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1
【关键词】 彝族学校 生物课 双语教学 彝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62-01
1 引言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占地6万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7个县市,近400多万人口,彝族占约46%,而彝族学生也占全州学生总数的30%以上。
而近年来,凉山彝族学校采取双语教学模式,各学科的教学效果都有较明显的提高。然而,彝族学生生物课的教学是一直较难突破的课程,生物课内容与彝族传统文化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彝族学校生物学科的积极发展,急需改革调整。
2 彝族生物双语教学与其传统文化间的矛盾分析
彝族学校生物课双语教学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物课教学内容和彝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难以跨越,不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
(1)语言的差异
本来彝、汉两中语言的差异就很大,尤其是语法。所以彝族学生语言和汉语言也就存在很大差异,其汉语水平也很差。彝族学生在上学之前,在家中几乎听不到汉语,也没有汉语环境,甚至在小学毕业前都不会接触到汉族或汉语,即使有汉语进入,也会被彝话。而对彝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一样,生物课等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全国统编的,几乎都采用汉语授课,这导致彝族学生上生物课的时候,不能完全听懂或理解教学内容,这不仅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下降,因此尽管老师教的再认真再负责,学生生物课成绩也不见提高。例如很多彝族学生把DNA复制n次理解成第n次复制、把基因频率理解成基因型频率等等。
(2)彝族传统文化与生物课之间的矛盾
彝族学校生物课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彝族双语教学老师,并且生物课教师缺乏跨文化教学的能力。凉山彝族中学的生物课教师大多都是汉族教师,对彝族的文化背景缺乏理解,也不是很懂彝语,从而使得汉族老师轻视彝族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导致彝族学生对汉族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直接影响到生物课教学的效果。
但是目前,有很多民族学校都开展了生物课等双语教学,可以通过双语教学改善生物教学效果。然而,彝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生物课教学内容间又有很大的矛盾。在彝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殖器官、生殖与发育、异性及遗传学等生理方面的知识都是很神秘的,所以彝族人民都很忌讳这方面的语言,这就使得彝族老师和彝族学生在进行生物教学活动中很难解放思想摒弃这些观念,深入地思考这些科学知识,从而阻碍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
3 如何推进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物双语教学的开展
针对上述的主要矛盾和不足,本文主要从主要从加强彝汉双语教学、鼓励彝族教师突破传统文化观念和改进生物教材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1)加强生物学科的彝汉双语教学
目前,凉山彝族的大多数学校主要存在两种双语教学模式,一是所有学科都采用汉语教学,另外开设一门彝语课,叫二类模式;二是所有学科都采用彝语教学,另外开设一门汉语课程,叫一类模式。这些对于那些相对文科的学科来说,都是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学成果和效果的,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彝汉族学生的交流。但是由于生物课程存在很多抽象性的名词和内容,因此在进行生物科教学时,要大力加强双语教学的模式,如在一类模式班级的课堂中加强汉语,用汉语协助理解、分析教学内容;在二类模式班级课堂中发挥彝语的作用,用彝语协助理解、解释及分析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用汉语无法学懂的生物知识;另外教学不止单单开设一门彝语或汉语课程,要针对生物课多开展几门生物学科课外阅读课,使得彝语或汉语生物教学都占有相当的比重。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彝族学生对生物课的理解,拓展学生视野范围,助于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汉语学习,促进学生准确地掌握生物课汉语教学的内容。
此外,在进行生物课汉语教学时,汉族教师应该尊重和了解彝族文化的影响,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耐心地引导他们用正确的、科学的思维去思考生物学科的主要内容,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够忽视,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不是埋没他们的能力。
(2)积极鼓励彝族教师突破传统文化观念
我们知道,彝族的传统文化和生物课的一些内容存在一定的冲突,使得彝族教师在讲解生物知识时,将很多知识都简略带过,学生们根本听不懂。因此,学校及有关的单位一定要鼓励彝族生物课教师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文化观念,不局限于文化的拘束,而是本着尊重科学知识、尊重学生的原则,认真负责地向学生传授生物科学知识。只有教师抛弃传统观念的偏见,才能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生物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学校及有关单位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如彝族老师生物教学创新奖、彝族生物教师培训活动、生物课双语教学课堂大赛等。
4 总结
综上,要想加强彝族学校彝族学生的生物课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双语教学、彝族教师和生物教材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积极地针对彝族文化和彝族学生的特点,实施生物双语教学或其他措施,促进彝族学生生物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学生生物课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丰娟,贾巴木甲,马锦卫,阿力莫日扎.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汉双语教学实效性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其在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至今一直为当代人民引以为豪。古诗文是中国千年文化沉积下来的精品,它是古代人们对社会、对生活、对情感等等的表达,也是古代民俗文化不断演变的集聚,也是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人们价值观的主要参考依据。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中含有大量的古诗文精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古诗文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发挥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就值得众多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本文作者通过借助多媒体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细品文言名句、强化情感体验;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三个方面来列举通过古诗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借助多媒体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知识的储备量及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较弱。而古诗文又不同于传统的白话文,它对学生的语文功底及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小学生常常因为看不懂、情绪浮躁等原因很难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好课前的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学习《春晓》一诗文时,我们将信息化教学融入课堂,通过多媒体模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唯美情景。让孩子们接触高新技术的产物,吸引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为下文的教学铺设基础。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感受古人对自然天成的美丽世界的向往。
二、细品文言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我们知道一般古诗文中的内容大多是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反馈,也是作者心理情感状态的真实表露。所以,细细反复品读古诗文中的名诗佳句可以有效地感受作者的励志情怀。例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细读诗句,感受作者对外敌的蔑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细读这些名诗佳句,感受作者当时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的铭心刻骨之情。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古人是要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因事小而不为。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小事的完成逐渐地将成功从量变一步步转化为质变的过程。通过细细品味这些名诗佳句,不仅可以感受古人的励志情怀,还可以感受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博大精深。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教师在古诗文的讲解过程中,要立足于文章的“诗眼”或“题眼”,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精髓。因为古代名师大家在写诗赋词时,最能表现作者心理感受、社会文化的就是文章中作者的措辞、用字。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字用得就恰到好处,一语双关。突出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之深胜过千尺深的潭水。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彩云间”三字不仅写白帝城地势高峻,也赋予全诗一种爽朗明丽的色彩,而一个“辞”字更写得传神,表达了诗人一旦获得自由后的惊喜情态。第二句实写顺流东下的情景,后两句为补叙之笔,描写行程的经过,特别通过经常使人感到哀婉悲凉的猿鸣反衬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轻舟”的“轻”字,用得巧妙,是写实,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样的措辞,值得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措辞严谨和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珍惜身边的亲人,孝顺父母。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古诗文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写出的文言诗句,更加真实亲切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民俗、文化、美德。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要巧用古诗文、引导学生品味、朗读、积累、感受古代诗人大家的名诗佳句,为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落实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0(04)
[2]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 黑龙江教育. 2000(09)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3
关键词:中国文化;科学;科学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为从上古时期至19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化有着古老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四大文明中是唯一一个没有断裂过的文化。在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一直在自我调节,像一个生物缓慢地改变平衡,或像一个温度自动调节器——的确,控制论概念很可能应用于一个具有经过各种气候的考验的稳定过程的文明国家。它似乎装有自动导向器、一套甚至由重大发现和发明引起的所有动荡之后能返回到原状的反馈机构。”
梁漱溟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缺乏集团生活、伦理本位、以道德代宗教、无阶级、无革命、早熟等十几个;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即是天人合 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以和为贵。
(一)天人合一
从哲学史、文化史等的大量资料看,“天人合一”基本上是一条最高的道德准则,而非一个科学命题或宗教的教条。“这种伦理性天人关系传统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科学精神的缺乏可能有一种密切的关系。因为当人们以伦理眼光来观察自然的话,就不可能赋予自然以西方人那样的本体地位,并有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当然更谈不上自然知识的积累和进步。”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对自然的一些认识性成果也不是用来进一步地探索自然的奥秘。如指南针用于看风水,火药用于制造烟花爆竹等。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从观念上阻塞了发展自然科学的道路。
(二)伦理精神
从伦理性的“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使得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负载着、贯通着一种浓烈的伦理精神,而不是科学精神或宗教精神。伦理本位的文化精神是直接导致了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取向,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所以历史上中国人在基本的价值观上强调义先于利,义贵于利,义高于利的。
(三)中庸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既是一种极高的道德,也是一种根本的思维态度和方式,是道德践履与思维态度、方式的统一。
“中庸”根据朱子的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之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说文解字》中对“庸”的解释,“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处理事情恰如其分,既不能过分又不能不及。
“从一般意义上说,中庸思维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确实衍生出夸大和谐、协调、平衡而忽略冲突、斗争、非平衡的意义,使得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多老成持重,少锐意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一)表现在价值取向上
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伦理的,渗透在教育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教育思考都是围绕怎样做人和做一个怎样的人进行的,可以称之为人生的教育。
(二)在教育目的的建立上
中国古代的教育目的不像西方古代教育目的那样强调培养“智者”,也不像中世纪那样培养“牧师和骑士”以及近代以来强调传递科学知识,培养熟练劳动力和科学家,而是强调培养贤人、士、君子、圣人等。有高尚人格的人为主。
(三)在课程设置上
中国古代教育学中的课程论在内容选择、编排、实施上主要以道德课程为主,即以经书、史书为主,辅以个人生活体会和道德践履。孔子编撰的《诗》、《书》、《礼》、《乐》、《易》与《春秋》基本教材,尽管有一些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但主要是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朱熹为学生注“四书五经”,即《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它们仍然是关于人事道德的知识。
由于以道德课程为主,注重道德人格和形成,因此传统教育中科学内容极少,且被置于一个很不重要的位置。
(四)在师生关系上
在伦理精神的文化传统下,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并不存在,教师仍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课堂教学缺少民主、自由的氛围。
(五)教育方法上
“中国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带有很强的直觉经验色彩,重直觉、重经验描述而缺乏理论概括,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也缺乏实证科学方法的运用。”“由于中国文化的伦理本质,科学之不发达与科学精神之不昌是自然的事。”
三、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近代中国的科学文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1、“经世致用”实学思潮
后,中国有识之士提倡学习西方“西艺”,实学与西学相会,形成了历史上的“西学东渐”。认为应当虚心学习西方文化,特别是科学与技术。正是在这种经世实学思想的推动下,士林中出现了讲求经世实学、研究并仿造西器、以救现实的风气,推动了西学科技更广的开展。
2、“中体西用”的文化观
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的强烈冲突,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目的是不动摇儒家思想之根本,而又在“器”层面上学习西方科学与技术,以此来发展传统的“体”。
3、“改革中体,以用西学”的文化观
在变革体制的实践中,一系列有利于近代科技发展的重大措施开始提出并实行。
第一,要求废科举,改试策论取士;主张兴学校、学习自然科学。第二,竭力倡议组织学会。第三,广译西书、报纸,加速选派留学生。第四,奖励工艺发明。1898年7月13日,《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十二款正式颁布,第一次以官方形式把西方奖励科学技术创造发明的专制制度引进我国。
4、“西体西用”
1915年的以“科学与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则为科学化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个更为良好的文化氛围。
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最高阶段。惊呼“那光焰万丈的科学”正是“再造文明”的利器。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西方近代文化在中国得到了更全面深入的传播。
(二)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第二次后,中国先进人士对西方科学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出于“自强”“求富”的需要,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
1904年,从隋唐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学部颁布了《奏定大学堂章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学习科学与技术的大学课程标准。中国科学社成立于1914年6月以及1915年1月,《科学》杂志创刊和发行,标志着中国科学教育思潮开始全面进入成形期。主要推进人物之一任鸿隽主张将科学引入学校教育内容,“而其言教育本旨,则仍主乎智,既主乎智,其不能离科学工作者以言教育明矣”,使教育与科学从内在本质层面上相关联。“科学于教育上之重要,不在物质上之知识,而在其研究事物之方法,而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 1925年新成立的教育部要求将各学堂改称学校,更加强了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体制和格局已形成。
前夕,科学教育思潮达到鼎盛时期,对科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形成教育思想界的普遍性意识。
四、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中科学教育的缺陷
(一)过分强调科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我国科学教育从目标的制定和课程的开发与教材的编写,到科学教学的实施与评价,以至于课外科学活动的进行,无处不体现着科学教育社会本位的观点。科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均为社会需要考虑。这与传统文化中以社会为本位、忽视个体需要和个性培养相一致。我国科学教育目标与整个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一是为高等学校输送科学人才,二是为劳动力市场培养有技能的劳动者。而实际上,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做学术准备,科学教学强调的是基本理论而忽视了为学生就业、将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和能力。如保健知识、了解自己的知识(生理和心理的)以及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焦点是少数精英,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的发展
由于科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所以它关注焦点必然是少数精英学生,而绝大多数“非精英”则往往被忽视,成为痛苦的陪读。科学学习对他们来说枯燥乏味,学生缺少学习科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因而这些大多数也便是以后的公众,他们的科学素养就十分缺乏。据1998年12月29日,中国科普研究所“96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完成的最终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0.3%,欧共体国家(1989年为4.4%)相差20倍。与美国(1990年为6.9%)相差35倍。
(三)重知识、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存着一种文化价值观,即认为理论性的工作要优越于实践性的工作,以及学术性的理论知识要优越于日常性的实践知识。学校教育也体现了社会所具有的知识价值观,即认定抽象的理论课程比实践课程重要,理论能力比实践能力重要。这种价值观导致了学校教育把普通教育与技术教育分开,同时重视理论和书本知识,轻视实践和应用性知识;重视符号技能的训练,轻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过分注重科学知识(科学的结果)而忽视科学方法(过程)的教学,突出地表现在“相当普遍地忽视了学生的实验,极大地忽视了‘想’和‘做’。
(四)把科学作为学科知识来教,而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
从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来看,我国科学课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缺乏科学精神的知识教育。当科学教育只注重科学的工具理时,科学教育的非科学化就在所难免了,这最终导致了我国的学校教育既缺乏人文精神又缺乏科学精神。
我国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最明显的缺陷是缺乏问题意识,并表现出对问题不敏感,而问题意识不仅涉及到提出恰当问题的能力,而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品质。我国教学以消灭问题、杜绝差错为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最终消灭的是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是深入思考的产物,而结束问题则意味着停止思考。
(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我国的科学是19世纪中末期从西方引进的,科学教育开始之初即取其功利主义的价值意义。尽管也有有识之士如先生提倡文理交融,相信纯文科教育和纯理科教育都有失偏颇,但中国的科学教育仍然走在文理相分的路上。学文的不懂科学,学理的不懂文学,这就是造成了我国科幻小说和科普文章极其匮乏的重要原因。
五、呼唤科学教育的新文化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而竞争的核心问题是创新。拥有创造性的人格特质则是创新必不可少的要求。创造性人格特质也可表述为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高度的独立性;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力;深刻的洞察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独立性,而独立性的反面是依赖性和从众性。个体所具有的依赖性、从众性极大地妨碍形成正确的理解力和对事物真实性判断力,对创造性思维来说无疑具有致命的负面作用。
1、科学的科学教育观
科学教育应当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而培养科学精神,除了通过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用以指导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探索,而且还可以通过体现科学精神的教学管理过程。在研究性、探讨性的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精神的本质。体现科学精神的教学管理其目标是发挥学生创造潜力。具体的任务则是: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独立性和自主性;保护好奇心和探索欲;发展质疑能力和批判能力;鼓励大胆想象、勇于尝试开拓精神,拥有求异思维和广纳异议的宽容心态。
2、科学的科学课程
(1)科学课程的目标
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应为,培养学生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即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
科学教育标准的指导原则:第一,科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第二,科学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第三,学校的科学教育要反映当代科学的传统。
(2)科学课程的内容
科学课程除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之外,应避免过度的专门化。把科学教育与其他领域如文学、艺术、政治乃至经济领域的教育结合起来,以确保21世纪的公民能把科学主要看成是实现他们所希望的力量和文明本身。
六、结束语
人类学家萨林斯(Sahlins)指出,人的独特本性在于,他必须生活在物质世界中,生活在他与所有有机体共享的环境中,但却是根据由他自己设定的意义图式来生活的,这是人类独一无二的能力。可见,文化对人拥有约束力。而这种文化的约束力来自源远流长的传统,传统既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精神产物,又进而成为约束其生活与心智的视域。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4
就文化的传授与要求实践而言,台湾地区中小学语文课程,从国民小学到高级中学,皆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编入教科书,传授给学生知晓,进而要求将其精神融入生活,付诸实践。下文即先依照国民小学、国民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分别介绍其实施情形,并归纳每个阶段的特色。再针对实施的得失提出检讨,分析其已显现的成效,以及尚有待改进之处,以期让此种传统文化的教育发挥更大的功能。
一、实施情形
1.国民小学阶段
早期皆从古书中取材,将传统社会所注重的事情或观念,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注重适性教育)、孟母的三迁(注重学习环境)、闵子骞孝亲、孔融让梨(注重悌道)等,改写成白话文。近年以来则转从现代实际生活中取材,如杂货店老板免费提供爱心伞给下雨时的行人使用、卖菜小贩长期以微薄的收入济助贫苦、警察消防人员为民众纾难解困、清洁工作人员维护环境整洁……
此阶段的特色是为了顾及学生的程度,文字讲求浅显明白,且内容偏重于故事性,以期能引发学习兴趣。至于从圣贤人物转而以庶民大众的实例来讲述道理,由于比较贴近生活,感觉亲切,基本上颇受肯定。
2.国民中学阶段
此阶段已经开始直接从古书中选取篇章,基本上以儒家的著作为主,如《论语》常选取(学而)“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章、(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章、(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章、(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章、(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章……因《论语》各章多属数十字为一章的短章,故常以三四章合编为一课。又如《孟子》则常选取(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章(成语“一傅众咻”语出于此)、(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成语“齐人之福”语出于此)、(告子上)“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章(成语“一暴十寒”“专心致志”语出于此)、(告子下)“孟子曰舜发于畎亩”章(成语“动心忍性”“困心衡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语出于此)……因《孟子》各章多属超过百字的长章,故常以一章,或以两章为一课。又如《礼记》几乎皆选取(檀弓)的“不食嗟来食”“苛政猛于虎”为课文。另外像选取清儒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文中以西蜀贫富二僧相对比,贫僧意志坚定,勉力而为,终于至南海礼拜观音而回,富僧则因畏难而始终未能成行,以之勉励读者不自限而力学不倦……凡若此等材料,皆采用原典而不再改写为白话文。
此阶段的特色为因学生已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故皆直接从古书取材,但所选篇章以简短为主,虽如《孟子》之长章,一般都在二百字以内。至于内容亦较偏重于故事性,用意也在于引发学习的兴趣,以期达到比较良好的学习效果。
3.高级中学阶段
前述国民小学阶段系将传统文化的材料安排于“国语”课,国民中学阶段则安排于“国文”课,但课数比较有限,所选材料相对为少。到了高级中学阶段,则设有“国文”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课,以选录传统文化材料,故分量大幅增加。兹针对此两种课程分别述之
如下。
(1)国文课
依据课程纲要的规定,教科书必须选录“六子书”的篇章,即应分别从《论语》(代表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六书中选材。让学生对中国的主要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有一个概略的了解。而就实际操作的情形来看,各出版社所编教科书,于“六子书”之外,皆选有《荀子》的篇章,所以事实上是“七子书”,每书一课,总共七课,分别安排于高中三学年六学期之教科书中。
除此之外,课程纲要还规定了三十篇古文篇目,其中有些篇必须从《诗经》《楚辞》《左传》《礼记》选材。除《楚辞》以外,其余三种皆属十三经中的一经,由是亦可见还是以儒家的著作为主。
(2)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课
此课程自1956年开始实施,迄今已将近60年,历经三个阶段的演变:原名“中国文化基本教材”,附属于国文课,因国文课为必修,故也属必修,在高级中学三学年六学期中,每星期授课一小时,教材全部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选辑而来。2006年改称“论孟选读”,由必修变成选修,授课时数大幅减少,只开设一学期两小时或一学年四小时,教材顾名思义,只选录《论语》《孟子》的篇章。2012年又改名称为“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由选修改成必选(等同于必修),于高级中学三学年中开设两学年四学期,每星期授课一小时,教材恢复为自《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选辑。
不论是哪一阶段,教材全部来自儒家经典,而且绝大部分年代因授课时数多,故选录的材料不少,以笔者负责主编的康熹文化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教科书为例,共选入《论语》168章、《孟子》50章、《大学》4章、《中庸》4章,分别约占原书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此阶段的特色为不论国文课或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课,皆直接从古书选材,而且由短章扩充到五六百字以上的长章。其内容虽然仍有叙事者,但更多的是说理者,以此让学生知晓儒家以及各家学说的要点。
二、经验与不足
由以上所述实施情形看来,可知重点较集中于高级中学阶段,以下所述实施成效及待改善之处,主要系针对此阶段而言。
1.实施成效
(1)有助于语文教育
从国民中学到高级中学阶段,已直接采用古书的篇章作为教材,学生于学习之后,对于原典的文义大抵已能了解,尤其是原典中的一些名句,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巧言令色”“慎终追远”“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温故而知新”“君子不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义不为,无勇也”……《孟子》中的“一傅众咻”“一暴十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十步笑百步”“仁者无敌”“挟泰山以超北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缘木求鱼”“与民同乐”“出类拔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大学》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诚求之,虽不中,亦不远矣”……《中庸》之“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砸病薄胺彩略ピ蛄,不豫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皆能朗朗上口,并于言谈时或写作中运用出来。换句话说,站在语文教育的立场,已经收到相当程度的效果。
(2)对传统文化的要义已能知晓
从选用材料的情形,可以明显看出传统文化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以仁为中心,仁者爱人,仁者忠恕而已矣,从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积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期望能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太平和乐境界。甚至于推而广之,由亲亲而仁民,更由仁民而爱物,而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具体做法上,则注重礼乐的陶冶,以此教化众人,形成良风美俗,而以忠孝节义作为强调的重点。凡此儒家思想的要义,学生基本上已能了然于胸。
除儒家外,在先秦时代也曾风靡一时,并对中国历代的政教以至于民间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的,诸如道家、墨家、法家等,像老子的顺应自然、清净无为;庄子的泯除物我、达观自适;墨子的主张兼爱、反对战争,以期利济生民;韩非子的审时度势、强调法治,以求富国强兵;学生也大抵能掌握其大概。
其他如《诗经》之反映风土民情,《楚辞》显现了屈原的高尚人格,《荀子》劝学隆礼、化恶为善的学说,《礼记・礼运》所揭举的大同与小康之不同境界等;学生原则上已有所认识。
不过对传统文化的要义已能知晓,是属于能知的层次,但能知是否皆能行?其实还有相当的努力空间。如何检验并加强其成效,则将在以下所述待改进之处以及结论中申说。
2.待改进之处
(1)师资方面
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分别由国民小学的级任教师、国民中学及高级中学的国文教师担任。国民小学、国民中学阶段,由于课程内容并不甚深,授课尚不成问题,但是到了高级中学阶段,因课程内容牵涉儒、道、墨、法各家思想,也就难以保证教师都能精通。目前高级中学的国文教师虽然毕业于各大学的国文系或中文系,其中不乏具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者。各大学也都开设了与《四书》相关的课程,以及《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课程,不过几乎都是选修,亦即并非所有的国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均能明确掌握,所以教学效果难免会因教师素质之不同而造成差异。
对此问题固然已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要求教师自我充实,或对教师实施在职训练,或举办各种研习活动,以增加教师在此方面的素养。但因缺乏强制性,很难做到全面而系统化,成效当然会打折扣。
(2)教学方面
传统文化的教学,重点本在于深切体会其义理,并在日常生活中躬行实践,以培养修己助人的美好德性。在国民小学阶段,因所学义理并不是很深,而且内容偏重于故事性,加上学生的心性较天真纯挚,对教师所言接受度高,故对所学常于能知之后又能行。到了中学阶段,由于受升学竞争的影响,因而不论教师教学,抑或学生学习,都有偏重于字词义了解的倾向,成为一种知性的教育。再者所学的义理日益加深,学生能否充分体悟也是问题。另外学生正值容易叛逆,而且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时期,于学习之后,是否皆乐于将其中的道理充分表现在行为举止上,确实还有加强的空间。
对此问题的改善之道,大抵是要求教师于授课时多举实例,让学生有所取法或引以为借镜;另外也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辨或互相讨论,以加深其印象,并懂得如何落实于生活之中。
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选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让年轻的一代借此认识并践履中华文化的精随,以期达成文化传承的目标,用意极为可取。长期实施下来,确实已经收到效果,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已能知晓传统文化的要义,而且对语文教育也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不过在师资以及教学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设法克服改善。
所幸从小学到中学,在持续的潜移默化之下,随着学生年龄的日益增长,人生阅历的逐渐扩展,经过不断的反刍,对传统文化的义理体会越发深切,更不期然而然的内化,成为良好的习性,很自然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上面。诸如礼让尊长、关怀弱势、注重整洁、遵守秩序、不图非分、急人之难,等等,形成安定社会、促进和谐的一股力量。
尤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由此显现出良好的国民素质,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已有多位到过台湾地区的人士,包括来自大陆、新加坡、日本等地者,陆续发表言论,认为台湾最美的风景,不是日月潭,也不是阿里山,而是“人情”,成为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5
语文课堂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民族认同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受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能够提升品德修养。
一、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渗入,分别是德育教学、历史教学、语文教学以及校园文明四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加强传统文化的灌输。如:在学习《岳阳楼记》这篇中学语文课文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思想,如在学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范仲淹当时体恤黎民百姓,先他后我的崇高情眩并无限敬佩作者虽身居江湖,但心系朝政,心忧国事,惨遭迫害身处逆境后仍旧不愿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以此来让学生对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产生出强烈的共鸣。教师也可以就文章某一段落进行传统文化的拓展和引申,向学生传递古代伟大的思想精神。
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教导学生在平日与人相处时,要具备包容的内心,并时常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此来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
二、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背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背诵课文可以促进学生脑力记忆的发展,同时在不断地背诵中也积累了词汇,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在当前的中学语文学习中,背诵的内容包含了更多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因其句子十分的拗口,再加上学生的理解不深,往往使学生在背诵时出现畏难的情绪,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陈情表》一文一共476个字,学生在实际的背诵中很容易将词句背错,如部分学生把“辞不赴命”背成了辞不赴职,并且将“辞不赴命”同“辞不就职”相混淆;将“除臣洗马”和“拜臣郎中”背成了“拜臣洗马”“除臣郎中”等。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课文翻译、讲解的过程中,要着重的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详细的讲解,可以告诉学生拜在古意是指受官,郎中主要是指官名,所谓晋时各部有郎中。除所指的意思是任命官职,而洗马也是官名,具指太子的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的含义等。在详细的告诉学生每句话的意思后,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也会在不断深入的学习中了解并掌握了古代汉语常识,进而回到实际的背诵当中去,就会大大的提升背诵效率,从而达到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三、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
民俗文化是指大众民间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族、地区中较为集中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以及传承的风俗生活文化,包含各种文化模式、婚丧嫁娶以及节日娱乐等。在中国古代民间就很看重节日的庆祝方式,如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和对诗、过年放鞭炮等,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越来越不被重视,而是将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以及愚人节等当成必须庆祝的重要节日。这样发展下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逐渐的会被消去。针对这一现状,在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的学习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并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如,教学王维的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让学生了解重阳节,让学生了解到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身处异地的孤独,每遇佳节良辰时,便思念倍加。并对诗词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着重强调;从杜牧的《清明》中让学生了解到清明节等。通过在实际的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加入传统的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升传统文化认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继承并发扬光大。
四、利用网络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发展,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平台。因此,在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播放《百家讲坛》《天天向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的节目,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情操。
传统文化与科学范文6
传统文化标志着民族身份,能够维系民族认同感,但传统文化是厚重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内涵更加深奥难懂,使得学生不易接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但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却更令人堪忧。近代历史以来传统文化的土壤开始越来越变得贫瘠,而当代外来文化和俗文化俨然已变成强势的主流文化,使得传统文化越来越弱势。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变得很多元化,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显得更加复杂和混乱,心理行为也产生了许多与传统文化相背的地方。大部分中学生对民族文化毫无情感可言,却对“韩流”、“美剧”、西方节日趋之若鹜。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现实的道德准则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容易忽视内在品质的提升,这就使得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所谓的“文盲”越来越少,而缺乏人文素养、不懂文史知识和传统文化、不懂正确读写的“传统文化盲”却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大失误。根据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一门具体的知识学科,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是需要终身学习和体会的。年轻的一代正在越来越远离传统的文化,语文教学的责任就是改变现状,重振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数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学识修养、简洁的语言文字记录下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思想文明和道德规范,辑录成书。为了使青少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重要的知识,历代学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心编撰了适合少年学习诵读的教材。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如,介绍诸子思想的《论语十则》《公输》《孟子二章》《庄子故事两则》等,易与学生心理产生共鸣的充满想象力的《童趣》,讲述古人逸闻趣事的《世说新语》等,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古代优美如诗的文章还是文学艺术的瑰宝,能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文的能力,能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新课标教材的每一册,都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益处的,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