养日本小女孩,中国妈妈复杂挣扎的内心世界,伴随着忧伤音乐母性开始洋溢,出于一个母亲最伟大、最本真质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母亲接受的小孩,这前后的仇恨到接纳的音乐对比,使舞蹈情节合理合情、真实可信。音乐逐渐明亮起来似呼预示着一段幸福新生活的开始,音乐在异国小女孩幸福温暖的成长中变得欢快和悦耳,远处稚嫩的童谣伴随着音乐响起,“老玉米,金黄黄,养育了的异国小儿郎,我捧着玉米回头望,地里站着的是我娘。”声声感人。紧接着音乐在东北民歌的《摇篮曲》的旋律如泣如诉,悠扬而伤感,仿佛是母亲温暖的怀抱。音乐在女孩长大,即将离去时最为感人,母爱在这里得到最本质的体现。[3]《摇篮曲》渲染母爱的真情性,使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切、亲情感的流露;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十分吻合于生活的客观规律,让人能体现到艺术的真实真情,所以,追求率真的情性,才会使舞蹈真切自然地表现出感人肺腑的内涵,因而求“真情”才能使舞蹈音乐和舞蹈本身得到升华。因此舞蹈音乐要能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特征和心理特征。
二、意象性
舞蹈音乐的意象性是指舞蹈音乐给舞者提供特定的舞蹈形象与动作态势。艺术的共通性就在于都有一个形象的塑造,袁禾在《中国舞蹈意象论》中说:“正是因为这种哲理性情感的制约,使中国艺术以创造具有深刻内蕴的,融合主客观,融合情意形的‘意象’为其最大特征。”[4]在舞蹈的创作中,舞蹈意象的选择与确立,意象的生动深刻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音乐意象的塑造,舞蹈家吴晓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验证,他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象主题完整地表现出来。”他并且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他还指出“就是一个无伴奏的舞蹈,虽然没有声音,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5]虽然也有无伴奏音乐的舞蹈,但作者的音响意象就是动作的节奏,通过动作的点和线的强弱快慢来完成意象的塑造,而这种表现形式只有在当代舞和现代舞中才会出现,舞者强调的是舞蹈的各异性,动作的点和线的强弱快慢,就是音乐的基本意象。舞蹈家王曼力等编导表现烈土在狱中斗争生活的舞蹈《无声的歌》,就是一个无音乐伴奏的舞蹈作品,但是他音乐意象采用了风声、水声、镣铐声、鞭打声等音响效果来伴奏,其实这种音响的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音乐,因为它有节奏,有律动,有音高,有音色。而这种广义的音乐意象在体现主题丰富意象上是恰到好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创意体现了舞蹈音乐的多异性和创造性。
舞蹈音乐意象主题的深刻准确,风格各异,就能给编导者提供一个想象空间和创作平台,音乐的意象和舞蹈的意象完美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前提音乐起关键作用,在视觉的时间空间和音响的时间空间里,编导的思路是立体的。音乐主题成为了创作者领航的音响元素。说它是领航的音响,因为它是表达和演绎作品的内涵和审美。它既界定了作品的表现特征、环境特征、人文特征,以至时代特征等等方面,又要在具体的谱写中,将这个音乐主题渗透到舞蹈意象的每个章节之中,甚至渗透到舞蹈动作的点线、力度、方位等每个细节之中,渗透到舞蹈情感起伏、情节变化、意境铺垫上。只有这样,观众的心路才能跟着旋律语言和动作语言深入其境,同时随着舞蹈审美意象特征,而产生听觉和视觉上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
舞蹈音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意境铺设,在舞蹈的创作中开始部分的意境创造最主要的部分要靠音乐来完成,袁禾说:“人们在评论舞蹈作品,尤其是在评论没有复杂情节的较单纯的舞蹈作品时,总是要以“诗情画意”来做衡量,这说明有无诗情画意已成为人们审视舞蹈作品高低优劣的一种尺度,而事实上“诗情画意”也是中国舞蹈意象境界一个最基本的追求。”[6]袁禾所说虽然指的是整个舞蹈作品,而在舞蹈的开始部分的‘诗情画意’往往最能吸引欣赏者,它既界定了作品的表现特征、环境特征、人文特征,以至时代特征等等方面,又是整个舞蹈发展的基础和动机,因此音乐的意象能给舞蹈创作者产生联想和想象,提供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对于欣赏者来说开始部分要有创意,要有风格独特的画面,要有舞蹈和音乐的“诗情画意”,才可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眼球,从心理上引起共鸣和震撼。因此对音乐的意象要求就必须是清晰可感,形象鲜明的,能够引起舞蹈编创者和欣赏者共鸣和震撼的音乐意象,才能产生审美意象的艺术感染力。音乐能够使人从内心产生一种创作和表演的激情和冲动,就是因为音乐意象的审美特征所起的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舞蹈意象是时代的青春的充满活力的特征。
三、结构性
舞蹈音乐的结构性是指舞蹈音乐为舞蹈的发展构建一个完整的可表现的机制。在舞蹈作品中构成舞蹈内在机制的要素是靠舞蹈的动作、情节、情绪和音乐的结构来共同完成的,为舞蹈的表现主题服务,音乐的结构特征是按舞蹈编导的构想进行创作,也有依据音乐作品的结构来构成舞蹈布局结构的,甚至在结构内部的舞段、舞句、动作元素都是依据音乐的旋律线和音乐节奏强弱的力度变化创作的,在舞蹈作品中空间结构靠舞蹈动作,时间结构靠音乐,或者是节奏。因此对音乐的要求的原则是:“受主题立意的影响;受风格要素的影响,为舞蹈的语言基调及个性化特征作定位;受样式要素影响,为舞蹈段落大意作定位;受段落要素影响,为作品的类型性特征作定位;受情节要素影响,对现实事物做出剪裁和筛选;受创作灵感的影响,把直观性转化为自我发现;受角色造型要素影响,在以往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形成感情内涵。”[7]这说明音乐创作受各种要素的的影响。反过来音乐对舞蹈结构的各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情节舞蹈中音乐结构直接受戏剧规律的影响,音乐结构思维从时空关系、人物事件、结局表达、情绪变化等有逻辑的、有发展的组织起来,特别是结构段落的音乐处理,包括情绪冲突、事件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场景表述的音乐处理,例如:由张继钢编导的《一个扭秧歌的人》以悲喜剧的手段,对一位无比眷恋民间舞的舞蹈艺术的老艺人感怀进行了深邃的解读。“舞蹈的结构是在由远及近,又由近趋远的二胡的悲凉声中揭开角色的情节要素,而进入发展段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的扭动,使一个老态龙钟的迟钝形象在乐声中找到了‘生机’,同时把角色的心绪撩开,似乎带到了一个梦幻、回忆、憧憬的情节中。”[8]这位老艺人在不断推向的音乐声中,一会儿独舞,一会儿和年青人群舞,突然音乐停止,老人倒地,等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又回到了开始的起点,在梦幻、回忆、憧憬的情节中表达了生命的意义。
在抒情舞蹈中音乐结构受某种思想感情的影响,许多抒情舞蹈音乐创作,多着力表达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悟和情怀,最终表现人类的情感特征,体现某种现实的或抽象的思想感情。在结构情绪舞时音乐是把舞蹈感情和情绪有层次地、有逻辑地、有发展地组织起来,创作一个完整的作品。安排节奏,依据主题的意图与思想感情的变化安排舞蹈音乐的节奏变化。如抒情性的舞蹈,常以舞蹈动作节奏的对比变化来表现和描绘舞者不同的情感发展和精神风貌。
四、动态性
舞蹈音乐的动态性是指舞蹈动律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的流畅性相吻合。舞蹈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舞蹈的动态性,舞蹈的动作与音乐相吻合,舞蹈动作的情感起伏与音乐所赋予的情感起伏相吻合,舞蹈的动律节律性与音乐的调性、节奏、节拍在轻重、缓急、快慢、阴阳、顿挫、张弛、舒缓、舒展等相吻合,舞蹈动律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的流畅性相吻合。
舞蹈音乐的动态性是舞蹈音乐与其它门类音乐作品最具个性差异的所在。曲作者要考虑音乐的动作性和意象性,要考虑肢体动作的逻辑循环性和结构循环性,要考虑到在音乐意象和节奏的衬托下,动态的韵律感,也就是表演者都能分辨得出的节拍韵律,这个节拍韵律能在听觉上清晰可感,也就是说,不仅是乐理上说得通的,更应该是心理上感觉得到的经过精心提炼、准确无疑的动作性很强的节拍韵律,若没有这种韵律感,表演者心中不能整齐化一地完成舞蹈动态的韵律,动态就会缺少支点,动作的逻辑动势就会混乱,动作就不会自信,情绪就难以饱满,当然画面结构也就更难整洁。
在舞蹈音乐中有的音乐和舞蹈处于相对平行的状态,这样就给舞蹈创作留有一定的自由的空间,以及想象、发展、变异的创造性空间,这类音乐大多是先有舞蹈构想然后在有音乐,音乐给予舞蹈更多的是层次感、色彩感、抒发感的叙述性的依托,此时舞蹈的表演与音乐产生对比的效果,强弱的对比、动静的对比、急缓的对比、张弛的对比,形成相对立的状态。有时音乐比舞蹈更强烈,音乐气势宏大,达到辉煌的震撼音效。另外舞蹈的动态性比音乐强烈,音乐色彩不是很鲜明,意象不是很突出,较突出的是旋律性、抒发性、流畅性的音乐,旋律更多的是生动的、优美的,强调的是舞蹈本体的逻辑性和风格性,这样就给舞蹈的创作提供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充分展示创作者的个性化特征。
舞蹈音乐创作过程中,在考虑音乐动态性的同时,还不能忽视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度、速度、幅度,音乐一定要给舞蹈动作以明确可靠的支点。创作舞蹈音乐的过程中,在考虑音乐与肢体动作如果紧密结合时,在注意音乐本身的力度、速度、幅度表现外,更要注意到配合好舞蹈语汇中刚、柔、静的逻辑性很强的循环节拍和激情奔放的自由节拍,以及静态的画面感等等方面。这样就把音乐主题化为舞蹈动态元素而浓缩成的一个音响基因。说它是基因,因为它是表达和演绎作品的最小音响单元。它既界定了作品的风格、地域,以至时代等等方面;又要在具体的谱写中,将这个音乐主题渗透到每个章节之中,甚至渗透到每个细节之中。渗透到舞段、舞句、舞蹈元素语汇中,渗透到单一动态的轻重缓急、强弱对比、幅度控制上。只有这样,观众的心路才能跟着音乐语言深入其境,同时随着演员的肢体语言,而产生听觉和视觉上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充满青春动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舞蹈音乐就是当代大学生动态性的最好体现。
总之舞蹈音乐作为独立的艺术类别,与舞蹈各有不同的发展,但在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是永远分不开的伙伴关系,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相互合作、相互依存,舞蹈依赖音乐而发展,共同开创大学生舞蹈艺术事业的美好未来。
注释:
[1]袁禾著.《中国舞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版第1页
[2]《舞蹈》杂志.舞蹈杂志社 2007年4月版,第21页
[3] 《舞蹈》杂志.舞蹈杂志社 2007年4月版,第21-24页
[4]袁禾著.《中国舞蹈意象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5
月版第2页
[5]吴晓邦著.《舞蹈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
[6]袁禾著.《中国舞蹈意象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5
月版第264页
[7]田培培著.《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8年3月第15页
[8]田培培著.《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8年3月第17页
大艺术创意教育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整合医学;医学教育;教学方法;个性化教育
一、前言
“大数据(bigdata)”概念源于依靠大容量数据集的学科,如天文学,基因组学及气象学。[1]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大数据定义为: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技术。[2]大数据有4大特征:第一,数据容量大(Volume),其单位至少是“太字节”PB(240个字节,计算机上储存一个英文字母是1字节),目前最大到“尧字节”YB(280个字节)。第二,数据类型多(Variety),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信息等等,物联网出现后,数据类型更加多样化,“凡存在,皆联网,凡联网,皆数据”。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信息采集装置随处可见,信息量无限放大,信息的价值密度降低。所以如何更迅速的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第四,处理速度快,时效性(Velocity)要求高。数据已经无所不在,许多过去难以量化的信息都已被悄然转化为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从而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影响人们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反观目前的医学高教,还存在许多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高等医教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教模式来自50年代初的苏联,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该模式已明显滞后,制约了高等医教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其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医学课程体系沿用苏联“三段式”结构(普通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虽然后来增加了继续医学教育,但流于形式)。课时数多,部分课程份量过重,内容重复、过专、过深,学习负担太大;同时,部分社会亟需的课程,如医学信息学、预防医学、人文医学、老年医学等比重过轻。有医学生发表文章指出“课程陈旧使得学生厌学”,“必须大胆砍掉无用的课程,同时增加与时代联系更紧、实用性更强的课程”。[3]
(二)教学方法封闭、师生关系单一
由于医学信息量的庞杂,长期以来医学教学多以灌输为主,填鸭式教学依然大行其道。强调记忆、背诵,最有活力的学生被最枯燥的教科书束缚在最封闭的课堂,机械记忆挤占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学习兴趣,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扼杀了创造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当前医学教育片面强调授业,忽视解惑和传道。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要消极接受、服从和背诵,就能得高分,无权选择课程、选择老师,只能接受高温定型和批量生产。学生没有时间疑惑、没有兴趣问道。这种“知识型”、“专业型”、“高分低能型”的人才培养,容易造成人才自我封闭,再次扼杀了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
(三)考核制度局限
目前,高校考察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仍以现场的理论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基本是死记硬背的试题,不重视沟通能力、综合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
三、大数据时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大数据时代,发达国家已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投入巨资,在教育领域研究和应用也已取得一定成果。我们迫切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弥补自身不足,发挥后进优势,争取实现教育大数据研究及应用的跨越式发展。[4]
(一)课程设计,从“资料获取”到“深入挖掘”
大数据时代,资料获取手段已经改变:从道听途说,到查阅纸质参考书,到电子期刊检索,到百度一下,再到移动终端,到不远的普适计算时代———“不见计算机,无处不计算”。从书籍传播发展到全球网络直播,通用知识的获取周期缩减到0.01秒。资料分析方法改变:从传统的抽样调查到大数据时代的“全数据”,直接分析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仅仅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从复杂的统计学分析到直观便捷的“样本=总体”。随着卫生保健和生物医学数据的增长和多样化应将大数据应用到生物医学和卫生信息学教育课程中。[5]应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习如何学习,提高“信息素养”。[6]课程设置方面,应进一步突出自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甄别信息、应用信息的学科,如“医学文献检索”、“医学信息学”等。不仅如此,还需要及时更新整合教学数据,精简落伍的学科,避免内容的重复和冲突。医学教材中不同科目在讨论同一问题时,常有不一致的数据;甚至在同一本教材的不同章节,对同一问题的表述也有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正如樊代明院士所说,教材非常厚,自说自己话,互相不关联,你想找联系,翻都翻不到。这种每个专业盲人摸象般的教育模式,势必被“整合医学教材”所取代。不仅如此,大数据时代,呼唤将“古今中外和未来”的医学重要信息予以“整合”。[7-8]
(二)调整教师作用,从“知识讲授者”到“学习组织者”
过去认为,教学效果主要依赖教师的努力与水平;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推动“演员型”向“导演型”教师转型,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使“经验式”转变为“数据服务”教育模式,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根据数据关注每个学生的微观表现,依据数据因材施教,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触手可及,学生对老师的期望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是以有趣并且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方式讲解,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传统的照本宣科将被唾弃,而数据可视化将成为趋势。人的创造力不仅取决于逻辑思维,还取决于形象思维。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通过形象,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吸引、帮助学生洞察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比如尽可能用图、表、动画和视频来取代大段文字描述;再比如用“3D打印”技术开发新教具、开发3D仿真解剖软件。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美国一些医学院已逐步改变教学策略,如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增加小组学习、团队合作,要求学生互相讲授。而医学实验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传统的动物和尸体外,仿真实验、虚拟医疗开始推广。[9]
(四)大数据助力,提升教学管理
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以下方法,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选课、上课前
利用网络教师介绍、教学内容和参考资料,供学生预习和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激发对课程的兴趣,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前准备问题供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和深入讨论。
2.上课时
利用手机实时互动和考勤;同时引进国内外知名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英文课,全球有近10万人与校内100人同步参加同一位教授的课程,并且在线提交作业。在临床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医学模拟教育和标准化病人(SP)教学的优势,即利用仿真模型和智能化的医学模拟技术,参照教学内容,模仿疾病的表现以及诊疗过程,模拟病人、病房、手术室乃至医院,以实现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方式,[10-11]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真实地体验包括常规检查、抢救、手术等医疗技术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
3.课后
学生用手机或其他媒体在网上填写满意度调查、进行重点知识掌握度检测,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记录、补救;及时获取学生对课程结构改进的建议。将课程视频及时在网络上,供学生复习时点击播放,同时也是对授课老师的督促。考试中以全程录像替代人工监考,不仅节省人力成本,更有助于学生行为模式的分析。
(五)鼓励个性化人才培养
个性化培养的定义是“按照个体化的目标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管理策略和知识管理技术,并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限制,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12]在大数据时代,普适计算大行其道,各种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无处不在,所有的机械或电子设备都可以留下数据痕迹,这些痕迹忠实记录了学习和生活的状况。如课程选择、在线学习、互动和反馈、网络社交行为、图书馆借阅行为、校园卡使用等等,这些数据经过整合分析,能够详细揭示学生的行为模式,由于个体特征显著,有人称之为“行为指纹”。如华东师范大学通过校园卡记录开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就是将大数据思维运用于个性化教育的尝试和实践。[13]信息时代,教育革命应解放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和天分。最严重的问题是因循守旧的教师还在落后的模式里“勤奋地工作”。苏伽特反问:“你教的东西,20年后还管用吗?”苏伽特认为,阅读、搜索和辨别真伪是三种在大数据时代用得到而且必须学的东西。[14]因此,大数据时代,更加强调独立思考,重视启迪,而非灌输;大数据时代,问题不是买不到鱼,而是如何捞到鱼,所以更重视授渔,而非授鱼;大数据时代,难题不是捞不到鱼,而是如何捞到最适合的鱼,所以更加重视对信息的甄别提取。大数据时代,池塘里鱼很多,问题是如何培育出更好的鱼,所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设计更多的个性化的选修课,更多的兴趣小组,更多的微论坛。大数据时代的医学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说:“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与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一样,在此关键时刻,如果医学高等教育能够顺应潮流,锐意创新,就有可能实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EllawayR.eMedicalTeacher.ScholarshipinanAgeofBigDa-ta[J].MedTeach,2013,(7):613-615.
[2]张燕南,胡继岳.关于大数据应用于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1):5-7.
[3]冯超,张桢,石贵文,等.加入WTO对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3,(2):27-28.
[4]徐鹏,王以宁,刘艳华,等.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J].电大教学,2013,(6):11-17.
[6]张静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教育[J].科学,2013,(4):29-32.
[7]樊代明.整合医学初探[J].医学争鸣,2012,(2):3-12.
[8]樊代明.整合医学: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J].中国社区医师,2014,(6):10.
[10]郭璐,钟春玖,王莉英.趋近于临床实训效果的模拟教学———浅谈高校模拟医学教学的效果最大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66-67.
[11]陈玉清,裴慧慧,姚书忠.模拟结合问题式教学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J].高教探索,2014,(3):116-118.
[12]赵桂秋,李翠,车成业.医学研究生的个性化教育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3,(1):96-97.
[13]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5.
大艺术创意教育范文4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新的要求。本文从教学逻辑的角度出发,依托大数据提供的众多优势,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教学逻辑的创新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逻辑;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16-03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各行各业,一定程度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却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国内高校亟需变革教学培养模式、创新教学逻辑与教学实践方可培育出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尤其是一些刚升本的本科院校,更是需要在教学方面实现积极的转型。
二、基本概念介绍
(一)大数据
大数据概念在近几年才刚刚提出便以飞快的速度席卷而来。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我们可将大数据理解为:运用全新的模式以及多元化的处理手段,对高速增长和实时变化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决策、处理及优化后形成的庞大数据集合。“大数据时代”正在多个领域充当颠覆者,即使颠覆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
(二)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起源于平面设计。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视觉传达设计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这些形式均是通过人眼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特性的符号,即视觉符号,来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因此,我们可将视觉传达设计理解为:是设计者借助可视化的表现形式、通过视觉感官刺激来实现信息传播目的的各种方式的总称。经研究发现,如能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将试图宣教或传播给观众的影像辅助以文字表现形式,图文并茂将会对受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三)创意课程
创意课程,主要是指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开设的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其创意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在平面设计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门课程。
(四)教学逻辑
教学逻辑是一种应用性的逻辑,所反映的是教学主体对于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研究思考后发现的一些客观规律,最终形成的是规律性的认识及某种固化的形式结果。由此可见,教学逻辑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选择、设计以及组织教学活动实施的依据。根据不同的评判标准,我们可将教学逻辑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层次结构从宏观到微观来区分,教学逻辑可分为:课程的教学逻辑,学段的教学逻辑,单元的教学逻辑,课堂的教学逻辑;而从教学逻辑的结构上讲,又可分为:基本逻辑,辅助逻辑,子逻辑,同时又有逻辑的主线和副线之分;如果从形式上进行区分,教学逻辑则可以分为:强概括的逻辑,中概括的逻辑,弱概括的逻辑,这些内容将成为理念的组成部分和具体的教学思路。
三、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逻辑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沿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逻辑,不大重视学生创新设计理念的培养。例如,在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课堂上,如果老师要求“要讲究人物的五官比例,画面布局,线条不能乱等等”,然后提供“范例”,那么学生通常会交出一份和“范例”几乎无二的绘画作品。这令许多老师感到十分无奈,“真不知道该不该给学生提供‘范例’。如果不提供,学生就会抱怨不知道画什么好;而提供了‘范例’,班里的很多学生就会‘照抄’,个性化的绘画实在是太少了……当然,这仅仅是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一幕而已。经过总结发现,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教学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见表1)。
四、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教学逻辑创新思路
在大数据背景下,笔者通过互联网海量案例的分析调研,结合长期从事视觉传达教学经验,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教学逻辑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如图1),具体展开如下。
(一)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人类一般思维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几个环节。而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一般是在经过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具体的活动之后升华实现的。思维的形式,不外乎就是概念、判断以及推理这三种形式。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应当注意多给学生讲授一些有效的思维[1]方式,如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移植思维、分解思维、质疑思维等等;其次,可以补充一些实用的思维方式,如:增值思维、立体思维、极限思维、动态思维、超前思维、形象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互动思维等;再次,应该倡导学生熟悉和探索各种创意思维的方式,如可借助大数据时代海量资讯和案例等各方面的有利l件,通过思维方式的培养开阔学生思路。
(二)增加创意思维案例的讲解
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那么就意味着实践技能将日益被强调。因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背景发掘更多的案例,用数据案例去引导学生开发和锻炼创新思维。对此,本研究通过网络资源截取了若干优秀的创意设计(见表2)。
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视觉传达专业创意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将技术的教学从课堂转移到课下。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展示更多更好的创意案例,摒弃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术讲解的做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比如,在photoshop的课堂,老师通常情况下是带着学生做一个例子,在此过程中重点为学生讲解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技术。
(三)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大数据时代,如果给出一个关键词,我们很容易引伸出大量的相关数据,也更容易获取数据、图片、文字和案例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也将变得更有针对性。例如,在广告课上,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做个游戏,然后在黑板上写下“狗”这个单词。接着让大家轮流上来写下尽可能多的跟狗有关联的词,最后再让每个人选出几个关键词来编故事。很神奇的是无数狗粮的广告就出来了。这样发散思维比对着屏幕生硬的想狗粮广告要容易很多。这就是发现思维的力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的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力,你能想出多少种设计方案?
2.多向思维,淡化标准答案。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3.打破常规,你能想出别人没想到的吗?
4.跳跃思维。大胆质疑。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给出发散思维的培养思路如下图所示:
(四)激发学生课堂上的无限创意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丰沛、获取途径便捷,我们在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把握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去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无限创意。
1.提供创新的沃土――构建宽松平等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想象丰富;相反,学生思路阻塞,心灵闭塞,就无创意可言。如果一位老教授面带微笑授课,讲话幽默风趣,及时对学生鼓励和表扬,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意。
2.汇集创新的活泉――敢于质疑,拓宽视野。在创意课堂,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动脑筋小组[2]或团队,采取合作与竞争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意。让动脑筋小组在相同时间内对同一问题做创意方案,然后进行评比。在评比过程中,首先让小组成员分别展示自己的方案,接着由组内和组间对方案互相评议,要求只讲缺点不讲优点。而被评议的人员只能记下缺点,不能解释和申辩。随后设计方案的修改要遵循“没有提到的不动,提到的地方必须修改”的基本原则进行。如此几轮之后便能形成好几套设计方案。这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的设计创意更具深度和成效,在课堂逻辑上也能大大激发学生创意与视野。
五、创意课堂要注重教学逻辑理论和实践
创意是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核心和亮点。我们除了要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之外,还要在创意思想的培养方面狠下功夫。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进行设计专题理论讲授,既涉及平面设计常见领域,如招贴设计、字体设计、书籍封面设计等,也包括平面设计专业领域,如多媒体课件画面设计专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设计知识将会在哪些方面产生效果,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但需注意的是,教师的审美观点和偏好客观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某位教师单独看完学生设计作业后,最好能由本教研室的其他教师辅助进行评判;如有机会,还可以找几名优秀的学生来发表观点,协助评判。其次,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安排风格不同的专题讲座,讲授诸如简约风格、传统文化风格等不同风格的源流、特点和设计关键,有针对性地进行作品分析并布置作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此,笔者总结出实现教学逻辑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八点要求:(1)把生活引入课堂,教学才会生动;(2)把联系引入课堂,教材才会鲜活;(3)把观点引入课堂,思想才会碰撞;(4)把比较引入课堂,理解才会深刻;(5)把体验引入课堂,情感才会共鸣;(6)把方法引入课堂,能力才会落实;(7)把用心引入课堂,领悟才会生成;(8)把自由引入课堂,学习才会自觉。
六、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人才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随着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堂教学中来[3]。只要能理清教学逻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恰当使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各种数字化技术,就能让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逻辑的创新,可以有以下几点改进方向:(1)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讲解经典的思维方式以培养创新思维。(2)大量运用各类平面设计创意思维案例以拓展学生思维。(3)注重并加强学生设计发散思维的训练。(4)充分利用课堂去激发学生创意。(5)关注并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增强互动。
总之,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方面必须加紧改革步伐,充分利用“大数据”这一时代特色与优势,通过现代化的多种途径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将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出有发展潜力的精英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向春宇.激发中职学生平面设计课堂创意思维的初探[J].读写算:教研版,2014,(22):22.
[2]易娇.《平面设计》课程中对学生创意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15):166.
[3]何婷.论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35.
收稿日期:2016-11-25
大艺术创意教育范文5
1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1 能够弥补艺术教育缺乏
学习理工科的大学生,大多数从高中起,便开始偏向数理化等理科学科的学习,对文史类的课程大多数简单学习一下,难以做到深入学习,从而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缺陷。同时,理工科学生个人能力也大多数偏向于逻辑推理能力,对文学、艺术接触的机会不多,从而缺乏一定的发散性思维。然而,对于文学与艺术来说,其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必要的帮助,所以,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其也应该补充艺术课程的学习,进而使其艺术教育得到有效弥补。
1.2 能够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人类思想发展必将会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对学生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做到同时培养,所以,艺术教育的开展,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起到帮助作用,更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训,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3 艺术素养是通识教育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的开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各个学科都有所认识,进而使得各个学科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对通知教育都开始重视起来,然而,对于艺术素养教育来说,其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构成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来说,其创新模式包含三部分,分别为接受中介、接受客体与接受主体。所谓的接受主体,即是大学生群体,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其在接受艺术素质教育时,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存在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时,接受主体存在现实性、多样性与生动性等特征。艺术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的一类对象性活动,一般会收到接受客体的信息,而对于接受客体来说,其主要是与艺术素养教育相关联的一些客观信息,其会被归纳到艺术素养教育活动当中,被当做成教育过程作用对象来对待。接受客体会根据大学生自主意愿与接受能力来完成选择,但是接受主体与客体之间,会相互影响。接受客体对教育内容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哲学的维度考虑,所谓的接受中介,便是事物间相互转化、联系的中间条件与环节。而在艺术素养教育开展时,接受中介会将接受客体与主体衔接起来,使其能够相互作用与影响,让教育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3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的措施
3.1 课堂教育能够提高教育实效性
作为理工科大学生接受艺术素养教学的主要途径,课堂教育在开展时,通过艺术基础课、专业课与选修课等相关课程的开展,能够使艺术素养教育得到有效开展,并可以为其它艺术素养活动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对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有着较大裨益。
3.2 团学活动促使知行合一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团学活动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团学活动一般色彩较为鲜明、主题较为突出,在开展时,常常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因此,各类团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极大程度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使大学生做到行知合一。
3.3 校园文化能够创造教育环境
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打造与发展,来创设一些艺术氛围,进而使理工科学生在艺术氛围包围下的校园文化中,完成艺术素养的培养,使校园文化与艺术素养教育起到配合效果。
3.4 借助网络基地丰富教育平台
网络作为当代社会主要的信息载体,已经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实践新的实践阵地,网络平台的出现,也为艺术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平台。借助网络途径来开展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开展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需要在艺术素养教育开展时,对网络利用程度做到进一步开发,借助网络教育的优势,来完成艺术素养教育的推广。
3.5 参与学生社团激发艺术灵感
高校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社团,会吸引一大批学生主动参与,在这些社团中融入艺术素养教育,会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艺术创造当中,并在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同时,让学生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为理工科学生专业课学习起到辅助效果。
3.6 唱读讲传来保持主流方向
作为四位一体的一整套流程,唱读讲传包含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与传箴言。在艺术素养教育中,通过励志歌曲的传唱,通过名篇名句的传颂,通过社会典型与模范的讲述,通过古往今来箴言的传承,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还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是艺术素养教育的一大创新。
3.7 借助保障机制使教育顺利进行
一是完成管理机制的创建工作。完成艺术素养教育地位的确定工作,成立一支艺术素养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并完成教育管理体系的创建工作。同时,还需通过对国外艺术教育开展现状的借鉴,来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完善与丰富艺术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做好艺术素养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行与实践。二是,完成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以评价促进建设,其中评价体系应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校实施考核,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实施考核。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进行考核,都要使其有所关联,进而一并促使艺术素养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群体得到有效开展。
4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的运行
不管是接受主体、客体还是中介,均会采取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与效果评价这四个环节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得到统一的运行机制。对于整个运行机制来说,一共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四个环节相互作用于影响,进而构成统一的运行机制;第二个层面为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与接受活动三方面在教师方式与心理认知的影响下,构成统一机制来运行;第三层面为艺术素养教育开展途径,包含上述提到的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等措施,借助循序渐进的过程,来达到机制运行第三阶段。这三个层面的实现,能够使艺术素养教育接受中介、客体与主体间做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能够从物理过程向心理过程实现转变。在心理接受过程的促进下,艺术素养教育中的接受主体,会表现一定的外化行为,进而会产生有效循环,完成统一运行机制的创设,保证艺术素养教育目标最终得以实现。这三个层面在实施时,相互作用与联系,并能够构成鲜明的层次、达到良好循环的效果,为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开展了新的模式。
大艺术创意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艺术设计 实践教学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2001年中国首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在成都诞生,点燃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第一把火。此后,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迅速发展,并成功引入民营资本,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政府从政策、资金、管理等各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发展,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成效有目共睹,社会、高校对它越来越关注。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纽带,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创业园的孵化,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包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要在艺术学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方面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总体上,设计艺术中富于创造力的艺术构思、源于生活并引领生活的设计理念、形于物质的艺术表现技巧以及生产加工技术,共同构成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要素。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知识传授难以实现,只有深入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启迪思维、训练技艺。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实践教学,需要在接触生产、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设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出现了“学生基本功偏弱、原有教学模式无法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⑴、“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等问题。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虽历经多次改革,但仍滞后于市场经济中该行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软件、硬件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扩招,许多院校无论是从软件建设、硬件建设上都相对滞后。忽视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实践教学场地受限、实习基地建设滞后。(2)办学理念滞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传承着美术教育的思路,注重感性、艺术创造性而轻综合实践能力培养。(3)对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认识。(4)高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三、结合策略研究
1.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与“双轨制教学”
“双轨制教学”最早源于包豪斯。包豪斯创建初期,教学上采用了所谓“双轨制教学”,即每一门课程均是由一位“造型教师”(形式导师)和一位“技术教师”(工作室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同时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造型教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及创造思维等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等内容。包豪斯早期的技术教育是以工厂实习的形式实现的,并建有书籍装帧、编织和木工工厂等。在当今欧洲的众多设计艺术院校中,包豪斯初期创建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并没有随包豪斯的消失而失去生存空间,而是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建立,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引入“实践导师”提供了新的途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中一般都有创业导师,他们即充当了“实践导师”的角色。创业导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资深员工甚至管理人员承担,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还能提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高等教育已经从知识传承教育转变为知识创新教。尤其是艺术设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创造力是设计师的职业能力。
2.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与工作室教学
工作室制借鉴“包豪斯”工作坊的成功之处,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学校的职责包括总体协调控制、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等。由于学校人事上有特殊的要求,可安排校外设计院公司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进人教学队伍,补充师资力量。其次,艺术院系的教师和学生是工作室的主要力量,是工作室人才培养的主要受益者。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是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组织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个专业工作室以教师为主导,根据学院专业设置成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等等,以实际设计课题、创业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既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又注重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共融互通,为教学资源整合与交流提供了便利,在教师队伍、教学设备、实验室建设、创业园等资源上统筹安排,优势互补,增进各专业学术交流,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加强有机联系的基础上突出各个工作室教学特点,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3.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中的实践教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具备企业的部分特征和设计公司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场所,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责任。具体而言,它有院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两个培训主体,两种教学内容。院系的教学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及外语等普通文化知识,创业园则传授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两类教师,学院教师和创业园配备的创业导师两种身份,他们共同参与教学。这种模式由教授、副教授、青年教师、创业导师、资深专业人士组成合理配置的团队,负责教学、生产和科研工作,并将科研成果和学科交叉思想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创业园的实践,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打造艺术设计教育平台,构建工作室教学群模式.艺术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