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艺术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艺术活动

民间艺术活动范文1

一、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创设让大班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民间艺术操作区,选择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实践活动及材料,利用操作区“活动性、游戏性"的有利条件,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1.美术区

在美术区我们投放了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玉米皮等大量的材料,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美术区孩子们憋足了劲,认真地制作起来,通过画、剪、贴,任其所能,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尽情地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同时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去创造美、表现美。

2.音乐区

在音乐区中,我们摆放了锣、鼓、脸谱等道具,引导他们大胆运用进行表演,还摆放了各族服饰、民间舞曲录音带等。孩子们在这里没有听到生硬的说教,幼儿在自娱自乐中,始终兴致高涨,自由表演……古老的东方文化焕发出迷人的色彩,让文化经典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培养幼儿对祖国、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需要长期时间,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已经在心中萌动。

3.图书区

有民间童话选、民间故事、民间童谣等画册。孩子们通过看、说、讲,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交流能力。拼摆区内,让幼儿搜集了很多废旧的民间文学图案,让幼儿拼摆、创编故事。另外,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要求,还随时设置了自然区、游戏区等以配合民间艺术教育。

4.游戏区

在民间游戏区,我们发动家长,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玩具,并根据我们的需要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安全因素等进行了整理,选择了陀螺、沙袋、风车、杏核、降落伞、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来源于生活中,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大班孩子的创造力。

二、创设环境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要使活动区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注重探索多样化指导方式,为大班幼儿提供充分表现美、感受美的机会。

1.创设民间艺术氛围

幼儿在充满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中,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合作,从中他们受到了民间艺术美的熏陶,萌发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园开展的区域活动,不是单一地让幼儿去“做做、玩玩”,而由教师从中去协调各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将民间艺术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机相连,将区域活动与幼儿的一日活动有机相连。如:在“快乐的螃蟹节”这一主题中心活动中,让幼儿画《可爱的螃蟹》,我们有意识地在自然区中放置几个鱼缸,鱼缸里有螃蟹。请幼儿在绘画活动画中观察其特征、形态,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由于受活动区的感染,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用螃蟹壳制作成不同的民间工艺品,将教室打扮得特别漂亮。区域活动之所以受到幼儿的喜爱,它能为幼儿提供较宽松的自由发挥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活动区,自由地选择操作,区域活动没有一定局限性,幼儿可以大胆地想象。

2.积极引导,激发幼儿全面参与

活动区教学时,教师应以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引导为主,重视活动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三、区域活动中实施民间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1.区角活动是愉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目前我们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幼儿的选择自由:从教学活动内容、材料、方法、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等方面,供幼儿选择的余地十分有限,指定远远多于选择,选择的范围也是很小的,因为活动目标和内容单一,材料欠丰富,很少考虑个性差异。区角活动则不同,每次让幼儿开展区角活动,这时幼儿会兴高采烈地来选择自己所要活动的场所,他们无拘无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材料进行拼贴、表演、绘画等等。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的氛围宽松,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整个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自己决定怎么玩,并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无任何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设计玩法,积极活动,获取经验,得到满足,尝试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因而,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教师有计划地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使幼儿能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见,区角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形式,具有教育性。

2.区角活动是表现性和自主性的结合

开展区域活动,激发了大班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区域,让幼儿在活动区中轻松愉快地表现自我,萌发了幼儿的感受美、表现美、再选美地情趣。表演区中,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如“西游记”、“小羊和大灰狼”、”彩霞姑娘“等。在小朋友的表演下更生动,幼儿戴上各种头饰,伴随各族音乐旋律翩翩起舞。美工区中的幼儿画的画,剪的剪,捏的捏。他们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创作出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区角活动是幼儿发挥自主性的最好场所,它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幼儿从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它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佳场所。

3.区角活动有益于个别化和个性化的教育

民间艺术活动范文2

幼儿教学的活动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在完成幼教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活动就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看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丰富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基于幼儿生活实际、面向人类文化结晶的民间艺术,其中蕴藏着相当丰富的地理、人文知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价值

民间艺术从宏观方面看,它往往是指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带有草根气息的文化成果,是人类文化的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成长的角度来看,其是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营养元素,因为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儿童成长环境本文由收集整理高度相关,形成了幼儿成长的文化基础,他们的牙牙学语及儿时的美好记忆往往就渗透其中。而从实施价值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的:

一是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幼儿处在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段,一般只具有对事物初步的感知能力,而身边的事物的刺激有时是单调的,这里幼儿园里的民间艺术教学就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事实证明,特别是民间艺术中的故事、童谣,能够刺激学生发挥想象力。例如讲民族英雄岳飞抗金的故事时,我们用适合幼儿的语言,将故事情节进行简化,让幼儿初步感知岳飞的精神力量,他们甚至有时能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来进行对应,以分辨一般意义上的好与坏。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适当地渗透简单的家乡、祖国的观念,这样的观念有可能在幼儿的心中形成一株小苗,伴随着幼儿将来的成长而生根发芽。

二是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辨别能力是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除了常规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之外,民间艺术的教学也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例如对美与丑的辨别,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总有一些美与丑的对比,有的是客观存在的美与丑,有的是需要发现的美与丑。客观角度的美与丑,如手工作品中的作品与次品,可以让幼儿知道美与丑有哪些不同,怎样才能拥有一件美的作品等,从而让幼儿增强一种美与丑的辨别能力。当然,在这样的活动中,对美与丑的比较并不意味着对丑的作品的贬低,我们要让小朋友们意识到的是,有时丑是走向美时必须经历的阶段。再如一些民间音乐作品中,总有一些类似的需要比较辨别的内容,如儿歌《小兔子乖乖》中小兔与大灰狼的辨别等。

三是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具有幼儿经验的老师们都知道,幼儿其实是最具创新精神的,因此基于幼儿已有的创新水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发掘与培养,也是民间艺术进入幼儿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比如我们受陶艺活动启发,让幼儿用橡皮泥模拟陶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创作不同的形象。事实证明,这样的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民间艺术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是认识到其价值之后进入我们研究视界的核心内容。根据我们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开放和利用策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民间艺术中性质相似的内容,进行主题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将民间艺术引入幼儿教学的有效策略有两种,一是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的渗透;二是就某个主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对于后者而言,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寻找发掘民间艺术中形式不同、实质相同的内容,然后将其改造成幼儿容易看懂、容易吸收的教学内容,并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

例如,在民间艺术中,有时民间故事、童谣,民间的剪纸艺术常常能表现同一个主题故事。我们曾经在研究中尝试了“年”的主题教学,而在我们幼儿生活的世界里,恰恰又有关于年的民间故事——不少家长们都会向幼儿讲年是一种猛兽;有关于年的民间活动——拜年、放爆竹、送灶神等;有关于年的民间作品——剪刻纸、写贴门对子(即对联)等。这些内容幼儿非常感兴趣,我们在讲授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实际模拟,让老师跟幼儿一起模拟过年。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获得了许多关于年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视野,积淀了他们的文化。

二是选取民间艺术中的精华内容,布置园班静态文化。将民间艺术以静态文化或者说凝固的文化形式,呈现在幼儿园的不同位置,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知道,幼儿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色彩鲜明、形象卡通的图、画等非常感兴趣。基于幼儿的这些兴趣,

转贴于

将民间艺术改造成幼儿喜欢的形式,在幼儿生活的教室、卧室、走廊等地方呈现出来,幼儿可以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认知。例如,我们生活的地区有放风筝的传统,民间也常有风筝节、放风筝比赛等活动,让幼儿看看风筝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参与放风筝的过程,就成为我们民间艺术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重点体验内容。

在我们的幼儿园,楼梯、走廊经常挂有我们老师和幼儿一起扎的风筝,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对幼儿进行风筝扎制过程的展示,我们也让家长参与我们园的班园文化建设,让他们献计献策,并请部分家长参与我们的文化布置,这种家园联合的方式让幼儿对园有了家的感受。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过以蓝印花布为展示内容的文化布置,让人欣喜的是幼儿对这种看似简单,但图案却十分丰富的民间作品非常感兴趣,每次走到这些作品这边时总要摸一摸、看一看,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明显。

三、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民间艺术开发和利用的一点思考

民间艺术活动范文3

坚持以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我党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帮扶解困,用五年时间实现我市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

二、脱贫目标

根据省确定的年人均收入在1900元以下为贫困户的标准,经辖市、区民族事务部门的统计,全市农村少数民族贫困户共有829户,计1148人,按照省每年脱贫30%的要求,争取从今年起至年使全市农村少数民族贫困户基本脱贫,60%的农村少数民族家庭收入要达到当地农民的平均水平。

三、扶贫职责

1、市扶贫办要将辖市区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2、各级党委统战部、政府民族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列入同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制订促进少数民族村组和少数民族生产示范基地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生产示范基地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扶贫项目、资金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照顾;3、市农林局要负责研究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和少数民族生产示范基地农业、农村、林业发展和少数民族村民增收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少数民族生产方式改革、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及婚进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4、市交通局对民族村组公路、水路等交通发展战略、政策和中长期规划要提出指导性意见,负责协调处理民族村组在公路、水路建设中的特殊问题,对民族村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给予倾斜和帮助;5、市文化局要积极扶持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少数民族生产示范基地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解决他们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在拟定文化艺术方面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少数民族和民族村组的特殊情况,予以照顾;6、市卫生局要积极扶持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类、各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医疗扶贫,对持有少数民族身份证和政府民族部门发放的特困证的农村少数民族家庭中的少数民族成员就医免收挂号费,减免30%治疗费、手术费、检查费、化验费、住院费,研究民族村组卫生方面的特殊问题,制定改善民族村组卫生状况的政策、措施等;7、市教育局要负责协调对民族村组的教育援助,解决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接受教育中的特殊问题,特别是特困少数民族家庭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门要减免其杂费,交纳代办费有困难的可申请助学金,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杂费,建议由市帮困助学办予以解决,要大力开展农村少数民族贫困户的成人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8、市科技局、科协要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的科技投入力度,解决农村少数民族在科技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在实用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科普工作,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培训方面给予重点倾斜;9、市财政局要拟定支持民族村组、少数民族生产示范基地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及建议,指导辖市、区对民族村组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婚进妇女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投入等;10、市广电局要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传播民族知识,报道民族工作,积极扶持农村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11、市体育局要研究制定发展农村民族村组民族体育事业的措施,支持少数民族体育事业,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12、军分区、组织部、宣传部、民政局及工青妇组织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农村少数民族特困户家庭结对帮扶,促进全市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党政机关定点联系、支持贫困地区开发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为此,今年的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拟分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1、调查摸底,签订帮扶协议阶段:辖市、区民族部门及新区社会发展局要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逐户排出困难程度,找出贫困原因,确定重点扶持内容、扶持项目,落实帮扶单位,组织帮扶双方见面,确定帮扶方式,签订帮扶协议书。

2、帮扶实施阶段:各帮扶机关、单位和个人,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帮扶对象的特点,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寻找项目为帮扶对象“造血”、“补血”,辖市、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始终把民族聚居村组和婚嫁迁入我市的少数民族贫困户作为帮扶重点,明确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生产示范基地、农工商一体化,发放小额贷款等形式,引导少数民族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年度收入。

3、检查验收阶段:辖市、区及新区要根据《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开展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活动的计划。在活动中,要坚持讲大局、讲实际、办实事,要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今年12月下旬,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将会同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全市开展农村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脱贫率达不到30%的市、区将取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先进局”的评比资格。

民间艺术活动范文4

关键词: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民间艺术是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的生活需要创造的,经由历史积累和集体传承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等特性,这与民间艺术的综合性、价值的综合性是一致的。另外,民间艺术是实践的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实践,同人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是与参与、操作、创新联系在一起的,而这又与我们孩子的学习方式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的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是异曲同工的效果。因此,我园将当地的民间艺术挑花、采茶、舞龙、荡旱船、剪纸、打莲枪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努力使民间艺术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一、建构适宜的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目标体系

艺术对幼儿来说,更多关注的是幼儿的情感体验,一种艺术审美愉悦的自我流露和相互交流。我们对照《指南》,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避免目标的制定重艺术技能而忽视幼儿内心的体验。并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与反思,形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层次性、发展性的各年龄段每一种民间艺术的课程目标体系。例如,对于民间艺术挑花活动,小班主要是挑花欣赏活动,如感受挑花作品强烈的对比色彩,了解以及当地的挑花民俗风情;中班在挑花欣赏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回形针做成的“挑花针”尝试在网格上进行简单的挑花活动;大班在进一步欣赏挑花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在挑花架上进行挑花,这样的活动目标和内容有层次,成系统,重视幼儿在充分地感受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和创造。

二、开展适宜的民间艺术课程活动

园本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带有幼儿园自身特点,又能满足幼儿园发展需要的课程。因此,我认为园本课程建设追求的不是新异性,而是适宜性,要适宜我园幼儿发展的课程。在开展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将民间艺术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

1.一日活动皆课程,将民间艺术课程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因此在开展民间艺术课程活动时,我们注重将课程渗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我们将民间艺术活动舞龙融入户外游戏中;我们将采茶民间艺术融入区域游戏中;我们组织幼儿参观政府文化站、参观茶厂等。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只有将民间艺术课程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并在游戏中创造性地表现民间艺术,将来才有可能传承、发扬我们当地的民间艺术。

2.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生成适宜的民间艺术课程活动

杜威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已不是成人的读物或成人知识的系统输出,而是一种在生活(包括集体生活)的情况下儿童通过活动可感知、可体验的适合儿童的文化。”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的教育价值,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并对其加以改造,在活动中顺应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生成新的活动内容,使当地的民间艺术课程园本化、儿童化。例如,在民间艺术挑花课程活动中,我们在大班开展挑花欣赏集体活动“美丽的围腰”时,幼儿对围裙上代表“多子多福”的石榴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表示自己吃过石榴,但很酸。看来孩子们对于石榴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石榴,丰富了有关石榴的经验,理解了挑花作品上石榴的寓意。

3.环境创设围绕课程实施,让环境为课程实施服务

在开展民间艺术课程活动时,我们将民间艺术课程实施的过程渗透在幼儿园环境的布置中。例如,在大班挑花民间艺术课程活动中,我们将幼儿最初认识挑花工具时搜集的各种五彩线、塑料针、绣绷等挑花工具以及幼儿学习挑花十字针法的图片等投放到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在感受欣赏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在走廊以及T厅等公共区域环境中,我们展示民间挑花作品的同时展示幼儿的挑花作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同样得到大家的肯定,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审美性、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如何将其与幼儿园的课程相融合,使民间艺术课程园本化、生活化、游戏化是我们在课程建设中永远追求的目标,相信我们在实践中会不断完善我们的课程观,真正让当地的民间艺术成为我们儿童的艺术。

参考文献:

民间艺术活动范文5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儿教育;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传承

一、寻找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要实现民间艺术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的教育教学目标,首先要寻找内容,要在整体弘扬我国民间艺术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传承当地的民间艺术精华,将木偶艺术、风筝艺术、剪纸艺术和香袋艺术充分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能更加广泛地认识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教学目标的界定不能拘泥于地域民间艺术的学习,还要充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幼儿将如皋市的民间艺术与国内外的民间艺术有效结合,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第三,教学目标的界定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延展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从而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让幼儿充分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民间艺术。例如,教师在让幼儿欣赏木偶戏《红螺女》《大禹治水》、木偶音画《水绘情韵》、儿童类节目《木偶总动员》、木偶电视台短剧《紧箍咒》《智取贾家庄》时,可使幼儿们在木偶形象的变化和艺术表演手法的创新中更加喜欢木偶艺术。

二、渲染气氛,培养幼儿兴趣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到教学环境的布置中,积极渲染民间艺术气氛,让民间艺术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进幼儿生活。幼儿园可通过对外墙、花园、走廊、楼梯和活动室等场所的环境布置,让幼儿认识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教师可利用形象生动的剪纸作品、活灵活现的风筝作品、生动有趣的木偶作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在民间艺术作品的布置中,教师可划分不同区域,在集中展示的过程中让幼儿观察、对比、发现。对于南通板鹞风筝艺术的认识,教师可让幼儿参加当地举办的风筝艺术节,在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中深切感受风筝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民间艺术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界定需要充分衔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使民间艺术真正融入幼儿日常生活,让幼儿在感受民间艺术的同时,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并有效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活动,激发幼儿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可以以主题活动为切入点,在各种日常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1.主题活动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将民间艺术欣赏、学习和创作融入其中。在美工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指导幼儿完成木偶、剪纸的艺术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到表演区,进行木偶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使主题活动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培养幼儿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情感。例如,在开展如皋民歌民谣欣赏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播放《趟子灯》《花担》《倒花篮》《莲湘》等民歌,引领幼儿对民歌的旋律进行初步认知和了解。在音乐的播放中,教师还可以将主题活动延伸到木偶的手工活动中去,让幼儿在民歌的氛围中制作简单的木偶玩具,如小鸭子、小鸡、小狗、小树、小花,等等。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帮助他们编故事,进行木偶表演,从而实现音乐、木偶制作、日常生活情景剧的科学融合。

民间艺术活动范文6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儿教育;学习课程;实施方法

民间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教育也越来越早龄化,幼儿教育受到许多家长的重视。是否接受过良好的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把民间艺术和幼儿教育结合起来,不单单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还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一、为什么将民间艺术应用于幼儿教育

首先,民间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中华文化,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包含着糟粕,但这并不代表优秀文化不应得到学习与发扬。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中的文化宝库不是一个人一生就可以参悟的,不早点应用于孩子的教育恐怕日后更会被新鲜的事物所淡忘。其次,民间艺术的存在是多个地区的特色文化共同的。一个地区的民间艺术也是这个地区文化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智慧的象征,这是不可拒绝、不可替代的。将民间艺术运用到幼儿教育中,让该地的人们更早地接触到这些民间艺术,受到浓郁的艺术熏陶,有利于提高本地区的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这对于该地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民间艺术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简单了解本地的民间艺术,在他们心中种了一棵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让这些优秀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一起发芽。同时,也使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种族文化有包容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比如,在新疆地区的幼儿园,可以在幼儿教育中加入热瓦甫演奏、新疆传统舞蹈等,可以使孩子们增加对地区文化的兴趣,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这些文化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在今后的社交中有一个良好的修养。

二、如何将民间艺术应用于幼儿教育

我国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将民间艺术应用于幼儿教育中,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相信随着时间会慢慢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幼儿教育的道路。民间艺术应用到幼儿教育中首先是由教师来进行传播,而教师的民间艺术修养却存在欠缺,也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课程安排以及民间艺术能不能和其他领域融合也是一个未知数。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

对于民间艺术的应用来说,幼儿教师不仅是艺术题材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还要从诸多体裁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选择一种合适的艺术形式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这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因为这是把幼儿教育与民间艺术融合在一起的关键。对幼儿教师开展严格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民间艺术修养,可以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培训,一个是实践活动。专业培训应该找民间艺术的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使教师对本地的民间艺术有深刻的了解和运用,提高其业务水平。实践活动就是邀请专家和本院的教师幼儿们一起参加民间艺术活动,由专家亲自指导幼儿进行学习,不仅使教师学习到传授知识的技巧,也使幼儿得到新的知识。

(二)严格选材安排课程

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多样,教师不能盲目选择一些不适合幼儿学习的,应该从一些具有简单教育意义的开始,根幼儿的年龄段和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能力来进行严格选择。这样,幼儿既能接受民间艺术,对它们产生兴趣,也能促使他们继续学习民间艺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优秀的涵养。

(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教学不应过于单一,不能死板的口口相传,应采用多角度多方位全面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教育方法,不仅使幼儿深刻了解民间艺术,也可以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参与多种多样的民间活动,使他们对课本古籍里边的文化有所了解,知道是什么样子、源头、方式等等。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要让幼儿注意安全,不要乱跑,也不要破坏这些古老文化遗留下来的物质遗产。

三、民间艺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民间艺术应用于幼儿教育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民族精神修养,但实际上更是对我们优秀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如今许多非常著名的民间艺术已经失传,不是我们不想学而是我们不知道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也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发扬。只是目前这种形式刚刚开始,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不可估量的前景,这不能用金钱来计算,文化在何时都是无形资产,沁入骨髓方知伟大。

幼儿教育与民间艺术的融合,也丰富了教育的内容,让幼儿能够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艺术嗅觉。参加各类的民间艺术活动,了解丰富的文化宝库,学习优秀的民间艺术等,这些对于幼儿的成长会起到点睛的作用。

民间艺术是一座无法预测的宝藏,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修养,为将民间艺术与幼儿教育的结合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