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1
一、选取含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材料
1.直接选取民间艺术作品为游戏材料
首先,游戏材料作为幼儿园游戏中的基础组成部分,能直接地与游戏中的幼儿进行接触。许多民间艺术文化对于幼儿来说不能直接进行运用与消化,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直接投放到游戏中让幼儿了解,比如将民间的泥塑这一艺术作品放入幼儿角色游戏中的“饰品”店,通过幼儿的“购买”来对泥塑进行欣赏。教师在投放这些艺术品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游戏主题,投放相应的民间艺术作品,并着重引导幼儿对这些艺术品进行多方面的观察,让幼儿对这些成品民间艺术材料有所了解,而不是完全开放式地让幼儿独自探索,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他们的知识。
其次,许多民间艺术并不是以一个固态的形态来呈现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些民间艺术元素作为材料加入我们的游戏中,如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在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民俗音乐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活动中的素材进一步延伸到幼儿参与的游戏中,比如教师可以把江苏民歌《茉莉花》投放在表演游戏中的小舞台作为音乐,进一步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学习一些汉族舞蹈动作。在体育游戏中也可以将维吾尔族歌《哇哈哈》融入其中,让幼儿学习其特有的拿东西的动作来接力运球。
2.选取与民间艺术相关的半成品材料
学龄前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相比于以欣赏为主的成品民间艺术作品,它们对于半成品材料更为喜欢。许多的民间艺术都是由最本土、最大众的材料而来,特别是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民间艺术,更能够进入幼儿的游戏中。在选取这些与民间艺术相关的成品材料,除了要考虑材料安全性、游戏主题外,还应该重视幼儿的已有水平。
二、创设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环境
1.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工作一直为营造良好的环境适应教育,为孩子提供机会和条件,把他们的活动和表现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之一。幼儿进入幼儿园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幼儿园的整体环境,现在幼儿园的墙面、走廊、过道甚至是窗户上,教师们都给予了装饰,有的是幼儿的作品,有的是由废旧材料制作而成,这些东西每每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果能利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其中,在走廊、墙面等幼儿能够看得到的地方,加入一些与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如在中秋节期间,可以在幼儿园大厅悬挂一些有民间特色的灯笼,在丰富幼儿园环境的同时不忘宣传民间艺术文化,还可利用家长对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一起为幼儿园环境做准备,通过家园合作,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并且饱含民间艺术文化的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游戏操作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幼儿同这些环境之间的互动。幼儿园整体的大环境虽然能呈现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文化,但是幼儿与其接触的方式、时间都较少,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教育作用很难有效、直接地发挥,因此,班级中幼儿的游戏操作环境也至关重要。除了为幼儿准备成品或半成品的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材料外,还应该创造一个能让幼儿一目了然、直接感受的环境。
在含有民间艺术的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主题或者区域的外部环境布置,如贴一些相应的图片、海报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还可以在游戏中加入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元素,如服装、音乐、学习材料。在游戏开展之前,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让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了解,为游戏的操作做准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幼儿与这些环境之间进行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民间艺术文化,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游戏氛围。
三、开展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活动
1.开设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主题
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不管是角色游戏还是区域游戏或者户外游戏,都有自己的主题,这些主题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整体目标与具体的教育目标相结合而来。如果只是将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材料零散地投放在一些游戏中,幼儿很难着重地、系统地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将幼儿游戏某个主题直接定为某一民间艺术文化的主题,特别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幼儿会主动地去了解,去探索。
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班级教学内容中的剪纸活动,在美术区开展“剪窗花”主题。由于南方过年时的活动越来越少,这样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幼儿对于过年的热情非常高涨,所以在过年前开设的“剪窗花”主题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又能与节日相融合,还能引导幼儿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在游戏中幼儿与教师通过故事的等形式一起了解窗花来历,欣赏各式各样的窗花,由最简单的花纹开始剪纸,到最后的自由想象、自由创作,整个游戏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长期性地作为一个主题来让幼儿参与。开设民间艺术文化的主题,让幼儿有层次性地了解、学习民间艺术文化,融入民间文化艺术中,感受其中的内涵,并且还能体会到自己主动创造的快乐。民间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瑰宝,是民间艺术的感觉和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过程。
2.直接开展各种民间游戏
相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民间艺术活动,一些本来就非常有特色的民间游戏也非常受幼儿的喜爱,而且有的这些游戏能够适合几乎所有的幼儿,不管是哪个年龄层次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其中,这些民间游戏也隐藏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教师们无须再画蛇添足地为其准备太多的东西。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2
(一)磁村花鼓艺术的诞生磁村花鼓俗称“打花鼓”,因起源于山东省淄博市“磁村镇”而得名。在诞生之初,磁村花鼓是穷人在沿街乞讨时的一种有人物、有情节、边打边唱边舞的艺术表演形式。相传,磁村花鼓产生于清同治年间。①关于磁村花鼓的产生过程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清同治十二年,时任淄川县的县令为方便居民进山祈福下令将原本年久失修的一座连接磁窑坞和华严寺的桥梁重新修葺,于是很快一座全新的鸳鸯桥便出现在了磁窑坞通往华严寺的交通要道上。在新的鸳鸯桥修好通行的那天,居住在磁村镇的居民们自发组织到桥头摆戏台唱大戏,同庆新桥落成。在这盛大的庆贺仪式过程中,有四位穿梭于磁窑坞各乡间靠杂耍艺演混饭吃的民间艺人也到场祝贺,并奉献了许多精彩的艺术表演。就在这些表演当中,有一个“打花鼓”的表演博得满堂喝彩。从那之后,磁村镇的人们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热闹、诙谐的艺术形式,而“打花鼓”也就成为了磁村镇各项庆典活动中的“保留项目”。久而久之,“磁村花鼓”这种艺术表演形式逐渐在民间稳定和鲁中地区流传开来。
(二)磁村花鼓艺术的表演形式磁村花鼓“打花鼓”的方式在当时磁村镇居民的眼中新颖独特:艺人们选用的是一种形状近似于腰鼓体积却又大于腰鼓的新型打击乐器;在表演时,表演者用鼓绳将乐鼓斜肩背在身后,用鼓绳敲打乐鼓的同时身体也有节奏地舞动。“打花鼓”的伴奏乐器是手锣、镲和小点锣。②最早的“打花鼓”节目并没有过多的过于复杂的剧情和舞台人物,整个“打花鼓”的表演一共有一男三女四个人。男演员以花鼓表演为主,女演员以演奏乐器为主。男演员的表演动作包括从身体的各个角度甩绳子有节奏地敲打花鼓,也包括和其他女演员配合,又唱又跳。磁村花鼓的唱词以简短诙谐为主要特点,整体的表演不注重唱词的内涵而注重表演的氛围,是一种非常热闹喜庆的表演形式。
(三)磁村花鼓艺术的演化过程在磁村花鼓的诞生过程中,率先创造“打花鼓”的并不是磁村镇人,而是在磁村镇一带走街串巷的民间艺人。尽管磁村花鼓的具体演化过程并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但是在研究晚清时期民间艺术时却发现,这些民间艺人受生活所迫必须常年在走街串巷的表演中谋生,这样的现实决定了诞生在街头巷尾的艺术都具有表演不复杂不注重乐器演奏的特点。另外,从满足民间艺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人们将鼓绳留出一定的长度,使得民间艺人方便进入陌生地方、村落时驱赶家畜。在种种便于就地表演的进化过程中,磁村花鼓的表演形式逐渐固定下来。而当磁村镇人继承并发扬“打花鼓”这一独特艺术表演后,他们也没有因为演出环境和演出目的的改变而变化其艺术形式,而是最大程度地传承了最原始的磁村花鼓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无形中提升了磁村花鼓的艺术价值。
(四)磁村花鼓艺术的发展回顾磁村花鼓艺术的百年历史,可以将磁村花鼓艺术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磁村花鼓艺术的萌芽期从清同治十二年一直延续到爆发前。在这个阶段,磁村花鼓开展的非常兴盛,艺人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这个阶段是磁村花鼓艺术发展的兴盛阶段。第二阶段,发展期:磁村花鼓在建国初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1959年,磁村花鼓艺术的新传人李慎濂先生终于让沉寂了许久的磁村花鼓重见天日。在李慎濂先生的不断努力下,磁村花鼓得到了深度的发掘和保护。第三阶段,复兴期:1986年以后,磁村花鼓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进步趋势,首先是磁村花鼓作为民间舞被《中国民间舞集成》(山东卷)收录;1997年大型民间舞蹈《磁村花鼓》又在元宵节民间艺术进城表演中获奖,并且被中央电视台全面报道和推广之后,磁村花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磁村镇开始了对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磁村花鼓历史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工作,在省、市各级文艺工作者对花鼓的唱词、鼓谱进行挖掘整理和保留原始鼓谱唱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磁村花鼓艺术的表演形式,不仅将早先的一鼓三镲(锣)的表演形式逐渐升级演变为二鼓二镲、四鼓四镲,甚至是八鼓八镲,①还在磁村镇中心校开设了教授花鼓基本打法和基本唱腔的专业教学课程。磁村镇成立了磁村民间艺术团,成立了磁村花鼓开发工作机构,全面负责磁村花鼓的挖掘、整理以及花鼓的发开、宣传等。在镇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在全镇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磁村花鼓学教活动的实施意见》②的指导下,全镇中小学开始推广普及磁村花鼓,基础性普及工作正在如火如荼中进行。2006年,磁村花鼓艺术成功申报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磁村花鼓的艺术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磁村花鼓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其艺术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律动的节奏作为一种以演奏花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磁村花鼓的节奏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民间艺术的特点。磁村花鼓的演出节奏非常的欢快、热烈,不仅旋律律动感强烈,而且整个演出的渲染性极佳。在表演的过程中,各种乐器相互配合,既不失花鼓演奏强烈的动感,也很好地利用了其他各种乐器的特点,整体旋律轻快流畅动感十足。不管是在诞生之初还是发展至今,磁村花鼓艺术独特的节奏魅力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磁村花鼓艺术演奏过程中这种欢快的律动不仅清新欢快而且朗朗上口,很多磁村花鼓艺术的爱好者支持者都对磁村花鼓的节奏美推崇备至。
(二)欢快的舞蹈不管是磁村花鼓艺术还是其他地区的花鼓艺术,击鼓的动作以及舞蹈的相互配合都是花鼓艺术表演中的重要部分。磁村花鼓的表演一直以击鼓招式的令人眼花缭乱和对肢体动作的巧妙变化而著称。在磁村花鼓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依靠自己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熟练的抛绳击鼓技巧来掌握鼓绳的收放。表演者的舞蹈动作灵敏欢快,非常具有感染力。在表演时,他们排成一队,从舞台的一边登场,边舞边唱,在完成上场后,表演者在舞台中央边打边舞,边唱边舞,不时有高难击鼓动作进入,如:从胯下向背后甩绳索进行击鼓表演的“黑狗钻”;从身体一侧甩鼓绳在绕过身体一周后敲击花鼓的“老树盘根”;单脚站立的情况下从双肩重复多次击鼓表演的“金鸡独立”③等。整场演出,磁村花鼓的击鼓艺术表演要步伐轻快、节奏鲜明、动作稳健、铿锵有力。
(三)唱词艺术在传统的磁村花鼓中,唱词并不是表演的重点。但是随着磁村花鼓的不断发展,磁村花鼓的唱词在整体表演中的作用已经被大大提升,唱不再是单纯为了舞蹈助兴的“小插曲”,反而变成了磁村花鼓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磁村花鼓的唱段多以诙谐幽默的传统唱词开始,歌词内容简洁明快,乡土气息浓郁。唱段通常由四句传统开场唱词和现代唱词两部分内容组成。传统唱词的四句内容是固定的,但现代唱词的部分则可以由表演者根据现场的情况即兴发挥,也可以将时代气息更强的新词增添进去,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新时期磁村花鼓的时代感。磁村花鼓的传统开场唱词有以下几种④:1.“这面花鼓圆又圆,两头都是皮儿墁,一嘎拉都是小钉子砦(谐音),一根皮条两个环。”2.“好命苦来好命苦,一辈子没摊上个好丈夫,人家的丈夫把买卖做,俺的丈夫打花鼓。好命薄来好命薄,一辈子没摊上个好老婆,人家的老婆把针线做,俺的老婆敲小锣。”建国后,唱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丰收等一系列反映生活日新月异变化的内容被丰富进了唱段当中。
三、磁村花鼓的艺术价值磁村花鼓在发展过程中记录着鲁中地区百余年来历史文化、民间风俗,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磁村花鼓的艺术表现功能1.叙事功能。磁村花鼓诞生于街头巷尾,是人们对生活的记录和生命的感受,是一种独特的表达自身思想的艺术形式。表演者敲击花鼓的招式,大都从劳动人民熟悉的生产劳动中发掘和提炼,其动作和唱词如实的记录了实际劳动、生产的状态,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磁村花鼓的表演内容反映的正是晚清时期民间生活的疾苦,表达的正是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之情。在观赏“打花鼓”的时候人们更多地看到了这项表演喜庆欢快的一面。在传统的唱词上,一代又一代磁村花鼓艺人将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在内容和情节上,根据当地流传的故事、人物用唱词和表演,记录着当地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变迁。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磁村花鼓的表演更具技巧性、娱乐性,更符合“职业化”表演的发展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充满着乡村文化气息的民俗性歌舞娱乐。但是,磁村花鼓的唱词、舞蹈动作更是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汉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符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强大的叙事功能。2.抒情功能。磁村花鼓的表演动作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积累而提炼来的,唱词、舞蹈动作中所表达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磁村花鼓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下蕴藏着的是花鼓艺人们细腻婉转的思想感情。不仅如此,由于磁村花鼓的表演者在演出中经常上演高难度动作及复杂的固定招式和即兴招式,所以在表演过程中,动作与动作衔接也经常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复杂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磁村花鼓与其他形式的民族传统舞蹈或者花鼓艺术等所表达的群体情感变得不同,磁村花鼓不仅可以表现舞台形象中人物角色的多层次的复杂的关系,还可以表现人物角色的细腻入微的各种思想情感。①磁村花鼓在表演中塑造的人物、情节,标志着我国汉民族传统舞蹈艺术在人类舞蹈史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3
一、明确教育目标
早在中国幼教初起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各种外国教育思想纷至沓来,我国幼教界出现了盲目抄袭模仿的混乱状况。陈鹤琴对这些现象极为不满,他尖锐地指出:“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是美国的故事,看的图画是美国的图画,唱的歌曲是美国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美国来的。就连教法,也逃不出美国化的范围……要晓得我们的孩子并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也不一样。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未必是优良的。……总之,幼稚园的设施,总应当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至于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和教法,也可以采用,总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条件。”…佃“们1927年陈鹤琴等发表了中国化幼稚教育的宣言书《我们的主张》,其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是“幼稚园要适应国情”。时间过去了多年,而我国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如今却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跳不出唯“新”、唯“洋”的怪圈,脱离Ⅵi地的实际情况。从活动室的布置.到教师与幼儿的服饰及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乃伞使用的教学语青,几乎谈不上民族特色;本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如风俗礼仪、传统节口、服饰特色等没有得剑开发与利用,,民族幼儿教育紧张追赶着“现代文明”的脚步.内心深处往往还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自单阴影,总觉得自己处处“落后”,排斥各种包含“土”味的教育活动.许多幼儿班依样照搬“城市化”的教育模式,盛行“模拟课”。教师到城里幼儿园听课,然后按照听课的教案,利用本班幼儿模拟教学.并推广给其他教师去效仿。民族幼儿园不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而是向高标准的城市幼儿园看齐,尽量为幼儿购买大型玩具材料,如钻圈,滑梯等。石林彝族自治县幼儿园的发展也曾经历过这样困惑迷茫的时期,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深入学习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逐渐平静r浮躁的心,从明确教育目标入手,带动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本土化复归和现展。
20世纪40年代初,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活教育”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后又提出做“世界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把教人做人定为“活教育”的三大目标之首。“活教育”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合理因素加以吸收、改造、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从而高度概括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和科学发展内涵的人的全面素质。“活教育”讲做人,以求得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这就赋予做人以现代改革精神,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他提出的“做中国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提出,做现代中国人的条件是: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活教育”不但要求做中国人,而且要求做世界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活教育”是陈鹤琴吸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营养,结合中国的国情而另辟蹊径的探索。这些理论今天仍具有启发性,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目的。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理想追求,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与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摆正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不要生吞活剥国外的幼教模式。在多元文化时代,本土的民族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际教育大会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报告,系统地提出了跨文化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指出:“多元文化教育通常足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有关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在当前多元文化的世界格局之下。
每一个民族都应当清醒地、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为此,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巾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及发展趋向。这种自知之明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是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而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自主地位。;2I•石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东高原腹地,县内居住着汉、彝、苗、壮等20多个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民族幼儿教育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开发、利用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独具特色的优良教育经验,同时吸纳现代教育的精髓,为本地文化建设服务。为提高本民族生活质量服务。石林幼儿园立足“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依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确立在幼儿园开展民族艺术教育的活动方案。以彝族文化为蓝本,在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每周在保证其他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进行主题教学活动,以民族艺术教育内容(民族文学、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刺绣)为主,辅之以民族节日、民族饮食文化等方面的艺术教育。使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意识到本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增强其民族的自尊感与自豪感。
二、构建园本课程
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第一条就指出课程应是民族的。陈鹤琴主张: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课程编制要有目标又要合乎生活,教育要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可以根据儿童可接触钊的自然现象与社会乍活制定出《幼稚乍生活历》(即教育历).课程安排既彳『汁划性又有灵活性.富有弹性的课程可以适应不同兴趣与能力的儿童,可以使儿童从多方面发展并适应他的个性特点。一国之中应有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但应允许各地补充,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仍然是当前幼儿教育所努力倡导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继续得到体现和完善。《纲要》总则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同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纲要》从两方面对拓展幼儿教育资源指明了方向:一是“因地制宜”,注意地方特色,从幼儿所处的环境中挖掘优秀的教育资源;二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所以民族文化教育应该呈现出富有民族色彩的内容和形式。石林彝族自治县幼儿园充分利用本土优势,把少数民族文化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在幼儿园课程发展中多元化和本土化共生。拓展综合教育资源的内涵。石林多民族共生的环境是孕育民间艺术的沃土,其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问美术形成了本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尤其是民间文学和音乐承担着对儿童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职责。它们的启蒙特性让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生活、明白事理;它们的教育特性潜移默化着儿童的品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美好的性格。如民间文学既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又能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社会教化,所以钟敬文教授曾深情地说:“我们来到了人世,就在歌谣和故事中长大,没有歌谣,没有民间文化,中国的孩子就成了没有祖国的儿子,变成浮萍草到处飘零。民间文化是儿童庄严的课本,做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工作就是为文化和孩子招魂。”∞1、石林幼儿园精心选择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建构了自己的园本课程。
1.民族文学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富有文学艺术天才的彝族人民,创作了品种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叙事长诗、寓言、童话、笑话、谚语、谜语JL歌等。有不少优秀作品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宅库中的名菩和珍品,如举世闻名的《西『幸j彝志》和彝族四犬史诗《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梅葛》和《合姆》,阴大叙事诗《阿诗玛》、《妈妈的女儿》、《我的幺表妹》和《逃到甜蜜的地方》等都受到阁内外凄者的喜爱.叙事长诗《阿诗玛》自整理出版后。引起圈内外文艺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10多种外文版本,根据《阿诗玛》改编的电影公映后,风靡伞国,经久不衰。彝族山寨是民间传说的海洋.撒尼人说:“天上的星星多,地上的草木多。撒尼人的传说比星星草木还多。”石林的神秘巨石、山中的青青树叶、姑娘彩虹般的艳丽头饰、小伙子手中的熊熊火把,无不具有优美动人的传说……石林幼儿园主要选取彝族具有特异乡土气息的歌谣、传说、故事等内容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2.民族音乐
石林人能歌善舞,389个自然村有662个歌舞队。逢年过节,村村有舞会,处处闻歌声,于是石林有了“歌舞之乡”的美称。彝族谚语日:“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要问彝家歌舞有多少?请用海斗量一量。”“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唱得太阳落西坡.唱得金星从东来;百灵鸟听歌停了叫,牛羊听声忘吃草;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彝家山寨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彝族革命者毕恒光等就组织“圭山彝族舞踊会”登上省城舞台演出,轰动了文化界。当时在昆明的著名音乐家赵风、社会学家、史学家尚铖等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彝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唱遍全国;彝族最为著名、最为流行的是跳大三弦,即“撒尼跳乐”,这是彝族人民最为喜爱的歌舞,他们用“是人不跳乐,自来世上活;听见三弦响,心喜脚板痒”来表达他们对大三弦的热爱之情。阿细人的跳月、白彝人的架子乐、黑彝人的祝酒歌,构成千姿百态的石林彝族歌舞,成为石林旅游宝贵的人文景观。彝族的民间乐器主要有笛子、三胡、先弦、月琴、口琴等,一片随手摘下的树叶也能成为撒尼人民手中的乐器,吹奏出动听的曲调。因而,幼儿园注意聘请民间艺术家来表演交流,引导幼儿欣赏、学习民族歌舞和民间乐器。
3.民族绘画
石林彝族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位于石林风景区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盆地内有一处崖画,专家考证是东汉以前的文化遗存。彝族先民以粗犷的笔触画了30多个图像,有人、兽、星、月等,形态各异,古拙朴实,被命名为石林崖画,,在祖先珍贵艺术遗产的影响下,彝族形成热爱绘I画的传统.住宅的墙壁上、屋檐上随处叮见美轮美奂的花纹图案。近年来,一大批彝族民间画家涌现出来,已经形成数百人的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有多幅作品喜获各种荣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是《撒尼人》,它以清晰的线条和深沉的内涵表现出撒尼人勤劳、质朴、豪爽的个性,1988年获得全国农民画大赛一等奖。同年,文化部命名石林县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石林幼儿园注重整合社会、社区和家庭的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和乡土专家,形成有利于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支持性环境,礼邀民间美术名家来园讲解、传授绘画技术,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4.民族刺绣
刺绣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县彝族撒尼人的“十字挑花”是独具特色的绣法,图纹丰富多样,制作工艺细腻精致。石林神奇的山川I地貌、风物特产,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都可以成为变化多端、鲜艳夺目的图案。这些图案绣在姑娘的包头、衣襟、袖口和中老年妇女的围腰、飘带、伞套、鞋面上,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撒尼妇女用挑花制作的各种服饰、挂包和其他工艺品,几乎是每一个到石林的客人都要采购的民族旅游品。风格独特的“阿诗玛刺绣包”曾获得“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展览会”金奖。身穿精美刺绣的民族服饰的彝族男女成为石林一道靓丽的风景。石林幼儿园鼓励幼儿平时穿着民族服饰,到了节日,老师和小朋友更会穿上漂亮的彝族服饰,.内心充满了欢乐和民族自豪感。园本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孩子的多元能力。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中,民族艺术教育堂堂正正地走进孩子的课堂,幼儿对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进一步萌发了幼儿感受和表现民间艺术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他们编创的一个个民间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舞蹈,绘制的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使传统艺术熠熠生辉。民间传说、童谣、歌曲、美术作品等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犹如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培养r幼儿对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养成了讲文明、懂礼貌、诚实、自信、坚定、勇敢、活泼开朗的健康性格特征。民间艺术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大量生动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启迪了幼儿的思维,丰富_『幼儿的想像力和观察力,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民间艺术教育,不仅使幼儿了解到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体裁,而且寓教于乐的民间艺术活动扩大了幼儿的艺术视野,拓宽了其审美认知领域。民间艺术教育给民族幼儿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形成民族幼儿教育的品牌和特色。
三、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应承担起向下一代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民族文化教育意味着民族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学前儿童通过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民间艺术教育吸取本民族文化之营养,并在这样的民族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就是他的不可能性。”【41从这个角度上讲,本土文化在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尤其是民族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4
关键词:夏想德;应城皮影;表演艺术;传承方式;社会推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城皮影在一代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开始有人关注应城皮影。但是现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生存环境恶化,处境不容乐观。本文将从传承现状、社会推广、建议措施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应城皮影在湖北省范围不如湖北云梦皮影有名,相对于云梦皮影来说,应城皮影起源晚,规模小、数量少、活动范围小。那为什么我要选择研究应城皮影而不是选择更为有名的云梦皮影来研究呢?那是应城皮影传承人-夏想德先生。这一切还要从应城皮影的历史开始说起:应城皮影,又叫灯影,兴于清中叶,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建国初期,在一些茶馆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较为受欢迎,并且拥有一定的观众作为群众基础。在建国初期,应城皮影分为了几大块,分别是:天鹅石陈、汤池方集、杨岭高何、城效范河、巡检红星、三合土门6个皮影队,艺人共有皮影艺人合约27人。他们经常活动于城关及膏盐矿区,听戏的大多为矿工和老年人,夏想德先生正是汤池方集人。
应城市汤集镇方集方集村夏想德是应城皮影的传承者,出生于1942年10月的夏想德在1959年初中毕业之后,就考进天门曲艺工作团皮影队,拜家叔夏炳肇团长为师,与皮影戏的不解之缘就此展开。1964年,夏想德到武汉学习后创办了光电皮影,不仅能动口、眼,还有艺术化的山水、树木、风景、雷电、闪光等灯光布景,非常逼真,由于其表现力丰富,皮影队在应城、潜江、京山、汉川等地巡回演出,深受观众的喜爱。始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应城皮影戏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剧之一。夏想德自己和他的徒弟们一起坚持用牛皮、硬纸等材料来制成皮影人物的剪影,并涂上不同的颜色,用灯光映在纱幕上,由他和他的徒弟们一起在幕后操作、说唱。应城皮影造型比较美观,人物表现也较为精细,人物线条流畅,人影色彩鲜明,艺术形象逼真。影长的图像一般不超过0.5公尺,用了三根杆进行操作,一手一根,颈部一根,头可以动,嘴可以张,眼睛也可以转动,皮影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应城皮影戏还可同时操作四个人影,说唱时也可为四个代言,说唱赋予表演,武戏对打十分精彩,不象演真戏那样要许多人,但却可以假戏真做。 夏想德先生今年75岁,是如今为数不多的能制作了皮影、创作剧本的皮影艺人,先生不仅会说,还唱的一口好戏。戏文戏腔信手拈来。他自1959年至今已累计演出5000多场,带出了100多名弟子,以自身行动坚守了皮影整整58年。他带领他的团队一直活跃在人群聚集的场所,为影迷们送上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2015年汤池皮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夏想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对夏想德先生来说,莫过于天大的好消息了。
2016年8月武汉市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团队展开了“应城皮影艺人夏想德表演艺术研究”暑期科研调研活动。这次暑期调研活动主要在湖北省应城市汤集镇方集村进行,在前期资料准备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和学习了皮影艺术,同时,更多的是对应城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宣传推广。在经过了四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应城市文化馆,在应城市宣传部部长郑毅的带领下,我们直接到了夏想德先生的家中,得知了我们调研的目的是帮助他宣传推广应城皮影之后,夏先生显得十分激动。顾不上自己骨折的手臂,将自己平时表演皮影戏的行当全部拿了出来,边拿还边兴致勃勃的与我们讲述应城皮影的来历,我们也认真的听着,仔细的做着笔记。戏台摆好之后,夏先生毫不忸怩,摆开架式清了清嗓子就给我们来了一段皮影戏的唱段,行腔有力,听得我们阵阵喝彩,夏先生又拿出了皮影戏中的人物,一个个为我们解释皮影戏中人物的故事,“小姐”、“相公”、“武官”、“女武官”、“丫鬟”。一个个鲜活精彩的人物在戏布上展现的惟妙惟肖,夏先生说,这每一个人物,都是他自己手工制作出来的,一个个都包含了他的心血。其间还有同学走到幕后,深入了解如何操纵皮影,让皮影在幕布上活灵活现。不得不说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却不好完成的任务,同学们有模有样的模仿着夏想德先生的操作方法。看着幕布上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皮影子,台前幕后的仔细介绍,让我们体会到了皮影的乐趣所在,感受到了皮影的文化精髓,也丰富了我们的眼界。很多同学通过夏想德先生的介绍与交流,不仅使同学们对皮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得学生更加想去研究与其相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5
关键词:华县面花;阴阳相合;生生不息;本原文化;本原哲学
中图分类号:K89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49-02
一、前言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并由此升华为混沌化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这种阴阳观与生生观统一的中国本原哲学体系,诞生于六七千年前的中国原始社会,构成中国本原文化宇宙观的核心。
“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是人类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的哲学升华,即阴阳相合才能繁衍人类万物,而人类万物是永生不息的。这是中华民族的先民群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观察人类自身到宇宙万物得出的哲学结论。
由中国原始社会到今天,阴阳观与生生观无孔不入地渗透于全民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必须用“阴阳观”与“生生观”这两把钥匙才能打开民族文化之门。
二、通过阴阳观、生生观解读华县面花艺术
面花又称“花馍”“礼馍”或“花馒头”,是我国北方农村四时八节、红白喜事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如结婚、生子、满月、过岁、送灯、祝寿、丧葬、祭祖、造房等都离不开面花。它代表着送礼人的美好祝愿,是一种默契的社交工具,一种无声的语言符号。最早的民间面花实物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永徽四年(653年)墓出土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以及糕点,这些都是陪葬品。由于面粉极易发霉、变质、虫蛀、干裂等,因此,民间面花实物不易保存,考古发现的面花实物极其难得。由此可见,民间面花最初是用于祭祀做祭品的。
以陕西华县面花为例,其制作细腻,着色少而含蓄,通体晶莹洁白。有名的“大谷卷”是华县组合面花的代表作,也有“i”(gu jue)、“”(gu duo)这样的叫法。它的独特造型在关中地区乃至全国其它面花盛行的地区都是少有的。这样的谷卷大多在结婚或孩子满月时使用,由谁送,怎样送,造型怎么配置都有约定俗成的原则。
靳之林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一书中提到:“中国把自然属性的的动物和天地、阴阳观联系起来,把某些动物归为天,视为阳性的动物;把象征天、阳的动物与象征地、阴的动物的合体,视为天地相交、阴阳相合的宇宙符号。中国图腾动物崇拜与神祗动物崇拜中的虎、牛、羊、鸟、熊、猪、犬、鸡等,都是天与阳的象征,龙、蛇、龟、鱼、蛙,都是地与水的象征……象征天阳的神祗图腾动物与象征地阴的神祗图腾动物的合体,就是天与地、阴与阳哲学观念的合一。”大谷卷的造型,上面是虎头;下面是龙身;虎的眉毛是两条鱼;虎的鼻子是锦鸡;眼睛是(也有把眼睛作日月解的);耳朵是雄鸡;龙的身子下面是祥云;尾巴部分是条卷曲身体的鱼。所有这些造型都是有说头有来历的,中国民间美术的装饰、造型,不是单纯为了美观好看的装饰,也不是为了描摹自然的造型,它是以生命与繁衍为内涵,“阴阳观”与“生生观”合一的中国本原哲学符号为核心的。用有生命的动物、花草与自然万物代替线条、黑白、明暗等造型因素。虎头用如阳光般放射状的花朵做眼睛;两条鱼代替了眉毛,可解作双鱼相交,子孙繁衍,(华县面花艺人史碧解释说:“鱼和龙是一回事,鱼是龙生的,龙生九子,龙有一个儿子就是鱼。”)其实民间传说故事中也有小鲤鱼跃过龙门化身为龙的故事。
华县的“大谷卷”的虎头、龙身、鱼尾,这不是民间艺人自己创造的,而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艺人们自己就说,我们一开始就知道必须做成这样,师傅是这样教的,徒弟是这样学的,师傅的师傅也是这样教的。追溯虎图腾,大概就要从原始时期开始了,那时的人们难于抵御凶禽猛兽的攻击和伤害,对这些动物产生畏惧,进而发展到想借助这些力量来使自身变的强大,于是由惧怕到敬畏再到崇拜。虎是原始时期图腾崇拜的动物之一,虎的形象经历了千年的传承,依然是华县百姓常用的佑护生命,繁衍生命的象征。这种习惯已经融入了当地百姓的血液,几千年来,这符号一直使用,成为各民族和地区具有地域特征性的民间美术符号密码。人们剪虎、秀虎、捏虎是把它把它作为一种“天”与“阳”的象征,用它的强大力量保佑结婚的新人、保佑初生的孩子。
“大谷卷”中的龙和鱼是伏羲和女娲的图腾。汉画像石、画像砖中广泛流传伏羲与女娲交尾的形象,是对阴阳相合的神性的崇拜。相传,伏羲女娲生活于渭河流域的“葫芦河”,华县又在渭河之滨。“大谷卷”的龙鱼结合正是伏羲女娲图腾符号的沿袭。原始时期的氏族部落期望人丁兴旺,部族强大。鱼、蟾、蛙这些繁殖能力超强的动物就被视为地与水的母体,代表着阴性图腾文化符号。虎与龙鱼的结合,是天地相合,龙身的周围配以红枣,意为阴阳相合,代表早生子多生子。靳先生还提到:“中国动物的图腾和人类学所讲的一些落后民族的图腾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图腾是哲学的图腾,中国的动物图腾分成天和地,阴和阳,没有不带阴阳观的动物图腾,两个动物的合一是天地合一、阴阳合一的哲学符号,是阴阳相合繁衍人类万物与万物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陕西这个地方是华夏的发源地,‘夏’是黄帝,‘华’是炎帝,炎帝是天和太阳,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是一个农业帝国,在当时有两个动物图腾,一个是羊,一个是虎。陕北是龟蛇鱼蛙,是地是水,龙和蛇在观念上是一种动物。整个陕西本身就是天和地的合一,这个文化符号在五千年、六千年前就已经完成了。”据此,就不难理解“大谷卷”由虎头、龙身、鱼尾造型所包含的隐喻了,部族的融合发展,繁衍生息都凝聚在这样的民间艺术当中,像血液一样、像基因一样代代相传。“大谷卷”背上遍插了各种小型的单体面花,有兔、燕、雀、花、果、娃,寓意“生生不息”,对结婚的新人、满月的孩子祈愿、抚育、佑护。
三、总结
华县面花的丰富性及其内涵需要我们大量的实证考察与整理,通过对它们的重新认识,可以发现在民间社会生活中,仍然保存着极其丰富而完整的原生态的“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的历史文化活化石,在中国广大农村形成无数星罗棋布的地域性的本原文化活态性博物馆。这些活着的民间文化正是我们追寻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的有力证明。中国本原哲学体系仍然作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哲学基础,完整地积淀于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之中。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为我们创造了研究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的极大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形成一个独立于世界的、以民间文化实证考察为基础的民俗民艺,将其与考古发掘和古史文献三者结合、相互印证的立体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本原文化发生发展的轨迹,研究中国的民族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谢迁.陕西省关中地区面花制作特点与文化内涵[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6).
[2]靳之林.绵绵瓜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靳之林.生命之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6
关键词:扬琴曲《汨罗江上》;凭吊屈原;新技法;欣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109-02
扬琴曲《汨罗江上》,是我国著名扬琴教育家、演奏家王沂甫教授的代表作品。这首扬琴独奏曲是根据古曲《罗江怨》改编而成。1935年王沂甫首创了扬琴上的拨弦和滑拨弦技法。该技法音乐的音响形象效果是,犹如划着双桨,船儿在清澈的江流上荡漾,滑拨激烈节奏快速时,又如船儿万剑穿梭般在江域中竞争,有一种百舸争流的音乐意境。因此激发了王沂甫的创作热情,联想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在中国,人们会在端午节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间流传吃棕子,赛龙舟的习俗,已然成为中国人的节日传统。于是在古曲《罗江怨》的基础音调上改编创作了扬琴独奏曲《汨罗江上》,并首次将拨弦和滑拨技法用于乐曲之中。
一、《汨罗江上》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自然的风光美
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位于湖南东北部。汨罗江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汨罗江在洞庭湖东侧,属洞庭湖水系,在汨罗江注入湖口以上约1.5公里,有个河泊谭,潭水很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江殉难处,有石碑记其事。每年在此处举行大型的民间龙舟赛。沿汨罗江而下约20多公里,有座玉笥山,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屈原祠也称屈子祠,就座落在江对面的小山上。自然风光旖旎,园林树木郁郁葱葱,屈原的高大雕像挺立在祠院中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给世人的警示意义深远。每年到此游览欣赏汨罗风光的人很多,祭拜屈原的民众络绎不绝。特别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民风淳朴,热闹非凡。经过历史的流变,人们慢慢的把一个普通的民俗节日,演变为含有特殊意蕴的全民族的盛大祭奠,代代相衍,传流不息。扬琴曲《汨罗江上》,充分发挥了民族器乐扬琴华丽音色的特质,全曲从头至尾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惟妙惟肖的勾勒出汨罗江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同时又诠释叙述着动人的屈子故事。在扬琴叮叮咚咚的娴熟演奏中,流动性的音乐带着大自然的风光,以旋律线条的起伏,把人们的心境带到了汨罗江畔。乐曲由C调开始,节奏舒缓,抒情性较强,怀念意蕴深重。中段转为G调,快板节奏,热烈激情,表现了赛龙舟的场面。
二、《汨罗江上》扬琴技法运用巧妙,生动的表现了乐曲内容
王沂甫首创了扬琴上的拨弦与滑拨技法,并且首次把这两种技法巧妙地编入了《汨罗江上》乐曲之中,恰到好处的发挥了拨弦与滑拨技法的音乐形象特质。在乐曲的第二部分当中,该技法锦上添花地表现了赛龙舟的热烈场景,从而提升了扬琴这一民族乐器的艺术欣赏品位。扬琴的拨弦技法概念是,利用琴竹的末梢拨动琴弦。滑拨即为滑动拨弦,用琴竹的末梢在扬琴上,做上滑拨四度或下滑拨四度,也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上下滑拨八度,或者在八度以内做滑拨。拨弦技巧的运用有单拨、双拨、滑拨和连拨。双手琴竹交错并连续的拨动琴弦,在乐曲中以中速和慢速的进行时态,使其演奏效果表达到最好。它适于刻画暗淡、遥远、怀念、犹豫的感情。《汨罗江上》在中板的开头一段,运用了双拨技巧,用右手琴竹开始的连续拨弦,刻画了江水向远方逝去和怀念诗人的感情。在中板的后半段,使用了较快的滑拨技巧,双竹交替拨弦且越来越激烈。这样的技巧速度,则善于表达竞争、向上、激昂的情绪。在中板段落里滑拨显得格外抢眼,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形象地表现了赛龙舟的喜悦景象。《汨罗江上》这首扬琴曲的引子和第一段,突出了乐曲的怀念幽怨的主题,表达了汨罗江上凭吊屈原的忧伤,尾声则以渐行渐远回忆的情感结束。扬琴新技法的运用,主要是在全曲的中间段落表现突出,惟妙惟肖的展现了江上龙舟竞渡人与自然的合一景象,令人享受到其音乐特质的美感。
三、扬琴曲《汨罗江上》的流传与影响
王沂甫先生是我国民族器乐演奏与教育界的一位老前辈名家。他的重要贡献在于,率先把扬琴艺术带入高等音乐院校,作为学科带头人,为西安音乐学院扬琴专业的建立,并使其在全国居于发展前列,发挥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他的扬琴技法的系统理论总结影响很大,其中颤、滑、揉作为东北扬琴的传统技法,在他手上得以修饰完善并规范化。拨弦、勾弦则是他在实践中的个人创新。而弹、轮、点虽然是扬琴的通用技术,也由他结合了扬琴艺术风格的表现特点进行修正,与上述其他技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对整个扬琴艺术表演的拓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王沂甫先生是西安音乐学院的教授,研究生导师,不仅他的扬琴技法独树一帜,他的书法也颇具水平,古典诗词更是随口能诵,这就使得他的艺术修养非同一般,在乐曲的创作上有见地、有意蕴。他能以历史流传的文化故事作为题材,通过一首扬琴曲《汨罗江上》尽善尽美的表现出来,并且让人们在听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楚辞骚体这一伟大诗篇的沉郁悲壮,忧思若毒的悲愤激调。而琴曲与诗韵的结合,却呈现出奇异的特色,若是不能体现出其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却也构成耐人寻味而又深具个性的特征。
一首琴曲汨罗江,屈子诗传耀楚乡,《汨罗江上》因其内涵丰富,音乐旋律动听,引发人们对屈子《离骚》、《天问》、《九歌》的吟诵,表达人们对屈原大夫的怀念凭吊之情。优美的扬琴音乐旋律,透视了风景秀丽的汨罗江,反映了朴实的民俗民风,新的扬琴技法进一步刻画了龙舟竞渡这一民间活动,丰富的纪念形式得以流传。王沂甫先生以曲传情,以曲抒情,他对演奏的理解极为深刻,通过绮丽绚烂的文采和高超的演奏技法的融合,倾吐对屈子的凭吊怀念之情,意蕴秀美,韵味十足。1953年问世的《汨罗江上》很快就在王沂甫当时所在的东北地区流行起来。1962年王沂甫受邀与全国知名音乐家同台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演出,之后在中国音协主席吕骥亲帅下,全国巡演,由此扬琴曲《汨罗江上》以它深刻地内容,崭新的演奏技法,动听的旋律,在全国流传至今。现在这首乐曲已经列入了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教程中,很多音乐学生学习演奏,特别是音乐专业研究生,在演奏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乐曲的历史背景,研究扬琴的技法生成的流变,进而还能够把中国古诗词“风、骚”的含义,通过乐曲融会贯通,并了解民俗节日的来历。所以当我们来欣赏这首扬琴曲时,它不仅仅是这个乐器发出的叮叮咚咚的响声,一个单纯的音乐旋律,而是有着特殊意蕴的民族情结的祭奠曲,有着《离骚》楚辞诗歌韵味的抒情曲,有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激情曲。难怪人们都爱听《汨罗江上》,喜欢演奏《汨罗江上》,这就是其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纪刚.屈原音乐美学思想试探[EB/OL].百度文库.
[2]李宝杰,李熊飞.民间艺术家的社会身份转型及其影响――从西安音乐学院最早引进的五位民间艺术家谈起[J].交响,2010,3(1).