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弘扬传统文化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弘扬传统文化总结范文1
201x年的6月__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活动通知精神,我校在端午节期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端午节又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任务,收到良好的活动能够效果,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策划,首先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加强了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我们通过国旗下演讲、倡议书等形式,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意义,做了大力宣传,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我们又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的端午节手抄报创编活动。同学们通过阅读书籍和上网查询,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配以插图、剪贴画,制作了一张张美观大方的手抄报。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加深了对端午节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过传统节日的意义,更加认同、喜爱传统节日,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感,提高了科学文明素养,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了与亲人之间的亲情,让学生时时刻刻心怀感恩之心,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6月__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端午节。为强化“中国梦”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弘扬端午节日习俗,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让学生通过端午节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华林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1、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之前,先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led、华旭电视台、黑板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二、各年级分层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1、一、二年级开展“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活动。各班辅导员根据本班实际,让孩子们以大组为单位,进行了“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比赛活动。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口、动手等有趣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2、三、四年级各中队开展了“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活动。
各中队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在班上举办故事会,把“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 活动开展得有模有样。
3、五、六年级各中队开展“屈原诗歌颂”、“我心中的屈原”演讲等多种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学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有关知识,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
为使活动取得成效,学校高度重视,对如何开展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了各具特色的“端午节”主题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根据有关精神,为了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校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让队员们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爱社会注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班会上开展了有关端午节文化的朗诵会,引导学生不忘传统,满怀信心的建设现代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利用板报、标语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亲身体验节日民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介绍“端午节”来历的视频,撰写笔记,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和敬仰。
弘扬传统文化总结范文2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深入落实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学校经研究决定重点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信”、“礼”、“孝”、“廉”五方面内容,我校于2016年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教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政工处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学习践行活动
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018年4月我校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让学生观看英烈的先进事迹,了解英烈的过去,给孩子讲解有关清明节的知识,了解传统文化。
2018年5月由政工处组织学生进行母亲节孝亲活动。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孝敬自己的母亲,例如:跟母亲说句真心话,给妈妈洗一次脚,帮助妈妈做一次家务,给妈妈捶捶背等等。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家长的辛苦,增进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并且也教育孩子不要仅仅在母亲节这样做,每天都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尽孝。
2018年6月我校政工处组织全校各班进行端午节活动。学生们在各位班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自己动手包了种子。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文化,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也品尝到了自己劳动的甜蜜。
政工处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对全校学生提出了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政工处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弘扬传统文化总结范文3
2022开展元宵节的活动总结范文
在20xx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为贯彻落实《xx市xx区教育局“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通知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学校政教处根据城区教育局活动方案,积极准备,制定好适合自己本校的活动方案,认真布置,落实到实处。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丰富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春节、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我校围绕春节和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凝心聚力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四项工作。
1.创编“节日小报”
结合“春节和元宵节”主题,开展了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寒假社会实践,引导全校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制作“节日小报”,各班级评选优秀作品上交政教处并表扬。
2.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在节假日期间学生每天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亲身实践中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孩子们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3.开展春节民俗活动
在节假日期间积极参与民俗活动,搜集民风民俗知识,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贴春联或年画,包饺子和汤圆,猜灯谜,向长辈、同学、朋友拜年。
4.开展文体活动。
①在节假日期间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享受读书的乐趣,了解中华文化,进而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②在节假日期间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每天健康锻炼一小时”,进行形式多样的健身游戏活动,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③在节假日期间创编“节日小报”、积极参与“文明小博客”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
二、主要做法
1、放假前,学校各班级开展了解春节传统习俗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内涵宣传,增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2、对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参与学生本着认真求实的精神,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切勿走过场。
3、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办一次手抄报;四年级和六年级年级学生参与“文明小博客”活动。
4、要求全校学生把活动的感想写在《金色童年成长手册》,自己所参加的每项活动都拍照留影。
5、要求全校学生和家长认真填写《xx市xx路小学学生20xx年寒假德育综合实践学习与实践提要》登记表。
三、效果显著
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共收回全校学生《xx市xx路小学学生20xx年寒假德育综合实践学习与实践提要》登记表1910份,全校每位学生在假期平均读了7本课外书,学生制作“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手抄报537份,选出50多份优秀作品,收到“文明小博客”文明寄语645个,据各班主任统计上报的相片数达30份以上,只要求各班提供最好的五张作为档案留存在学校校内网内。此次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还培养和树立了学生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022开展元宵节的活动总结范文
“最后一步,把芝麻团放到糯米粉中滚一会儿……”,上午10点左右,北京红黄蓝中灿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做出了元宵,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分外美味。
值元宵节莅临之际,红黄蓝全国各地的幼儿园纷纷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包括赏花灯、猜灯谜、元宵手工制作、击鼓传花等民间游戏。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和体验,使他们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了解传统文化和民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获得内在的自信和快乐。
围绕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每个园所的活动设计又各具特色。北京红黄蓝中灿苑幼儿园的小朋友迎着晨风转动五彩缤纷的风车,放飞梦想。此外,还尝试打破班级限制,全园孩子参与了“传统游戏大联欢”,一方面让幼儿互相认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让幼儿体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北京红黄蓝防化幼儿园的长廊上挂满了老师、小朋友们动手制作的花灯,上面缀满了各式各样的灯谜,等待着家长和孩子的积极参与。老师们介绍说,这些灯谜大都和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相关,符合幼儿的认知,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山东青岛红黄蓝山水名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走到操场,开始了精彩的舞龙舞狮、扭秧歌、挑灯笼等民俗活动,这些“表演道具”都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青岛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录制。
其他园所也都贴近幼儿和家庭的需求,设计了别出心裁的主题活动。
红黄蓝的元宵节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为幼儿创设体验式的环境和氛围,而且邀请家长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园所为纽带把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紧密结合起来,搭建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弘扬传统文化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其重视度不够,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将会面临很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对提高语文教学素材中传统文化素材的比例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是传统文化弘扬与继承的主要途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拥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必须肩负起弘扬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语文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承载文化的主体,更是人类文明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传承文化,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还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在古诗文学习时,往往需要借助教学参考资料去理解。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重点更集中于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而非语文教材,一旦学生丢掉这些参考资料,就很难独自去鉴赏、理解以及翻译古诗文。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学生对参考资料的依赖性极强,使之无法真正用心理解古诗文蕴含的主要意义。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独自的品味传统古诗文的含义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我国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通病,即高度重视积累和传承知识,但却忽略创新和理解。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重复单纯的承接过程,更是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中华儿女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积极将新鲜血液注入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但事实上,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古诗文教学,多数语文教师都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教学,即首先接受生僻成语和字词,然后分段分层次地讲解课文,最后再总结归纳,这种模式既实现不了教学创新,也融入不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也要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二、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担
(一)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均记载于文字中,中国古代文字是古人思想的记载。教师应积极引导高中生学习古文,使其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只有学生读懂了古文,才能理解到古人在衣食住行上体现的独特价值观,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神韵。
例如:《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古诗阅读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来源――乐府。而乐府是汉代皇宫的一个音乐掌管机构,乐府诗的诗句完全是依据固定音乐旋律谱写的,它的要求即韵律和平仄,且乐府诗的表演既有演奏也有专人演唱,这二者间的关系类似于现代歌词与歌曲的关系。之后,虽然乐府诗、词被分别流传,但仅从艺术角度评价乐府诗,其艺术价值可谓巨大,《春江花月夜》在乐府诗内相当出色。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又能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对艺术的追求。因此,阅读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
(二)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到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的体现。例如:中华政治文化表现出内法外儒的特征,“儒”主指儒家精神,它的中心为“仁”,秩序为“礼”。“仁”对人们内心提出充满仁义,对待他人以宽仁之心的要求,即郡王对待臣民要包涵仁心,确保臣民生活安定;民众必须心含仁义,做到克己恕人。“礼”则对人们提出认定自己在形式上的身份,充分在身份中发挥价值的要求。儒家学说通俗来讲就是自我约束;而与之相反的是法家精神,它主要指外在约束。法家对君王提出修订合理法律的要求,对执行法律提出公正无私的要求,即必须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态度。法家精神通过外在约束,稳定国家和社会。再如:《廉颇蔺相如传》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内心重视大局的思想。这种以大局为重的观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人们内心有着重于个人名利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学生才能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
(三)阅读有利于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其实当学生学习到《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会发现针对现代人的阅读水平来说,只要除开其中的专业术语,并非不能读懂这篇文章。该文不同于唐宋时期的文章,它其中运用的描述手法十分接近现代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中国各个时代文章演变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引导比较学生会发现《诗经》比较难读懂,如果不借助教参基本上读不准通假字,甚至不能正确理解诗意。还有汉、晋两代的赋虽然形式优美但难于读懂,其主要由于汉、晋时期通常以世家贵族作为统治阶级,而他们对于风雅生活的表现主要通过诗赋,但普通民众则不需要和理解这些。唐代推广九品中正制度让民众获得机会读书,民众也逐渐开始了解诗词文章,所以唐代的诗词、政论文等基本上未再使用空洞生僻的文字典故。直到明朝和清朝时期,民众将文字阅读视为一种休闲的生活,因此为方便当时的人们读懂文章内容,撰写者通常会运用与民众日常生活相接近的白话文进行描述。只有学生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师在过去仅重视传授语文知识,而忽略从历史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去看待古文。学生不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势必会忽视其魅力,导致传统文化出现传承危机。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
参考文献:
[1]许斌.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教育,2015.
弘扬传统文化总结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也是弘扬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养;而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时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并且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其效率。
1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积极作用
1.1增强学生的修养: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忠孝礼仪廉耻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学习它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尊老爱幼,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使学生保证自身的行为合乎道德的要求,增强学生的修养。
1.2更好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创新,还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承,它的发扬离不开青少年的努力,初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可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的承担自身的责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认识并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将其发扬广大。另外,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及积累,能够使学生根据时代要求不断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这样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将其更完善地流传下去。
2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以下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提出对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策略,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学修养,更好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1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初中生对于其内涵和其中蕴含的寓意理解得不够透彻,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们在渗透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熟悉传统文化才能对国家的历史进行了解,以史为鉴,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可采用不同方式,如情景教学法以及体验式教学法,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第二,在开展教学时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渗透的建议,对于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应积极的采纳,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传统文化知识枯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注意营造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一些趣味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比如说诗歌比赛等,对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初中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扩大传统文化在初中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2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渗透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时代在不断的进步,观念在不断的改变,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糟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渗透过程中做好筛选工作。比如说传统文化中讲究三纲五常,以三纲为例,三纲具体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的提出是由当时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君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需要一套思想来对民众进行控制。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文意识在不断的提高,群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妇女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推行三纲五常则会引起巨大的矛盾,所以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需要将这些糟粕内容筛选出去,只有渗透健康的传统文化,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语文教师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因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业余时间,不断地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扩充和完善,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知识基础。另外,教师的学习行为还能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促使学生在业余时间也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之间应该积极的进行沟通交流,对传统文化渗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学习其他教师的渗透经验和方法,提升渗透的效率。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学校积极的对教师开展业务训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结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渗透工作的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在渗透过程中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而更需要迎难而上,为渗透工作的有效完成而尽心尽力。而学生也应该树立远大的抱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从中获得真知,得到思想文化修养的提高,使得语文的运用、审美及探究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进行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熊康革.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152.
[2]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6.
[3]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113-114.
弘扬传统文化总结范文6
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发挥好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载体作用,局机关党委决定在全局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始终,引导人们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群众性民俗文体活动,过文化端午。节日期间,各单位根据各自工作安排及工作特点,开展包粽子、端午诗会、民俗文化讲座等节日民俗活动,也可以组织登山、长跑、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2.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过爱国端午。各单位要把“我们的节日·端午”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群众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文化、红色文化和传统民俗融入节日活动,把各类先进人物的高尚精神融入节日活动,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熟悉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缅怀爱国主义精神。
3.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过爱心端午。精心设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助人为乐等中华美德,积极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开展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残疾人士送粽子、送温暖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劝导、文明餐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市民争做文明使者。
4.开展净化美化环境活动,过绿色端午。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日提升行动,广泛组织发动干部群众深入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消除卫生死角;对公共场所、重点街道和路段发现的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教育,创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三、活动要求
1.加强节日氛围营造。各单位可通过网络媒体,及时宣传“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宣传推介节日知识,报道活动中涌现的新做法、新风尚,引导人们了解节日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