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策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营策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营策划

企业经营策划范文1

现代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体现了多方面的价值,在实际中其发挥着提高管理效率、引导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完善企业管理措施等。

1.促进油田企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石油产业同样得到了发展。但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了经济效益,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这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很多企业都因为没有合理的企业文化而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倒闭关门的。

2.大幅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要知道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水平提高。这是因为好的企业文化能在无形中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下减少管理难度,从而大幅度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

3.引导油田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说管理者坐在办公室中就能为企业塑造自己需要的文化,符合企业的文化是在长时间生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会得到所有员工的认同,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良好的凝聚力了,这些都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企业单位对如何确立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相当的苦恼,导致企业文化成了水中月,镜中花,难以实施。部分的单位缺少主动性,只是一味的等待着上级部门的指派;也有多面做出动作却很难有多收获的,没有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纵观前后,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这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管理者过于自我。

在油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同志以自我为中心,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另起炉灶,在油田企业内部搞一套区别于大规则之下的标准,严重割裂了油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连续性。

2.企业文化建设不受重视。

有的则是对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产生的作用完全不重视,不理解的现象,不按照政策和制度上严格执行。还有部分同志认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只不过是徒有其表,外一套内一套,只做表面功夫,喊喊口号,贴贴标语这种完全不用重视的东西。

3.理解过于片面。

也有同志认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只不过是一些工作之外的休闲娱乐运动,比如说:广场舞、联欢晚会、体育比赛等等。这些都对油田企业文化认识程度很低,没看清楚本质。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要突出在“建”字上,切忌重口号轻落实;重宣贯轻执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基于策划学、传播学的,是一种理念的策划和传播,是一种泛文化。

三、油田企业现代企业文化的具体经营策略

1.统一企业价值观。

这对油田企业来说,只有当油田企业内绝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于相同的时候,整个油田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油田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塑造适应企业的价值观,指导思想由“以原有产量为中心”向“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其中,管理的机制主要由“传统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管理理念的提升需要加强制度化的建设以及营造油田企业文化当中业绩为主的文化建设氛围,同时油田企业需要引进更为先进的理念和组织文化,推行更为合适的管理模式,宣传企业干部的优秀形象,提升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整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过程中,文化建设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培养企业诚信文化。

企业文化外在表现就是企业形象,这意味着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企业形象,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不要奢望产生优秀的企业形象,同样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现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若是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就不要妄想企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油田企业党委要有意识的培养诚信文化,可以将其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去。

3.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物质生活的提高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在企业中也是一样,企业文化需要将“人本管理”理念深入其中。人们在集体中都有一个非常矛盾的心理:在融入集体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将自己表现出来。所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重视个人价值,以更多的个人价值来代替集体价值。油田企业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企业文化,这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员工对于企业会产生更多的归属感,无形中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部分,会提高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4.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传统油田企业在进行文化宣传的时候,常做的是无限强调某些文化是企业独有的,然后由此延伸出这种文化的引导力,或者是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悬挂企业文化宣传册等。但是在网络日渐普及的今天,企业应该将网络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进行企业文化传递,让所有员工都可以明白自己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了解自己每天工作内容、如何规范自己等。企业管理由原先的单一管理发展成纵深、多样式的模式,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四、油田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现出来。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做好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1.提高学习力。

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现如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学习。只有在油田企业中创建学习文化,形成全体员工参与的学习氛围,这样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完善与传承。可以在办公地点或生产车间展示相适应的企业理念,不间断的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让所有员工头脑中都要树立企业文化,将这种文化力彻底转化成学习力,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2.提高执行力。

油田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理念的时候,还需要制定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这时候就要将企业文化融合到其中。将所有员工的思想用企业价值观统一起来,用一些具体的行为准则规范员工的行为。这样员工在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某种企业文化。

3.提高生产力。

先进完善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这是因为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将更多的企业理念落实下去;同时做好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进一步提高油田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理念,将企业文化彻底转换成企业的生产力。这样下来,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过程中将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这意味着员工创造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将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企业经营策划范文2

【关键词】液化气企业;经营;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好坏是企业能否稳稳地立足于市场的关键。液化气企业现行的指导思想已经相对落后,液化气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形势需要作出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纲领,围绕国家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的总计划,抓住国家号召低碳发展的有利机遇,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当前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要想使自己的商品迅速占领市场,更好地为居民和商户服务,必须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找准出发点,制定经营和发展的良好策略。

一.液化气企业提出发展策略的指导思想

企业要一手抓经济利益,一手抓社会效益,既要照顾企业的整体利益,也不能忽视员工的个人利益。加强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力争取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确保国有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对内来讲,企业要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用最先进的管理理论来管理企业,使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则是不断扩大市场,赢得消费者的肯定,使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液化气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一定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手段,使企业不断快速健康向前发展。

二.液化气企业提出经营发展策略的出发点

从液化气企业的商品特点来看,它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因此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时,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液化气企业要考虑自己的商品是不是市场中的消费者所期望的,要确保商品符合消费者所需。

2.液化气企业要为商品合理定价。企业既要考虑商品的价格是否能获得预期利润,还要使自己的商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3.液化气企业要考虑在降低商品流通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液化气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范围越来越大,企业既要占领目标市场,还要减少流通成本。

但是,液化气商品有其独特的商品特征。液化气属于国家能源,国家有主管部门对能源商品进行宏观调控,所以液化气企业在液化气价格上权重不大。液化气属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随着我国天然气事业的不断发展,液化气商品从过去的买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企业需要巩固既有的消费者,又要开发新的消费群体。

三.液化气企业经营策略

1.降低成本策略。液化气企业要想使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必须要考虑降低商品的成本。只要使自己的商品综合成本和竞争对手处于动态平衡,国有企业就容易实现抢占市场的宏伟目标。但是,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液化气企业同时也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企业降低了商品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最终利润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调整商品的价格必须掌握好度,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

2.如果需要与竞争对手保持合作。如果液化气企业一味降低商品售价来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利润也不会很高。所以,在企业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难题就是使产品销售与原料供应达到一种平衡关系,这样企业就会获取到最大的利润。企业必须使自己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和竞争,不能形成恶性竞争。所以作为县城的液化气企业这样的小企业来说,如果能够与中石油进行合作,可以争取控制经营权。这样一来,企业既保证了原料的供应,又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依靠高质量的商品服务就可以取得企业的良好发展,当企业手中所掌握的成本越低,企业的服务力度就越强;当企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单纯依靠高质量的服务已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控制资源的能力。因此,企业可以跟掌握资源的一方合作。最后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控制未来的经营主动权,确定自己在行业内的经营主导地位。

3.液化气企业要稳定现有的消费群体,逐步提高液化气的销售量。企业要深入消费群体,了解现有的以及潜在的消费者的具体情况。然后,针对调查中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设法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对自己的重点客户群实行跟踪服务,及时得到消费者的真实反馈。企业内部的员工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使他们具有科学的、现代的营销意识,使员工对市场的管理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都有大幅提高;此外,液化气企业也要不断更新计量设备和计量装备,把最精确的计量和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

4.液化气企业要大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要加强员工技能和素质培训,并及时通过考核员工的方式来检验培训结果。首先要解放员工思想,用科学的实践发展观来武装员工头脑。用改革的思路指导企业工作,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才更有利于员工业务素质的快速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在管理上也要实行创新,建立健全员工岗位培训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适应企业当前发展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具体措施上,可以搭建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平台,政务公开化;培养优秀的管理者,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用工制度,实行多劳多得,进一步激发员工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规范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标准,树立新的企业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服务跟踪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企业经营策划范文3

关键词:民营企业 多元化经营 误区

民营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误区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经营,发挥其资本雄厚、市场开发力强的优势,通过纵向扩充经营品种,横向扩展经营领域,达到优势互补、技术关联、风险分散效果的一种经营模式。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和实施多元化经营,对多元化及其带来的效果与负面影响没有形成辨证和整体的认识。许多民营企业家对多元化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误区。

对多元化内涵的理解存在误区。多元化可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指各业务之间存在技术或市场的关联性的多元化,包括技术相关型、生产相关型和市场相关型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指各业务间不存在技术和市场的明显的直接关联。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民营企业家往往认为多元化就必定是非相关多元化,所以在多元化经营中就会选择那些与主导产业存在较大差异性的行业。而事实上,非相关多元化往往比相关多元化的风险大的多,这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后续经营中的挫折与困境。

认为多元化必将提升企业规模和效益。当前,许多民营企业的规模已经达到新的突破点,迫切希望能在短期内形成质的飞跃,因而大多转向多元化经营,认为其必将极大促进企业规模和效益的提升。实际上多元化经营也是风险与收益并存。

夸大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作用。理论上,多元化经营能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达到“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和“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然而,多元化分散风险的作用并非如此简单。尤其是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时,进入陌生的行业和领域,反而不利于协同效应的产生,加大了经营风险。正如恒源祥老总刘瑞旗所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纯粹是瞎扯,关键是有没有太阳,没有太阳哪里都不亮。”

缺乏战略思维,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新兴行业蓬勃发展,市场热点千变万化,投资机会纷至沓来,有的民企老板便头脑发热,经营思想混乱,不顾主导产业而盲目跟风。往往在实施多元化后迷失方向,缺乏战略性规划,单纯地围绕市场热点转,忽视了主业竞争优势的培养,也不能实现各产业的有机整合,导致“1+1

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对策

多元化经营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如何充分地认识它,并加以有效的应用,既降低风险,又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能力。民营企业应该在自我剖析和吸取其他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有自身特色的多元化经营道路。

夯实基础,完善自身。一方面,把核心产品和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集中力量把企业培育成有较高知名度、具有核心优势、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充分享受核心产品规模效益的企业,为多元化经营聚集足够的实力。另一方面,管理要跟上多元化步伐。民营企业应加强高层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管理机制的建立,重视企业战略规划与管理,塑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为实施多元化经营打下扎实的基础。

有层次地推进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分低、中高和极高三个层次。低层次多元化指超过70%的收入来自某一项业务;中高层次多元化指超过70%的收入来源于主导业务,各项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产品、技术和分销渠道等;极高层次多元化指不到70%的收入来自主导业务,事业部之间通常无联系。多数成功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都是遵循着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民营企业切忌急于求成,忽视多元化经营的一般规律而盲目加快多元化进程,而应根据企业情况和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有层次地推进多元化。

培养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与各项业务相关的一整套复杂的资源和能力,是提供长期竞争优势基础的一组技能、技术、知识、管理、文化等的集合体。民营企业准备进入其它产业时,要按照专业化经营的要求规划和组织实施,并谋求在技术、产品和经营方面在新行业的特殊优势,具有市场准入优势及进入新市场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地位,才能使其后来居上,很快形成在该领域内的稳固地位。

慎选进入新行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企业将在多个领域与其他企业竞争,这势必要求民营企业慎选欲进入的新行业。

把握好多元化经营的时机。多元化经营的时机要综合考虑拟进入产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两个因素,在两者间寻找最佳切入点。依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应在产品的导入期或成长期进入该产业,因为此时市场吸引力最大,譬如足够的规模,高的投资回报率,低的进入障碍,较为宽松的市场竞争环境等。

参考资料:

企业经营策划范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措施;挑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社会科技的大革命、大推动,使得国际分工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市场经济也相应的逐渐内化、深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不断的扩大,其相互间的依赖性也有所增强,进而直接的造成了经济活动大规模的突破了国家、区域的界限。总之,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就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之内带有自由性以及全面性的流动、运转,从而也使得各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客户带来的挑战

客户,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没有了客户,也就没有了经营活动的意义。然而这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多样化、具体化以及丰富化,但是客户对商品的功能、质量以及外观等等要求也随之相继的提高,可以说企业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高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竞争的挑战

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所实施、贯彻的改革开放政策,都为我国企业带来了非常客观的、巨大的市场,但是我国企业还必须正确面对的一点就是,超强市场同样也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各企业的营销活动越来越淡化了国界以及区域,而跨国企业的进入,绝对的构成了对我国企业巨大的生存威胁,因为我国企业从规模方面、资金方面、生产技术方面以及企业管理方面都无法与这些跨国大企业相竞争。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在为我国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上的强敌。

(三)经济全球化环境中金融风险的挑战

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却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成了各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地区,这也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资。虽然说这些外资的引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金融系统以及货币带来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比如说我国需要增发大量的人民币,否则大量的外资将难以兑换、如此巨大的外资如果抽回或者是流动,就会使得我国出现外流的现象以及如果外资不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那么就会直接的造成重复性的建设以及资金的浪费,而最为重要也最为严重的就是外商借贷会使得我国出现汇率方面的风险以及外商偿债方面的风险,而这些种种问题都会直接的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的局面。

二、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管理体制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必须调整、更新原有经济的结构以及方式的重大压力,而在这个过程又会不断的创造出新的市场、新的贸易盟友以及新的活动领域。这种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而这个机遇需要企业利用好外资,并且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从而发挥出优势。但是,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企业如果还是按照老一套的运行机制来进行对企业的综合管理,就必然是因循守旧,进而难以从中获得发展,比如说我国企业在管理以及机制上,都受到计划经济的严重影响,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僵化,所以不能够及时的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正是因为这样,企业必须及时的、合理的实施改革,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适应、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有应变能力的管理机制,但是有应变能力机制不必要前提就是要具备收集以及分析信息的能力,所以说企业应该先设立好专门的机构来处理收集以及分析信息的工作,进而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有应变能力的管理体制。

(二)培养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既为我国企业带来了诱人的发展机遇,又为我国企业带来了竞争上的强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只有具有一定规模以及实力、具有科学化管理方法、具有创新的能力以及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才能够真正的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面对那么多的强敌,我国企业必须要正面的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且树立好作战的信心;必须充分的考虑、分析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道路、正确的认识到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我国企业要想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正确的认识到创新的作用,因为创新才是企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可以说企业没有创新那也就没有了生存,不能生存的企业又怎么会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企业必须从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企业营销意识的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的创新等等综合方面来全面的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的必然阶段,而是一个长期战役,所以我国企业必须从思想上正确的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能够长期的生存下去,才能够继续长期的竞争,而有竞争,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加快企业自身的制度转变以及对企业产业结构的有机调整、大力的研发高科技、新科技产品、着力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重视对优秀企业家的培养;第二,必须尽快的建立以及完善现代企业的综合制度、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以及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把非常锋利的双刃剑,既对我国有利,又为我国带来更激烈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企业的向前发展,并且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以及优秀的管理经验,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以及利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直接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观念以及管理意识,并且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正是因为这样,我国企业在如今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必须正确的、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积极的去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这样才能够获得胜利、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企业经营策划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贸易;跨国企业;企业建设;跨国发展;本土化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15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76

1 施工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就施工企业而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企业员工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发展,适应日益变化的发展环境;(2)提高工作效率,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现在的建筑市场,摆在我们这样以铁路工程为主的新建局面前的困难越来越多,企业要想打开轨道、公路等其他方面的市场,就必须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化对这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3)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要求企业要对其进行不断地培训。员工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都要靠不断的提升自我来实现。培训可以使员工学到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可以提升个人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修养、实现更高的自身价值。

2 施工企业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培训要遵循哪些原则呢?主要有以下五点:(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培训中要引导人员运用科学理论总结自身的工作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2)学用一致的原则。要求培训的内容与施工现场所需一致,施工现场需要哪方面业务的培训,就要有针对性地做哪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发现人才,挖掘人才潜力,为更好地使用人才提供依据;(3)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所承揽工程的工艺特点和要求以及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人员的具体需求,确定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4)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培训方案要有针对性,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培训结束后,还要有培训质量评估,以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5)全员培训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专业技术骨干、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短缺和后备人才要加大培训力度。

3 施工企业培训的流程

在确定好培训的原则后,培训的基本流程也是很重要的。

培训的基本流程,可大体分为五个环节。各个环节相辅相成,每一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基础和前提。

3.1 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1)企业发展战略与外部环境分析。培训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及发展目标,找出企业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以此来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2)工作岗位要求分析。为了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人力资源部门要掌握企业中每一职位的职务要求和规范,尤其是基层单位各个岗位的职务要求和规范,从而对上岗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2 人员与绩效分析

在对员工进行分析时,应该明确员工目前的绩效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培训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培训的目标。

培训目标分三种:(1)知识的传授;(2)技能的培养;(3)态度的转变。具体地说,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即知识更新的培训、专业技能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培训、思想观念的培训和心理素质的培训。

3.3 制定培训计划

有了明确的培训目标之后,还需要将培训目标做具体分解,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来完成。

员工的培训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长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应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短期的培训计划则主要针对不同的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及工期安排对培训内容、方式进行具体的设计。并根据已经确定的培训目标,确定培训的组织部门、培训时间、考核方法、授课方法、经费落实等工作。

3.4 培训的实施

培训的实施是整个培训过程的关键环节,要想做好实施阶段的工作,必须做好以下五方面:(1)企业领导全程参与培训。企业领导的全程参与使员工感受到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同时,企业领导全程参与培训,可以发现培训的内容、培训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另外,企业领导全程参与培训,有利于加强领导和员工沟通。员工和领导通过培训共同提高,尤其是关于企业文化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企业领导的全程参与使培训的效果更好;(2)重视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应把企业文化培训作为员工培训工作的一部分,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企业发展史等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能够充分地了解认识到本企业的文化精髓,以此来增强员工的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3)抓好培训过程的控制。由于参加培训的员工大都来自基层,培训的组织部门对其不可能知之甚深。所以要了解员工的已有的业务技能情况,并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各种专业知识的衔接,以此提高培训的效率;(4)强化培训计划的实施管理。主管培训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计划的实施管理,要求各业务部门按计划实施培训,对因故不能按期举办的培训,要提前向主管领导申请变更。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变更。人力资源部门还要对各业务部门举办的培训进行全程跟踪、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培训效果的反馈情况,对实施培训的部门进行表扬或批评,并提出整改意见;(5)培训内容要不断创新。施工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依托新工艺、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对于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技术是管理的基础,只有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因此,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同时,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要加大培训力度。

3.5 培训的效果评估

对培训效果及时进行评估,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培训效果的评估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培训内容方面是否按目标计划全部完成;(2)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地点安排是否能够方便各基层单位员工参加培训;(3)参培人员对培训内容实际接受的程度如何;(4)培训老师的讲课方法是否适合参培人员;(5)参加培训后参培人员在实际的本岗位工作中有了哪些方面的提高。

培训评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采取理论考试、案例研讨、现场演练、情景模拟、撰写学习心得或论文等方式,对参培人员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2)采取问卷调查、参培员工访谈等方式,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讲师水平、教学管理等培训项目整体效果进行评价。为了切实做好培训评估工作,一定要认真对待培训过程监督测评和培训效果反馈。

4 施工企业培训方法

我们的员工都是成年人,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就必须有针对成年人特点的培训方法。

成年人的特点决定其与非成年人的学习特点有若干不同。如成年人由于已经经过了一定的社会磨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对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要求更强烈、更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当成年人切实感受到知识、技能的增加与提高工作绩效和增强工作满意度存在着密切关系时,他们就有着充分的学习动力,即他们乐意接受培训,而不是被迫学习。此外,成年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式甚至偏见,常常以习惯性思维来面对知识,对新观念不容易接受;成年人逻辑记忆能力较强,而机械记忆能力较弱,只有联系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或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鉴于成年人学习的上述主要特点,在培训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上应做到以下三点:(1)避免授课教师单向的理论灌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向参培学员传授施工经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参培员工的学习积极性;(2)培训方法的设计要注重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员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自学的途径、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针对成年人的这些特点和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六种培训方法:

4.1 自学与交流相结合法

目前我单位年轻技术人员较多,又分散在不同的施工工地,如果企业集中的培训,一是会影响施工进度,二是会增加培训成本。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各项目部施工工程配备不同的专业书籍,要求项目部员工平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每周利用例会时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集中交流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考试,以巩固学习效果。

4.2 讲授教学法

此方法主要针对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项目部班子成员等中层干部培训。为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必须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根据中层管理人员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邀请专业人士为中层管理者进行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3 网络培训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在线的、实时的培训具有更高的效率,能节省更多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网上课堂能提供一个类似于教室的互动环境,较之静态学习系统更能提高培训效率,降低成本。

网络培训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如师资方面,网络培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上优秀的顾问资源,授课形式不受时间、地域的局限,形式新颖,效率高,更易于学员接受,培训费用低廉。鉴于网络培训的特点,结合单位实际,我们将此方法用于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取证培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4.4 导师带徒弟

见习期员工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让新入职员工在一年的见习期内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人力资源部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了不同的见习计划大纲,并根据每名新入职员工的专业为其指派一名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导师签订师徒合同,进行见习指导。

导师在一年的见习期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新员工进行培养:

4.4.1 加强对新员工责任心的培训。对新员工责任心的培养应当循序渐进,根据其自身优点与长处,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让其单独完成某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并不断鼓励表扬其工作表现,使其对工作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对其他自己抵触的、不想做的工作也就有了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责任心。

4.4.2 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基本技术知识培养。现场技术人员必须掌握五种基本专业技能:(1)施工图纸的阅读能力;(2)测量放样能力;(3)质量验收能力;(4)工程数量及物资消耗的计算能力;(5)技术资料的记录编写能力。

新入职员工在校期间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快,由于刚刚参加工作,新入职员工经验较为欠缺,施工管理技能较差,我们应该利用好他们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对其进行技术知识培养。

4.4.3 加强对新入职员工施工管理能力的培养。进场后的施工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1)前期现场调查阶段;(2)施工企业筹划阶段;(3)企业施工阶段;(4)竣工验收阶段。

在施工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大胆启用新入职人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施工管理能力和施工组织能力,在各个阶段的管理方式有所区别。

现场调查阶段: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带领新入职人员进行调查,教会他们调查方法、设计图纸的现场核实方法等相关的现场经验,让他们明白,我们所调查的施工环境、人文环境、道路通讯、设计图纸的现场核实、征迁条件、水电资源等项目是为后续施工的各个阶段提供的最基础的参考资料。

企业施工阶段是一个项目经营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技术人员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最多的阶段。施工企业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的编制,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现场物资需求及调配,施工质量、安全盯控,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技术资料的记录和编写,竣工资料的完善等现场一切技术资料都需要技术人员来编制、完成。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在对每一名技术人员表现出绝对信任的同时,必须严加监督和指导,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要横眉立目,要帮助他们修正错误,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给予鼓励,要让他们明白“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含义。

竣工验收阶段:工程技术人员要树立工程竣工资料竣工的观念。在此阶段,工作强度会有所降低,需要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理,盘点剩余工程,控制好物资需求计划,配合经营部门做好二次经营资料的上报、协作队伍的结算工作。

每名新入职员工在各个阶段都有导师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使他们能很快熟悉施工环境,掌握工作技能。

4.5 委外办班培训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有符合企业资质的各类岗位证书。对于“员”的取证培训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尽量减少对施工生产的影响,提高取证通过率,我们一般是选择培训质量高、信誉好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取证。

4.6 施工现场培训

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偏低,但他们又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针对不同工种,编制了简单易学的教材,要求项目部对所有农民工进行培训考试,并做到随进场,随培训考试,以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关系到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有适合企业发展的培训战略,有适合员工成长的培训方法,才能做好企业的培训工作。施工企业只有把不同层次、不同管理岗位员工的培训工作做好,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姚桂莹,刘朝晖,赵来强.石化企业HSE培训矩阵的

建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5).

[2] 王力.安全培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3] 李海艳.D公司的员工培训体系设计[D].山东大学,

企业经营策划范文6

一、税收政策变化的影响分析

改革前后税额变化营业税改增值税,直接的变化就是税率的改变,营业税税率3%,方案中增值税的税率11%,考虑价税分离,税率差额约为7%,结合附加税两种税制下的收入差额约占总收入的7.5085%。可想而知,改革直接带来了7.5085%的税收负担,完全可以形成整个建筑行业的阵痛。然而,增值税和营业税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抵扣,改革后只要购进成本达到销售收入的68%,且购进的进项税率达到11%,即可保证不增加税负。成本预测和进项预算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税负的增减,完全取决于所获取的专用发票和进项税扣除额的大小,因此在合同签订时,企业应充分考虑增值税因素,由于工程购进材料和施工机械费用所包含的增值税是抵扣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所以在成本预算中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和分包商能有效减少税负。日常开支中尽可能获取专用发票也可以抵扣增值税,在税制改革全面消除营业税后,所有行业都可以有进销项,届时,建筑企业可以从上游充分获取进项,降低税收负担。现阶段突出问题税收政策改革后核心问题是抵扣,在税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突出问题就是无法获取进项,主要的无法获取增值税专票事项如下:①人工费。②地方材料部分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③享受国家减免税的产品和劳务无增值税专用发票。④甲方提供材料和设备,或甲方指定分包的工程难以取得增值税发票。⑤部分工程所在地不在“营改增”范围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⑥上游企业中大量的小规模纳税人导致抵扣率难以提升。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且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在“营改增”窗口开启之后,建筑企业税负会明显加重。增值税是价外税,抵扣链条环环相扣,运行不畅会导致企业负担加重。

二、建筑业企业的应对措施

把握税收政策要点,总结学习试点行业管理经验在“营改增”的大形势下,建筑企业获得了缓冲的时间,应当顺应时代,做好准备,对改革政策心领神会,培训税务人员,转变思路,总结试点行业优秀管理思路,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票据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增值税发票的获取工作,杜绝假发票和虚开的增值税发票,确保专用发票的真实性。建立一套系统,完整、详尽的纳税申报体系,提高纳税效率。企业各部门应密切配合,专用发票及时申报,及时抵扣,以免影响决策。施工过程中减少浪费,用减少成本费用的方法缓解改革的冲击。做好税收筹划,转变消费结构“营改增”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转变的空间,建筑行业应当利用这个机遇,以税收筹划为切入点,设计完整、系统的税收规划,整体上不断地降低企业税负,形成企业的采购系统,在同样成本下,首先选择优质的可以提供进项税额的一般纳税人,其次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尽量不选择无法提供进项的供货方。在采购过程中,充分利用增值税的相关优惠政策,选择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节能新材料,采用能够抵扣税负的环保新技术。在各个方面降低企业税负,腾出利润空间。

作者:胡云霞 李岳 单位: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