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1

    “艺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英文“art”又来源于拉丁语的“ars”。技巧、技术、非天然的、人造的就是制作出来的艺术。《2l世纪大英汉词典》对“art”一词做如下解释:(1)(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工,人为,人的创造力;(2)(工匠的)技术,技能,技艺,技巧;(3)(需要技术、工艺的)行业,职业,手工艺;(4)艺术,文艺(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5)美术(尤指绘画、绘图、版画、雕塑等);(6)L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画,油画,水彩画;雕像,塑像,铸像等;(7)(一门)人文科学;(8)(特殊)本领,方法,诀窍,手腕,手段;(9)广占语]学问,知识。可见,艺术是个涵盖面很广的词语。艺术中的文化因素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历史、地域、政治、道德、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带有民族的差异性。例如在艺术上,中国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中国人追求“意”,而西方人讲究“形”;中国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西方更崇拜人的力量,相信人可以征服一切,在艺术上注重的是人性。

    二、差异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艺术差异的文化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张“以人合天”,一切应顺其自然,强调张扬自然与人的天性,不可人为强制,反对“以人灭天”。孔孟之道讲究“仁”、“礼”,主要在自身修养,通过知天、事天,即天人合一。故中国古代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真理的认识,而注重人生的感悟和修养。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视自然宇宙及赢物皆为有情,即所谓“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因此,中国艺术,无论诗词赋画,都强调物我一律的“自然观照”,即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达到主客交融,达到“物我合一”。西方哲学则以“天人相分”、“人定胜天”为前提,其根本出发点不同于中国。西方哲学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本内容,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带有科学精神和宗教幻想,充满理性色彩,以求真、求知为主旨。西方哲学侧重于认识世界,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核心是认识世界的自然本质和规律。因此,在艺术和审美文化方面就必然注重摹仿自然,把艺术的本质看成是对自然的摹仿。西方把外在世界作为人的对象,主体站在自然之外去冷静、客观地观察、研究、思考、分析它。

    2.隋唐时期,佛教传人,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中国文化渐渐吸收了佛教文化成分。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道”等,其精神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产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艺术形式。欧洲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几乎都信仰基督教,他们视那些不信基督教的人为异端,对待这些人他们从不心慈手软,虽然耶稣基督告诫人们要宽容,可好像在这些人身上却不适用。他们的那种宗教狂热让我假不能理解,他们可以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圣城,举行无数次的远征;他们可以用烈火烧死那些不信教的异端。在西方,由于价值的源泉最终来自上帝,所以基督教在艺术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3.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艺术的差异。中国温带的农业文明及其长期稳定的自然耕作使得中国以土地为生,强化了热爱自然的心态,而中囝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为艺术提供了无限的背景,梅、兰、竹、菊、高山、流水等均以“自然”为题材,以物为点景。“明月照积雪”、“大江日月流”、“池塘生春草”、“秋菊有佳色”等,尤其在山水中,在溪畔或桥上绘一人物,这只是点缀而已,其目的在于描写广大无限的自然风景,中国的象征性意境山水及现代绘画则是中庸、简洁、含蓄地表达意蕴与精神。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由于是岛国和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候的影响,艺术上也就有了与大海和西风相关的特定性。在孤岛环境中,当外来人侵者登陆海岸时,岛内民族决无逃跑退路和自然庇护场所,抢先登上制高点,主动出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长期的海岛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制高点,只能“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4.审美观的不同,在西方,西方的审美观念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发展的,其存在的基础是西方的哲学体系。西方人的艺术观念是简单、明晰而富于理性的,崇尚克服自然美的缺陷以达到艺术的形式美,认为只有将自然美以特征化、理性化、抽象化,才可能提升至艺术美的高度。西方哲学家以究其所以然的科学态度,先在天文学、物理学中对世界物质做出了精确的度量,后又从数学的立场得出物质存在的形态观念,确立了审美观。其主导思想认为:万物有数而生,一定的数量关系造就了宇宙的秩序,形成自然的和谐;宇宙、自然、人、艺术都统一于由数和由一定的数量关系构成;数是和谐的模式,派生出完美、比例、尺度、均衡、秩序、对比、统一等原则,将对和谐的追求具体化视为视觉的审美观念。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天人合一”的精神为根本,强调艺术源于主体本心,反对简单地基仿外物。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2

关键词:中西服装;文化;审美意象;差异

服饰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人思想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发展,中西方服饰在文化审美上的发展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服装设计、色彩、装饰细节和材料,更表现在整体营造的氛围上的不同。

一、中西服装的文化审美差异

(一)中国大陆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

所谓“大陆文化”即是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教会人们懂得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繁衍生息。所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朴素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认为人和衣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和谐的。因此,服装的宽衣造型,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超凡脱俗的境界。它体现了中国大陆文化的和谐、中和之美。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化,土地的开发相对艰苦、缓慢。所以人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只有征服了大海,战胜自然,才能使人们有生存能力,因此使西方非常钟情于一种冲突美。所以西方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分的很清楚,因此,在对待服装上呈现出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在以人体为中心进行服装艺术的创造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人性解放、颠覆中世纪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在服装上的表现为:使用紧身胸衣和裙撑来突显女性体态。这种文化审美差异差异给服装带来另一种美。

(二)中国的隐喻文化与西方的明喻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追求一种意境美。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犹抱琵琶半遮面”,表达出正是一种含蓄的美、内敛的美。孔子说:不学诗,无以为言。就是说不懂《诗经》的比兴原则,就不能说话,因为言不能达意。中国人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就只能用比喻、暗示去传达一种模糊、隐晦的意义,理解就要靠接收者。国画中的留白,服装上的吴带当风、裙据飘然,这些惯用的艺术表达方式都是凝练重意、内韵深远,透露出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与审美性情。

西方文化则是一种明喻文化,认为语言之外无世界,所以说话要言尽其意。以艺术的手段对事物进行层层分析,使关注的对象直白的表达其真实性。多元文化的交流使西方形成了自由、张扬、包容、直白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也形成了西方人在艺术表达中喜欢突显自身,强调个体。绘画上采用写实手法,注重表现对象的光影、材质的体现;服装上运用立体剪裁的技术突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张第二性征,以达到突出个体的目的。

二、中西服装的审美意象差异

(一)造型审美意象差异

“和谐、对称、统一”,是中国服装在造型上的主要特点,中国服装造型历来大致分为“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制”,即女装的“襦”和“裙”;男装的“深衣”和“袍衣”。历史上“上衣和裙子”,“深衣袍服”,衣领一般用在开领大襟和双排扣,腰带,正式的衣服往往配有蔽膝。这样的服装整体自然下垂形成纵向的垂皱,有拉长身形的作用,给人以洒脱、飘逸之感,这种传统的宽衣样式不仅不仅显示了人们朴直和严谨守礼的人格,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更体现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充分诠释。

西方服装的造型发展轨迹不同于中国传承式的形制发展,而是散点式的发展形式。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是披裹式的没有成型的服装;中世纪早期,服装已见雏形,以半成型的服装为主;公元四世纪,四肢分开的窄衣开始蓬勃发展;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服装越来越青睐于贴身、合体的服装造型,使得服装向三维立体发展。西方服装的的立体裁剪方式,强调夸张身体的曲线,与西文化重视冲突、直白的审美保持一致。由此,中西方服装造型格局形成了鲜明的发展态势。

(二)色彩审美意象差异

中国服装用色十分丰富和讲究,自周代推行的礼制中就对服色做了明确和严格的规定,把服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是身份地位高、出席正式场合的人着装的颜色。绿、紫、橙等混合而成的颜色为间色,是身份地位较低的人穿着的颜色,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秦汉时期黑色是最为尊崇的颜色,到了唐朝黄色便成了皇家的专用颜色,臣民不得使用这种颜色。从中国古代就选择服装的颜色,规定不同阶级使用不同类别的颜色,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使用颜色。否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族。表明中国古代服装色彩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而在西方,色彩完全是为了取悦人们,各种颜色均被广泛运用于服饰之中。自古罗马时期西方服装就偏好白色和紫色,它们分别寓意纯洁和高贵。中世纪,由于宗教势力的强大,服装色彩上也选择了豪华和宗教气氛相符合的颜色,如黄金,棕色,黄色,白色等;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人性的解放和重视,颜色鲜艳的色彩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西方服饰颜色没有明显的阶级性,大都与个人喜好相关。

(三)材质审美意象差异

柔软光滑的丝绸让人感觉温柔体贴;面料挺括令人感到庄严稳重;透明的织物使人感到美丽优雅,朦胧神秘;厚重织物因其有体积感,使人倍感温暖和安全;光泽面料华贵,有朴朔迷离之感;纯棉质朴大方;裘皮雍容华贵;皮革自然野性。在材质方面的区别,东方运用比较单一,而西方在材质体现出多样化。

中国传统服装面料主要是丝绸、棉、麻。从服饰文化中,对人类来说,丝绸是做出很大贡献。早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将丝绸文化带到世界各国。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观的中国丝绸之凝聚,使中国的服装面料应该是少数最具魅力的。其面料是一种薄而雅致,色彩清新雅致,图案细腻精美,呈现出一种东方大美。

与中国的棉、麻、丝面料相比,西方的服装面料可谓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古代的西方服装面料主要是亚麻,后来又陆续出现了许多其他的织物,如东方丝绸、锦、绒、高级羊毛、羊毛、毛皮、皮革等。再加之尼龙和涤纶纤维的研制成功,更是使得服装材料审美意象呈现出了多样性。

三、中西服装文化的交融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3

【关键词】体育审美;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aesthetic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WANG Yu-ling LIU L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zhou University, Zhen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sports basketball, football, table tennis, boxing and martial arts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reflected in the educa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natur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al etiquette and life attitude, to show the aesthetic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Its difference from the heterogonous countries with rich and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various industry school was its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 of the ordinary, In the sports aesthetic process,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idea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also inevitable by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Westerners tend to" dare" ( sense ), the Chinese with "ceremony" of lead, two does not divide the merits, ultimately forming a unique sports aesthetics.

【Keywords】Sports aesthetics,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Culture difference

谈到体育审美情趣,首先要提到的是体育美感,作为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美感同其他美感一样,是人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它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育美感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它的直觉性,即它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对象,从而获得美感。体育审美恰恰是对体育美感的一个感受过程。

体育审美,首先是通过人们的视觉系统或听觉系统,逐渐过渡到整个感官系统,而引起大脑的思维活动,最终使审美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使心情愉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1〕。而审美者通过感官系统接受体育,引起大脑的思维活动,是随着各人的喜好、心情和文化结构而产生的。

中西方文化的主干像两条腾飞的蛟龙,自成体系,相互交融。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次在《原始文化》(1871年)的书中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2〕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些中西方传统文化对形成人们在关于体育审美情趣中的判定标准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也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西方文化则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3〕。二者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在诸多方面:

1中西方教育上的差异在篮球中的表现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4

[关键词]女主角形象 审美差异 东西方文化 思维模式

前不久上市的酷跑动作游戏《镜之边缘》中的女主角费思(Faith)是个东方人,但游戏的开发商是瑞典的D.I.C.E.工作室,所以他们按照自己对东方的理解设计了这个人物。

日本玩家在看到这张海报后,开始抱怨欧美不懂亚洲人的审美。他们说:

サワラ:日本人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长相。

メバル:外国人画的女性角色差不多都是丑女。

アロエ:上面那个说实话看起来有点像反派。

一些感到非常不爽的日本玩家自己做了一副他们心目中的费思画像,这回日本人倒是满意了,但美国人又看不顺眼了:

EricaCrab:“他们以为把西方人身上的特征安在东方的主人公身上叫美,太悲哀了。”

GrosvenorTobias:“我觉得东方版的脸还不错,但就是看起来岁数太小了,而且脸也太圆……”

Danin:“原来日本人就喜欢这种看起来只有14岁但却发育异常的女孩”

谁对谁错不要紧,关键是,我们必须得承认,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确实很大,至少就女性审美这点来说是这样。从吕燕,白灵,刘玉玲这些在欧美走红的亚洲女星,我们可以更好的体会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从中国人传统的角度看,美女一般都具有杏仁大眼、柳叶眉、樱桃口、瓜子脸、削肩、蜂腰等共性特征,整体来看要显得肤白貌美,温柔典雅。甚至连眼睛细小的日本人也不例外,因此亚洲人的审美观基本上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女权主义运动,饱满的胸脯也成为女人美丽的重要元素之一。

从古至今,从赵飞燕、西施到现代的诸多影艺界名星,如赵薇、范冰冰,或者从我们女同胞个人的审美角度来讲,无不把大眼做为美的标准之一。化妆时最费时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自己眼部的修饰,大而有神的眼睛几乎是所有女性所追求的美的化妆效果。有的不惜通过做双眼皮,隆鼻来达到这种效果。但是这并不是使自己妆容上显得更欧式、西方化,而是从古至今,眼大、鼻高、胸挺并不是西方人共有的特征,而是诸多东方人也称之为典雅美貌的特点之一。因为同为肤白,西方人就显得红而粗糙,而东方人相比之下更加细润;同为大眼,可是西方人的凹陷一些,而东方人就显得清秀水灵;同为高鼻,西方人就显得突兀个性,而东方人自信高雅;同为,西方人就显得臃肿,而东方人则显得风韵。当然,这只是我从一个东方人的视角来看这种审美差异,如果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来看,肯定会持有相反的观点,也许他们更多的会把中国女人形容成一只瘦弱的小鸡。

这种思维的差异性究竟源于哪些因素呢?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双方分别归结为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谓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

首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是造化之功,同时也说明自然环境对人格塑造影响的巨大。“人的个性是先天组织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个方面的产物。”其次,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社会环境,而且也包括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熏陶和影响。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

对于女性,中国人与欧美人的概念彼此大异。虽双方的概念都以女性为包含有娇媚神秘的意识,但其观点在根本上是不同的,这在艺术园地上所表现的尤为明显。西洋的艺术,把女性的肉体视作灵感的源泉和纯粹调和形象的至善至美。中国艺术则以为女性肉体之美系模拟自然界的调和形象而来。对于一个中国人,像纽约码头上所高耸着的女性人像那样,使许许多多第一步踏进美国的客人,第一个触进眼帘的便是的女人,应该感觉得骸人听闻。女人家的肉体可以于大众,实属无礼之至。尚使他得悉女人在那儿并不代表女性,而是代表自由的观念,尤将使他震骇莫名。为什么自由要用女人来代表?又为什么胜利、公正、和平也要用女人来代表?这种希腊的理想对于他是新奇的,因为在西洋人的拟想中,把女人视为圣洁的象征,奉以精神的微妙的品性,代表一切清净、高贵、美丽和超凡的品质。而对于中国人,女人爽脆就是女人。由此,可以看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下面几点:

1.中国人思考以直觉的洞察力及对实体的全面反应为优先,西方人以分析的逻辑思考为优先。因此,从Faith的外型上,东方人以整体效果来感受,而西方人则分析了东方人的某些局部特征来制造这样一个酷跑model,并非从整体的审美效果出发。

2.中国人以感觉作为现实体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像西方人传说理由,而多兼顾感觉,有时且将感觉置于理由之上。如医疗,在西方特别重视病人体温的升降,在中国则还是注意病人的感觉如何。 因此,尽管Faith的形象部分反映了东方人的某些特征,但西方人没有兼顾到东方人所能接受的整体美及其对内心的反映。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东西方文化主要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完全的“西化”,反对一切东方文化传统。一种是完全的保守,认为东方文化高于西方文化之上。事实上,即使是完全“西化”的人,对于东方文化也是处于“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都逃脱不了文化对他的烙印。在现代化甚至“后现代”都已经到来的时候,如何梳理我们的文化价值,使之跟上日新月异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5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中国文化

一、引言

电影是世界上最有文化影响力的一种文化传媒手段之一,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的愈加深入,电影翻译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电影片名如同人的脸面,重要性不亚于电影字幕的翻译。好的电影片名翻译无疑使电影增色不少。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悠久国度,而如何使电影片面的译制在准确传达影片内容信息的同时,融入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化色彩,唤醒观众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吸引中国观众,进一步提升其商业价值,是许多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片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中西文化主要差异性对比

(一)思维差异性对比

中式的思维模式曲线的、感性的,在语言上讲究谨言慎行,正如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反观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就是直线的、理性的,会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在英语电影片名中体现为,许多片名仅以一个英文单词命名,如Speed《速度与激情》, Ghost《人鬼情未了》,Inception《盗梦空间》,较之以中文译名,则显得十分简洁直白。

(二)文化意象内涵差异性对比

文化的差异性会使不同地区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看法。如西方婚礼的白色婚纱代表了纯洁爱情,而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死亡;而中式传统文化中的红色嫁衣的颜色,在西方往往是血腥屠戮的象征。

“狗”在汉语中的表达多为贬义,如猪狗不如、狗腿子等。然而在西方家庭中,狗的地位等同每一位家庭成员,所以词语含义多为褒义,如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三)审美差异性对比

审美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在电影片名翻译中,主要表现为文字、语形上的审美差异。汉语的文字艺术性较强,而英语属语印欧语系,显示出一种抽象符号性,较之英语,汉语的电影片名有强烈的画面形象感。

在语形审美上,汉语属于一音多以,英语的音节较多,如“flower”(花)一词,英语占用了3音节,6个字母,而汉语只有1个音节,1个字。所以英文电影片名占用海报的印刷面积相对汉语较大,汉语相对于英语占用的篇幅少,文采表达感更强。

三、中国文化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体现

(一)诗词典故的运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曲赋,古风歌行,律诗绝句,楚辞文赋,是现代文化、文学、诗歌的源头,由此奠定了汉语语言内在诗意浪漫的特质。而同样许多电影片名的翻译也都是从古代诗歌中的名句借用或化用来的。诗意化的电影片名多出现于早期译制片中,如爱情喜剧片《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描写了水上芭蕾演员的爱情。“出水芙蓉”语出南朝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女子水上芭蕾向来有“出水芙蓉”的美誉,这样的翻译名不仅写出了一群妙龄女子的美丽,也点出了主角的职业。

在此不得不提又一绝妙译作《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如果按照原英文直译”滑铁卢桥”的话实在是下下策,对于绝大多数国内观众而言实在是不知其所云,而且滑铁卢桥的译名很容易与拿破仑扯上关系,观众不会想到这是一部爱情悲剧片,毫无亮点可言。而译者将滑铁卢桥译成“蓝桥”,借用了我国“蓝桥相会”的传说故事,“魂断”二字则又增添了凄美,哀婉的味道,暗示了爱情悲剧的主题。

充满了中国浓厚的古典文学意味,又诸如《窈窕淑女》My Fair Lady,《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似是故人来》Sommersby,《一树梨花压海棠》Lolita,无一不体现了译者中国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匠心独具。

(二)四字格律的运用

汉语强调平仄和格律的语言,由此明显赋予了汉语一种音律的美感,体现最明显的是成语四字格的运用。可以说汉语四字格是集中华民族语言之大成,可以做到删繁就简,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四字格的优点可以从三方面来说:从形式上来说四字格言简意赅、对仗工整、;从音韵上来说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从内容上讲其生动形象、意向悠远。如影片《咫尺浩劫》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对比这部电影另一个译名《特别响,非常近》,两者相较之,后者完全采取原封不动的直译方法。这部电影讲诉的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奥斯卡,经历了父亲在9・11事件中丧生后他从此便留下了失眠、害怕电梯等后遗症,而由随后的一系列事件之后,内心逐渐成长的故事。如此看来,《特别响,非常近》这个片名让人不知所云。而再看《咫尺浩劫》,片名采用四字格,言简意赅,用“咫尺”两字翻译了Incredibly Close,而成语中又有“咫尺天涯”,完全贴合汉语文化。把Extremely Loud意译为“浩劫”,结合“咫尺浩劫”的整体翻译来看,一方面点出了真切发生在小男孩身边9・11事件的灾难性,另一方面可以隐晦地灾后小男孩的心理重建问题,内心的隐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浩劫。

汉语中四字格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屡试不爽,优秀电影片面更是不胜枚举,四字格的译名可以从历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中窥见一般,例如《南国野兽》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点球成金》Money ball等。

(三)武侠元素的运用

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太极八卦,永春罗汉。对于。外国人来说,也许他们对中国的历史会知之甚少,但对中国功夫,可谓是家喻户晓,而中国功夫传入国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中国武侠功夫片。而其中的先锋人物,Bruce Lee(李小龙),几乎可以成为中国功夫的代名词。同样,许多外国影片的中文译名也都体现了中国武侠功夫元素。例如梦工厂的著名动画《功夫熊猫》,其外语片名就是Kung Fu Panda,而Kung Fu 一词就是李小龙所创,无论对于外国观众还是中国观众都是耳熟能详,其影片内容更是包含了功夫,侠义精神,英雄情结等一系列中国武侠功夫片的元素,直接采取直译的方式便是上上策,这样片名既简洁直白,又完全体现了中国武侠文化。

对于《功夫熊猫》这部体现中国文化的电影,中式武侠元素的译名无可厚非。而如何让体现外国思想文化的电影冠之以中国武侠元素的电影片名呢?美国英雄主义电影向来是电影市场的宠儿,占据了世界电影的半壁江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形象,成为年轻人追逐崇拜的偶像,如超级英雄系列电影《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神奇四侠》等,都是以具有中国武侠特色的“侠”字结尾,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就有良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把具有浓郁美国文化精神的电影赋予中国武侠元素的片名,迎合了国人口味,增加了卖点。

四、结语

文化的差异横亘于各民族之间,电影无疑是介绍各个国家民族地区间人文交流的最好工具。而电影片名代表了是一部电影的名片,译者在翻译片名时,如何处理好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吸引观众,唤醒观众的内心情感,进一步提升其商业价值,是许多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片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冯世则.翻译匠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文6

“我认为说‘发明油画’似乎不如说‘发现油画’,更准确的说它是从丹培拉过渡而来。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油画有一个几乎跨越两千年的前史阶段。胶彩壁画、蜡彩画、湿壁画到蛋彩的丹培拉,这些都为油画的出现做好了一切准备。”在这历史久远的油画面前,中国油画如果仅是对西方油画的模仿及迎合,那么结果只能是西方绘画的“防造者”。所以,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绘画道路,这,也是迫在眉睫的。

第一章“笔意”在绘画中的概念、意义

丹纳认为:“一件艺术品从属于艺术家的全部作品,艺术家和他所创作的艺术品也从属于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族,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艺术大师和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及流派还从属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和时代。”油画传入中国,如何才能在这片土壤中茁壮成长,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赋予我们这块广袤神奇的土地以独具一格的文化,成就了中国画这一独特画种。油画想在这片土壤中成长,就必须扎根于土,吸收其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把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甚至于中国画的绘画理论、元素等皆运用到油画创作之中,他们在对绘画技巧问题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强调“笔意”的重要性。 笔意是绘画者在绘画过程中用笔塑造形体时所造就的意象,是画者画意的延伸,具有无穷的魅力。笔意、笔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单纯以笔墨勾勒物体轮廓,发展到运用皴擦点染、破墨泼墨等手法来体现画者笔力的雄劲或秀丽。近年来一些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画家吸收传统中国艺术的笔墨用法,创造出了极富中国情趣的油画,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也推动着中国油画的新发展、新走向。中国油画艺术家们以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为审美导向,充分利用油画材料的基本性能,注重主观感受的抒发,强调画意画神的传达,不拘泥于物体本来形象。在中国现当代油画中,无论是表现性油画还是写实性油画,“笔意”无处不在,对其研究将对中国油画技巧、技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意”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画中,它是中国写意画的用笔方法之一,“笔意”就是要意在笔先,画家下笔时要心使腕运,以一种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驱使笔墨,才能因意成像,以像达意。

中国古代绘画,形似和神似很难有个定论,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创作中画者“意”的观念很强。“意”在创作过程中会一直贯穿始终,从构思、设计形象、审美观念到情感传递,都少不了一个“意”字,中国画就是以“意”造“意”, “意”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构成神似、神韵的重要条件,可以传至画之内外。形则讲求“意似”,“笔”则是构成“意似”的基础,画家的感情往往就是从各种“笔意”中泄出。他们之所以重“意”,正是为了以达其心、适其意。”

第二章 “笔意”在中国现当代油画中意义与应用

油画从最初被引进时面临的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问题到现今已成为中国画家可以自我表达的语言方式,期间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探索历程。早期油画家李毅士、王悦在创作中便一直追求着中国文化韵味。其后的刘海粟、林风眠、徐等则从题材、色彩、气韵等不同角度用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民族审美心理改造了油画,使其与中国文化的连通。刘海粟曾说:“我用石涛的笔调,驱使油彩,横扫在画布上,求得国画的风神,同时又是油画”表现东方精神。”

在油画里溶入东方艺术精神,“笔意”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油画的创作发展中,“笔意”的自然发展过程,大体而言略可归为两类:一类即为在追求物体形象的真实;绘画过程中艺术家努力去掉作画的痕迹,将绘制的笔触全然抹去,让观画者对物体形象本身有更直观的感受,其典型的例子即是当实油画家冷军,他的作品中努力泯去人为的笔触痕迹,通过扫抹的技巧将形象的温润、质感几乎推向了人工手绘的极致。统而观之,冷军这一泯去笔触,专注形象本身表现的画法,实在也是一种高妙的画意,一种不见笔意的笔意之美。

另一类强调笔触之美的绘画;笔意是画家修养、感受的自然流露,笔意分明的画作更容易让观画者体验画面所传达的“意”,它令观画者徜徉在画与现实之中,将艺术最“真实”的震撼带给观者,将艺术家的人格、气质、禀性天赋等最为直接有力的传达给观者。画面中气氛的营造,通过笔触直观的传达出一个鲜活心灵的所思所想,所闻所见。我们从中国画论的精神性哲学切入,再以西方的绘画方式、油画技巧入手,不难悟出东方式油画表现的节点与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