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

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1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国内、在知识界始终存在着那么一股小小的逆流,他们就是通过一些似是而非的谬论,通过一些经过包装的、打上新名词的汉奸言论,在起着破坏的作用。先师谭其骧先生曾经告诉我,在以后,北平城里面就流传着这么一种谬论,说日本人进来怕什么,整个中国让日本人占了,咱们就把日本中国化了,还有的人鼓吹将来要世界大同了,国家取消了,不一样嘛。这种谬论到今天还有市场,有的人批评我们是民族主义,要用所谓的天下主义来代替民族主义。我们爱国、爱自己的民族,我们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他们就批判,认为这是逆时代的潮流,要我们洞开大门,放弃我们自己的传统。比如当我们说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任何军事上的征服者最后都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的确这是客观事实,但却被这些人所利用,既然如此,那么就让他们征服吧,有人说,中国就是殖民太少了,全殖民了就好了。

我觉得这些论点,它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人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伦理底线,更不利于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战争的确给人类,包括给我们中华民族,造成过巨大的损失,但是任何战争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的。现在一些民族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但在当时是利益对立的民族。少数民族的确有生存的权利,有反抗当时汉族、外族等统治民族对它的欺凌和压迫,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当他们入侵到华夏的领地,当他们已不仅仅是为自己争取生存的权利,而是要破坏、损害人家的生存权利的时候,战争的性质就变了。所以不能因为今天女真人的后代和汉人成了一个民族,就指责当初岳飞抗金,也不能因为满族今天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员,就肯定吴三桂,否定史可法,这个界限是不能混淆的。

第二,也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确,抵抗战争曾经给我们这个民族造成惨重的损失,从表面上看,也许屈膝投降能够换来一时的安定。但是,这个损失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有人坚持抵抗,奋战到最后,给了入侵的民族、给了异族以深刻的教训,才迫使他们在以后进入中国中原地区,在他们以后的执政中间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他们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得以延续。如果一味地屈膝投降,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就能够达到入侵的目的,那么根本就谈不上以后怎么样接受传统文化,使他们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

比如说蒙古人入侵金朝的时候,当他们进入中原,曾经有人向统治者建议:“汉人无补于国,请悉空其地以为牧地”,建议把汉人都赶光,将农田全部变成牧地,但是正因为以汉人为主的北方民族继续抵抗,也同时因为南宋的存在,使蒙古统治者看到了农业文明的优势,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看到了接受这样的文化、接受这样的体制对他们自身统治的好处,所以才减少了初期的屠杀,才开始接纳汉人中间的优秀分子。所以等到元朝要平定南宋的时候,它发出的诏书已经提出要保护农业、商业,实际上已经接受了这个体制,这是坚持抵抗促使他们向一种先进的文化、先进的体制转化,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又比如说满族进关伊始,他们的确采取了很残暴的政策,包括发生在我们上海嘉定、附近的扬州这样一种残酷的杀戮。正是明朝遗臣遗民的坚决抵抗,特别是对自己传统文化誓死的捍卫,使满族统治者认识到这种文化、这种体制的力量,所以以后为了稳定它的统治,满族统治者几乎全部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至于到清朝修自己历史的时候,提出将那些汉奸、卖国求荣投降清朝的一批人,尽管他们对于清朝满族的统治有很大的贡献,但是规定他们要进入《贰臣传》,乾隆皇帝认为这些人“大节有亏”,而坚持抵抗的明朝臣子进入《忠臣传》,各地修方志,把那些坚决抵抗的人列入忠臣,跟随他们的百姓进入《义民传》,随同他们牺牲的妇女都命名为节妇。所以,尽管满族取代了汉族成为统治民族,尽管朝代更替了,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弘扬、继续得到发展。

所以我们说,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是需要有人去做出牺牲的,是需要有人去坚持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的。在欧洲,当蛮族入侵的时候,没有出现像中国这样的一种持续的抵抗,所以整个欧洲一度就进入黑暗时期。到了今天,我们更加愿意看到,天下主义、世界大同是我们美好的理想,但是它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既然称天下主义,既然称世界大同,就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实现,所以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前,我们继续要坚持弘扬这种可贵的民族精神,继续要抵抗一切外敌对我们的入侵,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所以我们要重温的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2

一、基础:准确严谨

议论文范文的选择必须是规范的经典文章,最好的莫过于教材选文,如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鲁迅的《拿来主义》、赫尔曼的《获得教养的途径》,等等。在阅读课文时,要分析、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

1副词使用的准确性

副词有表示时间、地点、程度、范围、语气等不同的作用,它们在议论文中对动词、形容词的修饰、限制与补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议论的力度。

比如《〈物种起源〉绪论》中:“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第一句中的“可能”“任何”我们可看到作者工作的艰巨、材料的浩繁,“也许”“一些”用语准确严密;第二句“当时”一词表明作者思想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有新发现去修正自己的观点,折射了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关联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关注关联词,分析各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细心体会论证过程中逻辑的严密性,这是提升议论文语言准确性十分重要的一环。

首先,单篇学习。比如在教《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用关联词进行语段练习:“即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做后盾。”假设关联词“即使……也……”后紧跟着条件关联词“除非”,而在假设关联词里套着因果关联词“由于……而……”,在因果关联词里又套着选择关联词“不是……便是……”,准确地说明了文化传统的形成必须有共同生活、共同心理做后盾。

其次,综合学习。学完五册必修课本,将这些关联词综合梳理一下,提取因果关联词、假设关联词和转折关联词让学生练习。前两种关联词为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可迁移为议论文中的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从而避免学生只“叙”不“议”。转折关联词特别练习的原因,一是学生常用到转折关联词,但很多时候是强加转折关系,用了“其实”“可”等词却没有转折的意思;二是“固然/当然/诚然……可是/但……”这种让步转折关联词多了之后考虑会更全面,使文章更严密,从而避免文章偏激或绝对化。

二、发展:增强语言表现力

学生议论文写作时有个误区,即认为议论文不必锤炼词句,不需讲究文采。其实,在确保论点明确、语言缜密、论证有力的前提下,文采斐然的议论文说服力更强。与教材相结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议论语言进行提升和强化。

贬词褒用与褒词贬用。例如:“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记念刘和珍君》)

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运用。近义词连用,可以使情感的表述有层层推进的意味;反义词配合使用,两相比照,可以使情感更加显豁。例如:“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化雅为俗,雅俗共呈,合理地使用文言和俗语。使用文言词语,有利于形成典雅之美,文章显得精炼;而使用口头俗语,则可以彰显机智幽默,文章显得意趣别致。“如今日美国螃蟹气十足。今天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办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网络评论)

铺排与转折。先从立意的对立面进行铺排,阐述种种理由,再转折阐述自己观点。此手法语势极强,表明作者观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例如:“虽然奥林匹克精神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利,甚至也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将依然为人类所需要。”(《奥林匹克精神》)

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3

普世的道理,不管放在何处,都很适用。中国前贤有这样的警语,西方现代医学工作者对此也有深刻的体悟。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博士普雷斯顿?埃斯特普,长期承担“个人基因组计划”老年医学项目,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长寿但心智退化的老人,他对神经退行性疾病(俗称“老年痴呆”)有着直观的体验,“这些经验让我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个健康清明的大脑”。所以,他写了《长寿的基因》这本书,探讨“基因、饮食与心智长寿”。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向来就有“食疗”的说法。不过,西方文化可能不太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作者花了一些工夫,比较研究了几个国家人民的长寿年龄和饮食结构的关系,以此奠定理论的基础。

日本人的生理寿命和心智寿命都居世界首位,其中冲绳居民又是日本人中寿命最长的。但作者发现,自1995年迄今的20多年里,冲绳居民在长寿榜单上的位次不断下滑。据作者分析,冲绳人以前的饮食偏于清淡、自然,在吃饭前还会喝一碗用发酵食物做成的汤,但自从冲绳变成美军基地之后,西方快餐大规模涌入,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健康,证据之一是红肉摄入量数据的变化。

有个论点让人惊讶:心智长寿达人都会进食更多的精制加工谷物。常见的健康理念一般推崇粗粮,而作者认为,全谷食物存在健康隐患。因为植物进化出来了一些保护谷物不受毒素和抗营养素等侵蚀和消化的物质,包括皂苷、植酸、凝集素和其他毒素,它们大多集中在谷物外层的麸皮、胚芽和外壳中,所以精制加工可以避免这些微量毒素在人体内的积累。

作者激烈地批评了“铁”元素。“铁”在饮食中向来拥有好名声,尤其对生物氧化和造血功能有很好的功效,中国烹饪提倡用铁锅炒菜。但是,作者说:“铁,阿尔茨海默病的元凶。”当然,他并不是完全排斥铁,而是用激进醒目的姿态来提醒公众注意这方面的误区。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铁元素来促进生长发育,但在年长的时候,铁元素有可能变得极具伤害性。作者通过科学研究指出,过量铁元素存在以下恶果:免疫力降低、代谢紊乱、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最新的研究表明,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致死疾病,而过量的铁元素摄入是造成这些恶疾的一个主要原因。作者接着指明了如何保护自己的一些途径,以及10个饮食原则和5种生活方式的具体指导,全书末尾还附录有一系列的健康食谱。

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4

本文是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传统古镇的转型和发展进行的剖析和思考。本文以丽江古城为例,研究了古城的社会,文化,空间结构及建筑设计等要素,提出了对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中国古镇在转型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的依存和建设中传统的缺失进行了建议,提出了力争在城市建设中既对传统设计要素有所坚持,又进行有益的必要的改进和发展这样一个最终论点。

关键词: 传统古城镇 转型传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中国有许多古老的城镇,在大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中,各具特点。住区在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尤为重要。 传统的住房是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文化,历史和建筑价值。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就开始遭受着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如资源枯竭,文化传承的丧失,环境污染等,某些问题甚至日趋严重。人口减少,景观和城市环境的衰落,在古老的城镇和传统的市中心尤为严重。 城市特点变得模糊。 优秀古城镇传统房屋也面临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生存挑战。 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的重要解决方案是找到一个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保存和恢复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以避免无法识别的尴尬境地。

2、丽江古城发展背景分析

丽江古城位于我国南部的云南省。 丽江古城始建于近1000年前的宋代,繁荣于明朝。 现在丽江市正在发生快速的城市化,正逐渐成为当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纳西文化,东巴文化和汉文化在此结合。 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这些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发展,他们和谐共存是丽江最吸引人的部分。 1997年,整个老城区已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选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

“在丽江古城,和谐地适应了这种地形主要商业和战略位置的不均匀,保留了高品质和真实性的历史城市景观。 它的架构是值得注意的几个文化元素,共同走过了几百年的交融。 丽江还拥有很大的复杂的独创的,而且有仍然效运作的一个古老的供水系统。“(世界遗产委员会46题关于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新网站 /en/news / 180 )

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是玉龙雪山,是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从北半球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 三条河从玉龙雪山附近由积雪融水冲刷而下融合在镇中心常被比作“高原水城”。 这个镇没有一个防御墙,四方街是老城的中心。 四个通路从广场面向城镇边缘,以及四通八达的小巷随处,没有死胡同。 三河水系穿过全城,穿过居民区。 小河流的功能就像在大街上的“经脉”,镇的景观遵循“曲折,安静,狭窄,私密”的风格。 建筑物按照城镇地形而建,它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结合。

丽江的城市结构开放,“幕府”是古代政府机构所在,并不像大多数在中国城镇的镇中心,而位于西南角。 镇中心“四方街”自明朝起就是一个大的市场,在四周的街道上有许多商店。 在明,清两代,四方街已是古镇的中心。 如今仍是制造企业和小型商店中心,销售当地手工艺品。道路从老城中心紧密排列连接到整个城市的四面八方,赋予其便利的步行结构,城市各部分均具有极强的可达性。

图四:丽江古城的城市结构:四方街(中心),幕府和开放空间。

自成立以来,丽江古镇一直起到政治,民族文化和教育区域中心的重要作用。 这也是滇藏贸易中心和中印贸易的枢纽。目前,丽江古镇仍然生活6269个原住民。人口的30%仍从事生产铜银,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与古镇(彭&曾,2010年,第60页)内的商业活动。

即使未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已是经中国最有名的古镇。 教科文组织还发起了一项名为“文化遗产与旅游:管理者之间的合作模式”的“丽江模式”。旅游业在2010年为11.25亿人民币( .cn ,2011)。

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在丽江无声的碰撞。大部分年轻人对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传统文化兴趣不大并转移到其他的新市镇寻求发展,少数老人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古镇已逐渐被商业化吞噬。传统建筑形式,节庆礼仪语言,服饰,宗教,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正在逐渐消失。 丽江现在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

图六:老城区的餐厅和家庭旅馆(左),丽江新城(右)。

资料来源: /imghp?hl=zh-CN&tab=wi

住房占丽江古镇总用地的70%。随着急剧增加的游客,越来越多的本土纳西族人搬出老城区。 以义街为例,1986年底,578个家庭的生活在新义街街道,但2003年10月2日原居民不到100户(李,2008年,第28页)。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在主要街道纳西族居民的原住户已经打开商店和酒店。 他们改变了他们代代相传的家庭和庭院,做起了家庭旅馆。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统计,丽江的移民人口的70%以上都在做家庭旅馆生意。 旅游业对丽江住宅模式和保存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真”,这也是应该珍惜和保护的“原真性”。 (李,2008年,第28页)

丽江市的政府已经已经意识到房屋性质转型趋势,这是在挑战文化,建筑和宗教价值。 他们试图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保护传统的房屋建筑和文化。 然而,转型仍在继续。 住宅建筑的功能,以及在内部空间和外部的图案被逐渐改变或在一定的原则之下改变着。 

3、转型的引导与对策建议

引进先进经验来引导转型,采用适当的变换。保护有价值的传统民居不仅意味着我们保护它。 保护它的最好办法是找一个适当的功能使用它。 家庭旅馆的想法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这仍然是居住的扩展功能,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开发。将传承传统的工艺与设计方式相结合。传统的住房工艺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因为他们是该镇的历史记忆,它有本土特色。 不仅是住房形式,但也这是在历史上使用的建材是住房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转换过程中大部分材料仍取自当地市市镇,以保持其原有的方面。

4、转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商业化威胁。丽江古镇的收入得益于于繁荣的旅游业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旅游吸引了众多商家到丽江发掘行业利润。 然而酒店的功能与住房作为生活用途有所不同。

避免单调改造。旅游产业巨大利润迫使大多数院落转化为家庭旅馆。这种趋势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在这方面的土地利用缺乏多样性,可能会导致该区域的吸引力丧失。

避免转型过程中的文化流失。外来游客的大量涌入带来的外来文化威胁到当地的传统文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互相冲突的文化。它使本土文化的保护更加困难。虽然改造遵循传统方式,但仍然缺乏对当地文化背景的研究。商人更关心利润,而原来的居民专注于自己的房子“保存”。因此,一些当地的文化传统在房子的改造过程中被丢失了。

防止误用材料装饰;应谨慎使用玻璃和钢,防止出现怪异的外观。

5、寻找在丽江古镇改造的可持续方式

像丽江这样的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平衡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首先改造应考虑民意。居民是古镇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传统的房屋应予以保留,当地居民也应该从转型中受益。在这种状态下的转换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房屋的文化内涵应该更好的诠释。可以建议在当地一些居民中,成为酒店的管理人员,从而可以提高当地的文化存在的理解。城市的整体环境也应受到保护;城市广场,楼宇之间的街道和装饰也是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考虑保护和恢复。只有当传统的物质空间与文化精神相结合,才能真正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传统民居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以丽江夏禾、下束河村整治建设规划为例。建筑历史,12/ 2008 第26卷 , 254-257页 。

高端阳与翟辉( 2011)从赖家大院的改建看丽江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 ( 2011.10 ),134 -137 。

李乔(2008)丽江古城民居的保护性改造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4 ),28 -31 。

彭清与曾国军(2010年)家庭旅馆成长路径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为例, 25 ( 9 ),58- 64 。

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5

论文摘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影响;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宇宙中,地球是我们至今所知道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也是地球上惟一有完整的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和道德系统的高级生物。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宰,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应当和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自毁家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对自然的恐惧、取媚、亲和,到人与自然的分化、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当人类终于可以高昂着头颅蔑视自然的时候,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人类最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人性的发现、人类崇高地位的确立,是人类摆脱自然和社会奴役的精神力量。而当人类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主宰,任意破坏和掠夺的时候,猛然醒悟已经走到了绝路。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势态,不得不考虑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就必须确立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念。

当然,要纠正人们长期形成的错误认识,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念之前,有必要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进行认真地反思和清算。

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被称为天人关系。东方民族习惯于或者说更擅长于将“天”与“人”置于一个彼此相连的大系统中,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道”、“气”等哲学命题,都体现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有三种表现形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天人合一论”;以庄子为代表的“天人交融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天人相分论”。

“天人合一”观念产生较早,殷商时期人们把有意志的“天帝”看作宇宙的主宰,凡征伐、狩猎等重大人事活动,都要通过占卜来揣摩天意,再作决断。殷商时期的这种宗教思想,经孔孟升华为哲理性的天人观。

孔子维护“天”的至上尊严,主张以“天意”建立人间尊卑秩序,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天人思想,他首先论证了天赋道德论,进而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命题,这种“天”与人性、内心的统一,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求接近人与天的和谐。汉代董仲舒进一步肯定了“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事与自然规律有类别同形和序列的同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学说,这一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社会人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完全淹没在天道王权的体系之中。宋明理学继承了秦汉以来由董仲舒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论,程朱、陆王从唯心主义出发,主张“天理”与“心性”相结合,人性成为联结天和人的纽带,从而把“天人合一”改造为心性之学。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心道德要求,使人们致力于向内修身养性,而不是向外探索自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虽希冀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却成为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庄“天人交融”思想更为深刻。老子建立的天人关系是基于无为状态的与天和谐的理想。庄子以“气”作为沟通天人的物质基础,认为天地、物、人都是阴阳之气的对立与合成,故日“通天下一气耳”。这种人和自然交融的观念是对人和自然默契关系的肯定,但是·,这种肯定是建立在否定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要求人无条件地顺从自然。

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对立,中国古代哲学中还有天人相分的一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是分属不同范畴的问题。荀子强调天人相分,认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职责。荀子提出“天人相分”,一方面把天解释为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天道自然不能干预人事,人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荀子区别天和人,否定了自然变化和社会治乱的联系,确立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念;同时,把人从天命主宰之下解放出来。可以说“天人相分”哲学命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突破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论,既承认客观规律的作用,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儒家通过内省本心达到与天的沟通、天理与心性的合一。尽管儒家所谓的“天”是道德化的或者是抽象的,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但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一种亲和与包容。道家从自然哲学立论,主张通过“抱一”、“体道”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观念上的回归自然虽然有消极顺从之嫌,可本质上表现了人是自然一部分的思想。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历史上互抗互补,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殊途同归,共同积淀成为中国人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今天,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挑战时,重温古人的天人关系思想,在崇敬前人对自然关怀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到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信念。

二、主客二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在天人关系上,古希腊虽有天人和谐说,但希腊哲人更擅长于将“天”—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类的、独立的认识对象,形成较为发达的自然哲学。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说”,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这种主客两分的观念,成为近代西方思维的起点。同时,古希腊还用神话的形式折射出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一方面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局部分化,使人得以从自然本体中挣脱出来,审视自身、观察自身;另一方面,人和自然的分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类以自然神论的形式保持着对自然的崇敬。

在欧洲中世纪,上帝出现在人和自然之间,人间扭曲了的社会关系幻化为上天的神力。宗教哲学代替了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一神教取代了多神教,超自然的上帝取代了自然神。一神论将人从自然中分裂出来,赋予人格化的神以超自然的力量,把对自然的崇拜转变为对神的崇拜,将人和自然统一于神力,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关怀。由此可见,西方的传统哲学不论是自然哲学,抑或宗教哲学,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这种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不可能产生天人合

一、物我一体的天人观,只能派生“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思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已隐含了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进人近代之后,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的觉醒,突破了欧洲中世纪僵化的神学秩序。人文主义高扬“人性”的旗帜,以与“神性”抗衡,对人自身的力量和创造性充满信心,一时间,大写的“人”,为万物之灵的“人”,成为被崇仰的新偶像;科学精神则激起对自然界、宇宙万物的不倦探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托勒密体系,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婶女的卑微地位,成为认识自然、进而征服自然的锐利武器。

培根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证人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经验归纳方法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成为近代人类征服自然的座右铭。培根指明的方向,促进了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这种推崇自然、探索自然,又偏重于实用功利性的观点,在当时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笛卡尔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与培根相同的原理。他突出强调理性的力量和地位,认为一切在过去被确立了的“权威”与“信仰”之类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要经受理性的“普遍怀疑”的检查,只有人的“理性”是真实的,万能的。因此,笛卡尔豪迈地提出“……借助实践哲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笛卡尔还发展了精神与物质截然两分的二元论,认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各行其是,只受自身规律的支配。这种“笛卡尔主义”引导近代人类走向与自然分离以至对立的道路,正如阿尔·戈尔所说:按照笛卡尔的解说,我们与地球无关,有权将地球仅仅视为一堆无生命的资源,可以随意掠取。

康德哲学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他提出了“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人是“绝对价值”和“客观目的”等著名论点,并把这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律。康德哲学的特点不是一般地表明对人的关怀和强调,而是突出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的主人这一思想,即“人是自然的立法者”思想。黑格尔以“绝对唯心主义”的荒诞形式,把绝对理性不但视为全部自然界的主人,甚至把自然界看成是“精神”的“外化”的结果。这样,“理性”或“精神”就成了自然界的“创世主”。这实质上是把人的理性提高到了至高无上、支配一切的地位。

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加以分割地考察,把自然仅仅作为一种外在物,一种供人类加以运用和改造的对象。他们看不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不理解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传统的理性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相结合,使人的主体性更加膨胀,人与自然的关系终于出现了危机。正是在这种弘扬理性,倡导实验科学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欧洲的工业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控制了许多自然力,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许多成果。而“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者”这种观念也走向了极端。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挑战时,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当代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保护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6

摘要:建筑色彩作为一种符号,直接的表现了建筑的风格。同时,也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因素。直接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本文从多角度去探究天津近现代多元化的历史建筑色彩,并对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保护提出了初步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色彩保护

abstract:As a symbol ,building colour express the style of architecture directly.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and the look of our cities. And then,it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a region.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diversified color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of Tianjin,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Then giving Initial strategy on the color protection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g in Tianjin .

Key words:THE HISTORIC BUILDINGS、Color characteristics、Color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关于建筑色彩的研究。

城市建设的永恒目标是追求一座城市、一幢建筑的特色,其中建筑色彩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是首要的要素。城市中不论是一些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还是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住宅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总而言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的表象,更应是人类闻名与进步的艺术代言人。

国外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这个概念出发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城市色彩问题并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在60年代初。到了70年代后才开始对建筑单体的色彩进行研究和实践。进入90年代后,才扩展到环保、多元、人性化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单体色彩。日本京都自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的色彩为挤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做了规定;在英国伦敦,人们对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建筑进行了色彩的规划;意大利以传统建筑色彩基调为基础为整个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以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具体实践有:美国设计师珍妮科帕茨在《三围空间的色彩设计》中,探讨了色彩的三维感知理论及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对于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整修的策略。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即将建筑色彩看作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来研究,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日本吉田真悟2011年出版的《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中对街区和建筑色彩的设计的研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在国内对于历史建筑的色彩进行研究的成果却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有:学着杨春风对北京古城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调查研究。她从面积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色调对比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特点。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高履泰等学者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故宫古建筑群各构件的色彩数据进行测定并作了定量化研究。另外,他还围绕建筑色卡的使用,对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今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资料。

天津大学陈学文等学者认为传统的依赖直觉惊醒判断的手法,不利于建筑色彩设计的准确性,应在研究中将复杂的色彩关系量化等措施采用科学的态度来处理。

2,历史建筑色彩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影响下,各个地域的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建筑成为地域文化最有力的承载者之一。而建筑色彩则是一个地狱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者。如: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红色柱子、宫墙,与周围居民的青瓦灰砖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是全城色彩的主导;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融入到了周围山水中形成的色彩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秀丽淡雅。

3,天津历史建筑

3.1天津的历史建筑

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其他名城一样,有着久远而深厚的历史,并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天津拥有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2005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地方专门立法。条例中划分了6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一宫花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中心公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这些风貌建筑不仅饱含着天津的人文历史,而且凝缩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丰富的建筑色彩资源库。

天津建筑色彩处处彰显着地域文化特征。天津为保卫都城而设,其传统建筑型制、风格受北京影响较大,天津属典型北方城市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雨集中。建筑选用中高明度,中低彩度暖色调,使天津市冬季亮丽起来,并满足人们趋暖性心理需求;在雨季既利于辨识,又不过于强烈,形成含蓄的色彩印象。

此外,天津有明清以来体现儒家文化的文庙、佛教文化的大悲院、道教文化的玉皇阁、妈祖文化的天后宫、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大寺以及天主教文化特色的望海楼、老西开教堂,这些建筑色彩勾画出天津历史民俗文化的清晰面目。

3.2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

《天津文化通览》把天津文化概括为包容、吸收的特征,多元化的构成和与时俱进的品味。天津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并代表着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市中心区域逐步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一过风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天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原各国租界建筑体现了个国家的建筑色彩习俗。如:意租界内的建筑多为清水红砖配以水泥檐口与墙裙。

最近,天津市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天津城市色彩规划项目。6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应该以什么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变迁,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在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采取有效的建筑色彩保护和修复措施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4,关于天津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的研究策略

我国建筑色彩的研究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杭州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历史色彩的地域特征出发研究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的形式颁布。

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方案

为了,详细的了解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提出、建立和整理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近代历史天津历史建筑的色彩资源参考系。为天津近现代建筑的色彩保护和新兴建筑的建筑外部和城市色彩设计提供色彩资源库和色彩的参考。并且通过系统和对比分析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提出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和修复策略。

4.1实地调查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及其构成现状,进行现场勘测与测量、色彩统计。对于一些搜集相关资料困难的例子,采取搜寻地方志、摄影、访谈、绘图等方式搜集建筑色彩的相关资料。

4.2历史文献的研究

大量阅读与整理文献资料,运用这一课题的相关理论,包括历史建筑、色彩地理学、色彩学、文化地理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寻找相关支持论点的各个学科中的相关原理。得出历史建筑的最佳修复策略。深入探究历史建筑色彩的渊源,如,初始色相、色彩的材料及色彩的制作和调制工艺这些能够为复原和修整历史建筑色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3建筑色彩的分析整理

首先,一个系统的组成,并不是由其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是以一定的规律、秩序或计划有机联系起来的整体。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色彩也是由建筑的不同部位的色彩要素而构成的色彩系统。因此,必须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搜集到的色彩数据整体为根据整体地地、系统地分析天津建筑的色彩。

但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确定多元的历史建筑的归属区域与其他历史建筑归属区域的色彩特征,在发现差异的同时,也才能更加深刻和准确地把握和概括各种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

5,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策略

5.1色彩保护的原则

5.1.1协调性原则

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证天津近现代保护建筑的整体色彩基调与天津市的的小协调;保护建筑的装饰色要与其相应的单体建筑和相应的区域相协调。

5.1.2材料的优化使用原则

为了延续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应参考历史文献或者实地调查,尽量保持近现代保护建筑的原有色调;尽量科学的研究并在保护过程中,使用保护建筑的初始色彩材料的制作和调制工序;尽可能的使用本地材料。

5.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建筑色彩修复的手段也是不断的在提高。从常用的人工色彩修复、色彩定量化、到新兴的计算机虚拟色彩修复方法。不论使用哪种修复方法都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确保修复后的建筑能够显示其历史的传承性。

6,历史建筑色彩保护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大城市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行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从现有的建筑色彩理论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理论大部分仍然是从城市这一宏观层面开展的,针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理论专著和实践报告实属不多,有待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到了当代,很多历史建筑物的色彩已面目全非,或者因缺乏相关的、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为参考,而采取了错误的修复方式。很多实物修复的案例表明,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完成的修复其色彩的历史真实性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7,结语

做好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更好以历史建筑色彩为基调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和还原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充分尊重天津当地的地域文脉、历史、文化,使其在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和知道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8,参考文献

[1] 珍妮・科帕茨 《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 周智勇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3一5

[2] 宋建明 《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03-04

[3] 孙旭阳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05-01

[4] 李允稣 《华夏意匠》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02-09

[5] 杨春风 万奕汐 《在灰沉沉与金灿灿之间一北京古城建筑色彩之魅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